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负荷负荷计算

直流系统负荷负荷计算
直流系统负荷负荷计算

表4-1 xx1000千伏变电站工程直流系统负荷统计一览表

第 1 页

1) 第一阶段计算容量 C C1=K k ?

I K C 1

1

t=1min K C1=0.94 I 1= 258.42A ∴ C C1=1.4×258.42/0.94=384.9(Ah) 2) 第二阶段计算容量 C C2=K k ?[

I K C 11+2

1C K (I 2-I 1)] t 1=30min K C1=0.66 I 1=258.42 A t 2=29min K C2=0.67 I 2= 202.32A ∴

C C2=1.4

×

[258.42/0.66+(202.32-258.42)/0.67]=430.9(Ah)

3) 第三阶段计算容量 C C3=K k ?[

I K C 11+12

K C (I 2-I 1)+13K C (I 3-I 2)]

t 1=60min K C1=0.45 I 1=258.42 A t 2=59min K C2=0.46 I 2=202.32A t 3=30min K C3=0.66 I 3=202.32A ∴

C C3=1.4

×

[258.42/0.45+(202.32-258.42)/0.46]=633.2(Ah)

4) 第四阶段计算容量 C C4=K k ?[

I K C 11+12K C (I 2-I 1)+13K C (I 3-I 2)+4

1

C K (I 4-I 3)]

t 1=90min K C1=0.37 I 1=258.42 A t 2=89min K C2=0.376 I 2=202.32A t 3=(90-30)min K C3=0.45 I 3=202.32A t 4=(90-60)min K C4=0.66 I4=202.32A ∴

C C4=1.4

×

[258.42/0.37+(202.32-258.42)/0.376]=768.9(Ah)

5) 第五阶段计算容量

C C5=K k ?[I K C 11

+12

K C (I 2-I 1)+13

K C (I 3-I 2)+4

1C K (I 4-I 3)+4

1C K (I 5-I 4)]

t 1=120min K C1=0.29 I 1=258.42A t 2=119min K C2=0.29 I 2=202.32A t 3=(120-30)min K C3=0.37 I 3=202.32A t 4=(120-60)min K C4=0.45 I4=202.32A t 5=(120-90)min K C5=0.66 I5=202.32A ∴C C5=1.4*[258.42/0.29+(202.32-258.42)/0.29]=

976.7(Ah)

6) 随机负荷 K CR =1.00

C R =5/1.00=5(Ah)

C R 叠加在C C2、C C3、C C4、C C5上,与C C1比较,取最大值,故蓄电池容量为:

C 10=C C5+C R =981.7(Ah)

电路设计与负荷计算

电路设计与负荷计算!家装必读!<3367>字节 规铜线截面积分为: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平方毫米 相关的计算公式为: I=KT0.44A0.75 其中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 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 A为覆铜线截面积,单位为mil(不是mm,注意); 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A。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铝线估算口诀(一): 二点五下乘以九(2.5×9),往上减一顺号走(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35×3.5),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铝线估算口诀(二):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 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办公楼供配电计算说明书s

供配电计算说明 本建筑物为二类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八层,框架墙结构。建筑高 度31.5米,楼内功能主要以办工为主。 本建筑物的用电负荷等级除消防电源为二级外,其它均为三级负荷。 在本建筑物室外设箱变一台,专供本建筑用电。 本建筑物内电源均由室外箱变引来,采用电缆YJV-1KV沿电缆沟敷 设,室内采用沿桥架敷设。引入电压均为: 220/380V ,消防备用电 源由柴油发电机供电。补偿后功率因数:C0S%%c=0.91 室内照明灯具主要采用荧光灯,节能灯或白炽灯; 由箱变至各层配电箱的供电干线,竖向沿竖井内电缆桥架敷设,水平 干线在吊顶内沿电缆桥架敷设。由电气竖井引至顶层水箱间电源线路穿 钢管暗敷 本建筑物防雷按三类防雷建筑设置, 本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联结 供配电设计计算: 一、总负荷计算 1计算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P=617Kw 需要系数: Kx=0.6 计算负荷: Pjs=P*Kx=370kW 1

