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大学有机化学二课后题第二章饱和脂肪烃2.1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a.CH3(CH2)32)3CH3C(CH3)22CH(CH3)2CH3d.CH3CH2CH2b.HHHHHHHHHHc.CH322CH3)2CH231HH。

CH3CH3e.3H3CH3f.(CH3)4Cg.CH32CH32H52CH2CH3h.(CH3)2CHCH2CH2CH(C2H5)2答案: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b. 正己烷hexanec. 3,3-二乙基戊烷3,3-diethylpentane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g. 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h. 2-甲基-5-乙基庚烷5-ethyl-2-methylheptane2.2 下列各结构式共代表几种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3a.CH32CHCH3CH3d.CH32CHCH3H3CCH3e.CHCH33CH3CH3CHCH2CHCH3CH33f.b.CH3CHCH3CH2CH33CH3CH33CH33CH3CH3c.CH3CH3CH33CH3CH3答案:a =b = d = e为2,3,5-三甲基己烷c = f 为2,3,4,5-四甲基己烷2.3 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a. 3,3-二甲基丁烷b. 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c. 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 d. 3,4-二甲基-5-乙基癸烷e.2,2,3-三甲基戊烷 f.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g. 2-异丙基-4-甲基己烷h. 4-乙基-5,5-二甲基辛烷答案:a.错,应为2,2-二甲基丁烷b.c.d.e.f.错,应为2,3,3-三甲基戊烷g.错,应为2,3,5-三甲基庚烷h.2.5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敏捷度?普通分析试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敏捷度以多少为宜?敏捷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敏捷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强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敏捷度普通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敏捷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强,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整?假如偏离太大,又应当怎样调整?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状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状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息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整:用金属拉杆调整,假如不可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肯定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囫囵分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假如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敏捷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状况下采纳?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强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举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试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试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由于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试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
重点
该文档旨在提供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的答案和重
点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思考题的答案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问题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正
确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结果的客观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问题2:请简要描述一下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答案: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实验室服装、戴安全眼镜、佩戴手套、使用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接
触化学物质等。

问题3:请解释以下实验室术语:“计量玻璃器皿”和“过滤纸”。

答案:计量玻璃器皿是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如量筒、容量瓶等。

过滤纸是用于过滤溶液中固体颗粒的纸膜,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

问题4:请解释以下实验操作:“蒸馏”和“萃取”。

答案: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加热将液体组分转化为气体,然后再冷凝回液体进行分离。

萃取是一种将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常用于提取有机物。

问题5:请解释以下实验室现象:“沉淀”和“溶解”。

答案: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出现的固体颗粒,通常是由于溶解度不足而形成。

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迅速分散并与液体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使固体完全消失。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请随时提问。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在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为什么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酚酞或溴酚绿作为指示剂?答案:酚酞或溴酚绿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颜色变化明显,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2. 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滴定瓶应该定期晃动?答案:滴定瓶定期晃动可以使反应充分均匀,加快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如何判断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答案:可以使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到出现镉红色为止。

根据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浓度。

2.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选择亚铁离子为标准溶液?答案:亚铁离子易氧化成二价铁离子,且能够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定量的反应。

因此亚铁离子可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使用。

实验三:络合滴定实验1.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常用硬质底物?答案:硬质底物通常为指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得到配合物的浓度,便于滴定分析。

2.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添加 EDTA 后溶液会从酸性转变为碱性?答案:EDTA 为四碱金属络合剂,当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金属离子被完全配合,溶液中的 H+ 反应会减少,导致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实验四:气体液体分配实验1. 气体液体分配实验中,为什么需要用饱和盐水洗涤气体?答案:饱和盐水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湿气,使气体更纯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实验中垂直锥形瓶加水会产生水柱?答案:在锥形瓶中,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差。

平衡压力差会产生一个等于水柱高度的水头,使水柱高度达到稳定。

实验五:测定能量消耗实验1. 为什么在测定能量消耗实验中需要燃烧样品?答案:燃烧样品可以产生热量,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量的释放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

