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第一、二轮检查指导书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是现代医疗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利用放射学、超声学、磁共振以及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检查并进行病变诊断。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向学生介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

二、影像检查步骤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核心步骤,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前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步骤:1. 患者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明确检查目的、核对患者身份以及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工作。

2. 检查设备准备:包括检查设备的启动和运行,检查条件的准备。

3. 影像检查操作:根据具体检查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确保检查效果。

4. 影像保存和传输:将检查所得的影像资料进行保存,并进行传输以供医师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诊断。

三、常见影像检查技术及操作要点1. 放射学影像检查放射学影像检查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

学生在进行放射学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必须掌握放射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辐射安全知识。

- 根据检查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射学影像检查方法,如X线摄影、CT扫描等。

- 在进行放射学影像检查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份,并告知患者相关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确保影像的质量。

2. 超声学影像检查超声学影像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医学领域。

学生在进行超声学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掌握超声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设备操作技巧。

- 根据检查目的和部位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参数设置。

- 在进行超声学影像检查前,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更好地指导操作和分析检查结果。

-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设备的稳定性,正确操控超声探头,获得清晰可靠的影像。

3. 磁共振影像检查磁共振影像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对软组织的检查。

学生在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掌握磁共振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磁共振设备操作技巧。

放射科工作作业指导书

放射科工作作业指导书

放射科工作作业指导书编码:QXY2A/Z7.5.1-981、目的规范日常工作,提高投照质量及诊断符合率。

2、适用范围全体放射科工作人员。

3、工作程序3.1接诊常规程序3.1.13.1接诊常规程序3. 1. 1分诊处应安排人员负责接诊。

3.1.2按《人性化服务规范》接待患者,熟悉好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并了解清楚受检者按就诊须知的准备情况。

3.1.3核对申请单,明白申请拍照的部位与目的,检查医师申请单开写是否规范。

透视和普通摄片检查由住院医师签署,特殊造影检查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署。

医师应按申请单规定逐项填写。

复查者应填前次X线号码,并扼要写明前次检查所见和病情变化,以供放射科医师参考。

情况特殊,如患者不能站立,敷料不能除去,需特定摄片体位者,或患者不能移动,须到病室检查者,接电话后按病情缓急进行床旁拍照,科内应设床旁拍照电话记录本。

3.1.4经治医师和护士应负责督促患者按时就检,并认真执行放射科有关医嘱。

复查者,须写明以前的X线片号码,已发给患者及家属的X线片或CT片,应随同申请单一并送放射科或CT室,以便对比。

3.1.5危重患者应由医护人员伴送。

特殊造影必要时应由经治医师协同进行。

3.1.6急症或病情危重者,须在申请单左上角注明“急”字,以便优先处理。

患者因故不能按约定时间来科或病情变化需提前检查者,均应预先与放射科联系。

3.1.7门诊透视或摄片、摄片报告2小时出报告。

透视、急症和病情危重者半小时内出报告,特殊疑难病例可于第二天全科会诊后再出报告。

3.1.8 X线片和特殊造影检查报告单,须复写一份,正页发给患者或有关住院科室,纳入病案,副页贴附申请单装订保存。

透视报告写一份,可记于透视申请单或门诊病历。

3.1.9胃肠造影片及牙片发给患者或家属自己保管,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放射科不再留片。

3.2透视检查程序3.2.1透视前准备3.2.1.1透视医师检查前应详阅申请单或病案,若复查,应先熟悉以前的X线片及透视情况,以便比较;3.2.1.2如发现机器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用,通知检修。

核医学实习指导

核医学实习指导

核医学实习指导学时:3学时内容:体外放射性分析,放射防护,核医学仪器,SPECT及显像诊断读片实习要求:一. 体外分析: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放射分析(IRMA)及化学发光分析二. 放射性防护:核医学科室的分区设置,外照射及内照射,时间、距离、屏蔽三. 核医学仪器:核医学药物:99Mo-99mTc发生器的用途。

诊断用放射性药盒等。

医用放射性核素活度计,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运动踏车,SPECT,PET。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的基本结构:探头及电子线路、机架、检查床、计算机工作站。

四. 显像诊断读片内容:1. 神经系统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rCBF)的主要临床应用典型病例片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性脑疾病(PRIND)、脑梗塞、癫痫等。

2.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99mTcO4-显像: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血流灌注动态显像: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

甲状腺99mTc-MIBI显像: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癌等。

肾上腺髓质显像:嗜铬细胞瘤(包括原位及异位嗜铬细胞瘤)。

3. 心血管系统门控心血池显像:了解时间-放射性曲线(T-A curve)、相位直方图、振幅图(amplitude imaging)、心室相角程(phase shift)及心功能的各项参数:LVEF、EDV、ESV、SV等。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掌握常用心肌灌注显像的药物99mTc-MIBI及201Tl、心肌断层的短轴断层(short axis slices)、水平长轴断层(horizontal long axis slices)、垂直长轴断层(vertical long axis slices)。