功率因数:COSO=0.9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625A 2 变压器选择 SG10-500KVA-10KV/0.4 二、备用电负荷计算 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106Kw 需要系数: Kx=0.85 计算负荷: Pjs=P*Kx=90kW 功率因数:COSO=0.85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161A 电缆选用:YJV-1kV-4X70+1x35mm2 三、干线负荷计算 1)WLM1: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15Kw 需要系数: Kx=0.85 计算负荷: Pjs=P*Kx=13kW 功率因数:COSO=0.85 计算电流: Ijs=Pjs/1.732x0.38xCOSO=23A 电缆选用:YJV-1kV-5x16mm2 2) WLM2:用电设备安装容量:P=60Kw 需要系数: Kx=0.8 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摘要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计划、用电、调度等部门的基础工作。讨论了年度负荷预测、月度负荷预测和短期负荷预测的特点、成熟 方法,分析了负荷预测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指出未来的主要研 究方向。根据国内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实践和国外的经验,对我国 开展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参数辨识 第一章引言 负荷预测是从已知的用电需求出发,考虑政治、经济、气候等相关因素,对未来的用电需求做出的预测。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对未来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电力 需求量的预测决定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的大小;电能预 测决定发电设备的类型(如调峰机组、基荷机组等)。 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状况及水平,同时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最大负荷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确定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 第二章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原理 通常来说预测电力系统负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负 荷模型,该模型有两层含义:一是负荷的时空特性,二是负荷电压和频率特性。对于负荷的时空特性指的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分布,负荷的分布也会不同。这种负荷模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研究人员通常是采用负荷时间曲线来描述这种特性。这样负荷曲线以时间为依据,就可以分为日负荷、周负荷、季负荷以及年负荷;如果换成以时空角度为划分依据,则此曲钱又可分为系统、节点和用户三种负荷曲线;若按照负荷的性质来分,负荷曲线又可以分为工业、农业、市政以及生活负荷等。 在一般的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负荷模型指的就是未来时空特性,因此也可以将此作为负荷预测模型。通常负荷预测模型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短期或者实时的负荷预测,还能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做长期的预测。负荷的预测通常采用的是概率统计,有效地分析工具即为时间序列分析,由于是预测未来的负荷,所以会存在或多或少误差。对于未来负荷预测误差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与负荷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如某些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停电,这样负荷曲线就会在事故时段出现一些突变。此时就不能依靠负荷预测模型所得出得结果了,因为有人的干预。但是也不能因为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就全盘否定负荷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 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 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 倍”( 乘2)就是电流, 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 伏的电热 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 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 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是说,这后半句虽 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 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指380 伏三相交流侧) 【例3 】3 2 0 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 安(指 380/220 伏低压侧)。 【例4】100 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 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 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 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 千瓦安”。计算时, 只要“将千瓦数乘”就是电流, 安。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 伏的直流。 【例1】500 伏安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 伏电源侧)按“单相( 每)千瓦安”算得电流为安。

电气设计中负荷计算方法选择

电气设计中负荷计算方法选择 电力负荷计算方法包括:利用系数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需要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我国一般使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前者适用于确定全厂计算负荷、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及负荷较稳定的干线计算负荷;后者用于负荷波动较大的干线或支线。在实际设计和实践中.电力负荷计算的有关计算系数和特征参数的选择都会影响电负荷计算结果,使其偏大、偏高。 电力负荷的正确计算非常重要,它是正确选择供电系统中导线、开关电器及变压器等的基础,也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时,其电力负荷计算过小或过大,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电力负荷计算过小,就会引起供电线路过热,加速其绝缘的老化;同时,还会过多损耗能量,引起电气线路走火,引发重大事故。而电力负荷计算过大,将会引起变压器容量过剩,以及供电线路截面过大,相应的保护整定值就会定得过高,从而降低了电气设备保护的灵敏度;与此同时,电力负荷计算过大还增加了投资,降低了工程的经济性。 一般说来,当电力负荷值大于实际使用负荷的10%时,变压器容量要增加11%一12%,电线电缆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要增加巧%一20%,同时还会增加变压器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有功电力损耗。由此可见,电力负荷计算在供电设计中,特别是在确定变压器容量时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故正确地选择计算负荷方法与特征参数,对电气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概述 电力负荷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难以用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表示。在实际的工程计算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二项式系数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等进行工业企业供电设计中的电力负荷计算。 1.利用系数法 以平均负荷为基础,利用概率论分析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的关系。 2.单位产品耗电量法 在初步设计阶段对供电方案作比较时,可根据车间的单位产品耗电定额,产品的年产量和年工作小时数来估算。 3.二项系数法 考虑用电设备数量和大容量设备对计算负荷的影响的经验公式。 由于在一条干线上或一个车间里,当有多组性质不同的用电设备时,应根据其工作性质