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华中师范大学等编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分析化学(第四版)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大学物化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实验一 燃烧热的的测定1. 说明恒容燃烧热(V Q )和恒压燃烧热(P Q )的差别和相互联系。

区别: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联系:对于理想气体 P v Q Q nRT =+∆2. 在这个实验中,那些是体系,那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实验结果有何影响?答:内筒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筒作为环境。

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

有少量热量从内筒传到外筒,使得内筒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3. 加入内筒中水的温度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因为本实验中要尽量避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内筒中由于发生反应,使得水温升高,所以内筒事先必须比外筒水温低,低的数值应尽量靠近化学反应使内筒水温升高的值,这样,反应完毕后,内外筒之间达到一致温度,而外筒温度在反应开始前和反应后数值相等,说明热量交换几乎为0,减小了实验误差。

4. 实验中,那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答:内外筒开始反应前的温度差造成误差,我们应提高软件质量,使软件调试出的温度如(3)所述,有利于减小误差。

又如点燃火丝的燃烧带来的一定的热量,造成误差,应寻求一种让反应自发进行的方法,或寻求一种更好的点火材料。

实验二 Pb-Sn 体系相图的绘制1.是否可用加热曲线来做相图?为什么?答: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不能保持准静态过程。

2.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答:使温度变化均匀,接近平衡态。

3.为什么坩埚中严防混入杂质?答:如果混入杂质,体系就变成了另一多元体系,使绘制的相图产生偏差。

实验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1. 配1、2、3各溶液进行实验的目的何在?根据实验的结果能否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答:实验1是为了计算I 2在CCl 4和H 2O 中的分配系数。

实验2、3是为了计算和比较平衡常数K ,当2Kc ≈3Kc 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至刻度线2cm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直流下液体;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立,是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内。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洗3-4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思考题:1)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盐酸和用台秤称固体氢氧化钠,而不用移液管和分析天平?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答:因为浓盐酸容易挥发,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准确量取无意义,只能先近似配制溶液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所以配制时不需要移液管和分析天平。

因为配制时粗配,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一位有效数字。

2)标定HCl溶液时,基准物,称0.13g左右,标定NaOH溶液时,称邻苯二甲酸氢钾0.5g左右,这些称量要求是怎么算出来的?称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根据滴定时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的体积在20-25ml估算出来的。

因为滴定管在读数时会存在一定误差,消耗体积在20-25ml时相对误差较小。

称太多,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可能会超过滴定范围,而且会造成浪费;称太少,相对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误差要求。

(完整版)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大二学期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熔点的测定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的不紧密。

(6加热太快。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偏低(3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4 熔点偏低(5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的不紧密,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6 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二、重结晶提纯有机物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重结晶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1)选择适宜溶剂,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回收率的精制品。

(2)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目的是脱色。

(3)热过滤,目的是为了除去不溶性杂质(包括活性炭)。

(4)晶体的析出,目的是为了形成整齐的晶体。

(5)晶体的收集和洗涤,除去易溶的杂质,除去存在于晶体表面的母液。

(6)晶体的干燥,除去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母液和溶剂。

2、重结晶时,溶剂的用量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也不能过少?正确的应该如何?答:过量太多,不能形成热饱和溶液,冷却时析不出结晶或结晶太少。

过少,有部分待结晶的物质热溶时未溶解,热过滤时和不溶性杂质一起留在滤纸上,造成损失。

考虑到热过滤时,有部分溶剂被蒸发损失掉,使部分晶体析出留在波纸上或漏斗颈中造成结晶损失,所以适宜用量是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后,再多加20%左右。

3、用活性炭脱色为什么要在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答:说法一、若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就加入活性炭,就无法观察到晶体是否溶解,即无法判断所加溶剂量是否合适。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_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_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附参考答案或提示)一、基本操作1.关于蒸馏操作(1)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在蒸馏前未加沸石,怎么办?用过的沸石能否重复使用?(2)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在液面上或者使其在蒸馏支管的上面是否正确?为什么?(3)在蒸馏过程中,火大小不变,为什么蒸了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读数会突然下降?这意味着什么?(4)蒸馏低沸点或易燃液体时,应如何防止着火?(5)在进行减压蒸馏时,为什么一定要用热浴加热?为什么须先抽气后加热?(6)水蒸气蒸馏时,烧瓶内液体的量最多为多少?在蒸馏完毕后,为何要先打开T形管螺旋夹方可停止加热?参考答案或提示:(1)形成汽化中心;停止加热,冷至接近室温,补加;需经烘烤去水后才可重复使用(2)不正确。

