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1)1 设计意义 (2)2 设计要求 (3)3 设计环节 (4)3.1 设计思路 (4)3.2潮流计算过程 (4)3.2.1 各元件参数计算 (4)3.2.2 绘制等效电路 (5)3.2.3 功率分布计算 (6)4 调压计算 (8)5 总结体会 (9)参考资料 (10)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摘要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开启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至今人类文明的主流发展方向依然与电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及运行中最基本的计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设计意义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
他的任务是对给定运行条件确定系统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等。
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电压母线、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
对于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电力系统分析指导书
电力系统分析指导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11.2实验一系统调差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调差原理,掌握改变发电机电压调节特性斜率的方法。
2.多台机组在同一母线上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分配与无功调节特性的关系。
3.理解调差系数的含义及其发电机外特性曲线。
二、原理与说明为了改变发电机外特性曲线,使并列运行的各台机组之间合理分配无功负荷,或者为了维持系统某一点电压恒定,在负荷变化时,要对电力网电压损耗进行补偿,因而设置了无功调差电路。
三、实验步骤系统电压调至380V,按照电力系统并列实验步骤,将发电机经变压器实验装置,输电线路实验装置和无穷大系统并列。
1.零调差实验1)设置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调差系数”为“0”,具体操作方法见附录2微机励磁装置使用说明。
2)降低系统电压来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
可以通过调节与无穷大电源连接的三相自耦调压器来降低系统电压,记录端电压Ud和无功Q 数值于表1中。
2.正调差实验1)设置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调差系数”为“5”,具体操作方法见附录2微机励磁装置使用说明。
2)降低系统电压来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
可以通过调节与无穷大电源连接的三相自耦调压器来降低系统电压,记录端电压Ud和无功Q 数值于表1中。
3.负调差实验1)设置微机励磁调节装置的“调差系数”为“-5”,具体操作方法见附录2微机励磁装置使用说明。
2)降低系统电压来增加发电机无功输出。
可以通过调节与无穷大电源连接的三相自耦调压器来降低系统电压,记录端电压Ud和无功Q 数值于表1中。
表1思考题:改变发电机电压调节特性斜率的方法?理解调差系数的含义?回答多台机组在同一母线上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分配与无功调节特性的关系?实验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内容的理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试验中观察到系统失步现象和掌握正确处理的措施。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2)1.电力系统叙述 (3)2.潮流计算简介 (3)3.潮流计算 (4)4.极坐标下P-Q法的算法 (5)4. 1. 节点导纳矩阵Y (5)4. 2简化雅可比矩阵B/和B// (5)4. 3.修正和迭代 (5)4. 4. 潮流计算算法 (6)5.matlab (8)5.1.matlab简介 (8)5. 2.matlab中的一些命令 (9)6.潮流计算流程图 (12)6.1 MA TLAB程序 (12)6.1.2.程序 (12)6.1.3程序结果 (20)7.总结 (23)参考文献 (23)摘要潮流计算,指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元件参数和发电、负荷参量条件下,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压在电力网中的分布。
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
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
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
它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实际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主要采用牛顿-拉夫逊法。
是一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由于便于编写程序用计算机求解,应用较广,简称N-R法。
该方法是一种由泰勒展开式只取线性项所得到的线性近似。
好处是一般情况下收敛性较好,而且计算工作量较小。
本次计算采用直角坐标形式下的牛顿-拉夫逊法。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则1.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电气的标准规范。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3.满足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负荷等级)4.必须从整个地区的电能分配、规划出发,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专业制图、综述撰写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总学时(2周)1.分析设计题目,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资料,参考文献,拟定系统方案。
(1-2天)2.独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一般选取两个方案,并加以比较)(1-2天)3.独立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及计算,如系统中所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故障分析编程,环网分解等类型的设计等。
(1-3天)4.各阶段设计的叙述,纠正和新知识更新能力的应用(1-2天)5.编写说明书,完成最终方案。
(1-2天)6.答辩,验收。
(半天)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特别是工程中用到的电气制图标准,常用符号,计算公式和编程技巧。
2.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工程技术课题,设计应用软件,充分提高运用新技术、新信息、新技术成果和装置的能力。
具体要求见各课题。
3.在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分析,对设计计算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的图,可以手写,可以计算机打印。
5.准备答辨。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1.封面:(请学习委统一领取并发给大家)2.标题: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各人的课题标题)一.基础资料(四号黑体)1.(小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2.二.设计内容某部分(按设计大纲)三.六.设计内容某部分七.设计小结(总结整个设计内容)八.设计体会(总结个人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体会,建议等)九.参考文献附录说明:一.基础资料(课题要求,相关的条例,规范等)二.~六.见各课题的要求七.设计小结(本设计通过对……的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设计方案,它具有……优点,还有……不足)从技术方面总结你的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本课程设计希望能从两个方面对同学的实际能力进行训练。
