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0)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17)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核中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B.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C。
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将影响DNA碱基组成D.单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的A+G=C+T或A+C=G+T 2.分析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
30% B.20% C。
40% D.70%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营酸B.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4.分析一段双链DNA的组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A.A/T B。
G/C C。
(A+T)/(G+C) D.(A+G)/(T+C)5.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
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例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6.某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碱基比值为0.3,那么,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A.1:1:1:1 B.2:2:3:3 C.3:3:10:10 D.10:10:3:37.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A.m、1/n B.1/m、n C.m、1 D.1、n8.从某生物组织中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 B.24% C.14% D.11%9.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果要求一种颜色代表一种物质,则至少需要准备几种颜色的塑料片A.3种B.4种 C.5种D.6种10.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0%的A、30%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A。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0)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2.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A.1/16 B.2/16 C.3/16 D.4/163.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基因工程B.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5.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A.辐射育种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6.下列方法不能导致人工诱变的是()A.X射线B.激光C.亚硝酸D.低温7.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8.诱变育种的突出优点是()A.方法简单易行B.能产生很多有利的个体C.节省实验用的材料D.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9.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型③能形成新基因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B.幼苗成活率高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11.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有错误的是()A.抗虫棉——基因工程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D.生产啤酒——无氧呼吸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C.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D.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1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其作为运载体的优点是()A.含有蛋白质从而能完成生命活动B.能够自我复制而保持连续性C.质粒都具有多个酶切位点D.具有环状结构,能够携带目的基因14.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至今用得最多的是E.coli、Bacillussubtilis和Saccharomycescerevisiae 三种常见微生物,其原因不包括()A.培养容易B.性状稳定,变异少C.繁殖速度快D.能高效表达供体性状15.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用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表达16.在基因工程中不会出现()A.限制性内切酶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B.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C.目的基因须有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D.最后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成功表达17.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A.蛋白质B.DNA C.RNA D.糖类2.下列选项为基因载体的是()A.DNA B.mRNA C.tRNA D.rRNA3.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C.F1中未出现的那个性状D.一对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F1中未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是RNA B.是DNA C.主要是RNA D.主要是DNA5.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6.下面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7.p53基因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内蛋白(p53)。
p53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
下图是p53作用的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NA损伤,p53可诱导细胞凋亡B.当DNA受损时,Mdm2和p53发生磷酸化,p53被激活C.p53的磷酸化抑制了其与p300的相互结合D.p53基因突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8.农作物的育种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和、④多倍体育种。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获得的后代的优良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B.②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③中使用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D.④能获得茎秆粗壮,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的植株9.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C.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D.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DNA分子可能储存相同的遗传信息;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些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可以表达,比如控制呼吸酶的基因;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核糖体只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与mRNA的种类密切相关,同一mRNA结合的核糖体上翻译出的多肽都是相同的。
答案:D2.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B.绿色植物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解析: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一个来自于氨基,一个来自于羧基.答案:D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皱粒豌豆是由于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母本细胞中编码淀粉分支酶基因的正常表达,导致淀粉合成减少,运输到种子细胞中的淀粉减少,豌豆种子的含水量减少而皱缩。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来实现的;有些基因参与了多种性状的控制,有些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该种变异是基因突变。
答案:A4.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3)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解析: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清楚地看到了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
答案:D2.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图中的(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它所含的核酸,而核酸控制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丙病毒的核酸是乙的,所以其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和乙相同,应控制合成了与乙相同的蛋白质。
答案:D3.2012·浙江金华十校一模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所含遗传物质不同导致的;肺炎双球菌有自己的核糖体,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蛋白质高温变性的原因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肽键依然存在,而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的实质是与肽键反应。
答案:A4.用DNA酶处理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这个实验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实了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但这不是该实验的目的。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潍坊一模)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会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C.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解析:基因突变是在DNA复制时产生的,突变率很低,有性生殖不能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双亲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并不包含双亲的全部基因;经过受精作用产生的配子含有来自双亲的遗传物质,因此会产生不同于双亲任何一方的基因组合。