左心室各壁在极坐标靶心图上的位置。

静息及负荷心肌显像的意义。

常用临床应用:冠心病、心肌梗塞、室壁瘤、心肌病及心肌炎、下肢静脉显像:下肢静脉血栓。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概述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概述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概述1. 前言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功能或病变的检查方法。

本文档旨在向患者和医务人员介绍核医学检查的注意事项和简易流程,以增加检查的顺利进行。

2. 核医学检查须知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2.1 空腹要求某些核医学检查(如甲状腺摄影)要求患者空腹进行,通常要求患者在上一天晚餐后至少禁食8小时。

请在预约时了解具体检查的要求,以便提前安排饮食。

2.2 药物禁忌核医学检查中的放射性同位素会受到某些药物的干扰,因此在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甲状腺相关药物、抗甲状腺药物、胃肠道等相关药物,以便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暂时停药。

2.3 预防措施核医学检查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辐射剂量通常较小,但为了进一步降低辐射风险,妇女应在行检查前告知是否怀孕,以及哺乳期情况。

同时,还应避免与儿童及孕妇密切接触,以减少辐射对他人的影响。

2.4 心理准备核医学检查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药物,可能会有注射、吞服、静脉输液等不适。

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应尽量保持放松状态,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3. 核医学检查流程概述核医学检查的流程通常如下:3.1 术前准备在核医学检查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病情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有无对放射性同位素过敏的情况,并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和用药情况。

3.2 注射或吞服放射性同位素根据检查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注射或吞服给患者。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会定位到特定的器官,并发出特殊的辐射信号。

3.3 图像采集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开始发挥作用后,患者会被安置在特定的仪器上,如SPECT、PET等,进行图像采集。

这些仪器可以记录和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发出的信号,并生成相应的图像。

3.4 结果分析和报告医生会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器官的功能或病变程度,并撰写结果报告。

患者可以在后续预约中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1.了解有无怀孕、哺乳及刚做完放射科增强或造影检查,及时告知医师。

2.检查前准备好各种病史检查资料。

3.检查当天去除各种首饰及金属物品(如腰带、钥匙、项链、首饰、硬币、含金属成分的胸罩等),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

4.检查前需排空小便,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和衣裤。

18F-FDG肿瘤全身显像1.禁食。

检查前禁食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2.测量血糖,要求血糖<8.8 mmol/l最佳,≤11.1mmol/l通常可以接受。

3.注射显像剂前平静休息10~15分钟。

4.肘静脉常规注射18F-FDG,注射显像剂后在安静避光房间平卧休息45~60分钟后检查,尽量避免走动,以免肌肉紧张干扰诊断。

5.当进行脑部位显像时,患者还应进行视听屏蔽。

显像前了解患者耐受能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6.检查一个体位20分钟,一般肿瘤显像需要45分钟,个别患者需要1h后进行延迟显像,特殊情况遵医嘱。

全身骨显像1.饮食无殊。

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饮用足够的水,饮水应达到500~1000ml。

2.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3.近期使用钡剂者,病人需将钡剂排出后(约3天)再约检查。

4.显像前病人排空小便。

5. 肘静脉常规注射99m Tc-MDP后3-5h检查,检查共需12min,特殊情况需要加体位者遵医嘱。

肾动态显像1. 饮食无殊。

病人准备:记录受检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

检查前30~60min饮水300~500ml,显像前排空膀胱。

2.测定满针总计数,中心点位于探头中央,高度30cm。

3.病人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床边注射,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99m Tc-DTPA,同时启动采集开关,检查共需25min左右。

4.结束后测定注射器的残留计数。

甲状腺静态显像1.饮食无殊。

妊娠、哺乳期妇女禁查,特殊情况请告知医师。

2.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流程说明1.了解有无怀孕、哺乳及刚做完放射科增强或造影检查,及时告知医师。

2.检查前准备好各种病史检查资料。

3.检查当天去除各种首饰及金属物品(如腰带、钥匙、项链、首饰、硬币、含金属成分的胸罩等),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

4.检查前需排空小便,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和衣裤。

18F-FDG肿瘤全身显像1.禁食。

检查前禁食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2.测量血糖,要求血糖<8.8 mmol/l最佳,≤11.1mmol/l通常可以接受。

3.注射显像剂前平静休息10~15分钟。

4.肘静脉常规注射18F-FDG,注射显像剂后在安静避光房间平卧休息45~60分钟后检查,尽量避免走动,以免肌肉紧张干扰诊断。

5.当进行脑部位显像时,患者还应进行视听屏蔽。

显像前了解患者耐受能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6.检查一个体位20分钟,一般肿瘤显像需要45分钟,个别患者需要1h后进行延迟显像,特殊情况遵医嘱。

