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2-4-0 林规发〔2010〕203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省级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

级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于 9月 2Q日 、省级规划编制大纲
于 11月 30日 前 ,报 我局 全 国林地保 护利用 规划编 制 工 作领 导小 组 办公 室。
(五 )大 力 宣传',提 高全社会保 护林 地 意 识 。各 级林 业主 管
部 门要抓好 宣传 工 作 ,充 分利用 电视 、广播 、报纸 、宣传标 语 等 方 式 ,宣 传 编 制和 实施林地保 护利 用规划 的重要意义 ;结 合规 划 编 制 工 作 ,深 入基 层 、广 泛 宣传 ,提 高 全社会保 护森林 和林地 的 法律 意识 ,为 规 划 的实施创造 良好 的社会氛 围。
(中 2O10〕 力度进 一步夯实农 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 发 〔
1
号
)、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O10-2O20年 《
)》
(以 下简称
纲要》 )等 ,制 定本意见。 《 各省 、 自治 区、直辖市 ,内 蒙古 、吉林 、龙江、大兴安岭森 工 (林 业 )集 团公 司 ,新 疆生产建设 兵 团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应符合本意见的要求。各地应根据 当地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和 问题、 森林资源条件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突 出重点 ,积 极探索 创新方法 ,做 好规划编制工作。 一 、总体要求
-5一
五、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 规划一经批准 ,必 须遵 照执行 。政府 主管部 门 要严格依据林 地保护利 用规 划审查各类建设 项 目使用林地。各地 要建 立规划实施情况监 测、评估和统计制度 ,加 强监督检查 ,严 肃查处随意调整或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 划行为和违 法违 规使 用林 地行为。 特此通知。
紧 围绕 以生态建 设 为 主
极 发 展 、科 学 经 营 、持 续 利
森林康养产业研究分析报告

森林康养产业研究分析报告一概述森林康养产业是指以健康管理为基础,包括优质森林康养环境培育、森林疗养、养老养生、康复、休闲和森林体验、森林康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内容的新兴健康产业。
近年来,“森林康养”在促进公众健康生活(减缓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症状)的功能已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
森林美丽、幽雅的自然景观环境,及释放了大量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对人们的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调节和保健作用。
[1]二定义“康养产业”是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根据资源类别,“森林康养”又是康养产业的重要分支。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健康美味的森林食品、深厚浓郁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性、延缓生命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养生等服务活动。
[2]“森林康养产业”包括优质森林康养环境培育、森林养生、康复、健身、休闲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新兴健康产业,是以林业为主体,涵盖农业、工业、旅游业、商业、医药、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森林康养基地”是以优质森林资源及其赋存生态环境为依托,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通过建设相关设施,提供多种形式森林康养服务,实现森林康养各种功能的综合服务体,同时也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发展基础针对我国国民健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建设“建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适应我国国民大健康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森林康养事业蓬勃兴起。
发展高度发达的森林康养产业,必然需要优质的自然资源和充分的政策保障作为基础。
(一)资源基础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
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天然林面积1.22亿公顷,蓄积122.9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
适应气候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项。 2013 年 11 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下文简称《战略》)发布了农业、水资源、
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等领域的 15 项适应指标。 有关部门的专项指标体系也涉及部分适应
指标。 例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
灾减灾、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等领域的评价指标,也缺少评价工作进展情况的指标,无法全
面评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工作进展。 在已有研究中,定量指标数量偏少,多数指
标无法用量化数据来表征,部分指标无法从公开途径获得数据,且数据的质量与连贯性无
法保证,导致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不完整,不同年份的评价结果无法比较,区域间的评价
变化国家战略,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跟踪与评估适应工作
的进展,是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与适应气候变化有关
的指标体系,为适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初步依据。 2013 年 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
局发布《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统计,包含气
等;软性措施则着眼于未来,预先改变生产和生活的具体方式,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减贫等。④ Chen 等、Tapia 等、Pandey 等关注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同主体和领域,利用自然资
本、工程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管理体制、社会经济条件、建筑环境、自然资
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等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⑤ 景秀俊等、⑥ 太平洋岛屿应用地球科学委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6—2020 年) 的通知》,2016 年 12 月 29 日,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注 • 林地面积以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 统计口径,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07)确定的林地、部分园 地、部分建设用地、部分未利用地,下同。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成绩 • • • • 促进了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实现了局部生态明显改善。 保护了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林地资源。 提高了木材及林产品供给能力。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主要任务 • 以科学经营为核心,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和 综合效益。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扶持和科 技支撑,建立林地质量评价定级制度,科 学利用林地,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实施森 林质量工程和木本粮油工程,挖掘林地增 产增收潜力,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 生产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纲要》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国家林地保护 利用战略,明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的指导 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全社会 严格保护林地、节约集约利用林地、优化 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保护利用效率, 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实现我 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的争取到 202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 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纲要》 是指导全国林地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 用途管制 • 严格保护公益林地。