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反馈注意事项
物理治疗学-29.第29章生物反馈疗法
1.放松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2.增强性(再训练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 训练体位,皮肤清洁,电极放置
• 皮温反馈仪传感器只有一个,又正反两面,检查 时将传感温度一面固定于利手食指或中指末节指 腹上,因此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
• 皮电反馈仪有两个电极,分别放于第二、三手指 或手掌皮肤表面
训练方法和技巧
• 一般性训练
– 具体方法:裸露治疗部位,用细砂纸轻擦电极放置 处皮肤,再用75%酒精脱脂;于电极金属面涂抹导 电胶,固定电极;将电极线插入仪器输出孔;测定 肌电基线 注意量程选择和细调旋钮,每次均要从 大端调至小端,否则易损坏仪器
– 将生物信息转换为声、光、图像等信号的电子仪器 – 要有人的意识(意念)参与,才能构成完整的反馈环
基本概念 生物反馈疗法
• 即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 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称为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BFT),又称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由于在开始训练治疗时必须借 助于灵敏的电子仪器(生物反馈仪)进行监视,所 以此法又称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法
训练方法和技巧
• 一般性训练
– 具体方法:教会患者训练方法;要十分重视第一 次训练;嘱患者有始有终,不能急于求成;训练 过程中,可安排患者座谈,让他们相互交流训练 体会及病情变化,从中得到暗示、启发
训练方法和技巧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一、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概述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是对操作人员在使用生物电反馈刺激仪过程中的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性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
本评分表分为六个项目,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规范、数据记录与分析、设备维护与清理等。
二、评分表项目及分值分布1.操作步骤(30分):考核操作人员对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包括设备开机、连接电极、设置参数、启动测量、结束测量等。
2.操作规范(3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包括操作人员要求、环境要求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
3.数据记录与分析(2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记录格式、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果报告撰写等。
4.设备维护与清理(20分):考核操作人员在使用后对设备的维护与清理工作,包括设备保养、设备故障处理、清洁与储存等。
三、操作步骤详细解析1.设备开机与自检(5分):操作人员应熟悉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开机与自检流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连接电极与测量部位(10分):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电极的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设置参数与启动测量(10分):操作人员应了解各项参数的设置方法,确保设置合理,并能正确启动测量。
4.结束测量与数据保存(5分):操作人员应掌握测量结束后的数据保存方法,确保数据完整。
四、操作规范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要求(5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环境要求(5分):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3.安全防护措施(5分):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要求1.数据记录格式(5分):确保记录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2.数据分析方法(5分):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3.结果报告撰写(5分):撰写清晰、准确的结果报告,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及结论。
生物刺激反馈仪产品技术要求libang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2性能指标2.1安全要求2.1.1 仪器的安全应符合GB9706.1-2007、YY0607-2007、YY0896-2013 的要求;2.1.2仪器的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YY0505-2012 的要求;2.1.3仪器的肌电生物反馈应符合YY/T1095-2015 的要求。
2.2基本性能要求2.2.1肌电性能参数2.2.1.1 测量范围:1µV ~2000µV;2.2.1.2 精度:±10%或±2μV两者取大值;2.2.1.3 分辨率:≤0.2µV;2.2.1.4输入噪声:≤1µV;2.2.1.5通频带:宽于20Hz ~ 500Hz;2.2.1.6差模输入阻抗:≥10MΩ;2.2.1.7共模抑制比:>100dB;2.2.1.8反馈阈值准确度:在中心频率点测量时误差不大于标称值的±10%;2.2.1.9工频噪声抑制:在肌反仪输入端叠加(串联)一组幅值为100μV(峰-谷值)的工频正弦信号,反馈指示不应改变;2.2.1.10工频陷波器:50Hz/100μV(峰-谷值)信号衰减后幅值≤5μV(峰-谷值)。
