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OC10页)

合集下载

质量成本案例

质量成本案例

鉴定成本包括: 鉴定成本包括: 测试和检查成本。 检测设备和仪器。 质量审计。 实验室验收检测。 现场评估和测试。 信息费。
(3)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由于商品在送达顾客之前通过鉴定发 现其质量低劣而发生的成本。这些成本是不增值的并且是 现其质量低劣而发生的成本。 完全不必要的。 完全不必要的。
¥202,300 ¥29,200 ¥14,400 ¥245,900 ¥12,800 ¥3,120 ¥27,000 ¥22,500 ¥180,000 ¥2,220 ¥11,000 ¥2,240 ¥36,000 ¥296,880 0.80% 0.66%
¥301,100 ¥48,600 ¥18,000 ¥367,700 ¥18,920 ¥5,070 ¥48,900 ¥55,800 ¥226,000 ¥4,380 ¥18,900 ¥40,050 ¥51,800 ¥469,820 0.84% 0.66%
3、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是促成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按照发生的频率 由高到低排列的直方图。 由高到低排列的直方图。
图表6-12 质量问题帕累托直方图19X9
累积
次 数 80
60 40 20
0
(1) (2) (3) (4) (5)(6)
质量问题 因素:(1)鸡蛋大小 (2)搅拌速度 (3)溶液
(4)搅拌时间 (5)巧克力质量 (6)不正确冷冻
第一年至第二年 第二年至第三年
上述研究数据说明,SK上海公司通过引入TQM和以稳定 产品质量为特征的战略质量成本控制,取得满意的结果: 客户抱怨减少 公司核心竞争力上升 产品美誉度上升 市场份额占有率提升
一、质量与战略成本管理
质量改进
降低退货率
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顾客认知价值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质量成本定义 (3)1.2 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4)1.3 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5)二、质量成本构成要素 (6)2.1 内部故障成本 (7)2.1.1 材料费用 (8)2.1.2 生产费用 (9)2.1.3 设计与开发费用 (10)2.2 外部故障成本 (12)2.2.1 保修费用 (13)2.2.2 售后服务费用 (14)2.2.3 退货及折让费用 (15)2.3 风险成本 (16)2.3.1 潜在缺陷成本 (17)2.3.2 法律责任费用 (18)三、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19)3.1 成本分配 (20)3.1.1 直接成本分配 (22)3.1.2 间接成本分配 (23)3.2 成本估算 (24)3.2.1 固定成本估算 (26)3.2.2 变动成本估算 (27)3.3 成本控制 (28)3.3.1 成本预算 (29)3.3.2 成本核算 (31)3.3.3 成本考核 (32)四、质量成本数据分析 (33)4.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5)4.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36)4.3 数据相关性分析 (37)4.4 数据回归分析 (38)五、质量成本控制策略 (40)5.1 内部控制措施 (41)5.1.1 材料质量控制 (42)5.1.2 生产过程控制 (44)5.1.3 设计与开发优化 (45)5.2 外部控制措施 (46)5.2.1 供应商管理 (47)5.2.2 售后服务改进 (49)5.2.3 法律风险防范 (49)六、案例分析 (51)6.1 案例一 (52)6.2 案例二 (54)七、结论与建议 (55)7.1 研究结论 (56)7.2 政策建议 (57)7.3 实践建议 (58)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深入剖析质量成本,通过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有关质量成本管理的宝贵信息。

作为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成本案例蒙牛

产品质量成本案例蒙牛

产品质量成本案例蒙牛蒙牛集团倡导“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的理念”。

开始之初,蒙牛对员工进行系统地企业文化培训,并在整个蒙牛发展过程中不断强调完善质量体系的重要性,使得生产出高质量乳制品的观念深入人心。

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被概括为“一净一稠”。

着眼“净”,在国内第一个建起了“运奶车桑拿浴车间”。

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酸、碱、蒸汽及开水清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杜绝了残留陈奶污染新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

二是着眼“稠”,添加了“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牛奶闻更香饮更浓。

蒙牛具体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如下:在原奶环节,蒙牛会进行滋气味品尝、近20项理化指标和40多项安全指标检测,检测不合格的牛奶,蒙牛全部予以拒收。

生产线上的每一包牛奶都都要经过9道工序、36个监控点、105项指标检测,只要有一项检测项目不合格,整批产品都不允许上市。

产品几乎全部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蒙牛工厂工厂通过了GMP(优质生产规范)、HACC%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等五大体系认证,建立的产品追溯体系也可以保障每一个产品都能追溯到相关责任人。

蒙牛的企业愿景就是要做质量最好、最专业、蒙牛的质量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由三个职能部门组成:质量安全管理中心、营运质量管理中心和奶源质量管理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端到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原辅料、运输、生产、出库、储运、消费者九大环节,并为这九大环节制定了详尽的管理标准,蒙牛的质量管理已经延伸到奶站,实现了奶站巡检、原奶、原辅料、车间原奶、半成品、成品、市场、环境样全线质量检测,加强了全链条食品安全控制能力。