合理区划界定公益林地,全面落实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管护责任制。严禁擅自改 变国家级公益林的性质、随意调整国家级公益林地的面 积、范围或降低保护等级。禁止在国家级公益林地采石、 采沙、取土,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占用 征用国家级公益林地。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 府批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不得占用征用一级国家 级公益林地。 • 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临时占用林 地期满后必须按要求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及时植树造林, 恢复乔灌植被。加强林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防灾、抗灾、 减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林地数量,国家对灾 毁林地应及时进行修复治理。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规划

2.投资严重不足,制约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三北工程建设 长期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投劳的投入机制,国家专项 资金的投入水平很低。加之,地方经济困难,配套能力弱,大部 分项目县很难达到规划要求的配套标准,低水平的投入制约、影
-8-
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难度加大。目前,三北地区尚未建
-5-
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建设区的森林蓄积 量已达 1.8 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的蓄积量 6446.5 万立方米, 是建国初期的 2.5 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用 材。
——三北地区已发展经济林 360 多万公顷,建设了一批名、 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果品 1255 万吨,总产值达 170 亿元,使我国果品生产基地发生了明显转移。经济林的发展已成 为部分县的重要经济支柱,培育了地方财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 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辽宁省三北 防护林建设区现有干、鲜果品基地 25 万公顷,年产量 202 万吨, 建设区已有 20%的农户靠经济林脱了贫;陕西省经济林面积已达 百万公顷,建成了八大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年产量 40 亿公斤,每年为财政增加农林特产税达 3 亿元。
250.0
38.1
307.8 369.2 91.2
9.2
计
一 543.7
459.1
71.8
3.8
360.0 105.6
164.6 18.9
61.1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8.25•【文号】办合字〔2017〕148号•【施行日期】2017.08.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办合字〔2017〕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17年4月2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这是首次以联合国名义做出的全球森林发展战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林业的高度重视。
规划阐述了2030年全球林业发展愿景与使命,制定了全球森林目标和行动领域,提出了各层级开展行动的执行框架和资金手段,明确了实现全球森林目标的监测、评估和报告体系,并制定了宣传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现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见附件)印发给你们,供在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7年8月25日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18.11.21•【文号】办生字〔2018〕186号•【施行日期】2018.1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办生字〔2018〕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17年,我局和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进一步宣传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方针政策,充分展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营造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编制了《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供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2018年11月21日附件2017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17年,国家林业局和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系列简介

林业碳汇系统简介林业碳汇系统第一部分:林业碳汇的定位1为什么林业碳汇在“碳中和”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森林对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意义早在《京都议定书》之时便达成了共识。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20年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碳中和”框架历尽艰辛,逐步走向完善。
2021年4月22日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出席会议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呼吁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更大的决心和行动,切实履行气候变化融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由此可见,碳中和承诺的实现涉及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等多维度的博弈。
相较拟定碳中和框架的艰难历程,森林对碳循环的意义在会议之初便达成共识,并随着对气候问题了解的不断深化,森林对“碳中和”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愈发重视。
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针对发达国家缔约方的,关于制定“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做法、造林和再造林”政策和措施的要求,2015年巴黎协定将森林及其相关内容作为单独的条款纳入其中,森林在对抗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历届气候主题大会对森林的重要性提出了强调:扌用珞胃事坤灼才曉岀『廿先逍理出也.抵池走--乱遵-走却“市吨枕*在性<■轉姑於5?J ft"* 2007巴H t<屮匡乍爲专?H申如苗恥,吒占工吩.%Jj■诂阳叮.鼻上福■轨庞幕■糞和農屮曜k—FJft痔来曲整谖抵妁走点・齐田农吕评*辻“劭”I査片鼻咏堆蓟粗2009*-:*追淀〕.真崔国耳沁化萤疋蛉皆抚朋恥琮舟蓟畫冷母札杞*机族艷耳菽祥肯栄値护*H拆』HE訊兀"戒P发星牢四*、去杯是化却此呑夙恠保护、町対维世詰、握応聆共颐肚¥竹溫立权釈和出實.卅辿”“EtJAO*«I.邑总轲!I]一也肚釣用贬乜駁上4"tLULt>cf>的沔风史冬応泣应丸护逓v,悴上“乜盘汽巴議判皐J*r址吒谊畔旌*4«1■■一第是于上世钥卅,土总啊用±陀*椁臺魂為的扶宅;二2山1库摊心丈会毫关于戍夕寛黑沖国當盟越埒頁辛肝苛滋啦比;!.就割圮羈的夬好:Jt<于应V总星辭国帘昊魅楡事曼灯地楓萤挝也才迭謬昱峻廉JC*^*….就猶越*丈曲敌岸屮国察斗少魅钛風廂権遇僱尹理曲祷歳*A#^ff.44^r^4tt*20134石席和味fl量甘渤(阳殆l;ED0*甘殆}说馬通过丁十風于出覚.虎再.牌蛊如震同箍許虚管讼明所左齐出G瓷E工嵐也丄持"*:>RE»E-H压锂扳恂技円迁幼勺单脏亲豊」巾ug巴臭顷定1)碳汇应作为与碳减排互补的措施贡献“碳中和”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保护森林的核心价值观

保护森林的核心价值观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公益短片,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携手恢复森林。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在“愿景部分”特别指出:“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得到可持续管理,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当代和子孙后代提供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