2.2.2电刺激性能参数2.2.2.1 频率:2–250Hz(1Hz 步进,±10%或±2Hz);2.2.2.2 脉宽:50–800μs(10μs步进,±10%或±10μs);2.2.2.3 输出强度:0-100mA(负载为500 欧)(±10%或±5mA)。
2.2.3压力参数2.2.3.1测量范围:0-105mmHg(±5%或±1mmHg 两者取最大值);2.2.3.2测量分辨率:1 mmHg。
2.2.4电极性能要求仪器的电极片性能要求应符合YY 0868-2011 的要求。
2.3基本功能要求2.3.1病人信息模块功能a)具有录入病人信息、修改、删除、浏览、查询病人信息功能;b)具有登记预约病人信息、修改、删除、浏览、查询预约病人信息功能。
生物刺激反馈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
34
结合临床评估
• 盆底松弛
– 尿便失禁、直肠脱垂、产后康复、性交困难等
• 盆底失弛缓
– 便秘、尿频或等待、盆底痛等
• 盆底感觉高敏
– 肠易激、盆底不适、性交痛等
治疗1
治疗前 治疗2
南京市中医院的结果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3, 1,560 patients in Nanjing PFC database, including chronic constipation ,Functional anal rectal pain , fecal incontinence , urinary incontinence etc.
精选ppt
4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目的
• 盆底肌自主收缩和放松 • 恢复阴道、尿道、直肠感觉功能 • 恢复盆底肌收缩协调性
•调节和训练大脑 控制盆底肌活动 及生理活动的技 术
盆底康复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
电刺激:
根据组织器官的电生理特性,通过皮肤电极、腔内电极、针式电极等予以 脉冲电流达到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镇痛等目的。
精选ppt
6
盆底肌肉类型
I 型肌纤维: 等位收缩, 维持时间长且连续 , 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70%
耻尾肌90%
髂尾肌, 坐尾肌68%
II型肌纤维: 等张收缩, 快速且简捷, 易疲 劳。
IIA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
IIB (快收缩酵解型)
—浅表肌
精选ppt
7
盆底肌电生理特性
I型肌:
– 出口梗阻性便秘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操作步骤
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操作步骤
一、电刺激操作步骤
1、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
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然后选择需要的电刺激治疗方案,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适合的强度开始治疗。
2、如果电流强度调至“50mA”,患者还无感觉时,排除外界原因(如连线未
连好、阴道电极问题)后,建议可先进行盆底肌的Kegel训练。
二、生物反馈操作步骤
先将A通道连接阴道电极,用生理盐水润湿阴道电极或在电极头部涂抹少量的导电膏,放进患者阴道内,参考电极贴于一侧的髂前上棘。
B通道连接粘胶电极片,贴在腹直肌上,参考电极贴于另一侧的髂前上棘。
然后选择需要的生物反馈方案(包括多媒体生物反馈和Kegel训练),进行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实践操作
电子生物反馈临床实践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一、考试要点:1、着装整齐2、简述不同电极在治疗中的作用红---刺激正极绿---记录正极黑----接地褐---记录负极白----刺激负极3、简述不同模式的治疗作用PBF模式:又称为”正反馈模式”,主要用于运动功能训练(肌力提高/运动模式矫正/运动协调能力提高)。
NBF模式:又称为”负反馈模式”,主要用于缓解肌张力。
ESFN模式:又称”小脑顶核仿生电刺激” ”脑循环治疗”,主要用于脑神经微循环改善,脑神经元兴奋改善及细胞。
TENS模式:又称”经皮电刺激”,主要用于感觉异常障碍。
FNS模式:又称”功能电刺激反馈”,主要用于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强化)训练,尤其是手指等精细康复训练.4、简述生物反馈的治疗原理:通过测量和呈现患者感知不到的非正常病理信息,选择性地转换为可识别的视觉或听觉信号,通过患者自己意识的控制和反复的行为练习,来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改善身体内部调节机制。
二、操作规范:1、治疗前的准备a、准备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相关用品(如清洁治疗部位皮肤需要用的消毒材料、盆底生物反馈消毒备用的电极、棉签无菌水石蜡油、中单等)b、检查环境——检查训练场所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免受外界环境和闲杂人员的干扰。
C、了解病情、取得相互了解和信任、告知患者参与治疗的相关动作及要领嘱患者认真配合完成此项训练。
2、相关操作流程a、明确肩关节半脱位、肩前屈、伸肘、腕背伸、屈膝、踝背屈、股四头肌步态训练时电极片的放置位置。
(肩关节半脱位——冈上肌、三角肌;肩前屈——三角肌前束;伸肘——肱三头肌;腕背伸——腕背伸肌、指总伸肌;屈膝——腘绳肌;踝背屈——胫骨前肌;股四头肌步态——股直肌)b、明确盆底电子生物反馈尿失禁及尿潴留的操作方法,及电极贴至部位。
(放松训练、经典Kiger模板方案式训练、)c、熟练掌握盆底电子生物反馈评估及出报告的操作流程,并对评估报告进行简单分析。
生物反馈性电刺激助力训练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功能电刺激:
1、几个关键的参数
频率: ➢ 20Hz以下可产生间断收缩 ➢ 30(40) Hz或以上可产生强直性收缩,助力训练中一般
选择35Hz
脉宽: ➢ 100μs 以下,感觉水平的刺激 ➢ 100~600μs,运动水平的刺激, 助力训练中选择
强度: 0-50mA (按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的行业标准) 0-100mA (按肌电电生理的标准)
通断比: (ON/OFF) 刺激时间:休息时间
(要充分考虑肌肉疲劳问题与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影响) 波升与波降: (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
手动触发器
电刺激与兴奋
电刺激与助力
➢ 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种能量形式的 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激。 ➢实验证明,由大脑皮层发出的主动控制指令,同样影响各相关细胞或 组织的兴奋过程。 ➢利用功能电刺激助力,就是将这两种影响进行叠加,共同完成的过程:
2、 步行障碍
为改善步行能力,特别建议加大下肢的起立---坐下训练和步行训练; 对偏瘫伴足内翻患者,建议穿着短下肢矫形器;使用肌电和关节的生 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步行;脑卒中伴有足下垂者,建议使用功能性 电刺激。
脑卒中主要障碍和问题点
3、上肢功能康复
建议实行反复练习的康复项目,并促进瘫痪上肢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对中等瘫痪程度的肌肉,特别是为了增强背曲肌力,推荐使用功能电 刺激。
➢通过一个外触发按钮,对试图主动训练的主动肌完成触发功能电刺激 的输出,辅助患者完成功能位的建立。
➢ 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由触发柄人工操作而定(ON/OFF 两个状态) ➢ 什么时刻需要触发,由触发柄人工操作决定。一般情况是患者作出最
大努力而无法正常完成功能位时,才触发 ➢ 触发过程可应鼓励患者用健侧自主控制(可激活更多的运动功能),
二级技能方法
二级技能方法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可以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目的:让求助者用放松代替焦虑。
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2.构建焦虑等级:指定焦虑分数3.系统脱敏:从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这就是交互抑制的作用。
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
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的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
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不够合理,应当将等级设定细分,层次清晰。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2.模仿法: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结果,易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模仿法具体方式:1.生活示范2.象征性的示范3.角色扮演4.参与示范5.内隐示范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注意事项1.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一般来说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适时和恰当。
10.认知疗法总结:咨询师对不合理观念辨别觉察→来访者认同→合理的观念→认同来访者→内化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生活中的泛化→结束4冲击疗法: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
分类:1.现实冲击疗法。
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操作流程发表时间:2016-04-25T10:27:05.11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作者:柏敏于红娟康小前[导读] 南京市中医院因社会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盆底松弛,压力性尿失禁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1【摘要】该文章依据多年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经验,制定和总结了本科室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操作流程、护理事项和心得体会,为该仪器规范性的运用和操作提供了依据,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操作流程[中图分类号] R3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67-02因社会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盆底松弛,压力性尿失禁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此病好发于更年期妇女.对生命威胁并不大,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据报道经产妇患病率约20%,而大于60岁老年女性则达到35%以上。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2]。