第一个方面是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二个方面是计算机的应用。
二、内容根据所给的电力系统接线图,编制潮流计算的程序,通过计算机进行调试,最后完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应用程序。
三、课程设计指导原理1.计算机潮流计算原理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首先要掌握电力系统相应计算的数学模型;其次是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第三则是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编制计算程序。
建立电力系统计算的相关数学模型,就是建立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相应计算的有关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的数学方程式。
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往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即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而忽略一些次要因素,使数学模型既能正确地反映实际问题,又使计算不过于复杂。
通常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为以节点导纳矩阵形式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
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就是要求所选用的计算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得出正确结果,同时还应要求在解算过程中占用内存少,以利提高计算机的解题规模。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常用的算法有高斯-赛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和P-Q潮流分解法。
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选择合适的语言编写程序,就是首先确定用什么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其次是作出计算的流程图;第三根据流程图用选择的语言编写计算程序。
然后上机调试,直到语法上无错误。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因为数学计算量大,通常采用Matlab程序进行编程。
所编制的程序难免存在逻辑错误,因此先用一个已知结果的系统作为例题进行计算。
用程序计算的结果和已知结果相比较,如果结果相差甚远就要逐步分析程序的计算步骤,查出问题的出处;如果结果比较接近,则逐步分析误差来源;直到结果正确为止。
最后将所编制出的正确计算程序,用于电力系统的实际计算。
2.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一般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需要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电压,各支路的功率分布、各支路的功率损耗以及网络总的功率损耗等。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压等级的选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除了考虑输电容量、距离等各种因素外,还应根据动力资源的分布、电源及 工业布局等远景发展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并且,由于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接线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此,一般地区电网设计中,接线方案和电压等级确定同时进行。在课程设计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同时论证电压等级和进 行方案设计。因此,一般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参考附表B —4,并根据同一地区,同一电力系统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的原 则,合理的确定电压等级。
根据以上的比较,可以从原始方案中初步确定出2~3个方案,然后,再作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3)详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网接线的最优方案。 上面(2)步中确定的2~3个方案,均是技术上以成立的方案,在最优方案的确定中,只作进一步的经济比较。
经济比较的主要指标是电力网的一次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在比较中只考虑各方案的不同部分,不考虑各方案的相同部分。 1)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为了计算投资积年运行费用,必须首先选择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在选择导线截面积之前,首先进行各种方案的的初步潮流 计算。取 km x /42.00Ω=,km r /21.00Ω=,00=b ,计算出各条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 按经济电流密度以及该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输送功率,可求得导线的经济截面积,其实用计算公式为 ? cos 3max N j JU P S = 或N j JU Q P S 32 max 2max += 式中,m ax P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有功功率(KW ) max Q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无功功率(KW ) N U —线路额定电压(KV ) J —经济电流密度(2A/mm ) ,其值可根据线路的m ax T 及导线材料,由附表B —5查得。 ?cos —负荷的功率因数 根据计算所得的导线的经济截面积结果,选取最接近的标称截面的导线。 注意: 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应由所通过的各负荷点的功率及其m ax T 决定。 #对于放射形网络,每条线路只向一个负荷点供电,则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就是负荷所提供的最大负荷利用小 时数; #对于链形网络,各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等于所提供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加权平均值,即 ∑∑=?=??= n jj n jj j P TP T1 max 1 max max max 式中,j P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有功功率; j T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ours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课程代码: 21205920 课程性质:设计(论文)(必修)适用专业:电力 开课学期:6总学时数:2周 总学分数:2.0修订年月:2006年6月 执 笔:毛晓明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必修课程。
