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纳兰性德》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9篇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 1【教学过程】一、以诗引题(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二、学生初读词1、要求:⑴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三、初读后想象1、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2、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四、悟词意1、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2、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⑴作者的“身”在那里?⑵作者的“心”在那里?3、学生再谈体会。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五、想象画面1、教师放音乐指一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2、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3、练习朗读。

4、写片段: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5、再读。

六、课堂延伸1、出示“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2、创设情景,感情升华。

【教学反思】《长相思》是校长扬州之行的一大发现,某次偶然的机会向本人推荐,本人初看教案,也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决定一试。

在此之前我从未曾想象到,一首简简单单的词,能上得如此之丰满,如此之浑厚,如此之动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断的起承转合的节奏变迁中咏唱着那一份情感,让激越的思绪不断飞扬,不断扩散。

读是这节课的元神,是这节课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诗词教学依托载体是读,所以我对读的训练是足够的,并都尽量做到每一次读都解决一个问题。

长相思教学实录

长相思教学实录

长相思教学实录——于飞《长相思》教学实录教室的地拖了一遍又一遍,桌子摆了又摆,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迎接这只燕子的到来。

盼望了好久,小燕终于来到我校,来到我班,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吟诵课,我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小燕魅力之万一,只能用这种记录的方式,表达我深深地谢意。

一、作者简介。

师:今天我们学的吟诵课题是《长相思》(生齐读)师:齐读课题。

纳兰是姓,性德是名,因此读的时候要分开,齐读。

(纳兰——性德)师:纳兰性德是个很完美的男人,他的父亲是康熙朝全相、首府,换句话说就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家里既有权,又有钱。

第二,纳兰性德这个人从小画画好,书法也写得好,擅长诗啊,词啊,曲啊,才华特别好,还有一点,武功特别高,所以文武全才,你说他是不是个完美的男人?(是!)师:他年纪轻轻就做了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真的是很了不起。

这节课我们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完美的男人——纳兰性德。

二、诵1、找入声字师:我们班学过吟诵,吟诵的第一步是什么?(诵)师:对,要把这首词诵好,首先要分清平、仄、入声字,在这首词里入声字有哪些?师生共同找入声字(一、雪、聒、不)生齐读。

师:刚才我听到你们读的很短,入声字最主要的是弹出去的,要有弹性。

再读,再收紧点。

2、标平仄。

师:找到入声字后,第二步我们要给词标出平仄,谁愿意展示学到的知识。

生标平仄。

师生共同纠正。

3、学生练习诵。

自由诵、齐诵、单独诵。

三、吟师:老师现在想让你的嘴巴休息一下,耳朵用起来,仔细听。

(听陈琴、徐建顺吟诵)师:有什么发现?师:几个人吟的?(两个人)吟得是——不同的调子。

生:就像深夜一样净。

生:第二首词吟的很哀伤。

师:老师要问一句,为什么?同样一首词,他们在吟的时候调子是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没关系,大胆的猜。

生:对诗的感觉不一样。

生:对诗的理解也不一样。

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不一样。

师:你们说的都对,他们对词的理解不一样,他们吟这首词时心境不一样,还有他们的经历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调子是不一样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听课记录一、教师行为1.1 导入•教师以一段悠扬的古筝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有过思念远方亲人或朋友的经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简要介绍纳兰性德及其词作《长相思》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过程•朗读与感知:•教师首先示范朗读《长相思》,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节奏,让学生体会词的音韵之美。

•词句解析:•逐句解析《长相思》,解释生词和难句,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中的“榆关”、“那畔”等。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中的意象,如“夜深千帐灯”所描绘的壮丽景象。

•意境体会:•引导学生想象《长相思》中所描绘的场景,如边塞的寒夜、士兵们的思乡之情等。

•提问学生:“这首词中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情感共鸣:•结合学生的自身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身处异乡,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拓展延伸:•介绍其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或现代诗文,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诗歌形式表达思乡之情。

二、学生活动•在导入环节,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提问和介绍,并积极思考回答。

•在朗读与感知环节,学生认真跟读并模仿教师的朗读,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在词句解析和意境体会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意境。

