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doc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研究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及反电势负载时的工作。
3.熟悉NMCL—05(E)组件或NMCL—36组件。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参见图1-3。
三.实验内容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负载。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NMCL—33组件;3.NMCL—05(E)组件或NMCL—36组件;4.MEL-03(A)组件;5.NMCL—35组件;6.双踪示波器(自备);7.万用表(自备)。
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触发可控硅的脉冲来自NMCL-05挂箱(或NMCL—36组件),故NMCL-33的内部脉冲需断,以免造成误触发。
2.电阻R D的调节需注意。
若电阻过小,会出现电流过大造成过流保护动作(熔断丝烧断,或仪表告警);若电阻过大,则可能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造成可控硅时断时续。
3.电感的值可根据需要选择,需防止过大的电感造成可控硅不能导通。
4.NMCL-05(E)(或NMCL—36)面板的锯齿波触发脉冲需导线连到NMCL-33面板,应注意连线不可接错,否则易造成损坏可控硅。
同时,需要注意同步电压的相位,若出现可控硅移相范围太小(正常范围约30°~180°),可尝试改变同步电压极性。
5.逆变变压器采用NMCL—35组式变压器,原边为220V,副边为110V。
6.示波器的两根地线由于同外壳相连,必须注意需接等电位,否则易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方法图1-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1.将NMCL—05(E)(或NMCL—36)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NMCL—3 2的U、V输出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断开NMCL-35和NMCL-33的连接线,合上主电路电源,此时锯齿波触发电路应处于工作状态。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解读

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方案介绍1.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方案1.1.1 设计方案图1设计方案1.1.2 整流电路的设计主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波形图2 主电路原理图及工作波形主电路原理说明:(1)在u2正半波的(0~α)区间,晶闸管VT1、VT4承受正向电压,但无触发脉冲,晶闸管VT2、VT3承受反向电压。
因此在0~α区间,4个晶闸管都不导通。
(2)在u2正半波的(α~π)区间,在ωt=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1、VT4使其导通。
(3)在u2负半波的(π~π+α)区间,在π~π+α间,晶闸管VT2、VT3承受正向电压,因无触发脉冲而处于关断状态,晶闸管VT1、VT4承受反向电压也不导通。
(4)在u2负半波的(π+α~2π)区间,在ωt=π+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2、VT3使其元件导通,负载电流沿b→VT3→R→VT2→α→T的二次绕组→b流通,电源电压沿正半周期的方向施加到负载电阻上,负载上有输出电压(ud=-u2)和电流,且波形相位相同。
2 触发电路的设计2.1 晶闸管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在变流装置中所起的基本作用是向晶闸管提供门极电压和门极电流,使晶闸管在需要导通的时刻可靠导通。
根据控制要求决定晶闸管的导通时刻,对变流装置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
触发电路是变流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流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与触发电路有直接关系,因此,正确合理地选择设计触发电路及其各项技术指标是保证晶闸管变流装置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前提。
,开始启动A/D转换;在A/D转换期间,START应保持低电平。
2.1.1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
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2)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
(3)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尽可能陡,以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其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本文将对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设计。
一、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介绍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采用可控硅器件实现直流电源的电路,常用于电子装置、自动控制和功率器件中。
其主要由四个可控硅管组成,将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电源。
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可控硅管会根据触发脉冲的信号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触发脉冲的相位、脉宽和大小都会影响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来进行合理的设计。