常常给女性带来精神和生活上的困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针对此类疾病,我院于2006年引进加拿大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VROSTYM),治疗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妇女。
该仪器引进后,因为是新技术,厂家没有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且该仪器较精密,对其应用和护理,应有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操作性好的工作流程,保证仪器在工作中正常使用,并在临床运用中规范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根据临床运用情况,我们总结了一套实用性强的操作流程,使患者在安全,有效,舒适的氛围里接受治疗,为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提供了依据。
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准备流程(表1)1.打开电脑以及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开关。
2.电脑开机后,进入生物反馈文件夹。
3.创建新病人,填写病人信息资料,每次填写完成后储存。
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分析
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了堕胎和人流手术,但是,人流手术后子宫复旧的速度和效果却不同,甚至有部分妇女因为子宫复旧不彻底而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宫颈糜烂、宫腔粘连等,这些不仅会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更严重的会威胁到妇女的生命安全。
而生物刺激反馈仪的出现,为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复旧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分析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
一、什么是生物刺激反馈仪?生物刺激反馈仪是一种新型的治疗仪器,主要通过向人体施加电磁波信号,促进细胞再生、促进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它具有治疗效果好、非侵入性、安全无害、无任何副作用、无药物反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人流手术后,子宫内膜已被刮净,子宫壁也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通过给予电磁波的信号,刺激人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再生,从而促进经期下腹疼痛及阴道分泌物的消除;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卵巢排卵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感染,促进子宫壁愈合;缓解精神压力和抑郁症状,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子宫复旧、恢复生育能力的目的。
1.改善症状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明显改善人流手术后的下腹疼痛和阴道分泌物等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促进子宫复旧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加速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促进子宫壁的愈合,恢复子宫的功能,从而促进子宫复旧。
3.调节内分泌平衡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卵巢排卵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生育能力。
4.提高免疫力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提高妇女的免疫力,降低炎症反应,从而避免了感染的发生,也有助于促进子宫的复旧。
四、生物刺激反馈仪的注意事项虽然生物刺激反馈仪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在使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分析
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刺激反馈仪是一种通过振动和按摩来刺激肌肉和组织的仪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减轻疼痛等。
在人流术后使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通过刺激子宫肌肉和血管,促使子宫更快地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生物刺激反馈仪还能减少术后疼痛、缓解痉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对生物刺激反馈仪在人流术后促进子宫复原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观察、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生物刺激反馈仪在人流术后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机制。