•在情感共鸣和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受,并尝试用不同形式表达思乡之情。

三、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音乐和提问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古诗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过程注重朗读感知、词句解析、意境体会和情感共鸣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意境。

•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乡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王崧舟)

《长相思》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2、好,开始。

(学生读四遍左右)3、(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好,你们已经认认真真地读完了4遍。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4、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

5、再来一遍,预备起。

6、很好!我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和韵律。

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7、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学生作答)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学生作答)?8、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

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预备起。

(齐读)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读。

(齐读)9、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齐答没有)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齐答有)10、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自由读《长相思》。

)11、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导语: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乡愁的探寻,探寻词人心迹的路径是什么?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参考。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

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来,孩子。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

“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

“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

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学生朗读)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生:她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升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生:她在“夜升”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

预备起!(学生齐读)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方《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

《长相思》课堂实录-word文档资料

《长相思》课堂实录-word文档资料

《长相思》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

⑵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⑴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⑵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⑶ 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读诗词(初步感知诗词的语言)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第5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你能背出来吗?(生齐声背诵《泊船瓜洲》与《秋思》)师:王安石奉诏进京,泊船瓜洲,见春景引发乡愁;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思念故乡;又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词──《长相思》。

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大家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

谁能给大家说说关于诗人纳兰性德的情况呢?生1:我知道。

纳兰性德,清词人。

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

他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儿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

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当时的人把它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生2:我想补充一下。

纳兰性德的词集叫《纳兰词》。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长相思》这首词。

我们先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注意多音字和生字的读音。

请每位同学找出自己不能把握读音的字、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字、词,在文中标记出来。

(生独立自学生字和多音字,并标记所遇到的关于字词方面的问题)师:老师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小组同学的智慧获得更多知识。

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解决你们所遇到的问题。

老师将对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测,看哪组的学得最好。

(出示课件)▲ 能准确读出多音字和生字。

▲ 能联系上下文和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生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师:可以了吗?老师现在想看看,大家合作学习的效果怎么样呢?(课件逐题出示检测题)第一题:你能准确地读一读下面的字词吗?榆关那畔风一更聒碎(第一题,老师抽一个组回答,其他组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长相思》课堂实录

《长相思》课堂实录

《长相思》课堂实录《长相思》课堂实录-王崧舟课文内容: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不此声。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的张_笔下,乡愁是那封洗了又拆,拆了又洗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是什么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一首诗。

注意文中的生字,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

(指导学生朗读)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时,那个地方停顿了?生:他在身向榆关后面停顿了。

师:再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时,哪个地方又停顿了?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么?这叫读得有板有眼。

全班齐读师:同学们,我们在读古诗词时,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来)再读指名朗读。

师: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生读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了,谁还想读?生继续读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学生齐读。

师:真好,词读到这里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影响和感觉呢?生:我想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师:不是梦睡不好了,是根本就没有梦了。

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遍,把这种感觉读到字里行间去。

师: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仔细看看书上的插图和布景,然后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表达什么意思。

学生默读课文师:现在我提两个问题,看看你掌握了没有。

第一,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生:在山海关。

生:身在山海关的那边师:那么山一程呢?还可能在哪儿生:身可能在山上?师:怎么样的山在?生:高山师:那么水一程呢?生:可能在船上。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王崧舟)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王崧舟)“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师:自由朗读《长相思》,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长相思》。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老师:你认出来了吗?生:(齐答)听出来了。

老师:是的,这样读书就叫有条理。

我们来读这两句,“走到关羽银行,夜晚万家灯火。

朗读入境悟“相思”,风雪兼程咏乡情——《长相思》教学实录及评析

朗读入境悟“相思”,风雪兼程咏乡情——《长相思》教学实录及评析

朗读入境悟“相思”,风雪兼程咏乡情——《长相思》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教学实录(一)走近纳兰性德,亲近《长相思》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维的《山居秋暝》,我们感受到空山新雨后的寂静和美好,我们又学习了张继的《枫桥夜泊》,跟着作者来到了苏州,夜宿在泊船之上去感受着作者的寂寥与忧愁。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同学们知道词和诗有什么不同?生:诗有统一的格式,而词句子是有长有短又称为长短句。