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1. 电源选型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电源来提供交流电源,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
一般来说,选择稳压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等电子元件构成的电源比较合适。
2. 器件选型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需要选择适用的器件,如可控硅管、反向恢复二极管。
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择合适的器件。
3. 负载匹配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需要考虑电路与负载的匹配问题,以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通常可以采用变压器或电容等元件进行匹配。
4. 触发电路设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的可控硅管需要通过触发电路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触发脉冲的相位、脉宽和大小等因素,以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度和稳定性。
5. 整流电路设计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需要设计合适的整流电路来将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三、总结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其利用可控硅管来实现直流电源的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源选型、器件选型、负载匹配、触发电路设计和整流电路设计等。
只有在考虑全面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稳定性和精度。
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纯电阻负载)

在电源电压负半周,仍在触发延迟角α处触发T2和T3,T2和T3导通,电流从电源流入T2最后由T3流出,流回电源。当电源电压过零时,电流又降为0,T2和T3关断。此后又是T1和T4导通,如此循环工作下去。
由于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都有整流输出电流流过负载,故该电路称为全波整流。
3.参数计算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
电力电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自动化A班
********
学号:**********
第一部分
1.Matlab仿真电路图及参数设置
1.1仿真电路图
1.2系统参数设置
电源及晶闸管参数设置
触发信号参数设置
2.原理分析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多的。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T1和T4组成一对桥臂,T2和T3组成另外一对桥臂。在电源电压正半周,若4个晶闸管均没有被触发,则负载电流为0,负载电压也为0,T1和T4各承受一半电源电压。若在触发角α处给T1和T4加触发脉冲,T1和T4导通,电流从电源流入T1最后由T4流出,流回电源。当电源电压过零时,流经晶闸管的电流也降到0,T1和T4关断。
输出直流电流有效值 为:
由于本次仿真设计要求电源电压为100V/50Hz,最大输出功率为500W。又当触发延迟角为0度时,晶闸管导通时间最长,流过负载电流有效值最大,所以应使导通延迟角为0度时输出功率为500W。令上式α为00,Us为100V, 为 /25rad/s可得RL等于20 。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和晶整闸 流222UU管电2。2 承压受平的均最 值大为: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
Ud
1
2U2 sintd(t) 2
2U 2
1 cos 2
0.9U 2
1 cos 2
(3-9)
α=0时,Ud= Ud0=0.9U2。α=180时,Ud=0。可见,α角的 移相范围为180。 ☞向负载输出的直流电流平均值为:
U2=100 =141.4(V) 流过每个晶2闸管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IVT=Id∕ =6.36(A) 故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 UN=(2~3)×141.4=283~424(V)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 IN=(1.5~2)×6.36∕1.57=6~8(A) 晶闸管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O
id
t
Id
O i2
Id
Id
t
O
t
图3-9 ud、id和i2的波形图
8/131
3.1.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②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d、电流I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
Ud=0.9 U2 cos=0.9×100×cos30°=77.97(A)
Id =(Ud-E)/R=(77.97-60)/2=9(A) I2=Id=9(A) ③晶2闸管承受的2最大反向电压为:
2/131
3.1.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带阻感负载的工作情况
◆电路分析
☞在u2正半周期
u
2
√触发角处给晶闸管VT1和VT4加触
O
t 发脉冲使其开通,ud=u2。
ud
√负载电感很大,id不能突变且波形近
O
2.1.5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

