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诗歌解析

合集下载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嫦娥》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关于《嫦娥》的译⼈及鉴赏,我们⼈起来看看吧!《嫦娥》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嫦娥》译⼈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不⼈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嫦娥》韵译云母屏风染上⼈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夜夜寒⼈。

《嫦娥》注释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亮⼈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领后羿的妻⼈。

云母屏风:以云母⼈制作的屏风。

云母,⼈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

灵药:指长⼈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活,只能见到碧⼈的海,深蓝⼈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海。

夜夜⼈: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氛,表现主⼈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公在⼈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的感想,表达了⼈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郎、织⼈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公的⼈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渐”字,暗⼈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公,⼈对冷屏残烛、青天孤⼈,⼈度过了⼈个不眠之夜。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嫦娥》赏析

《嫦娥》赏析

《嫦娥》赏析李商隐不仅是晚唐诗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即使在中国整个诗歌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诗歌的朦胧多义性虽然思想内容千百年来很难让人理解,但他那可供神游的意境,却很容易在读者心中出现,以及优美意境背后的人生思索也了然于胸。

《嫦娥》即是这类诗的典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是镶嵌装饰着云母的屏风,长河是银河,晓星即黎明前出现于东方夜空的启明星。

这两句的意思是:孤灯独对,索居深宫的嫦娥,在天色微明时又度过了一个不眠的长夜。

一二两句简单的交代了嫦娥的生活环境。

云母屏风烛影深中着一“深”字最能点明深意,深又时间长久之意,也可以和世间生活的深宫联系起来,用字这里正好表明了对那种并不如意的神仙生活的厌倦。

当人们对循环往复的世俗生活厌倦之后,或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于是就想寻找另一种寄托:驾鸾凤,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

参满天之华彩,表妙道之殷勤。

却不知这种若恍若惚,如杳如冥的神仙生活有一天也有过够的时候。

嫦娥就是这样一个仙子。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高添注:“嫦娥,羿妻,羿请不是之药于西王母,未之服之,嫦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相传可能当年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才赏赐不死之药,而过够了凡间劳苦生活的嫦娥先偷吃,结果她成仙了。

但如今为何后悔偷吃了灵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灵药虽然使生命获得了永恒,但也注定是一种永恒的孤独。

人活着应该是快乐的,如果不快乐,即使活上几千几万年又能怎么样呢?很显然嫦娥是不快乐的。

那种天上人间,无法相见,只能夜夜相思的夫妻离别生活怎能快乐?绝句难写,但对李商隐这样的大家来说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区区二十八个字通过对一个千古遗憾的神话典故的运用,就勾勒出一种高远清寂之境和永恒的寂寞感,沟通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某种近似的心理,从而使诗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

有人认为此诗是李商隐对封建统治者崇奉神仙,信任方士以求长生不死之药一类人的愚妄行经大胆的否定和嘲讽。

唐诗赏析-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整首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及作者简介《嫦娥》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又名恒我、姮娥、常娥、素娥,羿之妻,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诗鉴赏:《嫦娥》这首诗不是吟咏嫦娥的。

它写了诗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对人,或者对事思忆深切,怅惆悲凉的情绪。

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独处居室,面对烛影,彻夜不眠的情景。

这里诗人没有着意刻画萦怀心中的那种情绪如何悲痛,如何理还乱剪不断,他只写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

然而这四样事物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一串联,就显明地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使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触摸到了诗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

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嫦娥是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药后奔向月宫,成为月中仙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嫦娥想必懊悔偷吃了不死药,以致面对碧海青天独守月宫,那孤寂的心情一样难以遣除吧。

嫦娥奔月是神话传说,她在月宫中的情景谁也不知道。

诗人彻夜思忆,孤寂难耐,仰望天空看到明月,自然认为月宫中的嫦娥此时一定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心境。

这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外射到客观事物上去的结果。

所以说,写嫦娥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难解寂寥清冷之情,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的心际。

读罢《嫦娥》,我们只觉得李商隐把一种无可捉摸的,在谁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表现得灵活可感,淋漓尽致,引起读者的共鸣。

至于说作者诗中的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是因为思念别离的妻子,才永夜不眠;是因为怀才不遇,自悲身世,才难耐寂寞;或者还是代为那此入道的女子抒发思凡而又不能的精神苦闷。