蒙牛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系统。

蒙牛的质量管理系统覆盖了涉及的所有生产事业部,覆盖了27个检验出,数十个实验室,每年检验各类样品500多万个,严格控制监管了产品的生产品质。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案例(含实例)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案例(含实例)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案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1 施工项目成本的概念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业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

即某施工项目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总和,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台班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工程处)一级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施工项目成本不包括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如税金和计划利润),也不应包括不构成施工项目价值的一切非生产支出。

施工项目成本是建筑业企业的产品成本,亦称工程成本,一般以项目的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通过各单位工程成本核算的综合来反映施工项目成本2 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形式1.按成本控制需要,从成本发生时间来划分(1)承包成本(预测成本)。

是反映企业竞争水平的成本。

它根据施工图由全国统一的工程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全国统一的建筑安装工程基础定额和各地区的市场劳务价格、材料价格信息和价差系数及施工机械台班,并按有关取费的指导性费率进行计算。

(2)计划成本。

是指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有关资料(如工程具体条件和企业为实现该项目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计算的成本。

亦即建筑业企业考虑降低成本措施后的成本计划数,反映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它对于加强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核算,建立和健全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费用,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实际成本。

是施工项目在报告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总用。

把实际成本与计划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和超支,考核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及技术组织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效果。

实际成本与承包成本比较,可反映工程盈亏情况。

因此,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都是反映施工企业成本水平的,它受企业本身的生产技术、施工条件及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所制约。

质量成本的初浅分析

质量成本的初浅分析
维普资讯
t 麓
■。
l i 0 0

囊 潜 畿 鸯 白 刍

庞 蕴
质量是企业 的生命 ,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量, 装车时又要将碰伤处修补重新上漆 , 每年补
漆费用较 为可观 , 为了解决这多花费的成本 , 本
的保证 。自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 。 质
检制 , 每名员工都保证当班产品的批量质量 , 绝 对生产批量合格品 ,不让有质量问题 的零件进
入生产线的下位。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迅速发
“ 、 、 的前提和条件 ; 质 本 利” 可以满足顾客对产
品质量的要求 。 质量成本主要是 由预防成本 、 鉴定成本 、 损 失成本构成 ,损失成本又分 为内部损失成本和
改进 。 企业开展质量成本 的分析 ,有助于完善企
即采取措施解决存在 的问题 ,保证质量
能够持续得到改善 ,从而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
成本。本公司在每 日生产 中的每个工位采用首
业财务成本核算 ,同时可以较准确 的反 映产 品
质量现状 ; 以衡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 可 是建立
指交货后 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 的损失。 同内部缺陷成本一样 , 当产品或服务 的
: 审 计 与 蕾 》 业
勇 l豳 曩_
维普资讯
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 , 外部缺陷成本会降低 。 质量及可靠性 的提高 ,不仅会减少售后保修费
3 9 E。 1 0了
绝质量问题。 案例分析 :某月质量故障成本变化 的主要
原因:
提高新老喷漆工 的操作技能。及时更换志豪 吊 具锁紧弹簧 , 因吊具问题造成的质量缺陷。 减少 2质量科 与总装厂及时沟通 , . 解决问题 , 同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以A企业为例

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的案例研究以A企业为例

三、实施效果分析
A食品企业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产品质量提高:通过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客 户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2、成本降低: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强化原材料控制、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
3、市场竞争力增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A食品企业在市场竞争 中获得了更大的优势,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
参考内容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中,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质量 成本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企 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以A食品企业为例,探讨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实 践及其效果。
A食品企业是一家从事食品生产和销售的中型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不断加 强质量成本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下是该企业 质量成本管理的实践及其效果。
一、A企业背景
A企业是一家生产高端机械零部件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能 源等领域。为了保持竞争优势,A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品质,致力于实现零缺陷目 标。
二、零缺陷质量成本管理实施
1、培训与意识提升
A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零缺 陷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开展多层次的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实现零 缺陷目标的能力。
一、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A食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明确了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 原则、流程和方法。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成本核算体系:该体系明确了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核算科目、核 算周期等,确保了质量成本的准确核算。
2、质量成本分析体系:该体系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 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为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质量成本管理(故事案例分享)

质量成本管理(故事案例分享)

质量成本管理第一讲你有同样的烦恼吗(上)引子:你有同样的烦恼吗图1-1 XXXX公司贾总的烦恼1.XXXX公司贾总的烦恼XXXX公司的贾总最近有点烦,不断有事情需要他处理:“贾总,最近又有新的客户投诉了”;“贾总,又走了一批人”;“贾总,订单不足了”;“贾总,上一笔货款又逾期了”;“贾总,这个月的费用又超标了”……2.解决之道——削减成本人们遇到这种事,最自然的选择是要削减成本:免掉不是紧急的支出,例如,压缩教育经费;裁员;降低采购成本。

