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14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14 湘教版必修1
B 确的是 (
)
A. 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 物圈三个圈层
B.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 的大气密度小
C.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D. 生物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 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ppt课件
地壳
软流层: 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ppt课件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是地球的核 心,位于古登堡面和 地心之间。
以5100m为界,可 分为内核和外核。
内核
地核
►物质组成:可 能是极高温高压 下的铁和镍。
►物质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 固态
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
地幔
地核
观察:地壳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小结: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 拔越低,地壳越薄。 ppt课件
地壳 地幔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有氧、硅、铝、钙、钠、钾、镁、铁等。
地壳的内部结构: 大陆壳:具有双层结构(硅镁层和硅铝层),较厚; 大洋壳:一般为单层结构(硅镁层),较薄。
C.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D. 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ppt课件
课堂测验
3.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
A. 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 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 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 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ppt课件
课堂测验
4、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
第四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结构 (共8张PPT)
内 部 圈 层
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科学家如何“透视”地球内部结构? 2、地震波有哪两种? 3、两种地震波分别能在哪些介质中传播? 速度有何差异?
思维拓展——提高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站在震中的人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簸 还是左右摇晃? 2、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能否进 行石油勘探?
3、哪个字母代表地核?
岩石圈(100-110千米)4、A、B、C分别代表哪个
圈层?A层的主要成分?
岩浆发源地 外核——液态或熔融状态——磁场
内核——固态
地球圈层构造示意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最活跃的圈层? 2、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是?它由哪两部分 构成?它的下面是岩浆的发源地叫什么? 3、这些圈层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吗?
读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
图训ຫໍສະໝຸດ 17KM练—养
成
2900KM
良
好
读
图
习
惯 1、读出地震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两个
界面的深度。
2、说出并记住两个界面的名称、地球内 部三个圈层的名称。
1、图中哪些字母表示内部
读图观察: 圈层?地壳的厚度均匀吗?
地壳主要有几层构成?
2000—3000千米
2、软流层位于哪个圈层中? E层位于哪个圈层中?
思维导图——知识网
天体和天体系统
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宙
太阳辐射
中 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地 球
自转 地球的运动 公转 运动规律及地理意义
内部
的结构
名称、范围、特点
外部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课件
2020/8/3
1
6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划分依据——地震波:
特点 分 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纵波p 较快 固、液、气体 横波s 较慢
共同点
2020/8/3
1
7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划分依据——地震波:
特点 分 类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纵波p 较快 固、液、气体
横波s 较慢
固体
共同点
界面
2020/8/3
地核
1
27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莫霍
界面
地幔
2900
古登保
界面
2020/8/3
地核
1
28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莫霍
界面
地幔
2900
古登保
外核
界面
2020/8/3
地核
1
29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
57
4.
2020/8/3
1
58
5.
2020/8/3
1
59
6.
2020/8/3
1
60
7.
2020/8/3
1
61
8.
2020/8/3
1
62
8.
2020/8/3
1
63
8.
3.1
2020/8/3
1
64
8.
3.1 0点
2020/8/3
1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结构(共26张PPT)
4.岩石圈(岩石圈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气 物
岩石圈主要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位于软 流层以上。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 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 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 球部分。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 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 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
2.水圈
气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 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 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 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 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陆地水
生物水
大气水
海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3.生物圈
气 物
地球表面有生命的地带被称为“生物圈”,它包括 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气、水、岩石、土壤等)。现 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 和水圈的全部,构成,厚度约20km,其核心部分为地面 以上100M到水面以下200M。
(3)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至 地心。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 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核 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 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 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
内核:呈固态
地球内部圈层的深度及特征比较表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物质组成及特征
地壳
平均17
地幔 地核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共28张PPT)-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当地震发生时,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地震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合作探究 速度(千米/秒)
1.地震波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 了什么问题,推测它们状态可能是什么?