这些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因为我们已经从诗中欣赏到了一种浓郁的伤感美,就没有多少必要再为寻找诗的微言大义而苦苦思索了。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关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画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形。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然,云母屏风上覆盖着一层深深的暗影,更加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步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眺望,本来也许能够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立即消逝。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看起来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画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看起来正在逐步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说明时刻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刻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那个地点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截了当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耐孤寂包围的意绪却几乎能够触摸到。

《嫦娥》诗意

《嫦娥》诗意

《嫦娥》诗意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注解:
深:暗。

长河:银河。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宫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嫦娥 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嫦娥  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嫦娥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赂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他擅长律诗、绝句、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有《李义山诗集》。

字词释义:①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②云母:屏风上的一种饰物。

⑤长河:银河,俗称“天河”。

④晓星:晨星。

或谓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⑤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⑥碧海:青绿色的大海。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诗的题目是“嫦娥”,实际抒写的却是另一个处境孤寂的女主人公。

诗的第一、二句写女主人公深闺望月的情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火的影子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渐渐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室内,烛火越来越暗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女主人公长夜不寐孤寂清冷之况。

室外,“长河渐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

“渐”字暗示着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说明女主人公仰望星空已有很长的时间了。

“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女主人公的心也似乎在逐渐下沉。

诗的第三,四句是诗人的凭空想象:嫦娥恐怕后悔偷了长生不老药,如今独处青天碧海而夜夜寒心。

诗人想象嫦娥因长期处于孤独冷清之境而后悔偷灵药,从而进一步烘托出女主人公自身复杂微妙的心理。

诗中女主人公寂寞恼恨的心情,借“嫦娥应悔偷灵药”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而诗人自己对生平的反思,又借诗中女主人公的心情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两重的寓托,使得这首诗的表情达意十分微妙委婉。

知识链接: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赏析

李商隐《嫦娥》原文及赏析

嫦娥[唐]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小学孤独作品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

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绹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

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

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

屋子的主人,在幽深的屋内,望向窗外,只见「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指银河,又叫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星系,在晴天的夜空,呈银白色带状。

晓星即晨星,诗人在屋子里望见窗外天空中长河逐渐疏落,晨星也逐渐稀微了,他必定是整晚没有睡觉。

什么事使他长夜无眠,一个人坐在幽深的屋子看长河渐落,看晓星西沉呢?想必是孤独寂寞的心情没有办法排解吧!所以当他望向夜空的时候,很自然便会联想到月中的嫦娥,诗人便一厢情愿的写到「嫦娥应悔偷灵」,也许暗中也透露自己对以失落感情的悔恨,写来深情感人。

嫦娥古诗的意思

嫦娥古诗的意思

嫦娥古诗的意思嫦娥诗人:李商隐朝代: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注释①深:暗。

②长河:银河。

③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④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赏析这首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正是本诗的特色。

全诗精致伤感,蕴含深厚。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背景,永远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政治生活背景: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

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落。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典型。

作者介绍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嫦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嫦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嫦娥体裁:诗题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名字:李商隐年代:唐代描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翻译: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原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终身处于牛李党争中,一生不得志。

牛李党争唐朝朝廷依附宦官的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对诗人的创作契机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

李商隐在《送宫人入道》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此诗或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 现实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 烛光越来越黯淡, 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 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 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 银河逐渐西移垂地, 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原本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此刻这一派银河即将消散.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 如同冷静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 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 此刻连这末了的朋侪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 着一“渐”字, 示意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 面临冷屏残烛、青天孤月, 又渡
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 但借助于环境气氛的渲染, 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寥寂包抄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嫦娥李商隐诗歌赏析

嫦娥李商隐诗歌赏析

嫦娥李商隐诗歌赏析嫦娥李商隐诗歌赏析第一篇:《李商隐嫦娥鉴赏》《嫦娥》赏析邯郸09级教育硕士丹斌 2009120059李商隐不仅是晚唐诗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即使在中国整个诗歌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诗歌的朦胧多义性虽然思想内容千百年来很难让人理解,但他那可供神游的意境,却很容易在读者心中出现,以及优美意境背后的人生思索也了然于胸。

《嫦娥》即是这类诗的典型。

嫦娥李商隐赏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

嫦娥李商隐赏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是镶嵌装饰着云母的屏风,长河是银河,晓星即黎明前出现于东方夜空的启明星。

