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总结单选题1、在2022年2月8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发挥出色,最后一跳锁定胜局,以188.25分的总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
如图所示的是她离开跳台向上滑行的某个瞬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她在沿跳台上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她离开跳台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C.她离开跳台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D.她在整个滑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不变的2、一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
已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卫星在远地点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B.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增大、速度减小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小3、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健子,…”。
如图,毽子某次被踢出后,竖直上升经过某一位置时,毽子的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分别为E p1和E1,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分别为E p2和E2,则()A.E p2=E p1E2=E1B.E p2<E p1E2=E1C.E p2=E p1E2<E1D.E p2>E p1E2>E14、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
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A.在B点时受力平衡B.在B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将静止不动C.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5、如图所示,摩天轮匀速转动时,带动“观光屋”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光屋上升时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B.观光屋上升到最高点,如果所有外力突然消失,观光屋继续做圆周运动C.由于是匀速圆周运动,观光屋内的人运动状态不变D.摩天轮静止时,缆绳对观光屋的拉力和观光屋的总重力为一对平衡力6、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功到自然成。从物理的角度分析∶①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②水滴冲击石头时,石头对水滴没有作用力;③水滴加速下落过程,重力对水滴做了功;④水滴加速下落过程,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7、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1-12章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3、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二、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3、定义公式:P=t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W的单位:焦(J),时间t的单位:秒(s),功率P的单位:瓦(W)。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5、推导公式:P =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三、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 4 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_________液_体__(水_)_的_压_强_随_深__度_的_增_加_而__增_大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
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
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 4 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物体只具有动能,或只具有势能,或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我们都说物体具有机械能。
2.分析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方法:先应用动能或势能的影 响因素分析得出物体所具有的动能或势能大小变化情况,则 能的转化情况是:变小的那种形式的能转化成变大的那种形 式的能。
(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 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
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 h,小球应在 甲斜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1)从释放点到 B 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 AB 水平面上由于摩擦 而损失的机械能,因为 AB=3AC,所以在 AC 上损耗的机械能是 AB 上的三 分之一,所以在乙斜面上时机械能比在甲斜面上时的机械能少三分之一, 故上升的高度 h=23H
11.(2018,连云港)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
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
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
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__________能转化
为____动______能储重存力势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
减少
量__________。
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复习一、功的概念1.功的定义:当物体受力沿着其运动方向移动时,力对物体做功。
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
2.两个重要公式:- 功的计算公式:$W = F \cdot s \cdot \cos \theta$,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位移的长度,$\theta$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的单位: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3.正负功:-正功:当力和物体的位移同向时,所做的功为正功。
例如:将书推进桌面或人行驶等。
-负功:当力和物体的位移反向时,所做的功为负功。
例如:将书拉离桌面或摩擦力做负功等。
二、功率的概念1.功率的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的功除以时间。
2.两个重要公式:- 功率的计算公式:$P = \frac{W}{t}$,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做的功,t代表时间。
-功率的单位:瓦特(W),1瓦特等于每秒做1焦耳的功。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三、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1.机械能的概念: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和势能之和。
物体的机械能是它在运动(动能)和位置(势能)中所具有的能量。
2.动能和势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越大,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所在的位置,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3.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的机械能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公式:$E_1=E_2$,即物体在一个过程中的初机械能等于它的末机械能。
-可以通过利用机械能守恒公式解决一些与机械能相关的问题,如小球自由落体、摆锤的运动等。
四、简单机械1.机械优势:通过利用机械的作用,使工作上的力和负载的关系发生改变,提高工作效率。
2.六种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杠杆有三类,根据杠杆的支点位置不同,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小结与复习

例10
在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 释放,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例11