工厂供配电系统计算题

4.1、某小批量生产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接有金属切削机床共20台(其中,10KW 的4台, 15KW 的8台 ,5kW 的8台),车间有380v 电焊机2台(每台容量18KVA ,?N =65%,,COS ΨN =0.5),车间有吊车一台(12KW ,?N =25%),试计算此车间的设备容量。 解:①金属切削机床的设备。金属切削机床属于长期连续工作制设备,所以20台金属切削 机床的总容量为:P e1=∑Pei=4×10+8×15+8×5=200KW ②电焊机的设备容量。电焊机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它的设备容量应统一换算到 ?=100%,所以2台电焊机的设备容量为: P e2=2S N N εCOS ΨN =2×18×65.0×0.5=14.5KW ③吊车的设备容量。吊车属于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它的设备容量应统一换算到?=25%,所以1台吊车的容量为: P e3=P N 25 εεN =P N =12KW ④车间的设备总容量为 Pe=200+14.5+12=226.5KW 4.2、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第一题。 解:① 金属切削机床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2 φcos =0.5 tan ?=1.73 )1(30P =d K e P =0.2×142=28.4KW )1(30Q =)1(30P tan ?=28.4×1.73=49.1kvar )1(30S =2 )1(302 )1(30Q P +=56.8kVA )1(30I = N U S 3)1(30=86.3A ②电焊机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35 φcos =0.35 tan ?=2.68 )2(30P =d K e P =0.35×16.1=5.6KW )2(30Q =)2(30P tan ?=5.6×2.68=15.0kvar )2(30S =2 )2(302 )2(30Q P +=16.0kVA )2(30I = N U S 3)2(30=24.3A ③吊车机组的计算负荷 取Kd=0.15 φcos =0.5 tan ?=1.73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综合模型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序列量,其中序列量包含最大负荷数值以及电量数值等成分,当前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是采用多样性的方法完成序列量的预测。首先要设定具体的条件,然后在该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假定,然后通过单一的方法对包含的多个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由于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因此最后得到的参数与理想数值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进行修正,通常采用的是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是不同的,各个数据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32],那种预测结果最为接近真实情况,与预测人员的经验以及日常积累的常识等存在密切联系,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国家各项能源政策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使用综合方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完成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终的参数。还有一种常用的负荷预测模型是加权处理,使用多种方法完成历史序列等数据的分析和预测,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权重的设置,最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出来,得到最终分析数据。 首先,针对使用到的序列预测方法,做如下定义: 定义1:有关预测、推理及拟合序列: 当获得某一物理量后,在要求的历史时间段范围内如n t ≤≤1的取值分别为 n x x x ,,,21 对于未知时段N t n ≤≤+1范围内进行预测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预测公式: N n t t S f x t 2,1),,(?== 其中,预测模型的参数向量的数值用S 表示,例如当预测模型为线性状态时, 则有:T t b a S t b a t t S f x ],[,),,(?=?+==有 此时可以计算得到各个时段的预测数值大小,分别为N n n x x x x x ?,?,?,,?,?121 +,此时会将序列n x x x ,,,21 称为原始数列,n x x x ?,,?,?21 为原始数列的预测序列,在未来的某个时段得到的相对应的子虚列N n x x ?,?1 +称为原始序列的推理数列。相应 的拟合时段主要指的是时段n t ≤≤1这一段范围,推理时段主要指的是时段N t n ≤≤+1这一段范围。 定义2:拟合残差、方差以及协方差 采用m 种方法对原始数列的数值n x x x ,,,21 进行预测分析,其中的第i 中预 测方法对原始序列的拟合序列为n x x x ?,,?,?21 ,因此能够得到有关拟合残差的数值 大小: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姓名:张朋 单位:同煤集团四老沟矿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是供电系统设计计算的基础,为选择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电气设备,确定测量仪表的量程,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重要的计算依据。所以负荷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供电设计的质量。对于各种类型的用户,由于其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负荷,总结出的各种负荷的计算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本章以工矿企业用户为例来论述计算负荷的意义及求计算负荷的方法。 一、负荷的基本概念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时的实际负荷并不等于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这是因为用电设备不可能全部同时运行,每台设备也不可能全部满负荷,各种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工厂供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我们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用电设备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荷”。 通常规定取30分钟(min)平均最大负荷30P 、30Q 和30S 作为该用户的“计算负 荷”,并用js P 、JS Q 和js S 分别表示其有功、无功和现在计算负荷。为什么取用“30分钟平均最大负荷”呢? 这是考虑:对于中、小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即表示发热过程进行快慢的时间数值)大约为10min 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尖峰负荷时,导体温度来不及升高到相应伍而尖峰负荷就消失了,所以尖峰负荷虽比30P ,30Q 和30S 大,但不是造成导体达到最高温升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约为3T 一4T ,所以对于中、小截面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可近似为3T ≈30min ;对于较大截面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大多大于10min ,因而在30 min 时间内,一般达不到稳定温升,取30min 平均最大负荷为计算负荷偏于保守,但为选择计算的方便和一致性,如上规定还是合理的。因此,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器设备的依据,并有如下关系: 30max jS P P P == 30max jS Q Q Q == 30max jS S S S == 二、负荷计算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工厂供电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汁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选择的合理性、经济性。如果汁算负荷确定的过大,将使电气设备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利有色金属的浪费;而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小,则电气设备运行时电能损耗增加,并产生过热,使其绝缘过于老化,甚至烧毁、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供电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正确的计算入法来确定汁算负荷。 1、 设备容量的确定 用电设备铭牌上都标有设备的额定功率.用“N P ”表示。但是由于备用电设

