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c22f914431b90d6d85c75c.png)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结
临床药学室对2019年01月份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按照要求,对我院25%的医生每人50张处方的标准进行随机抽查,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进行随机抽取,涉及42位医生共计抽取的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105份,进行集中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总结如下:
1105份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995份,不合理110份,合理使用率为90.04%,与2018年12月份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不合理问题详细情况如下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主要问题集中在给药间隔不适宜,此类不合理处方共计96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87.2%,占全部抽查处方的8.69%,如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药频次不适宜,克拉霉素缓释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诺氟沙星胶囊用法用量不适宜,头孢克肟胶囊给药频次偏低,阿奇霉素肠溶片超出常用给药频次;门诊静滴甲磺酸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等。
给药剂量也是不合理问题集中的原因之一,共计21例,占不
合理处方总数的19.1%,占全部抽查处方的0.19%,如抗Hp联合治疗方案使用不规范以及用药与适应证不相符,如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适宜。
其次不合理处方的问题集中在临床诊断中无病原学诊断(诊断不够详细、明确,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明确等),共计17例,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5.45%,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54%,如诊断炎症未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未注明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肠炎、胃炎、眼外伤、腹痛、咯血待查等无病原学诊断病。
此次点评结果已经按规定上报有关职能科室。
临床药学室
2019年02月12日。
201X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1X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bc50d971fe910ef02df835.png)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抗菌药物年度总结
![抗菌药物年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69c7b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c.png)
抗菌药物年度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抗菌药物这档子事儿。
抗菌药物啊,就像是咱健康的小卫士,在和细菌的战斗中可立下了不少功劳呢!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抗菌药物,咱要是不小心被细菌给缠上了,那得多难受呀!发烧、咳嗽、浑身不舒服,那日子可咋过呀!抗菌药物一上场,就像是天兵天将,把那些捣乱的细菌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咱就说那青霉素吧,那可是抗菌药物里的大明星呀!它的出现,简直就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以前很多因为细菌感染而没法治的病,有了青霉素之后,都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啦。
还有头孢菌素类的,那也是抗菌药物家族里的重要成员呢!它们各有各的本事,能对付不同的细菌。
就跟咱家里的各种工具似的,有的能修这个,有的能修那个。
但是,咱可不能随便乱用抗菌药物啊!这就好比是你有一把宝剑,你得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要是乱挥一气,那可不行!用多了,细菌可能就产生耐药性啦,就跟那调皮的孩子,越惯越不听话。
到时候,抗菌药物这个小卫士可能就没办法好好保护咱啦!你说咱平时感冒发烧,是不是就想着赶紧吃点抗菌药物好得快呀?可别!很多时候感冒发烧可能就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可没啥办法,吃了也是白吃,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呢!就像你拿着钥匙去开不是它能开的锁,白费力气不说,还可能把钥匙给弄坏了。
那咱怎么知道该不该用抗菌药物呢?这可得听医生的呀!医生就像那个有经验的将军,知道该派哪个小卫士出征。
咱可别自己瞎琢磨,乱用药。
咱还得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就跟吃饭一样,得按时按量。
你总不能今天吃一顿,明天忘了,后天又猛吃一顿吧?那抗菌药物也不高兴给你好好干活呀!哎呀呀,抗菌药物真的很重要,但也得用得恰当。
咱可得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能更好地为咱的健康服务呀!总之,抗菌药物是咱健康的好帮手,但咱也得会用它,别把它给用坏了。
咱得和抗菌药物一起,共同对抗细菌,守护好咱的健康!这不是啥难事,只要咱多注意,多听医生的话,就没问题啦!。
2020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终工作总结
![2020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终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bb3ea576c66137ee0619f7.png)
2020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终工作总结篇三:2020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终工作总结我院自从2020年4月份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来,经过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已取得明显效果,现将前阶段工作总结工作如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
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认真调研、多方协调,把握全系统总体情况,为企业提供服务,搞好全系统的企业改革工作。
充分发挥好“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功能,要“上为政府排忧、下为企业服务”,一方面,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好桥梁扭带作用,以便在面广、分散的企业中有效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之不断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经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摆脱了束缚,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需要给予必要的监督与服务,发扬企业团结、互助、合作的群体优势和优良传统,以改变势单力薄的局面。
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把联社办成具有“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和经营管理资产能力的经济组织。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即将过去的xxxx年里,我在公司领导是同事的关心和热情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前台接待相应的工作。
现在对xxxx年的工作作出总结。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现就本人所管理的片区杭州市场及大区后勤从2020年年初至今工作进展情况,所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开展向公司做以汇报。
在过去的一年中,药剂科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全科职工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抗菌药物病历点评总结
![抗菌药物病历点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da0bec27d3240c8547ef3c.png)
一月份病历抽查情况分析总结2013年3月医疗部、药学部组织相关医疗专家、临床药师对2013年1月份住院病历进行抽查点评,本次抽查采用微机系统随机抽取各科室住院病历的办法,共抽取病历371份,由临床医疗专家和临床药师进行点评,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病历149份,占40.16%,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病历222份,占59.84%。
不合理病历涉及42个临床科室,146名临床医生,现将点评结果汇总如下:一、抽查一月份不合理手术病历共143份,不合理项共276项,具体情况见下表:不合理项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持续时间合计例数19 58 42 7 91 59 276 占所有病历百分比13.29% 40.56% 29.37% 4.90% 63.64% 41.26%1、不合格项例数2、不合理项比例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持续时间由上图可见,我院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问题较多,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在用药时机、药物选择、持续时间等方面。
二、抽查一月份不合理非手术病历79份,不合理项共91项,具体情况见下表:不合理项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更换药品合计例数 5 5 60 7 14 91 百分比 6.33% 6.33% 75.95% 8.86% 17.72%1、不合理项例数三维柱形图2、不合理项比例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更换药品由上图可见,我院非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问题也较多,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在用法用量、更换药品等方面。
点评:该分析总结只有数据分析,没有原因分析,没有提出整改建议,没有同比或者环比的比较,这样的总结没有实际意义,只能是为其他对比做基础。
建议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质控办。
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
![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9a28a5da38376bae1fae61.png)
年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我院自2011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监测和超频预警、干预制度》等。
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颁发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特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并与各科室签订了《2013年涡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上限,个体化规范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目录》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认真执行,成立了抗菌药物监督点评小组,制定了《抗菌药物点评细则》和《抗菌药物奖惩办法》,点评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专家组成,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抗菌药物点评活动,抽查各科室病例共计400份(重点抽查了以下科室: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点评结果通报各科室,奖惩到人。