全身骨显像1.饮食无殊。

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饮用足够的水,饮水应达到500~1000ml。

2.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3.近期使用钡剂者,病人需将钡剂排出后(约3天)再约检查。

4.显像前病人排空小便。

5. 肘静脉常规注射99m Tc-MDP后3-5h检查,检查共需12min,特殊情况需要加体位者遵医嘱。

肾动态显像1. 饮食无殊。

病人准备:记录受检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

检查前30~60min饮水300~500ml,显像前排空膀胱。

2.测定满针总计数,中心点位于探头中央,高度30cm。

3.病人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床边注射,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99m Tc-DTPA,同时启动采集开关,检查共需25min左右。

4.结束后测定注射器的残留计数。

甲状腺静态显像1.饮食无殊。

妊娠、哺乳期妇女禁查,特殊情况请告知医师。

2.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

核医学检查操作规程制度

核医学检查操作规程制度

核医学检查操作规程制度一、概述核医学检查是一种紧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本医院订立了本规程,对核医学检查操作进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医院全部从事核医学检查工作的医师、技师以及相关医院管理人员。

三、安全措施1. 核医学检查设备安全1.1 核医学检查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2 技术人员在工作前必需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立刻报告设备维护和修理负责人员。

1.3 禁止技术人员私自调整设备参数或维护和修理设备,如有需要应与维护和修理负责人员协商并记录。

2. 防护措施2.1 医师、技师及操作人员必需依照相关规定穿着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需依据具体检查项目进行适当的辐射防护,保护其它身体器官。

2.3 核医学检查室必需具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如铅墙、铅门、铅玻璃等,确保辐射安全。

3. 辐射安全掌控3.1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应严格掌控辐射剂量,确保患者及相关人员的辐射安全。

3.2 操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应了解辐射设备的剂量限制及相关操作流程。

3.3 技师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减少辐射剂量并确保诊断质量。

4. 废物处理4.1 核医学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需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妥当处理。

4.2 辐射废物应收集、封装、标记,并交由特地机构进行处理。

四、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1.1 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应向医护人员供应准确的个人信息。

1.2 医师在核医学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必需的评估和咨询,并说明检查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2. 检查流程2.1 医师和技师应依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核医学检查,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和准确。

2.2 医师和技师应了解检查设备、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要求。

2.3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应依据具体检查项目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

2.4 医师应与技师紧密搭配,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作业指导书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作业指导书

核医学与放射治疗作业指导书第1章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基础 (3)1.1 核医学的定义与历史 (3)1.1.1 定义 (3)1.1.2 历史 (4)1.2 放射治疗的原理与发展 (4)1.2.1 原理 (4)1.2.2 发展 (4)第2章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基本性质 (4)2.2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与应用 (5)第3章核医学显像技术 (6)3.1 放射性显像原理 (6)3.1.1 核素的选择与标记 (6)3.1.2 示踪剂的注射与分布 (6)3.1.3 放射性射线的探测与成像 (6)3.2 常用核医学显像设备 (6)3.2.1 γ相机 (6)3.2.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6)3.2.3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6)3.3 核医学显像的临床应用 (6)3.3.1 心血管系统 (7)3.3.2 神经系统 (7)3.3.3 代谢与内分泌系统 (7)3.3.4 肿瘤显像 (7)3.3.5 骨骼系统 (7)3.3.6 呼吸系统 (7)3.3.7 消化系统 (7)3.3.8 泌尿系统 (7)3.3.9 传染病与炎症 (7)第4章放射治疗设备与防护 (7)4.1 放射治疗设备类型及原理 (7)4.1.1 X射线治疗设备 (7)4.1.2 电子线治疗设备 (7)4.1.3 伽马刀治疗设备 (8)4.1.4 质子治疗设备 (8)4.2 放射治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8)4.2.1 设备使用 (8)4.2.2 设备维护 (8)4.3 放射防护原则与措施 (8)4.3.1 防护原则 (8)4.3.2 防护措施 (8)第5章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9)5.1 放射治疗计划的基本步骤 (9)5.1.1 病例评估 (9)5.1.2 设备选择 (9)5.1.3 治疗技术确定 (9)5.1.4 计划设计 (9)5.1.5 治疗计划评估 (9)5.2 放射治疗计划优化 (9)5.2.1 剂量优化 (9)5.2.2 几何优化 (9)5.2.3 生物优化 (9)5.3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与验证 (10)5.3.1 剂量分布评估 (10)5.3.2 计划验证 (10)5.3.3 治疗中监控 (10)5.3.4 治疗后评估 (10)第6章肿瘤放射治疗技术 (10)6.1 外照射放射治疗技术 (10)6.1.1 X线射线治疗 (10)6.1.2 电子线治疗 (10)6.1.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10)6.2 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 (10)6.2.1 近距离放射治疗原理 (10)6.2.2 放射源种类及植入方式 (11)6.2.3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优缺点 (11)6.3 特殊放射治疗技术 (11)6.3.1 重粒子治疗 (11)6.3.2 分子靶向放射治疗 (11)6.3.3 磁共振引导的放射治疗(MRgRT) (11)6.3.4 光子治疗 (11)第7章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1)7.1 代谢显像 (12)7.1.1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12)7.1.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12)7.2 受体显像 (12)7.2.1 酶标记受体显像 (12)7.2.2 抗体标记受体显像 (12)7.3 乏氧显像 (12)7.3.1 乏氧特异性探针 (13)7.3.2 乏氧显像的临床应用 (13)第8章核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8.1 放射性核素治疗 (13)8.1.1 概述 (13)8.1.2 常用放射性核素 (13)8.1.3 治疗原理 (13)8.1.4 治疗策略 (13)8.2 靶向放射性治疗 (13)8.2.1 概述 (13)8.2.2 靶向放射性药物 (13)8.2.3 治疗原理 (13)8.2.4 治疗策略 (14)8.3 介入核医学治疗 (14)8.3.1 概述 (14)8.3.2 常用介入治疗方法 (14)8.3.3 治疗原理 (14)8.3.4 治疗策略 (14)第9章放射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14)9.1 放射治疗急性并发症 (14)9.1.1 皮肤反应 (14)9.1.2 黏膜反应 (14)9.1.3 消化系统反应 (14)9.1.4 白细胞减少 (15)9.2 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 (15)9.2.1 肺纤维化 (15)9.2.2 心脏损伤 (15)9.2.3 脊髓损伤 (15)9.2.4 淋巴水肿 (15)9.3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5)9.3.1 预防措施 (15)9.3.2 处理方法 (15)第10章肿瘤综合治疗与核医学 (15)10.1 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与原则 (15)10.1.1 概念 (16)10.1.2 原则 (16)10.2 核医学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16)10.2.1 诊断 (16)10.2.2 治疗 (16)10.3 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 (16)10.3.1 乳腺癌综合治疗 (16)10.3.2 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 (17)10.3.3 结直肠癌综合治疗 (17)第1章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基础1.1 核医学的定义与历史1.1.1 定义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分支。

