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病例分析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病例分析
[ 3 3 吴 常裕 .阿司 匹 林 抵 抗 与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 临 床研 究 [ J ] .实用
医学 杂 志 , 2 0 0 9 , 2 5 ( 1 3 ) : 2 0 9 1 — 2 0 9 2 .
( 收 藕 日期 : 2 0 1 5 - 0 3 - 2 0 )
上, 继 而产 生 类似 粥样 的脂类 物 质堆 积而 成斑 块 。 随
同 时使用 的药 物及 相 关 疾 病 。用 罗 氏罗康 全 活 力 型 血糖 仪 常规监 测三 餐 前 、 三 餐 后 2小 时 , 睡前 及 次 日
凌晨 3点 手指 尖血糖 ; 若 患者 有交 感神 经兴 奋症 状或 中枢神经 系 统症状 及不 典 型症状 时 , 采 用抽 静脉 血糖
复查 。 2 结 果 及 析
症, 联合使 用 的药 物 等诸 多 因素 有 关 。现将 我 科 近 两
年来收治 的 2型糖尿病 患者使用 胰 岛素泵 强化 降糖 发 生低血糖 症 的病 例进行 回顾分 析 , 并提 出预防对策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为 2 0 1 1年 6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本 院 内科采 用胰 岛素泵 强 化 治疗 3 0 8例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年龄 1 3  ̄8 0岁 , 平均 5 9岁 ; 均符 合世 界 卫生 组织 ( W Ho) 1 9 9 9年 2型糖 尿病 诊 断标 准 ; 病程 1月 至 2 8 年; 所有 患 者 都 采 用 美 敦 力 7 1 2型 胰 岛素 泵 强 化 降
甘 油联 合阿 司 匹林 的治 疗 方 案不 仅 可减 缓 患 者 耐 药 性 的发 生 , 且对 提高 患 者 生 活 质量 也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 值 得推 广 。 参 考 文献
口服降糖药导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8例分析
本 组患者 治疗前 均完善血 尿等常规 检查 ,并测定I R,对 照组使 N 用华法林 治疗 ,初 剂2 mg ,在治疗后3 和7 复查I R . / 5 d 、5 d N ,根 据I R N 结果调整 华法林剂 量 ,维持I R 1  ̄ .,
疗 后3 和 7复查 I 、5 d NR,根据 I R N 结果调整 华法林 剂量 ,维持 IR N 在
所得数据采用S S . P S 0 1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各计量资料均以 3
1 - .,定期随访,并持续到治疗结束,发现I R . 21 5 N 达到稳定所需时间
为 (56 .)d 1 .±5 7 ,在 整个2 年的治 疗过程 中监测 出4 NR 高超过 次I 增
・
临床研究 ・ 5 1
抗凝 强度 ( R2  ̄ .)与低抗凝强度 ( R1  ̄ .)比较 ,对缺血 I . 3 N 2 0 I . 21 N 5 性卒 中的发生率 无 明显差异 。 曾慧等发 现服用 华法林 2  ̄ . /开 . 30 d 5 mg
始 ,第4 天检测I R 例达到3 伴牙龈 出血 外 ,其余均I R 30 N 除1 . 8 N  ̄ .,无 <
Ⅶ、Ⅸ、x 的合成 ,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口服后4血药浓度达高峰, h 抗凝作用发生在2h 4 内,其有效抗凝时间为7- 6 ,单剂华法林的作用 2 9h
时间为2 5 J  ̄ 。介于单用阿司 匹林控制患者血栓栓塞能力较使用华法林
差 ,本研究将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作为观察组,双嘧达莫亦为抗血
小 板药 ,5 e 或 以上 能抑制血小板释放 , 口服后血浆浓度达峰 时 0 J mL 间约2 ,半衰 期约为1h h 2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 制血小板摄取腺苷 ,抑 制磷酸二酯酶 ,使血小 板内环 磷酸腺苷 ( MP c A )增 多,抑 制血栓 烷素 2 两组治疗后血栓栓塞 发生情况和并发症 比较 . 2 观察组 共发 生血栓 栓塞 、消化 道 出和 泌尿 系统 出血各 1 ( 例 发生 时的I - t 1 、1 、1 ) ,对照组 :共发生血 栓栓塞2 、消化 NR  ̄ l . . . J 为 2 3 2 例 道 出和泌 尿系统 出血各 1 ( 时的IR 例 发生 N 分别 为1 、1 、1 ),两 _ _ . 3 3 2 组血栓栓 塞 发生情况 和并发症 发生率差 异无统 计学意 义 (2000 Z 1 , = 0 P I 0 )。见表2 -0 =. 0 。
低血糖患者死亡病例讨论
案例回顾患者是一位 54 岁的中年男子,因「呕吐、乏力半天」于下午 14:30 左右入院。
入院当日上午出现恶心、呕吐一次,伴上腹胀痛,程度不剧烈。
此后出现全身乏力,无晕厥。
遂来院就诊。
既往:糖尿病病史9 年,服用格列美脲 4 mg/d,二甲双胍 3.0 g/d;高血压病史 2 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 1 片/d;未监测血糖、血压。
体格检查:T 36.9℃,P 116,R 30,BP 190/80 mmHg。
神志清,心肺腹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3.1×109/L,N 0.85,HB 102 g/L。
血生化:GLU 0.54 mmol/L,UREA 22.2 mmol/L,CREA 792μmol/L,LDH 271U/L,电解质正常,糖化血红蛋白 6.1%。
BNP:3269pg/mL;肌钙蛋白:0.05 μg/L。
临床诊断:1. 低血糖症;2. 糖尿病;3. 急性肾功能障碍。
治疗经过:入院后立即给予葡萄糖溶液口服及静滴。
经动态血糖监测,16:00 血糖4.2 mmol/L,18:00 血糖 10.3 mmol/L。
此时患者症状改善,安静休息。
因 BNP 高达 3269pg/mL(报危急值),请心内科会诊,会诊意见暂无需处理;因肾功能异常,请肾内科会诊,建议予托拉噻米 3 支静注,随后予呋塞米微量泵持续注射。
晚上 21:00 患者血压降至125/74 mmHg,22:00 血压 90/55 mmHg,此时患者状态平静。
23:00 左右,患者血压进一步下降至 63/37 mmHg,伴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查体见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
