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础理论(1)

合集下载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物流的定义: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描述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各国学者或组织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然而,物流这一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着七个要素来进行表述的。

这七个要素是:产品(Product)、数量(Quantity)、条件(Condition)、地点(Place)、时间(Time)、顾客(Customer)和成本(Cost)。

因而,物流的实质就是将适当数量的产品,在适当时间和条件下为适当的顾客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保持其适当的成本。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的目标。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自己将产品或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作,而不依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第一方物流实际上就是供方物流,或者叫销售物流,是由供应厂商到其各个用户的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用户企业从供应商市场购进各种物资而形成的物流,实际上就是需求方物流,或者说是购进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③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流服务。

④拥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灵活性。

物流管理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订单处理、需求预测、生产计划、采购、包装、存货控制、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企业和仓库选址、物品回收、零部件及服务保障、废品处理、流通加工、配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等内容。

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课件

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课件

2020/4/29
18
(三)黑大陆说和物流冰山说
❖ 1962年,著名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的黑色大陆》一文,“流 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 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更加突出、更加认识不 清
2020/4/29
19
2020/4/29
20
2020/4/29
尽管物流和商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它们各自 具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规律;
所谓商物分离是指商品流通中的所有权转移和实 物转移各自按自己的目标、渠道和方式独立运作。
2020/4/29
8
(一)商物分离理论
❖ 原始的交换活动,各个交换实体联接在一起
农夫
棉花
商流 物流
织女
资金流 信息流
布匹
商流 物流
裁缝
资金流 信息流
❖ 物流要素效果之间的冲突
以运输与存储为例
❖ 降低运输成本可能导致存储成本上升 ❖ 降低存储成本可能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包装的成本和服务质量
❖ 包装每少花一分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 但是,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就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
能要素的工作劣化和效益大减。 ❖ 节省包装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强化包装带来成本上升。


3
❖ 物流活动总是伴随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与 经济、管理密切相关
经济:经济学、贸易、金融、财会、保险
管理:商务、战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运 营
❖ 交叉融合
2020/4/29
4
二、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
(一)商物分离理论 (二)第三利润源说 (三)黑大陆说与物流冰山说 (四)效益背反理论 (五)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原理

物流学概论期末总结

物流学概论期末总结

物流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物流学的概念和发展物流学是一门研究物流活动的学科,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应用系统思维和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二、物流学的理论基础1. 运作管理理论:包括运作策略、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以提高运作效率和减少浪费。

2. 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整个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协调和合作,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3. 成本管理理论:以降低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成本为目标,通过成本分析和优化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4. 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物流活动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物流活动包括物流策划、物流组织、物流实施和物流控制四个环节。

1. 物流策划:包括物流战略、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设备、物流人员等的规划和决策,为物流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2. 物流组织:包括物流任务的分解和分配、物流资源的配置和调度,确保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

3. 物流实施:包括物流任务的实际执行和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完成物流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4. 物流控制:包括物流活动的监测、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物流活动中的问题,确保物流目标的实现。

四、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物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原则包括:系统思维、整合协调、顾客导向、持续改进、信息化和创新。

五、物流业的发展和现状物流业是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物流业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网络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服务水平要求高。

物流业的主要问题是:供需不平衡、价格压力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六、物流学的应用领域物流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等。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学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协调和管理。

物流基本理论

物流基本理论

第二节
物流的经济价值
1. 2. 3. 4.
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价值,区域经济价值, 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价值,区域经济价值, 企业经济价值,消费者经济价值等; 企业经济价值,消费者经济价值等;体现 如下几方面: 如下几方面: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及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及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 ;
b)
c)
实例讨论
1,外贸产品的物流组织属于哪种 空间效用? 空间效用? 2,从生产基地到批发中心属于哪 种空间效用? 种空间效用? 3,南方特产水果贩运至北方属于 哪种空间效用? 哪种空间效用? 家电下乡属于哪种空间效用? 4,家电下乡属于哪种空间效用?
C. 形质效用
"物"通过加工而增加附加价值,取得新的使 物 通过加工而增加附加价值, 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 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但现代物流的流 通加工,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 通加工,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 方式的加工, 方式的加工,将供应者手中所具有的形状性质 的物资改造成具有需求者所需要的形状性质, 的物资改造成具有需求者所需要的形状性质, 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 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值.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加工是属于"流通加工"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加工是属于"流通加工"?
对象物所有权的转移称为商流.
商物分离的概念
商 物 分 离
物流 商流
产地
顾客
产地
顾客
经销商

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3.双边治理 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 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因而双边治理需要 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 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任 何调整合同的提议&
4.单边治理 也称一体化治理&随着交易越来越特异;交易动机 弱化& 因为人力和实物资产越来越趋于专用于一个用途; 所以更不容易转移到其他用途上&