……词有词牌名,而且它是用来唱的。

……词还分上下两部分,叫上下阕。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长相思》,首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纳兰性德,谁了解?生:纳兰性德师清朝著名词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满族正黄旗,康熙时期宰相明珠的长子。

自幼聪敏,好读书,工诗词,善骑射。

二十二岁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

现存348首词作,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二)初读《长相思》,了解主要内容师:同学们,接下来就请大家翻开语文书,自读这首词,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生自读两遍。

师相机指导:本文的嘈杂之音指的是风雪之声。

词中的“那畔”指的是山海关那边。

师:同学们两两互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老师相机指导,直到读出词的停顿、节奏、韵味。

师:古人有言: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作者的相思是为何而来?现在请小组同学6人讨论讨论,来聊一聊这首词到底讲了什么?生:战士们跋山涉水从家乡一程一程地往山海关那边赶,到了半夜的时候,千万个帐篷里点起了一盏又一盏灯。

风雪刮了许久,战士们睡不着觉,思念起家乡来了。

家乡的夜晚可是没有这样的风雪声音,生:纳兰性德跟着队伍向山海关那边进发,爬过了一座座山,淌过了一条条河,到了夜晚,几千个营帐燃起了灯火。

风刮了两个时辰,雪下了几个小时,风雪之声吵得战士们无法入睡,战士们更加想家了,故乡可是没有这种嘈杂之声的。

(三)深读《长相思》,感悟乡情师:公元1681年,27岁的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他要把一统华宇的消息传遍满族发祥地。

长相思王崧舟课堂实录

长相思王崧舟课堂实录

长相思王崧舟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师:民主自由朗诵《短春草》,已经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长相思》。

师:课件出具《短春草》这首词。

不好,谁去...《短春草》?其他同学特别注意听到,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到他是不是读准了。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念得字正腔圆,真不好!风一更这个“更”就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就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去,我们...,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未成。

trained起至。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去一遍,trained起至。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较好!谁再去...《短春草》?恳请你,其他同学特别注意听到,特别注意,他大二词句的中间时就是怎么停滞的,是不是念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不好,你们是不是注意到,这位同学,大二“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滞了一下?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是不是注意到,他大二“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滞了一下?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到出了吗?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念就叫做有板有眼。

我们念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trained起至。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长相思》教学实录

《长相思》教学实录

《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XXX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明白吗?生:(齐答)明白。

师:自由朗读《长相思》,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长相思》。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

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

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预备起。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研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研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研课堂教学实录课前游戏:师:做个小游戏,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叫诗词大会,看过的举手,里面有一个环节特别精彩——看图猜诗词,想不想玩一玩?一起来看图:师:出示《望庐山瀑布》的图片,生背古诗。

师:生活中经常把掌声送给别人的也能得到别人的掌声。

师:出示《绝句》的相关图片,生背古诗。

师:同学们不仅熟悉,而且背得有滋有味。

接下来要增加难度了,睁大眼睛,这是什么?出示《清平乐村居》的相关图片,这是四年级学的一首词,生齐背古诗。

一、自然导入,初读感知,正音识词师:刚才古诗词的余韵还在我们心中回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长相思》,它和我们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一样,也是一首词,打开课本到93页,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多读几次。

生自读诗词。

师:读得非常流利,特别是文中标注出来的这四个读音,很难,再请一名同学来读,我们认真听。

师:字正腔圆。

师:看本课有一个多音字——更,念第一声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古代的计时单位。

师: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你熟悉的成语或者古诗中有含“更”这个字,表示的也是和时间有关的吗?生:三更灯火五更鸡。

