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古人是怎样读文言文的呢?我们今天又应怎样读文言文呢?
旧社会,书塾中古文的诵读情况,年老的一辈都还有深刻的印象:塾师摇头晃脑的得意吟诵,学童们高声大喊地齐声诵读,真是书声琅琅。鲁迅先生对此就有生动形象的描述,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这样写道:
“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为什么诵读时要拖长声音,还摇头晃脑,把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呢?其作用有二:一是通过拖长声音的诵读,产生一种类似歌唱旋律般的音乐美,在响亮和谐的书声中,诵读者边读边品尝课文,反复体会,从字里行间去揣摩、理解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原意,进而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技巧;二是通过诵读,达到巩固识字,练习正确发音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这需要调动学习者的眼看、口诵、耳听、脑记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这是符合学习的生理、心理规律的。有实验表明:如果
只用视觉记忆学习材料,其效率为27%,只用听觉记忆学习材料,其效率为16%;如果眼看、耳听、口说同时进行,其效率可提高到66%。所以,综合了多种感官加入的诵读是领会原作的文意、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而诵读时摇头晃脑等动作则是读到心领神会之处“入味”、“进入角色”时的一种不自觉的神态情状的外部表露。
诵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诵读得好,还是一种艺术享受。我国近代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就十分重视朗诵,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先生介绍说:“唐师(唐文治)讲授学习古文,重视朗诵,对阳刚阴柔不同风格的文章,朗诵的音调也不一样,强调‘因声以求气’的读法。我借助于朗诵以体会古代散文的精神所在,并用此以朗诵骈文,以通其‘潜气内转’之理。朗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反复熟诵,既要广博,又要精诵,因为用此苦功,古人不少名篇,至今还能背诵或记得片段。通过熟诵,才能融会主人的精神于自己的面目中,得心应手地具有写作骈散文的艺术技巧。而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引导我走上研究古代文艺理论的道路。朗诵文章不算学问,只是写文章的入门途径。”毛泽东、徐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青年时代也经常运用高声朗诵的方法,读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诵读既便于记忆,也能加深理解还能陶冶自己的性情,所以诵读时一定要做到“声人心随”,即要嘴巴念,耳朵听,心中想,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内容、意境,进入一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境界。
传统的诵读又是怎样的呢?虽然各地各人读的腔调有多种,但
概括起来一般也只有两种,第一种是顿读,第二种是吟唱。
顿读可分一字一顿和两字一顿两种。一字一顿的,如“孟——子——见——梁——惠——王——”之类;两字一顿的,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管是两字一顿,还是一字一顿,它们都讲究咬音正确,吐字分明,字字清朗,其间虽然也有抑扬顿挫的变化,但主要强调有一定的节奏。散文家、语文大师朱自清先生指出:“大概两字一顿是用在整齐的句法上,如读《千字文》、《百家姓》、《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家诗》之类;一字一顿是用在参差的句法上,如读‘四书’等。前者是音乐化,后者用同样强度读出,是让儿童记住每一个字的形和音,象强调的说话。”(《诵读法》)
第二种读法是吟唱,也就是拉长声调吟哦,还要加上一定的表情和动作的配合,这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融进自己感情体会的一种抑扬顿挫的朗读法。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寿老先生的读书就是这样的一种吟唱。古代的诗词歌赋、优秀散文一般都要通过吟唱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妙处,而领会到妙处时又往往情不自禁地出现摇头晃脑、点头拍案等等神态动作来。
这样反复熟读、吟哦,使前人的文章“如出我口”、“如出我心”,这不但有利于增强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清人唐彪曾说过:“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读书作文谱》卷五)。所以,古代
的语.文教学中先生都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细读、苦读。许多有作为的读书人也都注重诵读,如唐代韩愈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曾读到“口舌生疮”的地步,元代著名学者侯均“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诵乃已。尝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与己无益’。”(《元史·侯均传》)。
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诵读要有咬文嚼字的工夫,它“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们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的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强调:“你觉得这一段文章好,美,觉得这些词句有用,你就把它读熟记牢,这是主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些前人的经验之谈,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在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中,诵读法仍是值得重视的,课文中的名著佳作,优秀的段落句子,都要求我们能熟练背诵;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原则中,读是重要的一环。诵读,作为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方法,现在仍被广泛运用着,虽然我们今天诵读时具体的声调节奏和古时读法已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要求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读古时的文言文,大可不必一定要像古代人或像寿老
先生那样去读,可按照现在普通话的一般朗读要求去多读、熟读,把自己的感情融洽进去,仿佛置身其中了,就自然而然地会体现出一种韵味来,那就“入情”、“入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