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化学-乙酸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基于传统酿醋工艺认识乙酸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版) 》关于必修课程“主题4:简单的有机物化合物及其应用”中明确要求:“以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认识乙烯、乙醇、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和应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强调对官能团的认识,以及应用 (用途) 、性质、结构之间的关联,“提倡采用实验观察现象、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策略进行教学”;并给出了“我国酿造技术与食醋文化”情境素材建议。
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 ”属于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编排的内容顺序依次是“结构 (乙酸组成及其官能团) →性质 (酸性,乙酸的酯化反应) →应用”,体现了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模式。
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学生对乙酸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更为熟悉,从实际素材出发,引导学生从应用去关联性质,再从性质去关联结构。
本节课以醋的真实素材为主线,围绕“陈醋的酿造”工艺为素材,将化学知识 (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融合于实际的情景中,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
通过观察体验,模型搭建、资料阅读和实验演示等方式,渗透用途、性质、结构之间关联的思路,此外让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传统技艺,关注生活,形成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基于前一课时对乙醇(烃的衍生物)的学习, 学生已了解羟基与乙醇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到官能团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始建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实践层面,学生已经了解醋在生活中的妙用,知道醋酸是具有酸性,对醋的传统文化有粗略的了解,但对酿造工艺包含的化学问题, 学生很少关注, 却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淡化乙酸酸性与用途之间的关联,侧重从微观的结构角度认识并分析乙酸具有酸性的原因及酯化反应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关联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关系,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酸教案
一、基本信息
1. 化学名称:二乙酸
2. 分子式:C4H6O4
3. 分子量:146.1 g/mol
4. 物态:固体
5. 性质: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呈酸性
6. 用途:食品添加剂、医药制剂、溶剂等
二、二乙酸的结构
1. 二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2. 二乙酸的官能团分析
3. 二乙酸的化学性质
三、二乙酸的合成及反应
1. 二乙酸的合成反应
2. 二乙酸的酸碱中和反应
3. 二乙酸的酯化反应
四、实验
实验一:二乙酸的制备
实验二:二乙酸的性质测试
实验三: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五、知识点回顾与拓展
1. 二乙酸的水解反应机理
2. 二乙酸与金属的反应
3. 二乙酸在工业上的应用
六、练习题
1. 请写出二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并分析其官能团。
2. 请简要描述二乙酸的合成反应过程。
3. 二乙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原因是什么?
七、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并自行查阅二乙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小论文。
八、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乙酸的基本信息、结构、性质、反应及应用,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乙酸性质》教学设计
《乙酸性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
根据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式改为主动探究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我在讲乙酸的酸性时只提供试剂,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脑思,动口说,动手做,互相探究,互相合作,在应用旧知识探讨新问题中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体验。
本节课试图体现教改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写出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能说出羧基的结构特点;2.能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说出乙酸又称为冰醋酸的原由;3.能写出乙酸具有酸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能比较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4.能写出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酯化反应的实质,能说出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的作用,能描述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碎瓷片以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的原因,能说出酯化反应的概念。
5.能够初步熟悉制备乙酸乙酯的有关操作。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乙酸》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2.醋的来源(PPT展示)3.两千多年来,食醋把我们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是食醋中的哪种成分的功劳呢了解醋的来源思考并回答:乙酸讲述醋文化,让学生感受化学自古以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兴趣(二)知识点一:乙酸物理性质、结构1.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2.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板书】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分子式:C2H4O22)结构式:H CHHCOO H ————|||3)结构简式:CH3COOH4)官能团是羧基:—COOH 归纳: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认真观察,将球棍模型传给其他同学。
通过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顺理成章的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三)知识点二:乙酸化学性质【过渡】生活中,醋酸可以除去水垢,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呢?酸的通性?【板书】三、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设问】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板书】2)酯化反应【讲述】【板书】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可逆反应酸性回顾酸的通性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与活泼金属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 +H2↑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④与碱反应NaOH+CH3COOHCH3COONa+H2O⑤与部分盐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酸性: 乙酸 > 碳酸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就已经掌握,非常熟悉。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酸》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酸》教学设计《乙酸》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 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 , 从学生熟悉的醋引入本课, 学生易于接受 , 同时结合酒中的乙酸的产生,有利于前后联系 . 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 通过乙酸弱酸性实验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理解乙酸的酸性是源于乙酸分子中 O— H 键的断裂。
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第三节。
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脂类化合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这体现着乙酸作为一种重要调料的社会价值,而进入现代社会乙酸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2.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学习实验设计方法,学会动手操作实验技能。