通过对患者进行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观察其对子宫恢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生物刺激反馈仪在妇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进行分析,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在于探究生物刺激反馈仪在人流术后促进子宫复旧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生物刺激反馈仪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子宫复旧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提高手术后子宫复原的效率和成功率。
研究生物刺激反馈仪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不适。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医学领域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更在于关注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2. 正文2.1 生物刺激反馈仪在人流术后的应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在人流术后的应用是指利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人流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恢复的过程。
人流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术后子宫需要恢复到正常状态,而生物刺激反馈仪可以通过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促进子宫内膜的脱落和修复,加速子宫复原的过程。
生物反馈疗法
(三)训练设备及环境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生物反馈仪器,例 如:AUTOMOVEAM800(脑神经网络重建治疗 仪);EMGBF或FSTBF反馈仪。治疗前要检查仪 器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根据病人情况确定 合适的治疗量和刺激域值。训练环境应相对比 较安静,舒适,而且有不同的治疗体位可以选 择,尽量让病人用最舒适的体位治疗,期取得 最佳治疗效果。
(二)中枢神经肌痉挛的放松训练
由中风、脑性瘫、脊髓损伤、脑外伤、及脑 瘤切除术后引起中枢性的痉挛均适用于 EMGBF的放松训练。 关于中风后哪一阶段开始生物反馈疗法为 宜,目前观点不太统一。有观点认为 Brunnstrom第三期到六期开始反馈疗法比较合 适。我们经过临床观察总结认为从Brunnstrom 第二期开始更为合适,不但可以预防关节挛 缩还可以防止异常的运动模式。
生物反馈疗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刘晓辉
序
论
•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 BF)孕育于20世纪50年代底至70年代初。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实践,现已在临 床医学和心理治疗方面进入实用阶段。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不 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此项疗法的深入 研究,使这项疗法日臻完善,并将得 到广泛应用。
他需要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需要根据治 疗要求而改变声、光等信号的强度,当患者 掌握用意念控制声、光信号时,就意味着他 已经学会了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反馈法属于一种借助 于专门仪器的疗法。
以肌电生物反馈为例(图1-1),各种 生物反馈治疗仪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构 成部分:
目前,EEGBF应用和试用于治疗下述疾病:
1.镇痛 2.偏头痛和其他头痛 3.焦虑症 4.多动症和特殊学习困难 5.癫痫
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康美生科技
2.性能指标2.1 外观与结构2.1.1 治疗仪外观应整洁,色泽均匀,无污渍,无裂纹,无变形。
2.1.2 各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各按键均应控制灵活、动作准确。
2.1.3 外部标记:面板上的图形符号和字母应准确、清晰,电极线、电极应无破损。
2.2 功能性指标2.2.1 电刺激性能2.2.1.1 输出参数:在1000Ω负载下,输出最大输出电压:90V,精度±10%。
输出电流:0-90mA,精度±10%,无直流分量,步进<1mA。
2.2.1.2 脉冲宽度:范围为50-230μs,精度为±10%,步进为5μs。
2.2.1.3 脉冲频率:范围为2-100Hz,精度为±10%,步进为1Hz。
2.2.1.4 治疗时间:(1~99)分钟可调,步长1分钟,允差为±5%。
2.2.1.5 负载检测:负载开路时,设备电刺激输出界面中,最大只能调节输出10mA,输出电极的开路电压峰值≤500V。
设备显示界面提示电极接触不良。
2.2.1.6 输出闭锁:若治疗仪能提供超过10mA(r.m.s)或10V(r.m.s)输出,治疗仪必须设计成除非输出幅度控制器预置在最小位置,否则设备不得有能量输出。
这个要求也必须应用于供电短时中断后又恢复的情况下。
2.2.1.7 输出指示:在1000Ω的负载电阻下,刺激器能够提供超过10mA(r.m.s)或10V(r.m.s)输出或每个输出脉冲能量超过10mJ,必须设有正常状态下和单一故障状态下存在输出的指示。
如果用信号灯来指示,其颜色必须是黄色。
治疗仪在输出电刺激输出时,治疗仪有黄色工作指示灯提示,治疗仪显示界面有工作状态提示。
2.2.1.8 脉冲能量:负载电阻500Ω下,每一脉冲的能量必须不超过300mJ。
2.2.2 生物反馈性能2.2.2.1反馈指示表1反馈指示的测试点列表表 2不同响应程度的反馈指示2.2.2.2反馈阈值的准确度:在200Hz频率点测量时误差应不大于标称值的±10%。
TMS、肌电生物反馈仪-磁刺激仪的操作流程
依瑞德CCY系列磁刺激仪的操作流程1.打开电源,检查连接。
2.程序启动界面:磁刺激仪开机启动后,输入密码,显示启动界面。
3.询问患者病史,注意禁忌症。