核医学科实习医生手册

核医学科实习医生手册

血严重说明心肌受损严重,处在高危状态,应采取手术或PTCA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检查目的:估计危险性和预后,帮助治疗决策。

检查项目:1.首选201Tl静态心肌灌注显像加延迟再分布;2.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3.运动负荷或潘生丁介入心肌显像。

适应症: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及猝死故不宜进行运动负荷显像;潘生丁可诱发“盗血现象”,加重病变心肌的相对缺血,表现为心绞痛加重,故也不宜采用,只有当病变较为稳定后,可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临床价值:1.静息心肌显像心绞痛非发作期间出现心肌缺血表示局部处于慢性缺血或低灌注状态,多见于发展成为心肌梗塞和持续性心绞痛的患者;2.运动负荷或潘生丁介入心肌显像同上节。

·无症状性冠心病检查目的:确定某些无症状者或体检者有无心肌缺血。

检查项目:运动负荷或潘生丁介入心肌显像。

适应症:1.特殊职业者体检;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

临床价值:1.对于某些特殊职业者体检,因与工作和个人关系重大。

要求所用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都要很高,并且是无创性。

本法符合这种条件,故在进行运动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不管结果如何一般皆应进行本法检查;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检查的临床价值见该病节段。

·急性心肌梗塞检查目的:1.急性心肌梗塞不能确诊需进一步检查;2.确诊病人的急性期危险性分级;3.恢复期危险性分级;4.冠脉再通术后心肌梗塞的诊断。

检查项目:1.静态201Tl心肌灌注显像;2.99mTc- PYP心肌梗塞灶显像;3.运动负荷或潘生丁介入心肌显像;适应症:经验表明血管再通术后再狭窄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故这一阶段的监测最为重要,宜作为常规进行。

临床价值:心肌灌注显像发现的再狭窄和新栓塞多可被冠脉造影证实,故可取代冠脉造影进行无创性定期随诊。

对照研究表明本法对再狭窄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运动心电图。

·心肌病检查目的:—些局灶性坏死,退行性变和纤维化的心肌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等。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总结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总结

核医学检查须知及简易流程总结一、核医学检查须知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人体内器官功能和病变的检查方法。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患者需了解以下事项:1. 服药问题:患者需告知医生是否正在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对甲状腺、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停药。

服药问题:患者需告知医生是否正在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对甲状腺、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停药。

2. 孕产妇问题:对于孕妇,核医学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和决策。

孕产妇问题:对于孕妇,核医学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和决策。

3. 过敏反应问题:沟通时需告知医生是否对放射性同位素过敏或存在其他过敏史。

过敏反应问题:沟通时需告知医生是否对放射性同位素过敏或存在其他过敏史。

4. 饮食问题:核医学检查有时需要禁食或特殊饮食,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准备。