于是,公司开始了各种削减成本的工作。

3.削减成本之后3个月以后,确实取得了效果,各种绩效报上来,贾总非常满意。

图1-2 削减成本5个月之后5个月后,原来的问题全面反弹,现场返工增多了,设计变更增多了,报废不断上升,三包费用增加,客户抱怨上升,银行又要起诉他……这时的贾总,又开始头痛了。

贾总生病了,不得不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里,挂号、划价、验血、取药……一层、二层、三层、四层楼地跑,贾总被折腾得要死,向医生抱怨。

医生说,我们也是人,谁为我们想啊。

你有意见可以看看外面的牌子。

4.AQL政策图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贾总一看:医院是高风险行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不就是AQL政策吗?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就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是一种默认的潜规则,也就是说,即便发生了什么事,只要在允许范围之内,大家也会认为是正常的。

【案例】假设一家有100张床位的医院,分三个科:外科,内科,妇产科。

如果这家医院的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等于1的话,意味着外科基本上每天有7个指标的错误;内科每天有5个指标的错误;妇产科每天有将近4个半的错误。

因为医生说:我们也是人,是人都可能会犯错误。

图1-4 AQL政策太可怕了,贾总一下子醒悟:这不是企业对待缺陷或错误的态度吗?首先,这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不可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因此做错了的时候,或者不小心有了闪失,马上就会给自己找一大堆的借口。

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

5
质量成本管理的案例
质量 成本分析
案例:三洋制冷的质量成本管理
物流管理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洋制冷)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从1992年成立以来,以差异化 战略为经营战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先者。,然而,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企 业的增长势头受到抑制,2002年,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开始引进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特别是对现场中的库存、制造过多(早)、等待、搬运、加工等七种浪费的存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 且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以消除。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发现现场中的浪费许多是由相关的管理工作引 起的,而且难以度量,这些浪费会造成多大损失?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阻碍活动深入持久地 进行。 三洋制冷早在1996年就在中央空调行业率先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上 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但是,一些质量损失仍然难以度量,比较难以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上对质量体 系的有效性进行测量,而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无效的管理,其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测 量的,因此常常作为正常的管理成本而不被发现,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难以得到持续改进。为此,需要 一种新的工具来发现这些质量成本和浪费,在经过反复比较后,三洋制冷选择了质量成本法来解决这 一问题。
质量 成本分析
物流管理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 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 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 费用等。
质量 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类别 内部故障成本 成本项目
物流管理
质 量 成 本
研究表明质量成本的各部分费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探讨这些费 用的合理比例关系,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质量总成本,实现对质量成本的优化。 在质量成本管理中,如何判明和掌握四类质量成本的合理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 间的变化规律,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减低质量成本,是质量成本管理的 一项重要任务。

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OC 10页)

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OC 10页)

专 题 报 告公司某事业部质量损失分析报告一、 文章概要目前公司某产品品质非常脆弱,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事业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本文希望从如下方面揭示问题:1、 质量损失不仅包括显性损失,而且包含更大的隐性损失。

按照隐性损失ABC 核算法保守估测,该产品03年隐性质量损失是显性损失的2倍左右,达 亿元;加上显性损失 亿,质量损失高达 亿元;2、 控制质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意义,如果按照实现353规划既定质量目标保守推算,事业部因提升品质平均每年可获得收益 万元;3、 品质问题的解决宜从电控着手,以建立大品质体系与成本品质均衡的决策机制为手段,逐步摆脱品质“监控残缺”的尴尬局面,进入“全局掌控-重点突破-系统创新-全面收益”的良性循环阶段。

二、 质量损失的内涵 1、 质量损失的构成所谓质量损失,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价值损失。

它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因品质缺陷导致的价值流失。

根据可识别性质量损失分为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按照产生流程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三部分(图1)。

图1:质量损失构成客户流失 价格流失 供方成本转嫁生产率流失2、隐性质量损失的内涵由产品品质不良导致的价值链机会成本损失是隐性质量成本的本源,包括: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和新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顾客因维修体验而在二次选购时放弃选择原品牌,导致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据麦肯锡对中国该产品市场的研究,未来几年老顾客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将由02年的%上升至08年的%。

新顾客流失——经口碑传播而建立某品牌不良品质形象的潜在选购者,当其中部分人作现实购买时放弃选择该品牌,导致该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科特勒曾指出,家电消费品是顾客购买决策受参照群体1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一个有过维修体验的顾客会将痛苦体验传播给4—8个人。

质量与成本案例分析(doc 9页)

质量与成本案例分析(doc 9页)

质量与成本案例分析(doc 9页)案例:质量与成本一、案例场景某行业省公司(A单位)信息应用系统工程项目(A项目)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承建单位,希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SAI)以1800万元的标底获得A项目工程合同。