这两句的意思是:孤灯独对,索居深宫的嫦娥,在天色微明时又度过了一个不眠的长夜。

一二两句简单的交代了嫦娥的生活环境。

云母屏风烛影深中着一“深”字最能点明深意,深又时间长久之意,也可以和世间生活的深宫联系起来,用字这里正好表明了对那种并不如意的神仙生活的厌倦。

当人们对循环往复的世俗生活厌倦之后,或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于是就想寻找另一种寄托:驾鸾凤,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

参满天之华彩,表妙道之殷勤。

却不知这种若恍若惚,如杳如冥的神仙生活有一天也有过够的时候。

嫦娥就是这样一个仙子。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高添注:“嫦娥,羿妻,羿请不是之药于西王母,未之服之,嫦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相传可能当年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才赏赐不死之药,而过够了凡间劳苦生活的嫦娥先偷吃,结果她成仙了。

但如今为何后悔偷吃了灵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灵药虽然使生命获得了永恒,但也注定是一种永恒的孤独。

人活着应该是快乐的,如果不快乐,即使活上几千几万年又能怎么样呢?很显然嫦娥是不快乐的。

那种天上人间,无法相见,只能夜夜相思的夫妻离别生活怎能快乐?嫦娥李商隐赏析绝句难写,但对李商隐这样的大家来说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区区二十八个字通过对一个千古遗憾的神话典故的运用,就勾勒出一种高远清寂之境和永恒的寂寞感,沟通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某种近似的心理,从而使诗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

嫦娥这首诗的意思简单十字以内

嫦娥这首诗的意思简单十字以内

嫦娥这首诗的意思1. 诗歌背景嫦娥,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传说人物,与月亮有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嫦娥常常以美丽的形象出现,引起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和赞美。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中,嫦娥便成为了月亮的化身,让人对她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神往。

2. 诗歌意境《嫦娥》一诗,通过对嫦娥这一神话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诗中读来,可以感受到悠远神秘的月宫,以及嫦娥寂寞孤独的心境。

她是个美丽的仙女,却用世人无法企及的孤独换取了永远的岁月。

这一意象让人不禁联想起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进而引发出对家国、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

3. 诗歌情感《嫦娥》这首诗,唤起了读者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

当我们在异乡漂泊,或是在静夜凝神仰望明月的时候,也许就会感受到嫦娥的孤独与思念。

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而诗歌正是唤起这些情感的最佳媒介。

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可以加深对月亮的神秘之美的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是普世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

4. 总结诗歌是一种最质朴、最本真的艺术形式,它直面人们内心深处的思索和情感。

《嫦娥》这首诗,以抒发诗人内心情感为主要目的,通过对嫦娥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美丽而孤独的画面,引发了人们对远方、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在当今社会,诗歌的力量愈发彰显,它成为了人们内心情感的最好宣泄和抒发评台。

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即便在异乡漂泊,我们也会时常思念家乡,思念身边的亲人。

这种情感,正是《嫦娥》这首诗所带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感悟。

对嫦娥这首诗的深入探讨5. 诗歌意义嫦娥这首诗所蕴含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古代神话人物的形象,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精神境界的体现。

嫦娥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思乡的情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被赋予了神秘、美丽和寓意深远的象征意义。

王昌龄写的关于嫦娥的诗

王昌龄写的关于嫦娥的诗

王昌龄写的关于嫦娥的诗导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昌龄,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主题。

其中,他也写过一首关于嫦娥的诗,诗中表达了对嫦娥的敬仰和对月亮的赞美。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首诗,探讨王昌龄对嫦娥和月亮的描绘,以及这些描绘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嫦娥的传说嫦娥从神仙到仙女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角色,她曾经是一个美丽的神仙。

然而,由于一次意外,她被流放到了月亮上,并成为了一位仙女。

这个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

嫦娥的美丽和智慧嫦娥是一个美丽而智慧的女子,她有着容光焕发的容貌和聪明绝顶的才智。

在月亮上,她孤独地生活着,却从不感到寂寞。

她每天都会用自己的智慧照亮黑暗的夜空,为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王昌龄的诗歌《嫦娥》诗歌分析王昌龄在他的诗歌中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和她与月亮的关系。

在这首诗中,王昌龄运用了细腻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嫦娥的赞美和仰慕之情。

嫦娥的美丽和温柔在王昌龄的诗中,嫦娥被描绘成了一位美丽而温柔的女子。

她的轮廓曼妙,举止文雅。

她的眉眼之间透露出一种洁白的光芒,宛若一轮明月。

她的身姿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在月空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嫦娥与月亮的关系王昌龄的诗中,嫦娥与月亮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