ωt 2
ωt
α
Id
id
i2 u1 u2
iT2,3
ωt
Id
VT1
VT3
L
u T1
ωt
ud
R
VT2 VT4
u 2 (i2 )
ωt
u2 i2
Id
ωt
图2-10
2、工作原理 、
1)在u2正半波的(0~α)区间: ) 正半波的( )区间: 晶闸管VT 承受正压,但无触发脉冲,处于关断状态。 晶闸管 1、VT4承受正压,但无触发脉冲,处于关断状态。 假设电路已工作在稳定状态,则在0~ 区间由于电感释放 假设电路已工作在稳定状态,则在 ~α区间由于电感释放 能量,晶闸管VT 维持导通。 能量,晶闸管 2、VT3维持导通。 2)在u2正半波的 ) 正半波的ωt=α时刻及以后: 时刻及以后: 时刻及以后 在 ωt=α 处 触 发 晶 闸 管 VT1 、 VT4 使 其 导 通 , 电 流 沿 a→VT1→L→R→VT4→b→Tr的二次绕组 的二次绕组→a流通 , 此时 流通, 的二次绕组 流通 负载上有输出电压( 和电流。 负载上有输出电压(ud=u2)和电流。电源电压反向加到晶 闸管VT 使其承受反压而处于关断状态。 闸管 2、VT3上,使其承受反压而处于关断状态。
3、 基本数量关系 、 1)输出电压平均值 d )输出电压平均值U
1 Ud = π
∫
π +α
α
2U 2 sin ωtd (ωt )
2 2U 2 = cos α = 0.9U 2 cos α π
2)输出电流平均值Id )输出电流平均值
Ud Id = R
3)晶闸管的电流平均值IdT 由于晶闸管轮流导电, 由于晶闸管轮流导电,所以流过每个晶闸管的平 均电流只有负载上平均电流的一半。 均电流只有负载上平均电流的一半。
(完整word版)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目录1 设计方案及原理 (1)原理方框图 (1)主电路的设计 (1)主电路原理说明 (2)整流电路参数的计算 (2)2 元器件的选择 (3)晶闸管的选用 (3)变压器的选用 (4)3 触发电路的设计 (4)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4)3.2 KJ004 集成触发器 (4)4 保护电路的设计 (5)过电压保护 (6)过电压保护 (6)过电流保护 (7)电流上涨率 di/dt 的克制 (7)4.1.4 电压上涨率 du/dt 的克制 (7)5 仿真剖析与调试 (8)成立仿真模型 (8)仿真结果剖析 (9)心得领会 . (11)参照文件 . (12)附录 . ...................................................... 错误!不决义书签。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1设计方案及原理1.1 原理方框图系统原理方框图如1-1 所示:触发电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整流主电路负载图 1-1系统原理方框图1.2 主电路的设计主电路原理图以下列图1-2 所示:图 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1.3 主电路原理说明在电源电压 u2 正半周时期, VT1、VT4 蒙受正向电压,若在触发角 α 处给 VT1、VT4加触发脉冲, VT1、VT4导通,电流从电源 a 端经 VT1、负载、 VT4流回电源 b 端。
当 u2 过零时,流经晶闸管的电流也降到零, VT1和 VT4关断。
在电源电压 u2 负半周时期,仍在触发延缓角 α 处触发 VT2和 VT3, VT2 和 VT3导通,电流从电源 b 端流出,经过 VT3、 R 、 VT2流回电源 a 端。
到 u2 过零时,电流又降为零, VT2 和 VT3 关断。
今后又是 VT1和 VT4导通,这样循环的工作下去。
该电路的移向范围是0―π。
此外,因为该整流电路带的是反电动势负载,因此不是正半轴的随意时辰都能开通晶闸管的,要开通晶闸管一定在沟通电刹时价大于E 的时候去触发。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力电子课设,格式完全正确,10分下载即用)(D

课程设计名称:电力电子技术题目: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多的电路,本设计是通过利用晶闸管来控制单相桥式全控带阻感负载的整流电路,理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设计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单相桥式;晶闸管;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引言 (1)1 整流电路 (2)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2)1.2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2)1.3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3)1.4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3)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原理方框图 (5)2.2 主电路设计 (5)2.2.1工作原理分析 (5)2.2.2 参数计算 (6)3 驱动电路的设计 (7)3.1 晶闸管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7)3.2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7)4 保护电路的设计 (8)4.1 过流保护 (8)4.2 过压保护 (8)结论 (10)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引言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力变为直流电力供给直流用电设备,如直流电动机,电镀、电解电源,同步发电机励磁,通信系统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整流电路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组成电路的器件分:不可空、半空、全控和高功率PWM四种,按电路结构可分为:半波、全波、桥式三种,按交流输入相数分:单相、三相、多相多重三种,按控制方式分:相控式、PWM控制式两种,按变压器二次测电流方向分:单拍、双拍电路两种。