A项目包含1000万元设备采购安装和800万元软件开发费用。

其中设备采购安装预计有150万元利润,CSAI渴望通过A项目的建设能够获得600万元纯利润。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空间,CSAI在组建项目小组,制定工程费用预算的时候,尽力压缩工程费用预算。

CSAI安排刘工担任A项目的项目经理,刘工在对项目进行工作分解的基础上,制订了工程实施资源计划,编制了项目实施预算经费。

根据刘工的预算,项目实施经费预算(人员工资、差旅费、会议费、行政管理费等)为220万元,其中人员工资占了很大比例,为150万元,CSAI领导在审核经费预算的时候,认为人员工资所占份额太大,CSAI要求刘工将人员工资预算减少为120万元,并列入对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

由于人员工资预算的减少,刘工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将招聘软件工程师的能力等级降低,要么减少项目组成员数量。

刘工在权衡利弊后认为,项目组员工工资高,容易引起公司其他部门的忌妒,工作不好开展,于是,刘工只能采取降低项目组成员工资的方法。

为此刘工所组建的项目小组有8人没有达到刘工预期的技术资质等级。

A项目经过18个月(延期3个月)的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完成并交付用户使用。

CSAI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预期的利润,项目实施经费190万元,预提项目维护经费60万元(两年免费维护),商务费用50万元,超期3月赔偿A 单位15万元,CSAI认为实现的利润635万元,已经达到了计划的目标。

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后,CSAI为项目维护配备2位工程师,每位工程师工资加管理成本共计10万元/人年,其他辅助设备购置10万元/年。

但是,A项目的运行维护并不像CSAI想像的那样好,由于A项目定制软件的质量存在很多隐患、缺陷,如软件代码质量差,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技术文件缺乏或文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技术文件纵向及横向对相应内容的描述不一致;这些问题使得A项目的维护工作难以高质量地开展,经常给A单位的业务开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案例分析摘要:保险中介市场是保险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但仍在存在一些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如市场占有率低,结构不合理。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洋制冷)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从1992年成立以来,以差异化战略为经营战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先者。

然而,在行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的增长势头受到抑制,2002年,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开始引进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特别是对现场中的库存、制造过多(早)、等待、搬运、加工等七种浪费的存在有了比较清醒地认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以消除。

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发现,现场中的浪费许多是由相关的管理工作引起的,而且难以度量,这些浪费会造成多大损失?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地解决,将阻碍活动的深入持久地进行。

(一)三洋制冷成本控制陷入瓶颈三洋制冷早在1996年就在中央空调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质量管理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

但是,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质量损失仍然难以度量,比较难以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上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测量,而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无效的管理,它们按照通常的管理方法,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测量的,因此常常作为正常的管理成本而不被发现,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难以得到持续改进。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工具来发现这些质量成本和浪费,在经过反复比较后,三洋制冷选择了质量成本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三洋制冷采取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法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质量成本管理法。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劣质产品或服务而开展的所有活动的成本。

例如进行新产品评审、质量教育和培训、质量改进班组会议、质量策划、供方能力调查和质量部门员工的工资等,可以由成本发生部门把成本汇总后提交给公司的财务部门,由财务部按照质量成本的管理要求重新进行科目分配。

质量成本案例

质量成本案例

案例分析
一、钠盐车间离心烘干工序摇滚筛刚开始使用时不知道筛网怎么用着就破损了,有时候
不到1个月就破损了,破损的频率很高,后来经过反复摸索研究知道其中的奥妙是因为筛网的安装和毛刷的安装是否合适到位是直接导致筛网使用寿命的根本原因。

就单是筛网和毛刷的使用数量,成本就相当之高,这应该是质量成本里的内部损失成本。

二、今年包装间新加的喷码机在刚开始使用时是在线喷印,错误率极高,经常出现喷错
或喷印偏移等问题,且在有粉尘的环境下喷码机的喷嘴易造成堵塞,清洗剂和油墨浪费较大,现在在没有粉尘的环境下不在线喷印,喷印的包装袋出错率极少,而且使用的辅助清洗剂和油墨相对之前比较减少许多,还能提高劳动效率。

这应该是质量成本里的内部损失成本。

第十一章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第十一章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预防成本是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一般发生 在生产之前。细分如下: (1) 质量工作费
为预防、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 公和宣传费,制定质量标准、编制手册、质量计划、开展质量 小组活动、工序能力研究和质量审核等所支付的费用。 (2) 质量培训费
为达到质量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 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等培训所支付的费用。 (3) 质量奖励费
3、内部损失成本(internal failure cost)
内部损失成本:是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 发生的费用。一般与废、次品数量成正比。可细分如下:
(1) 废品损失: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的在产品、 半成品及成品报废而造成的净损失。
(2) 返修损失:对不合格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在产品进行 修复所使用的材料、人工费。
生产
检验 不合格处理
销售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
10%
40%
50%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质量成本分析是对质量成本的形成, 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质量 成本的关键因素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1、总额分析
2、趋势分析
3、比较基数比较
4、构成比分析
1、总额分析
计算本期(年度、季度或月度)质量成 本总额,并与上期质量成本总额进行比 较,以了解其变动情况,进而找出变化 原因和发展趋势。
2、趋势分析
将一段时间内的质量成本数据描绘在坐 标图上,以观察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 (见图11-5)
3、比较基数分析
即将质量成本与基数相比得到一个指数。 通常使用的基数有:销售额、产值、利润等 使用基数的一般常用指标有:p311