答案:D2.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对下图中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解析:由图可知,②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③是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④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⑤是有丝分裂后期有4对同源染色体,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因此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⑥。
答案:C3.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A、B、C、D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和DNA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代表分裂间期DNA还没有进行复制、分裂间期DNA已经复制完毕、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B分裂间期DNA已经复制完毕,着丝点还没有断裂时。
答案:B4.(2011·沈阳二模)右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解析:该图表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与受精作用后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Ⅰ(A~C段)过程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变异现象是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随机结合的缘故;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分别为1∶2和1∶1。
2021-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50)
2021-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50)解析单链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碱基构成是:20%T,30%C,10%A和40%G,所以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15%A,35%G,15%T和35%C。
答案B—CTAGGGC—,4.(xx·大连月考)在进行基因工程时,已经得到一个目的基因==============—GATCCCG—要人工复制,使数量增多,需要的复制条件是( )。
①CTAGGGC或GATCCCG模板链②碱基A、U、C、G③碱基A、T、C、G ④核糖⑤脱氧核糖⑥酶⑦ATP⑧磷酸⑨蛋白质A.①③④⑦⑧⑨ B.①②④⑥⑦⑧C.①②⑤⑥⑦⑨ D.①③⑤⑥⑦⑧答案D5.右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
a链中A+TC+G等于b链中A+TC+G。
答案C6.(xx·潍坊质量监测)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D.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 4解析限制酶作用部位是DNA链的磷酸二酯键,即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部位也是磷酸二酯键,即①部位;DNA的特异性指的是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而不是碱基种类;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则碱基总数为mpn个,则G=碱基总数-2p2=mpn-2p2=pm2n-p,C正确;一个DNA复制两代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全部含有15N。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6)
一、单选题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2.曾经有几篇新闻报道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
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
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为男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B.患者为男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C.患者为女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D.患者为女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①②B。
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根据是()A。
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B。
近亲结婚使后代患有遗传病的机会增加C。
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5.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
若女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 )A.0 B 。
41C.21D.16.先天愚型的产生主要是卵细胞形成时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的,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不容易差错 ②异常的精子活力差不容易与卵完成受精 ③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更容易发生差错 ④异常和正常的卵细胞受精机会大致相同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7.人的i 、I A 、I 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 表现为O 型血,I A I A 或I A i 为A 型血,I B I B 或I B i 为B 型血,I A I B 为AB 型血。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6)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6)1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在发生下列哪种情况下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4个碱基对C.缺失4个碱基对D.缺失5个碱基对解析:A、B、D三选项都会引起移码突变,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都可能改变,但C项只是减少了1个氨基酸。
答案:C2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 )。
A.心肌细胞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C.根毛细胞D.精原细胞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B、C三项中细胞都不再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D3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解析: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基因重组是指非等位基因间的重新组合,能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但只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产生新的基因。
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是性原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时候,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答案:C4当牛精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不可能发生( )。
A.基因重组B.DNA解旋C.蛋白质合成D.基因突变解析:DNA复制时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复制过程DNA结构最不稳定,是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
DNA复制时还要进行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为细胞分裂准备物质条件。
答案:A一、选择题1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A.分裂间期B.前期C.后期D.在分裂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分子结构最不稳定的时期,DNA在细胞分裂间期解螺旋,结构最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
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14)
一、单选题1.将大肠杆菌放在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大肠杆菌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
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DNA,转放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三代,在第三代大肠杆菌DNA总量中带有15N 标记的DNA占A.12。
5%B.25%C.5%D.75%2.一个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最后形成的DNA分子数是( ) A.4个B.8个C.16个D.32个3.DNA分子自我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
③①④②⑤5.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 。
7(a -m) B.8(a -m) C.)21(7m a D.8(2a -m ) 6.某DNA 分子含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的20%,该DNA 分子中含胞嘧啶 A .350个B .420个C .520个D .780个7.用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玉米体细胞(2N =20)若干代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时,每个细胞中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10、20B.20、20C.20、40 D 。
10、208.下列关于DNA 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 .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C .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D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9.分析一个DNA 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 .20% B .30% C .40% D .70% 10.DNA 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A .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 .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C .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D .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11.图是DNA 分子杂交示意图,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杂合双链区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B .游离的两条单链上的碱基不能互补配对C .A 和B 分别来自不同的物种D .A 和B 分别来自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1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 B。
2021-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0)