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单相整流电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1 整流电路单相整流器的电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整流的结构也是比较多,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做设计之前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种方案: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自动化题目: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纯电阻负载、反电势电阻负载)指导教师:职称:2011年 1 月 1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0/11 学年第一学期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纯电阻负载、反电势电阻负载)起迄日期:1月10 日~1月14 日课程设计地点:电气工程系实验中心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年 1 月 9日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一、1. 设计方案及原理 1.1 原理方框图1.2 主电路的设计电阻负载主电路主电路原理图如下:Rid反电势负载主电路原理图如下:TidE1.3主电路原理说明1.3.1电阻负载主电路原理(1)在u2正半波的(0~α)区间,晶闸管VT1、VT4承受正向电压,但无触发脉冲,晶闸管VT2、VT3承受反向电压。
因此在0~α区间,4个晶闸管都不导通。
假如4个晶闸管的漏电阻相等,则Ut1.4= Ut2.3=1/2u2。
(2)在u2正半波的(α~π)区间,在ωt=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1、VT4使其导通。
(3)在u2负半波的(π~π+α)区间,在π~π+α区间,晶闸管VT2、VT3承受正向电压,因无触发脉冲而处于关断状态,晶闸管VT1、VT4承受反向电压也不导通。
(4)在u2负半波的(π+α~2π)区间,在ωt=π+α时刻,触发晶闸管VT2、VT3使其元件导通,负载电流沿b→VT3→R→VT2→α→T的二次绕组→b流通,电源电压沿正半周期的方向施加到负载电阻上,负载上有输出电压(ud=-u2)和电流,且波形相位相同。
1.3.2反电势负载主电路原理(1)若是感性负载,当u2在正半周时,在ωt=α处给晶闸管VT1加触发脉冲,VT1导通后,电流从u2正端→VT1→L→R→VD4→u2负端向负载供电。
u2过零变负时,因电感L的作用使电流连续,VT1继续导通。
但a点电位低于b点,使电流从VD4转移至VD2,VD4关断,电流不再流经变压器二次绕组,而是经VT1和VD2续流,则u d=0。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反电动势负载 - 副本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 电气1203班学号: ************: *******: ***前言电力电子学,又称功率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
它主要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器件,以及由这些电力电子器件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电路或装置,以完成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
它既是电子学在强电(高电压、大电流)或电工领域的一个分支,又是电工学在弱电(低电压、小电流)或电子领域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强弱电相结合的新科学。
电力电子学是横跨“电子”、“电力”和“控制”三个领域的一个新兴工程技术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电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在生产实际中需要大小可调的直流电源,而相控整流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性能稳定,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得到大中、小各种容量的直流电能,是目前获得直流电能的主要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能的生产和传输上,目前是以交流电为主。
电力网供给用户的是交流电,而在许多场合,例如电解、蓄电池的充电、直流电动机等,需要用直流电。
要得到直流电,除了直流发电机外,最普遍应用的是利用各种半导体元件产生直流电。
这个方法中,整流是最基础的一步。
整流,即利用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器件,把方向和大小交变的电流变换为直流电。
整流的基础是整流电路。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是将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引入传统的电力技术领域,利用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组成各种电力变换电路实现电能和变换和控制,而构成的一门完整的学科。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研究。
首先是对单相全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整体设计,包括主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
主电路中包括电路参数的计算,器件的选型;触发电路中包括器件选择,参数设计;保护电路包括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电压上升率抑制,电流上升率抑制。
