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5篇最新范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6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beff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3.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6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一最近看林清玄的散文集,感觉他是把生活过成了诗一样的人。
每天碰到的一草一木、遇见的人、发生的事,让我们看起来了无生趣的事、人、物,都像是被他赋予了灵气,有了生命般,在那里看着我们微笑。
我也是个很自恋的人,看了这样的文字,感觉作者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必是风流倜傥、举止优雅、旁若无人之人。
看了他的照片,觉得他的人很普通,普通的就是我们每天在生活中碰到的甲乙丙丁,竟怎么也不能把他的人和作品联系起来了。
看来我也只是个很俗很俗的人,因觉得自己普通,便也想如何装扮自己外在形像个仙女,以为这样才能配得上心中的诗和远方。
可问题是自己既不能做外形上的仙子,也没有有趣的灵魂。
当我没钱的时候,我以为有了钱就可以让我幸福;但当我有钱了,我才明白,心灵的充盈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我一直感恩于我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
父母让我明白,考试可以改变命运,于是我爱上了考试,它可以让我活得更有尊严,我也因此走出农门,成了大家羡慕的公务员;老公让我领略了爱情的甜蜜和伟大,与他的通信,使我从刚开始只能写只言片语到四年后十几页的一气呵成,他陪我走过了孤寂的青春期,他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最敬爱的兄长,最甜蜜的恋人,是他让我明白,原来我也是这样值得被人爱的人,原来我也是可以愤怒、可以随心所欲的人,发脾气、使小性子,他都在那静静地看着我,做我情绪的容器,让我的心灵得以滋养和成长。
我弟是指引我心灵成长的人,让我活得愈来愈有智慧,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而怎么才不会是这个样子。
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人,让我的生命不再盲目而机械前行。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二这两个月来,陈教师一向要求我们读林清玄散文。
我读的这本是《在云上》。
这本书大致分为金翅鸟首部曲和金翅鸟二部曲两个部分。
每一部分的每一篇开头都是一首小诗。
经过我反复的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感觉思想在不断翻滚,挺有意思的。
可是里面有些文章有些深奥,看不懂……《在云上》这本书,我认为是林清玄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a7eb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7.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了我。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
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
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
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
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
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
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
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2读林清玄的文章,能使我浮躁的心即刻间安定下来,因为他的文章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虽然每篇文章都比较短小,但是却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含有深长的意味,使我一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去体会这个心思细密的人写出的有血有肉的文章。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7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4c072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d.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7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一一直对散文很是赏爱,家中便有许多散文大师的散文集,像林清玄、梁实秋、朱自清等等。
散文散而不乱,在形散神不散的基础上,每个人的散文又各有特点,因此我不能随意评判他们散文的好坏优劣。
但在这里,我要对林清玄的散文做个小小的感悟。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是短小精炼却又震撼人心。
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以告诫、激励、安慰、启发。
就像《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
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花的绽放来证明。
此文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
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腰缠万贯的人,而是一个以平常之心看世界的人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文章所展现的正是人生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又比如《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
依赖别人,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
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是在干什么,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学习空间里,老师又在不停的催促。
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
他们不就像辛勤的种树人吗?桃花心木还在成长,而我们也渐渐长大。
勤劳的“种树人”永远栽培着我们。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书心得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05cb91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9.png)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书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会议纪要、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meeting minute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林清玄散文精选读书心得林清玄散文精选读书心得(5篇)林清玄先生先生说:“写作,不只是在告诉人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60ddd9ff00bed5b8f31d7b.png)
《xx 散文》读书心得优秀xx5 篇《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活力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
那么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范文 5 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最近我读了《清欢》中的《沿溪行》一文,感触颇深。
文章讲述了作者平时身体不错,却总在秋冬交替时节,因过敏性体质而头晕咳嗽。
他为此十分苦恼。
可是,他很快改变了自我的态度和想法,因为它想起了镜虚禅师说的“三不求”。
“三不求”是指:一、不求绝对的健康;二、不求没有烦恼的人生;三、不求修行中始终没有障碍。
这或许在那些完美主义者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在我看来却带着深深地禅意。
人不能求绝对的健康,因为绝对的健康有贪欲,所以古人云:“久病成良医”是有道理的。
而没有烦恼的人生也是不可行的,舒适的生活会造成人的怠情,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理解生命中的焦虑和痛苦。
”最终一点,就是不求修行中始终没有障碍。
修行无障碍,求道之心就会熄灭。
这也是对“在困境中得道”的论证。
传说,一千两百年前,有一位苦思禅悟的和尚迷路了,他问大梅法师出山的路,大梅法师只说了三个字:“沿溪行”。
沿溪行?!那和尚顿时开悟:沿溪行,不就是顺着心的水流走吗?岩石,树根,落叶•…对溪水都是一种障碍,可是当你有了新的认识,树根和落叶能使溪水更美,岩石与悬崖能使山溪更加壮阔。
人生的山溪也是这样。
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顺境与挫折,都如岩石,树根美化着我们,只要我们坦然理解这一切,就会像溪水一般,找到出山之路。
望着书架上那花花绿绿的封面,我开始犹豫了。
”选哪本好呢?“忽地,我眼前一亮:大片大片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再配上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显得清新淡雅。
”荷花?我喜欢!就这本了!“《林清玄散文集》。