月亮是嫦娥的居所,也是她的归宿。

嫦娥在月亮上守望着人间的一切,用她的智慧和力量照亮世界。

她的美丽和聪明如同月光般明亮、温暖。

她与月亮的关系象征着她与人们的连接,也体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使命。

嫦娥的教诲和意义嫦娥的教诲嫦娥以她的智慧和善良感染着人们。

她用她的故事诠释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教诲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她的经历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善良和美好的品质;无论经历怎样的困境,都要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嫦娥的意义嫦娥的传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她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的追求。

她的存在和她的使命都是为了启迪人们,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时光有所思考和珍惜。

嫦娥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在深夜的月光下,引领着人们前行。

嫦娥古诗中有什么含义

嫦娥古诗中有什么含义

嫦娥古诗中有什么含义《嫦娥》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讲的是在云母装饰的屏风后,那烛光渐渐地黯淡了下去。

那闪亮的银河也一点点的消失了,就连那闪烁的星星也在晨曦里不见了踪影。

那广寒宫里的嫦娥只怕也在想当初若没有偷后羿的长生不老药,如今也不会只有湛蓝的海和蓝色的天陪伴着她那颗孤独的心。

诗词总是能刻画一个人的形象,从字里行间找寻到那蕴含的深刻意义。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颗迷恋而孤独的心,一种美丽而孤独的美。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我依然孤单。

毕竟,他们只有晴朗的天空和湛蓝的海水,没有他们想要的人。

只有我自己才能尝到生活中的苦涩和幸福,只有我自己才能感受到这种味道,因为我甚至找不到一个人来诉说。

在这首诗里,诗人不仅用暗淡的烛光、消失的银河、无影无踪的晨星从侧面反映出嫦娥生活的孤寂,通过这首诗也让人更清晰、真实地感受到有爱人却不能相守的痛苦,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个纵使可以与天地同生,却不能与恋人厮守的孤单的人。

若将那爱人比作自己的志向、事业,那么从中便透露出一种不得志的感觉。

其实,只要拥有自己需要的就是最好的,不必去奢求拥有过多的东西,那样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不要总是不知满足,否则到最后连自己拥有的都会离自己而去。

嫦娥的故事自古以来就为许多人所知。

许多人也知道嫦娥居住的地方是广汉宫。

那么嫦娥为什么住在广汉宫呢?嫦娥是如何成为不朽的?事实上,这些问题是许多研究过嫦娥历史的人提出的。

尤其是嫦娥生活的地方,有很多故事。

嫦娥升天的传说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后羿射日,王母娘娘赏赐了不死药,而后羿将不死药交给妻子保管。

那个时候有一个叫做逢蒙的人听到这个事情就潜伏在嫦娥家中,希望有机会时,将不死药偷到自己手中,这样的话,自己也就可以升天了,但是那个时候,嫦娥为了保住不死药,所以在情急的情况下,也就将不死药吞下,从而飞天,因为舍不得后羿,所以住在了广寒宫。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嫦娥偷偷吃了她丈夫后羿的仙药,因为她想成为一个不朽的人,离开她的丈夫,飞往月亮宫,即传说中的广汉宫。

《嫦娥》的译文

《嫦娥》的译文

《嫦娥》的译文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字词注释1.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2. 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光即将燃尽,夜已很深。

3. 长河:银河。

4.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5.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6.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二、译文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暗淡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面对碧海蓝天,日夜孤寂。

三、诗歌赏析1. 意境营造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

“云母屏风烛影深”,从室内的云母屏风和黯淡的烛影入手,渲染出一种幽深、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

“长河渐落晓星沉”则将视角转向室外的夜空,银河西落,晨星下沉,这不仅点明了时间是在破晓之前,而且通过对星空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感觉。

2. 嫦娥形象与主题后两句诗中,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的生活。

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到月宫,本是追求长生不老和仙境的美好,但是现在却只能在“碧海青天”这样一个单调、孤寂的环境里度过无数个夜晚。

“应悔”二字,写出了嫦娥内心的孤独和悔恨。

诗人借嫦娥的故事,实际上可能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或者是对追求某种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导致的后果的一种思考。

3.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描写和对神话人物嫦娥的想象,将现实与神话融合在一起。

诗人没有直接倾诉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嫦娥的形象来含蓄地表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诗歌解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银河。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翻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

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

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
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

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

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