之后就对整体电路进行Matlab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目录前言 (2)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4)二、主电路设计 (4)2.1 主电路原理图 (4)2.2 工作原理 (5)2.3 元器件介绍——晶闸管(SCR) (5)2.4 整流电路参数计算 (6)2.5 晶闸管元件选取 (7)2.6 晶闸管电路对电网及系统功率因数的影响 (8)2.6.1 对电网的影响 (8)2.6.2 系统功率因数分析 (9)三、驱动电路设计 (10)3.1触发电路简介 (10)3.2触发电路设计要求 (11)3.3集成触发电路TCA785 (12)3.3.1 TCA785芯片介绍 (12)3.3.2 TCA785锯齿波移相触发电路 (15)四、保护电路设计 (16)4.1过电压保护 (16)4.2 过电流保护 (18)4.3电流上升率的抑制 (19)4.4电压上升率的抑制 (19)五、系统MATLAB仿真 (20)5.1 MATLAB软件介绍 (20)5.2系统建模与参数设置 (20)5.3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23)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本科课程设计专用封面设计题目: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所修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修课程时间: 2012 年 06 月 17 日至 6 月 23 日 完成设计日期: 2011 年 06 月 23 日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密)………………………………(封)………………………………(线)………………………………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一.设计要求(小四号黑体)1)完成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仿真;2)设计要求:输入:AC220V,50Hz;输出:120V,4A二.题目分析2.1 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电路分析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电路如图1所示:在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
在u2正半周(即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若4个晶闸管均不导通,负载电流i d 为零,ud也为零,VT1、VT4串联承受电压u2,设VT1和VT4的漏电阻相等,则各承受u2的一半。
若在触发角α处给VT1和VT4加触发脉冲,VT1、VT4即导通,电流从a端经VT1、R、VT4流回电源b端。
当u2为零时,流经晶闸管的电流也降到零,VT1和VT4关断。
在u2负半周,仍在触发延迟角α处触发VT2和VT3(VT2和VT3的α=0处为ωt=π),VT2和VT3导通,电流从电源的b端流出,经VT3、R、VT2流回电源a端。
到u2过零时,电流又降为零,VT2和VT3关断。
此后又是VT1和VT4导通,如此循环的工作下去,整流电压Ud和晶闸管VT1、VT4两端的电压波形如下图2所示。
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图1 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电路原理图反向电压分别为22U 2和2U 2。
2.2 工作原理第1阶段(0~а1):这阶段u2在正半周期,a 点电位高于b 点电位晶闸管VT 1和VT 2方向串联后于u 2连接,VT 1承受正向电压为u 2/2,VT 2承受u 2/2的反向电压;同样VT 3和VT 4反向串联后与u 2连接,VT 3承受u 2/2的正向电压,VT 4承受u 2/2的反向电压。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主要由四个可控硅和一个储能电感组成。
可控硅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导通角度,从而实现对输出电流的调节。
储能电感则可以平滑输出电流,减小谐波噪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步骤:1.确定输出电压和电流要求: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负载要求。
2.计算储能电感参数:根据所需的输出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储能电感的参数。
储能电感需要能够平滑输出电流,并具有足够的电感值来减小谐波噪声。
3.选择可控硅参数:根据所需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选择合适的可控硅参数。
可控硅的主要参数包括最大耐压、最大电流和导通角度等。
4.设计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
常见的触发电路有正弦升波触发电路和微处理器触发电路等。
在选择触发电路时,需要考虑其适用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控制要求。
5.选择滤波电路:为了进一步减小谐波噪声和提高输出电压质量,可以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低通滤波器、电解电容器等。
6.完成电路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将可控硅、储能电感、触发电路和滤波电路连接在一起。
确保连接正确、稳定可靠。
7.进行测试和调试:根据设计要求,对整个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实际测量,调整触发角度和控制信号,以实现所需的输出电流和电压。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时,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电气安全要求。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1.设计原理
2.设计步骤
(1)电路分析: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分析,确定电路参数和特性。
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流、整流角等。
(2)电路选择: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如SCR、电容、电
阻等。