”林清玄?好名字!想必文章也不错吧! “《心田上的百合花》”夷?真奇怪百合花怎样不是长在土里的,而是长在心田上的?这怎样种得了花呢?“我小声的嘀咕着,于是带着好奇心,开始了阅读之旅。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8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4f71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9.png)
精选林清玄散文读后感(8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一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闻有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尘世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这是林清玄对清欢的理解,他说,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己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欢尽,莫使金樽对月”那种尽情的快乐。
清欢不同于“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觉”那种无奈的感叹。
清欢,是在独山中自己饮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清欢,是在湖边静待花开时的沉默;清欢,是在躺椅上看苍茫变幻,云卷云舒;清欢,是在绿树掩眏,清风徐徐的山路中,踏着青石板感受到的澄明与安静。
猫头鹰人,一个捉猫头鹰为生的人,初见时,非常朴质,是刚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的样子。
一年后,他的长相几乎和他卖的猫头鹰一样,耳朵上举,头发扬散,鹰钩鼻,眼睛大而瞳仁少,嘴唇紧抿,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只大猫头鹰。
原来,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态,环境都会塑造他的长相和表情,卖鹰者的长相本来就是那样子,只是习气与生活的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罢了。
我们不只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境,来照见事间的真相,面对自己俗恶的习气,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照镜子呢?寻找清欢,把玩人生!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600字篇二林清玄说:“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竹林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读了林清玄的随风吹笛,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满眼翠绿的狂风不止的竹林波涛,阴云密布的风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机勃勃的摩擦生籁,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响乐。
风雨中的笛声遥远、高扬、广阔、悠长。
真正聆听了一堂林清玄老师上的音乐大课。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925815f01dc281e53af095.png)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坚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那么关于《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范文一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
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能够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
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能够蹲下来好好想想自我,可是,请不要放下,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情绪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应对误解,请选取沉默;应对挫折,请选取沉默;应对辱骂,请选取沉默。
有时候,解释是剩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
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
”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可是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
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
林清玄的*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
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通用1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027b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4.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通用1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通用1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1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清香——如莲花般的馨香。
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归于平静。
久久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温暖。
翻开书的目录,又是一个个耐人品味的题目:“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温一壶月光下酒”、“发芽的情绪”、“味之素”、“清欢”、“三生石上旧精魂”、“黄昏菩提”、“飞入芒花”、“清静之莲”、“吾心似秋月”,着实让人为之痴迷不已。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
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我曾被这行文字感动。
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
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3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6a3a4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8.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3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1宁静的夜晚,幕色渐深沉,泡一杯清茶,独坐在一盏散发温和光线的台灯下,和着淡淡墨香,静静地阅读着《林清玄散文集》。
此时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安详与静谧,不知不觉我已经静下心来,走进了林清玄那淡雅清新的“禅语”天地。
光是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
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
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
现在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现在,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来的价值——生长植物。
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
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
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可以送,对方也一定收得到。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
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篇2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5篇)
![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69db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5篇)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篇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没错,读书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启发。
总之,读书有许许多多的好处。
寒假中,我读了许多书。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几乎每一篇散文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
读了这本书,我有许多感想,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篇散文因为主题不同,所以,给我留下的启发、感想也不同。
《软枝杨桃》这篇散文让我明白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只重视外表的好坏,不重视内在的美丑时,真正清净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
