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思考

摘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研究是保障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理论的内在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变革的方法与趋势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机制;评估主体多样化;完善结构激励机制;改进评估指标的设定。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评估指标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读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了120万人次,博士研究生已超过12万人次。伴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研究生就业难、创新能力受到质疑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积极寻求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方法,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现状概述及特点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1985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逐步建立各级学位授予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制度,这便是评估工作产生的标志。从1995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先后在北京成立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质量监督与信息工作处"、"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工作委员会"。先后采用过《研究生院评估体系》(1995)、《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004)等相关指

标体系对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评估工作。

总体来说我国研究生评估具有以下的特征:

1、政府对评估起主导作用。政府在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系设计、评估标准的设定、评估人员的安排、结果运用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地位。

2、评估方式多样化。主要有客观数据的评估、专家实地考察、社会声誉调查、学位论文评价等多项评估方式。

3、评估理论不断深入。

4、评估管理机构权限的重心逐渐开始下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学位委员会相继成立。在评估工作中,研究生阶段的质量评估方式逐步转变为由各省,各地方学术委员会组织实施评估,评估结果报国家备案的做法。

5、网络技术在评估工作中大量使用。网络技术在评估工作中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评估工作变得更为便捷,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将总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分目标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通过分解目标而自然形成指标体系。总体上说是先自上而下进行分解,然后自下而上进行完善的过程。

首先需要设定一个总体目标,如果我们将总体目标定位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话,接下来就可以根据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来进行一级指标的分解。例如:导师力量、研究生培养环境、研究生培养条件、社

会评价等。通常情况下,对总体目标进行一次分解后所得到的一级指标数据并不具有可测性。我们还需要进行二级、三级指标的分解,一直要分解到指标的反应程度较简单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为止。在完成指标分解后,在自下而上的审核指标体系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容易理解。同时对比不同指标间的关系,以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不同的,下面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及权重作一个总体上的列表分析。(见附表1)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质量评估的操作和管理尚未形成规范和制度,许多类型的评估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评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确。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评估为主,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被评估单位总是被动的接受政府部门的评估。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常见。

一般来说,教育质量评估是要通过评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转变过时守旧的教学理念,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在评估结果公布之后,评估结果往往被高校当作学校排名的工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首先,评估指标的操作性方面有待加强,有些指标设定表达方面过于含糊。其次,在评估指标体系中,一些非量化或是主观性过强的指标,使得评估者很难做出准确的客观的评价。第三,部分评估指标中将刺激指标内容简单的划分为合格遇不合格或者是好与很好,削弱了指标

的反映功能。最后,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甚至是不同层次院校上的巨大差异,在设置指标体系时我们应该评估指标单一化。设置分类分层的指标体系,更好的促进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

四、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随着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评估机制必将成为必然。在未来的日子里,评估工作将逐步迈入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主要存在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美国模式、以高校内部为导向的英国模式以及由政府为导向的法国模式。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体系,让社会评估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评估中来。一方面,高校能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政府也能通过结合高校的自我评估来判断大学所处的状态,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的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除此之外,一种凌驾于学校和政府之上的评估中介机构将成为未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必然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学术权威,并且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上又相对独立。既有利于调节学校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保障评估工作的客观性。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评估结果,是应该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寻求推动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西方高校大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评估结果处理机制和配套的激励机制。例如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估结果与支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资金直

接挂钩。而我国目前却缺少这样一套与评估结果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一个完善的结果处理机制除了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对高校的监督,从而持续地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改进,让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真正成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助推器。高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了不同高校中不同的办学性质。因此,在指定评估指标时,我们应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绝不能犯一概而论的错误。在设计评估指标的过程中,应少些主观因素的考量。尽量避免因为指标过于同一而抑制不同搞笑的特色和专长。不要让整齐划一的评估指标催生出千校一面的悲哀。例如:为培养学术人才设计的评估指标要侧重于对科研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对专业性质较强的人才则应侧重于对其未来所从事的某种职业的技能和经验方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李朋军,孙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3]杨宗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2005,(1).

[4]赵梦成.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经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