同时注意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容量要满足使用要求。
(3)电路参数计算:根据电路工作条件和设计需求,计算电路各个
元件的参数,如SCR的导通角、电阻和电容的取值等。
(4)控制电路设计: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控制电路,通过触发脉冲控
制SCR的导通和关断。
(5)电路布局与连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路布局与连接,注意元
件之间的电气隔离和散热问题。
(6)仿真实验:使用电子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实验,验证电路
的性能和特性。
3.仿真实验
(1)在仿真软件中打开电路设计界面,绘制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的电路图。
(2)设置电路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流、电阻、电容等。
(3)设计控制电路,设置触发脉冲的宽度和频率。
(4)运行仿真,观察电路的电压、电流波形和效果。
(5)根据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调整参数,使电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6)分析仿真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4.总结与展望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变流器,其设计和仿真对于电气工程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以及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的方法。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将在实际应用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设计任务说明 (3)二、设计方案的比较 (4)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 (6)四、主电路的原理分析 (9)五、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12)六、驱动电路设计 (14)七、保护电路 (16)八、元器件清单 (21)九、设计总结 (22)十、参考文献 (23)一、设计任务说明1.设计任务:1)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2)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说明;3)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件的选择;4)驱动电路的设计,保护电路的设计;5)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2.设计要求:1)单相桥式相控整流的设计要求为:负载为感性负载, L=700mH,R=500Ω2)技术要求:A. 电网供电电压为单相220V;B. 电网电压波动为5%—— 10%;C.输出电压为0—— 100V;二、设计方案的比较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种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主要方案有三种:方案一:采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对于这个电路,每一个导电回路中有两个晶闸管,即用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以控制导电的回路,不需要续流二极管,不会出现失控现象,整流效果好,波形稳定。
变压器二次绕组不含直流分量,不会出现变压器直流磁化的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
方案二:采用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电路图如下:相较于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每个导电回路进行控制,只需一个晶闸管,而另一个用二极管代替,这样使电路连接简便,且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损耗。
但是若无续流二极管,当α 突然增大到180°或触发脉冲丢失时,会发生一个晶闸管持续导通而两个二极管轮流导通的情况,这使Ud 成为正弦半波,级半周期Ud 为正弦波,另外半周期Ud 为零,其平均值保持恒定,相当于单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时的波形,即失控现象。
因此该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加设续流二极管。
综上所述: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具有线路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第1章设计任务书1.1 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任务:1、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2、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的选择;3、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4、单相整流电路的主电路、触发电路的设计;5、保护电路的设计;6、撰写设计说明书;7、利用MATLAB对自己所设计的单相整流电路进行仿真。
(选做)(2)设计要求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要求为:①接电阻性负载②输出电压在0~100V连续可调③输出电流在20A以上④采用220V变压器降压供电。
1.2 方案的选择单相相控整流电路可分为单相半波、单相全波和单相桥式相控流电路,它们所连接的负载性质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下面分析各种单相相控整流电路在带电阻性负载、电感性负载和反电动势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单相半控整流电路的优点是:线路简单、调整方便。