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
例1
如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 球做功的是( C )
A.手拿球静止
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移动
C.将球举起
D.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
例2
李红同学的教室在教学楼的3楼,如果每层楼高3 m,李红
的体重为500 N,则李红要从地面走到教室,她需要克服自 身重力做功___3__0_0_0___J。
__W____ ,其他常用功率单位是___千__瓦____。单位换算:1kW=
__1_0_0__0__W。
3.推导公式:P=
W t
=
Fs t
=Fv (v 的单位必须是m/s)。
例4
用起重机将质量为5t的集装箱匀速提升10m,若集装箱上升 的速度为0.5m/s,则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对集装箱做功 的功率是__2_._5_×__1_0_4_W;若上升过程中起重机以20kW的恒定 功率将集装箱匀速提升,则该过程需要___2_5____s。(g取10 N/kg)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没有力,有距离 有力,没有距离
有力,也有距离
特点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 物体受力,但静止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
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因惯性而动
举例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 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 重力均不做功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功、功率知识点

第一节:功知识点一:功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不做功的情况内容实例分析有力无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
搬而未起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s=0)有距离无力物体运动,但没有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足球离脚后由于惯性在地面上滚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没有力的作用(F=0)力与距离垂直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
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拉力竖直向上,移动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二者垂直,书包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要点解读:1:判断力是否做功的方法:①判断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否同时存在。
②看是否符合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即有距离无力,有力无距离,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2.力对物体做功,并非物体一定要沿力的方向运动,只要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垂直即可。
例一:下列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向上堆积物体B:推车推物体C:抽出中间的物体D:背着物体前进解析:A、向上堆积物体,对物体有向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推车推物体,对物体有向前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B不符合题意;C、抽出中间的物体,对物体有向后的拉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对物体做了功,故C不符合题意;D、背着物体前进,对物体有向上的力,但沿水平方向前进,在对物体施加力的方向没有通过距离,没有对物体做功。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知识点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体甲、乙、丙的质量均为m,现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甲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甲乙间细线拉力大小为F1,乙丙间细线拉力大小为F2,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甲乙落地后不弹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落地前F1=2mg,甲的动能不变B.甲落地前F2>mg,丙的机械能增大C.甲落地前后,丙先加速后立刻减速最终静止D.甲落地后F1>mg,F2=mg,答案:BA.甲落地前定滑轮的左边的总重力大于右边的总重力,甲乙向下加速运动,F1<mg,甲的动能变大,故A错误;B.甲落地前丙向上加速度运动,F2>mg,丙的质量不变,速度高度均变大,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变大,丙的机械能增大,故B正确;C.甲落地前F2>mg,丙做加运动,落地后,F2=mg,丙受平衡力作用,由于惯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当乙落地后,丙由于惯性,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并最终静止,故C错误;D.甲落地后,由于惯性,乙继续向下运动,甲乙之间拉力逐渐变小,直到为0,静止时丙受平衡力作用,拉力等于丙的重力,所以F2=mg,故D错误。
故选B。
2、手机具有录音和显示波形的功能。
某乒乓球爱好者将一乒乓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利用手机记录下乒乓球碰撞台面发出的声音,其波形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相等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的机械能不变C.乒乓球每次弹起时的动能依次减小D.乒乓球每次与台面碰撞的最大形变程度相同答案:CA.由图可知,第1次碰撞的时间是1.12s,第2次碰撞的时间是1.58s,第3次碰撞的时间是2.00s,第4次碰撞的时间是2.40s,第5次碰撞的时间是2.78s,第1、2次时间间隔为0.4s,第2、3次时间间隔为0.42s,第3、4次时间间隔为0.4s,第4、5次时间间隔为0.38s,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故A错误;BC.整个过程中乒乓球和空气摩擦,并且与台面碰撞,它的机械能减小,所以每次弹起时的动能减小,故B错误,C正确;D.由于乒乓球的机械能减小,乒乓球每次与台面碰撞转化的弹性势能减小,乒乓球每次与台面碰撞的最大形变程度不同,故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② 如果只有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
类型二 功及功率大小的估算
例4. 学校运动会上举行“跳绳”比赛,“跳绳”是指每 次双脚跳起,每次起跳高度5cm。比赛中,初三某同学 1min内摇轻绳150次,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
接近于( A )
A60W B.400W C.600W D.1000W
例5,三位同学准备进行爬楼比赛,看看谁的功率大.他们
八年级物理 人教版 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复习目标
1、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 势能的因素;
4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势能及它们的转化 5、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 的能力;了解功和能的关系。
知识结构
(1)体积相同的让钢球和木球从同一高度下滑, 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的__速__度__相__同__;是为了探 究动能与物体_质__量___的关系;
(2)通过__被__撞__物__体__移__动__距__离_的、乙说明:_______相同的物体, 质量越大,它的动能_越__大___; 甲、丙说明:___质__量___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单位: 1 J=1 N·m
功(W)
物体能够对外
作用在物 体上的力F
做功
快慢
单位: 1 W=1 J/s
功率(P)
物体在力的方向 上移动的距离S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汇总第1节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Fv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节动能和势能一、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
初二物理功和机械能以及简单机械知识点-初二公式综合