主要通过理论和仿真计算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三大计算的基本方法,深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电力系统计算软件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1)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2)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4)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2、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1)潮流计算中,考察发电机组出力变化时,机组状态(功角)的变化2)发电机模型选取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影响3)考察快速切除故障、自动重合闸对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4)考察自动电压调节器和电力系统稳定器对于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具体分配参见下表:序号 课程内容 理论学时1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 1周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1周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1、 对一个简单多机电力系统进行短路电流理论计算,再采用PSASP仿真软件进行校验。
2、在PSASP仿真环境中,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熟悉电力系统潮流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内容。
四、课程设计选题1、小规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2、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五、本课程设计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后续课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六、成绩评定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采取五级评分制。
1、现场考核: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及运行原理;2. 学会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3. 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4. 掌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简单的稳定性分析;2. 能够运用潮流计算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3. 能够运用短路计算方法分析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工程,关注国家电力产业发展;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力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力系统知识,但对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电力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运行特点、电力系统分类及发展概况。
教材章节:第一章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介绍电力系统稳定性基本概念、稳定性分析方法(如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暂态稳定性分析)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3.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讲解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介绍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等潮流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4.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阐述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及短路故障类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5.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如对称分量法、序网图法等,分析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6. 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讲解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如最优负荷分配、无功优化等。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2019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理工类)成都理工大学电气系负责老师:电气1班负责老师:顾民老师(报告上写顾民老师、张晴老师、荆海莲老师、陈天祥老师)电气2班负责老师:刘伟老师(报告上写刘伟老师、李琳琳老师、王洪辉老师)电气3班负责老师:杨小峰老师(报告上写杨小峰老师、黄洪全老师、任家富老师)电气4班负责老师:康东老师(报告上写康东老师、蒋开明老师、罗耀耀老师)地点6C902-2或自带笔记本电脑教室使用:第一天1班。
第二天2班,第三天3班,第四天4班,最后一天答辩。
其他时间同学用自己电脑在图书馆等场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该课程设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设计之一,是学习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潮流和短路电流计算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习和掌握应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设计和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等值模型和参数计算,以及潮流和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学会应用计算机计算系统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选题原则:该课程设计是根据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内容,结合实际工程和科研的电力系统网络进行系统的潮流和短路电流计算。
四、课程设计内容:1、课程设计地点:602-2实验室和教室2、设计内容(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2)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等值模型和参数计算。
2)手工电力系统潮流和短路计算3)利用Matlab中Matpower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和利用Simulink进行短路计算。
4)计算结果分析。
5)编写说明书。
五、时间安排1、手工电力系统潮流和短路计算(1.5天)2、Matpower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和Simulink进行短路计算(1.5天)3、计算结果整理和分析(1天)4、编写说明书(1天)5、成绩考核(1天)六、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第二版2、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第二版3、孟祥萍.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设计与计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4、孟祥萍.电力系统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Matlab/Simulink 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于群、曹娜编著七、课程设计成绩考核: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说明书,以及设计完成后的口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方程。
对 n 个节点的网络,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一般形式是
Pi jQi *
n
.
