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二)、过程与方法1、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整体代入、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渗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法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教学难点:单项式的识别,以及正确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知识再现设计目的: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设计理念,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小题,既考察学生列代数式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为接下来的整式做好铺垫。
想一想:你能正确解答吗?教师出示ppt1、如果数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当a≠0时,a的倒数可以表示为2、李华今年x岁,去年李华岁,5年后李华岁3、某商店上月收入为c元,本月的收入比上月的2倍还多10元,本月的收入是元4、某件商品的成本价为m元,按成本价提高15%后标价,又以标价的8折出售,这件商品的售价是元。
5、小明房间的窗户如图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他们的半径相同)(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多少?(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窗框面积忽略)学生活动:在练习纸上,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得出正确答案。
对于仍有疑问的同学,教师可放手让优秀的同学,讲解过程。
(二)归纳系统,形成网络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归类: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ppt 演示分类过程。
生解答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师鼓励学生阐述注意事项 系数 知识结构图: 单项式次数 现实问题 用字母代替数 整式项数 多项式次数去括号整式的化简ppt 呈现注意事项,生理解记忆学生活动:做一做;A 组:跟踪训练,1,2,3,学生独立完成。
初中数学_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掌握上,六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得不一定很熟练,许多学生容易造成合并同类项的运算错误。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学生对同类项概念和去括号法则掌握得不好,容易造成去括号时的符号和分配律的应用上出错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本节的评测练习涉及的都是整式加减的基础题,所以在比例上整式的减法题比加法题多。
从做题的情况看,有些同学已经掌握的很好,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不会出错,而有些掌握不好的同学总是在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上面出错,比如第1,3(1)题。
这些同学占到十分之一,我会再对他们进行单独指导和练习的。
对于第2题有扰乱合并同类项的项,好在同学们都注意到了。
第5小题要做一个小小的变式,有些同学并不能一下子联想到这一点,我进行了讲解。
第6小题是一个应用题,也是比较简单的。
通过这种分层检测,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的进行跟进。
本节教材特点之一,是由数到列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也是有理数抽象的结果。
在思维上是一种质的飞跃。
它的特点之二,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整式加减既是整式乘、除、平方和其它代数运算的基础,又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新教材上始终注意在知识的呈现上充分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便于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思想去发现、猜想,冰结师其内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_整式的加减(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整式的加减(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重点理解并记忆去括号法则,并会应用法则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含义,特别是括号前是负因数的情况。
四、设计理念及整体思路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引导探究教学理论,通过精心设计引例,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归纳,得出去括号的规律,进而检验该规律的正确性,得出去括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新知,深化新知,接受新知。
五、教学流程:(一)新课引入复习回顾,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为本节课的去括号打好基础.)(二)探究新知1.交流与发现计算下面的两组式子,你发现什么规律?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2.同样是把括号去掉,为什么第一组原括号内每一项都没有改变符号,而第二组原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呢?先思考,再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陈述小组意见。
(设计意图:在得出 3x+(2x-x)=3x+2x-x 和 3x-(2x-x)= 3x-2x+x后,我并不是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根本就是乘法分配律.)3.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4.让学生发言,其他同学更正其语言表达的失误,得出去括号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概括: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5.为方便学生记忆,我把去括号法则整理成了一首速记歌,朗朗上口,可以让学生快速记忆。
初中数学_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整式的加减(一)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运算,它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根式运算、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二、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3)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及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思想。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教法学法四、启发诱导,适时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由数或字母的___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______或_______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______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2.几个单项式的___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_,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_____。
3.a(b+c)= 。
(二)活动一:提出问题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问题: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板书课题)列式为:(列式对大多学生没有难度,但问题出来了,这就是结果吗?能否简化?当然肯定有学生会简化。
)问题:你能够求出这个式子的结果是多少吗?你是怎样得到的?(鼓励先知先觉者发言:会有两种说法,一是乘法分配律、再是乘法意义。
此时有的学生懂了,有的学生不一定懂,就有了下一过程)启发: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是怎样做的呢?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板书两个较复杂的代数式,你还会简化它们吗?然后顺势而为,结合学生的答案提出此问题,所有学生也就有了以下探究的必要,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学生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提高学生的注意
力。最后,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
展示三个经典的例题,请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
让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学生的回答掌握他们还存在的问 教学过程
题,并加以引导启发,一起和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观察
例题,师生共同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
学运算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探究,总结去括
教学目标 号的法则,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师生共同合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
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个课时,并且
之前小学学习对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还需
