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

合集下载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1. 引言钢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工作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钢尺测量实验,掌握正确使用钢尺进行测量的方法,了解钢尺测量的精度和误差,并熟悉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

2.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钢尺进行测量的方法;•了解钢尺测量的精度和误差;•掌握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技巧。

3. 实验仪器和材料•钢尺•实验样品•实验记录表格•笔4. 实验原理钢尺是一种线性测量工具,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直尺形状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钢尺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刻度精度,常用于精确测量。

5.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样品和钢尺。

2.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水平平台上。

3.使用钢尺的两侧边缘与实验样品的两侧边缘对齐。

4.通过直视或借助放大镜来确保钢尺与实验样品的接触处没有缝隙。

5.读取钢尺上与实验样品两边缘对齐的刻度值。

6.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测量误差。

7.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量,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钢尺测量之前,应先检查钢尺的刻度是否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损坏或有误差的钢尺。

2.测量时应保持钢尺与实验样品的接触处无缝隙,避免因钢尺与样品接触不良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读取刻度值时,应尽量避免视线与刻度线不垂直,以减少读取误差。

4.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减小测量误差。

7.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在实验中,我们进行了3次测量,每次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次数刻度值(mm)1 26.42 26.33 26.5根据上表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值为26.4mm。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我们将每次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作为测量误差,计算得到以下结果:测量次数刻度值(mm)误差(mm)1 26.4 02 26.3 -0.13 26.5 0.1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每次测量的误差。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误差为0.03mm。

距离测量(钢尺测距仪原理)

距离测量(钢尺测距仪原理)

距离测量(钢尺、测距仪原理)一、钢尺量距城市一、二级导线边长,也可采用钢尺量距,钢尺量距还可用手测图,放线,房屋面积丈量等工作。

1.技术要求一、二级导线边长采用钢尺量距时,一般使用30m或如50m76的刻有毫米分划的钢带尺,加弹簧秤往、返丈量。

在乎坦地区采用铺地丈量,地面起伏不平时则悬空丈量。

钢尺必须进行检定。

丈量的边长应加倾斜、温度和尺长改正,若测区高程在100m以上时,还需进行投影改正。

普通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5。

表3-5普通钢吃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2.钢尺检定钢尺检定一般在校尺场上进行,检定时按外业量距的作业方法进行丈量,用较尺场上的120m长的基线检定钢尺时,应往返丈量各三次,用240m的基线检定钢尺时,应往返丈量各两次。

各次的距离较差不大于11100000。

丈量时,每尺段错动尺三次读数,估读至0.5mm。

钢尺检定的周期不应超过三个月,当一个测区开始和结束时,或尺子受外力影响或温度变化较大时,均应重新检定钢尺。

钢尺检定计算见示例表3—6。

外业量距手簿和高差观测手簿从略。

钢尺检定的精度评定可按下列各式计算:检定时基线丈量的平均值中误差No为:各式中:n-单程丈量的次数;v-检定时基线丈量的平均值和单程丈量距离的较差;M基—基线长度L基的中误差;L—钢尺的尺长。

量距导线作业用的钢尺,须进行检定,检定相对中误差超过1/50000。

3.量距方法(1)定线将经纬仪安置在待量边的一端点,照准另一端点目标,然后指挥定线人员沿着待量边方向线分段,每尺段长度应略短于钢尺全长,分段点横向偏离方向线不得超过5厘米。

如若在沥青或水泥路面上可贴画有十字线的白胶布(或白纸)作为分段点标志,若在松软的土质地面上则应打入木桩作为标记,测线方向地面有起伏时,应进行悬空丈量,此线分段点应架设轴杆架或打入高木桩。

(2)高差测量用普通工程水准仪测量各分段两端点的高差,以便进行距离的倾斜改正。

其结果应符合表3—5的规定。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训指导书:实验七 钢尺量距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训指导书:实验七 钢尺量距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训指导书实验七钢尺量距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钢尺量距是距离测量中方法简便、成本较低、使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通过使用钢尺丈量距离实验,使同学们熟悉距离丈量的工具、仪器等,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一、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1~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⑴熟悉距离丈量的工具、设备。