(3)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高中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 H+, 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苯、乙醛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利于沟通。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第1课时) 教案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乙醇与乙酸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反应、催化氧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有机物分析,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有机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讨论”、“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与本质的联系,从而了解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多媒体展示乙醇与钠反应及原理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1.新课导入【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这首诗咱们都不陌生,我国酒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有无数咏叹酒的诗词歌赋。
大家知道,酒是如何酿造的吗?【生】将粮食、葡萄等食物进行发酵。
【师】回答的很好!将食物进行发酵,食物中的糖类就会转化为酒精,酒精在设问激发求知欲化学上又叫乙醇。
观察仔细的同学就会发现,家里用来处理伤口的酒精上面会标有乙醇溶液的字样。
大家对乙醇了解多少呢?2.探索新知【板书】乙醇【师】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易挥发。
醇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并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在学习乙醇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两个新的知识点!烃的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师】我们学过哪些物质是烃的衍生物?【生】在学甲烷取代反应时,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烃的衍生物。
【师】很好!这位同学只是迁移能力很强。
今天我们要学的乙醇也属于烃的衍生物。
乙酸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吴素清(江西师范大学07化教3班学号 0707030147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ⅱ为教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教材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食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乙酸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也只是介绍了其酸性,没有涉及到乙酸的酸性强弱和酯化反应。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乙酸和羧酸,第一个课时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来分析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探索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从生活中学化学,从化学回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以发现者和求知者的身份出现,以实验和客观事实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以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讨论。
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性质解答相关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学以致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2. 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3. 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高中化学_乙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
【教材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从教材整体上看,作为羧酸的代表物,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不仅是学习乙醇的巩固、延伸和拓展,也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更为选修五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存在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乙酸的基本物理性质,2、知道并会写出乙酸的官能团,了解其对酸类物质的影响,了解乙酸酯化反应原理并会写出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能够复述酯化反应实验的步骤及作用。
3、了解一些乙酸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顾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问题讨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师讲解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法】(1)根据生活经验和指导阅读,获取乙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3)通过图片了解乙酸的用途,通过视频了解醋的制作过程。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高中人教版化学乙酸教案
主题:乙酸
目标:了解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一、引入:
1. 引入问题:你知道乙酸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目标思考:学生思考乙酸是什么化合物,能否说出它的性质和用途。
二、乙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的酸味,易挥发。
2. 化学性质:具有弱酸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被还原剂还原为乙醇。
三、乙酸的用途:
1. 工业上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制备乙烯酮、乙基乙酸等。
2. 在医药领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3. 在食品工业中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醋的原料。
四、乙酸的制备方法:
1.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氧化乙醇或氧化乙烯得到。
2. 以氧化乙醇为例,可通过加热乙醇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
五、实验操作:
1. 实验目的: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
2.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乙酸放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气味和挥发性。
3.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六、总结与拓展:
1. 总结乙酸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拓展讨论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化妆品、涂料等。
七、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乙酸的知识。
2. 完成乙酸相关实验报告。
八、评价反馗:
1.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有关乙酸的知识。
以上便是本次关于乙酸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省级一等奖:化学必修第2册《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醋酸也是蛮拼的!----醋酸的妙用一、设计思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化学教学中则一直提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一直提倡STSE教育。
二、教材分析在高中化学中安排“乙酸”的学习是因为:乙酸既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又在化学学科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
从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各种食醋到农药、医药、织物印染和橡胶工业中都有乙酸的身影;从学科方面看,乙酸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根据其性质指导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学习科学的根本目的。
“乙酸”教学内容在必修和选修中同时出现,但是承载的功能不同,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兼顾阶段性和发展性。