饮食问题:核医学检查有时需要禁食或特殊饮食,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准备。

5. 辐射防护问题:核医学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辐射,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问题:核医学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辐射,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核医学检查简易流程核医学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查前准备:患者需要提前了解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药物的准备。

检查前准备:患者需要提前了解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药物的准备。

2. 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根据具体的检查项目,医生会在适当的部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

注射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确认。

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根据具体的检查项目,医生会在适当的部位注射放射性同位素。

注射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确认。

3. 等待追踪剂分布: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后,患者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以便追踪剂在体内分布到相应器官。

等待追踪剂分布: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后,患者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以便追踪剂在体内分布到相应器官。

核医学科各组护理工作流程

核医学科各组护理工作流程

1.注射:静态注射显像 动态注射显像
2.骨密度检查
3.敷贴治疗
预约--询问病史--注射药物--上机检查 静态显像: 1.骨显像 2.甲状腺(甲状旁腺)亲肿瘤显像 3.眼眶显像 4.FaPi
动态显像: 1.肾动态显像/分肾显像 2.腮腺显像 3.唾液腺显像 4.三相骨显像 5.肺灌注显像
适用于:血管瘤、瘢痕疙瘩
周一: 患者入院--血尿标本采集--分组检查--静脉输液--宣教发放口服药
周二: 颈部护理--心电及显像组(A/B)检查--下一批患者电话通知并核对信 息--静脉输液--发放口服药及门卡
周三: 静脉输液--宣教--服碘--测量体内活度
周四: 静脉输液--测量体内活度--甲亢患者服碘
周五: 静脉输液--测量体内活度

周六: 静脉输液--测量体内活度--碘131扫描
周日: 测量体内活度--出院宣教--出院
预约--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糖--宣教--注射药物--上机检查
药物分类及要求: 1. 18F-FDG:血糖、空腹 2.PSMA 3.11C-CFT:封闭视听
11C-PIB: 封闭视听 4.胆碱显像 5.心肌显像

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放射性物质在体内或体外追踪,再辅助成像技术观察人体组织和器官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核医学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

一、骨骼扫描骨骼扫描是一种检测骨骼是否存在肿瘤、感染、损伤等情况的核医学检查方法。

在该检查中,患者会被注射一种放射性物质,然后使用放射性摄影机进行扫描。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因为孕妇不宜进行该检查。

2.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含有骨灰分、胆酷胆汁酸排泄物或胆管显影介质的食物。

3.检查前一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早上禁食。

若需要连续进行多项核医学检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心脏核素显像心脏核素显像是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来评估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心肌缺血等。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手术、外伤或其他疾患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应提前告知医生。

3.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咖啡因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4.停用相关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

三、肺通气灌注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是一种通过核素注射和成像技术评估肺部通气和血液供应情况的方法。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巧克力、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3.停用抗感染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因为药物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4.检查期间保持正常呼吸,严禁憋气。

四、甲状腺扫描甲状腺扫描是一种评估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核医学检查方法。

在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哺乳,因为核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

2.停用甲状腺相关药物:如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3.检查前一天避免食用含有碘的食物或药物。

4.检查前一天晚上和检查当天早上禁食,除非医生另有指示。

医院核医学科医疗质量监控制度

医院核医学科医疗质量监控制度

XXXX医院核医学科医疗质量监控制度一、核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xxx质控医师:xxx质控成员:xxx/xxx实验室质控:xxx院感质控员:xxx健康宣教员和传染病网络直报质控员:xxx门诊医师组长:xxx设备管理和维护:xxx辐射防护管理人员:xxx急救物品管理:xxx消防安全管理员:xxx二、核医学科医疗质量监控制度每月由质控医师定期组织检查一次科室的医疗质量工作,检查工作结果有专人记录。

每月检查当月所有SPECT图像及报告,要求图像、报告合格率达95%以上,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0%以上,检查阳性率70%以上,功能检查结果计算正确率在98%以上。

每月抽查门诊病历10份,要求病历书写达门诊要求。

科内设急救车,由任亚辉、焦奋哲负责。

科内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和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ECT报告均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审核签发。

每月至少与临床沟通一次,了解临床科室的需要,及时改进工作,为临床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核医学科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为加强科室管理,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服务质量、整体素质、使诊断操作规范化,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特制定本标准:医疗质量标准(一)体外免疫分析的质控要求及标准(放射免疫检测)1.内部质量控制的指标(1)标准曲线的质控指标:采用同一个方法及同批试剂下述参数相对稳定:①总放射性(T)、ED25、ED50、ED75、斜率(b)、截距(a)应相对稳定;②最大结合率(Bo%)应≥30%;③非特异性结合(NSB)应≤5%;④相关系数(r)应〉0.99;⑤最高和最低浓度管结合率差〉30% 。