”同时明确,到2030年,全球森林面积增加3%。
近年来,中国创新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积极参与全球森林治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为实现全球森林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我国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挥巨大的碳汇功能,并具有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
“森林对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贮碳、吸碳和放碳。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森林资源的评估结果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贮碳库,全球森林面积约40.6亿公顷,约占总陆地面积的31%,森林碳贮量高达6620亿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国每年造林面积都在1亿亩以上。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彭有冬介绍,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森林蓄积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
同时,我国森林资源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通过不懈地植树造林,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14.8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总体上实现了由黄到绿、由绿到美的转变。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简报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简报2011年第1期2011年12月18日履约行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成果鉴定会召开来源: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项目四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与行动计划》)成果鉴定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
由环境保护部万本太总工程师、环境保护部金鉴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院士及中国科学院资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出席了会议并听取了《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写人员代表对《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编写思路、基本内容和项目成果进行的介绍。
专家组对《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科技成果进行讨论评审后,认为项目意义重大、项目参与面广、项目研究成果丰富,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号召各成员国响应联合国大会65/161号决议,为生物多样性十年(2011-2020)做出新贡献来源:《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网站编译:项目四处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后,联合国决定宣布2011-2020年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以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在2011-2020年期间的实施。
决定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在咨询各成员国的基础上,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以及联合国相关基金和机构的帮助下,代表联合国系统领导和协调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各项活动,同事邀请各成员国在自愿的原则下为生物多样性十年的活动资金做出贡献。
生物多样性十年支持同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2011-2020)”。
该计划由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审议通过。
生物多样性十年庆祝活动计划将很快出台并提供给各成员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于2011年1月11日发出通知,鼓励所有成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国家委员会的成员国再接再厉,为生物多样性十年做出新的贡献。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愿景3、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得到可持续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当代和子孙后代提供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
使命4、通过加强各层级协调合作、协同增效,做出政治承诺,开展实际行动,促进森林可持续管理,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二)森林对人类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5、全球共有近40亿公顷森林,占陆地面积30%,对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与地球健康至关重要。
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约16亿)依靠森林获取食物、谋求生计、实现就业、获得收入。
6、森林提供不可缺少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木材、食物、燃料、饲料、非木质林产品和住所。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提供清洁空气,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降低洪水、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沙尘暴和其他灾害发生的风险,是80%陆地物种的家园。
森林可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
7、开展森林可持续管理,可使所有类型森林成为健康、高产、适应力强、可再生的生态系统,为世界各地人们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许多地区,森林还拥有重要的文化及精神价值。
《联合国森林文书》指出,“森林可持续管理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概念,旨在维持并提高所有类型森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价值,为当代和子孙后代造福。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1.02•【文号】林办发[2003]1号•【施行日期】2003.0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林办发[200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经局党组反复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根据2002年7月北戴河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精神,2002年底、2003年初不再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鉴此,现将该《要点》予以印发,请各地、各单位据此精神,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安排好2003年的工作,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林业历史性转变,全面开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国家林业局二00三年一月二日国家林业局2003年工作要点当前,林业发展突飞猛进,“一个重点”稳步推进,“两件大事”取得突破,“三项工作”深入开展,各项林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林业建设倍受关注,一个全社会重视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的大气候正在形成。
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国林业正在加速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将生态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要完成好如此艰巨的林业建设任务,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以百倍的热情和有力的举措全面抓好2003年的各项林业工作。
