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候——中国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候形成因素 、
100 mb
高空
500 mb
850 mb
七月平均流场图
2、气候形成因素 、
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 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
太平洋副热带 高 压 (1024mb, 151º, 37º) 印度低压 (994 mb)
低空
2、气候形成因素 、
近 地 层 面
2、气候形成因素 、
2、气候形成因素 、
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一、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华南 中低纬度地区, 欧亚大陆东岸, 欧亚大陆东岸,毗临太平洋
2、气候形成因素 、
影响( 影响(一):太阳辐射量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方太阳高度角大但北方理论白昼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方太阳高度角大但北方理论白昼长, 太阳辐射量大但南北差别不大, 太阳辐射量大但南北差别不大,气温高而南北差别小 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小, -冬至时,太阳正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和理论昼长都比夏至小,太 阳辐射量小,但南方比北方大, 阳辐射量小,但南方比北方大,故气温低且南北差别大
二、下垫面 多山的地表 青藏高原的影响
-构成独立的气候区域: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构成独立的气候区域: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年辐射强,对流性降水 年辐射强,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
2、气候形成因素 、
青藏高原不仅 强烈影响高空 气流的运行, 气流的运行 , 而且导致高原 季风生成, 季风生成 , 使 我国季风呈现 出复杂现象
1、气候特征 、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
大陆性气候:受大陆热力变化大、 大陆性气候: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 候 中国:气温年、日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 中国:气温年、日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大多数地区最热 月份为7月 最冷月份为1月 月份为 月,最冷月份为 月;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1、气候特征 、
作
业
一篇有关沙尘暴的小论文 要求: 要求: 2500字左右,从沙尘暴的起因、物源、路径、 字左右,从沙尘暴的起因、物源、路径、 字左右 组成、防治等一个小的方面来写。 组成、防治等一个小的方面来写。
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的最大值分部(张家诚等, 中国近地层盛行风向转变指数的最大值分部(张家诚等,1985) )
1、气候特征 、
中国季风范围 水平- 水平-季风分界线东南部 垂直- 以下的低空, 垂直-2000 m以下的低空,尤其是 以下的低空 尤其是500~1000 m高度 高度 上空最为明显 东亚季风的特点:冬夏季风都很盛行, 东亚季风的特点:冬夏季风都很盛行,但冬季风要强 于夏季风; 于夏季风;降雨属于极锋雨 西南(印度)季风的特点: 西南(印度)季风的特点: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北支 青藏高压 南支
100 mb
500 mb
850 mb
1月平均流场 月平均流场
2、气候形成因素 、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二)
b、热力作用 、
夏季, 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低压, 周围空气向高原辐合, - 夏季 , 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低压 , 周围空气向高原辐合 , 加强了夏季风势力 夏季对流层上空的青藏高压是夏季风环流的加热机) 冬季, (夏季对流层上空的青藏高压是夏季风环流的加热机);冬季,高原近地面层 形成冷高压,它加强了蒙古高压, 形成冷高压,它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即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
大陆性过渡东区 大陆度大于50, 日较差小于10℃ 海洋性过渡西区 大陆度小于50, 日较差大于10℃ 10 海洋性过渡东区大 陆度略大于50,日 较差小于10℃
海洋性 西区 海洋性过渡西区 大陆度小于50, 日较差大于10℃
海洋性东区
中国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张家诚等, 中国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张家诚等,1985) )
大陆度:表示大陆性气候的强弱,多用气温年较差计算
焦金斯基(W. Gorczynski)公式:
1.7 × 气温年较差(℃) 大陆度= − 20.4 sin ϕ
(φ为纬度,0~100:海洋性~大陆性) 张家诚等(1985)修正: 补充年、月平均日较差10℃指标,对我国气候的大陆性和海 洋性作出区划
1、气候特征 、
2、气候形成因素 、
影响( ):行星风带类型 影响(二):行星风带类型
-夏季为副热带反气旋 -冬季为西风环流
1月-西风环流 月
2、气候形成因素 、
1月平均流场(100 mb)图 月平均流场( 月平均流场 )
7月-副热带反气旋 月
2、气候形成因素 、
7月平均流场(100 mb)图 月平均流场Leabharlann Baidu 月平均流场 )
1、气候特征 、
中国气候区划(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候区划(中国气象局,1966) )
1、气候特征 、
气候带、 气候带、 气候大区 和气候区
2、气候形成因素 、
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一、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下垫面(多山地表、青藏高原) 二、下垫面(多山地表、青藏高原) 大气环流( 夏季) 三、大气环流(冬、夏季)
2、气候形成因素 、
影响( 海陆热容量不同造成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变化, 影响(三):海陆热容量不同造成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变化,
产生季风 冷高压 热低压
2、气候形成因素 、
影响( 影响(四):
-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对海陆温差影响不大 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 -暖流增强了东南部水汽输送
