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热胀冷缩”。

本节主要介绍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的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热胀冷缩的定义、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定义和原理,知道热胀冷缩是由于物体内部粒子振动引起的。

2. 培养学生运用热胀冷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胀冷缩的定义、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热胀冷缩的微观解释,以及如何运用热胀冷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温度计、气球、水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夏天汽车爆胎、冬天铁链容易断裂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热胀冷缩的定义和原理,解释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冬天水管破裂、夏天衣物的缩水等,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际应用。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热胀冷缩实验,观察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让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热胀冷缩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热胀冷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热胀冷缩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胀冷缩1. 定义: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的现象。

2. 原理:物体内部粒子振动引起。

3. 应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汽车轮胎、水管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工厂生产的一种产品,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

假设温度每升高10℃,产品体积增大0.5%。

如果产品在常温下的体积为100cm³,求产品在温度升高20℃后的体积。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

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并能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简单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2、教学难点理解热胀冷缩现象产生的原因。

能够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装满水的烧瓶、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水槽、热水、冷水、气球、铜球、铁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个乒乓球恢复原状?”2、学生可能会提出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法进行操作,乒乓球果然恢复了原状。

3、教师提问:“为什么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恢复原状呢?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科学原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热胀冷缩。

”(二)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图片,如铁轨、电线杆上的电线等。

教师讲解:“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实验探究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师介绍实验器材:装满水的烧瓶、带玻璃管的橡胶塞、水槽、热水、冷水。

教师演示实验: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3秋)四年级科学下册1.2《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下《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热胀冷缩》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中的第二课,热胀冷缩是基本热现象,《热胀冷缩》一课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冷和热的动手实践课。

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的活动,带领学生探究物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进而揭示这一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初步理解了冷、热和温度等概念,但对常见的热学现象不能给出科学的解释,仍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操作还不甚以解。

而这些问题恰好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切入点,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目的,逐步树立“做中学”的学习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大多数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会利用热胀冷缩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能为生活生产服务。

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模仿实验,体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设计实验,认识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做中学”的意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利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液体热胀冷缩装置、气体热胀冷缩装置、固体热胀冷缩装置、酒精灯、火柴、红墨水、冷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我们发现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温度计放在冷水中,液柱会下降。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冷和热对物体的体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教案

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教案

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教案一、教目标1.了解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2.能够观察和解释热胀冷缩现象3.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2.热胀冷缩的观察和解释3.热胀冷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引入指导学生看一下附近的物体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物体的大小会有所变化。

示范实验:将不同的物体放在水中,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观察水面的变化。

2.学习(1)PPT介绍通过PPT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热胀冷缩的概念和物理原理。

(2)观察实验在教室内或实验室中选择不同的物体如:金属、橡胶等。

在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观察不同物体的体积的变化。

(3)情境演示以随季节气候变化的渝灯为情境造物,告诉学生当气温上升,灯体积会增大弯曲或开裂,当气温下降,则会恢复原来的形状。

3.讨论(1)观察和解释分组讨论,收集观察实验中的数据和情境演示的案例,并解释现象。

让学生明白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膨胀或收缩。

(2)应用让学生思考热胀冷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例如:温度计、夹板、机械紧固件等等。

四、巩固介绍学生一个缩小铜环,再加热就可以装进一个木棒中的实验。

让学生模拟实验,并解释发生变化的物理原理。

五、拓展教师介绍热胀冷缩在道路建设、管道安装等生产领域的应用,并向学生介绍热机原理。

六、总结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变化过程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个实际的例子并介绍它与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有什么关系,该例子可以是生活中或者工业应用的。

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空气、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过程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体验和自己动手进行空气及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心情,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对空气、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1)、分组器材:⑴号箱:2只瘪的乒乓球;⑵号箱:1只充气的气球、1只和充气的气球同样大小的铁圈;⑶号箱:自制的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带气球的平底烧瓶1只、自制的气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摄子钳、棒状温度计。

(2)、演示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有关热胀冷缩投影片。

(一)、游戏导入新课,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1、大家都玩过吹肥皂泡。

谁有本事来吹一个大肥皂泡?2、请一同学吹肥皂泡,大家要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变化。

想一想,肥皂泡为什么会慢慢变大?倾听学生发言后(板书:空气)3、刚才同学们用嘴吹的方法造肥皂泡,现在不能用嘴吹,也不能用打气筒之类的器具,你们能再造一个肥皂泡吗?请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准备怎样造?等会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比一比哪组方法能成功。