系 统 目 标
边 界 、 调 查




替代方案1 替代方案2
效益费用1 效益费用2
替代方案3
效益费用3

Y


统 模 型 与 模

定满




系 统 实 施



N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1、明确问题、目的和目标 2、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3、分析和评价选择方案 4、方案选择与决策 5、实施与反馈பைடு நூலகம்
1无计划配送增加 2.配送规模更小 3配送地点更分散 4.配送;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本增加
1.包装容器耗用的 运费和仓储费用增 加 2.运输车辆和仓库 的利用率会下降 3.装卸搬运费用增 加
要素 装卸
主要目标
1.降低装卸费 2.降低搬运费 3.加快装卸速度
采取的方法
可能导致的结果
1.使用人力节约装卸搬运成 本 2.招聘农民工进行装卸搬运 3.提高装卸搬运速度 ;“ 抢装抢卸”
四、按照物流在物品的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时间序列划分: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逆向物流 废弃物流
五、按照物流过程中物流运作者与物品的所有权关系划分: 第一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研究物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研究物流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系统方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系统性。 2)最优化。 3)综合性。 4)精确性。
2、信息论
信息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著名数学家申农首 创。
运用信息论的观点,把对象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 为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和反 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达到对系统运动过程的正 确认识和控制的科学方法,就是所谓信息论方法。
使之实现系统目标的一种方法。
特点是在系统控制过程中始终运用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向既定目标的行
动;二是对行动过程的了解;三是行动效果与既定目标的 比较。
应用反馈方法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信息的流动速度。
4.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
动力学系统理论提供了描述系统动态行为 和演化规律的模型,它特别适用于描述开 放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演化。
§ 2.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指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
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有目的 性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把信息的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
它完全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运动状态,把系统的 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交换过程。
§3.反馈方法
反馈方法是指用系统活动成果的信息,调整系统的活动,
所谓控制,即是控制者对受控对象所施加的一种 能动的影响或作用,其实质是保持或改变受控对 象的某种状态,使其达到受控主体的预期目的, 如质量控制和生产控制等。
具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控制论方法有下列几种:
1)黑箱方法。
2)功能模拟法。
3)反馈法。
4)状态变量分析法。
4、运筹学
运筹学是为决策机构在对其控制下业务活动进行决策时,提供以数 量化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

物流常见的基本理论物流的定义: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描述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各国学者或组织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

然而,物流这一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着七个要素来进行表述的。

这七个要素是:产品(Product)、数量(Quantity)、条件(Condition)、地点(Place)、时间(Time)、顾客(Customer)和成本(Cost)。

因而,物流的实质就是将适当数量的产品,在适当时间和条件下为适当的顾客送到适当的地点,同时保持其适当的成本。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的目标。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自己将产品或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作,而不依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第一方物流实际上就是供方物流,或者叫销售物流,是由供应厂商到其各个用户的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用户企业从供应商市场购进各种物资而形成的物流,实际上就是需求方物流,或者说是购进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

第三方物流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根据临时需求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②第三方物流是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③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流服务。

④拥有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灵活性。

物流管理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订单处理、需求预测、生产计划、采购、包装、存货控制、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企业和仓库选址、物品回收、零部件及服务保障、废品处理、流通加工、配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等内容。

物流基础理论

物流基础理论
24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在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及时组织销售物流。销售 物流就是企业为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 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4) Nhomakorabea业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 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着物流活动,一方面 通过回收物流,可以经过再处理使这些余料成为有用的生产 材料,有利于成本的节约,另一方面,在一个企业中,回收 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 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一定的浪费,也会影响企业的 社会形象。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些有关航空、 运输、铁路方面的法规、法案,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案的 通过,不仅带来了运输业的竞争,而且由于运费的自由决定、 运输线路的选择、运送计划制订等自由度的增加,使物流业 者能够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了与其他公司在物流服 务上的差别。
8
(4) 物流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阶段(1985---至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对物流管理认识
后来该理论和方法开始被企业和理论界认同,并得 到了广泛的运用。
2.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 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新概念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
各个发达国家由于各自经济环境的不同,其物流的发展和管 理模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物流的发展过程大致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6
(1) 物流观念的产生阶段(1927----1949) 1927年拉尔夫·布索迪在《物流时代》一书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实体 配送部门,负责交通运输、物料处理、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 仓库的规划和管理。以后,在这些职能上添加了客户订单处 理、产成品控制、制造规划等职能,从而形成了现代物流观 念上的实体配送部门。

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

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黑大陆与物流冰山说
1、“黑大陆”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F.德鲁克1962年在题为“经济 的黑暗大陆”论文中说“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 陆”。 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 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 域,所以 “黑大陆”说法现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领域未知的东西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成熟。
冰山
物流成本冰山
运费与保管费
制造成本 销售成本 管理费
企业内消耗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计算方式
按发生项目计算
人工费 材料费 照明、燃料费 折旧费 支付利息 支付费用 其他
按功能计算
包装费 运输、配送费 搬运费 保管费 信息处理费 流通加工费等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第三利润源说
· 第三利润源说出自日本,是早稻田大学西泽修 教授于1970年提出的,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 述。 王之泰说: · 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 · 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商物分离(商物分流)说
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第三个利润源说 效益背反说 成本中心说 利润中心说 服务中心说
战略说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流通结构
制造业 商品订、发货 网上商店 订货 订货 网上商店 网上商店 订货 顾客
顾客
批发业 物流中心负责: 商店的库存管理 与配送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利润中心说
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 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物流也是国民经济 中创利的主要活动,表述为“第三个利润源”。
第一节 物流理论认识
服务中心说
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 即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 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 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 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 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 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物流学概论重点1