师:我们的成语中也有“深更半夜”,那在这首诗中的“风一更,雪一更”说明什么呢?生:风越来越大,雪也越来越大。

师:还读出了什么?生:风雪交加。

师:持续的时间----长师:请你来读一读这六个字。

(生读)师:风雪一更又一更,男生读。

师:风雪一再又一更,我们一起来读。

师:“更”是后鼻音,这首词中后鼻音的字还不少呢?你发现了吗?可以自由说一说。

自己说,有哪些?生:梦、成、声。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后鼻音。

师:读起来有什么感觉?生:非常押韵。

师:是呀,古诗词很讲究韵律美的。

同学们,仔细把这首词再读一读,读出这种味道来,仔细读。

二、了解作者,简介背景,前期铺垫师:这首词的作者是——生:纳兰性德。

关注文体教出词之美———五上《长相思》教学实录

关注文体教出词之美———五上《长相思》教学实录

关注文体教出词之美———五上《长相思》教学实录作者:吴建英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12期吴建英(特级教师)【文本解读】《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之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词作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描写出将士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行军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夹杂着词人颇多无奈情绪。

下阕“风一更,雪一更”与上阕“山一程,水一程”两相映照,叙述夜晚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从“夜深千帐灯”到“故园无此声”,写出了身在异乡、梦回故园的意境。

全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描写了词人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读出词之韵味,了解词之特点,体悟“词之言长”。

2.通过多重诵读、移情想象、质疑品赏等方式,感受将士们的行之难,感悟词人的思之切。

【教学流程】一、吟诵对比,了解词之特点师:同学们喜欢吟诵古诗,我出示画面,你们根据画面吟诵。

提个醒:吟诵时,要把古诗的味道吟诵出来!(出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画面,学生兴致盎然地吟诵。

)师:刚才吟诵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思乡之情的。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爱用诗词来表达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长相思》。

(出示,生齐读课题)师:《长相思》是一首词,刚才吟诵的两首是古诗。

仔细看,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生:诗每一行的字数基本是一样的;词的字数不一样,有长有短。

师:是呀,古诗每行字数相同。

词不同,长长短短、短短长长,参差错落,因此词有个别名叫“长短句”。

生:词有词牌名;诗没有,诗只有题目。

师:对,这里的“长相思”就是词牌名。

这首词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为了区分,通常把第一行作为题目,记作《长相思·山一程》。

(生齐读)生:词有上下两段,诗只有一段。

师:真厉害!的确,词通常会分两段,第一段叫作“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作“下阕”或“下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纳兰性德》课堂实录
《长相思》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师:大家好,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哪个小组先把这首词的大意疏通一下?
生1:翻过一座座山路,走过一道道水路,身向着榆关方向前行。

夜深了,各个营帐里灯火辉煌。

刮了一夜的风,下了一夜的雪,这嘈杂的声音聒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风雪交加的声音。

师:嗯,翻译很完整很流畅,看起来不存在字面上的障碍。

那么,我问一下大家:山一程,水一程,读来感觉是路途遥远还是不远?哪组有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站起来说一说?
生2:我们这一小组认为是路途遥远,虽然字面上是山一程,水一程,用了“一”,但读来有重叠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走了一山又一山,走了一水又一水,是山长水远的意思,而不是只走了一座山,走了一条河。

师:哦,理解得很好,请坐。

大家读一读,看能否在阅读中体会到这种感觉。

(生读)
师:“身向榆关那畔行”句中为什么只说“身”向榆关那畔行,读到这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3:可能是心里不太乐意吧。

课下小注中说:这首词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随康熙出巡山海关外,途中所做。

说明词人这次榆关之行是护驾前往,并非是自己想去的。

所以是身向榆关那畔行,而心不愿往,有点无奈的感觉吧。

师:有道理。

这个同学能关注到课下的小注并结合小注来解读文本很好。

也许正是身体的推移与心理上的不愿前往形成的巨大反差作铺垫,才会有后边内心情感的纠结。

我们继续解读,“夜深千帐灯”这句环境描写表现了什么?
生4:写出了具体行军的时间到了夜晚,因为是护驾前行,所以随行人员多,用了“千帐”,气势雄壮。

晚间营帐内是灯火辉煌的。

师:看来这样声势浩大的出行场面,词人看在眼里,却是他的哀情之深了,这句可以说是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下片,哪个小组来展示下对下片的研读。