⑵掌握用钢尺按一般方法进行距离丈量。

三、仪器和工具⑴钢尺1把,测钎1束,花杆3根,记录板1块。

⑵自备:2H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1.定桩在平坦场地上选定相距约80 m的A,B两点,打下木桩,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点位标志(若在坚硬的地面上可直接画细十字线作标记)。

在直线AB两端各竖立1根花杆。

2.往测⑴后尺手手持钢尺尺头,站在A点花杆后,单眼瞄向A,B花杆。

⑵前尺手手持钢尺尺盒并携带一根花杆和一束测钎沿A→B方向前行,行至约一整尺长处停下,根据后尺手指挥,左、右移动花杆,使之插在AB直线上。

⑶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点A,前尺手在AB直线上拉紧钢尺并使之保持水平,在钢尺一整尺注记处插下第一根测钎,完成一个整尺段的丈量。

⑷前后尺手同时提尺前进,当后尺手行至所插第一根测钎处,利用该测钎和点B处花杆定线,指挥前尺手将花杆插在第一根测钎与B点的直线上。

⑸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第一根测钎,前尺手同法在钢尺拉平后在一整尺注记处插入第二根测钎,随后后尺手将第一根测钎拔出收起。

⑹同法依次类推丈量其它各尺段。

⑺到最后一段时,往往不足一整尺长。

后尺手将尺的零端对准测钎,前尺手拉平拉紧钢尺对准B点,读出尺上读数,读至毫米位,即为余长q,做好记录。

然后,后尺手拔出收起最后一根测钎。

⑻此时,后尺手手中所收测钎数n 即为AB 距离的整尺数,整尺数乘以钢尺整尺长l 加上最后一段余长q 即为AB 往测距离,即D AB =nl +q 。

3.返测往测结束后,再由B 点向A 点同法进行定线量距,得到返测距离D BA 。

4.根据往、返测距离D AB 和D BA 计算量距相对误差MD D D k ABBAAB 1=-=,与容许误差30001=容K 相比较。

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坐标实训指导书

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坐标实训指导书

任务七全站仪测量角度、距离、坐标1、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2)熟悉全站仪的操作界面及作用;(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4)练习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的方法。

(5)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默契协作的能力。

(6)培养学会利用科技力量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仪器和工具全站仪1台,棱镜、棱镜架2套,测伞1把、记录板1块。

3、实训内容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

4、方法与步骤(1)全站仪的认识全站仪由照准部、基座、水平度盘等部分组成,读数方式为电子显示。

有功能操作键及电源,还配有数据通信接口。

(2)全站仪的使用使用全站仪时,在测站上安置好仪器,照准目标(棱镜中心)后,在测角模式下,即可显示水平角、竖直角;按动距离测量功能键后,即可显示出测量的距离。

水平角、距离、斜距可同时显示在面板上。

根据测量功能选择的不同,还可进行测量放样,显示出测量的距离与设计的距离之差;也可进行坐标测量,直接测定未知点的坐标。

1)安置仪器在测站上将仪器进行整平、对中,其具体作法与常规仪器的整平对中工作相同。

2)角度测量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角度模式。

②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③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④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距离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距离模式。

②照准棱镜中心,测量距离,HD为水平距离,SD为倾斜距离,VD为高差。

4)坐标测量①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坐标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坐标模式。

②输入本站点O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

③瞄准棱镜中心,进行坐标测量,得出点的坐标。

5)坐标放样。

①进入放样程序。

②输入测站点的坐标,并输入仪器高。

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距离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距离测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不同距离测量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比较它们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钢尺量距钢尺量距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尺直接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采用整尺法,即先丈量整尺段的长度,再加上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为了提高量距精度,需要进行往返丈量,并对丈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2、视距测量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望远镜中的视距丝及视距标尺,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量仪器上视距丝在视距标尺上的读数,以及仪器的视线水平时的竖直角,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

3、光电测距光电测距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往返时间来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常见的光电测距仪有红外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

测距时,仪器发射出电磁波,经反射器反射后被仪器接收,通过测量电磁波的往返时间和光速,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