物流学概论重点1

第一章物流基础一、物流的定义(重点)定义:物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休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名词解释)对物流的认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的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2、物流中的“流”是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3、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物流信息在完成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特别重要。

4、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划、实施、协调与控制。

二、物流的分类(一般)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从物流的服务对象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从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从物流活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角度可划分为一般物流与特殊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关系(重点)(1)内涵不同。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是从一个总体上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一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

(2)领域不同。

一般地,在大空间范畴内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属于宏观物流;在小空间范畴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微观性,属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包括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

微观物流的研究内容贴近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

(3)研究特点不同。

宏观物流:综合性和全局性。

微观物流: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区域物流(名词解释)区域物流就其地理概念而言,较国际物流的范围为小,即在某一地区内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物流的基础理论

物流的基础理论
如资金的流通 商品的流通 非商品的流通 信息 的流通;文化观念的流通等
狭义的流通仅商品流通;这是流通中的主流; 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5
现代物流管理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 三种间隔: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6
现代物流管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 B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 C 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 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 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和物流在网上的交互 B 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 GP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集成了GPS D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效率 3 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在淡 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__________ A 所有权间隔 B 时间间隔 C 场所间隔 D 使用权间隔
23
现代物流管理
2我国物流的发展 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①物流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年 ②物流停滞阶段1966——1977年 ③物流较快发展阶段1978——1992年
④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3年至今
2我4 现代物流 ❖ 1现代物流的特征
1物流系统化 2物流总成本最小化 3物流信息化 4物流手段现代化 5物流服务社会化 6物流管理专业化 7物流电子化 8物流网络化 9物流快速反应化 10物流柔性化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物流管理是一个涵盖供应链、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它的主要目标是有效地组织、规划和控制物流过程,以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物流管理的核心概念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基石,它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分销等环节。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供需的协调和优化,确保产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无缝衔接。

这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和风险,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与灵活性。

2.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对存货数量、存放位置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实现存货成本的最小化,同时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客户服务的满意度。

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模型和库存周转率等。

3.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中最直观的环节,它主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优化的运输管理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和提高配送效率。

常用的运输管理手段包括合理调度车辆、优化运输路线、采用物流信息系统等。

4.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最后一环,它涉及到将产品从仓库或生产基地送到最终用户的过程。

高效的配送管理可以保证产品准时送达,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常用的配送管理方法包括物流网络设计、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路由优化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核心概念,物流管理还涉及到许多其他理论和工具,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的原则、环境保护的要求等。

这些理论和工具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结起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涵盖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方面。

这些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提高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现代物流基本理论

现代物流基本理论
商物分离(商物分流) 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第三利润源泉说 效益背反说 后勤学 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
和战略说
15
(一)商物分离(商物分流)
用户
生产者 商流 1
物流 1
物流 3
物流 2
商流 3 经营者 B
经营者 A
商流 2
分离前
16
物流 生产者
商流 1
经营者 A
用户
商流 3 经营者 B
第二章 现代物流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物流系统的分类 基本学说 我国物流热点问题 实例:对于物流的初步认识
2
从例子说起:网上购物的物流
大家在网上点击鼠标,购买了某种物品
– 然后,这件物品会怎样才能到你的手中呢? – 画一画流程图
大家总结出一个一般的流程
– 说说在这个流程中,要进行哪些物流活动? – 想象这些物流活动,都会使用到哪些物流工具? – 想象这些物流活动,该由谁去完成比较合适?是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1:35:5411:35: 5411:351/22/2021 11:35:54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1.2211: 35:5411:35Jan-2122- Jan-21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1:35:5411: 35:5411:35Friday, January 22, 2021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1.1.2221.1.2211:3511:35: 5411:35:54Jan -21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1年1月22日星期 五11时 35分54秒Frid ay, January 22, 2021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1.1.22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11时35分54秒 21.1.22

物流配送基本理论

物流配送基本理论

物流配送基本理论物流配送是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和时间计划,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一般来说,配送一定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物流据点内进行分拣、配送等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适时地送交收获人的过程。

它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

它既包含了商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活动中的若干功能要素,将商流与物流紧密、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从物流配送的发展来看,通过以网络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催化出来的物流配送有着很大的变革,基本上是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的时候由于设备等技术的不完备,只是进行了很简单的送货上门而已,不过这样的话效率比较低,为了改善其经营效益,许多厂家有些也稍微降点价格直接把货物送到买主手中;第二次可以说有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物流配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这种形式不仅影响了物流配送本身,也影响到各个体系,包括供应者和消费者;第三次物流变革就是物理配送的信息化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改变,这些影响使得物流配送更加效率化。

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影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客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将确定数量和规格要求的商品传递到用户的活动及过程。

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带来了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搭乘电子商务快车,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而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给传统物流配送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物流配送往往需要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可以将分散在各个不同地方、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可以联系起来,使它可以成为一个“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这样一来,存放货物的空间和服务的区域可以变的更加宽广,这个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无论在规模和其他效率资源上跟传统的物流配送相比大大加快了配送的步伐,总的来说是更加的效率化、科学化、合理化。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