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应与支管口的下沿平齐。

若插在液面上,结果偏高;若在支管的上面,结果偏低,均因处于偏离气液平衡位置。

(3)瓶中的蒸气量不够;意味着应停止蒸馏或者某一较低沸点的组分已蒸完。

(4)严禁用明火加热。

收集瓶中的蒸气应用橡皮管引入桌下、水槽或室外。

(5)便于控制稳定的蒸馏速度;这样,能在控制在一定的压力下蒸馏提纯有机物,同时避免因突然减压造成暴沸将蒸馏液直接冲入冷凝管。

(6)烧瓶容积的1/3;防止烧瓶内液体被吸到水蒸气发生器中。

2.关于萃取操作(1)萃取时为什么要开启旋塞放气?(2)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判定哪一层是水层,哪一层是有机层?(3)为何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而下层液体要从下部放出?(4)实验室现有一混合物待分离提纯.已知其中含有甲苯、苯胺和苯甲酸。

请选择合适的溶剂,设计合理方案从混台物中经萃取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甲苯、苯胺、苯甲酸。

参考答案或提示:(1)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力过高冲开漏斗塞,造成溶液损失。

(2)用吸管滴加1-2d水于分液漏斗中,观察其是与上层液体相溶还是沉到下层液体中(3)防止已分开的两种液体因再次接触而造成污染(4)查阅物理常数,根据理化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大学化学思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称量与滴定1.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固定称量法和减量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答: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减量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操作速度很慢,适用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状或小颗粒样品,以便容易调节其质量减量法:速度快,用于称量一定质量范围的样品或试剂,在称量过程中样品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可运用此法。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否灵敏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太长,不便于称量。

3.减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不能样品会沾到小勺上,影响称量准确度。

实验二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滴定管在装入标准溶液前需用此溶液润洗内壁2~3次,为什么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或者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为什么答:由于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涤过程中,会有残留水液,需用标准溶液润洗内壁2~3次以消除标准溶液因残留水液而浓度降低引入的误差。

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或者烧杯不需要干燥,更不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因为水的存在对滴定结果无影响,而标准溶液润洗则会带来误差。

2.用HCl溶液滴定Na2CO3时所用水的体积是否需要准确测定为什么答:不需要准确。

因为NaCO3质量已经确定,所以水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

3.用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L的HCl溶液时,能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吗答:不能。

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为无色。

此滴定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CO3H2CO3部分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终点溶液pH值为,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4.若Na2CO3溶解不完全,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若Na2CO3溶解不完全,测出的VHCl偏小,则cHCl偏大。

5.每一次滴定完成后,为什么要将标准溶液加满至滴定管零刻度再进行下一次滴定答:为了避免滴定管粗细和刻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实验三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其原理是什么答:“双指示剂法”是测定同一式样中各组分含量的过程,可以在同一份试液中用不同的(两种)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到达,以确定其组分浓度的方法。

大一基础化学实验二十九思考题答案

大一基础化学实验二十九思考题答案

大一基础化学实验二十九思考题答案思考题
1、为什么提取出的咖啡因呈绿色?答:因为提取出的粗咖啡因中含有叶绿素。

2、采取哪些措施可提高咖啡因的收率?答:通过少量多次萃取来实现。

3、除升华提纯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纯?答:还可以用重结晶、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提纯。

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
一、实验原理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在水解过程中,当无异构化催化剂存在时,生成马来酸,有异构化催化剂时,生成富马酸。