06第六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

第六章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负荷的计算 Electric loads’ calculatio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 §6-1 负荷曲线与特征参数 Load curves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一、电力系统负荷的组成composition of electric power load 电力系统的总负荷:系统中千万个用电设备所需功率的总和。(异步电动 机、同步电动机、电热炉、整流设备、照明等) 综合用电负荷: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市政生活所需的功率之和。 供电负荷:综合用电负荷+网络损耗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厂用电 二、负荷曲线load curve ——反映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按负荷种类分:有功负荷曲线,无功负荷曲线、 按时间长短分:日负荷曲线,月负荷、年负荷曲线 按计量地点分:个别用户、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乃至整个地区、整 个系统 相对来讲,无功负荷曲线用途较小,实际只是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无功功率平衡表或各枢纽点电压曲线。 1.日负荷曲线:

电厂制定投标策略的依据。可用于决定系统的日发电量 。 2.年最大负荷曲线 一年内逐月或逐日综合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曲线。用于制定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决定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3.年负荷持续曲线 它不按时间的先后排列,只按全年的负荷变化,根据各个不同的负荷值在一年内的累计持续时间而重新排列组成;依据该曲线可以计算出一年内消耗的总电能。 三、 负荷曲线的特征参数 parameters of load curve 1.最大负荷P max 2.最小负荷P min 3.全年的电能 A =?8760 pdt 全日的电能 ?=24 0pdt A 4.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max T ,max 8760 max max P pdt P A T ? == 5.平均负荷 24 A 8760A P D Y av == 6.负荷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有功负荷率α: α= max P P av 或 P av =αmax P ?; α越小,说明曲线起伏越大,α<1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 9-1负荷的组成 1.综合负荷的定义 答: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的负荷,亦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它是把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所有的用户的负荷总加起来而得到的。 2. 综合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的区别及关系 答: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 9-2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的定义 答:反映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用负荷曲线来描述 ? 2.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慨念 答: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分,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天24小时负荷的变化情况;年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年内负荷变化的情况。 ? 3.日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平均负荷、负荷率、最小负荷系数的慨念 答: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max P (又称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min P (又称谷荷);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期(日,月,年)内的负荷功率的平均值,24 24d av W P Pdt =?;负荷率m k 是日平均负荷av P 与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ax av m P k P = ;最小负荷系数α是日最小负荷min P 跟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in max P P α=。 ? 4.日负荷曲线的作用 答:日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它是调度部门安排日发电计划和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要依据。 ? 5.年最大负荷曲线的定义和作用 答:年最大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它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同时也为制订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的扩建或新建计划提供依据。 ? 6.年持续负荷曲线的定义、最大负荷利用时数的慨念、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用途 答:年持续负荷曲线是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排列而绘制成,作用是安排发电计划和进行可靠性估算。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 T 是全年实际耗量W 跟负荷最大值max P 之比,即8760 max 0 max max 1 W T Pdt P P = =? 9-3负荷特性与负荷模型 1.负荷电压静态特性、ZIP 模型 答:当频率维持额定值不变时,负荷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称为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负荷模型ZIP 是指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对负荷特性所作的物理模拟或数学描述,负荷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2 2(/)(/)(/)(/)N P N P N P N q N q N q P P a V V b V V c Q Q a V V b V V c ??=++?? ??=++?? 其中系数满足11P P P q q q a b c a b c ++=??++=? 上式中第一部分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代表恒定阻抗消耗的功率;第二部分与电压成正比,代表与恒电流负荷相对应的 功率;第三部分为恒功率分量。 2.负荷频率静态特性的线性模型 答:(1)(1)N PV N qV P P k V Q Q k V =+????=+??? 