一.物流的内涵一定义: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对物流定义的理解:1.传统而通俗的理解:物的流动2.正确的理解:①“物”:实体—物品、物资、物料、货物②“流”:表现形式—7项活动3物流的六要素:①流体:货物包装、维护、设计、作业次数、成本②载体:设施、设备、工具仓储③流向:流动的方向,供应地到接收地,自然流向④流量:重量、体积、数量⑤流速:流动的速度⑥流程:流通的距离、路线最优路径三.物流的意义与价值: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2.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作用,就像人体的动脉、静脉系统,起到物质资源的配置作用;3.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4.物流的使用价值:合适的时间、准确的数量、正确的场所、需要的形体四.物流的生产与发展1.物流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当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有了原始的物流;2.“物流”作为名词最早被提出萌芽:1915年美国营销阿奇萧提出;3.美国营销协会提出PhysicalDistributionPD实物分销、分配、分拨即包含于销售中的物资流动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4.真正意义上的logistics始于:二战期间,美国将物流管理理想应用于军备供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①1978年通过访日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习国外物流管理先进经验;②真正的物流发展在90年代以后;6.当前物流热的分析:①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竞争空前激烈,流通作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②企业之间竞争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企业通过对市场要求的快速反应,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③电商呼唤着物流业的支持;五.生产与流通、物流与商流1.生产与流通:①生产:制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②流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包括物流活动和商流活动;2.物流与商流:①在商品流通中,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过程,简称商流;②在商品流通中,通过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活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的过程,简称物流;3.流通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距离的活动,包括物流与商流: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4.①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②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是合理化的必然要求;5.物流分离:①在实现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②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六.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一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保管的要求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这个过程即为物流过程;三在商品流通中,所有信息的流动过程,简称信息流,它包括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如市场行情、物流供求、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的生产、加工、传递四伴随商品流通过程,信用证券、汇票、现金,通过银行、在各个交易之间的流动,简称为资金流;二.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的含义: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二).物流管理的目标: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具体体现7R: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条件合适的成本正确的客户合适的产品合适的数量(三).物流管理的特点: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全过程管理;4.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5.重视以信息为中心;四.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1.交易理论:物流费用发生在企业各个部门、各环节中,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进行物流运作的主要目标;2.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彼此的高度协调合作、信息共享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实现整条链上所有企业的利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①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成员必须高度协调,信息实时共享,风险共担,以实现整条供应链的共赢②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练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3.资源基础理论:“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社会资源、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应充分、有效且可持续发展地使用本企业资源,并巧妙利用、共享其他企业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4.企业核心能力理论:①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能使整个企业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②企业集中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与其核心竞争力的业务环节,将其他从属采取业务外包等方式交给其他的企业完成;③企业避免“遍地开花”却“无一精通”,没有突出特色,没有“卖点”;5.企业流程再造理论BPR:①即: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改善,使企业能最大限度适应顾客、竞争、变革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②主要思想:整合优化各个环节、节省各环节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无缝对接,向各个环节要效益;5.物流创新理论:①柔性化:为了适应多频次、小批量、个性化的要求;②标准化:利于管理,提高流通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③时间管理:时间是物流的重要资源,时间价值是企业物流的核心价值;为了适应快速反应的要求;④同步化简理论:将循序渐进的多项工作安排在同步中进行,目地是较少浪费,满足快速反应的要求;三.认识物流系统(一).物流系统的含义: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它是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稳定性与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的特点;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4.研究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二).物流系统的目标:1.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其目标是获得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2.5S目标:①服务service②快速及时speed③节约saving④规模优化scaleoptimization⑤库存控制stockcontrol(三).