2. 地震波为什么能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3.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各圈层有何特征、组成物质??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 市场份额(国内、国 际)、产品归类、组 织结构之类的文字, 反白字,加阴影。
TM
AGW
G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Soft X (CS) 策略管理服务器
SGW
GK
信令网关
C&C08 iNET
MSR多业务交换机 (ATM/IP/MPLS)
■地壳的厚度 大陆地壳:双层
地壳
上层: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地幔
地幔:
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 为2800千米。
软流层
33km
上地幔
2900km
下地幔
地幔
5150km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 千米。
地核
2900km
外核
5150km
内核
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2900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探究:不连续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我们能否利用地震波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1.4 地球的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界面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并确认这两个界面的奥地利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和德国科学家古登堡。
■(一)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比较均匀。
到了莫霍面,地震波传播的速度突然增加。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趋势是不连续的。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
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二)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
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图1-21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三)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距离地球表面2900千米以下)所包围的球体。
地震波在地核中的传播,与在高温高压下铁中的传播状况相似,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高中地理必修一《14 地球的结构》 湘教新课标 PPT
地壳 上层地幔
下层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幔
地核
地球内部圈层的深度及特征比较表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地壳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 莫霍面 平均17
上地幔 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这个地方估计为岩
下地幔
浆的主要源地
古登堡面 2900
地核
外核 内核
陆地(33km)
33km
地幔 地核
2900km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 海拔高 度,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图
铝铁
硅
钙钠 钾
镁
氧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其他
大陆地壳:双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地幔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2、莫霍界面是( A ) A、地壳与地幔的界线 B、地幔与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D、上地幔与下地幔的界线
3、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紧密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随堂练习
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紧密,但与地球的内部圈
地表水 湖沼水
空间分布
冰川
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潜水 (深层地下水)承压水
冰川
静态水 内陆湖泊
循环周期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14地球的结构25张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只能感觉到 上下颠簸。 ?理由: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播。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读图1-21,地震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是什么? 距地表深度大致多少千米?地震波通过该面向下传 播的时候波速如何变化?这两个不连续面把地球内 部分为哪三层?
D. c
6. 岩石圈的下界在 A. 莫霍界面 C. 软流层上界
B. 古登堡界面 D. 下地幔上界
(C )
1.读地壳结构图,完成问题
(1)A层为__硅__铝__层,B层称为__硅__镁__层,A、B共同组成了地壳。 地壳厚度变化规律是_地__球__大__范__围__固__体__表__面__的__海__拔__越__高__,地__壳__越__厚__, _海__拔__越__低__,_地__壳__越__薄____________ 。 (2)界面M为___莫__霍__面_____,它的平均深度为_____1_7_____km。 (3)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__地__震__波__的__速__度__变__化__ 。 根据探测发现,地幔的底部存在一个 ___软__流____ 层,被认为是岩 浆的主要发源地。
(二)地幔(中间层)
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 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④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三)地核(最里层)
①位置和深度:是地球的最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距离地球 表面2900千米以下)所包围的球体。
②组成元素: 铁和镍(推断理由:地震波在其中的传播与在 高温高压下铁中的传播状况相似)。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湘教版 必修一1.4《地球的结构》 课件(共19张PPT)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D )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上下颠簸 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C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地震波 项 目 速度 纵波(P波) 横波(S波)
较快 固液
较慢 固
不同点
可通过介质 作用
上下颠簸 前后左右摇晃
相同点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 质而变化; 都可以通过固态物质。
考考你
地震发生在陆地上,我们是先感觉到前 后左右摇晃还是上下颠簸呢?
先上下颠簸,然后前后左右摇晃, 因为纵波的速度更快,横波的速度更慢。 那假如地震时,我们在西湖划船是什么感 觉呢?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概念
组成
作用
是地球自然环 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 于不间断的循 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是大气圈 、水圈和岩石圈 相互渗透、相互 影响的结果。
大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 气 组成的包围地球的 物质,主要成 分是氮和氧 圈 复杂系统 水 地球表层水体构 地表水、地 圈 成的连续但不规则 下水、大气水
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 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 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地核温度、压力和密 度很大。
图2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A
地壳
上 地 幔
B C D 下 E 地 幔 外 核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结构》教学课件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为固态
(2)物质成分以铁和镍为主
(3)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大气圈范围、大气的密度、大气压的变化? 地球最外的圈层,范围:下界一般为 地面,上界不明显。
大气的密度从地表向上越来越小。 大气压从地表向上越来越小。
大气从地表向上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或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
3、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生物圈
涉及的
范围?