三、实验仪器和工具1、钢尺:50m 钢尺一把。

2、经纬仪:DJ6 经纬仪一台。

3、水准仪:DS3 水准仪一台。

4、视距标尺:一副。

5、光电测距仪:一台。

6、记录板、铅笔、计算器等。

四、实验步骤1、钢尺量距(1)在平坦地面上选择一段直线,定出起点和终点,并在直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打上木桩作为丈量点。

(2)用钢尺沿着直线从起点开始逐段丈量,丈量时要拉紧钢尺,使钢尺处于水平位置,并准确读出钢尺在每个丈量点上的读数。

(3)进行往返丈量,即从终点向起点丈量一次,记录下往返丈量的长度。

(4)对往返丈量的结果进行精度评定,计算相对误差,若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取往返丈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1)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后,将望远镜瞄准视距标尺,读取上、下丝在视距标尺上的读数。

(2)测量竖直角,读取竖盘读数。

(3)根据视距测量公式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3、光电测距(1)在测站上安置光电测距仪,对中、整平后,打开电源,设置仪器参数。

全站仪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原理和技术;
3.进行现场实测,熟悉现场操作流程;
4.编写全站仪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
全站仪、测量杆、三角架、测量笔等。

实验步骤:
1.在现场选取待测测点,搭设三角架和测量杆;
2.将全站仪放置于三角架上,打开仪器电源进行自校准;
3.进行目标点的精确定位,标记目标点;
4.在全站仪上输入目标点编号,进行距离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5.重复进行不同目标点的距离测量,完成实验。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各目标点的距离,得出距离测量结果。

同时,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了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原理和技术,以及进行现场实测的操作流程。

在实验中,我们取得了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
行了评估。

因此,我们认为本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我们今后的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校土木测量实验报告(3篇)

学校土木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测量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1. 了解和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

3. 熟悉测量数据的记录、计算和整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1. 水准测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学会水准测量的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安置水准仪: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准点上,调整脚螺旋使仪器水平。

② 观测:分别观测前后视距,读取水准尺读数。

③ 计算高差:根据前后视距和水准尺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④ 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计算和整理。

2. 角度测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学会角度测量的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安置经纬仪: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调整脚螺旋使仪器水平。

② 观测:分别观测目标点和测站点,读取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读数。

③ 计算角度: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目标点和测站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和竖直角度。

④ 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计算和整理。

3. 距离测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钢尺、测距仪等距离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距离测量的基本操作。

(2)实验步骤:① 钢尺测量:将钢尺拉直,分别测量目标点和测站点之间的距离。

② 测距仪测量:使用测距仪测量目标点和测站点之间的距离。

③ 数据整理: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计算和整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准测量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测点间的高差,分析高差的变化规律,判断测量精度。

2. 角度测量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测点间的水平角度和竖直角度,分析角度的变化规律,判断测量精度。

3. 距离测量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测点间的距离,分析距离的变化规律,判断测量精度。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钢尺距离丈量及光电测距实验报告

钢尺距离丈量及光电测距实验报告

钢尺距离丈量及光电测距实验报告地信141 汤维(1)钢尺距离丈量1.目的和要求1.确定两个距离超过50米的点A,B,用全站仪进行测距;2.用量程为50米的钢尺往返测量AB间的距离;3.精度要求为往返量距的相对误差小于1/3000.2.仪器和工具50米钢尺一盘,全站仪一台,标杆一套,三脚架一台,记录板一块,粉笔一支,自备计算器和铅笔3.观测方法1.在水平地面上确定A,B两点,且A,B两点的距离超过50米;2.安置全站仪于A点,对中,整平;在B点安置棱镜;用全站仪的十字丝瞄准棱镜的中心,制动竖直微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利用测距功能测量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3.往测:后尺手执钢尺零点端将尺零点对准A点,另一位同学在B点立标杆,前尺手执尺盒和粉笔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钢尺全部拉出时停下,由后尺手指挥前尺手将标杆立在AB直线上,前后尺手拉紧钢尺,由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对准零点喊好,前尺手在整50米处用粉笔画下十字记号,完成一整段的测量;剩下一段不足一个整尺段,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对准十字记号,前尺手将尺盒拉到B点处,仔细读出余段的长度。