物流系统的模式:和一般系统一样,物流系统也具有输入、转换、输出三大功能;(四).物流系统的要素:与一般的管理系统一样,物流系统是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物流系统自身的特点,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具体分为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资基础等;物流系统的要素:①从功能要素的角度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②从支撑要素的角度分:体制制度、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③从物资基础要素的角度分:物流设施设备与工具、信息技术与网络组织与管理(五).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效益背反关系: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者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是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重要;①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②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③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④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所消耗费用之间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要求企业在物流合理化过程中,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重视调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最佳效益;(六).物流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优势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环境的相互影响;二通过系统分析,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分配最佳的方案,即寻找实现目标的最优化方案;系统问题系统分析最优系统方案(七).物流系统化:1.物流系统化是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化为有秩序的状态,以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大化或者整体最合理化;2.物流系统化的设计要素:P/Q/R/S/T/C,即--①商品的种类、品目Product②商品的数量Quantity③商品的流向Route④服务水平Service⑤时间Time⑥物流成本Cost3.物流系统化的方法:大量化、共同化、短距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四.认识物流功能活动——运输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用工具和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点,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等操作;(一).运输概述:1.运输的作用:①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②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③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④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构成;2.运输的功能:①空间位移②短时间存放3.运输的原理:①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单位重置的运输成本降低;②距离经济:本质也是规模经济,随距离的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减少;4.运输的分类:①按运输氛围分类:干线/支线/二次/厂内运输②按协作程度分:一般/联合运输A联合运输——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运输方式;B国际多式联运: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方式运输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单到底、全程负责、统一理赔的特点;C复合运输:是含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的运输;常见的形式有载车运输,即由牵引车直接将载货的半挂车拖吊上轮船或火车,到达港或站后,再由牵引车将载货的半挂车从车或船上拖下,然后直接送到目的地;在铁路上叫做“驼背”运输,在水运上叫做“滚装”运输或者“开上开下”运输;③按是否中途换装分:直达/中转运输④按组织方式分:整车/零担运输⑤按运输的工具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二).运输的基本方式和特点:1.公路:①基本特点:运价低、速度快、灵活性强、可靠性好、可用性有限、距离中、短程、规模小;②载重量小、经济里程短、技术速度快;③设施、工具:A路:高速公路、1-4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其他公路;B车:普通货车、厢式货车、专用货车、自卸车、牵引车与挂车;C“门到门”:从发货可取货,经过运输各个环节,最后将货物送到收货人手上;2.铁路:①基本特点:运价较低、速度较慢、灵活性较差、可靠性一般、可用性广泛、距离长、规模大;②载重量大、经济里程长、技术速度快;③设施、工具:A设施:线路、车站、机车;B车:平车、敞车、棚车、罐车、漏斗车、保温及冷藏车、特种车;3.航空:基本特点:运价高、速度很快、灵活性差、可靠性好、可用性有限、距离很长、规模很小;4.水路:①基本特点:运价低、速度慢、灵活性差、可靠性有限、可用性很有限、距离很长、规模很大;②设施、设备:集装箱船、散装船、油船、液化气船、滚装船、载驳船、冷藏船、运木船;、5.管道:基本特点:运价很低、速度很慢、灵活性很差、可靠性很好、可用性专业化、距离长、规模中;6.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应考虑如下因素:①运输物品的种类与特征;②运输量;③运输距离;④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⑤运输的方式和特性;7.合理化运输的标志:①运输距离最短:②运输环节最少;③运输时间最短;④运输费用最省8.运输不合理的表现:①空载最严重:利用自备车辆运输、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车辆过分专用等原因;②对流运输又叫做相向运输:A狭义同一种货物,在可以相互替代而又不影响管理等情形下,在同一路线上或者平行路线上进行相对方向的重叠交错运送;B广义与合理流向图指定方向相反的运输;③迂回运输:不走直线舍近求远的运输;计划不周、组织不当、地形不熟造成;④过远运输:调运物资舍近求远;⑤无效运输:运输不需要的物品、含杂质如含水分等的物品如含边角、余料,及包装过度臃肿;⑥倒流运输:从销地往产地的回流,属隐蔽对流,双程消费;⑦重复运输:A可直达运输的货物中途卸下再装运的运输;B同品种的货物在同一地点、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⑧运力选择不当:A弃水走陆;B铁路或大型船舶过近运输;C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超载、不满载、“大型车走近,小型车走远”9.运输合理化的措施:①充分利用运输动力不增加机车的情况下增加运输量:A水运拖排和拖带法;B顶推法;C拖挂法;②发展社会哈运输体系共同运输;③公路、铁路合理分流;④尽量发展直达运输;⑤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A轻重商品混合配载;B解体运输;C运用先进的堆码技术;D合装整车运输;⑥“四就”直拨:减少中间环节、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运送;⑦发展特殊的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⑧采用流通加工;五.认识物流功能活动——储存(一).储存保管的作用:1.通过对商品储存可以调节商品的时间需求,进而消除商品的价格波动;2.通过商品储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3.通过商品在消费地的储存,可以达到更好的客户满意度;4.通过商品储存,可以调节供需矛盾;二.储存保管的设施设备:包括:仓储、货架、其他仓储设备工具;1.仓储:①生产仓库:中转/储运仓库、国家储存仓库;②普通仓库、恒温恒湿仓库、冷藏仓库、特殊仓库;③自由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④流通性仓库、储存型仓库;2.