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根治术。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225.30±110.5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410.15±208.80)ml、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也可显著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早期宫颈癌;应用效果目前,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定期体检大大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筛出率[1]。

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研究发现腹腔镜根治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且符合纳入条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条件为:①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早期宫颈癌;②未患有其他系统的重要疾病;③表示愿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

根据以上纳入条件共纳入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年龄30.0~52.0岁,平均年龄(35.0±11.0)岁。

将以上纳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根治术。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月本院10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0例中宫颈鳞癌9例,宫颈腺癌1例;临床分期(FIGO,2009):ⅠA2期1例,ⅠB1期9例;3例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广泛宫颈切除(LRT),7例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和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LVRT);1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NACT)3个疗程,1例术后进行2个疗程的化疗。

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妊娠2例,其中1例于孕36周剖宫产,1例试管婴儿现妊娠13周,复发1例。

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的第二大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随着高危HPV检测、液基细胞学筛查及阴道镜的应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增加,广泛宫颈切除术被认为是近年来宫颈癌治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

传统的手术方式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随着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完成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微创治疗已成为可能。

为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宫颈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肿瘤结局及妊娠结局,本文将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4年1月本院10例术前评估可行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1)年龄5 mm。

10例宫颈癌患者中,1例因分化级别为G3术后行TC方案(多西他赛+卡铂)静脉化疗2次,化疗期间使用GnRH-α类药物保护卵巢功能。

1.3 随访所有患者于术后第2个月开始随访,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6个月1次,第3~5年每年1次。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以86例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传统开腹术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的为观察组。

统计不同手术所取得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近期疗效,值得重视。

标签: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宫颈癌为妇科一项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30~50岁女性为主,其发病率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对女性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临床以往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时,大多采取开腹手术的方法,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会产生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慢,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不小的痛苦[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发展成熟,有效弥补了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被广泛应用在了临床中。

基于此,本文作者以本院8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就其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展开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86例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其中,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42.5±4.8)岁;组织类型:42例为鳞癌,23例腺癌,14例腺鳞癌,7例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15例为ⅠA 2期,59例为ⅠB期,12例为ⅡA期。

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在术前接受放疗及化疗等辅助治疗,并排除伴发严重内外科疾病、意识障碍已及病历资料不完整等患者。

在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腹腔镜在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处置。
位, 运用气腹机把气腹压力控制在 15 .ka之间。腹 腔镜 .— 0 P 2 观察孔 部位同气 腹针 穿刺点 L , 3 确定 肿瘤没有侵及浆膜 及没 j
有腹腔种植 后 、 抽取腹腔液寻找癌细胞。首先行盆 腔淋 巴组 织切除 , 离断双侧 圆韧带 , 分离 阔韧带前 后叶 , 暴露并 离断骨 盆漏斗韧带 , 后 沿着髂 外 动脉 向近 心端 及远 心端 分别 分 之
果: 腹腔镜 手术的患者术 中出血 少, 能彻底 清除淋 巴组织, 并且能保 留盆底神 经从 , 术后具有恢复快 , 生素 抗 应 用时间短 , 并发症 少等优 点。结论 : 腹腔镜在 治疗宫颈癌 方面有很 多优点 , 应在 临床 大力推广 。
[ 关键词] 腹腔镜 ; 宫颈癌 ; 临床应用 ; 结果分析 D I1 .99jin 10.7 12 1 .20 4 O :0 36/ .s .0210 . 20 .7 s 0
[ 中图分类号] G 4 6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7 12 1)204-2 0210 (o2 0—160
即对盆腔淋 巴组织 进 行清 扫 , 从子 宫起 始 部位切 除子 宫动 脉, 把输尿管彻底 游离 , 在根部切除主韧带 和宫骶韧带 , 中 术 各韧 带的处理 与腹腔镜一样 。 3 观察指标。A 手术时 间 ; . 中出血量 ; . . . B术 C 术后 应用
离、 把相关 的淋 巴结切 除 , 之后 把 各组 淋 巴结 分次 取 出_ 。 4 J
切除范围达到 Pvr 子宫切除术标准 , i m类 e 同时把输 尿管游离 出来 , 再把宫颈和 阴道 周 围组 织钝性 分离 , 再通 过 阴道 取 出 子宫和附件标本 。( ) 3 开腹手术 。手术方式采 用 C H手 术 , R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围术期护理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