(2)批内复管误差(CV)应〈5%;批间复管误差(CV)应〈10%。

(3)质控血清测定值:①3个质控血清中有一个测定值超过3个SD;②3个质控血清值中有二个测定值在同一方向超过2SD;③3个质控血清均在同一方向超过1SD;有以上一项者,应整批或部分样品重新测定(检测报告均不可信)。

2.外部质量评估必须在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基础上,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临检中心每年2次的质量检测。

核医学科检查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核医学科检查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核医学科检查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核医学科检查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预约登记
患者持门诊或病房医师所开检查申请单来核医学科预约登记。

请您带
上已经做过的相关检查结果,我们还会询问您的病史,根据您的病情
制定最佳的检查方案。

二、安排检查日期和收费
根据检查方案,核定收费,尽早安排检查日期。

对外地来京就诊的患
者会优先安排检查。

确定检查日期后,我们会详细说明检查前需要注
意的事项,并留下您的联系电话,以便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可以及时跟
您联系。

三、定购药品
检查前一天下午定购检查当天所需放射性药物。

病人若因特殊原因取
消检查,请务必于检查前一天下午4点之前通知我科,以免造成药物浪
费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实施检查
检查前我们会向您说明检查的过程和所需时间,在检查过程中某些项
目会有特殊要求需要您配合。

与CT、B超或者核磁检查相比,多数核医
学检查从开始准备到检查结束所需要的时间很长,请您合理安排好检
查当天的时间。

五、报告
根据检查结果以及病史、体征、其它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做出核医学
诊断,必要时对病人以后的检查与治疗方案提出建议。

一般检查项目
可在检查后第二天下午取报告,有特殊情况者可提出要求做特殊处理。

六、随访与反馈
我科将长期保存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对部分患者还将不定期进行随访,同时,也欢迎患者随时向我们反馈检查后的病情变化。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

1.3核医学检查的准备与处理 1.常规准备
(1)检查者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以消除 其恐惧心理。 (2)应用放射性药物前,检查者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 姓名,放射性药物的名称、化学形式和活性等。 (3)在检查或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检 查者在检查前应备好抢救药物和用物。
2.不同部位核医学检查的准备与处理 (1)脑代谢显像。检查前,患者需禁食6 h以上,注射显像剂前安静休息至少30 min。 (2)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前30 min,检查者应给予患者口服过氯酸钾400 mg。 (3)心肌显像。用显像剂99mTc MIBI者应于注药后30 min摄入脂肪餐。 (4)肝胆显像。检查前,患者需禁食至少12 h。 (5)肝血流血池显像。患者应于注药前1 h常规口服过氯酸钾400 mg。 (6)骨显像。检查者为患者注入显像剂后,嘱其饮水1 000~1 500 mL,一般在注射后2~4 h显像。 (7)肾显像。检查者应嘱患者于检查前30 min饮水300~500 mL,以保证有一定的尿量。 (8)肺显像。在吸入显像剂前,检查者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口罩,向其解释雾化吸入的要求。 (9)甲状腺吸碘试验和甲状腺显像。检查前,患者需禁食含碘食物2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心肌显像和心功能测定、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强心苷浓度监测等。 2.神经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局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和神经受体显像。 3.消化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肝血管瘤显像、肝胆显像、异位胃黏膜显像和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显像。 4.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肺栓塞及局部肺功能测定。 5.泌尿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泌尿系统动态显像。 6.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甲状腺功能测定、内分泌系统显像、内分泌系统体外放射分析等。 7.肿瘤显像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放射免疫显像、其他特异性肿瘤显像、骨转移灶显像、 淋巴显像和胚胎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测定。

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

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

核医学检查与治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核医学检查与治疗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减少辐射风险,本制度依法订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核医学科室的检查与治疗工作,包含核医学诊断检查和核医学治疗。

第三条核医学检查与治疗应遵从医学伦理原则,保证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

第四条核医学科室应当配备合格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保障核医学检查与治疗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核医学检查管理第五条核医学检查应严格依照临床需要执行,医生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合理选择适当的核医学检查方法。

第六条核医学检查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认真询问,了解过敏史、孕产史、服药情况等相关信息,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第七条核医学检查前,医生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包含检查目的、检查过程、辐射风险等内容,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合理掌控辐射剂量,尽量减少辐射风险。

第九条核医学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和报告,及时供应给临床医生,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条核医学检查过程中应当做好辐射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应穿着好防护装备,严格遵从辐射防护操作规程。

第十一条核医学检查过程中如遇到意外情况,应立刻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

第三章核医学治疗管理第十二条核医学治疗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生进行,医生应具备核医学治疗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十三条核医学治疗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治疗目的、治疗过程、可能的效果和风险,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十四条核医学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第十五条核医学治疗中,医生应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核医学治疗后,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认真的察看和护理,及时处理并报告可能显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第十七条核医学治疗完成后,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供应认真的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引导患者进行后续随访和护理。

