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就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
的延续,而且还关乎道德、诚信及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着重大的经济转型和
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实现我国食品行业形势的根本好转,本文展开了对食品
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
1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1.1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01年南京冠生园陈
馅月饼事件;2003年金华火腿的敌敌畏事件;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事件;2006年的陈化粮、毒猪油、红心鸭蛋安全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是当年影响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催生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诞生)。而在
《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中指出,2012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有1942起。而到了2013年,广州药业维生素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农药砷、汞的残留,费列罗巧克力惊奇出现活蛆吓坏顾客,焦点访谈曝出不明不白的白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说明我国
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
1.2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首先,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
大隐患。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
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的施用化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预防和治疗家畜、家禽、鱼类等的疾病,促进生长,养殖者大量投入抗生素、磺胺类和激素等药物,造成了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兽药的残留已经成为目前及未来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次,由食源性污染产生的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中国公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卫
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
上升。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
这个数字漏报率达到95% ,因此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 新技术的风险,如转基因食品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它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未被证实的安全风险,引发
各界广泛争议。虽然转基因食品在抗虫害、高产量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但同
时转基因食品对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长期影响,如导致过敏反应、具有毒性、抗生素标记基
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等。而且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也可能有威胁,如对生物多样性的
威胁或生态污染。由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估计不足,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我国食品
安全中令人担忧的长期不安全因素。
1.2.2食品加工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我国使用的添加剂有22 类1812 种,它们可以防止生物污染、预防食物腐败变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长食品的保藏期、延长食品保存期以及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食品添加剂只要在一定的剂量下,不会表现出毒性,但是超过一定的摄入量,或者滥用时就可能表现出毒性作用。一些企业把一些根本不能用于食品的物质随意添加,如苏丹红、吊白块、硫磺等,造成滥用添加剂或者将添加剂无限量添加,严重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从近两年国家对食品的抽查结果来看,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产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其次,在一些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1.2.3 违法从事食品安全经营活动问题严重
在食品的加工中进行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尤其是一些个体工商户或者是一些家庭式作坊,生产条件、卫生条件不符合生产安全食品的要求。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让一些病死的畜禽肉、霉变原料、下脚料流入市场。
1.2.4 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存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的错误思想,导致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合理膳食知识及维权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广泛存在。
2•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2.1 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很多,重金属以及农药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速度极低,一旦污染,几乎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并通过土壤、水体被作物根系吸收而进入植物性食品,通过空气吸入、饮水、饲料进入到动物性食品中。而且空气污染可以通过污染土壤进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一旦环境的一个环节被污染,几乎迅速造成环境中的空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而且来源于污染区域的动植物食品都有被污染的可能性。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远远大于一些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
2.2 我国整个食品行业的质量保障能力不强
2.2.1 食品安全体系中的界定问题
2.2.1.1 食品安全体系中“角色不清”
职能部门既制定并解释法规、标准,又行使执法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滋生腐败,食品安全难以真正落实。
2.2.1.2 不同安全等级的食品“定义不清”
如保健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名词繁多,增加
了消费者识别食品安全等级的难度和市场的不透明度。
2.2.2 食品卫生缺高典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仅有20%与接轨国际,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
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
标准修订过程中,消费者的声音缺位,企业降低标准逐利冲动易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得到体现。一些企业靠低标准的产品占领市场,挤掉竞争对手,再慢慢提高标准。这种市场竞争策略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且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
2.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限制
我国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一直沿用良好操作规范(GMP)管理系统(即政府制定强制性的食品生产、贮存卫生法规,来确保食品卫生无害的体系)。但它们和FAO/WHO 的《国际食
品法典》推荐“ HACCP 体系” (即通过系统性地确定具体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性的系统),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2.2.4 食品安全法律的系统性不够
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链为基础上,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
2.3 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管不力
食品卫生执法与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监管过程中会出现重复执法,责权不明,甚至是监管空白。“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出现了监管漏洞。截至2012 年,全国的食品加工单位有44.8 万家,登记注册的食品经营单位有323 万家。有证的餐饮单位210 万家,10 人以下的小企业就占到80%,而无证照的小作坊、小餐馆更是不计其数。特别在种植、养殖环节,还依靠的是 2 亿多农民的分散经营。面对我国食品行业多、
小、散、乱、差的现状,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督力量明显是力不从心,监管对象的无限性和监管部门的有限性矛盾十分突出,在短时期内很难解决。
2.4 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部分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漠不关心,认为自己不会吃到,别人怎么样和自己无关,这样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无形之中在助长食品行业的不法行为。还有的人购买食品的时候对于有没有不安全因素从不考虑,只以食品是不是满足个人味觉的需要为出发点,对于个人遇见的食品安全事件自认倒霉,维权意识淡薄。
2.5 社会大转型时期下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开放的重大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从经济层面讲,我国正处在社会不稳定期,一个矛盾多发阶段,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导致不法分子有很多可乘之机,食品安全事件禁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