将200例Ib1-IIb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

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89.6±13.1min vs179.5±22.4 min),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61.7±5.4 min vs186.5±5.2 min),术中输血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0% vs 10.0%),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0±0.8d vs2.9±0.5d),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1.4±1.8d vs16.2±2.3d),均P 0.05。

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肯定而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先进治疗技术,大大减轻患者的创伤痛苦,临床护理工作应针对性的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工作,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疗效;护理对策子宫颈癌是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手术治疗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伴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升,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不断的扩大,其凭借着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1-IIb期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妇科收治的Ib1-IIb期子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子宫颈癌的分期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标准[4],经由我院至少2位以上妇科肿瘤专家行三合诊检查确诊子宫颈癌临床分期为Ib1-IIb期的患者共200例为研究对象。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求等优点 ,具有广 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值得向临床 推广普及 . [ 关键词]微 创外科 ;腹腔镜 ;宫颈癌根治术 ;学习 曲线
[ 中图分类号]R 7 3 7 . 3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 0 9 5 -6 1 0 X ( 2 0 1 3 )1 0 —0 1 0 7 —0 5
著性差异 ( P >0 . 0 5 ) .L R H的学 习曲线约 4 0例左 右.2 0 1 2年 6月至 2 0 1 3年 6月同时期 L R H组患者在多项指标
上均优 于 A R H组 .术后随访 2— 4 8个月 ,A R H组 1 例复发 ,L R H组 未见 复发病例 .结 论 L R H在 昆明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开展情况 良好且安全可行 ,并 以其手术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 、术后恢复快 、手术瘢痕小 、符合美学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 0 1 Nhomakorabea 。 ( 1 O) : 1 0 7 ~1 1 0
CN 5 3—1 2 2 1 /R
J o u r n a l o f Kun m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A R H )加盆腔淋 巴结清 扫术的患者 作为对照组 ,并 在同时期 2 组 问进行相关指标对 比分析 .结 果 按 L R H 开展
时期先后 以 4 O例为界限分为 A 、B 2 组 ,与 A组相 比,B组 手术时 间缩短约 2 6 . 9 %,术 中出血量减少 约 3 7 - 3 %, 淋 巴结清 除量增加约 3 7 . 2 %,术 中并发 症降低约 7 . 5 %,住院时间平均减 少约 2 . 2 d ,住 院总费用有所减少但无 显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研究

1 . 3 . 2 患者 手术体 位症
患者 全身任 何部位 勿 与手术床 等 与
瘤 ,近年 来尤其 年轻 患者 发病 率有上 升趋 势 ,其 发病 的主 要原 因 地位接 触的金属 物 品接触 ,以免发生 电损伤 。
1 . 3 . 3 手术者位 置 术者位 于患者 的左侧进 行手术操 作 ,第 助 手位 于患 者的右 侧 ,第 二助 手位 于患 者的头 侧扶 持腹腔 镜 目
患者 。随访 终止 时 间为 2 0 1 4 年 8 月 1曰。手术信进行 分期 ;② 心功 能、肺功 能及肝 、肾功能基本 正常 。 的卵巢 需悬 吊于髂 窝 。沿髂 外动脉 走行 切开盆 侧壁 腹膜 达 圆韧 带 排 除标准 :① 未经病 理学确 诊 :② 术前 存在 其他 严重 的并 发症 的 腹壁 附着部 ,靠盆 壁处 切断 圆韧 带,再 向前 向 内方 剪 开阔韧 带至
1 . 3 . 4 手术 步骤 手术要 求术者熟 悉盆腔 脏器解剖 并且能够
间长 ,有一 定的优 势。本文通 过对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3 年 1 2月期 熟 练地 掌握腹 腔镜 操作技 巧 ,简要手 术步 骤如 下所述 :常 规消 毒 间来某 院妇科 行腹 腔镜手 术 的宫颈 癌患 者的病 历资 料及 随访结 果 后铺 无菌 巾,在麻醉 后 留置导 尿并保 持 导尿管 开放 。于脐 部 ,行 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分析 影响 宫颈癌 预后 的因 素,探 讨宫颈 癌腹 腔 长 约 1 0 m m的 纵 行 切 口,1 0 m m套 管 针 ( T r o c a r )穿刺 进 入 腹 腔 , 镜 手术 的安全性及疗 效 。 将 腹 腔镜 置 入,确 定 进 入腹 腔后 ,C 0 , 气体 注 入 ,建 立气 腹 ,其 他 取 左 侧腹 直 肌 外 缘较 脐 水 平 线 高约 2 c m 位 置 选 择 第二 个 穿 刺 点,置 入 1 0 m m套 管针 ( T r o c a r ) ,术 者 的右 手 于此操 作, 在左 下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安全高效,术后恢复快,远期生存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影响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亦是继乳腺癌后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传统手术治疗Ⅰa~Ⅱ期宫颈癌的方法为开腹手术,此方法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且术后恢复慢,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而相关临床发现,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运用于癌症患者治疗中,不仅可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腹腔镜手术用于宫颈癌治疗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诊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