进行紧急复苏抢救等措施,但最终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乍一看好似简单的「低血糖症」,却在一天内夺人性命!患者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接诊后这一系列处理真的 OK 吗?来一起看看丁香园站友的精彩分析。
关于案例的 4 点疑问1. 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衰竭是急性还是慢性?从血红蛋白来看可能是慢性或者慢+急,慢性肾衰竭药物蓄积中毒?磺脲类引起严重低血糖?双胍类乳酸中毒?是否做了动脉血气分析?代谢性疾病,酸碱度、电解质情况都很关键,血气是必须要做的。
26例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分析
26例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分析通过对26例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
加强高危因素的干预,做到早期预防与对症护理并重。
标签: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护理2型糖尿病是成年糖尿病病人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控制血糖的治疗过程中,易并发低血糖。
有研究显示,在严重低血糖病例中,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高达55%[1]。
夜间低血糖症状隐匿,易被忽视与漏诊,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对症护理,易引发昏迷及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加强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收集北京市三家医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26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4~81岁,病程8个月~21年。
应用胰岛素治疗者15例,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者7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者4例。
1.2 纳入标准所收集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
糖尿病低血糖的标准是指血糖低于3.9 mmol/L[3]。
病人无意识障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
1.3 方法根据所收集的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式及住院时间等,对夜间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提出护理对策。
2 结果2.1 夜间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所收集的26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12例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手抖及有明显饥饿感等症状,5例出现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等症状,1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抽搐,7例无明显症状,于夜间进行血糖监测时发现。
26例病人均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立即给予高糖饮食或遵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引起严重后果。
2糖尿病病例分析
诊断要点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 空腹血糖(FPG)≥7.0mmol/L, OGTT 中 2 小 时 血 浆 葡 萄 糖 ( 2HPG )
≥11.1mmol/L。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不主张作第三次OGTT。
功能不全慎用
口服降糖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适应症: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2型糖尿病 - 代表药物:拜糖平、倍欣 - 副作用:腹胀、腹泻、排气增多 - 服法:与第一口饭同服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使用适应征 ①1型糖尿病; ②伴急慢性并发症,或处于应激状态,如创伤
、手术、分娩、妊娠、严重感染等; ③2 型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
3、补钾 4、纠酸 ≤7.0小剂量碳酸氢钠 5、祛除诱因:抗感染
6、处理并发症:休克、心衰、心律失常、肾衰、脑水肿
【问题5】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低血糖 感染
慢性
大血管
微血管
冠心病 脑卒中 外周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
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
脱水,较DKA重 高血糖(33.3-66.6mmol/L) 高血浆渗透压(330-460mmol/L) 50-70岁老人常见,2/3无糖尿病史或轻症 起病慢,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晚期尿闭、 休克 精神症状突出,常有意识障碍、幻觉、昏迷 无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定义
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 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 主要临床症状为: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三多一少) 以及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病例