顺丁烯二酸酐与甲醇醇解生成马来酸二甲酯,再异构化生成富马酸二甲酯。

二、思考题
1、实验中甲醇过量数倍有何作用?答:使马来酸酐反应充分,提高马来酸酐的转化率,从而提高产率。

2、本实验中为什么要用nahco3调节溶液的ph值?答:使用nahco3可以除去乙酸,同时保护酯基不会被水解掉。

大学物里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2)

大学物里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2)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读取氧气体积‎时,量气管及水准‎瓶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作用何在?答:反应开始前量‎气管里水面所‎受的压力与水‎准瓶水面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都是P。

反应开始后,由于氧气的产‎生,水面所受的压‎力增大而降低‎。

读取氧气体积‎时,使量气管及水‎准瓶中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就是继续保持‎内外的压力相‎等,有利于准确读‎取在t时刻产‎生氧气的体积‎。

2、用ⅴ∞数据可以计算‎H2O2的初‎始浓度c0,如用KMnO‎4溶液滴定H‎2O2溶液,求得H2O2‎的初始浓度c‎0,再由c0计算‎ⅴ∞是否可以?答:可以;因为KMnO‎4溶液滴定H‎2O2溶液时‎,有以下关系式‎:2 MnO4-→5 H2O2→5 O2;当知道滴定K‎M nO4溶液‎的浓度和用掉‎的体积以及被‎滴定的H2O‎2溶液的体积‎,而先求得c0‎;接着就可根据‎关系式求得氧‎气的物质的量‎;又因为此时可‎以把氧气当作‎理想气体,最后就可以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求得V(即ⅴ∞)。

3、H2O2和K‎I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应根据什么条‎件选择它们?答:有影响;因为ⅴ∞与H2O2的‎初始浓度c0‎成正比,而k又与催化‎剂K I溶液的‎浓度成正比,所以说它们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

应根据量气管‎的量程大小和‎反应的快慢程‎度来选择它们‎。

实验二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的绘制‎1.本实验所用的‎滴定管(盛苯的)、锥形瓶、移液管等为什‎么必须干燥?答:由于本实验对‎数据要求比较‎精确,微小的误差就‎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影响‎,会影响三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

因此,实验前将滴定‎管(盛苯的)、锥形瓶、移液管等干燥‎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如果上述仪器‎不干燥,会使混合溶液‎中的水的体积‎增加,使得计算的水‎的质量小于水‎的实际质量,影响实验结果‎。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H2In-? HIn2-? In3-(pKa2=6.3 pKa3=11.55)紫红兰橙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

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参考答案: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doc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doc

实验一、NaOH和HC1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1.HC1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宜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I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1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1,用台秤称取NaOH (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ihj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山下式求得:f n,=-l—xV T xC T xM A1000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山一滴或半滴过景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 mg 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o.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l%o o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等编第三版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等编第三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至刻度线2cm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直流下液体;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立,是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内。

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洗3-4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思考题:1)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盐酸和用台秤称固体氢氧化钠,而不用移液管和分析天平?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几位有效数字?为什么答:因为浓盐酸容易挥发,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准确量取无意义,只能先近似配制溶液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所以配制时不需要移液管和分析天平。

因为配制时粗配,配制的溶液浓度应取一位有效数字。

2)标定HCl溶液时,基准物Na2CO3,称0.13g左右,标定NaOH溶液时,称邻苯二甲酸氢钾0.5g左右,这些称量要求是怎么算出来的?称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根据滴定时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的体积在20-25ml估算出来的。

因为滴定管在读数时会存在一定误差,消耗体积在20-25ml时相对误差较小。

称太多,所需盐酸或氢氧化钠可能会超过滴定范围,而且会造成浪费;称太少,相对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误差要求。

3)标定用的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基准物质应具备:(1)组成物质应有确定的化学式;(2)纯度要求在99%以上;(3)性质稳定;(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5)与待标定物质有定量的化学反应。

4)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50ml蒸馏水应使用移液管还是量筒?为什么?答:用量筒。

因为基准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加入50ml蒸馏水只是保证基准物质完全溶解,不影响定量反应有关计算,所以只需用量筒取用就可以了。