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OC 10页)复习过程

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OC 10页)复习过程

质量成本分析案例(D O C10页)专题报告公司某事业部质量损失分析报告一、文章概要目前公司某产品品质非常脆弱,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事业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本文希望从如下方面揭示问题:1、质量损失不仅包括显性损失,而且包含更大的隐性损失。

按照隐性损失ABC核算法保守估测,该产品03年隐性质量损失是显性损失的2倍左右,达亿元;加上显性损失亿,质量损失高达亿元;2、控制质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意义,如果按照实现353规划既定质量目标保守推算,事业部因提升品质平均每年可获得收益万元;3、品质问题的解决宜从电控着手,以建立大品质体系与成本品质均衡的决策机制为手段,逐步摆脱品质“监控残缺”的尴尬局面,进入“全局掌控-重点突破-系统创新-全面收益”的良性循环阶段。

二、质量损失的内涵1、质量损失的构成所谓质量损失,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价值损失。

它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因品质缺陷导致的价值流失。

根据可识别性质量损失分为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按照产生流程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三部分(图1)。

图1:质量损失构成2、隐性质量损失的内涵由产品品质不良导致的价值链机会成本损失是隐性质量成本的本源,包括: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和新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顾客因维修体验而在二次选购时放弃选择原品牌,导致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据麦肯锡对中国该产品市场的研究,未来几年老顾客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将由02年的%上升至08年的%。

新顾客流失——经口碑传播而建立某品牌不良品质形象的潜在选购者,当其中部分人作现实购买时放弃选择该品牌,导致该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科特勒曾指出,家电消费品是顾客购买决策受参照群体1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一个有过维修体验的顾客会将痛苦体验传播给4—8个人。

1有过同类产品使用体验的同事、亲人、朋友。

F汽车集团PONC质量成本实践案例

F汽车集团PONC质量成本实践案例

项目焦点:PONC与POC要素
•PONC构成
停台(设备、物流、规划、 外协件) 废品(装配或焊接错误、电 泳泡车、外协件) 解决用户抱怨 返修(坑包划伤、装配错误、 脏点等油漆缺陷) CKD零件索赔 各种无效会议和浪费
•POC构成
VDA6.1 、VDA6.3、 ISO9000、ISO14000 等 TPM中的预防性维修 材料入口检验 AUDIT 培训
焊装宝来调整工段阶梯式改进降低PONC值
第三次改进
报废的内板总成
用报废的CKD件做破检
报废的冲压单件内板
改进前用于焊点检验零件全部是合格件;改进后用冲压车间报废内板和 CKD报废的内板加强板做焊点破坏性检验;改进前每个焊点破坏性检验件 报废的ponc金额731元,改进后每个检验件只需报废216元,每个件节约 ponc值515元。
节约效果:减少废品产生
整车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创建项目 (二)
效果:减少废品产生、具有长期效益
流程图
国产化 控制 部审 批 CKD件 采购部负责 BM单订件 总装车间 返修上线 装车
全年节约:PONC值161万元
可修 复件 整车 不合 格品 处理 流程 不可修 复件
所需的散件列出清单 并附照片发往产品部 对所需零件进行查询
质问题,导致制件报废。是产生废品PONC值的主要原因。
解决措施:制定重点模具检修计划,保证模具的正常维护与保养。对易产生缺陷工位进行重点维修。
A4

A4

侧 围
返修PONC值
重点问题统计分析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9474
项目研讨:关注重点

采购师培训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案例分析

采购师培训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案例分析

最后,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因素,评价供应商的运作 绩效。交货期长短的不同主要会导致库存成本的不同。
我们用下列方式计算考虑提前期和安全的库存量:
安全库存(SS)=K×s× LT+LTS
式中 K—根据质量可靠性(95%)确定的系数, 取K=1.64; s—标准偏差,在这里取s=80,即每周的零件数量偏差为80件; LT—交货提前期; LTS—交货提前期的安全期。
下面以供应商A为例计算库存相关费用。 SS=1.64×80× 6+2=371(件)
则库存物资的价值为:371×9.50=3,575.00(元) 供应商A要求的订货批量为2500件,由订货批量引起的成本为:
(2500/2) ×9.50=11,875.00(元) 用于预防有缺陷零件的成本是根据缺陷率和零件的总的库存价值 计算的,即: (3575.00+11875.00) ×12%=1848.00(元) 综合以上结果,得到:
总成本(元/件) 排序
10.65
2
10.94
3
10.62
1
24.00
实际总库 存成本/元
17,248.00 30,233.00
2,451.00
与库存有关的维持费用,如房屋租赁费、货物保险费等,按库存 价值的25%计算(这个系数根据企业的不同而不同)。计算结果如下:
供应商
A B C
实际总库存价值/元
17,148.00 30,233.00
2,451.00
维持费用/元
1 2 3
其次,按价格和质量成本的绩效排名:
供应商
A B C
缺陷率(%)
12 3 1
缺陷费用 (元/年)
1,200.00 300.00 10.00