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家林业局2013年1月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要切实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职责,在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最佳的结合点,是建设现代林业,促进绿色增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培育珍稀、乡土树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好保护。
同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既能增加以木材为主的有形生态产品供给,又能提供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等无形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绿色发展和增收致富,是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具体实践。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总要求,把握扩大内需、就业优先、绿色增长、扶贫攻坚的战略机遇,通过建立国家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营造高效人工林,集约改培现有林,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双增”目标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木材生产。
1988年实施了一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002年实施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提出,要“鼓励以集约经营方式,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提出,要“对森林抚育、木本粮油、生物质能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材培育给予扶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木材生产基地特别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7.08.01•【字号】京绿办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京绿办发〔2017〕9号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各区园林绿化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北京市关于“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十三五”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我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任务落实分工表》,并经2017年7月7日第17次局(办)党组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2.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任务落实分工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7年8月1日附件1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前言我国为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作为重点领域被纳入其中。
习近平同志在巴黎气候大会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
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承诺,2016年,国家林业局相继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年-2020年)》,提出“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排放、提升林业适应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碳汇计量监测、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工作领域和任务要求。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对园林绿化行业提出,“园林绿化系统的碳汇能力大幅提高,极端天气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加强生态建设及管护,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在山区、平原和城市,分类实施山区森林碳汇巩固提升、38万亩平原造林管护增汇、城乡园林绿地建设增汇工程,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建设,扩展城市湿地系统,开展湿地固碳试点,增加湿地储碳能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到5%;加大京津冀协同的碳汇林建设力度”等任务要求。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30•【文号】办造字〔2016〕102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办造字〔2016〕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十三五”期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6年5月30日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增强碳汇功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为落实行动目标,研究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020年)》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行动目标、战略规划,统筹做好“十三五”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林业“双增”目标如期实现、林业增汇减排能力持续提升,充分发挥林业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的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要点。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26•【文号】办规字〔2016〕302号•【施行日期】2016.1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的通知办规字〔2016〕302号国家林业局各有关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道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
2016年9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并宣布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下简称《国别方案》)。
根据《国别方案》,对涉及我局的34项工作进行了分解、细化,形成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积极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局计财司。
联系人:国家林业局计财司荆涛付建全电话:84238496特此通知。
附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6年12月26日附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林业行动计划一、目标1.1:到2030年,在全球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极端贫困目前的衡量标准是每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25美元。
中国落实举措:到2020年,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牵头单位:计财司参与单位:造林司、保护司、林改司、科技司、场圃总站、退耕办、合作中心、湿地办、竹藤中心实施方案:按照“四精准三巩固”的思路,抓好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

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变得愈发迫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本文旨在就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展开探讨,并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建议。
一、目标设定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的设定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所作的承诺。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逐渐提高,但还存在着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的设定势在必行。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规划,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为23,这一目标将为我国未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气候变化应对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在实现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和状况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我国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对森林资源的压力较大。