《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则让我明白在美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又让我明白,虽然一秒钟的混乱,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清净,但只要我们一直坚持迈向更高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让我明白,只有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谛,如果心执着停滞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是啊,一本书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启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觉得太好看了,结果妈妈叫了好几次都没听见。
这本书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许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
让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书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非常耐人寻味。
整本书写的非常好,还让我知道了许多新鲜事物。
偶尔,我看到精彩、好笑之处,都会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当我看见林清玄写的书时,都会拿起来读一读。
因为,每当我拿起来阅读时,都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篇2开始关注林清玄的作品,是从《有风格的小偷》一文开始,一篇文稿间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赞赏,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道,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善良的灵魂.确实,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着显微镜去找一个劣迹斑斑的人身上的优点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但是,林清玄做到了.恬淡自然,字间总不自觉透出禅味,小小的故事折射大大的哲理,这就是林清玄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深思人生道理.读林清玄的*,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会旋即安定下来,解开心锁,放下心中的负担.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遍遍地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细细地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静地睡去,一切禅理在梦中参透.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可以蹲下来好好抱抱自己,但是,请不要放弃,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不过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大学,就这么过了三个学期,我又做了什么呢?当初的理想呢,我与它的距离又变小么?我在思量着,也困惑着.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有时候,解释是多余的,那时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他说:“‘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这个世界的水月不再光明剔透了,做为一个渺小的人,只有维持自心的清明,才能在这五浊的世间唱一首琉璃之歌吧! ”还是那个淡水河口,但是周围的风景已经变了,不是以前那个美得单纯的河口,“少年时代的情怀与往事,都已经去远了,是镜花,也是水月,由于一条河的败坏,更感觉到那水月镜花是虚幻不实的”.然而,心若仍然是纯粹的,纯净如琉璃,这个世界的浑浊便不会将我们侵蚀,给自己的心留一片净土吧,哪怕你已经看过太多的黑暗!林清玄的散文集读书心得篇3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都不同。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a08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8.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
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我最深有感触的是一篇名为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的文章。
让我明白在美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
环境对人的熏陶感染甚是重要,比如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一只母狼去抚养,婴儿长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习性。
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分不开的。
所以做父母师长的要为我们千方百计选择和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因为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它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催发一个人上进,而一个差的环境呢?早在300多年前的明代,人们就总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人若近贤良,如纸包兰麝,因香而香。
人若近邪友,似柳贯鱼鳖,因臭而臭。
”这说明,中华民族早已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规律于教育与个人修养方面了。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2看过林清玄的散文,就知道什么是朴素而大气。
每一次看一篇散文都会发现林清玄把自己的感想写的很深刻。
我很喜欢这样的写法,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那还得了?他在他写的海拔五百中说到:我们不必像爬山专家爬到五千或一万的地方,把名字刻在石头上,他们说那是“征服”。
但是有了征服,就没有完全自由的心情。
我深深认同这句话,一个人有时并不需爬的太高,五百米既能俯览山下的`美景,又不失去自由,不会让人一会的向上爬,失去了乐趣,错过了五百米的美景。
我还喜欢林清玄中的《煮雪》这篇文章。
读完之后,就是满脑子都是作者脑洞好大。
这篇文章好科幻,挺好看。
这篇文章我看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
要不我也来一段:我就写要是听别人埋怨的话,就把冰切细绕大火柴火,加一点点盐去烧,这样才能听出对方心里有多生气,心里有多急。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模板8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模板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c024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6.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模板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模板8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3a2e2284254b35effd3422.png)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 ,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 ,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 ,在流动中表达着凝注(转载于 :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 ,轻轻一挥手袖 ,便装凌云的壮志 ,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那么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怎么去写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5篇 ,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一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作者那易懂的语言 ,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 ,哲理 .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 ,醒目却不刺眼 ,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 ,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 ,飘渺、空灵 ,十分简洁唯美 ,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 .(中|央 )用孩子的字体写着 "林清玄〞三个大字 ,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展开封皮 ,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 "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 ,纯善的心 ,完美的心 ,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 ,拥有欢乐 .〞正是这一行字 ,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翻开书时 ,我便被那充天真 ,无邪的自序吸引 .