记录者在记录表上依次记录下整段长度,段数,余段长度,计算得到往测总长;4.回测:同上;5.计算检核:根据往测和回测的总长计算往返差数和往返总长的平均数,检查相对较差是否超限,若符合精度要求,则取往返总长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4.实习成果距离丈量记录日期天气班组地点钢尺号码钢尺长度观测者记录者5.实习心得本次试验中,我们组同学积极配合,实验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仪器使用较为熟练。

操作设备时,我们组员爱护仪器,合理使用,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在此次试验中,我们的实验数据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全站仪得出的总长数据大于钢尺量出的数据。

经过我们的认真考虑,这可能有三个原因:1.钢尺受力伸长导致读数偏小;2.全站仪得出的数据为棱镜与十字丝的斜距而非AB的平距;3.在架设标杆时,AB两点出现了一定的移动,没有与全站仪的测量点完全重合。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数据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数据

钢尺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实验中使用的钢尺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宽度等物理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钢尺进行测量,研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分析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的因素。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选择一根尺度清晰的钢尺,确保其没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然后,将钢尺放在测量对象边缘上,并逐渐移动钢尺,直到能够确保钢尺的两端分别与测量对象的两个端点触碰。

此时,读取钢尺上与测量对象两个端点对应的刻度数值,并记录下来。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首先,尽量保持测量对象与钢尺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以免测量结果受到位置变化的影响。

其次,要确保钢尺与测量对象接触的面是平行的,以减小误差。

最后,要注意读数时的视角,避免因视觉偏差而产生误差。

在此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物体进行测量,包括书本、手机等。

下表给出了实验中的测量数据:测量对象测量结果(cm)书本20.5手机15.7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不大,表明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对多次测量结果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较好,说明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然而,在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一些导致误差的因素。

以下是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1. 人为误差:读数时的视觉偏差、测量对象与钢尺的相对位置变化等,都可能引入测量误差。

2. 测量工具的精度:钢尺的制造精度有限,可能存在刻度不准确、刻度间距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对象的形状:某些特殊形状的物体,如曲线或异形物体,可能无法完全与钢尺接触,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数显卡尺等,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增加测量次数: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小人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钢尺量距(工程测量)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钢尺量距(工程测量)
钢尺一般量距记录及成果计算
往测
线段
尺段
长/m
返测



余长数
/m
总长/m
尺段

余长数
/m
总长/m
往返差
/m
相对精

往返平均
/m
AB
30
5
27.478
177.478
5
27.452
177.452
0.026
1/6 800
177.465
BC
50
2
46.935
146.935
2
46.971
146.971
0.036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任务1
二、直线定线
钢尺量距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四、钢尺量距的检核和精度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距离通常指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简称平距。距离测量的
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光电测距等。
钢尺量距
视距测量
光电测距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钢尺量距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钢尺、标杆、测钎及垂球等,精密量距时还用到温度计和弹簧称。
一般建筑放样的精度要求。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平坦地面量距
在平坦地面上,可直接沿地面丈量水平距离。如下图,所量整尺段数为n。最后不足一整尺段
的长度称为余长,用q表示,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为: D = nl + q
其中:n —尺段数;
l — 钢尺的尺长;
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4100
146.953
一、钢尺量距的工具
1.钢尺
指钢制带状尺,尺宽10-15mm,厚约0.4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钢尺整个尺长

《 工程测量》——距离丈量

《 工程测量》——距离丈量

+2.0
29.9218
-0.4
+1.5
29.9249
尺长改正:ld
l l l0
温度改正:
l t
(t
t )l 0
倾尺l斜ll段td 改长l正l(:t0l:ll0tD0)All31h003.1.00.0l200m 5552hm m1l2l0d35209m(l.2l9th52.5180Clm h2h.0l2 0250m0C2(.)0002.21919.559.29m 2)21218810.52.4.m0mmmmm
③ 29.9910 29.9920
910
29.8710 705 715
24.1610 700 695 690
0.0510 515 520
0.0515 505 525
尺段长度 /m
⑤ 29.9210
225 220 29.9218 29.8200 190 195 29.8195 24.1095 120 090 24.1102
1
Dav
130.00 m
130.00 3250
钢尺量距
(2)斜量法
L
A
α
D
DAB LAB cos
DAB L2AB hA2 B
B h
钢尺量距
四、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1.钢尺检定
钢尺由于材料原因、刻划误差、长期使用 的变形以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的影响,其 实际长度往往不等于尺上所标注的长度即名义 长度,因此,量距前应对钢尺进行检定。
钢尺量距
光电测距仪测距 视距测量
钢尺量距
一、量距的工具
1.钢尺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 之分。
2.测杆 3.测钎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