弱点是:输出电压脉动冲大,负载电流脉冲大(电阻性负载时),且整流变压器二次绕组中存在直流分量,使铁心磁化,变压器不能充分利用。
而单相全控式整流电路具有输出电流脉动小,功率因数高,表压气二次电流为两个等大反向的半波,没有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利用率高的优点。
单相全控式整流电路其输出平均电压是半波整流电路2倍,在相同的负载下流过晶闸管的平均电流减小一半;且功率因数提高了一半。
第2章 系统原理方框图及主电路设计2.1系统原理方框图系统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单相电源输出触发电路保护电路整流主电路负载电路整流电路主要由触发电路、保护电路和整流主电路组成。
根据设计任务,在此设计中采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接电阻性负载。
2.2主电路设计2.2.1主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波形图1 主电路原理图及工作波形图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负载的电路如图1(a )所示。
其中Tr 为整流变压器,T 1、T 4、T 3、T 2组成a 、b 两个桥臂,变压器二次电压u 2接在a 、b 两点,u 2 =t U t U m ωωsin 2sin 22= ,四只晶闸管组成整流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引言 (1)2 主要任务 (1)2.1工作原理 (1)2.1.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在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及其波形 (1)2.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在阻感负载时的工作原理 (2)2.2整流电路的参数计算 (2)2.3触发电路的设计 (4)3 电路仿真 (4)3.1MATLAB软件介绍 (4)3.2仿真图 (5)4.仿真结果及分析 (7)4.1仿真结果 (7)4.2仿真结果分析 (7)5 总结 (7)参考文献 (8)致谢 (9)1 引言整流电路(Rectifier)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能变为直流电能供给直流用电设备。
整流电路的分类(1)按组成的器件可分为不可控、半控、全控三种。
(2)按电路结构可分为桥式电路和零式电路。
(3)按交流输入相数分为单相电路和多相电路。
(4)按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方向是单向或双向,分为单拍电路和双拍电路。
交流-直流变流器又称整流器、AC-DC变流器,其作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一般也称整流,并且在整流的同时还对直流电压电流进行调节,以符合用电设备的要求。
整流电路的仿真可以用powersys模型库中的二极管和晶闸管等模块来构建,对三相整流电路模型库中有6-pulsediode bridge、 6-pulse thyristorbridge、 universalbridge 等模块可以调用,使用这些模块可以使仿真更方便。
复杂的大功率多相整流器可以在三相桥的基础上构建。
2.主要任务2.1工作原理2.1.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如图1)及其波形(如图2)图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电路图图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时的波形图2.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工作原理在电源电压u 2正半周期间,VT1、VT4承受正向电压,若在ωt=α时触发,VT1、VT4导通,电流经VT1、负载、VT4和T 二次侧形成回路,但由于大电感的存在,u 2过零变负时,电感上的感应电动势使VT1、VT4继续导通,直到VT2、VT3被触发导通时,VT1、VT4承受反相电压而截止。
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了负值部分。
在电源电压u2负半周期间,晶闸管VT2、VT3承受正向电压,在ωt=π+α时触发,VT2、VT3导通,VT1、VT4承受反相电压截止,负载电流从VT1、VT4中换流至VT2、VT3中,在ωt=2π时,电压u 2过零,VT2、VT3因电感中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导通,直到下一个周期VT1、VT4导通时,VT2、VT3因加反向电压才截止。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α≤π/2时,负载电流i d 才连续,当α>π/2时,负载电流不连续,而且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均接近零,因此这种电路控制角的移相范围是0~π/2.2.2整流电路的参数计算设计条件:电源电压:交流HZ V 50100输出功率:W 500u i i触发角︒=30α阻感负载(1)整流电路一次侧电压 V U 2201=整流电路二次侧电压 V U 1002=(2)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V U U d 94.7730cos 1009.0cos 9.02=︒⨯⨯==α (2-2-1)(3)选用的电阻阻值为 Ω===15.1250094.7722P U R d(2-2-2) (4)变压器上二次侧电流有效值 A A R U I I dd 36.625.1294.772====(2-2-3) (5)晶闸管上电流有效值 A ====5.42122d d d TVT I I I I πππθ(2-2-4) 晶闸管上电流平均值 A I I d dVT 18.321==(2-2-5) 晶闸管上最大正反向电压22U晶闸管额定电压 V U U N )26.424~84.282(2)3~2(2=⨯=(2-2-6) 晶闸管额定电流A I I dVT N )36.6~77.4()2~5.1(=⨯=(2-2-7)(6)变压器的选取变压器额定容量 VA I U S 63622== (2-2-8) 变压器额定电压1002202121==U U U U N N (2-2-9) 变压器应选变比为 2.2V 100V22021===U U K (2-2-10)(7)触发脉冲时间 s T 0017.0360305011=︒︒⨯= (2-2-11)s T 0117.0360305012=︒+︒⨯=π (2-2-12) 2.3触发电路的设计晶闸管触发主要有移相触发、过零触发和脉冲列调制触发等。