Yij V j
Vi
j 1
(i=1,2,…,n)
其中 Pi = PGi - PLdi, Qi = QGi - QLdi ,即 PQ 分别为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8-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代入得潮流方程: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初始条件:系统如图所示
3
y 23 10
2
0.5
1.0
y13
y12
1
2+j1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元件导纳参数为: y12 0.5 j3, y23 0.8 j4, y13 0.75 j2.5 (1)、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确定上图所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式各节点的类型和 待求量; (2)求节点导纳矩阵 Y; (3)给出潮流方程或功率方程的表达式; (4)当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时,给出修正方程和迭代收敛条件。
V220 V2S 2 V20 2 0
节点 3 是平衡节点,其电压 Vi ei jfi 是给定的,故不参加迭代。
根据给定的容许误差 105 ,按收敛判据 max Pik , Qik , Vi2k 进
行校验,以上节点 1、2 的不平衡量都未满足收敛条件,于是继续以下计算。
修正方程式为 W JV
时间安排:
-1-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绪论1.概述2.实习目的3.实习内容第二章实习分析1.潮流分析第三章实习设计1.元器件参数2.单线图设计3.总体线路图第四章设计总结1.潮流计算结果总结2.实习心得第一章绪论1.概述含有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习:本实习采用 PSASP 软件绘制电力系统单线图的方法,包括如何建立新的 PSASP 作业,如何设置区域、分区和场站信息,如何绘制母线、发电机、变压器及交流线、负荷等元件,并设置其参数。
在绘制美国西部电力系统(WSCC)的3 机 9 母线系统单线图的基础上,将其中两台发电机改为新能源发电,研究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各元器件进行潮流计算后的输出信息。
2.实习目的掌握采用 PSASP 软件进行含有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包括如何进行方案设定,如何设置潮流计算作业,如何执行潮流计算并输出结果,如何改变。
3.实习内容在实习二的系统图中设置新能源节点,并录入新能源(光伏、风机)的数据。
注:表中未填写项为系统默认值。
(1)光伏电源数据将 PSASP7.21 中“发电机的同步机模型及参数组”定义为 9,系统默认为光伏电源。
具体参数设置见下表。
(2)双馈风力发电机将 PSASP7.21 中“发电机的同步机模型及参数组”定义为 10 时,系统默认为双馈风力发电机。
具体参数设置见下表。
(3)计算全网潮流并输出结果。
第二章实习分析1.潮流分析(1)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
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电源机端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等。
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2)潮流计算的用途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运行和规划中提出的稳态问题。
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分析负荷变化、网络结构改变等各种情况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如新建变电站、线路改造、电磁环网解环等)能否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西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前言............................................................................. 2…1.1短路的原因...................................................................2.1.2短路的类型...................................................................2.1.3短路计算的目的................................................................2.1.4短路的后果................................................................... 3. 2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4.2.1电力系统网络的原始参数........................................................ 4.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5.2.2.1标幺制的概念............................................................. 5..2.2.2有三级电压的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6)2.2.3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8.2.2.4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9.2.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的应用....................................................... 9.2.4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1.02.4.1 f i点三相短路............................................................ 1.02.4.2f3 点短路................................................................. .12 3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15)3.1对称分量法的应用............................................................ 1.5 3.2各序网络的制定 (16)3.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6)3.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6 3.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73.3.1 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 1.73.3.2正序等效定则 (20)3.3.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电流的计算 (21)4结论............................................................................ 27. 5总结与体会.. (28)6谢辞............................................................................ 29. 