建筑测量 距离测量

建筑测量 距离测量

第4章距离测量学习重点:钢尺丈量、视距测量和光电测距的方法及全站仪的使用。

距离测量也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

距离测量的目的是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测量方法有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及光电测距等。

4 .1钢尺量距钢尺量距是传统的量距方法,适用于地面比较平坦,边长较短的距离测量。

4.1 .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一、钢卷尺钢卷尺(简称钢尺)长度有30m、50m等。

二、直线定线当地面两点间距离较长时,往往以一整尺长为一尺段,进行分段丈量。

分段丈量首先要做的是将所有分段点标定在待测直线上,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三、距离丈量平坦地面量距的长度为⋅D+=(4-1)lnq式中D―距离总长(m);l―钢尺长度;n―整尺段数;q―零尺段距离。

倾斜地面量距则需根据两端点间的高差h 将倾斜距离L 化为水平距离:22h L D -=(4-2)四、 往返丈量往返丈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量距的成果2返往均D D D +=(4-3)并以相对误差(分子为1、分母为某整数的分数)K 来衡量其成果的精度,即=K ||1||返往均均返往D D D D D D -=-(4-4)一般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在平地应小于20001,在山地应小于10001。

4.1.2 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钢尺量距,应对丈量结果进行以下改正。

一、 尺长改正设钢尺名义长为0l ,实际长为s l ,二者之差值即为一尺段的尺长改正l ∆:0l l l s -=∆(4-5)二、 温度改正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当现场作业时的温度t 与检定时的温度0t 不同时,钢尺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因而每尺段需进行温度改正t l ∆:00)(l t t l t ⋅-=∆α(4-6)式中 1/0000125.0=αC ,为钢尺的膨胀系数。

钢尺说明书上一般都带有尺长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式,称为尺长方程式:000)(l t t l l l t -+∆+=α(4-7)式中 t l ―温度为t 度时钢尺的实际长度;0l ―钢尺的名义长度;等式右端后两项实际上就是钢尺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的组合。

全站仪测量距离实验报告

全站仪测量距离实验报告

全站仪测量距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全站仪测量距离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全站仪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测量,了解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全站仪、三脚架、反射镜、测距杆
实验步骤:
1.确定目标位置。

将反射镜置于目标位置,并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保证反射镜与地面垂直。

2.设置仪器。

在全站仪上设置目标点,选择正确的测量模式,如常规模式。

3.安装反射镜。

将反射镜安装在测距杆上,站在反射镜的对面并保证目标点与测距杆在一条直线上。

4.测量距离。

按下全站仪上的相机键,并记录读数。

然后将反射镜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重复上述操作。

5.计算距离。

通过计算两次测量的距离差,可以得出目标点的距离。

实验数据:
目标点测量结果
测量点距离(m)
1 25.36
2 25.34
3 25.37
平均值 25.36
实验结论:
通过全站仪测量距离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全站仪可以准确测量目标点的距离,并且测量精度比传统工具高。

2.在测量距离时,需要注意反射镜的位置和高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全站仪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能力,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综上所述,此实验通过全站仪测量距离的操作,了解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得出了结论。

实习七、钢尺量距测定

实习七、钢尺量距测定

实习七、钢尺丈量距离一般方法
一、目的:
学会直线定线,掌握用钢尺丈量距离的一般方法。

二、仪器与工具:
钢尺1支,皮尺1支,标杆3支,记录本。

三、操作步骤:
1、在大操场上根据地形的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相距约50-70米的二个点A、
B(要求有一定的高差),并做好记号,这样构成一条AB直线。

2、设A点为起点,B点为终点,分别竖立标杆。

3、在A点后2米左右有一人甲,用眼瞄准AB两点的标杆,有一人乙在距离B
点大约30米以内,在甲的指挥下左右移动标杆,使之在AB直线上,作为定点号1点,然后在地面做好记号,再依此类推,做出2、3……点,直到可以用尺子进行一尺长的丈量为止,这样直线定线就完成了。