糖尿病病例分析及治疗建议一、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因“多饮、多尿、体重下降3个月”就诊。
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约4000ml,夜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约5kg。
无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
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
无糖尿病家族史。
二、病例分析1.症状分析:患者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提示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3.并发症评估:患者血压150/90mmHg,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4.病因分析:患者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从而诱发糖尿病。
三、治疗建议1.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肝肾功能、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虑。
3.血糖监测:建议患者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并发症防治: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以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5.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四、总结本病例为中年男性患者,出现典型糖尿病症状,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治疗上,应注重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选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防治并发症。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预后。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糖尿病的防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诊断过程
经过初步检查和评估,医生确定患者溃疡是由于 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性溃疡,需要接受全 面的治疗和管理。
随访与预后
经过半年随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溃疡未再复 发。医生建议患者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 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和评估。
未来研究方向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 疗
针对糖尿病足的高发人群,应加 强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等。对于已发生 糖尿病足的患者,应探索更有效 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降低 复发率。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病例介绍 • 诊断分析 • 治疗方式 • 预防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病例一:妊娠期糖尿病
患者年龄:35岁
01
02
患者性别:女
病史:妊娠期间发现血糖升高,妊娠前无糖 尿病病史。
03
治疗方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 ,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病例二:儿童糖尿病的预防
总结词
儿童糖尿病多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 素有关,预防儿童糖尿病需要从改 善生活方式和加强早期筛查入手。
详细描述
儿童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合理饮食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糖、高脂食物的过度摄入,多吃蔬 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2. 规律运动
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5
结论与展望
病例总结
患者信息
患者为65岁男性,患有Ⅱ型糖尿病,病史长达10 年,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近期出现足部溃疡,疑似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药物性低血糖昏迷37例临床分析
cl 9 9,8 ( ):5 o,19 1 17 9 2—94 5.
1 , 83% , 5例 占4 .9 子宫 内膜异位 症 7例 , 2 . 8 , 占 25 % 与文献
报道基本符合 。传统输卵管通液术 、 S H G等 只能观察输 卵管
社 ,0 13 . 20 :8
腔通 畅状况 , 有研究认为其有一定 的局限性 , 准确性 不高 , 无
法全面准确判断并存 的盆腔 、 宫腔病变 。 宫 腹腔 镜联 合 可全 面 了解 宫腔 内病 变 和盆 、 腔 内情 腹 况 , 根据发现情况作相应的手术 。输 卵管插管疏 通术 运用 并
( 收稿 日期 :0 1 5— 5 2 1 —0 2 ) ( 本文编辑 : 郎威 )
糖 尿病 患者 药 物 性 低 血 糖 昏迷 3 7例 临床 分 析
许 水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血糖昏迷的病 因、 临床特 点与防治要 领 , 以提 高糖尿病 患者药物性 低血糖 的急诊治 愈
是治疗女性不孕 的最佳方法 。 2 3 术后 随访 .