7参考文献......................................................................... 3Q西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八—1刖言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的情况,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能对人生命财产产生威胁。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1)1 设计意义 (2)2 设计要求 (3)3 设计环节 (4)3.1 设计思路 (4)3.2潮流计算过程 (4)3.2.1 各元件参数计算 (4)3.2.2 绘制等效电路 (5)3.2.3 功率分布计算 (6)4 调压计算 (8)5 总结体会 (9)参考资料 (10)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摘要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开启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至今人类文明的主流发展方向依然与电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及运行中最基本的计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设计意义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
他的任务是对给定运行条件确定系统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等。
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电压母线、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
对于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1. 背景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
2. 目的和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概述。
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特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和条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讲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节点电压和相角计算、潮流计算和机械功率平衡等;•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介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短路分析和过电压分析等;•电力系统控制。
阐述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方法,包括稳态和暂态电压稳定控制、频率控制和线路保护等。
3. 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还包括一些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学生需要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控制方法。
4. 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项目和考试成绩。
课程项目包括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三个实践环节,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知识点和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闭卷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5.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讲授主要传递课程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主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归纳总结;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电气12-1~6)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是学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练习。
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多节点电网的潮流计算,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潮流计算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计算的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掌握一门潮流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SASP7.0潮流计算实例说明:计算系统为《电力系统分析》教材(孟祥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61页17.1习题。
在PSASP7.0上建立的单线图如下:PSASP7.0使用简介:打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1、新建工程选取菜单“工程| 新建…”项或点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如下的新建工程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工程存放的路径,并给出对应的工程名,之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新建一个工程。
点击“取消”按钮,则取消新建工程操作。
之后弹出新建单线图名称对话框:填写单线图名称,点击“确定”2、保存工程选取菜单“工程| 保存工程”项或点击“文件”工具栏中的“”按钮,保存当前打开的工程。
3、系统基准容量选取菜单“文件| 工程信息”项,即可弹出如下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填写系统的基准容量。
此外,还可以给出工程的描述说明信息,设置工程的密码等。
默认基准容量为100MV A,本例取默认值。
4、数据组管理在“元件数据”菜单中,点击“数据组管理”项,即进入以下窗口,可以对基础数据库中的元件进行数据组的删除、复制、重命名及合并等操作。
缺省的数据组名为“BASIC ”。
编辑过程中,可以更换和创建数据组名。
5、在单线图编辑模式下绘制电力系统接线图(1)使用上图右侧工具箱绘制母线、变压器、交流电力线路、负荷、发动机等原件。
具体绘制见PSASP7.0用户手册。
(2)双击元器件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填入元件数据。
1)如母线模型数据录入。
注意左下角的“厂站名”一定要选,否则无法完成潮流计算。
2)如交流线模型数据的录入。
