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f0612d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6.png)
⼩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6·12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Little Learner MagazineTeaching Practice D ecember 2016教育在线视界·汇信息⼩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课改的进⼀步深⼊,⼩学英语教学活动也⾛过了⼀段艰⾟的历程,⼴⼤的教师和教研⼈员也探索、总结出了多种英语教学的模式,所有这些都在致⼒于提升⼩学英语教学活动额效率。
但在此艰⾟的历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尽如⼈意的地⽅。
先笔者就此谈谈⾃⼰的看法:⼀、⼩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当前⼩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谈⼀谈。
1.学⽣⽅⾯学⽣对英语学习的内在动⼒逐步衰退。
主要表现在:(1)投⼊的时间越来越不⾜。
部分学⽣把英语的学习当成了负担,他们认为要背课⽂、要背单词,这样要默,那样要写,太费时费⼒,于是⼲脆应付教师的课堂教学。
(2)学⽣的学习资源少,⼤部分家长对孩⼦的辅导跟不上。
现今学⽣⼿中可供的学习资源就是教科书和配套的练习册,其他没有什么资料,他们在学习时⼀旦遇到困难或疑问,⽆法通过⾃学解决,家长也⽆法辅导或不辅导,久⽽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
2.教师⽅⾯(1)教法陈旧、滞后,英语课堂活动死板。
现今从事⼩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有五成以上是⾮专业的。
他们在教学中,利⽤的教学⽅式⽅法单调,训练的模式缺乏多样性,这样的课堂很难激发学⽣学习的热情,课堂⽓氛沉闷。
(2)主体与主导错误。
笔者发现在⼀些公开课、交流课上,很多教师注重的是⾃⼰的教学流程,只顾展⽰⾃我,忘记了学⽣才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重视学⽣真正的英语学习活动情况,致使学⽣只管听,不管问,更不管学。
(3)形与质分离。
笔者发现现今的很多⽼师都特别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果然是好,但应恰当使⽤,不要忽视必要的板书等。
过分依赖,就导致了课堂教学像学⽣在看电影似的,毫⽆英语学习的质量。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2a1572a482fb4daa48d4b00.png)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积极打造灵动课堂。
从事跨越式教学一年以来,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围绕教学的话题去创设情境,学生才会在有主题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英语课堂才会灵动有效。
一、常用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依据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条件,我认为常用的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
这好比是,你要游泳,就要身在水中,方可习得游泳本领一样。
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英语的“输出”和“输入”离不开情境,只有教师把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教师的“输出”才具有形象性;教师也只有把抽象的语言与情境联系起来,学生的“输入”才更富有真实性。
2.要注重创设课堂内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室和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学习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开设英语角等。
例如:在教学our school ,my classroom时,教室里的设施以及学校的各项设施就是活教材。
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知,从而习得知识。
还要注重创设课堂外的情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师生见面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如调查、填写表格,让学生出英语板报,用英语格言布置教室。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方面的竞赛。
3.通过实物及简笔画创设情境。
借用物品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较方便的情境设置方式,它形象生动,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系动词也可借助物体使之表达简洁、明了。
4.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境。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
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f75c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9.png)
情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营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的例子。
1.认识家庭成员:教师可以以自己的家庭为例,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例如,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外貌特征等。
通过这个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掌握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2.购物经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的过程。
教师可以扮演售货员的角色,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
学生可以用英语询问商品的价格、选择商品和支付等。
通过这个情境,学生可以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并学习与购物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3.外出旅行: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旅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旅行相关的英语表达。
例如,学生可以用英语询问路线、购买火车票、点餐、住宿等。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种情境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旅行的相关词汇和句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节日庆祝:教师可以以一些节日为背景,设计一个节日庆祝的情境。
例如,圣诞节、万圣节等。
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和使用与节日相关的英语表达。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
通过这个情境,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节日的英语表达,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庆祝方式。
5.校园生活:教师可以以校园生活为情境,设计一些与学校相关的情景对话。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的方式,学习与上学、课堂、运动会等相关的英语表达。
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在校内的日常活动,如上课、放学、参加活动等。
通过这个情境,学生可以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校园生活的英语表达。
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学生可以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语境的创设方法.doc何金莉
![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语境的创设方法.doc何金莉](https://img.taocdn.com/s3/m/443d584b33687e21af45a97a.png)
小学英语教学中真实语境的创设方法有效的教学总是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情境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可以挑选符合教学内容的视频、生活中的各种广告、说明书等,也可以因地制宜,各种节日、天气状况、教室、学生都可以成为真实的语境。
在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方式有以下几种:1、问题法通过问题设置真实的情境最简便易行。
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let’s read 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How long is the sperm whale? How heavy is it? How many teeth does it have ? What does it like to eat ? What can it do? 简单的问题设置了学习探究的情境,激起了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
但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2视频法视频也是常用的设置真实情境的方法。
根据需要可以直接从影片中剪切视频,也可自己动手制作。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 ? 时,制作了一段几个家庭的家务劳动视频,供学生进行话题交流。
此种方法操作时可能教学准备较复杂些。
3、实物法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起来相对真实。
如在教学颜色单词时,为学生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文具,玩具,然后设计“What colour is it ?”这一话题任务,让学生结合实物开展会话交流。
4、图片法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y new teachers 时,为学生准备了本校教师的图片,从而使学生在图片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话题交流:Who is your math teacher ? What’s he like ?5、简笔画法采用简笔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t the zoo 的会话时,我结合会话内容,在黑板上画了一头大象,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简笔画学说: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 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形象生动的简笔画使学生既惊讶于老师的“真厉害”,又有效的引入了新课的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