和标题一样 ,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 ,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 .这本书分四卷 ,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 .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 ,读来十分搞笑 ,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 .第|一卷 "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 ,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 ,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 ,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 ,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 .在作者的笔下 ,能够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 ,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 ,由浅到深 ,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 "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向再清澈的人或心 .而是在尘世扎根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 .作者用这 "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比拟 ,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那么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 ,用孩子般的笔法 ,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 ,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 ,突然发现书的最|||终也有一行小字 .它告诉我们: "挫折 ,学习智慧;离散 ,学习成长 .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 ,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 ,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二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 .读一篇好的散文 ,就像在炎热枯燥的沙漠里逢着一片绿洲 ,满心装满了欣喜与崇拜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真正地将我推进了散文的殿堂 ,但只是崇拜他的文笔 ,并没有激起感情的阵阵涟漪 ,好似内心的一片天地是空虚的一般 ,林清玄的散文却总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林清玄带给我的是感动与崇敬 ,不是因为他是作家 ,而是他的写作思想风格全都扣住了我的心弦 ,仿佛迷惘的心找到了方向般清澈明亮 .我的一切 ,不再流浪 ,而是有了自我的定位 .台湾是一个佛教的信奉地 ,而林清玄的思想里也融进了佛教的质地 .佛曾曰:一切因缘而起 .而我与它的第|一次邂逅却是奇妙而朦胧的 ,也许这是缘的造化吧 .放飞思想 ,在文字的跳跃里 ,自由的呼吸着 .文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在穿梭的进行中 ,你会发现乐观是他的主旋律 .虽然出身卑微 ,但却坚信自我的梦想 ,他总会把困难与挫折当成人生的经历 ,童年的满身光芒是他写作的根根源泉 .他如苦难的沙子般处处沉淀 ,渐渐将他的灵魂磨砺成了耀眼的珍珠 ,不是每个恩都配得起那些苦难的 .尼采曾说过 ,生命是一条毯子 ,整个生命 .他的散文朴实、优雅 ,而他的安静却是他最|||丰富的色彩 .一颗烦躁的心会被洗涤的透彻明静 .读他的散文才深刻体会到了他所表达的含义:时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渴望交流 ,但却将心灵禁锢起来 ,怎能化解氤氲的阴霾透过他的心与你的心的交流 ,会让力量穿越时空隧道流进你的灵魂里 .手捧着书 ,斟酌每个字 ,都会漾起心中的温暖 .漂泊是他的命运 ,也成就了他的性格 ,但他却用一种花开的声音温暖了我的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农曰:一叶一菩提 .没有相对的答案 ,只要贴合了内心的感觉 ,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谁也不是谁的谁 ,而林清玄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内涵却是我灵魂的根本 ,不期望现实的落寞隐埋了内心的平和宁静 .时间在旋转 ,日历再翻页 ,而林清玄的散文将经得起岁月年轮的考验 ,透过他的散文 ,我明白世间万事的一切取决于你自我生活和心灵的视角 .花朵下能够看见锐利的刺 ,而在刺上 ,我也能看到斟满阳光的花朵 .读书的目的 ,不必须是增加了多少知识 ,有时学会了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十分关键的 .其实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能够拓展得更宽更长 ,而在他的散文里 ,我就像一棵读懂了阳光雨露的树 ,开始有了在阳光下茁长成长的迹象 .林清玄对妈妈的爱是那样简单朴素 ,但却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 .他有一颗漂泊的心 ,这也注定了如断线风筝的命运 ,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读他的散文像是在细数自我的人生 ,奇妙无瑕 .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 "但凡树 ,就会努力生长;但凡人 ,就不会无端堕落 .但凡人 ,就有人的温暖 ,但凡树 ,就会有树的风姿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 ,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 .感恩这都市的污染 ,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 .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 ,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 .最|||大的感恩是 ,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 ,不是无情的东西 ,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 ,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 ,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还记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轻人 ,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 ,他的口吻不容置疑: "这是我的家 .〞在年轻人的眼中 ,森林中的一切生灵 ,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 ,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 .不会忘记那位卖馄饨的老人 ,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 ,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 ,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 ,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 .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 ,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 ,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缭绕 . . . . . .读毕林清玄的散文 ,豁然开朗 ,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 .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 ,开出柔软清静的智慧之莲吧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三初读?林清玄散文集? ,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淡隽永的文章精华 ,犹如一道清泉 ,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心智 .应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 ,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 ,将佛理修养化作完美情绪 .会心便是契会于心 ,是将执着的分别之情超越 ,融会入以乘的心地 ,在无言中冥合真谛 .翻开书页 ,将目录扫视了几遍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发芽的情绪? ,初看这个题目 ,心中充满疑惑:植物发芽怎样还会有情绪呢带着这个疑问 ,我走进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年 ,我在武陵农场打工 ,为果农摘收水蜜桃和水梨 ,那时候也已是冬天了 .过了一个月后 ,果实摘完了 ,我却爱上了那里的风土 ,经过果园主人的许可 ,我能够在仓库里一向住到春天 .摘完的果实还要剪枝 ,等到春天 ,我要离开了 ,可在走时却看见两棵果树没有发出新芽 ,枝丫枯干 ,它们已经死了 .我觉得很疑惑 ,便问果园主人 ,他也不明白为什么 .细细品读这篇文章 ,这一篇探索人生真谛的随笔 .