3 讨 论
术后 6个月 内妊娠 1 例 ( 54 % ) 术后 1 1 3 .8 ,
参 考 文 献
[ ]Mie J We br K,Cnn L, t 1 T epar fneti 1 l r H, i egR l n aioN e a. h a eno f it i rly
患的健康 成了严重威胁… 。其 中 , 发低血糖 昏迷的发 生 并
作 者单位 :16 0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 56 0
预防糖尿病并发低血糖 昏迷 的发生 , 早诊断 、 早治 疗 , 并加强 致病 患者的教育干 预十分重要 。笔者就 本 院 2 0 2 1 09 0 0年
40例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 6- 1
T ODAY NURS No e e , 0 1 No 1 E, v mb r 2 1 , . 1
4 O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 生低 血糖 的原 因分析及护理对 策 o ̄ J
胡金 莲
摘要 总结 了4  ̄ 老年糖 尿病 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的原 因, 0, J 并提 出 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主要 包括健康教育、 药护理 、 用 饮食 指导、 运动
属的沟通 , 满足患者及 家属 的信息需求 , 引导患者及家属参与 护 理计划 的实施 , 为患 者 身心康 复提 供最 直 接的 帮助 和最 有效
的支持 。
1 叶 光 华 . 年 睡 眠障 碍 的 现 代 诊 治 及 进 展 叨. 代 中 西 医结 合 老 现
杂 志 ,0 3,2 8 :0 8 2 2 . 20 1( ) 1- 0 1 2
3 . 亲情护理有利于患者建立 良好 的睡眠习惯。 .2 2 亲情护理为患 者提供安 静、 舒适 、 接近家庭的睡眠环境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 温
馨的环境使患者感到精 神愉悦 , 消除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 恐惧 感, 使患者在住院过程 中体会到 自己被尊重 、 被信任, 感受到护理 人员像亲人一样的关心和理解 自已 , 感受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和温 情。 亲情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作 息时间, 在非正常睡眠时间安排
用降糖 作用相对温和 、 作用 时间短 的药物或速效胰岛素 ; 不随意 停用或任意改变降糖药物和胰 岛素的用量 , 注意不同药 物的相互 作用 , 了解其对降糖药的影响 , 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3 饮 食 指导 . 3
在治疗 中出现饮食 不当 、 用药后未按时就餐 、 应用药物剂量 过大而摄入量没有相应地增加 、 入量的改变较大、 摄 没有按要求 监测血糖等情况 , 最终导致疾病 的加重 和各 种并 发症 的发生 。 本 组病 例中 , 由饮食不 当引起 的低血糖反应为9 , 2 %, 例 占2 . 居第2 5 位。 因此合理 的饮食是 降低低 血糖 反应发生 率的重要 措施 。 限 在 制总热量的前提下 , 鼓励患者 多食 富含膳食 纤维的食 物 , 当限 适
低血糖论文:药物性低血糖症21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论文:药物性低血糖症21例临床分析低血糖症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时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药物性低血糖症常常出现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当低血糖时,首先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血压增高等症状。
如果脑组织低血糖时间较长,出现性格改变,认知障碍,甚至昏迷抽搐。
血液缺糖时若超过6 h会留下永久性的脑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1,2]。
对于该症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抢救的关键,本文就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21例药物性低血糖病患的治疗经验和病人预后的注意事项总结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进入我院内科治疗的21例患者,符合who 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病史2 ~10年,男性 12例,;女性9例。
以上患者大部分有合并症,其中高血压10例、冠心病8例、脑中风后遗症3例.1.2 用药情况维持胰岛素治疗8例,口服降糖药13例,其中口服优降糖(格列苯脲)5例,消渴丸+二甲双胍8例,。
1.3 临床表现来院治疗的患者的患病情况如下:凌晨早起、未吃早餐锻炼,午餐未正点食用的空腹或剧烈运动,严重腹泻或饮酒过量情况下发生低血糖昏迷,均由家人或邻居发现陪同病患送往我科治疗。
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出汗、心悸、四肢无力、头晕、神情淡漠、意识轻微障碍、呼吸不规则;少数病例深昏迷、躁动不安、心电图异常。
以上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即时血糖为0.8-1.5 mmol/l 2例,2.0-2.8 mmol/l 12例,3.1-4.0 mmol/l7例。
1.4 治疗给予意识清醒,轻度无力的患者50%葡萄糖溶液连续小口服用。
其余病患视情况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100ml静脉缓慢推注,根据推注后的恢复情况再给予10 % 或5 %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注,并纠正电解质絮乱,对于有轻微脑水肿的患者给予甘露醇快速滴注脱水治疗。
对于昏迷休克的患者给予胰升高糖激素治疗和糖皮质激素,并给予吸氧,可缓解应激状态,升高血糖浓度,每个1h测定血糖,待血糖恢复6-10 mmol/l即可认为正常,停止给药,必要时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4 h/次[3]。
低血糖急症26例分析
低血糖急症26例分析【关键词】低血糖;临床表现;脑功能障碍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11-01低血糖是临床急症,反复发作或延缓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脑损害,甚至死亡。
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现将我校附属医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26例低血糖急症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本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8-77岁。
26例中糖尿病15例,其中服用优降糖或消渴丸6例,优降糖、d860合用2例,消渴丸、达美康合用3例,注射胰岛素3例。