药剂科定期编写并出版《药学信息通讯》,公布了耐药信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2013年度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如下: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5.6%(标准≤60%),已达标;药敏试验率10.0%(标准≥30%),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5.1DDD(标准≤40DDD),已达标;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24.6%(标准≥30%),未达标。
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前十药物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均为β-内酰胺类,且前十名药物大多数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级别较高。
2013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13年度的抗菌药物点评结果显示,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呈现一个平稳的态势,已趋于合理,望继续保持(抗菌药物使用率应≤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40DDD),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情况,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超剂量;预防用药超过48小时;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超7日而未做药敏试;更换抗菌药物且无正当理由;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等;药敏试验率较低;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率较低等,应引起重视。
临床科室年终抗菌素使用分析总结
![临床科室年终抗菌素使用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c96c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e.png)
抗菌素使用总结我科室在2023年度成功地将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维持在可控水平之内。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严格遵循临床路径管理,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实施单病种管理策略,并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确保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包括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杜绝了抗生素的滥用现象。
此外,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强度的下降,也反映出我科室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加强了患者教育,普及疾病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有效减少了患者自行盲目用药的情况,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我科室在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给药时机合理率方面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然而,在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疗程和药物选择上,仍存在不合理现象。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学习和培训,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指标,逐步使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在权限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医院要求,组织全体医师参加院内全员培训和一般性院内培训,并参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闭卷考试。
只有考核合格的医师,才能获得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针对当前存在的个别用药不合理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不断完善制度,严格抗菌药物管理,结合当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再次学习并落实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以及不同部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剂量及疗程;二是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医师学习抗菌药物知识;三是确保抗菌药物的用量、用法、溶媒选择及用量、给药速度均符合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权威指南要求,更换抗菌药物时需在病程中做好相应记录;四是科室将安排专人对碳青霉烯、替加环素等特殊抗菌药物进行专档管理,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五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均须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要求,手术预防性用药严格按照国家、医院规定在术前半小时至2小时内给药。
医院抗菌药物年度总结(3篇)
![医院抗菌药物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ae28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7.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我院始终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现将本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本年度,我院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参加了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深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规和文件。
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增强了合理用药意识。
2.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用药行为(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使用权限和处方要求。
(2)加强抗菌药物采购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数量,确保供应充足、质量可靠。
(3)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定期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3. 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成立抗菌药物点评小组,对临床医师的处方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案例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4.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本年度,我院积极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二、工作成效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2. 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得到优化,部分品种使用量明显下降。
3. 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减少。
4. 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得到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得到加强。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认识不足,存在过度依赖抗菌药物的现象。
改进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2. 部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存在滥用现象。
改进措施:加强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有待完善。
改进措施: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3篇)
![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7e62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5.png)
第1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我院在201X年度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1.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规定,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降低细菌耐药性风险。
3.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
二、工作措施1. 组织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技能。
2. 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范围、剂量、疗程等。
3. 加强抗菌药物采购和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采购目录,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品种数量,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供应。
4. 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对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重点抽查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病例。
5. 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通报,督促临床医师改正,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6.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宣传:通过院内网、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
三、工作成效1.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培训和指导,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和技能得到提高,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明显减少。
2. 细菌耐药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和点评,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降低细菌耐药性风险。
3. 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工作取得成效: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四、努力方向1. 持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技能。