观察组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0.13±7.26)岁;对照组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24±7.28)岁;对比两组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即患者全麻后,在距离脐部以上5cm做一切口,将左侧圆韧带充分暴露后做切断处理并予以结扎,采取相同方法处理另一侧;用中弯血管钳夹住骨盆漏斗韧带,做切断处理后一并切除附件;将宫旁组织分离,打开膀胱腹膜返折,锐性下推膀胱至宫颈阴道段,待确定子宫动脉时,使用双极电凝凝固并剪断子宫骶韧带、主韧带及阴道壁,将子宫取出,最后用可吸收线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

腹腔镜下30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30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病 情 及 预 后 , 得 临床 进 一 步推 广应 用 。 值
【 关键 词】 腹腔镜 ; 宫颈癌根治术 ; 安全性 【 中图分类 号】 R 3.3 77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9121 )3 07 — 2 07 89 (02 0 — 00 0
资料 ( 研究组 ) 并随机选择同期 4 , 0例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 对照组) 进行对 比分析。 比较 2组患者 临床 治疗效果 , 手术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 下床 活动 时间 、 住院时间等 。结果 结论 研 究组 患者手术 时间与对照组 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5 ; 中出血量 明显 0 )术 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00 )研究组 患者下床活动时间 、 院时间均短 于对 照组 , P< .5 ; 住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 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 , 术时间较短 , 手 降低 了手术风险 , 对患者 的创伤较 小 , 术后恢复快 , 能够 明显的改善 患者的
位, 在脐孔下缘穿刺 , 腹腔 内注入 C 压力 1 H O 2mm g左右 , 置人
宫颈癌是妇科 常见 的恶 性肿瘤 , 由人类 乳头 状瘤 病毒引 是 起 的 , 对患者 的生活 、 工作带来严重 的影 响 , 早期发 现 、 诊断和 治疗对 降低宫颈癌 的发 生率具 有重要 的价值 , 改善 患者 的生 对 命健康有着重要 的 临床意 义。以往 , 临床 上大多 采用开 腹手术 行根治术 , 但开腹手术存在较大的风 险 , 对患者 的创伤较大 。近 年来 ,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 , 在腹腔镜下行 宫颈癌根治术 开始得 到大多数临床 医师 的认 可。为 了进一步 了解 其手术 的安 全性及有效性 , 0 0 —2 1 0 , 们对 3 2 9— 1 0 1— 1我 0 O例宫颈 癌患者行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 治术 , 并与 随机 选择 同期行 开腹宫 颈癌根治 术的 4 0例患者进行对 比 , 现将总结分析如下 。

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病患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2017.5月~2018.5月我院所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病患当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中的研究对象则使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方面,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对比上,观察组对象所用的时间比较短;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小于0.05)。

结论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病患的治疗当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早期子宫颈癌在常见的恶性肿瘤当中,子宫颈癌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其把柄的概率比较高。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子宫颈癌的重视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早期子宫颈癌被进行确诊[1]。

目前临床上对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的方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经腹以及经阴道这两种方法[2]。

随着目前手术器械以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在腹腔镜下对病患生育功能进行保留的子宫颈癌微创治疗已经在得到逐步的实现[3]。

本文研究探讨了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用于早期子宫颈癌病患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现得出的相关临床报告如下所示。

1病患资料和方法1.1病患资料从2017.5月~2018.5月我院所收治的早期子宫颈癌病患当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对照组中研究对象年龄段的范围在:28岁~38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33±2.4)岁;观察组中研究对象年龄段的范围在:28岁~39岁之间,年龄段范围的平均数值为:(33.5±2.5)岁。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目的对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临床数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近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等术后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对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short-term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laparotomy,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the various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such as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first exhaust time and indwelling time of urethral cathe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mparison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3.33% vs 31.6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 in treatment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 has a good effect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operation wound,quick postoperative recovery,low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Early cervical cancer;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宫颈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处于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2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