![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a1f44a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6.png)
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作者:曾菁瑜来源:《新教师》2021年第10期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情境的创设已经较为普遍,但是我们也常常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境创设,没有取得真正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依据教学过程中碰到的真实案例,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创设情境的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
一、脱离生活谈创设情境情境教学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会说汉语,而很多外国人却要漂洋过海到中国学习汉语,这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汉语的语境。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小学生无法像第一母语那样习得。
如何能让小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并想去学习它、运用它,这就需要密切联系生活。
【案例1】新标准《英语》四年级第四册Module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中的教学片段T:I like sports. Do you like sports?Yes. This week We had Sports Day.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s.(出示我校高年级学生参加区运动会的照片)What can he do?Yes,he can run.(学生安静,没有太大反应。
)这是一个运用多媒体创造运动会的情境案例。
教师期望能通过运动会的情境创设来让学生学习重点词语run(fast)、jump(high)等,但是因为出示的是区运动会的图片,背景是学生不熟悉的,人物也是陌生的,学生只当作一般图片浏览,没有起到情境创设的作用。
而就在上周,学校刚刚开过一次运动会,如果此时能用上本校本班同学的照片,相信这个情境的创设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地创设情境。
二、脱离趣味谈创设情境《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创设法浅析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创设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23d0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1.png)
·12·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推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其中情境教学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这是因为情境教学可以创造所需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这种特殊情况理解和应用知识。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在课堂上使用情境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必要性 1.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是关键阶段。
小学生拥有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然而,无聊的英语书籍知识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无疑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时,利用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寻求知识的动力,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学方案的不足。
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真正的语言环境,他们的兴趣难以在不利的环境中形成。
利用情境教学营造学生听说英语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感官感受,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有帮助。
2.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使用英语的实用技能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放在固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本无法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
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掌握小学英语教学材料中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情境教学 我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课本是完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宜的英语教学内容,面对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特点,组织设计教学材料。
在课堂教学时,小学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将英语课本上知识内容的顺序,进行合理而适当地调整,以适应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
在授课时,英语教师应该熟知教材内容,充分把握英语材料中的英语教学素材,使其能够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匹配,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致,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及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5383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0.png)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全球化背景下对英语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By creating stimulat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scenarios, teachers can engage students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lead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mproved retention ofknowledge. Additionally,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sk questions and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an help to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mote creativity.2. 正文2.1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情境的定义In the context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blem situations refer to scenarios or task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One key aspect of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i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age-appropriate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This means that the problems should be relevant to students' everyday experiences and interests, and should challenge them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can take various forms, such as role-playing activities, group discussions, and real-life scenarios.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encouragestudents to use English in meaningful ways, such as asking questions, solving problems, and expressing their opinions.Furthermore, problem situations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open-ended and multifaceted, allowing students to explore different solu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fosters their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Overall,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students' needs and abilities. By creating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problem situations,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ivate a love for learning English.2.2 影响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因素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situations.2.3 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f84c7f8e9951e79b892791.png)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恰当得体、精巧的问题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提高语篇教学的效果。