核医学检查操作与安全手册

核医学检查操作与安全手册

核医学检查操作与安全手册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标记物质对人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技术。

随着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推广,操作者必须熟悉核医学检查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以确保患者和操作者的安全。

本手册旨在提供核医学检查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帮助操作者正确、安全地进行核医学检查。

第一章概述核医学检查是一种通过内部摄取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人体器官功能和结构的方法。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体内分布后,通过γ相机等设备进行成像和记录。

核医学检查的常见方法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

第二章核医学检查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操作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准备和设备的准备。

患者准备方面,操作者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并告知患者检查的具体要求。

设备准备方面,操作者需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剂的准备充足,并检查影像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三章核医学检查的操作流程核医学检查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准备、放射性标记物质的摄取、显像和记录。

在患者准备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保证患者身体舒适,遵循放射性同位素的摄取时间和进食要求。

在标记剂摄取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按照规定剂量和摄取时间将标记剂注射或摄入患者体内。

显像和记录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准确设置设备参数,保证图像质量,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第四章核医学检查的安全措施核医学检查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措施,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这些安全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放射性同位素的正确使用和存放、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五章核医学检查的质量控制核医学检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操作者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设备稳定性和成像质量。

此外,操作者还需要对标记剂的质量进行监测,并参与相关质量评估活动。

结语核医学检查操作与安全手册为核医学检查的操作者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核医学科值班巡查制度及流程

核医学科值班巡查制度及流程

核医学科值班巡查制度及流程核医学科作为医院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科室,其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特制定以下核医学科值班巡查制度及流程。

一、值班制度(一)值班人员安排1、核医学科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技师和护士。

2、值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

(二)值班时间1、值班时间应根据医院的总体安排和科室的实际需求确定,通常分为白班、中班和夜班。

2、各班次的交接时间应明确,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值班职责1、医生职责(1)负责处理值班期间患者的诊疗工作,包括病情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开具医嘱。

(2)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和诊断,安排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3)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救治。

2、技师职责(1)负责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检查和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分装和使用,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3、护士职责(1)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和心理护理。

(2)执行医嘱,准确无误地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

(3)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保持环境整洁、安静和安全。

(四)值班纪律1、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和擅自离岗。

2、值班期间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从事与值班工作无关的事情。

3、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人员。

二、巡查制度(一)巡查频率1、白班每 2 小时巡查一次,中班和夜班每 1 小时巡查一次。

2、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设备应增加巡查次数。

(二)巡查内容1、患者情况(1)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等。

(2)了解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安慰。

2、仪器设备(1)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指示灯、显示屏和声音等。

核医学科操作常规

核医学科操作常规

核医学科操作常规第一章核医学概述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也可以定义为应用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临床核医学是利用核医学的各种原理、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和功能结构的变化,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提供病情、疗效及预后的信息。

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第二章诊断核医学脏器显像操作规范放射性核素脏器和组织显像是根据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分布的特点,在体外利用SPECT/PET获得脏器和组织功能结构影像的一种核技术。

我院核医学科显像设备是SPECT/PET。

它是配有符合线路的SPECT,以SPECT的功能为主,因为配有符合线路,还可以探测正电子湮灭辐射产生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光子,从而具有部分PET的功能,但是分辨率较专业PET稍低,如SPECT/PET的分辨率为1.0,专业PET 的分辨率为0.5,但已基本满足临床需要.第一节脑血流灌注显像【原理】某些具有小分子、零电荷、脂溶性高的胺类化合物和四配基络合物等可通过正常血脑屏障,被脑细胞所摄取,经代谢后形成非脂溶性化合物,从而能较长时间滞留脑内以满足显像的要求。

这类物质在脑内的存留量与局部脑血流量呈正比,静脉注射后,通过断层显像设备所获得的局部脑组织的放射性分布即反映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适应证】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血流灌注和功能受损范围的评价。

2.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诊断、儿童良性癫痫和儿童特发性癫痫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3.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评价颅脑损伤后或其手术后脑血流灌注与功能。