看看问题 ,再看看文章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从年轻人的角度而言 ,由于社会经验缺乏 ,往往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 ,而在挫折面前却经不起考验 ,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作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我的见解 ,认为一个人取得成绩固然重要 ,或者说是一种财富 ,但在受到挫折时 ,就很少有人认为也是一种财富了 .他认为: "一个人假设一生都没有成功过固然痛苦 ,假设不幸没有失败过也不开心 .没有失败过和没有成功过 ,其实都一样 ,未能真正领会真实的人生 .〞于是作者把体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人生的重要经验 .对于没有体验过失败的青年人 ,在某种程度上 "求败〞 ,迎接各种磨难 ,甚至|||比取得成功更重要 .仅有失败之后才会有求得 "发芽的情绪〞 ,求得将来的更好开展 ,这对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我想到 ,人世间的曲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 ,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 ,却还要剪去枝 ,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 .有那些懦弱的 ,他就不能等到春天 ,仅有那些永远持续春天的情绪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 ,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 ,然后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实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人生的天空不可能永远的阳光灿烂 .应对人生、应对未来 ,我们务必慎重 ,务必认真对待 ,充分思考一切问题 ,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环节 ,周密细致地制定我们的方案 ,慎重确定我们的一切应对措施 ,预防任何坎坷的到来、任何挫折的降临 .这样 ,事到临头 ,我们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茫然失措 .一旦真正的坎坷来了 ,挫折到了 ,我们大可不必以为天塌下来了 ,世|界的末日到了 .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 .笑迎一切挑战 ,应对一切挫折 ,将风浪与挫折抛在身后 ,闯过去 ,前面必定是阳光灿烂 ,前面必定是坦荡如砥 .我们假设一向盯着坎坷、盯着挫折 ,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 ,走不出心里的阴影 ,那么 ,坎坷与挫折就会被放大 ,就会像山一样地压倒我们 .举轻假设重 ,我们慎重地对待一切 .举重假设轻 ,我们简单地应对世|界 .一个人 ,时时将脚印背在身上 ,自我会被压垮倒下;将脚印丢在身后 ,昂首|||走过去 ,这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四每个作家有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 ,每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都不一样 .在教师的带着下 ,我看过了很多的散文集了 .身为台湾作家的林清玄用他的笔写下了许多好文章 .我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 ,我读了几篇文章 ,感觉写得都十分好其中一篇:?欢乐的思想?足以让我反复回味这篇文章 ,先开头是讲了个故事 ,我们欢乐的思想是决定我们一生的最|||重要的关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欢乐的思想乃是建立幸福人生的第|一步 ,一个人没有欢乐的思想 ,那么尽管用尽一切努力 ,可能还是会落空 .一旦欢乐的思想被建立起来 ,即使生活悠闲单纯 ,幸福乃至|||人间的美善都会自然的来到 .我有时也拥有欢乐的思想 ,确实很好 .一生想要欢乐 ,就要先有欢乐的思想 .就像文中的故事一样 .同样是在砌砖 ,有了欢乐的思想会比别人多一份喜悦 .一本散文书一向放在我的书桌上 ,每当我写完作业都会把这本爱不释手的书读一读 .以前买第|一本散文集时 ,我都不是很喜欢读 ,可此刻我已经真的喜欢读散文了 .林清玄的散文不像其他的散文 ,道理都含在文章里 ,让人很容易看懂很清丽悠远 ,我喜欢这种风格(转载于 :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5篇最|||新范文) .读林清玄的散文集 ,我感觉到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软枝杨桃? .林清玄他的文字如水样轻柔 ,语言亲切 ,大多数写得都是散文 .他的散文很有哲理 ,当将它们运用在生活中时 ,更易懂 .书的封面上写了: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 ,纯善的心 ,完美的心 ,庄严的心期许他们能在这混浊的世|界 ,持续清明 ,能在这悲伤的人间 ,拥有欢乐 .确实 ,我挺喜欢这句话 .每年的散文介绍没有轮到我 ,很遗憾 ,可是下次是席慕容的散文集 ,我也会认真读的 .我爱散文 ,我会一向继续看下去的 .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范文五?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初登文坛 ,将自我的朝气与活力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 ,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 .随后 ,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 ,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 ,开始了以 "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 ,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 ,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 ,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 ,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 ,在流动中表达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 ,轻轻一挥手袖 ,便装凌云的壮志 ,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 "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 ,不像我们 ,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 .我们正在一种叫做 "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 ,于是 ,我们只能努力想象 "高处不胜寒〞的孤冷 ,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 ,殊不知 ,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 ,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 ,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 ,他的口吻不容置疑: "这是我的家 .〞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 ,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 , "从远处看 ,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 ,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 ,森林中的一切生灵 ,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 ,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 ,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 ,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 ,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 ,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 .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 ,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 ,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缭绕……。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精选5篇)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4771e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2.png)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精选5篇)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篇1小的故事折射大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词语,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次次的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的时候,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
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能够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