4、从A点出发,一人拿尺的终点为前尺手,在前边,一人拿尺的零点为后尺
手,在A点处,一起拉直、平,确定30米的终点位置,做好记号作为第一尺长,长度为p,再一起往前走,直到后尺手到记号的位置再进行第二尺长的丈量,依此类推,得出n个整尺长,最后量出零尺段的长度q往。

完成往测的距离丈量,根据公式:D往=np+q往得出往测的距离。

5、再以B点为后,A点为前,进行返测,根据D返=np+q返得出D返.。

6、根据钢尺丈量距离的相对误差K≤1/3000R标准,确定测量结果的可行性,
然后再取其平均值为该段距离的长度。

四、注意事项:
1、爱护仪器工具
2、要正确进行仪器操作,尤其是要做到尺子的直、平、准要求。

3、要仔细读数,防止“四错”的产生;要耐心细致进行成果的计算。

五、实习报告
进行距离丈量成果计算结果,完成实习报告。

一、。

测量学第04章-距离测量

测量学第04章-距离测量
皮 尺
钢尺:
端点尺
0
3
4
5
6
7
8
9
10
9cm
刻线尺
0
1
2
3
4
5
6
7
8
9
9cm
辅助工具
花杆 测钎 垂球
温度计 弹簧秤
二、直线定线
直线定线: 在地面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 的若干点,以便分段丈量。
方 法: 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1、目视定线
3
B
2
1 A
2、经纬仪定线
B 1 2 A
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方法
特点
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受 钢尺测量 地形影响大,精度为
1/1000~1/4000
观测速度快,操作方便,不受
视距测量
地形限制,精度为1/200~1/300, 测程小。广泛应用在地形测量
中。
光电测距 观测速度快,测程大,不受地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4.4 全站仪及GPS测距
(4)在中丝不变的情况下读取竖直度盘读数 ,并将竖盘读数换算为竖直角α。
三、视距测量方法
(5)根据n、α、i和l计算水平距离D和高差h, 再由测站高程计算出测点高程。
• 为了计算高差方便,可将中丝读数卡在与仪
器等高的位置上,则h=Dtgα +i-l =Dtgα
• 为了计算n方便,可将下丝卡在尺的整数上。
六、量距的误差分析
定线误差 尺长误差 倾斜误差 温度误差 拉力误差 丈量本身的误差
B A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4.4 全站仪及GPS测距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建筑类专业总学时:841.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通过授课、作业、课程实验及综合实训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并通过测量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2.1绪论2.1.1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熟悉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即平面位置、高程位置的确定方法;熟悉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重点掌握大地水准面、铅锤线的概念、测量的三项工作基本。

2.1.1.1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与作用2.1.1.2地面点位的确定2.1.1.3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2.2水准测量2.2.1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水准测量原理;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掌握水准仪使用;掌握水准测量方法;掌握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掌握水准测量成果计算;了解徽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以及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

2.2.1.1水准测量原理2.2.1.2水准仪及其使用2.2.1.3水准测量方法2.2.1.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2.2.1.5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2.1.6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简介2.3角度测量2.3.1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水平角的测量原理;熟悉经纬仪的构造;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掌握水平角测量方法;;熟悉竖直角测量方法;熟悉角度测量数据处理;了解经纬级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仪的检验与校正;了解J22.3.1.1水平角的测量原理级光学经纬仪2.3.1.2J62.3.1.3水平角测量2.3.1.4竖直角测量2.3.1.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2.3.1.6J级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简介22.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2.4.1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了解普通视距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掌握直线定向;了解罗盘仪的使用及光电测距仪。

实验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

实验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

实验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钢尺一般量距方法。

2.钢尺量距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3000。

3.了解全站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4.了解全站仪安装、瞄准和测量方法,基本操作要领。

5.了解全站仪测量水平距离、水平角、竖直角和高差方法及坐标测量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2学时,以小班或大组15 ~2 5为单位2.实验设备为钢尺、标杆、电子全站仪、反射棱镜、测杆、记录板、2米小卷尺、测伞。