和(1) (1)N Pf N qf P P k f Q Q k f =+????=+??? 式中()/N N V V V V ?=-,()/N N f f f f ?=-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是供电系统设计计算的基础,为选择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电气设备,确定测量仪表的量程,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重要的计算依据。所以负荷计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供电设计的质量。对于各种类型的用户,由于其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计算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负荷,总结出的各种负荷的计算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本章以工矿企业用户为例来论述计算负荷的意义及求计算负荷的方法。 一、负荷的基本概念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时的实际负荷并不等于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这是因为用电设备不可能全部同时运行,每台设备也不可能全部满负荷,各种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工厂供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我们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用电设备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荷”。 通常规定取30分钟(min)平均最大负荷30P 、30Q 和30S 作为该用户的“计算负荷”,并用js P 、JS Q 和js S 分别表示其有功、无功和现在计算负荷。为什么取用“30分钟平均最大负荷”呢? 这是考虑:对于中、小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即表示发热过程进行快慢的时间数值)大约为10min 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尖峰负荷时,导体温度来不及升高到相应伍而尖峰负荷就消失了,所以尖峰负荷虽比30P ,30Q 和30S 大,但不是造成导体达到最高温升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约为3T 一4T ,所以对于中、小截面导体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可近似为3T ≈30min ;对于较大截面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大多大于10min ,因而在30 min 时间内,一般达不到稳定温升,取30min 平均最大负荷为计算负荷偏于保守,但为选择计算的方便和一致性,如上规定还是合理的。因此,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器设备的依据,并有如下关系: 30max jS P P P == 30max jS Q Q Q == 30max jS S S S == 二、负荷计算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工厂供电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汁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选择的合理性、经济性。如果汁算负荷确定的过大,将使电气设备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利有色金属的浪费;而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小,则

电力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弱电学院---文章分类: 电工→电力技术∧上一篇∨下一篇◎最新发布列表... 发布者:弱电之家发布时间:2007-5-18 来源:dd 双击自动滚屏 总阅读:3642次本周阅读:4次今日阅读:2次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电力负荷: 既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也可指用电设备或用户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视具体情况而定。 电力负荷: 1、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 2、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消耗的电功率或电流。 (一)电力负荷的分级 1.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政治、经济上将造成重大损失者。在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是指在中断供电时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2.二级负荷;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为一般的电力负荷, (二)各级电力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要求有上述两个电源外,还要求增设应急电源。 常用的应急电源有:独产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干电池,蓄电池,供电系统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供电线路。 2.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供电。通常要求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

3.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二、电力负荷的类型 按用途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 按行业分:工业负荷、非工业负荷和居民生活负荷(民用电) 电力负荷(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 工厂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以下三类: 1 、长期连续工作制 2、短时工作制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3、断续周期工作制 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持续及负荷系数 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对电动机: 额定容量指其轴上正常输出的最大功率。 对电机、电炉、电灯等设备,额定容量均用有功功率P N表示; 对变压器和电焊机等设备,额定容量则一般用视在功率S N表示; 对电容器类设备,额定容量则用无功功率Qc表示。 2、负荷持续率 负荷持续率,又称暂载率或相对工作时间。 ε=t/T×100% T=t+t0 同一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例如某设备在时ε1的设备容量为P1,那么该设备在ε2时的设备容量P2为多少呢?这就需要进行“等效”换算, 即按同一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行换算。 设备容量与负荷持续率的平方根值成反比关系。因此 P2=P1√ε1/ε 2 例:某吊车电动机在ε1=60%时的容量P1=10KW。试求ε2=25%时的容量P