肝脏疾病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空腹饮酒过量1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
发作时血糖1.49±0.82mmol/l。
1.2 误漏诊情况初诊时误诊或漏诊15例,占58%。
因意识不清、偏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8例。
因肝脏疾病出现双手震颤、精神错乱误诊为肝昏迷2例。
因大量饮酒后出现燥狂、意识不清误诊为急性酒精中毒1例。
漏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征1例。
1.3 治疗明确低血糖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继之以10%或2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维持血糖至5.60-8.73mmol/l。
对脑水肿病人给予速尿20mg静脉注射或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同时针对病因及对症治疗。
2 结果治愈23例,痴呆1例,死亡2例患者系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所致。
3 讨论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1],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或)脑功能障碍。
症状的出现不仅与血糖降低的程度有关,还与血糖下降速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反应性有关。
血糖短时间下降过快,引起急性低血糖反应,以交感神经兴奋为突出表现,然后出现脑功能障碍。
血糖下降缓慢时,往往缺乏典型的肾上腺素样表现,而以脑功能障碍表现为主,如出现精神症状可能与额叶或颞叶功能紊乱有关[2],若伴有偏瘫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病理反射阳性,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病[3]。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诊断与治疗 • 并发症情况 • 康复与预防 • 总结与讨论
01
病例介绍
病例一:青少年糖尿病
患者情况
诊断
治疗
结局
小王,男性,16岁,学生,身 高175cm,体重60kg,无明显 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 瘦,血糖升高达18.5mmol/L
病例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
患者为肥胖青年男性,出现2型糖尿病典型症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表现。
治疗
采用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减轻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同时使用新型口服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联合治 疗,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03
并发症情况
研究还发现,血糖控制 情况与糖尿病并发症的 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需 要加强血糖监测和并发 症防治。
讨论
本次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临床表 现,如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后 果,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同时,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 疗也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妊娠期糖尿 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较大,需要在医 生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治疗
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糖水 平。同时加强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 管理能力。
病例二诊断与治疗
诊断
患者为老年男性,糖尿病病史较长,出现 视物模糊、下肢疼痛等慢性并发症症状。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不 理想。
VS
治疗
在原有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新型降 糖药物的使用,同时进行眼部和下肢的护 理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慢性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经典案例1.病例描述患者, 男, 27岁。
因“血糖升高3年”入院。
3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 当时空腹血糖8.7mmol/L, 无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
随后至当地医院复查, 空腹血糖8.4mmol/L, HbA1c 8.8%, 诊断为糖尿病。
予以饮食、运动控制, 同时口服二甲双胍1.0g(bid, po)。
服药后患者自测空腹血糖波动于7~8mmol/L, 餐后2 小时血糖波动于10~13mmol/L。
病程中无视物模糊, 无泡沫尿, 无四肢麻木、疼痛, 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史, 无低血糖发作史。
起病以来, 胃纳可, 睡眠一般, 二便如常, 体重无明显变化。
门诊为进一步诊治将其收住入院。
入院时随机血糖为10.8mmol/L。
既往否认高血压、高脂血症、甲亢等慢性病史。
否认皮质醇激素服用史。
否认传染病史。
否认烟酒嗜好史。
未婚未育。
有糖尿病家族史:爷爷(糖尿病诊断年龄不详, 已逝)、父亲(40岁时诊断为糖尿病)、姑姑糖尿病(45岁时诊断为糖尿病)。
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2体格检查入院后专科体检: 身高172cm, 体重64kg, BMI 21.63kg/m2, 腰围78cm, 臀围91cm。
神清, 精神可。
营养一般, 体型中等。
颈软, 甲状腺未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未及啰音。
心率72次/分,律齐, 各瓣膜区未及杂音。
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
无双下肢水肿。
无胫前斑。
针刺痛觉: 左侧正常, 右侧正常。
音叉震动觉: 左侧正常, 右侧正常。
压力觉: 左侧正常, 右侧正常。
温度觉: 左侧减退, 右侧正常。
膝反射: 左侧正常, 右侧正常。
踝反射: 左侧正常, 右侧正常。
足背动脉搏动: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无足部溃疡。