2、气候形成因素 、
2、气候形成因素 、
三、大气环流
a、冬季环流 高层: 高层: 低层: 低层: 西风环流 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 蒙古高压、
近地面层:极地大陆气团 近地面层: 锋面: 锋面: 北方- 北方-寒潮冷锋 南方- 南方- 华南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大陆变性 昆明准静止锋-大陆+ 昆明准静止锋-大陆+西南暖流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年降水量
二、降水
a、降水量分布 、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降水日数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
b、降水季节 、 分配
华南春、秋雨区; 江南丘陵春夏多于的近似年雨区; ①华南春、秋雨区; ②江南丘陵春夏多于的近似年雨区;③北方广大区域的夏 雨区; 西北内陆盆地少雨区; 西北山地年雨区; 云南高原夏秋雨区; 雨区;④西北内陆盆地少雨区;⑤西北山地年雨区;⑥云南高原夏秋雨区;⑦海 南热带夏秋雨区; 南热带夏秋雨区;⑧台湾东北部冬雨区
2、气候形成因素 、
100 mb
高空
500 mb
850 mb
一月平均流场图
2、气候形成因素 、
1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 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
阿留申 低压 蒙古高压
低空
2、气候形成因素 、
1月平均流场(850 mb) 月平均流场( 月平均流场 )
近 地 面 层
倒灌东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回流东风
2、气候形成因素 、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一)
a、动力作用 、
-对冬半年西风的分支作用 使对流层下部500 mb以下西风发生分叉、绕流和汇合,形成北脊南槽的环流 以下西风发生分叉、 使对流层下部 以下西风发生分叉 绕流和汇合, 形式, 形式,强化了北冷南暖的气流活动 -阻碍南北气流的交换 冬季,使西北盆地冷空气局限在北坡而呈干冷气候;夏季,南坡气流爬升、 冬季,使西北盆地冷空气局限在北坡而呈干冷气候;夏季,南坡气流爬升、 降水增加,北坡气流受阻下沉、 降水增加,北坡气流受阻下沉、气候干热
一、季风气候显著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
1、气候特征 、
一、季风气候显著 概念回顾:
季风-(广义):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变(季风 季风- 广义) 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变( 夹角120º~180º)的现象。 夹角 )的现象。 狭义) 仅指海陆季风, (狭义):仅指海陆季风,是由于两种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 的季节变化引起,使冬夏季盛行风向显著差异甚至相反, 的季节变化引起,使冬夏季盛行风向显著差异甚至相反,同 时这两种盛行风向也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 时这两种盛行风向也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能使影响 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年变化。 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年变化。
第二章 气候
内 容
1
气候特征 气候形成因素 气温与降水
2
3
1、气候特征 、
中国的环流格局
天文气候带:热带、 天文气候带:热带、温带 行 星 风 带 : 西 风 带 ( 35º~60º ) 、 副热带高压 ( 30º~35º) 、 东北信风带 ) (25º以南) 以南
30º
10º
1、气候特征 、
2、气候形成因素 、
中国1月气候锋图 中国 月气候锋图
天山准 静止锋 寒潮冷锋
锋面
华南准 静止锋
昆明准 静止锋
2、气候形成因素 、
b、夏季环流 高层: 高层: 低层: 低层: 反气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近地面层:热带太平洋和赤道海洋气团(两个来源) 近地面层:热带太平洋和赤道海洋气团(两个来源) 锋面: 锋面: 极峰(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 极峰(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
1、气候特征 、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纬度地带性(气温) 热带、亚热带、 纬度地带性(气温):热带、亚热带、温带 经度地带性(水分) 湿润、半湿润、 经度地带性(水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 垂直地带性(高度) 垂直地带性(高度):各种不同的垂直带谱
中国7月气候锋图 中国 月气候锋图
锋面
3、气温与降水 、
一、气温
a、气温分布 、
中国年平均气温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1月平均气温 中国 月平均气温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7月平均气温 中国 月平均气温
3、气温与降水 、
中国气温年较差
b、气温年 、 变化与四 季划分
3、气温与降水 、
四季划分
秋季(9~11)、冬季 -气候统计上: 春季 气候统计上: 春季(3~5)、夏季 、夏季(6~8) 、秋季 、冬季(12~2) 张宝堃(1934):用候平均气温 ℃和22℃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即冬季 -张宝堃 :用候平均气温10℃ ℃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 (<10℃)、夏季 ℃ 、夏季(>22℃)、春秋 ℃~22℃) ℃ 、春秋(10℃ ℃
1、气候特征 、
季风的界定-季风指数( 季风的界定-季风指数(Schick,1953) , )
I s = ( F1 − F7 ) + ( F − F )
' 7 ' 1
F1与F7: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
' F1'与F7: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
1、气候特征 、
季风界限: 季风界限 :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 - 阴山- 阴山 - 贺兰 山 - 乌鞘岭 - 巴颜喀拉 山 - 唐古拉 山 - 冈底斯 山
北支
青藏高压 下部低压
100 mb
500 mb
850 mb
南支
7月平均流场 月平均流场
2、气候形成因素 、
中 国 三 大 自 然 区 演 变 趋 向
2、气候形成因素 、
推荐文章:潘保田、 推荐文章:潘保田、李吉均等系列文章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 青藏高原: 器──Ⅰ、Ⅱ、 Ⅲ》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