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效果探讨及术后护理对策

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效果探讨及术后护理对策

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效果探讨及术后护理对策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临床效果及术后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总结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配合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有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手术疗效。

标签:腹腔镜;宫颈癌;疗效;护理本次研究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分别采用开腹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探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临床效果及术后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均经病理活检或细胞学确诊。

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入选患者均在全麻下取头低足高截石位,常规阴道及腹壁消毒。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广泛清扫术式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广泛清扫术式治疗;即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为12~14mmHg,分别以脐上缘2cm为观察孔、左锁骨中线平脐位、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处及右侧麦氏点为操作孔[1];依次切断骨盆漏斗韧带、切断圆韧带,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子宫;切开后腹膜,对盆腔淋巴组织进行广泛清扫切除,最后冲洗盆腔、电凝止血,并留置引流管。

1.3术后护理干预对策1.3.1麻醉复苏和体位护理病房护理人员接收患者后应妥善放置各类置管,详细了解麻醉及手术进行情况,有效评估病情,并及时与家属沟通,消除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的临床观察》一、引言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五年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2. 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进行,通过腹腔镜器械完成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开腹手术则按照传统手术方式进行。

3. 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以下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等。

三、结果1. 手术效果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同时,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疼痛程度较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 术后恢复情况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在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排尿功能恢复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表现出较好的恢复情况。

3. 生存情况本研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了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在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均取得了较好的生存效果。

四、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具有以下优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

这些优点使得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然而,腹腔镜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这表明,在严格掌握手术原则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腹腔镜手术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

五、结论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官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官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官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该院随机选取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

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切除的数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机率为23%,对照组并发症机率为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宫颈癌患者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临床推广。

标签: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35-02宫颈癌是妇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

相关研究证明,目前宫颈癌发病机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发展,此病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患病后及时使用科学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常必要。

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手术创伤大,术后有较长有较长愈合时间。

腹腔镜是目前临床治疗中的微创手术治疗措施,在临床中有一定运用价值。

为研究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随机选取了来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54岁之间,平均年龄(35.34±6.18)岁。

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2-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9±6.77)岁。

观察组年龄在24-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7+6.89)岁。

60例宫颈癌患者中鳞腺癌患者10例、鳞癌患者38例、腺癌患者12例。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22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22例临床分析

癌 的治疗 ,具有 术 中出血量 少和 并 发症 发生率 低 以及住 院 时间短 等 多方 面的优 点 ,而且 其 ・ J 蠡 床 治疗 效果 显著 ,患者 的生活 质量 有 了明 显提
中图分 类号 :R 7 3 7 . 3 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5 )2 0 - 0 0 8 6 - 0 2
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少于 对照 组 ,经过 统 计学 比较 其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高, 因此 该 手术 方法值 得在 , 临 床 进一 步推 广和 应 用 。 【 关键 词】 腹腔 镜 ;宫颈癌根 治术 ;临床 分析
<0 . O 5 ) 。结 论 与 传统 的开腹 根 治 手术 比较 ,腹腔 镜 下 宫颈癌 根 治术对 于 宫 颈
1 . 1资料 :以我 院2 0 1 2 年1 月至2 0 1 3 年1 月 收治的2 2 例符合手 术指征 的 宫颈癌 患者 作为 实验 组研 究对 象 ,同 时随机 选取 同期 收治 的 另外符 合 手术指征 的2 2 例患者作 为对照组研 究对象 ,其 中实验组 患者 中,患 者 年龄3 3  ̄ 6 4 岁 ,平 均年龄 为 ( 4 2 . 1 ±3 . 8 )岁 。对照组 患者 中 ,患者
结果报道如下 。 1资 料与 方法
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对于
官 颈癌 发病率 的降低起着重 要的作用 ,也对 患者生命健 康的改善 以及 生活质 量的提 高具有 重要的临 床价值Ⅲ。在以前临 床上多 会采用开腹
根治术 来进行疾病 的治疗 ,但是 该手术方 式存 在 比较大 的风险性 ,同
化 道反应 。神 经系统 同样 是氟喹诺 酮药物不 良反 应经常累及 的系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分析