3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血糖相关: 空腹血糖7.5mmol/L, 30分钟血糖8.7mmol/L, 120 分钟血糖12.3mmol/L, HbA1c 8.0%, 糖化白蛋白25%。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一、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体重下降1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饮食及饮水量增多,夜间睡眠不佳,体重逐渐下降。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但未规律监测血糖。
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注射胰岛素后低血糖反应,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否认传染病史、高血压、冠心病、肾病、肝病史。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患者体型偏瘦,精神萎靡,皮肤弹性较差,心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血钾3.5mmol/L,血钠140mmol/L,血氯100mmol/L,血尿酸260μmol/L,总胆固醇 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mmol/L。
根据病例分析,患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
二、治疗方案1. 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注射。
2.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运动,增加饱腹感,减轻体重。
3. 定期监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4. 并发症预防: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给予降脂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三、治疗效果及随访患者在经过上述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在4.5-6.0mmol/L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在7.0-9.0mmol/L范围内。
患者体重逐渐增加,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出院后,患者规律随访,每3个月评估一次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根据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验案例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验案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在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并不少见,本文将针对几个实际的临床验例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病情及处理方法。
案例一:患者张某,男性,45岁,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平时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
近期,他出现了多次低血糖反应,包括头晕、出汗、心慌、乏力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张某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如立即补充高糖食物或饮品,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随后,他应该咨询医生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患者李某,女性,60岁,患有1型糖尿病已有多年,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稳。
她出现了多次低血糖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神志不清等症状。
李某的低血糖症属于严重程度较高的类型,应该立即施行急救措施,如立即注射葡萄糖溶液或口服高糖物质。
同时,她应该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如何调整胰岛素注射的剂量和频次,以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案例三:患者王某,男性,35岁,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他需要通过饮食控制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但最近出现了多次低血糖症状,如头晕、震颤、乏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应该增加每天进食的次数,并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性。
此外,他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监测和调整饮食方案。
通过对以上几个实际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发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但是过低的血糖水平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在处理低血糖症的时候,首先要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可以通过摄入高糖食物、饮品或注射葡萄糖溶液等方式。
同时,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低血糖症再次发生。
低血糖症护理案例分析
低血糖症护理案例分析目录一、前言 (2)1.1 低血糖症概述 (2)1.2 低血糖症的护理措施 (3)二、病例介绍 (4)2.1 患者基本信息 (4)2.2 病情描述 (5)三、低血糖症护理评估 (6)3.1 血糖监测 (6)3.2 症状评估 (7)四、低血糖症护理干预 (8)4.1 饮食干预 (9)4.2 药物治疗 (11)4.3 预防措施 (12)五、低血糖症护理效果评估 (13)5.1 血糖水平变化 (14)5.2 症状改善情况 (15)六、结论与展望 (15)6.1 本案例护理效果分析 (16)6.2 护理改进措施建议 (18)一、前言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低血糖症患者,及时的护理和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低血糖症护理案例,探讨其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护理案例分析将围绕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展开,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估。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将探讨低血糖症的发病机制、护理难点及解决方法,以期提高低血糖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案例分析还将为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推动低血糖症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1 低血糖症概述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空腹血糖低于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毫摩尔升。