4、教师演示:老师也有一个办法,看能不能造出肥皂泡?(老师拿出带吸管的烧瓶,管口上绕有一些棉线,在管口上蘸一些肥皂水,然后用手在烧瓶上一捂,吸管上口就出现了肥皂泡。

)5、谁能揭开老师利用了什么科学知识?请动动脑筋,说得让大家都听得懂。

热的手与肥皂泡之间是谁在起作用?怎样使肥皂泡更大?(老师演示,把带吸管的烧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肥皂泡渐渐变大。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评优课教案课题:小学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28、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2.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理解体积的变化可反应出物体的冷热。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大部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小烧瓶、细玻璃管、橡胶塞、大烧杯、水槽、暖瓶(内装热水)、抹布、红墨水、各种液体——每组一杯(如:食盐水、白糖水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孩子们:先请大家设法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好吗?(出示3个踩瘪了的乒乓球)谁能帮我使这3个踩瘪了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用什么法子?请先说说打算。

真行吗?请你上讲台试试。

还有一个呢?仔细看看,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有裂缝就鼓不起来了呢?真是这样吗?假如我不相信怎么办?当别人不相信,那你就拿“事实”给他们看。

我先帮你设计一个实验。

(演示)我用这盐水瓶比作乒乓球,这瓶口便可当作“裂缝”。

再用一个气球套住瓶口,然后浸入热开水中,如果瓶里的空气受热后真的会从瓶口挤向气球里,气球就会因此而鼓起来,是吗?(浇开水,气球果真鼓起来)事实怎么样?那么,我们还能换个角度再提出些问题来研究吗?提得好,我们先作个假设怎么样?说得好。

尤其是运用了“也许”这个词充分体现这仅是一个“假设”。

但是,光有假设还不够,还应当设计个实验来证实。

谁能设计?教师归纳并板书:热胀冷缩动眼——发现问题;动脑——作出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动口——得出结论。

)二、新课刚才大家对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了一番研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运用“四动”法(动眼、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发现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四步来探究物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例如液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让我们打开课本,边阅读课文,边通过实验来研究。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3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3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3篇热胀冷缩科学教案1活动要求: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操作要点一、听各种车的声音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二、观察比较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

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

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2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了解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2)能通过对其他液体的观察,归纳出液体热胀冷缩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理解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装置,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平底烧瓶、细玻璃管、红墨水、冷水、热水、水槽、温度计、记录表。

2、演示材料:多种液体(酒精、食用油、酱油等)、透明容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夏天,我们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如果打得太足,在太阳下暴晒,可能会发生什么?冬天,装满水的水缸为什么会破裂?2、提出问题: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3、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温度的变化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二)探究水的热胀冷缩1、设计实验(1)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观察水受热和受冷时的体积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3)介绍实验装置:平底烧瓶中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细玻璃管插入瓶塞,玻璃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

2、实验操作(1)把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做好记录。

(2)再把装置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做好记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描述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三)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1、提出问题:除了水,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2、实验探究(1)选择酒精、食用油、酱油等液体,分别装入透明容器中。

(2)插入温度计,先测量液体在常温下的温度和液面高度,做好记录。

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5篇

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5篇

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5篇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5篇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1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1、海带每组一份。

2、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银耳每组分别一份。

3、瘪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4、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出示海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二、感知物体遇水膨胀的现象。

1、幼儿操作并观察海带遇水膨胀的现象。

2、请幼儿交流操作结果。

3、教师小结:干海带放进水里有,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吸水膨胀。

那么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体吸水后体积变大,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4、请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胀的现象。

5、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所提供的物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6、分组派一名幼儿来介绍实验结果7、教师小结:海带、紫菜、木耳、压缩海绵、黄豆、红枣、茶叶等这些物体放到水里后,体积就慢慢大了,它们都产生了吸水膨胀的现象。

三、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教师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原样?2、幼儿操作并观察、比较。

3、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

物体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遇热膨胀?四、幼儿观看录像资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热膨胀的现象。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下次活动我们再来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现了遇冷膨胀的现象。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继续寻找哪些物体遇水、遇热会产生膨胀的现象,并请幼儿将寻找到的物体投放到班级的科学角中,从而产生资源共享。