将 两 组 患者 手 术 时 间 、术 中 出血量 、淋 巴结 扫 除 个 数 、住院时间 、并发症情况进行 比较。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选用S P S S l 9 . 0 统计 学软件对数据进 行分析 ,计数 资料 以例数 (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 检验 ,计量资料 以 “ ± ”表示 ,采用槛 验 ,以P<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恢 复 。随着腹 腔镜手 术在 临床治疗 中 的广 泛应 用与 开展 ,
双 卵巢 悬 吊术 ,采用 全身麻 醉 ,腹腔 镜下应 用双极 电凝钳
传 统开腹 根治 术的使 用率 明显 降低 ,集创 伤小 、术 中出血 与超 声刀对 双侧 骼外 、骼 内、腹 股沟 、 闭孔 处等淋 巴结依 量 少 、术 后住 院时 间短、病 灶定位 准确等 优势 于一 身的腹 次清 扫术 后 ,下 推膀胱 与直肠 ,分离 出直肠侧 窝与膀 胱侧 腔镜 下宫颈癌根治术获得广 大患者与医生 的一致推 崇川。我 窝,打开输尿管隧道 ,广泛切除子宫 ( 子宫旁组织达3 c m)
2 . 2并发症发生情况
4 6 . 5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见表2 。
观 察组 并 发症 总发生 率为 l 8 . 6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的 表2 两组患 者并发症 发生 情况比较 ( %)]
0 2 4 0 0 0 ) 选取我 院2 0 1 3 A F 1 月 ̄2 0 1 6 年1 月
探讨腹腔镜 下宫颈癌根 治术治疗宫颈癌 的疗效。方法
收 治的宫颈癌 患者8 6 例作 为研 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 3 例 。观察组给 予腹腔镜 下行 宫颈 癌根治术 治疗,对照组采 用传 统开腹官颈癌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 、淋 巴结 清扫 个数 、 住 院时间、并发症发 生情况 。结果 两组 患者手 术时 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观察组术 中 出血量 为 ( 1 2 2 . 3 ±4 2 . 6 )mL,明显 少于对照组的 ( 1 6 8 . 4±5 4 . 9)mL,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观察 组淋 巴结清除 ( 3 4 . 2 ±7 . 6)个,显著优 于对 照组的 ( 2 6 . 3±8 . 4)个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观察

5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5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5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优势。

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共收集50例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分别行开腹根治术治疗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

结果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进行t检验,t= 1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X2=1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操作准确性很高,可明显缩小切口并能减少创面出血量,其术后并发症减少,均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宫颈癌是妇女中常见的多发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是女性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1]。

针对宫颈癌,临床上一般采取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标准手术方式,此术式的创伤较大,容易造成手术部位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疗方式逐步过渡到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

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共收集50例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分别行开腹根治术治疗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进一步探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优势。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50例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需行根治术的患者,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4.3±5.3)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以上病例在术前均经子宫颈活检确诊为宫颈癌IA~IIA期患者。