生5:下片中“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指时间,两个小时为一更。

在这里是指风雪下了一夜,不能理解为刮了一更风,下了一更雪,这里要表达的是词人在这个夜晚失眠了,睡不着,才听到外面风雪交加的声音,这声音扰得词人连思乡的梦都做不成,烦躁中想到故乡是不会有这种声音的。

师:因失眠才知晓一夜的风雪。

那么家乡不会有这样的风雪吗?
生6:边关的风雪更大,比家乡的要大。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7:家乡同样会有这样的风雪,但不会使词人感到聒噪。

因为他此次前行,内心不愿前往,失眠中听到外面的风雪,就感觉聒噪,更加深了思乡之情。

师:哦,同样的风雪,是因为心境的不同,便有了不同的情感了。

这位同学能以置身诗境的方法来解读词人的情感,还是比较贴近词人内心的。

大家再来读读下片,品读一下纳兰的心事吧。

(生读)
师:还有没有对这首词补充的同学?
生8:老师,我能不能从纳兰的身世来讲讲这首诗的情感?
师:当然可以了,请。

生8:我很喜欢纳兰,以前对纳兰的身世有所了解,我从我知道的纳兰谈谈我的理解。

纳兰,原名成德(板书),字容若(板书),因避太子成保讳而改名为纳兰性德,他身世显赫,是当时权臣明珠之子,他的家族纳兰氏就是后来的“叶赫那拉”,纳兰容若十八岁考中举人,十九岁成为贡士,因病错过了当年的殿试。

到二十二岁参见殿试,获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可谓文武双全,很受康熙的赏识,逐渐成为康熙皇帝贴身的带刀侍卫,皇帝身边的侍卫是不允许带刀的,这对他来说,是一项殊荣了。

师:是啊,有显赫的家世,文武双修的才华,又极受康熙帝的赏识。

可为何纳兰的《饮水词》却充满了凄凉与悲苦,连他父亲明珠看过他的《饮水词》都禁不住潸然泪下,慨叹不已?
生8:纳兰虽然出身豪门贵族,但他的志向不在于此。

他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鸟鱼之思”(板书),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纳兰情感生活的不顺利,第一段感情是和他的表妹,但后来表妹被选入宫,他无以排遣相思之情,曾为此装扮过一个喇嘛入宫去探望,这在当时是很危险的一个举动。

几年后,他和卢氏结婚,婚后生活和谐,夫妻感情很好,但这一时期,纳兰经常随皇上出巡,两人聚少离多,《长相思》就是这期间所写。

而卢氏三年后难产而死,纳兰的词作从此发出了悼亡之音,当时人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这种内心的失意与压抑只有从词中流露出来,如《饮水词》中第一首
词《梦江南》中有“心字已成灰”,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绝望之情;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都充满了凄凉和悲伤。

师:看来,一个人是否快乐与幸福,不是取决于身世财富地位,而是能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从纳兰的情感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纳兰对常护驾随行的不满以及对家的留恋,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更好地把握这首词的情感了。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感经历与挫折,当它凝结成文字时才被后人所传唱,也许正是这种真性情,才有后来的王国维的高度评价纳兰词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称纳兰词真切“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生8:我喜欢读纳兰的词:读其词,悟其情。

触吾心,升吾境。

我用一句话来概述纳兰的一生及其词作:古来才情第一人,但其一生悲才情。

生:(鼓掌)
师:可见王帅伟同学的概括力也是极强的。

生8:我在下面还试填了一首《长相思悼纳兰》,和大家分享:
思一生,悲一生,魂牵梦绕春墙宫。

相思却断情。

才一身,武一身,命运浮沉若轻萍。

天妒英才命。

(生板书)
生:(掌声更热烈了)
师:你越来越让大家刮目相看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没想不到在同学们中有纳兰如此的知音,穿越时空与词人对话,与词人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我们学习诗词的快乐,希望同学们都能早日享受到这样的快乐。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