(最高
4、
到达哪
生
里?又
物
可以深
圈
入至哪
里?
生物与
生物圈
的区别
与联系?
外部圈层互渗透、相互影响更为密切,并无 明显的界限。
范围
组成物质
大气圈
下界:地面, 上界:不明显
干洁空气、水 汽、固体杂质
从动态上看,水在不停地循环运动着,从数量上看, 它又保持着某种平衡。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
水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 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水自身、 水溶解营养物质) (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1)固态,由各种岩石组成
地表~莫 平均17 (2)各地厚度不一
霍界面 千米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 幔
莫霍界 面~古 17~
(1)固态,硅酸盐类物质,自上而下 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
登堡界 2900千 (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 地球的结 构
精品课件
地球的结构
• 地震波及界面 •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地球的外部圈层
精品课件
(一)地震波
●地震波: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 纵波与横波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使介质发生 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精品与课波件 的传播方向垂直。
● 纵波与横波的性质
地核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百分比
读图:地壳可分为哪两层精品?课件它们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幔是地球内部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
间的圈层。
以1000m为界分为
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
►物质组成:由含 铁、镁的硅酸盐类 组成。
地幔
1000m
►物质状态:固体
精品课件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 地壳 莫霍界面— 横 波
地幔 纵 波 古登堡面—
地核
莫霍面:地下20-30km处,纵波和横波波速都突然增大。 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处,纵波波速急精品剧课下件 降,横波停滞不前,突然消失。
地 壳
地幔 地核
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精品课件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精品课件
课堂测验
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D波
B. 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 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D. 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
化
精品课件
课堂测验
2. 下列关于莫霍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位于地面以下2900千米深处 B. 是德国科学家发现的
确的是 (
)
B
A. 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三个圈层
B.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 地面的大气密度小
C.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组成
D. 生物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
因素
精品课件
名称 传播速度 纵波(P) 快 横波(S) 慢
通过介质 固体、液体、气
体
固体
共同点
在不同介质中 速度不同
思考:地震发生后,陆地上人们的感觉怎么样,
与轮船上人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精品课件
地震波及界面
横波
纵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1、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 2、根据波速的变化,精地品课球件 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
精品课件
外核
归纳总结
圈层名称
不连续 面
深度
物质组 成
地壳
上
地
地幔
幔 下
地
幔
外 核 地核 内 核
精品课件
特征
归纳总结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物质组成
特征
地壳
平均17km
地幔 地核
上 莫霍面 地 幔 下 地 幔
古登堡面 外 核
内 核
约17km— 2900km
约2900km -6371m
坚硬的岩 a.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石(硅酸 b.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硅 盐类) 铝层不连续分布
硅酸盐类
a.固态 b.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a.可能是固态 b.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铁、镍等
精品课件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 都增大
精品课件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厚度2000-3000km,是生命生 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
地幔 地核
观察:地壳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小结: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 拔越低,地壳越薄。 精品课件
地壳 地幔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的物质陆壳:具有双层结构(硅镁层和硅铝层),较厚; 大洋壳:一般为单层结构(硅镁层),较薄。
地壳
软流层: 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精品课件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是地球的核 心,位于古登堡面和
内核 地心之间。 以5100m为界,可 分为内核和外核。
地核
►物质组成:可 能是极高温高压 下的铁和镍。
►物质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 固态
气
精品课件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它是
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气
精品课件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
之上,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气 物
精品课件
课后活动:
1、绘制一幅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2、请同学们利用图 书馆或互联网收 集有关地球各圈 层与人类活动关 系的材料
C.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D. 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精品课件
课堂测验
3.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
A. 由地壳中坚硬的岩石组成 B. 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 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 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精品课件
4、课下堂列关测于验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