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亟待加强,这也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造成了阻碍。
三、实现目标的路径为了实现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措施。
1.加强立法和监管。
加快生态文明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毁林毁湿行为。
2.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的保护力度,积极恢复退化的森林资源,推广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民、企业等各方参与森林资源保护。
3.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支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减少因农业和工业发展对森林资源造成的损害。
四、政策支持实现203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目标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林草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思索

林草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思索作者:***来源:《绿色中国》2022年第07期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讲到: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再次强调了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并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这对林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国家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存量与现状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活立木总蓄积185.05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70.58亿立方米,占92.18%,疏林1.00亿立方米,占0.54%,散生木8.78亿立方米,占4.75%,四旁树4.69亿立方米,占2.53%。
1根据科学研究推断:树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能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如果按此标准计算,我国当前活立木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在347.83亿吨,折合碳为94.86亿吨(其中,森林吸收约321.35亿吨,折合碳为87.64亿吨)。
2当前世界森林面积40.6亿公顷,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1%,2020年全球森林碳储量为662Gt(活生物质占44%,土壤有机质占45%,其他在落叶层和枯死木中)3,从1990年到2020年,森林碳储量减少6Gt,但是碳密度(forest density)却有所增高,从每公顷由159吨增加到163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我国森林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04%,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20(5.43%),排名世界第五,其碳储量约占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38.9%,约占世界森林碳储量的1.43%。
全国第一次草地资源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草原面积3.93亿公顷,4分为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青藏高寒草原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和南方草地区四大生态功能区。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1.26•【文号】林合发〔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建设的指导意见林合发〔20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07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是联合国自1992年环发大会以来关于森林问题政府间谈判的成果性文件,旨在通过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2年5月,我局确定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等12个单位作为我国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以下简称“示范单位”),以加强我国履约能力建设,展示我国林业发展成就。
为进一步加强示范单位建设,提升我国林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2015年7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国际森林文书》更名为《联合国森林文书》,敦促各国据此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
开展示范单位建设是中国林业履行国际责任的重大举措,加强示范单位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展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最佳实践,推广我国林业建设经验和模式,树立我国林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为参与国际森林问题谈判、引导国际林业规则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分类布局、突出特色。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统筹政策、法律、财政、生态和技术等元素的基础上,科学地拟定工作方案,开展示范单位建设工作。
要从示范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示范单位不同的森林资源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分类指导,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林业管理【发文字号】办合字[2017]148号【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发布日期】2017.08.25【实施日期】2017.08.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办合字〔2017〕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2017年4月2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这是首次以联合国名义做出的全球森林发展战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林业的高度重视。
规划阐述了2030年全球林业发展愿景与使命,制定了全球森林目标和行动领域,提出了各层级开展行动的执行框架和资金手段,明确了实现全球森林目标的监测、评估和报告体系,并制定了宣传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现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见附件)印发给你们,供在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7年8月25日附件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一、引言(一)愿景与使命1、森林属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为各层级可持续管理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停止毁林和森林退化提供了全球框架。
《战略规划》旨在促进林业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森林文书》和其他涉林国际文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开展涉林工作提供参考,加强联合国机构及其伙伴间的协调合作与协同增效,以实现共同的愿景与使命,并为加强“国际森林安排”(详见19-22段)及其组成部分的协调与指导提供了框架。
愿景3、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得到可持续管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当代和子孙后代提供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
使命4、通过加强各层级协调合作、协同增效,做出政治承诺,开展实际行动,促进森林可持续管理,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二)森林对人类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5、全球共有近40亿公顷森林,占陆地面积30%,对人类福祉、可持续发展与地球健康至关重要。