学生学习能 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适应小组学习,养成反思总结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习过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对 课例研究综
去括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为本节课作好铺垫。 述
要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我认为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来,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整式的加减》
称
学习整式的加减法,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技巧。教
教材分析 学重点: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正确去括号。教学难点:
括号前是减号时,去掉括号要变号。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并且能
运用运算律去括号。总结去括号的法则,解决简单的数
力分析 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可能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对于
一些相对灵活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在合作探究的
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整式及其加减的复习》教学设计作者:时间:课标要求:(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回忆、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在复习时加以重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在本节课中本着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重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完成了整式运算有关的知识学习,并能初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符号感;同时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并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合情说理的能力。
初中数学_整式及其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整式及其加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2、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代数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学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进行表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教学任务:基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如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数学公式等,但对于代数式的概念还完全陌生,因此,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是代数式的解释,提倡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探究模式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 掌握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所有的概念.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3.通过对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1、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从已有的知识——整式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复习进行拓展,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成功体验;(2)从学生思维活动出发,顺势调整教学过程;(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2、课前准备教具:①教材②电脑、白板投影仪③多媒体网络④白板课件学具:一张A4纸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合作和交流。
重点:整式及其加减的相关概念难点:难点是探索具体问题中的一般规律及解释具体问题中的现象或规律。
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利用问题链进行相关概念的复习,提高与动手探究,小结,反馈练习思维导图展示出示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精选5篇)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精选5篇〕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精选5篇〕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1对于《整式的加减》这一章,教材的安排是在学习有理数的根底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
继而介绍了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根底上逐步展开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以及去括号的法那么,最后将这些法那么应用于本章的重点——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化。
我们认为这样安排也有欠佳的地方。
首先,重点内容是整式的加减,其本质是合并同类项,而合并同类项是以有理数的加减为根底,把它放在全章书的最后来学习,这样会让知识体系与第二章相关内容分开较久,学生容易忘记。
其次,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一起讲,易混淆,对理解知识体系并没有帮助。
详细的安排如下:〔一〕同类项:通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表示方法,如□+□+□=3□,让学生模拟例子做练习,然后推出同类项的定义。
课前练习要有模拟性及代表性,能让学生易于观察推出结论。
因为在学生的认知构造中“同类的东西”是容易理解的,所以这节课的目的是学会识别同类项就不难了。
〔二〕合并同类项:先讲系数这个概念,既防止了与单项式的次数一起讲所带来的易混淆性,又是合并同类项所必须掌握的基石。
然后,重点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那么。
〔三〕去括号:运用乘法分配律引入及进展去括号的运算。
〔四〕整式的加减:可用两个课时把重点知识稳固好。
主干知识掌握之后,对概念和纯文字的表达,不追求准确的形式而注重其本质的理解与领悟。
接下来,第二单元将整式的相关概念用两至三个课时逐一学习。
如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等等。
通过理论,突出了重点,加强了练习,让学生在主干知识的.循环学习中不断充实知识体系、完善知识构造,形成才能。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2我选择合并同类项作为我的入门公开课的原因,一方面是刚好顺着课时安排,另一方面是这一课的知识点相对容易讲,拿来上公开课的的话学生容易听懂,那么课堂气氛相对会好。
初中数学_复习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3.3.211..2b a F ab E a D a C ab B b a A --÷-⨯23222,2,,,,0,,343xy x m x y xy z r x π----教学设计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学习目标 1、回顾整式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初步形成知识结构图。
2、熟练运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能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学习过程 一、题组练习,回顾知识与方法题组1:列代数式与书写格式1、下列各个式子中,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2.买单价为a 元的笔记本m 本,付出20元,应找回 元.小结:代数式的书写要求题组2:单项式、多项式、整式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2.判断(1)2r π的次数是2( ) (2)xy 2的系数是0( )(3)212x π的系数是12( ) (4)-ab 2c 的次数是2( )3、单项式 3×105ab 2c m 为十次单项式,则m= 。
4、多项式-3xy+5x 3y-2x 2y 3+5+3xy 是 次 项式,各项分别是 ,最高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_小结: 定义: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式子。
单独的______或________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_________。
次数:单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几个__________.项:组成多项式中的_____________.多项式 常数项:多项式中_______________.多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组3: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1)3ab ab 与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532)1(a a a =+x x x 275)2(-=-- 145)3(22-=+-b a b a 22244)4(x x x =-222613121)5(xy xy x y =- 3.已知2x m y 2与-3x 4y n 是同类项,则m+n= .4.若-2.3a 3b m 与0.8a n b 2相加后的结果仍是单项式,则m= ,(4)22a ab 与3(5) 2.14-与22(2)22a b ab 与1(3)32xy yx -与n= . 小结: 同类项的定义: 1.____相同, 2._________________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与复习
复习目标
1. 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相关概念(重点).