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Pt FS W ==各量单位:W :J (焦耳) F :N (牛顿) S :m (米)P :W (瓦特) t :s (秒)4、国际单位:将N ·m 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 N ·m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 (f 是摩擦力)二、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P(单位:W)1、公式:tW p =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kW换算:1kW=1000W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4、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三、机械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机械能势能a、重力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高度),重力势能就越大b、弹性势能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C、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2022年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返航时,飞机在减速下降过程中()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滚摆从如图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情况是()A.滚摆动能最大的是位置3B.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位置2C.滚摆动能为零的位置只有1D.滚摆下落后不能回到位置1是因为机械能不守恒3.【新独家原创】如图所示,当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时,苹果的重力势能,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该过程中,苹果的能(选填“全部”或“部分”)转化为苹果的能。
4.(2022广东海珠一模)如图所示,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小球压缩弹簧至A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向右运动,经过B点时速度为v1,继续运动到最远处的C点,已知AO>OC。
(1)小球经过O点时,有没有受到弹簧的弹力?答:。
(2)小球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3)到达C点后,小球向左运动,再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2。
则:①v1v2(选填“<”“=”或“>”);②小球前后两次经过B点时,弹簧弹力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知识点2水能和风能的利用5.从19世纪末世界上建成第一座水电站以来,水力发电站就成了水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如图是水力发电站的原理图,关于水力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上游的水向下沿着导管运动到下游的过程中,水的机械能保持不变;②运动的水流冲击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水流的一部分动能转移为水轮机的动能;③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电能转化为动能;④要加大水力发电的功率,可以采用“增大落水差”的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讲义第11讲-机械能学生版(知识点、例题、答案与解析)

初二春季讲义机械能学生姓名:上课时间:机械能知识点睛知识点1.能1.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能量实际上描述的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和本领.做功必然有能,但有能不一定正在做功,必须创造条件(如让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或让空中飞行的子弹碰到木板),让物体具有的能量释放出来,才会有对外做功的表现.因此,对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应从能否做功去考虑,而不是看物体是否已经或正在做功.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比如:同一个重锤被举得越高,落下来就能把木桩打入更深的地里,可见被举得越高的重锤能够做更多的功,所以说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正因为如此,可以用物体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的能量的大小.2.能量的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1kJ=1000J知识点2.动能运动的物体可以对外做功,我们说它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注意:a.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运动的钢球具有动能,如果在钢球前进方向上放置一个木块,钢球就会把木块推走.风是流动的空气,它可以推动帆船克服阻力在河流中航行,风也具有动能.因此,具有动能的物体一定在运动.b.动能与惯性是物理意义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它决定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是否运动没有关系.动能则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由质量、速度共同决定.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它的动能也随之改变.c.物体的动能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物体速度的大小与所取的参照物有关,即速度具有相对性,同一运动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动能可以取不同的值.例如,取地面为参照物,坐在运动火车中的人具有一定的动能;若取火车为参照物,因为人相对火车的速度为零,则人的动能就为零.(2)决定动能大小的两个因素决定动能大小的两个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在比较两个物体具有动能大小时,不能不考虑质量的大小仅凭速度大小,也不能不考虑速度大小单依据质量大小进行比较.一个物体的质量一定,运动速度越大时它的动能越大;具有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动能就大.例如慢跑的人动能小,当他快速奔跑时动能较大.以同样速度飞行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的质量大,动能也大.知识点3.势能1.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的概念被举高了的物体也可以对外做功,所以也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注意:a.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或者说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物体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做功本领不同,其重力势能的大小也不同.b.因为物体所处的高度具有相对性,所以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也具有相对性.如无特别指明,今后提到的重力势能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2)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在比较两个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时,要同时考虑物体质量和离开地面的高度.放在同样高度上的两个物体,质量大的重力势能大;同一个物体或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在这里我们认为地面上的物体没有被举高,重力势能为零.但是,物体只要离开地面,在高处,就具有重力势能.2.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称为形变.如果将对物体施加的外力撤消,物体的形变能够完全消失,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请看下面的例子:a.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b.压缩的弹簧能将压在它上面的物体弹出去.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所以也具有能量.我们把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2)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它本身的性质,对同一个弹性物体,它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但对不同的弹性物体,其弹性势能的大小除与它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外,还与它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用不同种类的弹簧枪射击,在弹簧被压缩的程度相同时,子弹被射出的距离却不同.