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约16亿)依靠森林获取食物、谋求生计、实现就业、获得收入。
6、森林提供不可缺少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木材、食物、燃料、饲料、非木质林产品和住所。
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提供清洁空气,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降低洪水、山体滑坡、雪崩、干旱、沙尘暴和其他灾害发生的风险,是80%陆地物种的家园。
森林可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
7、开展森林可持续管理,可使所有类型森林成为健康、高产、适应力强、可再生的生态系统,为世界各地人们提供必要的商品和服务。
在许多地区,森林还拥有重要的文化及精神价值。
《联合国森林文书》指出,“森林可持续管理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概念,旨在维持并提高所有类型森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价值,为当代和子孙后代造福。
”8、可持续管理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对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至关重要,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5(“森林可持续管理,防治荒漠化,停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损失”)。
9、为肯定森林对人类的非凡贡献,联合国大会将每年3月21日定为国际森林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庆祝活动,提高公众对森林问题的关注并开展行动。
(三)趋势与挑战10、尽管森林为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福祉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对木材、食物、燃料和纤维的需求,毁林和森林退化仍在许多地区持续发生。
毁林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与经济问题,而非林业本身,包括贫困、城市发展,以及农业、能源、矿产和交通运输等产出更高、收益更快的土地利用政策。
11、森林面临的风险包括非法采伐或不可持续采伐、火灾、污染、沙尘暴、风暴、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碎片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威胁着森林的健康及作为高产和强适应性的生态系统能力。
12、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提升,全球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给森林带来了压力。
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96亿,为满足未来对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层级应立即采取行动,加强跨部门政策协调,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包括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和扩大森林面积。
13、在全球层面,应减少森林治理体系破碎化,加强涉林国际组织、机构和公约之间的协调。
14、在区域、国家和地区层面,森林问题的跨部门协调薄弱,林业主管部门和利益攸关方未能充分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过程。
15、为有效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投融资、能力建设和环境友好型技术转让等至关重要,尤其需要通过新的渠道,为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筹集更多资金。
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还需要各层级建立良好的治理体系。
(四)加强行动实施森林可持续管理面临的机遇16、《战略规划》为联合国系统内外各层级主体保护全球森林当前和未来的多重价值、功能和效益,开展切实行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7、《战略规划》建立在2015年全球通过的一系列里程碑式文件的基础上,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18、联合国系统可通过推动一系列全球目标,支持所有类型森林和森林以外树木的可持续管理,落实上述文件,实现森林的愿景与使命。
(五)国际森林安排19、“国际森林安排”由联合国森林论坛(UNFF,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职能委员会之一)及其197个成员国、秘书处、森林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森林资金网络和UNFF信托基金组成。
UNFF是全面综合讨论森林问题的联合国机构,负责监督落实《战略规划》,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以及全球森林资金网络的运行。
20、UNFF秘书处、信托基金和森林合作伙伴关系为UNFF工作提供支持。
森林合作伙伴关系是由14个重要涉林国际组织组成的自愿性伙伴关系,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主席单位。
UNFF及其秘书处和森林合作伙伴关系的职能列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2015/33号决议。
21、“国际森林安排”的合作伙伴包括多个涉林国际、区域、次区域和非政府组织和进程。
“国际森林安排”肯定各层级主要群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推动和实现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国际森林安排”的目标是:(1)推动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特别是《联合国森林文书》的履行。
(2)加强所有类型森林及森林以外树木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
(3)加强各层级涉林问题的合作、协调、统一与协同增效。
(4)促进国际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北北合作及三方合作,以及各层级的公私伙伴关系和跨部门合作。
(5)根据《联合国森林文书》,加强森林治理体系,完善执行机制,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管理。
二、全球森林目标23、《战略规划》的核心是2030年要实现的六大全球森林战略目标和26项具体目标。
下文列出的全球森林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以下简称“全球森林目标”)建立在《联合国森林文书》四项全球森林目标的基础上,并将其涵盖其中。
24、全球森林目标具有自愿性和普遍性,支持“国际森林安排”目标,旨在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及其他国际涉林公约、进程、承诺和目标做出贡献。
25、《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愿景、宗旨与承诺为全球森林目标提供了背景框架。
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相互联系,包括了森林可持续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
26、全球森林目标旨在鼓励各国及国际、区域、次区域和非政府组织和利益攸关方自愿开展行动,做出贡献,加强合作,并为此提供框架。
全球森林目标还为联合国系统内部、森林合作伙伴关系成员组织及其他涉林机构和进程加强涉林问题的协调合作提供参考。
27、全球森林目标涵盖广泛的专题领域,需要各方自愿开展行动,做出贡献并进行合作,以实现目标。
专题领域反映并涵盖了《联合国森林文书》中的44项政策、措施与行动,在《战略规划》附录中列明。
一项专题领域可对应多个全球森林目标。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一通过森林可持续管理,包括保护和恢复森林、造林和再造林,扭转全球森林覆盖下降的趋势,并加大努力防止森林退化,应对气候变化。
1.1 全球森林面积增加3%。
1.2 保持或增加全球森林碳储量。
1.3 到2020年,推动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停止毁林,恢复退化森林,在全球大力开展造林和再造林。
1.4 大力提升全球所有类型森林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恢复力和适应力。
目标1支持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6、12.2、13.1、13.3、14.2、15.1、15.2、15.3、15.4和15.8以及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5、7、9、11、14和15等。
全球森林战略目标二增加森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改善以森林为生者的生计。
2.1 消除所有以森林为生者的极端贫困。
2.2 推动小型林业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型森林企业)获得金融服务,包括优惠贷款,并支持其融入价值链和市场。
2.3 大幅提升森林和树木对粮食安全的贡献。
2.4 大力增强林产工业、林业企业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等做出的贡献。
2.5 在相关公约和国际文书的职责和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所有类型森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