幼儿园教案《热胀冷缩》2备课日期前学期的电脑备课上课日期9 月 26 日教学目标1、在学生了解液体有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进一步通过对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研究,归纳出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热胀冷缩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难点:理解热胀冷缩的微观原理。

4、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5、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温度计、气球、玻璃瓶、铜球、铁环等。

多媒体课件1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铁轨缝隙、电线杆上的电线在夏天和冬天的状态变化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热胀冷缩。

111 提问引导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观察到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112 概念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即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的现象。

12 实验探究121 实验一:气体的热胀冷缩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玻璃瓶,将气球套在玻璃瓶口。

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再将玻璃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122 实验二:液体的热胀冷缩在一个带有刻度的小玻璃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有色液体,将玻璃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将玻璃管放入冷水中,再次观察液面的变化。

123 实验三:固体的热胀冷缩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铁环。

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一段时间,然后尝试让铜球通过铁环,观察是否能通过。

将加热后的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再次尝试让铜球通过铁环,观察结果。

124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进行上述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13 实验结果分析131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13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

14 微观原理讲解141 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受热和遇冷时分子运动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微观原理。

142 强调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以及分子间距的改变导致物体体积的变化。

初中物理热胀冷缩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热胀冷缩现象教案

初中物理热胀冷缩现象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测量,体验热胀冷缩现象。

二、教学重点1. 热胀冷缩现象的概念和原理;2. 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验观察和测量;2. 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案例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导入1. 引入热胀冷缩现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些物体在受热后会变大,而另一些物体在遇冷后会变小呢?这是因为物体在受热或遇冷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2. 引发学生思考:请问,你们能举出一些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的例子吗?第二部分:知识讲解1. 讲解热胀冷缩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现象是指物体在受热和遇冷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当物体受热时,分子热运动剧烈,间距增大,体积扩大,这就是热胀现象。

相反,当物体遇冷时,分子热运动减慢,间距缩小,体积收缩,这就是冷缩现象。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请同学们拿出一个玻璃瓶,在其中注入热水并盖上塑料盖。

观察瓶盖是否随着热水的注入而变松,以及是否随着热水的冷却而变紧。

第三部分:知识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 学生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行分组,选择一个应用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

可以选择范围从建筑工程到日常生活用品的任何领域。

五、教学延伸1. 拓展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比如在铁路线路的设计中如何考虑热胀冷缩问题。

2. 实践应用: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热胀冷缩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热胀冷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讨论。

七、课后作业1. 思考并记录自己身边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2. 思考并整理热胀冷缩现象在一些特定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5篇)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5篇)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5篇)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观看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进展描述和沟通。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发觉新的问题,情愿积极探究,能积极与其他同学沟通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开心。

教学重难点:1. 用多种方法观看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经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假设问题—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能够用试验验证自己的推想。

教学预备:量杯、试管、试管夹、热水、常温水、凉水、气球、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观看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我们已经了解水和很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空气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学生争论推想)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板书课题)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讨论(1)争论讨论试验的方法: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怎么能清晰地观看到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师生沟通,确定方法。

)(2)小组活动:(试管上套上一个气球)观看试管中空气受热后体积有什么变化:观看空气受冷后体积发生什么变化(可将试管放入凉水中进展试验)。

(3)小组就试验现象进展争论沟通。

(4)小结:通过书上试验我们发觉: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5)师:通过试验,我们明确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大家留意到没有,空气和液体岁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他们在试验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思索沟通,再汇报:空气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明显,试验反响速度更快速。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动时,哪种状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嬉戏。

3、沟通:从嬉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嬉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通用14篇)《热胀冷缩》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教材共4页,由4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这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索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这部分内容分为3层。

第一层是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会是怎样的?问题的提出是对上节课实验观察的回顾,教材上方的插图和对话提示了在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中观察到的现象。

第二层是研究怎样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后的体积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的细玻璃管。

内容的第三层是,教材下方以文字和插图对学生的想法施加了影响。

提示学生在做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观察活动之一是观察水在受热时的体积变化,之二是观察水在受冷时的体积变化,之三则换了一个角度,从水的体积变化推测水的冷热。

这部分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玻璃管内水面的升降,说明烧瓶内水的体积有了变化,而不是水的多少有了变化。