必修2中的“乙酸”是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知道了解”的内容。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时,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基础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感性知识,适当培养理性思维,设计力求源于生活实际。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源于生活,注重感性,发展理性,在平淡、简单的知识认知中挖掘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好这部分知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化学符号,渗透化学学科思想;同时兼顾发展性,为选修教材中的深度拓展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乙酸的组成、物理性质、能使指示剂变色以及一些用途。
但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上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
学生已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醋酸与水垢的反应,体验动手实验之美;回忆总结证明醋酸的酸性,体会知识迁移、发散思维之美;比较同浓度盐酸与醋酸的酸性,认识到乙酸也是弱酸,弱酸也有强弱之别;乙酸的酯化反应难点,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精心设置问题以及同位素示踪法,由表及里,层层突破,揭示酯化反应的实质。
四、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回忆观察,能够列举出乙酸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确定醋酸能够除水垢,并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3、通过交流、讨论掌握证明醋酸可以电离出氢离子的方法;通过实验树立弱酸也有强弱之分的概念,知道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掌握其电离方程式;4、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师演示实验以及给出的各物质的部分性质,可以分析得出实验操作中设计某些步骤的原因;5、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得到酯化反应的实质,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6、教师讲解银饰品生锈的原因,学生能够分析得出清除银锈的原理;7、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学习化学能够使生活更加美好。
高中化学乙酸的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测试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
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乙酸的性质和结构特点a. 乙酸的物理性质:液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容易挥发。
b. 乙酸的化学性质: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能发生酯化反应,可以制备醋酸乙烯酯等有机化合物。
c. 乙酸的结构特点:分子式为CH3COOH,含羧基(-COOH)。
2. 乙酸的制备方法a. 氧化乙醇法:将乙醇接触氧化剂(如氧气、酸性二氧化铬溶液)制备。
b. 乙烯加氧法:将乙烯氧化制备。
3. 乙酸的应用领域a. 工业上作为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醋酸乙酯等有机物。
b. 食品工业上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防腐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示例:通过有趣的示例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和性质测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乙酸、乙醇、氧化剂等化学试剂。
2. 实验设备: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3. 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六、教学反馈:1. 在课堂上进行乙酸的测试实验,观察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反馈。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讨论,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七、总结:通过对乙酸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7.3.2乙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7.3.2乙酸》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的内容。本节课程在课本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接羧酸类化合物,重点介绍乙酸的结构、性质和命名规则。通过学习乙酸,学生能够掌握羧酸类化合物的共性,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坚实基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用性和兴趣。
-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乙酸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重点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3. 课后拓展应用
-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思考题。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个性化反馈。
-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在这次7.3.2乙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命名规则和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乙酸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板书设计
- 乙酸的结构与官能团
- 羧基:-COOH
- 结构式:CH3COOH
- 乙酸的命名规则
- 系统命名:乙烷羧酸
- 普通命名:醋酸
- 乙酸的性质与反应
- 酸性
- 酯化反应
- 乙酸的应用
- 食品工业
高中化学3.2.2乙酸课件新人教必修2.ppt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酯化反应的注意事项
(1)浓H2SO4的作用是脱水剂和催化剂 (2)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且试管中的液体不 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
(3)导气管兼起冷凝和导气作用
(4)导气管不能伸入碳酸钠液面以下,以防喷出 和倒吸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①中和乙酸、溶解乙醇杂质;②冷凝酯蒸气; ③由于乙酸乙酯在该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有利于乙酸 乙酯析出
【问题与讨论】酯化反应反应时,脱水可能有几种方式? • 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判断酯化反应的本质。
提示:如果用乙酸跟含18O的乙醇起反应,可发现生成物中乙酸 乙酯分子中含有18O原子。
18
18
断键方式:酸脱羟基(-OH) 醇脱氢(H) 酯化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小结:
O
酸性
CH3—C—O—H
酯化反应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Na2CO3 + 2CH3COOH 2CH3COONa + CO2↑+ H2O
阅读P75实验3-4 (2)乙酸的酯化反应
乙酸、乙醇、浓 硫酸的混合物
饱和Na2CO3溶液
现象: 溶液分层,上层有无色透明的油状 液体产生,并有香味
CH3COOH + HOC2H5 浓H2SO4 CH3COOC2H5+H2O
(CH3COO)2Ca + CO2↑+ H2O
CaCO3 + 2CH3COOH2CH3COO- + Ca2+ + CO2↑+ H2O
能,酸性: CH3COOH > H2CO3
P75科学探究
• 2、设计实验。
目的:比较醋酸和碳酸的酸性
原理:强酸制弱酸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来自生活的两种有机物——乙酸》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酒文化、乙酸
的用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
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集体讨论法:通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阅读课
本、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自主归纳、理解乙醇的化学
反应。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获
学习的重点。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结
合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
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证明乙酸酸性的实验设计及探究酯化反应,
在课的结尾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乙酸的性质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方法,并将乙酸的
性质和上节课所学的乙醇的性质作比较,形成整节内容
的知识网络。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并不是将知识束之高阁,而是要将知识运