质量成本案例

质量成本案例

最终售价 $1250 减: 每卷制造总成本 $930 每卷毛利 $320
废品损失:

印花部门每生产出一单位不合格的布料, 成本为$930。 织布部门每生产出一单位不合格的产品, 其成本用期望货币价值来计算:


期望货币价值:
以概率为权数对各种可能 事件的货币价值的加权平 均。
结果1的货币价值*概率 + 结果2的货币价值*概率+…… =整个方案的期望货币价值
财务
顾客
远景与战略
内部经营过程
学习与增长
员工培训


通用电气金融服务集团 改进前:销售人员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客户 的问题,需要做大量查询工作。 用“6σ‖的数量采集规则进行改进。随时记 录顾客的问题,统计不能立刻作答的问题, 并进一步分析什么样的问题销售人员没有准 备,无法回答,以确定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 训。此外,还可以确定什么样的人适合这项 工作。
采用该方法能为公司带来125000美元的收益
6σ 管理法——废品率的控制



采用统计流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和控制图——确定问题 回归分析——基本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实验设计——最优化方法分析以及结果的有效性 错误检查——缺陷的预防和流程的改进
提高瓶颈资源的生产效率
织布部门生产一单位灰布的成本:$785 机会成本:
合格品灰布期望增加的收益 =销售毛利*概率 =320*0.9 + 0*0.1= 288 织布部门的损失=织布的成本+机会成本(期望货币价值) =785+288=1073
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收入–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 =(1250*8550 –600*8550 –

质量成本控制案例

质量成本控制案例

质量成本控制案例1. 引言1. 背景介绍: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其重要性。

2. 目的和目标:阐述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展示如何有效地进行质量成本控制。

2. 案例背景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描述所涉及的公司或组织,并解释他们面临的问题。

包括以下内容:- 公司/组织概况;- 主要产品或服务;- 市场竞争情况;- 近期遭受到的品牌声誉损失等。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过程描述该公司/组织是如何建立并运营其质量管理体系(QMS)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客户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a) QMS文件编写与审查流程;b) 内部审核计划与执行方法论;c) 纠正预防行动 (CAPA ) 流程 ;d) 不符合处理程序;e)持續改進計劃與執行方式;4.识别关键风险点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分析, 识别出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关键风险点。

包括以下方面:a) 前期供应商选择与评估;b)原材料采购过程;c) 生产线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d)生產運維流程控制 ;e ) 成品檢驗與測試程序;5. 质量成本分类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质量成本,并解释其含义和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如下:a) 预防费用:为了预防产品或服务存在缺陷而进行的投入;b) 检测费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测试以及验证所需支出;c)内部故障费用: 内部发现并纠正非符合项引起之损失。

d)外部故障費 : 客戶發現且提報後, 公司必須處理相關問題帶來之直接/間接損害。

6.案例分析这一章节将通过实际数据来展示该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取得进步后,相关指标(例如客户满意度、退货率等),从而减少了各类质量成本。

7.结论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总结整个案例,并强调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该公司所取得的成功。

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QMS 的建议。

8.附件1. 描述相关文件或数据。

9.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对于文档涉及到的关键法律术语进行解释; - 注释:为特定内容添加必要说明或补充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题报告公司某事业部质量损失分析报告一、文章概要目前公司某产品品质非常脆弱,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事业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本文希望从如下方面揭示问题:1、质量损失不仅包括显性损失,而且包含更大的隐性损失。

按照隐性损失ABC核算法保守估测,该产品03年隐性质量损失是显性损失的2倍左右,达亿元;加上显性损失亿,质量损失高达亿元;2、控制质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意义,如果按照实现353规划既定质量目标保守推算,事业部因提升品质平均每年可获得收益万元;3、品质问题的解决宜从电控着手,以建立大品质体系与成本品质均衡的决策机制为手段,逐步摆脱品质“监控残缺”的尴尬局面,进入“全局掌控-重点突破-系统创新-全面收益”的良性循环阶段。

二、质量损失的内涵1、质量损失的构成所谓质量损失,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价值损失。

它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因品质缺陷导致的价值流失。

根据可识别性质量损失分为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按照产生流程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三部分(图1)。

图1:质量损失构成2、隐性质量损失的内涵由产品品质不良导致的价值链机会成本损失是隐性质量成本的本源,包括: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和新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顾客因维修体验而在二次选购时放弃选择原品牌,导致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据麦肯锡对中国该产品市场的研究,未来几年老顾客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将由02年的%上升至08年的%。