低血糖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症状。
根据病因和病程的不同,低血糖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酒精性低血糖症、药物性低血糖症等。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需要对低血糖症有充分的认识,以便在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因素,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
在患者发生低血糖症时,护士应迅速评估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以降低低血糖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影响。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胖。
生命体征
检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 频率和血压,以评估患者的生 命体征是否正常。
皮肤检查
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溃疡、 感染、色素沉着或其他异常。
淋巴结检查
评估患者的淋巴结是否肿大, 以排除肿瘤或感染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查
血糖检测
HbA1c检测
进行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 2hPG)检测,以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
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血糖控制良好, 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变 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和口服药物 种类。
患者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糖 明显升高,诊断为糖尿病伴并发症。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胰岛素联合口 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
03 体格检查及辅助 检查
体格检查
体重与身高测量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案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病例介绍 • 病史及治疗过程 •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治疗及随访 • 病例总结与讨论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性别:男
02
年龄:60岁
职业:退休教师
03
病情初步分析
主诉
多饮、多尿、多食、消瘦2个月,伴乏力、 头晕。
体格检查
治疗效果评估及调整方案
治疗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增加新的治疗手段等。
06 病例总结与讨论
病例特点及难点解析
病程
已确诊糖尿病10年,一直口服 降糖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次诊疗中有何遗漏?
病史
应追问该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老年人对降糖药物 耐受差,在药物选择上不同于青壮年患者。若老年 患者应用磺脲类药物则应以短效制剂更为适宜。格 列本脲是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降糖作用较强,血 浆蛋白结合率高,口服后2~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 值,半衰期为8~12小时,持续作用24小时,吸 收入血的格列本脲约50%经肾脏从尿中排泄,另 外50%在肝脏中转化为三种代谢产物,其代谢产 物尚有部分降糖作用。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尤其 是合并有肾功能减退患者中,常可引起严重而持久 的低血糖反应。该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昏迷后及时给 予静脉注射葡萄糖,也没有进食任何食物,常易导 致患者再次出现低血糖昏迷。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内源性胰岛素的缺乏,因为这预示着胰高血糖素的反 应降低; ②有低血糖和(或)无意识低血糖发生的病史; ③强化的降糖治疗,血糖水平控制过低; ④最近有活动量增加和(或)摄食减少; ⑤嗜睡; ⑥肾功能衰竭。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肾功能受损和年龄增加都是低血糖发生的危 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低血糖的反应降低, 低血糖症状表现得越来越不典型。在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控制血糖,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同时,会 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严重的会造成不可逆的神 经功能受损甚至是死亡。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6.2X109/L,中性85%,淋巴 14%。
血生化:血糖7.6mmol/L,BUN9.1mmol/L, 血钾3.2mmol/L,血钠126mmol/L,血氯 97mmol/L,
血气分析:(1995年2月14日9:15) pH7.546,PCO221.6mmHg, PO280.1mmHg,SO296.6%,HCO318.7mmol/L,SBE-3.5mmol/L(呼吸机辅助 呼吸)
辅助检查
1、 急诊CT检查示脑室系统正常。 2、 腰穿脑脊液检查未发现异常。
住院经过
入院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 10~15mmol/L,意识仍无恢复。逐渐并发 肺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者 昏迷情况无任何改善,且病情逐渐恶化, 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
本次昏迷至死亡是何原因?