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为什么选用酚酞指示剂?用甲基橙可以吗?为什么?答:邻苯二甲酸氢钾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在水溶液中显微碱性,酚酞的显色范围为pH8-10,可准确地指示终点。

甲基橙的显色范围为pH3.1-4.4,在反应尚未达到终点时,就已经变色,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所以不能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6)Na2C2O4能否作为标定酸的基准物?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草酸的Ka1和Ka2值接近,不能分步滴定,滴定反应的产物不是唯一的,所以不能作为标定酸的基准为。

但Na2C2O4能作为氧化还原滴定的基准物。

实验三容量器皿的校准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容量器皿的校准?影响容量器皿体积刻度不准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容量器皿的容积并非与其标出的体积相符合,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就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

影响容量器皿体积刻度不准确的主要因素有:(1)温度——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温度下容量器皿的容积不同;(2)仪器制造工艺误差。

2)称量水的质量时为什么只要精确至0.01g?答:滴定管的读数精确到0.1ml,估读到0.01ml,根据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水的质量只要精确到0.01g就能满足要求。

3)利用称量水法进行容量瓶校准时,为何要求水温和室温一致?若两者有稍微差异时以哪一温度为准?答: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玻璃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水温和室温一致,可以使水的体积和容量器皿的容积一致,使校准结果更准确。

若两者有稍微差异时以水温为准。

4)从滴定管放出去离子水到称量的容量瓶内时,应注意些什么?答:(1)注意滴定管中不能有气泡;(2)控制放液速度,使滴定管读数准确(V=10ml/min);(3)滴定管中的水不能溅到容量瓶外;(4)滴定管口最后一滴水也要引入容量瓶中;(5)正确读取数据;(6) ★容量瓶外部必须是干燥的。

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思考题:1)从实验结果说明哪些因素影响反应速率?它们是怎么影响的?答:(1)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不均匀系统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都将影响反应速率。

(2)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为:●温度:温度升高,系统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浓度: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的总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反应物的活化能降低,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表面积:对于不均匀反应系统,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反应速率。

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加。

2)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分析原因。

答:(1)取用试剂的量筒没有分开专用——会造成试剂相互污染,使浓度发生变化且有副反应发生,最后影响反应结果。

(2)先加NH42S2O8,最后加KI溶液——加入的NH42S2O8溶液将先于溶液中的Na2S2O3反应,因而减少溶液中Na2S2O3总量,当最后加入KI后,NH42S2O8与KI反应生成的I2与Na2S2O3反应的时间变短,结果造成反应速度增大的假象,产生正误差。

(3)缓慢地加入NH42S2O8溶液——由于缓慢地加入NH42S2O8溶液,使NH42S2O8随着不断地加入而不断地消耗,浓度不能达到最大的初始浓度,故反应速度比瞬时加入要NH42S2O8时低,使结果产生了负误差。

实验六醋酸的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测定思考题:1)本实验室如何测定HAc的准确浓度的,其依据是什么?答:通过已知准确浓度的NaOH容易滴定HAc来测定其浓度。

其依据是酸碱中和反应是定量进行的。

2)若改变所测HAc的浓度或温度,则其解离度与解离常数有无变化?答:改变醋酸浓度,其解离度有变化,解离常数不变;改变醋酸溶液的温度,其解离度变化,解离常数也变化。

3)在测定一系列同种弱酸的pH值时,为什么应按浓度由稀到浓一次测定。

答:测定一系列不用浓度的同种弱酸的pH值时,按照浓度由稀到浓测定可以:减少记忆效应,使玻璃电极薄膜两边的H+浓度较快达到平衡,使读数尽快稳定且准确,减小由于残留H+浓度对下次测量造成的误差。

如何校正酸度计,怎样才算校正完毕?答:本实验采用两点校正法:a:将选择旋钮置于pH档,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其指示浓度为溶液温度b:将玻璃电极的玻璃球浸入已知准确pH值的(=6.86)的标准缓冲溶液。

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读数与该值一致,消除电极不对称电势产生的误差。

用蒸馏水洗净玻璃电极后,将玻璃球放入pH值为4.0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指针读数指向4.00,补偿电极转换系数值不能达到理论值而产生的误差。