2021-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0)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解析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
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 C4.(xx·北京海淀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是地理隔离,而不是生殖隔离。
答案 B5.(湖南六校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基因型频率改变,生物未必进化,A错误;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基因就是患者,而女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都含有色盲基因时才是患者,所以人群中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故不能得出B结论,因为有女性携带者,所以B错误;Aa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所以C错误。
答案 D6.(汕头测评)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
三个环节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解析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外界环境条件不可能使基因产生定向变异。
最新-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1) 精品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说明二者的平行关系。
答案:B2.(2018·长春质检)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答案:D3.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可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测试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答案】D【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选项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 选项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选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 选项正确。
2、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 30%,Aa 个体占 60%,aa 个体占10%。
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比例分别为()A 45%、30%、25%B 50%、40%、10%C 425%、35%、225%D 55%、30%、15%【答案】C【解析】AA 个体占 30%,自交后代都是 AA,占 30%。
Aa 个体占60%,自交后代中 AA 占 60%×1/4 = 15%,Aa 占 60%×1/2 = 30%,aa 占 60%×1/4 = 15%。
aa 个体占 10%,自交后代都是 aa,占 10%。
所以自交后代中 AA 占 30% + 15% = 45%,Aa 占 30%,aa 占 10% + 15% = 25%,C 选项正确。
3、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B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C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解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而不是基因型频率改变,A 选项错误。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 选项正确。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0)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字母X可能代表()A.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B.能合成抗体的人类细胞C.不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D.不能合成抗生素的人类细胞2.工程菌在降解有毒有害化合物、吸收环境重金属、分解泄露石油、处理工业废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工程菌的是( )A.通过X射线处理后,青霉素产量明显提高的青霉菌B.通过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繁殖快的酵母菌C.为抗虫棉培育提供抗虫基因的苏云金杆菌D.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能够分解多种石油成分的细菌3.基因工程技术中的目的基因主要来源于( )A.自然界现存生物体内的基因B.自然突变产生的新基因C.人工诱变产生的新基因D.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基因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DNA连接酶使黏性末段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5.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利用了酶的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催化活性易受外界影响6.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A.单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杂交种7.下列物质,不.属于基因工程所需最基本的工具是( )A.X射线B.DNA连接酶C.质粒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8.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时,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互换D.染色体变异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实现成功表达11.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2)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A.1个RNA、2个DNA B.3个DNAC.1个DNA、2个RNA D.3个RNA解析:DNA是双链结构,含有A、G、C、T 4种碱基即4种脱氧核苷酸,RNA是单链结构,含有A、G、C、U 4种碱基即4种核糖核苷酸,因此,DNA和RNA中共含有5种碱基即A、G、C、T、U,8种核苷酸。
答案:C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B.该过程需要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1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和表达,DNA的表达通过转录及翻译过程实现。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以mRNA为模板,m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的,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NA复制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的,复制一次形成两个DNA 分子。
DNA复制形成DNA分子,转录形成mRNA分子,翻译形成肽链,因此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殿。
答案:C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D.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解析: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逆转录过程只存在于少数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内。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好题荟萃(免费)
高一必修2《遗传与进化》好题荟萃(免费)一.选择题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1/4B、1/6C、1/8D、1/16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 .子二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 :1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A、46、23、23B、46、46、23C、0、46、0D、0、46、23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A、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6.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7.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B.5、4、4C.4、5、4D.5、4、5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D. 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9.某蛋白质由65个氨基酸组成,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有()A. 390个B. 195个C. 65个D. 260个10.下列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是()A、把生物进行分类B、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C、来自共同祖先的遗传D、用进废退11.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 .24%,72% B. 36%,64% C .57%,43% D. 60%,40% 12.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①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④13.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上的显性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14.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D.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15.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16.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17.下列有关等位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基因突变形成的B、控制相对性状C、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D、所含遗传信息相同18.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l 显隐性之比为 1:0B.F2 显隐性之比为 3:1C.F2 的基因型之比 1:2:1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 1:119.在基因工程研究中,不同来源的 DNA 分子之间的连接靠的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C、DNA聚合酶D、质粒20.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21.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A.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由交配22.下列关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B.被捕食者选择捕食者C.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单向选择,独立进化23.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练习题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练习题遗传与进化练习题一:1. 基因是什么?它在细胞遗传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它在细胞遗传中起着传递遗传信息、决定生物个体遗传性状的作用。