3.在地面确定两个固定点用于钢尺量距,安置好全站仪和测杆反射棱镜。

4.先用钢尺一般量距方法测量地面两个固定点间的距离,再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距离进行比较,并演示全站仪测量水平角、竖直角、高差、坐标测量等其它方面的使用功能。

5.各大组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轮流顺次操作全站仪。

6.每人验证钢尺量距和全站仪测距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七,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七。

三、方法与步骤1.钢尺量距一般方法:平坦地面的丈量工作,需由A至B沿地面逐个标出整尺段位置,丈量B端不足整尺段的余长,完成往测。

2.为了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还应由B点按同样的方法量至A点,称为返测。

以往、返丈量距离之差的绝对值|ΔD| 与往返测距离平均值D平均之比并化成分子是1的形式,即相对误差来衡量测距的精度。

若精度符合要求,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A、B两点的水平距离。

3.安置全站仪在A点上,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

4.安置测杆反光镜于另一点B点上。

5.瞄准反光镜。

瞄准时将望远镜的十字丝的横丝对准反光镜的镜心。

6.距离测量。

按全站仪各功能操作说明书中的操作菜单进行操作。

四、注意事项1.前后尺手动作要配合,定线要直,尺身要水平,尺子要拉紧,用力要均匀,待尺子稳定时再读数或插测钎。

用测钎要竖直插下。

前、后尺所量测钎的部位应一致。

2.钢尺性能脆易折断,防止打结、扭曲、拖拉,并严禁车碾、人踏,以免损坏,用毕擦净。

3.望远镜不得对准太阳测距,太阳光会烧毁测距接收器。

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七视距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视距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采用三种方法对同一测点进行观测。

3、精度要求:往返测得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K≤1/300,高差之差?h≤6mm/100m。

二、仪器和工具经纬仪(配三脚架)1台、视距尺(水准尺)1把,自备铅笔、计算器。

三、观测方法1、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点A上(假定A点高程H A=100.00m),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读至cm);在B点竖立视距尺。

2、水平视线法(1)用盘左位置瞄准B点上的视距尺,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同时调望远镜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为视线水平时的固定读数(90°或270°),这时望远镜视线水平。

(2)读取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读至mm),求尺间隔l1;读中丝读数v1(或取上丝、下丝读数的平均值,读至cm)。

(3)计算:D=100 l1,h=i-v13、仪器高法(1)盘左,用望远镜中横丝瞄准视距尺上读数为i的位置,读取上丝、下丝读数,求得尺间隔l2;(2)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L(读至′),求竖直角α2(3)计算:D=100 l2 cos2α2,h=D tanα24、任意倾角法(1)盘左,望远镜瞄准视距尺任意读数v3(最好使倾角大些),读取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读至mm),求尺间隔l3;读中丝读数v3(或取上丝、下丝读数的平均值,读至cm)。

(2)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读竖盘读数L(读至′),求竖直角α3(3)计算:D=100 l3 cos2α3,h=D tanα3+i-v35、返测:将仪器安置于B点,重新量取仪器高,在A点竖立视距尺,按上述方法观测、计算两点间水平距离D和高差h。

检查往返测得水平距离和高差是否超限。

四、实验记录与计算表视距测量记录计算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五、误差分析实验七钢尺量距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要求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线。

测量学五.距离测量和全站仪

测量学五.距离测量和全站仪

五.距离测量和全站仪思考题1.试述钢尺尺长方程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2.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 t=20m+0.0034m+12.5×10-6m/m℃×20m×(t-20℃)今用与检定时相同的拉力丈量某段距离,问:(1)当t=30℃时所量距离较该段距离的实际值是长了还是短了?(2)当t=10℃时所量距离较该段距离的实际值是长了还是短了?3.某钢尺在拉力为98N,温度为0℃时,对标准长度为20.010m的两点进行丈量,得结果为20.000m。

今用它在相同拉力,而温度t=20℃时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量得值为120.000m。

已知A、B两点间的坡度均匀,高差为1.45m,试求AB的水平距离。

4.今用一20m的钢尺丈量AB之长。

已知AB长约为120m,若要求因定线误差而使丈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问定线误差不得大于多少毫米?5.今用一50m长的钢尺丈量AB之长,其结果为200.000m。