编号不要重复,可以和变压器、负荷等统一编号,也可以分开编号,比如线路从100编号,而变压器从200编号,负荷从300编号。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1)一、绪论 (1)二、工厂供电的设计 (2)2.1工厂供电的意义及要求 (2)2.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4)2.3设计的具体容 (4)2.4工厂原始资料 (4)三、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6)3.3工厂的电力负荷 (6)3.2 车间计算负荷的确定 (6)3.3 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7)3.4 无功功率补偿及其计算 (9)四、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10)五、短路电流计算 (11)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1)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1)5.3 该厂供电系统电路及短路等效电路 (12)5.4 短路计算 (14)5.5 短路计算结果 (20)六、总降压变电所35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七、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3)7.1 总降压变电所35kV变压器的保护 (23)7.2 35kV电力线路保护 (25)八、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27)8.1 变电所防雷保护与防雷装置的选择 (27)8.2 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 (27)心得体会 (28)参考文献 (29)《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某冶金机械修造厂总降压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一、绪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关联的供电系统尤为重要。
作为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及其性能的先进性是决定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设计根据该冶金机械厂的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对该厂的总降压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
本设计首先根据工厂提供的资料对工厂的负荷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负荷情况对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进行了选择。
该厂电源由某变电所以35kV 双回路架空线引出,本设计选择在该厂设立总降压变电所先将电压降为厂区供电电压10kV,在由各车间变电所降为负荷所需电压。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 44页)
1. 设计任务和原始资料1.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按照 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 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假设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1.2 原始资料〔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舆位置及距离〔2 〕发电厂技术参数表1-1发电厂A 装机台数、容量〔MW 〕4×75额定电压〔kV 〕额定功率因数e cos〔3〕 发电厂与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表1-22. 电网初步方案的拟定与比较2.1 电力电量平衡计算电力平衡:① 最大负荷时发电厂最大负荷功率:MW P AL 20max = 电源最大出力:MW P G 28020300max =-=∑ 变电所最大负荷功率:MW P L 210706080max =++= 从电网S 吸收的功率:MW P P P G L S 70max max max -=-=∑∑ ② 最小负荷时发电厂最小负荷功率:MW P AL 10min = 电源最小出力:MW P G 29010300min =-=∑ 变电所最小负荷功率:MW P L 105353040min =++= 从电网S 吸收的功率:MW P P P G L S 185min min min -=-=∑∑ 电量平衡:系统发电量:1400000MW5000280max max =⨯=∑T P G系统用电量:MWT P L 1160000500070550060600080max max =⨯+⨯+⨯=∑往电网输送电量:MWT P T P P L G S 240000max max max max max =-=∑∑∑〔注:本次设计中对于无功功率一律采纳电容器“当场抵偿〞〕2.2. 供电电压等级确实定按照 图1中的变电所负荷大小、变电所与发电厂的距离,由有关资料确定电压等级,采用架空线时与各额定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doc 10页)(推荐免费下载版)
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标题要求:小三号字,宋体,居中】【目录要求:给出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1.1 二级标题.........................................................1.2 二级标题.........................................................2 总体设计...........................................................2.1 二级标题.........................................................2.2 二级标题.........................................................3 详细设计...........................................................3.1二级标题.........................................................3.2二级标题.........................................................4 总结............................................................... 参考文献.............................................................【目录需单独一页】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一级标题要求: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宋体,加粗。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DOC)
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 x、发电机电势保持E q保持不变,即并网前U x=E q〕,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到达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
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机端电压等〕的变化。
将两种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拟和分析。
实验步骤:〔1〕输电线路为单回线;〔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为零;〔4〕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5〕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1中;〔6〕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2中。