例题精讲【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做功B.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例2】一个物体能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能,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水的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能.【例3】下列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小轿车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C.被拉开的弹弓D.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例4】“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加速升空时,动能,重力势能.(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例5】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一架飞机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投放军用物资,在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6】国庆期间,在北京举行了一场空中跳伞表演.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鱼贯而出,跳入蓝天白云间,运动员在下落的开始阶段降落伞没有打开,受到的阻力较小,其动能逐渐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当接近地面,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此时其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例7】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 A<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度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相同.得出的结论是.(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两个图进行比较,理由是.【例8】如图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口袋书】2023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手册(思维导图+背诵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必背手册】★知识点一:功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W 。
4.功的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FS5.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J= 1N·m 。
6.功的公式的应用: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是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力臂单位不能写成“焦”)。
【微点拨】功的概念功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其关键点是判断是否做功,这需要同学们通过分析大量实例来练习,明确做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弄清了这些,功的计算就非常简单了。
力学中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所谓必要因素,就是说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因素,从力学的观点来看,都认为没有做功,可见这两个因素是我们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唯一依据。
所以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通过距离这两个方面考虑。
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要注意下面几点: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否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即F ≠0,s=0,则W=Fs=0,不做功。
例如:推一辆陷在泥泞中的轿车却没有推动。
这个例子中虽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没有做功,这是“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的某段距离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由于惯性运动,即F=0,s ≠0,则W=Fs=0,不做功。
例如:一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动的铅球,是由于惯性而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这是“不劳无功”。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大全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台叉车甲、乙分别搬运相同的货物M、N,货物M、N分别受货叉竖直方向力FM、F N作用,向上运动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M、N的速度分别为v M、v N,则()A.v M>v NB.F M<F NC.搬运货物水平运动,F M对M不做功D.货物向下匀速运动,F M方向竖直向下答案:CA.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N的速度大于M,即v M<v N故A错误;B.甲、乙图中,货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货物受到支持力和重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到F M=G M,F N=G N因为G M=G N所以F M=F N故B错误;C.搬运货物水平运动,F M的方向竖直向上,货物没有在力F M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所以F M对M不做功,故C正确;D.货物向下匀速运动,F M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F M的方向竖直向上,故D错误。
故选C。
2、滚摆从图的位置1由静止释放,下降经过的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滚摆动能最大的位置是2B.滚摆动能为0的位置只有位置3C.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1D.滚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CA.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滚摆下降经过位置2,此时速度还不是最快,在最低点速度才最大,所以此时动能不是最大,故A错误;B.滚摆在最高点时,其动能全部转化重力势能,故最高点时动能为零,但位置1不是滚摆唯一的最高点,位置1和3是两次各自的最高点,因此动能都为零,故B错误;C.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位置1的高度最高,所以重力势能最大的是位置1,故C正确;D.滚摆下落后不能回复到位置1是因为机械能不守恒,有一部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3、2021年7月30日,中国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和刘灵玲包揽了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金银牌,为国争了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Pt各物理量单位—W:J(焦耳)F:N(牛顿) S:m(米)P:W(瓦特) t:s(秒)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力做功:W=Gh;克服阻力(摩擦力)做功:W=fs二、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人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不计摩擦)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④实际斜面:斜面粗糙(考虑摩擦)若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FL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考点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如图15-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均用F表示,人对所作用的物体做功的是( )2. 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A. 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B. 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C. 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D. 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3.如图15-2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A. 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图15-2学习好帮手D. 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4. 四种情景中,其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火箭腾空而起的推力 B.叉车举起重物的举力C.人推石头未动时的推力 D.马拉木头前进的拉力5.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3s。