新顾客流失——经口碑传播而建立某品牌不良品质形象的潜在选购者,当其中部分人作现实购买时放弃选择该品牌,导致该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科特勒曾指出,家电消费品是顾客购买决策受参照群体1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一个有过维修体验的顾客会将痛苦体验传播给4—8个人。

1有过同类产品使用体验的同事、亲人、朋友。

价格损失——中低价位的该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产品品质差异因素带来的售价差异平均超过10%2。

生产率流失——将投入到不良品返修的劳动力和设备资源转化为生产合格品可获得的收益。

事实上,同等条件下返修生产往往低于正常生产效率,目前下属某工厂按照正常生产工时的2.5倍来核算返修工时。

供方成本转嫁——从系统性、长远性来看,供方的部分质量成本损失必然会通过后期成交价格、供货质量、议价能力变化等方式,以及采购方供应商转换成本,转嫁给购买者。

这部分转嫁的质量成本,主要体现为筛选不合格退货物料价值、物料在线下线导致的生产率流失。

三、该产品质量损失测算1、显性质量损失呈迅速攀升趋势——2002年,事业本部显性质量损失已达到万元3,比上年净增多万元。

平均单台质量成本元,其中质量损失达到元/台,见图2。

外部损失是攀升过快的主要表现——外部损失呈现出较快的攀升速度,02年占到了显性质量损失的70%。

02年显性质量损失构成如图3。

2、隐性质量损失隐性损失是显性质量成本的2倍以上——根据隐性质量成本估算模型与估量公式(详见附件1)计算可知,03销售年度隐性质量损失合计达 亿元,是显性质量成本的2倍以上,其中顾客流失所占比例最大。

按质量成本的来源分,隐性内部损失 亿元,隐性外部损失 亿元。

(见图4)。

(已删除)相对于品质的“冰山理论”(显性:隐性=1:9)而言,我们对该产品质量隐性损失的以上估算是非常保守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结论:① 03销售年度该事业部内销总体质量损失4高达 亿元(其中:显性损失为 亿元,隐性损失 亿元),占当年内销销售收入的 %以上。

由此可见,该产品品质收益弹性较大,即通过提高品质降低总体质量损失而增加经营效益的潜力巨大。

在竞争环境极度恶劣,该事业部探索规模与利润平衡增长的盈利模式背景下,提高品质以增加事业部总体收益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经营4因未作销售年度显性质量成本统计,实际测算03销售年度总质量成本时使用了02财年的数据。

因财年统计区间早于销售年度统计区间半年,实际数据前者会小于后者,故本文测算是谨慎和可信的。

——1个顾客的不满会传给2人,2人传给4人,4人传给16人,…。

——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具有1:9的关系。

隐藏在海面以下的隐性损失(潜——发生1件报废品(1个顾客投诉),意味着29件同样品质问题存在(29冰山理论 海因里奇法则 2级数效应1:9 1:29:300 2n,n=1,2,3,…意义与长远战略意义;② 居高不下的市场维修率与质量损失,不仅使公司在与竞争对手的相持中失去经营效益的比较优势,而且导致对顾客满意度、品牌、信誉等企业无形价值的损伤与蚕食。

在空调行业策略转折点即将来临,无形资源竞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势下,公司的品质脆弱性会严重削弱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必须下决心改变主打产品的品质现状。

四、 提升品质水平(降低质量损失)的经营与战略意义 ㈠ 经营意义1、市场维修率与质量损失相关关系回归分析一般说来,市场维修率与质量损失两个要素之间具有如下正相关关系: c =f(r o )=Ar o +B ,c ——质量损失,r o ——年度市场维修率,A 、B ——相关系数。

对01~03年度美的空调市场维修率、质量损失数据的归纳分析(详见附件2),剔除销售价格变化因素影响(折合到03年),该产品年度市场维修率与加权单台质量损失的相关关系为:c =281r o +71,具体回归关系图如下:表中圆点表示事业本部01~03年实际经营所处的品质与质量损失发生点。

图8: 01~03冷年空调市场维修率与质量成本关系50100150200ro=3%ro=9%ro=15%ro=21%市场维修率ro单台质量成本(元)说明:质量损失因多变、复杂的经营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市场竞争结构、客户结构的不断演变,必然引起以上相关关系系数值的漂移,目前有限的样本数(3个年度数据)所回归的逻辑关系只能揭示变化规律,具体数据则不完全精确。