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时我用多媒体列出生活中乙酸的
一些用途,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释,既检
得充分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于乙醇结构的认识。
我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
法:
教学策略选
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酒文化、乙酸
择与设计 的用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
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3、集体讨论法:通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阅读课 本、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自主归纳、理解乙酸的化学 反应。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并简要说明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设计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饮酒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是过量的饮酒却造成了很多问题,于是人总是希望在寻找一种既能得到饮酒的快乐,又能免除酒后的痛苦——尽快解酒。
下面我们观察一种解酒的方法:播放食醋解酒的视频报道片段和网络资料。
【启发提问】从刚才的视频和相关报道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食醋能解酒呢?请同学们讨论后说出你们的推测。
【小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副板书】食醋解酒原因:初步猜测(食醋里含的某种成分与乙醇发生反应达到解酒的效果)【多媒体展示】食醋商标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学生经讨论得出各种猜测结果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知道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初步推断是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才能解酒由学生熟知的视频报道片段出发,巧设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环节二:实物展示观察归纳【过渡】根据食醋的商标,同学们知道食醋里主要含乙酸,乙酸到底是个什么物质呢?【板书】乙酸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问题】同学们,你在日常生活中对乙酸有哪些了解?乙酸有哪些性质?通过体验你对乙酸的直观感受有哪些?【实物展示】各类食醋、与常温下纯净乙酸, 比较它们的物理性质,再从冰箱里拿出冰醋酸,观察【讲述】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乙酸又叫冰醋酸。
当温度高于117.9℃时,乙酸由液态变为气态。
【演示实验】将纯净乙酸分别与水和乙醇混合后均混溶【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板书】强烈刺激性气味,无色液体,有挥发性,熔点16.6℃,沸点117.9℃,易溶于水和乙醇【过渡】同学们刚才初步认识了乙酸的物理性质,那乙酸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球棍模型展示】通过展示乙酸和乙醇的球棍模型,作比较,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板书】二、乙酸结构:分子式:C2H4O2结构式:H C CHHOOH结构简式:CH3COOH或H3C COOH学生产生好奇,迫切想知道乙酸它是个什么物质学生体验乙酸和醋:观察、闻气味……并说出各类食醋以及纯净乙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认真观察,跟已学过的乙醇球棍模型作对比,写出乙酸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学生思考后可能的回答:乙酸结构式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对乙酸的探究兴趣通过对球棍模型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物质世界的微观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是由于乙酸的官能团---羧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使其显酸性,并且是羧基提供氢离子【板书】三、乙酸化学性质:2.弱酸性(酸的通性)CH3COOH CH3COO-H+酸性强弱顺序为:HCl> CH3COOH > H2CO3【过渡】根据上面我们对乙酸结构的讨论已经知道它由于具有官能团羧基而具有弱酸性,那么乙酸的其他化学性质是不是也是由羧基决定的呢?【情景回顾】食醋解酒,验证起初的猜测,同学们在最开始已经初步推断出是食醋中的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解酒,那你们的猜想是否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将用实验来验证【教师演示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震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和乙酸 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和乙酸》教案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加深认识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3)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建立乙醇、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来学习“(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研究烃的衍生物的程序和方法;(2)通过学习乙酸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利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科学结论的过程;(3)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学习,充分理解官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学会通过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乙醇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4)对学生进行“本质决定现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官能团的概念、乙醇、乙酸的组成;2.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3.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和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乙酸的酯化两个重要反应。
三、教学过程【课题引入】古往今来,无数咏叹酒的故事和诗篇都证明了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
【材料一】杜康酒的由来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
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红”。CH3COOH分别与NaOH、CH3CH2OH发生反应,CH3COOH分子中的断键部位相同 吗?乙酸是否都表示出酸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不同,
,与NaOH反应断键部位是①,表现酸性;与乙醇反应断
键部位是②,表现其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性质。
(2)(思维升华)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一定是酸吗?(科学探究与创新意 识) 提示:不一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也有可能为水或醇。 (3)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一定能放出二氧化碳吗?(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不一定有CO2气体放出。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只有当乙酸过 量时才能生成CO2气体。
(3)竖立试管中的导气管能否伸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什么?(科学探究与创新意 识) 提示:不能,防止倒吸。 (4)(教材二次开发)教材实验3-4: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 液面上。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提示:①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便于闻乙酸乙酯的 香味。 ②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③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液体分层,便于得到酯。
提示:一元酸。醋酸分子中碳氧双键不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