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 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 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考点二:功的简单计算1. 在平直公路上用50 N的水平力拉着重为500 N的车前进10 m,则拉力做的功为,重力做的功为.2.(10·天津)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60N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了5m,此过程木箱受到的阻力为 N,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J。
3. 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G甲:G乙=4:3,甲从一楼到二楼,乙从一楼到三楼,则甲、乙两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比为W甲:W乙=___________.若他们两人做功之比为W甲:W乙=1:3,则乙上楼的高度是甲上楼高度的_____倍.(4.如图15-10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5-10乙所示. 则第2 s末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第6 s末到第9 s末,推力F 做功是_________J.5. 重力为200N的物体,受到30N的水平拉力,在冰平面上匀速前进20m,则重力做功为_________ J,拉力做功______J.6. 小明在水平面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加速推着一辆重120 N的小车,前进了10 m,小明的推力做功是______J.水平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做功是________J.7. 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A.3000J B.500J C.150J D.0J考点三:功的估测1.把一本物理书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是()A. 0.2J B 2J C 20J D 200J考点四:功的原理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王和小李分别用如图15-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2. 用一块长5 m的木块,搭在离地面1 m高的卡车车厢上,用它把重1000 N 的货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人需要用 _______N的拉力,需做______J 的功.二、功率1、公式:2、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 kW .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3、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机械效率无关)。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4、机械中的功率图图15-5学习好帮手5、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1)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2)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考点一:功率的估测1.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 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A. 5 WB. 50 WC. 500 WD. 5000 W考点二:功率的理解1.关于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B 做的功越快,功率越大C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D 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考点三:功率的判断1.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则()A.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B.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C. 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D. 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
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1=W2 P 1=P2 B.W1> W2 P1>P2C.W1> W2 P 1=P2 D.W1< W2 P1<P23.甲同学体重600N,乙同学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甲跑上五楼用30s,乙跑上五楼用24s,则________同学做功较多,_______同学功率较大。
考点四:功率的测量1.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小明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考点五:功率的计算1. 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Ⅱ战斗机的质量为1.5×103 kg,发动机用8×104 N 的推力使飞机在10 s内前进5000 m,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N,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2.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00N,物体升高2m,所用时间为5s。
此过程中,有用功为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如图5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 s内将重为100 N的重物(包括桶)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Sm。
若该动滑轮重10 N,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00 J的功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50 J的功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 WD.该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4.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2∶1,在相同时间内沿水平路面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A.2∶1 B.1∶1 C.1∶4 D.4∶15. 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作用,在50s内向前运动了70m.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甲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W。
5. 小敏同学和她所骑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她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是多少?6. 小刚沿着斜坡进行晨跑。
已知小刚体重为500N,他用50s的时间跑完长为学习好帮手学习好帮手200m 、高为10m 的斜坡。
这过程中,求: (1)小刚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小刚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 (3)小刚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四、机械能 四、机械能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a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b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法c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d 、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