表4-1 单回线表4-2 双回线注意:〔1〕有功功率应缓慢调节,每次调节后,需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系统是否稳定,以取得准确的测量数值。
〔2〕当系统失稳时,减小原动机出力,使发电机拉入同步状态。
〔3〕δ2.发电机电势E q不同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在同一接线及相同的系统电压下,测定发电机电势E q不同时〔E q<U x或E q>U x〕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和功率极限。
实验步骤:(1)输电线为单回线,并网前E q<U x;(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有功功率为零;(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励磁;〔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3中;〔5〕输电线为单回线,并网前E q>U x,重复上述步骤,填入表4-4中。
表4-3 单回线并网前E q<U x表4-4 单回线并网前E q>U x〔二〕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给定初始运行方式,在增加发电机有功输出时,手动调节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测定发电机的功一角曲线和功率极限,并与无调节励磁时所得的结果比拟分析,说明励磁调节对功率特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1〕单回线输电线路;〔2〕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使P=0,Q=0,δ=0,校正初始值;〔3〕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调节发电机励磁,保持发电机端电压恒定或无功输出为零;〔4〕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4-5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目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是学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练习。
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地区电网的设计,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要求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力网的初步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综合地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熟悉电力网初步设计的有关技术规程,树立安全、可靠和经济的观点。
·掌握电力网初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熟悉电力网正常运行的基本计算。
·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题目:地区电力网设计·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附录A)1、发电厂及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2、各变电所及发电厂负荷的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有功功率、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功率因数、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和调压要求及供电可靠性要求。
3、各发电厂的装机台数、单机容量、型号及功率因数等。
4、地区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等。
·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1、功率平衡计算功率平衡计算,包括有功功率平衡和无功功率平衡两部分;(1)有功功率平衡为了维持频率的稳定,满足用户对功率的要求,电力系统装设的发电机额定容量必须大于当前的最大负荷。
因此必须进行最大负荷时有功功率平衡计算,以校验系统备用容量是否符合要求。
有功功率负荷按下式计算:·用电负荷 ∑==ni i LD P K P 1max 1·供电负荷 LD g P K P 211-= ·发电负荷 )(113y g f P P K P +-=式中 ∑=ni i P1max —n 个变电所最大负荷之和;1K —同时率2K —网损率3K —厂用电率y P —发电厂的机压负荷同时率1K 的大小与电力用户的多少、各用户的用电特点等有关,一般应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参考附表B —1的同时率1K 。
网损率2K 以供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为%10~%5。
厂用电率3K 以厂用电负荷占发电负荷的百分数表示,通常发电厂厂用电率如附表B —2所示。
为保证系统的频率稳定和供电可靠性,系统内的总装机容量应大于发电负荷,即系统中应有足够的备用容量。
按规定,系统的总备用不得低于系统最发电负荷的20%,即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应大于或等于发电负荷的1.2倍,即f G P P 2.1≥∑(2)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是系统电压质量得根本保证。
对系统作无功功率平衡计算的主要目的,在于初步估计系统中发电机的容量是否能够满足系统最大负荷时的要求,是否需要加装无功补偿设备。
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规定:220KV 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在主变压器最大时,其二次侧的功率因数或电网供给的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之比值应满足附表B —3规定:对于不满足规定的变电所,需作无功补偿,使其全部满足规定值。
无功功率平衡按下公式计算:·无功负荷 ∑==ni i LD Q Q 1max·变压器无功损耗 ∑=⨯=∆ni i T m S Q 1%12式中,m 为电压变换次数。
·系统中无功电源 ∑∑'+=GGN G Q tg nP Q ϕ 式中,n 为发电机的台数,∑'GQ 为主网和邻网输入的无功功率。
·系统无功备用容量 LD R Q Q %)8~%7(=整个系统的无功功率应满足R T LD G Q Q Q Q ≥∆--∑若上式不满足,则可初步确定出需加装的的容性补偿设备总容量为:∑-∆++=G T LD R C Q Q Q Q Q说明:#各发电机的无功出力,按额定功率因数进行计算。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按每经过一次电压变换,无功损耗为视在功率负荷的12%计算。
#在作无功功率初步平衡计算时,可以假设110KV~220KV 输电线路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和线路发出的无功功率相互抵消。
无功功率平衡基本达到要求后,并不能认为系统运行中电压质量已经满足要求,而只能认为,保证系统电压质量具有可能,真正确认系统电压达到要求,则必须通过潮流计算及采用相应的调压措施。
2、电力网供电方案的确定(1)电压等级的选择电压等级的选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除了考虑输电容量、距离等各种因素外,还应根据动力资源的分布、电源及工业布局等远景发展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
并且,由于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接线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般地区电网设计中,接线方案和电压等级确定同时进行。