以下是本人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this dog can help him”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学生喜欢动物的心理,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各种小狗的图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which dog do you like?why?”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i like small dogs.because they are lovely.”还有的说:“i like the white dog.because they are white and cute.”很显然,这种提问方式已经不再是要求学生简单回答“yes or no”了,而是直接启动了学生的最近知识经验,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陈述个人观点,使教师提问的问题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细节问题,完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初读英语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简单的知识框架,那么,应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使他们精确表达个人观点呢?这就需要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读,从而准确掌握语篇词汇与语法结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以“this dog can help him”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what’s the matter with this man?”“what has he got?”“who can help him?”等。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1c5c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d.png)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注重语法、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却常常忽视了语境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而情境创设恰好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意义、创设原则以及实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情境创设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情境创设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为了确保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性原则:情境创设应该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互动性原则:情境创设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3.启发性原则:情境创设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一个情境创设的实例: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要求学生以“环保”为主题准备一篇演讲稿。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比赛现场的场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演讲比赛,并邀请其他学生作为评委进行评分。
在模拟比赛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同时,这个情境创设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91b39910ef12d2bf9e7a6.png)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教育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进几年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家的迅速发展,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变革着。
小学是所有学习阶段中的基础,而英语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素养。
将情景教学法融入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之中,不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调动其课堂的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升,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本篇文章通过对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 游戏情境;1 将课堂和实际生活充分的连接艺术来源于生活。
只有将自身完全的融入到生活之中,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灵感。
因此,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来说,要充分的和实际生活相连接,从而寻求教学的灵感并做到和生活充分的融合,更好的创设英语教学场景。
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整个课堂可以比作一个小小的社会,社会之中存在着花草树木和高楼,这些可以存放在课堂之中,让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逐步寻找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感知,才可以对二者更加敏感,将课堂和生活巧妙的进行协调。
针对某些单词,可以根据英语的中文意思去承受相应的情景,例如“shopping”这个单词,老师在进行讲解时可以重设一下服装店的氛围,将一个教室比做一个服装店,一部分同学扮演顾客,再添加进售货员的角色。
通过学生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单词。
对于一些字母构成相似的单词,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进行区分。
通过学生对真实情况进行感受,也能更清晰的认识到单词和单词之间的差距。
2 加强对肢体语言的应用所谓的肢体语言,就是通过一些肢体上的动作去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爱玩的天性,采用肢体性语言的教学技能,不光能满足孩子们的天性,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和老师紧密接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英语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英语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d906737998fcc22bdd10d8a.png)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摘要:小学英语课堂中导入和情境创设非常重要,导入的好坏,关系着一堂好课的呈现,情境创设又是准确呈现知识的必要方法。
导入要求:快、准、新。
快速导入,准确切入知识点,切入点新颖。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英语课堂的吸引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构成了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情境创设小学英语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每位英语教师都在竭尽脑汁的探索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践,以期能从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有所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反哺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新课程标准的主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内部潜能,展现外因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通过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感悟和反思,个人认为导入和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方面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这两方面都是学生学习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外因,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其作用。
如果我们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外因对内因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将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从这点来讲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好的课堂导入能顺利地激发学生兴趣,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教学引导顺畅,学生学得轻松,师生相容度高,继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精彩的导入和情境创设也是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点来阐述他们的重要作用。
一、首先,我们来讨论巧设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课堂导入要求“快、准、新”。
“快”速从导入切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导入要简短精炼,在设计上要与新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联系。
所占时间较短,迅速进入新知识的呈现。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d40dd0ad51f01dc281f1b9.png)
英 语 的基 础 学 阶段 的词 汇 教 学 既 是 重 点 也 是 难 点 。 小 词
笔 者设 计 了一 个 “ ai b x 这 个 教 具 . 奇 的 盒 子 里 面 . m gc o” 神
其他 / 撷英 教海
小学 英语词汇 教学中情境创设的 常见问题与对 策
浙 江 宁 波 市 江东 区 外 国语 实 验 小 学 马 宏 青 《 语课 程标 准 》 倡 教 师 为 学 生 创 设 良好 的语 言 环 英 提
嘈 杂 . 序 混 乱 ” 弊 端 .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课 堂 秩 等 这 教学 的有 效性 。 因此笔 者做 了如下 改进 : 计 了孩子 们熟 悉 设
道 盒子 里 到底 有 什 么 吗 ? p ni a d se 过创 设 这 样 一 O e t n e. 通
响 了课 堂 教 学 的有 效 性 本 文 结 合 案 例来 剖 析 一 些 问 题 情 境 ,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 并
一
个情 境 引 导 学生 学 习 语 言 . 自然 和真 实 的 情境 中使 学 生 在
“ o ie h w b a hflh W C O h w c a ” 再 利 用 h w nc o e u i / O Ol o l n u / e
二案 1
这 是 一 节 五 年 级 上 册 的 英 语 课 教 学 词 汇 有 9 : 个
一
个 盒 子 套 着 一 个 盒 子 .课 堂 上 我 问道 “ a’ i h WhtS nte
b xL tSoe tad se” 开 一 看 . 来 里 面 又 有 一 o? ’ pn i n e.打 e 原 个一模一样 的盒子 , 是小 了一号 . 生们满是 期待 , 只 学 接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小学英语阅读高阶思维能力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小学英语阅读高阶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dd0d2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11.png)