4.测量阈值:按照中央前回的躯体定位图,根据记录靶肌的情况确定刺激部位,因为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测量时要根据刺激的反应来实时调节刺激位置,待确定刺激部位并记录到相应诱发电位时,可以做下标记,以便下次测量阈值时能准确快捷的测量。
5.程控刺激:患者阈值确定后可以直接通过界面的刺激选择直接进入治疗模式中的程控刺激。
操作者可以选择机器内置的参考治疗方案也可以自由编辑治疗方案。
当确定好治疗方案后,我们通过支架将治疗拍放于患者相应的治疗部位上,然后勾选治疗方案并点击治疗界面的开始就可以工作了。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暂停,暂停后可以继续,或者直接停止治疗,如果患者是第二次做治疗可以不需要测量阈值就选择患者直接进入程控刺激模式开始治疗,治疗结束后会自动停止。
6.关闭设备:治疗结束后,如果设备仍需使用,返回到主页面,点击主页面的待机选项;如果设备不需要使用了,关闭机器电源,关闭总电源。
适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PD、癫痫、脑卒中后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康复等。
禁忌症头颅内置有金属异物的是绝对禁忌症、配戴心脏起搏器的个体在没有明确的潜在好处时是不能参与rTMS的治疗,同样怀孕妇女、长期服用三环类镇静药物或者其他药物的人都不适合接受rTMS。
总之,带心脏起搏器者、有耳蜗植入物者,有颅内压增高者是不能接受rTMS治疗的。
有癫痫病史及癫痫病家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高频强刺激。
对孕妇、婴幼儿和不能表达自己感觉的人慎用rTMS。
注意事项TMS属于强脉冲磁场诊疗电子设备,必然会对周围电子设备和磁性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
不要把各种信用卡、银行卡、磁卡钥匙、磁盘、微硬盘、手机、MP3、笔记本电脑带入磁场刺激的室内。
接受治疗人员不要携带金属眼镜、耳环、项链、助听器进入磁场刺激的治疗室。
肌电生物刺激反馈仪(神经功能重建仪)操作规程
肌电生物刺激反馈仪(神经功能重建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开启设备进入肌电生物刺激反馈主界面,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与治疗部位。
肌力2级以下患者选择“自由刺激”或“处方刺激”、中风选“TENS”;肌力达2肌或以上,可用”反馈刺激”、“多媒体/模板训练”
2、请先用酒精或清水清洁皮肤,待干燥后按患者病情粘贴电极。
3、将电极片、线与设备连接好,电极片正确贴敷在患处或神经节部位。
(红、绿线连接肌腹、黑线连接肌腱或骨性标志)。
4、进入处方,设置好通道、刺激强度等,开始刺激。
5、在治疗过程中刺激强度不够,可“暂停刺激”,先将“刺激强度”减弱,再增强至患者耐受强度.
6、治疗时间一般为20分钟;治疗结束从患者身上取下电极片,协助患者整理好衣物。
二、注意事项:
1、电级线接头要对准,否则接收不良。
2、熟悉肌肉运动点的解剖位置,调节输出要缓慢。
3、经常注意病人的反应,仔细观察病人的肌电图,鼓励病人主动收缩。
心理咨询9种疗法
一、阳性强化法1、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
2、操作步骤工作程序: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3、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行为主义①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
②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
4、注意事项: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二、合理情绪疗法1、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
2、理论来源: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去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 ABC 理论,A 代表外界事件,B 代表人们的认知,C代表情绪和行为反应。
3、治疗原理:(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
①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②B代表信念(beliefs)),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4、治疗过程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
(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
生物刺激反馈仪
操作流程
选择script处方式 打开信号处理器电源
点击Stim
选择治疗部位
→ →
点击Start开始
→
→
调节电流大小通过上下调节键▲和▼调节
→
→
选择治疗方案(通过上下调节键▲和▼选择)
适应症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比如脑卒中、脑瘫、脊髓损 伤)所致运动功能障碍 • 下运动神经元失神经支配、废用性肌萎缩 • 骨关节损伤或骨科手术后的活动受限 •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
• 略呈四边形,起自髂 骨、骶、尾骨及骶结 节韧带的背面,肌束 斜向下外方,以一厚 腱板越过髋关节的后 方,止于臀肌粗隆和 髂胫束。 • 作用:后伸并外旋大 腿
肱三头肌
• 位于上臂后面,有长头、 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 神经沟外上方,内起自桡 神经沟内下方。 • 止于尺骨鹰嘴。 • 功能是近固定时,使肘关 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 伸;远固定时,使上臂在 肘关节处伸。
常做肌肉位置及功能
•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面浅层 的大块肌肉,俗称小腿肚 子。肌的下端形成坚韧的 跟踺连结跟骨。 腓肠肌以两个头分别起自 股骨的内、外上髁,比目 鱼肌在腓肠肌的深面,起 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两肌在小腿中部结合,向 下移行为粗壮的跟腱止于 跟骨结节。对人体站立和 行走有重要作用