在课程设计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同时论证电压等级和进行方案设计。
因此,一般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参考附表B —4,并根据同一地区,同一电力系统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的原则,合理的确定电压等级。
(2)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对所给的原始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地理位置及负荷的大小,提出各种可能的接线方案。
接线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1)确定电源处断开一回线的情况下,仍能将所有功率送出去的最少出线数。
2)根据负荷备用的要求及负荷大小,确定对各变电所的供电方案。
3)考虑运行灵活方便,不宜有太多的环网。
对各种可能的接线方案,进行初步比较,将明显不合理的的方案舍去,保留2~3个方案。
初步比较的可按以下原则考虑:·技术方面:所提方案应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
因为前面在进行有功功率平衡时,已经确认系统具有足够的备用,所以不必考虑电能的频率问题。
这里提到的电能质量是指电压偏移。
在选择接线方案时,电能质量可用电力网的电压损耗来衡量。
由于在方案初步比较时,电网功率分布以及导线截面积均未知,可以近似取km x /4.00Ω=作为线路电抗,并利用下式来估计电网在正常运行和故障后离电源点距离最远变电所的电压损耗百分数:100%20⨯=∆∑NU l Qx U 式中,N U —电网的额定电压(KV ) Q —线路上所通过的无功功率,(Mvar)l —各段线路的长度(km ),这里要注意把直线距离乘以1.1,以考虑线路线路经弯曲而增加的长度。
按上式简化计算,若在正常运行时,电压损耗在10%以内,故障情况下,电压损耗在15%以内,则认为该方案在技术上是成立的。
反之,该方案在技术上不成立,应舍去。
对于简单环形网络,将全网作为均一网络,计算其近似功率分布,进而求得距电源点电气距离最远处的电压损耗的百分数%U ∆。
·经济方面:在初步比较时,经济指标包括线路长度和所需的高压开关数目。
线路长度可以大致反映输电线路投资的大小,高压开关数目大体上代表变电所投资的多少。
由于认为各方案中,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是相同的,因而变压器可不参加比较。
根据以上的比较,可以从原始方案中初步确定出2~3个方案,然后,再作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3)详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网接线的最优方案。
上面(2)步中确定的2~3个方案,均是技术上以成立的方案,在最优方案的确定中,只作进一步的经济比较。
经济比较的主要指标是电力网的一次投资和年运行费用。
在比较中只考虑各方案的不同部分,不考虑各方案的相同部分。
1)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为了计算投资积年运行费用,必须首先选择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在选择导线截面积之前,首先进行各种方案的的初步潮流计算。
取km x /42.00Ω=,km r /21.00Ω=,00=b ,计算出各条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
按经济电流密度以及该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输送功率,可求得导线的经济截面积,其实用计算公式为ϕcos 3maxN j JU P S = 或 N j JU Q P S 32max2max +=式中,m ax P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有功功率(KW )max Q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无功功率(KW )N U —线路额定电压(KV )J —经济电流密度(2A/mm ),其值可根据线路的m ax T 及导线材料,由附表B —5查得。
ϕcos —负荷的功率因数根据计算所得的导线的经济截面积结果,选取最接近的标称截面的导线。
注意: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应由所通过的各负荷点的功率及其m ax T 决定。
#对于放射形网络,每条线路只向一个负荷点供电,则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就是负荷所提供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对于链形网络,各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等于所提供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加权平均值,即∑∑=⋅=⋅⋅=n j j n j j j PT PT 1max 1max max max式中,j P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有功功率;j T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对于环形网络,通常在有功功率分点出拆开,成为放射形或链形网络,各段线路的m ax T 可用上述方法求得。
2)导线截面积的校验按以下三个方面校验导线截面积。
①按允许载流量条件校验导线截面积(发热校验)导线型号初选后,需计算最严峻的正常运行方式下和事故运行方式下,实际可能的工作电流,将其与该型号导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相比较,前者应小于后者。
在正常情况下导线的最高工作温度取C ο70,当计及日照影响时最多不超过C ο80。
在海拔1000m 及以下、环境温度为C ο25时的铝绞线、钢芯铝绞线以及部分特殊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见附表B—6及附表B—7,当导线的工作条件与表附B—6和附表B—7所示载流量计算条件不符时,则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需进行修正,其修正系数见附表B—8。
需注意的是,这里的环境温度,对于户外裸体导线应取当地一年中最热月份的平均最高温度。
②按电晕条件校验导线截面积电晕将产生功率损耗、干扰无线电通讯。
因此在设计线路时,就应校验所选导线直径能否满足在晴朗天气不发生电晕的要求。
附表B—9列出了规程规定的不必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直径。
如果按其他条件选择的导线直径小于附表B—9中所列的数值,一般就应加大导线截面积或考虑采用扩径导线或分裂导线。
③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积为保证架空线路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规程规定,KV~1线路不得采KV10用单股线,其最小截面如附表B—10所示。
对更高电压等级线路,规程未作规定,一般认为导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35mm。
3)电压损耗的校验根据所选导线截面积,在电力工程手册中可查得各导线的电阻、电抗(几何均距取m4),再根据所选导线的实际参数,进行潮流分布计算,目的是校验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的电压损耗是否满足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故障情况下的校验。
方法是选择最严重的故障情况,进行潮流计算,校验各条线路载流量是否满足导线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值,并进行电压损耗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