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无数的低谷,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不是说不允许哭泣,你能够蹲下来好好想想自我,但是,请不要放下,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情绪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灿烂。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应对误解,请选取沉默;应对挫折,请选取沉默;应对辱骂,请选取沉默。
有时,解释是剩余的,那时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语言。
他说:“生命是在水上写字,第二笔还未落下,第一笔已流到远方。
”时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点点地在流逝,生命一点点地在逝去,再长也但是数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能让我们挥霍呢?珍惜吧。
这本书里有一个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能悟出一个道理。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读一遍都会在人的心中烙一个印。
渐渐,一本书的道理都钻入了人的心中。
林清玄的*总是远离庸俗,而是沁人心脾。
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
它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他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你、他。
林清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7篇)
![林清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dec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3.png)
林清玄散文集读书心得(精选7篇)林清玄散文集读书心得篇1林清玄是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
曾任台湾《中国日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当我读到《林清玄散文集》中的一篇——《天真的心》时,我被文中的一段话打动了:“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
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
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愉之法。
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我读完后,内心像什么东西撞击了,是震撼?是冲击?还是理解?我特别喜欢结尾的一句话: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回顾平时自己的生活,在学习中我希望自己的每次成绩都能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好成绩,在生活中我着急的希望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爸妈希望我能快速成长,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我们仿佛生活在着急和焦躁中,总希望自己能一步登顶。
而*中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使我了解到:在人生的历程,我不能着急,我不急着看每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中,慢慢、慢慢地长大。
这就是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林清玄散文集读书心得篇2林清玄的散文中的奥秘不比的之前的两位作家的散文显而易见,但细腻的程度却与之前的两位作家不相上下。
父亲给我买的是少年版的,是林清玄专门写给孩子们的。
他说:我并不期许我的孩子在课业上得第一,但我期许他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能在这浑浊的世界,能保持清明;能在这悲伤的世界,拥有快乐。
这本自选集是他对少年的期许,不止是写给他自己的孩子的,还是写给世界上所以的孩子的。
他希望世上所以的孩子可以永远拥有这四颗心。
我在这本自选集中最喜欢的散文是《软枝杨桃》,是选自天真的心。
散文大概的意思是:作者在乡下看见了两棵野生的软枝杨桃树。
杨桃树的盛产使作者吃惊,因为不使用肥料,杨桃树竟然可以如此高大、结如此多的果实。
更让作者吃惊的是,这么好的杨桃却没有人采收、也没有人愿意吃,任其凋落一地,作者十分困惑。
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5篇
![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da9e3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c.png)
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5篇林清玄,1953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读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下面给您带来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1最早读过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那时就被林清玄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
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令人百看不厌。
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
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放于枕边,睡前不时拿来欣赏。
林清玄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金银花,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
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
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
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
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
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
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
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
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
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我通过林清玄的散文,知道了文如其人,没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怎能写出美的文章?《林清玄散文》读书感想2林清玄的散文有不同于朱自清的,林清玄的语言相对朴实、通俗易懂。
2023文学_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
![2023文学_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42480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b.png)
202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一):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
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逢着一片绿洲,满心装满了欣喜与崇拜。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真正地将我推进了散文的殿堂,但只是崇拜他的文笔,并没有激起感情的阵阵涟漪,好像内心的一片天地是空虚的一般,林清玄的散文却总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林清玄带给我的是感动与崇敬,不是因为他是作家,而是他的写作思想风格全都扣住了我的心弦,仿佛迷惘的心找到了方向般清澈明亮。
我的一切,不再流浪,而是有了自我的定位。
台湾是一个佛教的信奉地,而林清玄的思想里也融进了佛教的质地。
佛曾曰:一切因缘而起。
而我与它的第一次邂逅却是奇妙而朦胧的,也许这是缘的造化吧。
放飞思想,在文字的跳跃里,自由的呼吸着。
文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在穿梭的进行中,你会发现乐观是他的主旋律。
虽然出身卑微,但却坚信自我的梦想,他总会把困难与挫折当成人生的经历,童年的满身光辉是他写作的根本源泉。
他如苦难的沙子般处处沉淀,渐渐将他的灵魂磨砺成了耀眼的珍珠,不是每个恩都配得起那些苦难的。
尼采曾说过,生命是一条毯子,整个生命。
他的散文朴实、优雅,而他的安静却是他最丰富的色彩。
一颗烦躁的心会被洗涤的透彻明静。
读他的散文才深刻体会到了他所表达的含义:时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渴望交流,但却将心灵禁锢起来,怎能化解氤氲的阴霾?透过他的心与你的心的交流,会让力量穿越时空隧道流进你的灵魂里。
手捧着书,斟酌每个字,都会漾起心中的温暖。
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就了他的性格,但他却用一种花开的声音温暖了我的世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农曰:一叶一菩提。
没有相对的答案,只要贴合了内心的感觉,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也不是谁的谁,而林清玄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内涵却是我灵魂的根本,不期望现实的落寞隐埋了内心的平和宁静。