货架与其他仓储设备工具;(三).储存保管的工作内容:包括: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1.入库作业内容:入库准备、接运卸货、入库验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2.在库管理内容:保管货位安排、在库盘点与控制、养护;3.出库作业内容:核单、备货、复核、点交、登帐与清理;四.储存的合理化:1.仓储合理化的标志:①质量标志;②数量标准;③时间标志;④结构标志;⑤分布标志;⑥费用标志;2.不合理的储存表现:①储存时间过长:②储存数量过大;③储存质量过低;④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⑤储存结构失衡;3.储存合理化措施:①实行ABC分类管理;②适度集中库存;③加速周转;④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重力货架、双仓法、计算机存取系统;⑤提高仓容利用率:高垛、缩小通道宽度、减少通道数量;⑥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⑦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五五堆码法等;六.认识物流功能活动——包装定义: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规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一.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①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②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③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④防止异物混入,污染物质,丢失,散失;2.方便功能:①方便物资的储存;②方便物质的装卸;③方便物质的携带、搬运;④方便消费;3.明确标识功能:①提高效率;②确保质量;4.促销功能:包装的装潢设计;5.对货物施加包装时必须考虑包装的功能,同时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合适的成本、包装与其他物流功能的衔接;①包装与运输的衔接:包装的尺寸规格、形状、重量等要要符合运输需要;②包装与搬运的衔接:包装必须考虑装卸作业的形式人力操作或机械作业;③包装与储存保管的衔接:包装会影响储存保管的堆码高度,包装物的标志也影响储存操作、管理;2..包装的分类:1.按照包装功能分;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2.按照包装材料分:纸/玻璃/木/塑料包装等;3.按照包装方法分;防湿/防锈/缓冲/收缩包装等;4.按照包装内容状态分:液体/固体/粉末包装等;5.按照包装使用范围分: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 (三).包装的材料和容器:1.包装的材料:①主要材料:纸/玻璃/金属/木/塑料包装等;②辅助材料:涂料、粘合剂、填充和钉接材料等;③材料的性能:保护/加工/外观/方便使用/易处理;④材料的发展趋势:生态化、可食化、天然生物等;2.包装的容器: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包装箱等;(四).包装的标志:包装标志是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质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像说明;1.运输标志收发货标志:注明商品起运、到达地点和收、发单位的文字记号,反应的内容是收、发货具体地点收货人的地点、发货人的地点,收货到站、到港和发货站、发货港和收、发单位的全称;2.指示标志储运图示标志:指示标志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保证物资的安全,这种标志主要表示物质的性质、物质堆放、开启、吊运等的方法;3.危险品标志警告性标志: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用来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注意操作;4.10小类危险品: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压缩气体或液体、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放射性物品;5.包装标记和包装状态的要求:①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办理;②必须精明清晰、易于辨认;③涂刷、拴挂、粘贴标记和标志的部位要适当;④要选用明显的颜色作标记和标志;⑤标志的尺寸一般分为三种:用于拴挂的标志为74×;用于印刷和打印的标志为105×74mm和148×105mm两种;(五).包装作业和技术:1.包装作业:——拼装、改装、配装、分装、加固换装等;①物质换装:将不同规格、品种和牌号的货物按一定的要求拼装在一个包装物中的过程;注意:物资拼装应符合安全的原则,凡性质不同、互有抵触的不可拼装;此外,还应符合节约的原则,对运价等级相差大的也不能拼装,应使用拼装要适合装卸、搬运条件,以利于提高作业效率;②物资改装:由于需要对商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剔除不合格的商品后重新包装;③物资配装:对于要成系列销售的货物,则进行配装;④物资分装:物资的进出业务,往往是整进零出,需要对大件包装拆整分装成一定规格、数量小的货物单元,以适应用户的需要,物资的分装应根据物资的性质、设备条件作业场所合理组织作业;⑤物资包装的加固和换装:即对已经破损,不合适保证货物继续运输或储存的包装应进行维修、加固、重新包装、以保证物资安全;2.包装技术:(1).产品包装的一般技法:①对内装物进行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②对松散产品进行压缩;③合理选择内包装盒的形状尺寸;④喝了选择外包装的形状尺寸;⑤包装外的捆扎;(2).包装操作技术:①充填技术:充填是将商品装入包装容器的操作,分为装放、充填与灌装三种形式;②封口和捆扎技术;③裹包:裹包是用一层绕行材料包裹商品或包装作的操作;④加标和检重:A加标:就是将标签粘贴或拴挂在商品或包装件上,标签是包装装潢和标志,因此加标也是很重要的工作;B检重:检查包装内容物的重量,目前大多数采用电子检重机进行监测;(3).包装的特殊技术:①防震技术:又称缓冲,缓解内装物收到冲击和振动;A全面防震——内装物与外包装间全部填满防震材料;B部分防震——对整体性好的产品只在产品与内包装之间的拐角或局部填充衬垫,如泡沫塑料,充气型塑料薄膜和橡胶等;C悬浮式——贵重易损物品用绳带、弹簧等悬吊在容器中;②防破损技术:捆扎及裹紧、集装、使用高强度保护的材料;③防锈技术:涂封油层厚度、完整、均匀、连续、气相缓蚀剂挥发和升华以充塞整个空间阻止大气与金属接触而抑制缓蚀;④防霉腐技术:冷冻、真空包装、高温灭菌、无毒防霉剂食品、通风孔和通风窗;⑤防虫技术:驱虫剂;⑥危险品包装技术:危险品共三大类易燃、易爆、有毒十小类,做标记,严密包装;⑦特殊技术:充气、真空、收缩、拉伸、脱氧技术;(六).包装合理化:1.包装合理化的要求:①防止包装不足②防止包装过剩③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2.包装合理化的途径:——标准化、机械化、大型化、轻摩化、低廉化、绿色化、七.认识物流功能活动——装卸搬运物品装卸搬运活动功能渗透到物流的各环节、各领域,是联系物流活动各个子系统功能,是物流顺利进行的关键;装卸搬运活动伴随着物流的始终,成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条件、保证物流质量最重要的物流环节之一;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一装卸loadingandunloading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进行的垂直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二搬运hanging/carrying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将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三装卸搬运就是在某一物流节结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2..装卸搬运的作业内容:——装货卸货、堆放拆垛、分拣配货、搬运移送3..装卸搬运的机械:——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或货物有起重机械、连续输送设备、装卸搬运车辆和专用装卸搬运机械;4..装卸搬运的作业方法:1.按照作业对象划分:①单件作业法②集装作业法③散装作业法2.按照作业工具划分:①叉上叉下采用叉车和托盘等②吊上吊下采用起重机、吊车、集装箱等③滚上滚下驼背运输④移丄移下水平运动(五).装卸搬运的合理化: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可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提高装载效率,并尽量减少装卸次数。