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小学英语阅读高阶思维能力发布时间:2022-12-21T05:44:06.03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16期作者:王凯[导读]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王凯威海市福泰小学山东省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会将自己理解的、感悟到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中,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涉足高阶思维思考的领域中,导致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不足,缺乏对主题意义的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够正确地归因错误,未能主动地根据自身的学习问题调整学习方法。
缺乏创新的意识与独立思考的习惯等,这些都是低阶思维的表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生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行,要求人类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智慧教育”“核心素养”等理念的提出,对当前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范式,引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理性思维、批判思维、质疑思维,并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高阶思维品质的组成要素。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英语阅读;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引言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必备的能力之一,有助于学生整合知识储备,促进学习的纵深拓展。
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扣思维品质培养这一核心目标,使学生可以展开自主阅读、自主梳理、收获新知、强化记忆、发展能力,当学生具备这些关键能力之后,必然能够促进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高阶思维能力的特征第一,灵活性。
高阶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人的问题思考过程以及思考的结果上,是指在发生思维活动的时候,能够随着问题条件、要素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转变思维方式,调整思维方向,不会受到定式思维的影响,能够从通常的制约条件中走出来,实现学得“活”、用得“活”,有助于避免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误区之中。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a970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2.png)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引言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语言技能,英语词汇的掌握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问题一:记忆困难小学生的记忆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往往很难记住大量的词汇。
解决对策1.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图片、示意图、实物、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词汇。
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2.制定合理的课堂练习:结合不同的记忆方式,设计合理的练习活动,提供多次记忆和巩固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重复使用和运用所学词汇。
3.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将所学词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
问题二:词汇无法运用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背诵和理解单词,但是在实际交流中却无法正确运用所学词汇,仍然存在使用错误、不流利等问题。
解决对策1.提供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互动方式,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尝试使用所学词汇,同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制定任务型活动:设计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词汇,如模拟订餐、购物等。
通过任务的完成,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词汇。
3.注重口语训练:加强口语练习,尤其是让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对话、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问题三:缺乏趣味性词汇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较低,难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解决对策1.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加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动力。
可以利用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使用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图像、声音等资源,呈现给学生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如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英语词汇的使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法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4561d8bcd126fff6050bc1.png)
52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法★ 陈育通俗来说,情境教学法是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环境中让其潜移默化吸收知识一种有效策略,这对于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很大帮助。
基于此,作为一名时代发展中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具备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认清实施情境教学法于课堂活动中的价值,从而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合理的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环境当中主动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发展的目的。
一、创设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若是教师以传统时期“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展开英语活动,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消极态度,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如今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学习新时代下教育资源的意识,具备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再根据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的直观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在直观画面的吸引下集中到课堂当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My classroom》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首先,我以多媒体技术将教室的图片展现在了大屏幕上,带领学生学生认读了“classroom、window、picture”等本单元中的重点单词,进而对学生说道:“This is a 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 oom.”于是为学生介绍了学习目标,正式导入了新课教学。
然后,我通过指着教室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学习了“What's this?”这个句型,使学生懂得了本单元中名词单复数的使用。
之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这节课学习的单词和句型,对学生强调了本单元的内容是可以用于如今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旨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037d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6.png)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随着我国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小学英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焦点。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师生互动不够等。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内容过于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完善,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3. 师生互动不足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师生互动不够,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
二、解决方法1. 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2. 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材内容应该更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3. 增强师生互动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个性化教学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上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7082a131126edb6e1a1009.png)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洋浦干冲小学林秀丽一、研究背景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中国成为WTO成员,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
