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之欧阳光明创编
两面与一面病句辨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 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 全是病句。例如: 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正) 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误)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正) 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 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误) 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 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 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 差。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 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例(3)句 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 进程就快;反之,则慢。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例(4)句后 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如改 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 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
•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 否深入。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 的判决。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 件。
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误) 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正) 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 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 入群众”。“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 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 差。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 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 “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 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 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 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 解。例如: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
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二)两面相对的正确句子这类句子中的两面搭配是隐性的,常常被当成病句对待。
对句子的错误理解造成判断错误。
例五.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例六.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例七.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以上三个例句,许多学生会把它们当成病句,实际上,例五“你的智慧和勇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或与之相反,这件事的成败与这两种情况相对应,所以正确。
例六中,“信誉”也包含两个方面意思,即“信誉的好坏”。
例七中“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是两种情况,即“态度和做法”正确或相反。
这一类的句子,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辨不清搭配。
如果能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辨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
病句二对一的特例解析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 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例子及改法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例子及改法
1、“两面对一面”大部分情况下是错的。
比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就是一个病句,前面是“有没有”,后面是“能够”,显然不搭配。
2、“两面对一面”也有可能是对的。
如果后一半本身表面上看是一面,其实暗含正反两方面,那就是对的。
比如: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3、“两面对两面”大部分情况下是对的,这里前一半的两面一般是隐性的,因而常被误认为病句。
比如: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前半句“个人能力”包括“高低”,就是一个隐性的“两面”,因此就是一个正确的句子。
《一面对两面病句》课件

例如:“他考试得了满分,使他父母很高兴。”这句话中,“使 他父母很高兴”实际上并不能对应前面的“他考试得了满分”, 因为“满分”只可能让人高兴,不能使人“不高兴”,因此这是 一个“一面对两面”的病句。
“一面对两面”病句的常见类型
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矛盾,如“他的演讲很精彩, 使全场观众都感到失望。”这里的“精彩”和“失 望”是矛盾的,因此是病句。
详细描述
选取历年高考语文真题中出现的典型一面对两面病句,如“这个新产品质量很好,但价 格太贵,因此不太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进行深入解析,指出其语病所在,并提供正 确的表达方式。同时,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习者在考试中取得
好成绩。
04
一面对两面病句的预防与避免
预防“一面对两面”病句的方法
理解概念
常见表现
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一面对两面” 的病句。这种病句是指句子中的主语 和谓词、谓词和宾语之间存在不匹配 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主语或宾语只包 含一个方面,而谓词却包含两个方面 ,导致句子前后不平衡。
常见的“一面对两面”病句表现为谓 词包含两个方面,而主语或宾语只提 及一个方面,导致句子前后不平衡。 例如,“他学习成绩优秀,但不喜欢 参加课外活动。”这句话中,“学习 成绩优秀”和“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 ”是两个方面,但中间的“但”字将 它们连接起来,使得句子前后不平衡 。
避免“一面对两面”病句的技巧
反复检查
在完成句子后,反复检查,确 保句子前后内容逻辑一致,没 有出现“一面对两面”的情况 。
多角度思考
在写作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 思考句子的含义,避免出现歧 义。
请教他人
如果自己难以判断句子是否存 在问题,可以请教他人,从他 人的角度来审视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类型

一面对两面的病句类型答案:前后不一致,因并列结构导致的搭配不当。
延伸: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如下:所谓一面,就是对某一件事情的肯定或者否定甚至有可能是指向某个方向的判断。
而两面,则是语句中含有是否、有无、能否、成败....等含有两个方向的词语。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
病句修改例题: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修改:“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
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修改: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3、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4、解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5、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能不能”是肯否皆有的一个词,即两面,而“关键是努力”只是对了“能考的好”这一面,这句话就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若将句子改成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就又成了一面对两面了。
应改为:小明能不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不努力,或小明能考的好关键是努力。
最新初中语文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整理汇总