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负荷计算书的编制,供电方案的设计和选型

第四篇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仪电 讯设计 第二章电力系统设计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 第二节电力负荷计算书的编制 第三节供电方案的设计和选型 第四节电力系统单线图的设计 第五节主发电机组的选型 第六节应急发电机组的选型 第七节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第八节规格书的编制 第九节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第十节大功率电动机起动电压降

计算 第十一节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 第十二节电力系统中的电缆负载电流的估算 第十三节线路电压降计算 第十四节配电装置及其选型 第十五节电缆的种类,特性与选择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海上油气田电力系统的设计是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的众多专业中的一个专业,也就是电气专业。电气专业的设计工作主要是:进行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电力系统的设计。电力系统设计任务的开展,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的保证等的主要依据是:业主的任务书及其它专业提供的基础资料。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提供完成以后,电气专业就可以开展电力系统的设计了,电力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可归纳为: ●确定海上油田的基本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海上油田的规模,油气田资源的类型(油田,气田或油气田)和海 上构造物的形式等。 ●根据规范和业主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确定设计深度和范围。 ●根据机械,舾装,安全,通讯和仪表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清单编制电力负荷计算书。电力负荷计算书中的“正 常工况”计算的结果是选择主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依据。“应急工况”计算的结果是选择应急发电机的容量的依据。 ●根据负荷计算书的计算结果,确定电站的容量,电力及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确定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电压 等级和接地方式等)。

建筑供配电补充习题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 1-1、什么叫电力系统?什么叫建筑供配电系统? 1-2、什么是额定电压?我国对电网、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3、电力负荷按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几类?对供电各有什么要求? 1-4、试确定图1-1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G和变压器T1、T2和T3的额定电压。T1T2WL235kV10kVWL1 GT310kVWL3WL40.38/0.22kV 和,线路WL1、1-2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G,变压器T2T31-5、试确定图 WL2的额定电压。T1WL1 WL2G10/0.4kVT3T2WL4WL310kV220kV110kVWL5 1-6、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7、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程序及要求有哪些? 思考与练习题第二章.

2-1、负荷计算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2、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2-3、什么叫年最大负荷?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2-4、什么是计算负荷?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2-5、已知小型冷加工机床车间380V系统,拥有设备如下:机床35台总计98kW;通风机4台总计5kW;电炉4台总计10kW;行车2台总计10kW;电焊机3台总计17.5kVA(暂载率65%)。试采用需要系数法求(1)每组设备的计算负荷;(2)有功功率同时系数和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分别为0.9和0.95时,求车间总的计算负荷。 2-6、某住宅楼有住户120户,每户4kW,整个建筑用低压0.38kV线路供电,且三相负荷均匀分配,求该建筑的计算负荷。 2-7、某七层住宅楼有两个单元,每单元均为一梯两户,每户容量按6kW计,供电负荷分配如下,第一单元:L1供1、2、3层,L2供4、5层;L3供6、7层。第二单元:L2供1、2、3层,L3供4、5层,L1供6、7层。求此住宅的计算负荷。 2-8、已知室外一条三相照明线路上采用380V、400W的高压钠灯,L1、L2两相间接有45盏,L2、L3间接有44盏,L3、L1间接有46盏。试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这条照明线路上的等效三相计算负荷。 2-9、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功率损耗有哪些?各是如何引起的?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论文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论文 摘要: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负荷预测实质上是对电力市场需求的预测。该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各种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并指出做好负荷预测已成为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市场建设规划 1引言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从电力负荷自身的变化情况以及经济、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出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未来的经济、气象等因素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作出预先的估计和推测。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对未来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电力需求量的预测决定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的大小; 电能预测决定发电设备的类型(如调峰机组、基荷机组等)。 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状况及水平,同时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最大负荷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确定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 2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2.1单耗法 按照国家安排的产品产量、产值计划和用电单耗确定需电量。单耗法分"产品单耗法"和"产值单耗法"两种。采用"单耗法"预测负荷前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产品单耗或产值单耗。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规律是产品单耗逐年上升,产值单耗逐年下降。单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对短期负荷预测效果较好。缺点是: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比较笼统,很难反映现代经济、政治、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2.2趋势外推法 当电力负荷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且无明显的季节波动,又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趋势模型y=f(t)。当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能够延伸到未来时,赋予变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这就是趋势外推法。 应用趋势外推法有两个假设条件:①假设负荷没有跳跃式变化;②假定负荷的发展因素也决定负荷未来的发展,其条件是不变或变化不大。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是应用趋势外推法的重要环节,图形识别法和差分法是选择趋势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 外推法有线性趋势预测法、对数趋势预测法、二次曲线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趋势预测法、生长曲线趋势预测法。趋势外推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历史数据、所需的数据量较少。缺点是:如果负荷出现变动,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2.3弹性系数法

