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涛
课题负责人单位:茅箭区武当路小学
课题立项级别:十堰市教育局
论证:
一、本课题的提出: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惰性,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因此,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
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

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2、《数学课程标准》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过程性目标”要学生“经历、体验、探索”。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的切入口。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的质量,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真正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适应经济时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本课题概念的界定:
1、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待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困境。

格式塔心理学家邓克尔认为:当有机体具有一个目标但并不知道怎样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

梅耶也下了一个定义:当问题解决者想让某种情境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不同的状态,而且解决者不知道如何扫除两种状态之间的障碍时,就产生了问题
2、数学问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3、问题意识:是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

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2、如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4、在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归纳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案例,为课题研究准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基础。

2、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前后,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记录原始数据,为研究的开展,结果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证据。

3、观察法:通过对学生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改变的观察,来确定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4、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5、经验总结法:在每一阶段结束的时候,都要利用已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步课题的总结奠定基础。

五、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主要成员都是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非常强,具有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为该课题能顺利有成效地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研究条件
1、领导重视,是课题研究的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徐校长身先士卒,每次认真参与课题活动,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设想。

学校还制订了理论学习制度、研究活动交流制度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管理。

2、调查分析,是课题研究的基础。

为了体现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在本课题立项之前,教科室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三项准备工作: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3、扎实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我们把研究项目逐步分解,每学期初,课题组成员共同认真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和课题研究活动表。

确保每学期都有研究重点,切实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二)研究制度及时间保证
1.明确任务,加强研训。

利用教研活动、沙龙活动等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探讨有关认识,交流有关经验。

2.进一步明晰研究目标,拓展研究内容,将研究点扩展到各年级各领域的学习任务中去,在广泛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和个案研究。

3、整个课题研究预计历时一年左右,时间上相对充裕。

这也是在对整个项目工作量进行科学核定基础上,以确保研究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开展,全面完成研究任务为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课题完成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全体课题组成员(1)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理论,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

(3)撰写课题方案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全体课题组成员课题成员根据上阶段查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构建研究方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第三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6月全体课题组成员整理并汇总研究材料与阶段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