该项后一分句的主语部分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种情况,而宾语部分只提到一种结果,这 就犯“一面对两面”的毛病。
又如 20 例年全国卷甘肃、宁夏等地用卷第 6 题 A 项: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 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
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在复习和考试中,不少学生误以为凡是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词语 的句子都属“一面对两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判定一个句子是否“一面对两面”,不能 光凭句中是否含有表示正反意思的词语,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面对两面”最主要的 特点是: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能否”、“有无”、“好坏”等), 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思的词句(或“正”或“反”)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 的不协调。
称,因此去掉“与否”,改成一面对一面,或者在“国家”与“富强”之间加“是否”改成两面对两 面。
(3)该句“抓不抓……关系……”两面对一面,前后不对应,可在“事业”与“后继有人”之间 加“是否”或者将“抓不抓”改成“狠抓”。
【标志三】双面词 双面词指的是句中出现诸如"能否""是否""成败""好坏""高低""生死""优劣"等关涉两面的 词语。在双面词上容易出现的语病主要是前后不照应。 1、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需要肯定回答的,又有需要否定回答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搭配不当。最后一句可改"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 例 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词,"是否深入"是两 面性的) 例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 战线的根本任务。 (因为"能不能"说的是"能"与"不能"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 例 4.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眼之间,他 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眼"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特别提醒: 例 5.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 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表面看,前面说了吸引储蓄额的"高低"两个方面,后面只说了"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一个方面,似乎犯了前后搭配不当,但我们只要结合语境分析一下就可发现,储蓄额的"增 长"是有多和少两个方面的,而不论储蓄额的多和少,都是"增长"。所以说,这个句子没有语 病) 例 6.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 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这个句 子没语病)
高考语文《辨析修改呼应成分搭配不当病句》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辨析修改呼应成分搭配不当病句》练习题含答案
一、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答:
答案“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应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的标准”,而不能是“坏的标准”。
应把“能”改为“能否”。
2.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答:
答案“胜负”是两面词,“赢得……胜利”可以,“赢得……胜负”讲不通。
应把“胜负”改为“胜利”。
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思考其辨析方法。
1.(2021·新高考Ⅱ)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答:
答案关联词“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
应把“然而”改为“虽然”。
2.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也必须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答:
答案“无论”表条件关系,后面常跟“都”搭配,“无论……也”搭配不当。
应把“也”改为“都”。
3.不管天气极其炎热,环卫工人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第一线,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而干净的生活环境。
答:
答案“不管”与“仍然”搭配不当。
应把“不管”改为“尽管”。
体育单招病句类型一、二、三一份

病句类型辅导老师qq:272057394一.病句类型之“一面对两面”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A.指出下面较为复杂的句子的错误点并修改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B.小练习判断正误,并说明错误点1.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2.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3.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4.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 )5.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 √)6.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7.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8.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9.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为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落实情况。
()二、病句类型之“否定不当”数否定词的个数,偶数为肯定句,奇数是否定句,反问句相当于一个否定词。
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
例一.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这个句子不合逻辑)例二.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双重否定这个句子不合逻辑)A.指出下面较为复杂的句子的错误点并修改1、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病句之面对两面

对例: (1)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 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度是决定 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 (2)是否能很好地执行教学大纲上 规定的内容,已成为衡量教学质 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判断下面句子否有一面对两面的错误(有则修改)。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 务。 (3)复试在一星期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4)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 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表明 了自己的立场。 (5)判断一条广告语好坏的依据,不仅在于文字精致, 构思巧妙,还要在于符合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 统。 (6)形成壮观的流星雨,取决于彗星残留物质的多少 和地球大气层的厚薄条件。
(7)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效 率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8)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议论,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 劣。 (9)文艺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 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10)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 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1)我确实有能力提升一般人的英文程度,但能否做到却 取决于学习者对我的支持度。 (12)抓好教育和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 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 作。
总结回顾:可以成立的“一面对两面”
(1)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 度是决定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 (2)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效 率将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 (3)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议论,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 劣。 (4)复试在一星期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5)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 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表明了自 己的立场。 (6)是否能很好地执行教学大纲上的规定的内容,已成为 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7)我确实有能力提升一般人的英文程度,但能否做到却 取决于学习者对我的支持度。
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病句中一面对两面的特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语病辨析:一面与两面

语病辨析:一面与两面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
“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和( 5 )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
这个句子没语病】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资料一:说“两面”词语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1 )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复习指导学案之一面对两面

2016 年中考语文病句复习指导学案之一面对两面
病句复习指导学案 学习的原则是:先易后难;从典型语病突破;注重语感;成分分析 不合逻辑 一面对两面 (1)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
①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 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经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 新考验。 ②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 要条件。 (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 只谈了一个方面。)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 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 应。)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解答之特例一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解答之特例一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
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
欧阳光明(2021.03.07)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析】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例3: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解析】此题为昨天的练习卷第3题的C项,前面有三个“是否”应与“建设”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建设”是一个词语,但“建设”内涵有两种情况,即“建设好” 和“建设坏”,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三个特例,我想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特例。
【强化训练】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解析】
这两个病句都属于一面对二面的错误。
1句中“好”“坏”是两个方面,句子后半部分“安全”是一个方面。
2句中“能”“不能”也是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两个方面,显然不能说都是“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