触发电路对其产生的触发脉冲要求:(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2)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电压和触发电流)。
由晶闸管的门极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同一型号的晶闸管的门极伏安特性的分散性很大,所以规定晶闸管元件的门及极阻值在某高阻和低阻之间,才可能算是合格的产品。
晶闸管期间出厂时,所标注的门极触发电流gt I 、门极触发电压U 是指该型号的所有合格器件都能按触发导电的最小门极电流、电压值,所以在接近坐标原点处以触发脉冲应一定的宽度且脉冲前沿应尽可能陡,由于晶闸管的触发是有一个过程,也就是晶闸管的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当晶闸管的阳极电流即主回路电流上升到晶闸管的擎住电流以上时,晶闸管才能导通,所以触发应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保证被触发的晶闸管可靠的导通,对于电感性负载,脉冲的宽度要宽些,一般为HZ 50,18度电度角,为了可靠的,快速的触发大功率晶闸管,常常在触发脉冲的前沿叠加上一个触发脉冲。
3.电路的仿真3.1MATLAB 软件介绍MATLAB 是一种科学计算软件。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 (矩阵实验室)的缩写,这是一种以矩阵为基础的交互式程序计算语言。
由于它使用方便,输入便捷,运算高效,适应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并且有绘图功能,有用户自行扩展的空间,因此特别受到用户的欢迎,使它成为在科技界广为使用的软件,也在国内外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常用软件。
MATLAB 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于1984年开始推出,历经升级,到2001年已经有了6.0版,现在MATLAB6.1、6.5、7.0版都已相继面世。
1993年出现了SIMULINK ,这是基于框图的仿真平台,SIMULINK 挂接在MATLAB 环境上,以MATLAB 的强大计算功能为基础,以直观的模块框图进行仿真和计算。
SIMULINK 提供了各种仿真工具,尤其是它不断扩展的、内容丰富的模块库,为系统的仿真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SIMULINK平台上,拖拉和连接典型模块就可以绘制仿真对象的模型框图,并对模型进行仿真。
在SIMULINK平台上,仿真模型的可读性很强,这就避免了在MATLAB窗口使用MATLAB命令和函数仿真时,需要熟悉记忆大量M 函数的麻烦,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福音。
现在的MATLAB 都同时捆绑了SIMULINK, SIMULINK的版本也在不断地升级,从1993年的MATLAB4.0/SIMULINK 1.0版到2001 年的MAT-LAB 6.1/SIMULINK 4.1 版, 2002年即推出了MATLAB6.5/SIMULINK 5.0 版。
MATLAB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矩阵实验室了,它已经成为一个高级计算和仿真平台。
3.2仿真图3.2.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MATLAB建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仿真电路图如图3图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仿真电路图3.2.2参数设置图4 脉冲触发1的参数设置图5 脉冲触发2的参数设置图6 电阻及电感的参数设置图7 电源的参数设置4.仿真结果及分析α时的仿真结果如图84.1 ︒=30α图8 时的仿真结果=30︒4.2仿真结果分析从上面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仿真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第一,带阻-感负载时,一对桥臂导通使另一对桥臂的两个晶闸管承受反压而关断,每周期换相两次。
第二,带阻-感负载时,电流变化很小,这时由于电感对负载电流起到了平波的作用。
第三,带阻-感负载时,电流逐渐增大,经过几个周期后达到稳态,电路的工作情况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5 总结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与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仿真波形相比较,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波形频率都提高了约一倍,流过每个晶闸管的平均电流Idt只有负载平均电流的一半。
变压器二次侧电流I2的波形是对称的正负矩形波,而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则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流一样。
参考文献[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李传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钟炎平.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致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李静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课题设计。
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此,谨向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