5.评价脑肿瘤的灌注情况。

6.畸形(AVM)。

7.诊断脑死亡。

8.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和癔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的功能损伤定位及辅助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名单
2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3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4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
5核医学科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4.26.6.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由专人负责,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意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馈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3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4核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计划
5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考核方案
6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规定
7核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8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措施
9放射诊疗质量保证方案
10核医学科人员上岗审批制度
三、询问内容
1、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有哪些防护措施?病人的防护措施?
12核医学科常规开展的诊疗项目
4.26.6.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由专人负责,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应急响应程序
2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置
3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制度
4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
5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制度
核医学科检查指导书
检查时间:检查科室:核医学科
一、检查形式:
围绕人、机、料、法、环,采用追踪检查法,进行说、写、做的现场检查,考查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
人——人员:配置、职责、管理模式、资质授权、培训考核、职业防护等;患者:隐私保护、知情告知、安全防护等
机——仪器设备:上岗许可、日常维护、故障应急处理、标识等
1核心制度
2核医学科工作制度
3核医学科各级人员职责
4核医学科继续教育制度
599Mo- 99mTc发生器操作规程
6高活性室淋洗标记注射操作规程
7MIBI标记、使用操作规程
8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标记注意事项
9放射性核素治疗操作规程
10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操作规范及流程
11核医学科各项检查主要适应症及禁忌症
5核医学科分区管理制度
6核医学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7核医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8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9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10核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流程
11核医学科院内感染控制总结
12核医学科院感控制小组名单
1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职责
14手卫生制度
4.26.4.1特殊检查室设计及空间区域划分应符合特殊检查需求,保证检查质量。并能将有害光、射线、磁场限制在检查患者所需的范围,避免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接触有害物质。
5仪器管理、操作、保养和维修制度
6仪器使用和管理制度
7SPECT/CT机房温度、湿度记录簿
8SPECT/CT故障、维修记录簿
9放射性药品(99mTc-MDP)质控记录
10SPECT/CT质控记录。
4.26.3.3体内检测的实验室须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查设备性能。
意见反馈
199Mo-99mTc发生器接收记录
299Mo-99mTc发生器淋洗液使用记录
318F-FDG配置记录
4放射性药品(131I、89sr)来药登记
599Mo-99mTc发生器回收收记录
6放射性医疗废物收集、存放登记簿
4.26.3.3体内检测的实验室须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查设备性能。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查对制度
2放射性活度计检定证书复印件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分区管理制度
2消毒隔离制度
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4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5医院消毒灭菌制度
6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7SPECT/CT质量检测报告书
8核医学科所用药物合格证件
9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10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11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12医疗废物转运制度
1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4.26.5.1开展诊断核医学活动应符合GBZ120-2002《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要求。
7、科主任简介
8、核医学科相关人员辐射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9、核医学科相关制度培训记录
10、特殊检查部门出具“临床诊断报告”由经过授权、具备执业医师资质的人员签发。
11、有主管的职能部门监管。
1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
4.26.3.1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执业医师出具诊断报告,解读检查结果。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的相关规定
2读片及报告签字制度
3核医学报告审核制度
4核医学科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
4.26.3.3体内检测的实验室须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查设备性能。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流程
3放射性核素脏器显像的质量管理
4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2、核医学科工放射防护如何监测?
3、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置?
4核医学科场所检测登记表
5放射性医疗废物收集、存放登记簿
4.26.5.2有明确的事故应急预案。
意见反馈
1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置
3核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应急处理预案
4核医学科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南
5核医学科不良事件应对措施
6放射性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7核医学科运动平板试验应急处理预案
料——一次性耗材、药品等(标识、效期、存放条件)
法——相关管理规定、规范、指南、要求
环(测)——实施环境、外部协作、监督检查
二.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
意见反馈
4.26.1.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置特殊检查室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放射诊疗许可证》复印件
3《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复印件
4《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
3核医学科仪器设备清单
4核医学科资产清单
4.26.4.1特殊检查室设计及空间区域划分应符合特殊检查需求,保证检查质量。并能将有害光、射线、磁场限制在检查患者所需的范围,避免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接触有害物质。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2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核医学科平面图
4核医学科人流路线图
6核医学科工作人员防护制度
7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8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管理制度
9放射性核素治疗辐射防护操作规程
10放射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1放射性工作人员培训与再培训制度
12核医学科辐射防护责任人职责与授权制度
13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制度
4.26.6.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由专人负责,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意见反馈
1放射诊疗许可证
2放射诊疗许可范围
3核医学科分区管理制度
4核医学科人流路线图
5部分标识牌照片
6相关厂家资质及合同等材料
4.26.5.1开展诊断核医学活动应符合GBZ120-2002《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要求。
意见反馈
1放射性药物操作防护制度
2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监测制度
3放射性三废的处理制度
5《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26.2.1特殊检查室卫生技术人员应依法获得资质,负责日常管理及医疗业务工作。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相关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2、核医学科人员一览表
3、核医学科医生学历结构分析表
4、核医学科医生职称结构分析表
5、核医学科主任聘书复印件
6、核医学科主任职称证书复印件
8核医学科急救药品和设备清单
9核医学科应急演练脚本
10核医学科不良事件记录
11核医学科不良事件分析记录
12核医学科应急演练记录簿
4.26.5.3临床核医学诊断时的防护符合要求。
意见反馈
1核医学科布局平面图
2核医学科人流路线图
2核医学科防护设备清单
4.26.6.1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或由专人负责,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