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习得。
因此,学习英语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在语言环境中,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获得。
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
英语课堂上又该如何设计恰如其分的情景呢?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
例谈创设小学英语问题情境的若干策略
![例谈创设小学英语问题情境的若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f5af5e1b8f67c1cfad6b8be.png)
2012年第03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3,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3期)Total No .303收稿日期:2012—12—02作者简介:孙群英(1971—),女,浙江富阳人。
浙江省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例谈创设小学英语问题情境的若干策略孙群英(浙江省富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富阳311400)摘要: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总结了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益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情境;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34—02《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说明,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益的若干策略。
一、注重思考:创设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思考。
当疑难提出后,学生们如能思维活跃、兴趣盎然,那么这样的问题情境就比较有效。
相反,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或者教师迫不及待地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的问题情境就缺乏意义。
因此,要善于创设出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空,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他们有茅塞顿开、迎刃而解的感受。
英语单词的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支撑。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所提倡的灵活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倡导体验参与等教学理念大大丰富了英语情境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关注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在此,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以英语学科课堂为典型情境,讨论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明确目的,创设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关键场所。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
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且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意图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法被广泛运用。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更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而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含有问题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犹如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要能够激起他们思维的涟漪。
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明确目的,围绕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所学的英语词汇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汇,而且大多数词汇都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尤其对中低年级而言,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因此,适合采用直观教学法。
例如,在三年级Have fun with shapes 的教?W中,教师在第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用所学的形状(shapes)描述生活中的一样具体事物”的任务。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物,发现事物的形状特征,将所学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以下是师生的一段对话。
T:What do you have?What shape is it?
S1:I have a cake. It’s a triangle. (学生指着图片上的一块三角形蛋糕回答)
S2:I have a ball. It’s a circle.(学生拿着一个球回答)
S3:I have a rubber. It’s a rectangle.(学生拿着
一块长方形橡皮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
可见,让教学回归生活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通过创设寻找或发现生活中事物的形状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和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结合起来,激起了他们思考的兴趣,既达到了“复旧引新,导入课堂”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巧用媒体,创设探索发现的问题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的优势很明显,可以通过图片、文字、声音等的辅助,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适度冲击,调动他们多感官同时参与学习。
例如,为了说明“shape”的复数形式“shapes”,教师同时利用图片、文字、音
频等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T:Look,Miss Fang has some shapes. What shapes?Let’s listen to her.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思考)
S1:She has…(学生回答时,教师通过图片的逐步呈现来肯定他们的回答,加强直观的视觉体验)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他们在多感官参与的情境中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妙用活动,创设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好学”与“乐学”非常重要。
除了学生自然的求知需求以外,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令他们“好学”“乐学”的教学活动。
可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积极地投入学习。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给学生们准备了各种形状的贴纸和一幅背景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完成“A picture of shapes”的主题作品,并用五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以下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作品介绍。
Hello,we’re Star Group. We have…Look!We can make an aeroplane. We like travelling. We can travel by aeroplane. How happy!(我们是星星小组。
我们有……看,我们能制作飞机。
我们喜欢旅行。
我们可以乘飞机旅行。
多么开心!)
此外,还有小组用各种形状拼成了雪人、圣诞树、汽车等。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适合小组活动的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的思维在小组讨论中互相碰撞,使他们在合作中敢于表现自己,乐于用英语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开放思维,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新的问题类型。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索中形成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形状一课的“post-task”环节,教师把问题拉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欣赏了一组颇具艺术美感和震撼效果的形状图片,此后对学生说:“Amazing!Yes?Shapes are around us. Children,can you take some photos about shapes after class and then share your photos in the class?”用这种方式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请他们在课下拍一些与形状有关的照片,带到
班级里展示和介绍。
课后,教师收到了很多精彩的摄影作品,有的是一大片绿植、有的是一幢幢房子、有的是一片美景……从中可见,学生对形状的兴趣更浓厚了,对形状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挥的开放性问题情境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让他们不再局限于对身边物品的简单观察,而是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更广泛的生活环境,并学会与人分享。
总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从学生出发,使学生能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深挖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基于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通过层层设疑、步步引导,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责任编辑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