时间在旋转,日历再翻页,而林清玄的散文将经得起岁月年轮的考验,透过他的散文,我明白世间万事的一切取决于你自我生活和心灵的视角。
林清玄散文集阅读心得(通用5篇)
![林清玄散文集阅读心得(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597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7.png)
林清玄散文集阅读心得(通用5篇)林清玄散文集阅读心得篇1读林清玄的*,能使我浮躁的心即刻间安定下来,因为他的*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虽然每篇*都比较短小,但是却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含有深长的意味,使我一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去体会这个心思细密的人写出的有血有肉的*。
其中,我最记忆犹新的一篇*就是《让树转变的方法》。
这篇*以一个小有事引出了林清玄的一系列的感悟。
主要写了林清玄的孩子做了一实验——让一棵树转弯曲。
这是靠树的向上、向光性做的,把树倒吊着,它便会转个弯长上去,由此,林清玄便奉劝大家、我们人类不能不如一棵树,不能被外在环境击倒,失去自己原本的样子,要学习那棵树一样不会堕落。
这棵树被作者的孩子倒吊着,就好比是我们人类生活在逆境当中,而这棵树因为向上、向光性又顽强地长了上去,可我们人类呢?有些经得住风雨的人可能会和树一样也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逆境中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不会堕落,成为胜利者。
然而有些人却不会适应环境,自暴自弃,随着环境一起堕落,最终,成为了失败者,这方面,他们甚至不如一棵树。
显而易见,我们要当那些在逆境中也不会堕落,反而活得精彩的人。
其实,人们有时都会有失败的时候,我们也不免因此而灰心丧气,对生活、对自己不抱希望,但是我们就要有超凡脱俗的精神,经历了失败过后,也培养了我们自己的人格、风骨,再来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击垮了,就像树一样,无论绕几个弯,也要坚强地长上去,向上、有光的地方长,这才时我们所要做的,不与堕落妥协,以坚毅、刚强、乐观的心一直生活下去。
林清玄的*就好像一条条鞭子,无时无刻不拍打着我,使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并把他所表达的一个个实在且有效的人生哲理铭记在心,让我受益匪浅。
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48493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5.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少年时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只是单纯地觉得好。
“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了一生。
”他在《少年游》里如是说。
年轻时有怎么样的豪情?是英雄系马,壮士磨剑,还是江湖夜雨十年灯?不管如何,他终究是叶着自己的叶花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子,生命成自己的生命。
很喜欢读他的那篇《旅店》,其中很多烂熟于心。
“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远地存在下去。
”那么,我又要开成什么样的旅店,在旅店的墙壁上记录些什么样的事情来,能丰富这世间的记忆呢?夜那么长,我不能够把每一盏灯都点亮,但由于寂静,由于安宁,由于放松而不再执着,心也开始变得开阔起来了。
小时候,喜欢在老爸藏书的白色封面上乱画,老爸并不在意,后来搬家时,我更为大胆地在墙上画满了荷叶荷花。
不知为什么,对这物存有莫名的喜爱,说是受《爱莲说》的影响,也不尽然,只是对那种似红非红,似粉非粉的颜色相当着迷,而那些宽大的荷叶又有种淡淡的清香,持久、沁人心脾。
用怎样的心境和着怎样的情意来下酒?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我是不善饮酒的,但如林先生所说,喝酒不在格调,而在性灵、风趣。
在无关风月的夜,卧席,斯时彼时、斯地彼地,快乐、忧愁,朋友,让我们温壶月光下酒。
曾经在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
我不信佛,也不参禅,从字面来来理解,就是相对于不动的山来说,云是流动的。
时隔经年,重新看这句话,有着更深的体会:世事并非都刻意,多数乃随缘。
看林清玄先生的《武昌街的小调》有关诗人周梦蝶的描写:就像一座掩隐在去雾里的远方的山。
周梦蝶的诗风独特,大多数都是研读佛学的辛苦结晶,如他在1976年发表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生于冷养于冷壮于冷而冷于冷的山有多高,月就有多小云有多重,愁就有多深而夕阳,夕阳只有一寸!有金色臂在你臂上扶持你有如意足在你足下导引你憔悴的行人啊!合起盂与钵吧且向风之外,幡之外认取你的脚印吧……这首诗我并不能真正懂得,只是寻得了些有意思的出处。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最新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143e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c.png)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最新5篇《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下面给您带来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我想到,岁月就像那样,我们眼睁睁地看自己的往事在面前一点一点淡去,而我们的前景反而在背后一滴一滴淡出,我们不知道下一站在何处落脚,甚至不知道后面的视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秋日午后,躺于自家阳台的摇椅上。
阳台一侧的梧桐叶被风吹过,“沙沙”作响。
随手拿起一本《林清玄散文精选》,风吹开了第一页。
我邂逅了月光下的喇叭手,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一个冬夜寒凉的街心,月光下影子塞满街道的老人,以及那支已落了光泽的喇叭。
老人生在山东,在无垠的大豆田里玩耍、捉田鼠、放风筝,以及听老祖父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便是他的童年。
哦,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可就在廿四岁那年,一切都改变了。
他被抓到了军用卡车上,泪眼望着自己的故乡消失在视野中,后来来到了海岛。
他失去了那讲故事的老祖父,他的妻,他的大豆田,他的故乡,他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
从此便辗转于枪林弹雨之中,再没有回到过故乡。
退伍后便靠吹喇叭给死人送行为生。
直到在那个寒冷的街心与“我”相遇。
老人独自走在冰冷的月光下,想起的是那日夜思念的亲人,想起的是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想起的是那拥有亲人与童年的故乡!这是多么强烈的思念,多么浓厚的故乡情啊!老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从这酒中,我饮出了老人那数不尽的乡愁,那归乡的渴望,这愁绪在我心里长久地回荡着,我感到了寒凉的痛楚,也真正体会到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愁苦。
与喇叭手告别后,我把书平摊开,任凭风儿轻轻掠过,书页停在了《两只松鼠》上。
两只野松鼠在每日清晨到“我”园子来吃木瓜,并与“我”在清晨作伴。
阳光透过嫩绿的叶子,照在松鼠那顺滑的毛上面,散发出柔和的光,微风抚摸着他们,两只松鼠惬意地享受着美味的木瓜,并不时来“我”摇椅旁嬉戏,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可就在一个多月后,松鼠不来了,为什么呢?后来作者发现并了解是守卫老张捉来了松鼠,居然还吃了一只!读到这儿,我的心里充满了阵阵惋惜与伤痛所带来的灼烧感,我不禁大吃了一惊,老张居然把这么可爱的松鼠捉来,而且还吃了其中一只!我被老张蹂躏生命的行为深深震撼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5篇最新范文林清玄的散文以诗样的哲理给人带来智慧和觉悟。
他是一位胸怀宽广的智者,恬淡安适,于细小的生活中发现真理。
作家都有一双细腻聪慧的眸子,他洞察体恤世间一切,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朗,心里充满宁静祥和,同时也深含着爱和阳光。
那么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怎么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清玄散文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在读了林清玄的散文过之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作者那易懂的语言,却又含着很深的寓意,哲理。
读完后撼动了我的心.这本书的封皮呈黄色,醒目却不刺眼,与它的图案十分相配:一阵风吹来,纯白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散,飘渺、空灵,十分简洁唯美,我想也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代的孩子的梦想吧。
中央用孩子的字体写着“林清玄”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欢乐。
”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
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
和标题一样,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向我们诉说了作者不老的心。
这本书分四卷,分别是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完美的心、庄严的心。
每一卷的开头都有一首精练的小诗,读来十分趣味,我仿佛能从一首首小诗中看到作者儿时天真可爱的脸.第一卷“天真的心”:讲述了一件件小事,都是些我们生活中很平凡的事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一只乌龟、一棵树、一些流浪狗、一个传说……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作者用孩童般的最单纯天真的视角,把最单纯天真的事情,竟能写出如此多的细节和道理。