实验八苯甲酸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1)本实验如何考虑系统与环境?答:被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以外的周围物质称为环境。

本实验可将钢弹内物质苯甲酸和氧气作为系统,将钢弹、水、金属容器和绝热外套作为环境。

也可将钢弹及内部物质、水和金属容器、绝热外套作为系统,而降系统周围的空气等作为环境,弹式量热计是一个密闭绝热系统。

2)如何考虑标准燃烧焓定义中的标准状态?怎样求得25℃下的标准燃烧焓?答:在化学热力学中规定:压力为标准压力P⊝=100kpa(在气体混合物中。

系指各气态物质的分压均为标准压力),溶液中溶质(如水合离子或分子)的浓度(确切地说应为有效浓度或活度)均为标准浓度CΘ=1mol dm−3的条件为标准条件。

若系统中所有的物质或溶液都是在标准条件下就称之为标准状态。

25℃时的标准燃烧焓可以由该温度下每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求得,∆c H m⊝(298.15K)=V B∆f H m⊝(298.15K)=7×(-393.50KJ·mol−1)+3×B(-285.83 KJ·mol−1)-(-385.05 KJ·mol−1)=-3.227×103 KJ·mol−1实验九液体粘度的测定思考题:1)恒温槽有哪些部件组成?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调节恒温槽到指定温度?答:恒温槽由四部分组成:水槽、加热器、控温器和搅拌器。

各自的作用是:水槽用来盛放水:加热器用来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控温器用来控制水槽中水的温度;搅拌器用来使水槽中的水受热均匀。

要调节恒温槽到指定温度,首先调节控温器上温度指示旋钮使加热指示灯亮,等表头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再调节温度指示旋钮使保温指示灯亮即可。

2)是否可用两支粘度计分别测得待测液体和参比液体的流经时间?答:不能用两支粘度计分别测定待测液体和参比液体的流经时间,因为两支粘度计的参数如毛细管半径、长度等不一定相同,因而没有可比性。

3)为什么不直接用回收乙醇溶液来测粘度,而用稀释后的回收乙醇溶液?答:以乙醇体积百分比含量是为横坐标与其相对应的粘度值为纵坐标画图可知,乙醇体积百分比含量为50%时,其粘度值最大,其它每个粘度值对应有两种乙醇含量。

若直接用回收乙醇溶液来测粘度,无法判断其浓度值是大于50%。

还是小于50%。

而稀释两倍或两倍以上,回收乙醇的浓度与其粘度就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

实验十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磷思考题:1)使用722S分光光度计时,应如何操作?答:a预热:仪器开机后,打开暗箱盖,预热10-15分钟。

b调波长:调整波长为需测波长,读波长时目光要垂直观察。

c调仪器:将空白溶液倒入比色皿,放入比色槽中,调模式键到透射比,打开暗香盖,按0%键,调整到0;盖上暗箱盖,按100%键。

重复调试,重现即可。

d测定:将模式键调到吸光度,从稀到浓,依次测量。

e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复原仪器。

2)比色皿的使用应注意哪些方面?答:a使用前应洗净比色皿b不用手接触光面c测液时应润洗2-3次,测试液加到比色皿的2/3处。

d用滤纸吸干比色皿表面溶液后,再放入比色槽,透光面垂直于光束方向,e使用完毕,洗净比色皿,放回原处。

实验十二电导法测定硫酸钡的溶度积三、思考题1.为什么要测纯水电导率?答:因为BaSO4溶液中含有水,而水是可以电离出少量H+和OH−的,所以所测得的BaSO4溶液电导率应是四种离子的电导效应,饱和溶液中Ba2+、SO42−浓度很低,水中H+、OH−影响较大,因此BaSO4得电导率应为所测电导率减掉水的电导率。

2.何谓极限摩尔电导率?答:当溶液浓度无限稀时,正负离子摩尔电导率之间的影响趋于零,摩尔电导率λ趋于最大值,用λ表示,称为极限摩尔电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