(完整版)电力负荷预测综述

电力工程信号处理 课程报告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分析 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王瑞霞老师 学号: 115108000887 姓名:于杏 日期: 2016.01.17

目录 1. 绪论 (2) 1.1电力负荷预测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2. 电力负荷预测 (3) 2.1 电力负荷的研究背景 (4) 2.2 电力负荷的构成及特点 (4) 2.3 电力负荷的一般步骤 (4) 2.4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5) 2.4.1 回归模型预测法 (5) 2.4.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5) 2.4.3 人工神经网络法 (6) 2.4.4 灰色预测法 (6) 2.4.5 专家系统法 (6) 2.4.6 模糊数学法 (7) 2.4.7 小波分析法 (7) 2.5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分析与比较 (8) 3.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极其重要。准确的负荷预测是实现规划方案科学性和正确性的保证,也是保证电网可靠供电,优质运行的一项前瞻性工作。 本文先对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和发展概况,然后着重列举了回归模型预测法、模糊数学预测法、小波分析法等七种预测方法,并分别指出了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不同及适用情况。以便于在选择出更为合适的电力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得到更为理想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电力负荷,电力系统,方法 Abstract Power load forecasting of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oper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accuracy of the load forecasting ensures the planning scheme to be scientific .It is also a prospective work to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power load forecasting firstly, and then emphatically enumerates seven kinds of forecast methods, such as the regression model prediction method, fuzzy prediction method,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etc. At the end,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ir different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The article is useful in choosing a more appropriate power prediction methd, on the basis of which, better predic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Keywords: power load, the power system,method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和意义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目的和意义 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负荷的统计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负荷计算结果对供电容量报装、选择供配电设备及安全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的作用。负荷计算的目的是: 1. 计算变配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2. 计算流过各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熔断器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设备的依据。 3. 计算流过各条线路(电源进线、高低压配电线路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线路电缆或导线截面的依据。 4. 计算尖峰负荷,用于保护电器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电动机的启动条件。 负荷计算方法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其中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最为简便;而二项式系数法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各台设备容量差别大的分支干线计算负荷时比较合理;在建筑配电中,还常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统计计算负荷。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原则 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原则计算设备功率: 1. 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 2. 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

3.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 4. 当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一般电力、照明负荷计算有功功率,应按未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低压总的设备功率、计算负荷。否则计算低压总负荷时,不应考虑消防负荷。当消防负荷中有与平时兼用的负荷时,该部分负荷也应计入一般电力、照明负荷。 5. 单相负荷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数据中心相关经验总结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计算,数据中心的负荷计算更适合使用需要系数法。计算时需要系数的取值、负荷取舍计入、蓄电池充电和空调照明的估算等内容,在数据中心的计算中还是有别于其他建筑专业的计算,现总结如下: 1. 数据中心的IT负荷重要性都比较高,必须使用UPS等设备来保证不间断供电,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不同,UPS会采取“1+1”、“2+1”、“2N”等不同的配置。由于供电部门需要统计机房设备安装总容量,所以数据中心的IT设备额定容量要用UPS设备的总装机容量。计算IT 设备容量时的需要系数根据UPS设备的配置方式调整,即需要系数=主用UPS设备数量UPS配置数量。例如:UPS按照2N 设置,进行负荷计算时,需要系数取0.5. 2. UPS配置的蓄电池充电容量需计入负荷计算。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不同,UPS蓄电池需按照不同后备时间配置,即每台UPS配置的蓄电池容量及组数不同。UPS蓄电池充电容量=电流×电压×组数×效率根据计算可知,UPS 蓄电池充电容量约为UPS配置容量的10%~20%,做负荷计算时可直接应用结论简化计算。 3. 在数据中心中,除了IDC机架外,空调在总负荷中占的比重也相当大,一般会配置备用空调设备,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备用数量会不同。计算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