在作者的笔下,能够从一只乌龟写到身外之物的不重要,写到人只看到名利金钱的悲哀……作者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直击我们的内心——那如白纸般内心的最深处的那片净土。
而第二章“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一向再清澈的人或心。
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或心。
作者用这“灰色”社会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的比较,引起了我们对良知的新看法。
第三、第四卷则是继续沿着之前的风格,用孩子般的笔法,给我一种亲近的感觉,让我借作者的文笔来看那充满未知的世界。
看完这本书,突然发现书的最终也有一行小字。
它告诉我们:“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
我们是不是除了课业,更重视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那”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吧。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一代文学大师,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学着作。
书中饱含着书墨的韵味,从生活、见闻、佛教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点点滴滴。
光是人每一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
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
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
此刻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此刻,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先的价值——生长植物。
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
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
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
可是,如果一个人能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能够送,对方也必须收得到。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
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也许我们还能够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很久以前就喜欢林清玄的文章,它总能以诗样的哲理给人带来智慧和觉悟。
他是一位胸怀宽广的智者,恬淡安适,于细小的生活中发现真理。
作家都有一双细腻聪慧的眸子,他洞察体恤世间一切,娓娓道来,让人豁然开朗,心里充满宁静祥和,同时也深含着爱和阳光。
每每体味作者诚挚的情感和亲切质朴的语言时,总让人感动,觉得自我随着娓娓的叙述深入他的内心,顺着他看似散淡的思路,感受着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听着他对人生的顿悟,那么宁静平和,那么超脱,许多生活、工作中的烦恼也会随之淡然。
于是,我孜孜不倦,爱不释手。
最近,看了他的一篇意味深长的哲理故事。
“看到水田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十分优美,我当场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
‘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
原先空心菜能够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
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样没有开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
怎样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十分好闻的香气,如果拿来插到花瓶里,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难以明白它开花是那么美。
只是有一些做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
”作者不由得感慨:仅有完全破除对空心菜的概念,才能真正看见空心菜花的美,这正是以空心菜来看世界。
可是,人要“空心”来应对世界,真的比空心菜开花还要难呀!空心菜的故事给我们很多感悟。
等待会有馨香的惊喜,等待会有美丽的回报,等待会有生命之花的灿烂开放。
孩子的成长,不也是空心菜开花的历程吗?这是一个漫长的积蓄和提升过程。
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轻轻地呵护,慢慢地欣赏,耐心地等待,尊重他们的差异,宽容他们的脚步。
我们不能违背四季的规则,提前收割。
否则,我们收获的就只能是“空心菜”,是菜!绝没有期望看到美丽的空心菜花。
不是孩子成长慢,而是我们的心太急;不是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教学思想有偏差。
其实,他们正在不知不觉地生长,心灵的蓓蕾也在悄悄地萌芽。
只是我们浮躁的心在应试的海洋中浸泡得太久,失去了知觉;我们功利的目光,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搜寻得太累,迷失了方向。
所以很难察觉到心灵的感动,倾听到花儿开放的声音。
翻开一本书,和着淡淡墨香,如品茗般幽雅清韵。
三言两语,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
洗净铅华,抛开那些看起来很虚无的深邃,所有的真相都会展示在面前。
称其为散文精神的至高,也不足为过。
没有剩余的文字,一切仿佛是那么自然,却又充满了奇妙的联想,空灵流动。
转换了时空,仿佛置身于那书中的情景,心灵却澄澈洞明。
我佛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包罗万象,应作如是观”。
即便是遵从了“如是观”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讲述真理的同时,又显得如此接近生活,如此接近生命的真相。
一些原本很普通的事情,在林清玄的笔下,就能够发射出熠熠的真理的光芒。
在林氏的散文中,我们能够看到平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苦与乐,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佛法,感悟禅、感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禅的机锋和日常生命体悟为一体的杰作。
正如《黄昏菩提》中写到:“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
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
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
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使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还记得那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
”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
不会忘记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
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读毕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静的智慧之莲吧。
”在未读林清玄的文章以前,曾由于初中教师的缘故买了一本林清玄写的书,好似乎《茶,十分道》。
封面竹绿色与白字结合,颇有清雅之风。
可是我忽略了一点,是我之后在买来后才发现的——有关茶,及道(涉及佛家道家),或者曰由茶而悟道。
对此我不是很喜欢,甚至有些憎恶。
而此次高中教师又叫我读,我只好去网上找一些其所著的文章且我喜欢的。
由此我读了几篇,如《浴着光辉的母亲》等等。
起初我是带着一点无奈和走马观花般的“过眼儿”,可是读完《浴着光辉的母亲》后,略略有些改观。
首先,因为他有敏锐的“眼睛”,见极细微之处;其二是,他的文笔洒脱,十分朴素,像一个慈祥的老人说着故事,故事中透着真理丝丝缕缕光辉。
《浴着光辉的母亲》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带着弱智的孩子坐公交车。
在车上,母亲不断的安慰儿子不要怕,因为他第一次坐公交车。
仅仅是如此,或者说不仅仅是如此,一车的人都用崇敬的眼神看着母亲,仿佛看见了母爱的光辉。
而林清玄自然不止在那里赞美了母爱,而是思想抑或感叹此刻的人什么时候能用这种眼光看自我的母亲。
是啊,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最多的母爱不是来至自我的母亲吗,站在这长长的母爱河中,日夜沐浴在这光辉的母爱河中,何时我们弯下腰,看看底下那一泓给予自我的清水。
接下来是关乎我们的,就是对待我们,这些正常的孩子,父母亲们的眼光却是那么苛刻,充满条件,无法全心的爱怜。
我也深有感触,此刻的孩子似乎都觉得爷爷奶奶比爸爸妈妈好,包括从前我,因为爷爷奶奶的爱和眼光总是如此慈祥,充满着全心的爱怜。
此刻,我也只能说爸爸妈妈不必爷爷奶奶差,仅因为明白他们是爱我们的,明白他们这么做那么做是为了我们。
他们的眼神行为蒙蔽了我们的感受,甚至让我们疑惑。
作者在最终“叹”道:“但愿,我们看自我孩子的眼神也能够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带着另一种复杂的心境,读了另几篇。
这几篇也是讲父母与子的,《与父亲的夜谈》《分到最宝贵的妈妈》《海上的消息》等等。
也不细说,就粗浅的谈谈感受,就《与父亲的夜谈》。
作者与父亲谈了短短几小时,就了解了父亲的过去,也正是这段难得的时光,让作者此刻也是如此珍重。
在我的记忆里,我也未曾与父亲谈话超过半小时,比之作者从前的一小时还要短。
平日,我的父亲也不怎样管我,而我也不怎样了解我的父亲,因为他常常对我冷眼讽刺,而对别人却热心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