2. 不断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确保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3.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
专项医嘱点评总结范文
![专项医嘱点评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3c29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0.png)
一、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我院于近期开展了专项医嘱点评工作。
本次点评主要针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精神类药品等高风险药品的医嘱进行审查,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点评内容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本次点评重点关注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通过审查病历,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医嘱未严格按照适应症开具,存在过度使用或滥用现象。
(2)部分医嘱未进行病原学检查,存在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3)部分医嘱未按规定进行个体化用药,存在剂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2.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作为临床常用药品,也存在一定风险。
本次点评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医嘱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存在超剂量、超疗程使用现象。
(2)部分医嘱未进行过敏试验,存在潜在过敏反应风险。
(3)部分医嘱未对用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存在不良反应发生未及时发现和处理的情况。
3. 精神类药品精神类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依赖性和成瘾性。
本次点评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医嘱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存在超剂量、超疗程使用现象。
(2)部分医嘱未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存在药物代谢个体差异导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问题。
(3)部分医嘱未对用药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存在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
三、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2. 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范临床用药。
3. 加强医嘱审查,杜绝不合理用药。
4. 定期开展专项医嘱点评,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四、总结通过本次专项医嘱点评,我们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但同时也为我院临床用药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024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2024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96b8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6.png)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
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从而导致感染病的治疗难度增加,甚至可能无法根治。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机构普遍采取了处方点评的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本文将对我国2024年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进行总结。
据统计,2024年度我国医疗机构共处方抗菌药物2080万人次,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处方1270万人次,占总处方量的61%,而医院处方810万人次,占总处方量的39%。
这说明社区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地位较为重要。
在2024年度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中,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抗菌药物广谱使用,缺乏定向治疗。
许多医生在处方抗菌药物时过于依赖广谱抗生素,而忽视了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定向治疗的重要性。
这不仅增加了用药的成本,也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
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过长会增加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但在实践中,很多医生在患者病情好转后仍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没有及时停药。
这种情况在社区医疗机构尤为常见。
3.复杂症状下的滥用。
在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一些医生往往倾向于立即使用抗菌药物,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病因诊断。
这种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在社区医疗机构尤为突出。
4.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不足。
一些医生对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等方面了解不足,导致用药不当。
此外,一些医生在处方时也没有考虑到患者的过敏史等相关因素。
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点评的过程中,我国医疗机构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增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2.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医疗机构将根据国内外的临床指南,在具体的临床场景中提供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建议。
3.强化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疗机构将加强对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力度,及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2024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
![2024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4477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7.png)
2024年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总结引言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抗菌药物作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在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我们医院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方面,秉承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指南,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目标本年度,我们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规定,确保合理用药。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防止滥用和误用。
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监测和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工作内容1.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制定了详细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通过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
3. 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与评估建立了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了多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
5. 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监测加强了对细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了解耐药趋势。
根据耐药监测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
成果展示1. 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较去年提高了XX%。
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DDDs/100住院患者天)较去年下降了XX%。
3. 医务人员专业素养提升XX%的医务人员通过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专业考核。
4. 抗菌药物耐药趋势得到控制主要耐药细菌的检出率较去年下降了XX%。
问题与挑战1. 抗菌药物管理的难度在抗菌药物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
2. 医务人员培训的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30eff989eb172ded63b75d.png)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年年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年年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33e5c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7.png)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年年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团队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努力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份总结就是想回顾一下我们这一年的工作目标、主要成就、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打算。
工作概述年初的时候,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些目标: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用药、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还要让患者对用药安全有更多的认识。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定期培训、数据监控、临床指导和患者教育等。