专家点评
在急诊给予50%的葡萄糖溶液
60ml静脉注射并以10%的葡萄
•病 糖持续静脉滴注,因意识未恢复,
为进一步诊治于1995年2月14
日17:00以“低血糖昏迷”收入
史
院。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
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
术外伤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
体温37℃,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呼吸机辅助), 血压120/75mmHg。营养差,消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四肢末端皮温低,无明显发绀, 右侧瞳孔0.3cm,左侧瞳孔0.4c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 水肿。甲状腺未触及。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心 率112次/分,律齐。腹部平软,肝脏下缘在肋下2cm,质 软,脾脏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肌 张力高,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平素饮食运动规律,每日主食量在200g左右。 查体:体温38℃、呼吸10次/分、神志不清,急测血
糖1.38mmol/L。
此时应如何治疗?
专家点评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糖尿病病史2年,一直口服格列本脲治疗,格列 本脲引起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有:①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调节血糖平 衡的内分泌功能降低。一旦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等不能及时分泌,加之格列本脲本身的促使胰岛素分泌作用,从 而使其降糖作用得以加强。②肝、肾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器官老 化和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肝脏糖原异 生功能降低,使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的代谢和清除能力减低、排出减少, 而格列本脲的代谢产物仍具有降糖作用。③摄食减少。老年人摄食减少, 尤其在发热、感染及患有慢性病情况下,致使热量摄入不足。而脑细胞的 能量代谢几乎完全来自血糖,所以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往往首先表现 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老年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昏迷前的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被掩盖而忽略低血糖的存在。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症病 人,有条件时应留医院观察12~48小时,神志恢复后应鼓励进食碳水化合 物,睡前加餐,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少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以避免再度发 生低血糖。
第二次昏迷后未能及时治疗,大脑持 续能量供应不足超过6小时,导致脑组 织不可逆性的损害和功能丧失,最终 导致死亡。因此,对格列本脲引起的 低血糖昏迷抢救成功后再度发生昏迷, 是治疗中重要的、也是易被忽略的问 题,应提高警惕。
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人脑主要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在正 常情况下,大脑不能合成或储存葡萄糖,对葡萄 糖浓度降低非常敏感。为了保护大脑功能的完整 性,在低血糖时有几种保护பைடு நூலகம்的生理机制。在人 类,对血糖降低最早的反应是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受抑制并伴随着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动脉血葡 萄糖浓度在2.8~3.2mmol/L时会出现低血糖的症 状,低血糖的症状具有异质性。
回到家中患者由于精神、食欲差,仍未进食,晚20点左 右再次意识不清,家属误以为患者已入睡未采取任何措施, 至次日晨起8点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将其送入解放军 总医院急诊科。追问病史得知患者于1993年无诱因出现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查空腹血糖17.55mmol/L, 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格列本脲治疗,具体剂量不详。
多饮、多食、多尿2年, 反复意识不清30小时
病史
辅助检 查
入院 查体
住院经 过
实验室 检查
学术进 展
病史
• 男性,61岁。1995年2月13日,患者因“感冒”未 进食早餐。中午12点,其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凝 视、口吐白沫,遂送入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查患者 血糖为1.67mmol/L,给予5%葡萄糖溶液持续静脉 滴注,6小时后患者清醒,复查血糖8.0mmol/L,遂 停止治疗返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