2-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

2-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

工厂A
(a)商物合一流通网络
工厂B
物流 信息流
第14页,共20页。
总公司
配送中心 (b)商物分离流通网络
批发站与零售 店
二、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3)
➢ 商物分离理论----商物分离的特点和优点
➢ 商物分离模式的特点是:
➢ 保管 ➢ 输送
➢ 配送 ➢ 信息系统
➢ 商物分离的优点可列举如下:
➢ 营业方便 ➢ 物流作业集中
第8页,共20页。
一、物流学简介(7)
➢ 物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综合集成方法 ➢ 案例研究方法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模糊(Fuzzy)数学方法 ➢ 层次分析法(AHP)
第9页,共20页。
一、物流学简介(8)
➢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 物流系统要素
➢ 物流功能及其运作 ➢ 物流系统
➢ 实行回路配送 ➢ 使各部门的职能单纯化
第15页,共20页。
二、物流学说与基本理论(4)
➢ 第三利润源说
➢ 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 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 ➢ 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 :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 第三利润源----物流领域 :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又
1935年有作为分销的定义, 未明确提及物流活动,未 该单词已有很长历史,用于表述 涉及物流作为独立的系统 军事后勤活动,有兵站含义 概念
物流
未出现“物流”词汇,但是作为物流活动 的运输、仓储、搬运等是存在的
物流科学 萌芽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解决美军 后勤问题应用运筹学、预测科学、 计算技术,系统地研究
物流科学 形成期
物流科学 发展期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 运输需求的三种基本实现方式(1)自备 车队;(2)与专业运输公司签定运输合 同;(3)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 的运输承运人预定服务。
❖ 运输成本包括运输费用、管理和维持运 输中的存货有关的费用。
❖ 运输速度:完成特定运输所需的时间。 需要平衡运输成本和速度。
8
❖ 运输的一致性:若干装运中某一次运 输所需时间与原定时间或前几次运输 时间的一致性。它涉及安全库存、买 卖双方承担的存货义务和有关风险。
❖ 物料搬运涉及物品的接收、分拣、组装,以满足顾 客的需求。其中的直接劳动和资金投入是物流总成 本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搬运所需的时间越少、物 品损坏的可能性就越小、仓储的整体效率越高。自 动化搬运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搬运的作业效率。
❖ 包装是为了保护物品和方便搬运。因为用户的需求 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包装中常将各种类型的产品 组合为一个运输单元,例如,集装箱。
❖ 存货管理政策与五个因素有关:顾客细 分、产品要求、运输一体化、时间要求、 竞争能力。
❖ 快速交付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是物流
服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可以减少制
造商的库存量。
10
5 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
❖ 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是上述4个物流独立功能的一 个组成部分。因为商品需要按所选择的时间入库、 运输车辆需要通过物料搬运进行有效的装卸、各种 单一的产品只有打包装入运输箱或其他类型的容器 中才能最有效地搬运。
16
2. 信息流
物流信息主要包括协调流和作业流。
战略目标
能力限制
物流需求
制造需求
购买需求
订货管理
预测 订货处理
存货配置 存货管理
配送作业
运输和装送
购买获取
17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10
(二)物流技术管理
物流技术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中的技术问题进 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管理。物流技术在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这样互相 关联、互相区别的两大技术领域。 1、物流硬技术管理 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运输所涉及的各种 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库建筑、站场设施以及 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 2、物流软技术管理
12
2、物流实施阶段——物流计划确定以后,要把物流计划 付诸实施。物流的实施管理就是对正在进行的各项物流 活动进行管理。它包括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对物 流活动的监和检查,对物流活动的调节等活动,因而在 物流各阶段的管理中具有突出地位。 3、物流评价阶段——物流评价是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 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过程。可分为专门性 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某一方 面或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如仓储中的物资吞吐数量完 成情况、运输中的吨公里完成情况等;综合性评价是对 某一管理部门或机构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分析,如仓库 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运输部门的运输成本等。
7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7.1421 .7.14W ednesday, July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9: 41:361 9:41:36 19:417 /14/202 1 7:41:36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7.1419: 41:361 9:41Jul-2114- 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9:41 :3619: 41:3619 :41We dnesda y, July 14,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 成。21. 7.1421. 7.1419: 41:361 9:41:36 July 14,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7月 14日星 期三下 午7时4 1分36 秒19:41 :3621.7 .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7月下 午7时4 1分21. 7.1419: 41July 14,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年7月14 日星期 三7时4 1分36 秒19:41 :3614 July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7时41 分36秒 下午7 时41分1 9:41:3 621.7.1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证); ③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备货保证
商品利用可能性保证
输送保证
品质保证
在库存服务率 订货截止时间
进货周期 订货单位 订货频度 时间指定 紧急出货 物理损伤 保管中损坏 运输中损坏 错误运输 数量差错
A.空驶 B.对流运输 C.迂回运输 D.重复运输
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是________。
A.GIS B.GPS C.POS
D.EDI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流通的作用 ①在扩大内需方面,流通起着发现、创造、满足消费
需求的作用; ②从经济循环来看,流通决定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节
奏、质量的关键环节; ③从社会产业链来看,流通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
成部分 (2)物流管理工作是经营运转的必要保
证 (3)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手段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2.3 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成本
服务质量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降低物流成本 (1)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运动中的各环节, 如运输、仓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搬 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所支出的人力、 物力、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既包括向外 支付的物流费用,又包括企业内部消耗的 大量物流费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 (2)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 (3)追求企业整体最优 (4)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 (6)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
计划
实施
评价
物流的基础理论(1)
①宏观物流 ②微观物流 (2)按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 ①采供物流 ②生产物流 ③销售物流 ④回收物流 ⑤废弃物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来分 ①地区物流 ②国内物流 ③国际物流
(4)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 ①企业物流 ②行业物流 ③社会物流
(5)按照物流活动的承担主体不同分 ①第一方物流 ②第二方物流 ③第三方物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020/11/22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当前物流“热”分析
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竞争空前剧烈,流通作为 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粮布肉
$
票票票
商品
限额消费已成为历史
商品转化为货币,关系到 企业的生死存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企业之间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资资料 和服务于生产地点流动过程中而伴随的种种 经济活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
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 地的有效率、有效益地流动和储存而进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 3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什么是商流 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由
于所有权的间隔,生产者要想把自己的 产品让渡出去,必须通过交易完成,顾 客要想得到所需的产品也必须通过交易 完成。这种解决所有权间隔的交易称为 商流。商流是流通活动的内容之一。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7
2)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1986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 研究所的定义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 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 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 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 送等诸种活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4)1992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为迎合顾客需要而对商品、 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 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 与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信息和物 流的低成本运作。
消费者