臀大肌
人体肌肉
肌肉有3种类型:一种是 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 叫随意肌;另一种是不受 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 不随意肌(如运送食物入 胃的肌肉);还有一种叫 心肌,为心脏所特有。 按肌肉的位置,分有胸肌、 腹肌、腰肌等;按功能, 分有屈肌、伸肌等;按形 状,分有长肌、短肌、阔 肌等;按肌头数,分有二 头肌、三头肌和股四头肌; 按纤维排列方向,分有羽 状肌。羽状肌又分为羽状 肌和半羽状肌以及多羽状 肌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
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操作考核评分表摘要:一、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概述二、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操作步骤1.设备准备2.患者连接3.设定参数4.开始治疗5.结束治疗6.设备清洁和保养三、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临床应用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五、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未来发展正文:一、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概述生物电反馈刺激仪是一种运用生物电原理,通过采集人体生物电信号,分析并反馈给患者,以帮助恢复患者功能障碍的设备。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产后子宫复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痛等康复治疗领域。
二、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操作步骤1.设备准备在使用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前,需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源连接稳定。
同时,检查传感单元、反馈单元等附件是否齐全。
2.患者连接患者需脱去上衣,暴露治疗部位。
将肌电表面电极贴在患者治疗部位,如盆底肌肉群。
确保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避免电阻过大影响治疗效果。
3.设定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调整刺激频率、刺激脉宽、压力测量灵敏度等参数。
刺激频率一般为5Hz~100Hz,刺激脉宽为200us~500us,压力测量灵敏度调整范围为0cmH2O~600cmH2O。
4.开始治疗启动设备,根据患者反馈调整刺激强度。
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感受,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的疼痛或不适。
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具体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5.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关闭设备,取下肌电表面电极,清洁治疗部位。
6.设备清洁和保养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注意防止设备进水、受潮,避免暴力撞击,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生物电反馈刺激仪的临床应用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如尿失禁、偏瘫等功能障碍的治疗。
通过生物电刺激,有助于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1.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设备准备及连接:20分(2)参数设定:20分(3)治疗过程:30分(4)设备清洁和保养:10分(5)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20分2.注意事项(1)使用前确保设备充电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刺激反馈注意事项
1、应用设备时请关闭无线移动电话或类似的无线发射装置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干扰源。
2、不要在面前使用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氧气、一氧化氮、氧化物、易燃的麻醉剂。
3、在使用所有设备进行反馈治疗和刺激时,引起的疼痛及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时必须关闭一米以内的短微波治疗设置,可能引起触发刺激输出时的不稳定。
5、不要长时间对患者进行连续治疗。
6、患者体内有电子元件时(如心脏起搏器)应该不主张进行触发刺激。
7、肌电触发电刺激不能应用在有癌症的患者身上。
8、不能应用在肿胀的,被感染的,发炎周围及皮疹处。
9、怀孕期间不能进行肌肉触发刺激
10、心脏病患者、癫痫患者要小心使用。
11、对儿童进行肌肉刺激时应该在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
12、电极放置和刺激强度应在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3、进行电刺激的时候病人应保持安静状态。
14、严禁使用其他东西替代电极片作用在患者身上。
15、严禁使用时移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