2. 什么是等位基因?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等位基因是指在相同位点上,由突变或重组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但表达不同形态的基因。
例如,人类血型的A和B型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3. 简述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区别。
显性基因在表现上能够掩盖隐性基因的表达,即显性基因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被掩盖。
隐性基因仅在纯合子(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状态下才表现。
4. 请解释下面的基因型AB: AaBb属于自由组合还是连锁组合?该基因型属于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是指两对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基因型的组合可以自由搭配。
5. 对于显性基因位点,一个有纯合子父母组合AA x aa,请分析子代各基因型在基因型和表现型上的比例。
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它们的子代基因型为Aa。
由于显性基因表现在纯合子和杂合子上,子代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是Aa,比例为100%。
练习题二:1. 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吗?遗传变异指的是基因和基因型在世代间的改变。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因为它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环境选择的作用下,有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2. 描述一下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作用。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对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原理是: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使得某些个体更适合环境,从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更高。
不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较低。
通过自然选择,适应性更高的基因型会在群体中逐渐增加。
3. 简述配子选择理论。
配子选择理论认为,雌性个体在选择配偶时候,会选择具有某些特征的雄性进行交配,这些特征可以为个体提供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例如,雌性鸟类会选择具有鲜艳羽毛的雄性进行交配,因为这些特征可能表明雄性拥有更高的个体健康状态和繁殖能力。
4. 什么是遗传漂变?与遗传平衡的概念有什么关系?遗传漂变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随机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20)1.(新题快递)500万年以前,人类和黑猩猩还是一家,人类经过基因代谢(即获得新基因,抛弃旧基因)而与黑猩猩区分开。
关于基因代谢的说法,不符合生物进化事实的是( )。
A.基因代谢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人类的基因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类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没有发生基因代谢D.人类基因组中,脑基因组的基因代谢速率最快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不能判断出人类基因的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动物快。
答案 B2.(2012·福州调研)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解析生物的变异(如长颈鹿的长颈、抗药基因和黑色桦尺蛾)是自发产生的,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同种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即可以自由交配并且交配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而“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 C3.(2012·南昌一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解析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
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 C4.(2012·北京海淀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是地理隔离,而不是生殖隔离。
答案 B5.(湖南六校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基因型频率改变,生物未必进化,A错误;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个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基因就是患者,而女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都含有色盲基因时才是患者,所以人群中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故不能得出B结论,因为有女性携带者,所以B错误;Aa自交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所以C错误。
答案 D6.(汕头测评)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
三个环节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 )。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解析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外界环境条件不可能使基因产生定向变异。
答案 B7.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C.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能决定进化方向(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只有自然选择,C项错误。
答案 C8.(2012·郑州质检)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
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的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解析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应属于同种物种,C错误。
答案 C9.(南通二模)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A地区的某些个体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据题干信息可推知:甲、乙、丙属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甲、丙两个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
答案 B10.(2012·太原调研)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解析某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则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A、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故两曲线相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并不能得到Aa 的杂合子比例越来越高的结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 C11.(长春一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B.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一定能形成新物种C.新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的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导致生物发生变异并与之相互适应解析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不一定都经过地理隔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A12.(西城测试)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细菌中的抗药性个体本来就存在,青霉素只是起选择作用而非诱变,所以选项A错误。
答案 A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一块某种甲虫成灾的菜地,先后使用了两种杀虫剂,该甲虫相对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2)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以上现象:①甲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甲虫起了________作用。
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变异,即抗药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然选择是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
②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的第六年,甲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甲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________重新适应环境。
(3)如果不使用杀虫剂,在保证该菜地收益的同时降低甲虫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使用杀虫剂后,甲虫与杀虫剂之间存在生存斗争,曲线下降说明大部分无抗药性的甲虫死亡,曲线上升表示存活下来的具抗药性的甲虫繁衍。
(2)甲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的选择作用,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对甲虫具有定向选择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甲虫在第六年时适应杀虫剂1的环境,在使用了新的杀虫剂2以后,甲虫抗药性增强的变异作为有利变异再次被选择并积累,最终存活下来的甲虫表现出对杀虫剂2环境的适应。
(3)不使用杀虫剂,要降低甲虫对菜地的危害,可引进甲虫的天敌、栽培能抗甲虫的作物等。
答案(1)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2)①选择定向②自然选择有利变异(3)引进甲虫的天敌、栽培能抗甲虫的作物等得分要诀本题的得分要点是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思想——甲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其实是环境即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甲虫的数量变化就是优胜劣汰的外在表现。
14.(12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2)在对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 和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 和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