术前均征得患者极其家属的同意并签订手术同意书。

研究组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研究组中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达8%,对照组出现了3例(12%)切口二次缝合,具体结果如表2显示,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X2=1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50例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50例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50例临床效果分析于㊀鹤作者单位:466000河南周口,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ʌ摘要ɔ目的㊀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传统宫颈癌开腹治疗技术的优势㊁安全性㊁并发症和预后状况.方法㊀选择在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2008年至2010年进行宫颈癌治疗的98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为50例,即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为48例,即用传统开腹治疗技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术后并发症㊁术后恢复以及术后的访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㊀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相应的手术下完成.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89.5ʃ24.5)m i n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95.6ʃ27.6)m i n ,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18.6ʃ46.8)m L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72.6ʃ53.4)m L ,研究组中术后排气时间为(2.4ʃ0.5)d ,对照组为(3.2ʃ0.5)d ,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 >0.05).研究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0%(4/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预后恢复中有1例(2.00%)病死(复发),49例存活;对照组中有2例(4.17%)复发,未死亡,有3例(6.25%)患者术后12-24个月内复发,未死亡,43例存活.研究组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㊀与传统开腹治疗技术相比,腹腔镜下宫颈癌的根治术优势明显,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可以作为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ʌ关键词ɔ㊀腹腔镜;宫颈癌;临床效果ʌ中图分类号ɔR 4㊀㊀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B ㊀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4-5511(2018)02-0562-01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在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98例,年龄为36至60岁,中位年龄为45岁.全部患者术前经过活检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为50例,对照组为48例.并按照国际妇联产科协会(F I G O )2009年的分期标准分为:Ⅰa 2期42例,Ⅰb 期28例,Ⅱa 期2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65例,腺癌18例,腺鳞癌1例,透明细胞癌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统计学没有差异(P >0.05).1.2㊀方法㊀研究者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2)于下腹部正中绕脐至脐上约5c m 处逐层开腹,镜下探查;3)断扎双侧圆韧带,打开双侧侧腹膜,高位断扎双侧卵巢动静脉;4)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下4c m 处,打开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分离两侧直肠侧窝,电切约3c m 长的宫骶韧带;5)打开双侧输尿管隧道,断扎双侧子宫动静脉及双侧子宫膀胱韧带;6)于3c m 处断扎双侧子宫主韧带㊁宫旁组织及阴道旁组织,于宫颈外口下4c m 处电切横断阴道;7)暴露双侧髂血管区,从双侧髂总分叉上4c m 处依次清扫髂总㊁髂外(至腹膜反折处)㊁髂内㊁闭孔区的淋巴脂肪组织,双侧闭孔区引流管自阴道引出接引流袋;8)仔细止血,查无出血后,4号丝线连续缝合关闭后腹膜;9)清点纱布敷料无误,腹腔内放置几丁糖2支,逐层关腹;10)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血压平稳,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休息.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宫颈癌切除技术并对周围的组织进行清扫术.1.3㊀观察指标㊀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㊁手术时间㊁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以及术后的访问情况.1.4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 P S 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2.1㊀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分析㊀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表1㊀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比较组别n 手术时间(m i n )术后的出血量(m l)研究组50189.5ʃ24.5118.6ʃ46.8对照组48195.6ʃ27.6172.6ʃ53.4t 值1.2014.822P 值>0.05<0.052.2㊀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㊀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4ʃ0.5)d ㊁(3.2ʃ0.5)d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留置导尿管时间分别为(15.2ʃ4.2)d ㊁(14.5ʃ3.9)d,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2.3㊀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㊀研究组中术后并发症有4例,分别为髂血管损伤1例,腹泻1例,心律失常1例,其它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中有11例,分别为髂血管损伤3例,膀胱损伤3例,心律失常2例,其它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11/48).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2.4㊀2组患者术后的访问情况㊀2008年至今,访问情况已经结束,研究组中1例(2.00%)病死(复发),49例存活;对照组中有2例(4.17%)复发,未死亡,有3例(6.25%)患者术后12-24个月内复发,未死亡.研究组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3㊀讨论宫颈癌传统治疗主要以开腹为主,胸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为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㊁使用广泛㊁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3-5].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和更新,技术方式和技巧的不断更新,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占主导地位,并且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6].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技术,腹腔镜技术有很多优势,具有创伤面积小㊁腹腔内视野好㊁手术出血量少㊁住院时间少等优点[7,8].本研究以50例进行胸腔镜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组,以48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发现在手术时间的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手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胸腔镜根治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研究组恢复排气时间更短.对患者手术后的情况进行访问,发现研究组有4例并发症的产生,发生率为8.00%(4/50),而对照组有11例并发症的产生,发生率为22.92%(11/48);术后预期中,研究组患者1例(2.00%)复发并死亡,其余均存活;对照组中,2例(4.17%)短时间复发未死亡,3例(6.25%)在12到24个月内复发未死亡.这一些数据结果充分表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效果好㊁出血量少㊁恢复快㊁住院时间短㊁手术风险低㊁并发症可能性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的恢复情况.与传统开腹技术相比,充分说明腹腔镜技术进行宫颈癌的治疗是安全㊁高效㊁可行的.参考文献[1]㊀王桂春.50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5):7-8.[2]㊀李龙,赵娟,王月玲.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261-263.[3]㊀张潍,陈必良,辛晓燕,等.腹腔镜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154例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147-149.[4]㊀许沄,杨慧云.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43例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2014,40(18):2198-2199.2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Ia~IIa期的宫颈癌,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腹腔镜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对照组50例行传统的经腹广泛性子宫全切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研究组明显减少、且手术完成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切除数、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根治
【中图分类号】R575 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45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0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91例,年龄35~52岁,中位年龄43岁。