70年代成 本
高 80年代 质

90年代 售后 服

21 市 场




世 需求
纪 初 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的快速反应,由大鱼吃小鱼
转变为快鱼吃慢鱼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 物流管理观念
人人都有物流管理观念吗?举例说明 我们身边具备物流管理观念和不具备物流 管理观念的人或事。
物流的基础理论(1)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商流与物流逐 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 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网上的交互 B.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GP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集成了GPS D.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效率 3.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 产储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__________。 A.所有权间隔 B.时间间隔 C.场所间隔 D.使用权间隔
1.1.1 流通的概念
1)流通及三种间隔 广义的流通指所有可以流动的要素的流动,
如资金的流通、商品的流通、非商品的流通、 信息的流通,文化观念的流通等。
狭义的流通仅商品流通,这是流通中的主 流,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 三种间隔: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400
400
400
600 1000
400
600 1200
600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2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1.2.1 物流管理的特征和过程 1)物流管理的含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根据货物实体流动的规律,应 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 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 济效益的过程。
低; ③经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④传统经营方式逐步得到改造,连锁超市、便
利店、专卖店、仓储式超市、购物中心等新 型业态成长迅速; ⑤商贸流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功能,拉动了经 济的增长。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3 物流的概念
(1)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的定义
商流与物流都是流通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相辅相存,互相补充。商流 与物流的统一是指商流和物流在同一时 间发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便是 商流与物流统一的形象写照。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分离指将物流设施和有
关物流的功能从商业流通领域中分离出 来,单独设置物流据点,集中处理若干 流通据点的物流业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 反 一般说来,物流服务与物流 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并且呈 现线性关系,如图1.2.1所示。
物流的基础理论(1)
v
物 流 服 务 水 平
物流成本
图1.2.1 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物流的基础理论(1)
一般在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 时,通常考虑以下四种方法:
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作业 标准。 3)物流标准的方法
物流标准中的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 一般由个别企业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制 定的。作业统一的物流标准主要是指技 术标准,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 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顺畅衔接。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图1.1.3 物流基础模尺寸与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的关系 图例,从上图1.1.3可以看出,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可以 用5个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组成。
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起点; ④从资本结构及运行来看,现代流通要求产业资本与
商业资本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提高工业经济运 行效率; ⑤从技术创新的层面看,现代流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 来越明显,对提高工业经济的增长效率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9
3)我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现状
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 ②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降
物流的基础理论(1)
4.下列选项中,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不包括________。
A.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B.防止无效装卸
C.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D.始终采用最高的装卸搬运活

5.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
A.系统增值 B.合作与协同 C.信息交换 D.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6.________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
物流的基础理论(1)
(5)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
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 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 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 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供应链管理。
物流的基础理论(1)
(6)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 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商流与物流分离的可能性和必要 性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4 物流的发展阶段
1)物流在国外的发展阶段 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阶段发展
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物流研究 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 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