通过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们对各个科室的用药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医院的药物管理委员会,推动抗菌药物管理的规范化。
主要成就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1. 合理用药率提升:根据几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从年初的75%上升到85%。
这得益于我们定期的用药审核和及时的反馈,帮助医务人员纠正不当用药。
2. 培训效果显著:我们为医护人员举办了多场抗菌药物专题培训,参与率达到了95%。
培训内容涵盖了药物的分类、适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 患者教育活动:为了增强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我们开展了多次教育活动,向患者宣传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潜在风险。
通过发放宣传册和举办讲座,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4. 临床路径的优化:我们在多个科室更新了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路径,确保用药方案科学合理,减少了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经验与教训当然,这一年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1. 医务人员参与度不均:虽然大部分医务人员支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仍有少数人存在抵触情绪,导致用药不规范。
这提醒我们在培训时,要更注重个别沟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2. 数据监测困难:尽管我们建立了监测机制,但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上,时效性还是有待提高。
有些科室的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了我们对用药情况的实时掌握。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5f5773a2161479171128c7.png)
2017年度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情况总结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2017年度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专家小组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了11次专项点评,共抽取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2067张,发现不合理处方共171张,不合格率约为8.3 %。
具体情况如下:一、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总体情况二、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如下问题:1、无明确指征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或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非感染性肠炎”、“乳腺增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疱疹咽峡炎”、“发热查因”、“便血”、“混合痔”、“胆囊结石”、“慢性支气管炎”、“皮炎”等患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普通“结膜炎”、“睑板腺炎”无全身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诊断为“胃炎”的患儿、诊断为“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抗HP感染治疗;如处方开具头孢呋辛、伪麻黄碱等用于治疗上感的药物,而无相关诊断。
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炎”、“喉炎”、“咽炎”、“鼻窦炎”、“鼻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囊炎”、“蜂窝织炎”、“口腔溃疡”、“外伤软组织感染”等患者选用三代头孢治疗;如“混合痔”患者无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如成人使用儿童剂型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不建议选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4、无明确指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如“皮肤溃疡”患者联用头孢硫脒+奥硝唑治疗,如“鼻窦炎”患者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阿奇霉素,如“外痔”患者联用头孢唑肟粉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安妥沙星片,如“泌尿系感染”患者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多西环素粉针,如“乳腺炎”患者联用头孢他啶+奥硝唑治疗;“支气管炎”患者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克拉霉素缓释片、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硫脒+头孢克洛、头孢替安注射剂+克拉霉素缓释片;如“尿道炎”患者同时开具四种抗菌药物,头孢克肟分散片+多西环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
抗菌药物疗效评估总结
![抗菌药物疗效评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5923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2.png)
抗菌药物疗效评估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抗菌药物的疗效评估结果,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一组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对其接受的抗菌药物进行了疗效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化验结果改善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对于疾病A,抗菌药物A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症状明显改善,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2. 对于疾病B,抗菌药物B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症状得到了部分缓解,但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
3. 对于疾病C,抗菌药物C的疗效较为一般,症状的改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4. 对于疾病D,抗菌药物D的疗效不明显,症状改善的程度较小,并且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
讨论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进行,并且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耐药性情况。
本次疗效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仍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做出决策。
结论
根据本次抗菌药物疗效评估的结果,我们建议在治疗疾病A时优先考虑使用抗菌药物A,疾病B时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B,而对于疾病C和D,应该谨慎选择抗菌药物C和D,并且关注患者可
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此外,我们也强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以上是针对抗菌药物疗效评估的总结,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
请注意,以上只是根据假设情况进行的总结,具体实际情况需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来作出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抗菌药物应用年度总结
为规范抗菌药物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我院自2011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抗菌药物处方监测和超频预警、干预制度》等。
为进一步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卫生部颁发的《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特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并与各科室签订了《2013年涡阳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上限,个体化规范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目录》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认真执行,成立了抗菌药物监督点评小组,制定了《抗菌药物点评细则》和《抗菌药物奖惩办法》,点评小组成员由各科室专家组成,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抗菌药物点评活动,抽查各科室病例共计400份(重点抽查了以下科室:感染科、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神经科),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点评结果通报各科室,奖惩到人。
药剂科定期编写并出版《药学信息通讯》,公布了耐药信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2013年度抗菌药物点评年度总结如下:
2013年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率45.6%(标准≤60%),已达标;药敏试验率10.0%(标准≥30%),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5.1DDD(标准≤40DDD),已达标;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24.6%(标准≥30%),未达标。
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均为β-内酰胺类,且前十名药物大多数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级别较高。
2013年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13年度的抗菌药物点评结果显示,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呈现一个平稳的态势,已趋于合理,望继续保持(抗菌药物使用率应≤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40DDD),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情况,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超剂量;预防用药超过48小时;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超7日而未做药敏试;更换抗菌药物且无正当理由;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等;药敏试验率较低;I类切口手术未使用抗菌药物占I类切口手术病例率较低等,应引起重视。
改进措施:
1、组织抗菌药物相关理论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培训。
2、严格落实《安徽省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3、加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实施力度,奖罚到人。
201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