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宫颈组织活检确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l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50例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选择Ia2~IIa期病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完成。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德国狼牌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双极电凝等。

122手术步骤:患者采用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位,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尿管,在阴道置入杯状子宫操作器。

①人工气腹形成后,于脐缘上2cm置镜。

依次在侧腹壁右麦氏点、左侧对应点、耻骨联合上2cm距左及右正中旁开3cm,分别进10mm、10mm、5mm、5mm穿刺套管。

②用Ligasure自伞端卵管系膜向子宫方向依次凝切双侧卵巢骨盆漏斗韧带。

45岁以下患者保留双侧卵巢,切除卵巢固有韧带,术中将其移位至上腹部。

③盆腔淋巴清扫:用超声刀剪开骨盆漏斗韧带上方腹膜及阔韧带前后叶腹膜,充分暴露腰大肌、髂血管、输尿管,依次凝切分离髂总、髂外、髂内、腹股沟、闭孔区的淋巴脂肪组织。

④弧形剪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使膀胱与子宫颈、阴道上段分开。

⑤处理子宫血管:由髂内动脉分出处分离出子宫动脉,在输尿管上方用Ligasure凝切子宫动脉。

⑥处理膀胱宫颈韧带:超声刀游离接近膀胱的输尿管,显露输尿管进入隧道的位置,经隧道凝切膀胱宫颈韧带。

⑦处理子宫骶韧带:平宫颈内口水平下15cm处剪开子宫直肠腹膜反折,下推直肠,使直肠与阴道壁分离。

充分显露直肠侧窝,显露宫骶韧带,距子宫约3cm钳夹、Ligasure凝切宫底韧带。

⑧处理主韧带:沿膀胱侧壁、输尿管内侧分离出膀胱侧窝,充分显露主韧带,距宫颈约3cm处,即近盆壁处Ligasure凝切主韧带。

⑨环切阴道壁:在杯状举宫器协助下用单极电钩切除宫颈外口下阴道壁3cm。

将切除的部分阴道、子宫、输卵管、左右侧盆腔淋巴结经阴道取出。

⑩缝合阴道残端:0/1薇乔连续缝合阴道残端。

开腹手术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具体操作参见如下文献[1]。

术后62例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或/和化疗。

13观察项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
尿潴留及手术并发症等。

尿管术后10天夹闭定期开放,14天拔出尿管后B超测
定残余尿量,≤100ml为膀胱功能恢复,>100ml视为尿潴留给予继续留置尿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情况:研究组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所有切除阴道组织残端病
理检查切缘均无残留病灶。

研究组术中出血为(3202±1350)ml,对照组术
中出血为(4855±1820)ml,研究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5±43)min、(260±51)min,研究组完成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淋巴结切成数分别为161枚、176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情况:研究组发生尿潴留7例,发生率为171%、对照组发生尿
潴留11例,发生率为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排
气时间平均约286h(2045h),对照组排气时间平均约393h(296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手术并发症: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47%,淋巴囊肿12例,术
中输血10例,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6%,其中淋巴囊肿16例,术中输血15例,肠梗阻3例、术口愈合不良5例。

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开腹手术发生率低。

3讨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官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优势在于术中手术视野开阔、清晰,能够仔细全面检查盆、腹腔脏器及肿瘤转移情况,并可同时进行腹膜后淋
巴结切除,可避免开腹手术伤口造成的盆、腹腔粘连,避免肠管牵拉及长期暴露
造成的肠麻痹,从而加快肠蠕动恢复,术后排气时间缩短。

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前哨淋巴结、总淋巴结数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发
现开腹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及总淋巴结均数分别为2.5枚和21.6枚,而腹
腔镜组分别为2.55枚和18.9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
淋巴结清扫数平均161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仍较对照组略多。

与国内
孟元光[2]等报道略有差异,考虑研究样本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手术例数后再
次分析。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官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脏
器损伤、血管损伤与出血、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等[3]。

本研究中该术式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和淋巴囊肿。

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器械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前正确评估,恰当选择病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梁志清,徐惠成,熊光武等,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
联合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
409
[2]孟元光.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军医进修
学院学报,2007,28(1):44~46.
[3]李奇龙.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适应证与并发症[J].中华妇
产科杂志,2005,40(7):499~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