但测得的温度为空气温度,若空气温度与钢尺温度相差5℃,则由此将使丈量结果产生多大的误差?6.今用同一钢尺丈量两段距离。

一段距离的往测值为126.78m,返测值为126.68m。

另一段距离的往测值为357.23m,返测值为357.38m。

试问这两段距离的测量精度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哪段距离的精度高?7.普通视距测量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试说明式中两个cosα的作用。

8.试述脉冲式光电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它如何求得光脉冲在测线上往返传播的时间?9.试述相位法测距的基本原理。

相位式测距仪测距的实质式什么?10.在用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测出的测线长度上应加哪些改正才能获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1.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测距的误差来源。

12.什么是周期误差?简述用平台法测定周期误差的步骤。

13.何谓全站仪?全站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4.何谓同轴望远镜?15.试述双轴液体补偿器的功能和原理。

部分习题答案2. t=30℃ L30=20m+0.0059m短t=10℃ L10=20m+0.0009m短3. L=30m-0.0174m+12.5×10-6×30(t-20℃)m4. L2=20m+0.0184m+12.5×10-6×20(t-20℃)m5. SAB=120.081m6. 231mm7. 12.5mm8. 0.10m, 1/1260; 0.15m,1/23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钢尺一般量距方法。

2.钢尺量距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3000。

3.了解全站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4.了解全站仪安装、瞄准和测量方法,基本操作要领。

5.了解全站仪测量水平距离、水平角、竖直角和高差方法及坐标测量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2学时,以小班或大组15 ~2 5为单位
2.实验设备为钢尺、标杆、电子全站仪、反射棱镜、测杆、记录板、2米小卷尺、测伞。

3.在地面确定两个固定点用于钢尺量距,安置好全站仪和测杆反射棱镜。

4.先用钢尺一般量距方法测量地面两个固定点间的距离,再用全站仪测量水平距离进行比较,并演示全站仪测量水平角、竖直角、高差、坐标测量等其它方面的使用功能。

5.各大组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轮流顺次操作全站仪。

6.每人验证钢尺量距和全站仪测距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七,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七。

三、方法与步骤
1.钢尺量距一般方法:平坦地面的丈量工作,需由A至B沿地面逐个标出整尺段位置,丈量B端不足整尺段的余长,完成往测。

2.为了检核和提高测量精度,还应由B点按同样的方法量至A点,称为返测。

以往、返丈量距离之差的绝对值|ΔD| 与往返测距离平均值D平均之比并化成分子是1的形式,即相对误差来衡量测距的精度。

若精度符合要求,则取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A、B两点的水平距离。

3.安置全站仪在A点上,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

4.安置测杆反光镜于另一点B点上。

5.瞄准反光镜。

瞄准时将望远镜的十字丝的横丝对准反光镜的镜心。

6.距离测量。

按全站仪各功能操作说明书中的操作菜单进行操作。

四、注意事项
1.前后尺手动作要配合,定线要直,尺身要水平,尺子要拉紧,用力要均匀,待尺子稳定时再读数或插测钎。

用测钎要竖直插下。

前、后尺所量测钎的部位应一致。

2.钢尺性能脆易折断,防止打结、扭曲、拖拉,并严禁车碾、人踏,以免损坏,用毕擦净。

3.望远镜不得对准太阳测距,太阳光会烧毁测距接收器。

4.在保养物镜、目镜和棱镜时,应吹掉透镜和棱镜上的灰尘,不要用手指触摸透镜和棱镜;只能用清洁、柔软的布清洁透镜,如需要,可用纯酒精弄湿后再用。

不要使用其他液体,因为它可能损坏仪器的组合透镜。

5.全站仪属精密贵重测量仪器,要防日晒、防雨淋、防碰撞震动。

严禁仪器直接照准太阳。

6.中心螺旋要旋紧。

实验报告七钢尺距离丈量和全站仪距离测量
日期班
组姓名仪器编号
一、钢尺距离丈量
二、电子全站仪距离测量
仪器
高:
棱镜高:
注:水平角测量以AB为起始方向0° 00′ 00″
三、比较一下AB两点钢尺量距和全站仪测距的结果,评价一下两种测量方法在工程建设中的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