2、2004-2008年该事业部质量损失预测品质统括部三五三质量规划提出的市场维修率控制目标如表1,到三五三战略阶段的最后一年,市场维修率将下降为%,总降幅%。

但与行业品质水准对比,这个指标仍然不及国际大品牌等企业目前品质水平(东芝市场维修率 %),也仅比03年国内竞争对手的品质水平强一点5。

因此树立更为积极、更富有挑战性的质量目标十分必要。

表1:2004—2008年质量规划目标根据以上质量规划目标中的具体数据及回归方程c=281ro+71,可得到2004-2008年该事业部质量损失曲线如下:5据内部访谈:主要竞争对手当年市场维修率仅为该事业部%以下,年度市场维修率与当年市场维修率具有同幅趋同特性,故推测其年度维修率应为该事业部的%。

由上图可见,降低质量损失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支收益,其增加幅度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

在三五三战略实施阶段,该产品质量水平如实现品质统括部规划的质量目标,相比参考状态,累计可节约质量损失4.4亿元,平均每年为8800万元;而更积极的质量目标状态将节支达7.8亿元,平均每年1.56亿元。

㈡战略意义1、三大品牌品质战略与实践对比战略95年实施精品战略84年开始树立优质观念01年提出“品质领导一切”执行“总经理12条”“砸冰箱”“作秀”落实不到位口碑(国内)行业最佳质量口碑服务口碑掩盖质量口碑中低档产品的质量口碑对品牌的拉动非常明显,成长迅速逐步弱化,优势渐失主要以价格拉动2、源自质量的竞争优劣势比较××:质量损失低于竞争对手一半——市场维修率的差异反应了质量成本的差异。

××市场维修率目前是公司的 ,借鉴公司品质与质量损失回归关系曲线可以推断,××具有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一半左右的质量损失控制能力,已形成其核心竞争优势并赢得了较好的消费者口碑; ××:质量损失与公司相当——依靠产品工业设计、售后服务来粉饰品牌形象与口碑以维持产品的高价位。

公司:质量损失较高,售后服务没有特色,处于品质竞争的劣势——任何一个行业前三强的国际性品牌,都不是三流的品质能力所能支撑的。

目前我们的品质能力仅处于业界中下游水平,三五三战略需要将其提升到一个适合的水准,至少必须接近乃至超越××、××等国际二流质量水平,而目前差距还相当明显。

公司必须从自身质量损失形成的源头进行检讨梳理,明确战略方向与具体策略并迅速行动。

五、质量损失产生的根源剖析 1、零部件质量问题2002年家用内销维修率前10名的零部件如下图:这里指当年销售产品当年发生的市场维修比率,预测值来自品质统括部市场稽查的经验判断。

图4: 02年维修率前十名零部件结构示意图室内电控主板,9.91%室内开关显示板(柜), 6.88%遥控器, 5.50%室内管温传感器,从上图可以看出:①电子件品质控制能力非常薄弱——近几年,电子件(电控部件、电子元器件)零部件始终占维修总量40%~60%,其中室内电控主板、遥控器等一直处在维修率最前列。

2002年内新进入维修前10名的4类零部件中有3类即是电子件。

管温传感器更是一路攀升,到今年9月不仅一举占据维修排行榜榜首,而且创下了单件零件超过总维修量10%的不良记录。

这充分表明了电子件品质控制能力是提升品质水平的关键瓶颈。

建议事业部对电子件采取“品质优先,兼顾成本”的长期制造开发战略;②关键零部件质量控制能力呈现维持甚至弱化迹象——一方面,一些长期性品质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扭转。

例如,自2000年以来室内电控主板、室内连接管等六类零部件始终位于维修率前10名之列;另一方面,以往免检的关键零部件维修率也在迅速上升,如压缩机已跃居维修率前10名,返修率高达2.83%。

2、质量管理问题检讨①品质问题未引起各单位的实质性重视——主要表现为“认识上不到位、思想上不关心、行动上不重视”。

部分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没有从系统与全局的高度上认识到现阶段公司产品品质提升对降低整体成本、提高总体经营效益的事实,片面将品质与成本、市场反应速度对立起来,总是按照“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处理品质与成本的关系。

在竞争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往往从部门本位与短期利益出发,采取简单的“竭泽而渔”的方式追求成本最小化而牺牲品质;②品质决策与监控体系“残缺不全”,系统的“大品质体系”远未形成——在降成本的惯性压力下,影响品质的关键环节(如技术开发、供应链招标、工艺技术改进等)进行相关决策时,几乎听不到品质的声音,因此,成本品质的均衡决策与监控机制在关键环节缺失,造成品质工作的“缘木求鱼”;③责任缺位——事业部究竟谁对居高不下的品质损失负责?应该考核谁?如何考核?这些问题尚未落到实处;④涉及品质提升的某些关键问题(如电控)迟迟不能突破,影响了整体品质水平提升——电控开发与制造技术停留在凭感觉摸索的“手工作坊”时代,对行业技术规律与同行的对比分析认识不深,提不出创造性的改革突破方案;⑤事业部品质管理部门“长于技术、疏于管理”——对某些危及品质的严重现象(如产品开发设计的“删、减、换、省”)既缺乏约束机制与评价结论,也缺乏有效的管控制止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