2. 会判断同类项,能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知识进行整式的加减计算和求值(重点).
3. 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符号变化(难点).
构建知识结构图
梳理知识方法
(一)整式
1.单项式:如100t、6a2、2.5x、vt、-n,它们都是__数或字母__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__一个数__或__一个字母__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__数字因数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__指数的和__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1)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乘号通常省略不写或简写为“·”,并且数字在前,字母在后,若数字式带分数,要化为__假分数__.
(2)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通常省略不写或者写为“·”.
(3)除法写成分数的形式.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__和__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常数项__.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__次数最高项__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1)多项式的次数取决于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4)多项式中含有几项,就是几项式,最高次数是几,就是几次式.
(5)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对多项式中的每一项来说都有系数.
(6)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多项式,关键是代数式能不能写成单项式的和.
6.整式:__单项式__与__多项式__统称为整式.
注意:(1)注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三者的区别.单项式是整式,多项式是整式,但不能说整式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2)在整式中,分母里不含__字母__.
(二)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__字母__相同,并且__相同字母指数__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做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我们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1)准确的找出__同类项__;
(2)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
(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3.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相同__;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__相反__.
4. 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1)如有括号,先__去括号__;
(2)如果有同类项,先__合并同类项__.
考点呈现
与学用同
达标检测
与学用同
3.学生认知障碍点:对知识点的理解方面有欠缺。
教材分析
《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用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
该章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与代数”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等。
这些内容既是对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后继学习整式的乘除、分式和根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还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章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入、结构分明、重点突出。
原教材从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接受考虑,把整式的教学内容分成来两个教学阶段进行编排。
首先在六年级上册中,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引进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逐步引初一次式的概念,再给出一次式同类项,合并一次式同类项法则,数和一次式相乘法则,去括号法则,然后进行一次式加减运算的教学。
其目的是避免了单项式,多项的混淆。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对整式施行两种重要的恒等变形:一种是合并同类项;另一种是去括号。
整式的恒等变形是数学中符号运算的基础,是解方程的工具,在后面将要学习的代数知识几乎都与本章内容有关。
另外本章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素材。
因此,加强这一章的教学意义重大。
知识网络
已知a2+ab=-3,ab+b2=7,试求a2+2ab+b2;a2-b2的值。
合并同类项:
1.我在课前安排了资料练习卷辅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选题方面,我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不仅考虑使双基、能力和非智力因数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还要突出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重点;我还注意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采用多媒体、练习卷、黑板进行多变而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复习方法上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本课上课的学习对象为基础较普通的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比较落后一点,也要经过较多的训练,而抓实基础也是平行班的学习基础,所以在第一课时的复习中要注重定义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强化。
2
22222223)2(233123)1(b b a b b a a yx xy xy y x ---+-+---
化简求值:3x2-[7x-(4x-3)-2x3],其中x=-0.5
已知a2-ab=2,4ab-3b2=-3,试求a2-13ab+9b2-5的值。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其本质是合并同类项,而合并同类项是以有理数的加减为基础,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要用心的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
以后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多备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在欢乐中学习的乐园。
1、在教学中我应当采取分组讨论、小组比赛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
在后面的教学中感觉时间不是很够用,但是又想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就有点急于求成了,这是在教
学中感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在新课引入时占用了不少时间,虽然学生可以对同类项的合并有了深刻的理解,但由于时间分配不是十分合理,使后面的内容先化简再求值部分练习不够到位,对于合并同类项并求值的内容没有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下一节课进一步的加强。
2、在教学中,有时尽管我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下一些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讲解与学生机械的模仿,而是应该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我应该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
坚定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1)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式”领域,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
(2)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后继知识的基础,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3)本章内容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