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时间代表人物共同主张共同诗歌特点地位
唐代文学分期:
初唐(约100年,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
盛唐(约50年,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王昌龄、孟浩然等
中唐(70年,代宗大历元年766-文宗开成元年836):白居易、柳宗元、韩愈、刘禹锡等晚唐(约70年,文宗开成元年836-昭宣帝天祐四年907):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陈陶等
唐诗的成就:(数量、题材、风格、艺术形式更完善、抒情性强)
1.作家、作品数量非常大(唐代诗人有2200多位;《全唐诗》收录了48900余首,又搜补唐代逸诗6000多首,今人能读到的唐诗总计约55000多首)。
2.题材内容方面广泛,包含社会现象、人生感情,远远突破了魏晋南北朝诗歌;
3.风格多样化,艺术形式更加完善(各种形式体裁完备,不管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格式成熟,作品众多),抒情性强,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为什么在唐代取得最高成就,外部6个,内部1个):
1.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安定,是前提和物质基础;
2.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这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
风格的多样化,有重要意义;
3.南北文化交流;
4.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和行卷之风盛行;
5.政治开明,思想宽松活跃,儒、释、道并存,提供了良好创作环境;
6.除文学外的其他文化领域都很繁荣,书法、绘画、音乐等都得到了发展,对唐代文学产
生重大影响;
7.还取决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是文学发展至此的必然结果。
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关系:
1.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统治集团,将文学从宫廷、贵族的垄断中
解放出来,使唐代文学繁荣;
2.形成整个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
3.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4. “行卷”、“纳卷”、“温卷”对文学创作有影响。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杨、卢、骆),是高宗、武后时期与宫廷诗人相对立的下层文士创作群体。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在诗歌题材内容方面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创作包括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和送别诗等;在诗风方面,创作气势雄壮,意境宏博,显出唐诗的独特魅力;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为主,内容空泛,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本人总结提出了“诗有六对”、“诗有八对”之说。
唐代宫廷文人主要成就:发展了声律学,使律诗走向定型。
文章四友: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苏味道、李峤、崔融、杜审言。
他们的诗歌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部分作品中却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对近体诗格律创作做出了一定实践。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长于五言律诗,诗作被誉为“初唐五律之冠”,《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后人誉为“初唐五律第一”。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以律诗见长。
沈佺期的七言《古意》,宋之问的五言《度大庾岭》是初唐律诗的代表作。
他们主要成就在于使律诗进一步定型规范化。
陈子昂的地位与评价:
1.陈子昂,字伯玉,后世称为“陈拾遗”,代表作:古体《感遇诗》三十八首;
2.比初唐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文风,为唐代诗文革新指明方向,为确立盛唐之音起到重
要作用;
3.他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倡导“风骨”(强调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情感的慷慨激越、语言的清爽刚健、风格的苍凉悲壮的艺术特征)、“兴寄”(近于“比兴”,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唐代诗文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
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力主革除浮华文风,提倡务实精神,主张以“中和之音”来写诗,对唐代务实文风的形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在诗歌题材与内容方面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创作包括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和送别诗等;在诗风方面,创作气势雄壮,意境宏博,显出唐诗的独特魅力;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提倡“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倡导“风骨”、“兴寄”,为唐代诗文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有如下特点:
1.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2.全诗以月亮为线索,以幽远、静谧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
思之情,升华为深邃阔远的艺术境界;
3.表现了对年华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
4.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5.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6.这首诗是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最重要的篇章,在体制、内容方面还未脱离初唐诗,但在
意境方面已经开启了盛唐诗。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成就,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恬静雅淡,自然天成而神韵悠长,自然山水的天然物态与诗人意态浑然融合,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裴迪、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长于五古、五律,风格清旷冲淡、语言平淡朴素,时见孤寂、凄清,擅长白描)为首,因此后世又称“山水田园诗派”为“王孟诗派”。
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思想方面:佛、道的兴盛,知识分子之间隐逸之风盛行,是文人描写山水田园的直接原因;
2.政治经济上:初唐至盛唐数百年来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繁荣,奠定了悠闲生活的物质与社会基础。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王维诗作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四者高度结合;
2.将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山水景物形象契合交融,抓住景物特征,在物境中见心境;
3.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捕捉自然光色、声响和动态;
4.以禅入诗(静、无为,王维的《辛夷坞》中“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无我),以独特的禅宗审美眼光看自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空灵美;
5.语言洗练优美,意境深幽静谧,风格幽闲古淡。
边塞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多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和进取精神,或有征人思妇的思乡之情,或有厌战怨征之感。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字少伯,七绝圣手)、王之涣等,以高适(字达夫)、岑参(世称岑嘉州)、为首,故后人也称“边塞诗派”为“高岑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