(4)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 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发现 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 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5)能与弱酸盐(如NaHCO3)反应: _N_a_H_C_O_3_+_C_H_3C_O_O_H______C_H_3_C_O_O_N_a_+_C_O_2_↑__+_H_2O_。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七章第三节乙醇与乙酸-乙醇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李博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乙醇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辩证看待化学对人类的影响,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通过对乙醇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的探究,建立官能团等立体结构模型,能够运用结构模型解释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3)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有机物的认知模型,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2.评价目标(1)通过球棍模型分析乙醇分子的断键情况,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2)通过解释乙醇性质,发展学生“结构决定性质”观念。
【教学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教学方法】1、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导向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生活化教学:观看资料、总结身边的事例,了解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学习乙醇的应用,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探究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观看flash动画,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解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念。
【教学用具】实验试剂:钠、乙醇、铜丝实验仪器及用品:试管、试管夹、注射器针头、橡皮塞、坩埚钳、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火柴、手帕、球棍模型【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新课物理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课堂小结展示资料观看、思考点拨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点拨指导分组实验探究结合生产生活小结知识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学习方法组成结构写乙醇结构式组装乙醇结构实验总结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基本观念【教学过程】[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步骤:①手帕放在盛有无色液体的烧杯中浸泡②将手帕平铺开,点燃[S观察]观察实验现象:①手帕”剧烈燃烧②火焰熄灭,手帕完好无损[过渡]这种“神奇的无色液体”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乙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
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条件理解,将课本P.75的演示实验做了适当的改进(详见教学过程设计),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3)方法训练——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以上过程可概括为: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
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2.学法指导: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在教学中:
(1)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多种能证明乙酸酸性和酸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化学实验达到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突出了酯化反应过程、条件和实验装置特点的分析推理和研究,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演示实验氛围,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的熏陶。
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以自然现象、科学实验为基础,用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索的过程。
教会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问3] 在上述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分子中的羧基上的羟基提供,还是由乙醇分子的羟基提供?如何能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否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
【投影】酯化反应的机理(动画)
【讲述】用含18O的醇跟羧酸起酯化反应,形成含有18O的酯,证明这种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说明] 这是教材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反应的历程,采用同位素示踪原子进行实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描述酯化反应的机理,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反应实质。
[设问4] 在酯化反应中,为什么要加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提出设想
认真倾听
【答】由于酯化反应可逆,冰醋酸和无水乙醇中基本不含水,可促使可逆反应向酯化反应方向进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环节(四)理论解释,[过渡]结构决定性质,是什么样的结构
决定了以上性质呢?
[展示]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
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
式。
[讲述]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
成的。
强调:羧基的存在使得乙酸即具有酸
性,又能够发生酯化反应,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OOH
环节(五)
联系生活【过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同学们,通过课下查阅资料,你知道乙
酸有哪些用途吗?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
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
农药等。
同时,乙酸是食醋的重要
使学生体
会到化学
与生活的
紧密联系,
成分,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激发学生
在选修中
进一步学
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CH3COOH > H2CO3
2﹑酯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三)、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七、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各教学环节中,做到了(1)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4)采用小组讨论,辅导答疑、集体研究、回答提问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跟踪检测,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矫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教育理念,不断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和认识论、方法论中汲取营养,从思想上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积极探索。
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八、课外活动设计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状况,设计以下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
[课后思考] 请从结构上并联系性质比较乙醇、乙酸分子中羟基氢的化学活泼性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有机物结构和有机物性质关系的认识。
[小组讨论]
1.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你认为在工业上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乙酸?
2.了解了解市场上食醋的种类和用途,你能举出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用途吗?
3.能否将课堂上老师所做的酯化反应演示实验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作个对比,并找出各自的特点,谈谈自己的感想。
[创新实验设计](以下实验项目仅供参考)
1.无水乙酸能燃烧吗?
2.乙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吗?
3.无水乙酸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吗?......
对学生中出现新的创意,可提供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试剂,指导其完成小论文,在化学第二课堂活动中宣读或在化学板报中张贴。
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