因为烧瓶是密封的,外面的水进不去,里面的水也出不来。

由于以上变化是在冷热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由此推测水的体积变化与冷热条件有关系,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对“膨胀”“收缩”两个词要加以解释。

教材64页热胀冷缩的概念表述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结果的一种提炼。

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探究活动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拓展,同时是对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要充分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去实践。

教材64页以3个问题对学生们的研究施加影响。

教师可多准备一些液体供他们研究,如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

活动三:空气是否热胀冷缩教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以两点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1、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2、想办法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

这些帮助本身不是教学重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学生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办法来。

例如:①用什么容器装空气。

可以用烧瓶、试管、玻璃瓶、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无论什么容器都要设法密封。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热胀冷缩的现象和规律。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热胀冷缩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热胀冷缩的实验过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铁轨的缝隙、桥梁的伸缩缝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3)引出课题:《热胀冷缩》。

讲授新课 (1)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膨胀或收缩的现象。

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当物体受热时,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物体的体积就会膨胀;当物体受冷时,分子的运动减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物体的体积就会收缩。

(2)讲解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如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3)讲解热胀冷缩的应用和危害,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温度计的制作、铁轨的铺设、桥梁的建设等。

同时,热胀冷缩也会带来一些危害,如水管的破裂、电线的短路等。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热胀冷缩》教学设计《热胀冷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3)学生能够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和证据。

(3)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2)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3)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

(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2)实验器材:水槽、热水、冷水、气球、铜球、铁环、塑料瓶、温度计等。

(3)学习单、评价表。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热胀冷缩的相关知识。

(2)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如铁轨受热膨胀、桥梁受冷收缩等。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1. 2. 3. 1. 2. 1. 2. 1.讲授新课 (1)讲解热胀冷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分子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通用3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通用3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通用3篇)热胀冷缩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一.教学导入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热胀冷缩》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的概念,知道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体积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2. 难点: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尺子。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夏天汽车爆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

2. 探究活动一:观察气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a. 让学生每人拿一个气球,观察其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变化。

b.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热胀冷缩现象。

3. 探究活动二: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a. 将水倒入玻璃杯中,用尺子测量水的体积。

b. 将玻璃杯放入热水中,测量水的体积。

c.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总结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4. 总结:让学生谈谈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某个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如冰箱里的饮料瓶。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了热胀冷缩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意识较强。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热胀冷缩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 学生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2. 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物体会有热胀冷缩现象?九、教学修改:1. 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指导,提高实验效果。

2. 增加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热胀冷缩现象。

小学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9篇

小学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9篇

小学科学教案热胀冷缩9篇热胀冷缩 1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堂实录教学过程:师:首先,我想问问你们喜欢科学课程吗?为什么?生:喜欢!因为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很多实验。

生:我也喜欢!因为科学课上尽是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生:因为科学课能使我们明白很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开动脑筋搞一些小研究。

师:同学们说的对。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合作探究一个科学问题,请同学们看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看录像: 1.在煤气灶上烧一满壶水,水还没有烧开,壶中的水就直往外溢。

2.水泥马路是由许多水泥块拼成的,水泥块间留有缝隙。

)师:同学们见过这两个现象吗?生:见过!师:你知道为什么吗?生:马路间的缝隙是为了方便雨天向地下渗水的;壶中的水往外溢,是因为水一加热快烧开时,壶里的热气就会越来越多,就把水挤出来了。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马路间的缝隙并不大,用它来排水不大现实。

我想马路间留有缝隙是为了防止天气太热,车子太多时,由于马路太热而容易走形的问题。

生:我觉得是热胀冷缩的问题。

(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会回答)师: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呢?我们得像科学家那样去寻找证据,通常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证据呢?生:摆事实,举例子。

生:做实验!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做一个实验。

(展示各组均有的实验装置──固体金属球、金属环、支架、摄子)师:和老师一起试一试金属球能不能通过金属环?(师生共同操作:有的用摄子挟住金属球从金属环的上方开始向下通过金属环;有的用摄子挟住金属球,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生:老师我们组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过去了。

生:我们把金属球吊在支架上,然后用金属环去套金属球,从上到下来回都能通过。

生:我们先把金属环固定在支架上,用摄子夹住金属球从金属环的上方开始向下通过金属环,也可以从下向上通过金属环。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使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看哪组想的办法多,想的办法妙?(小组讨论)分组汇报:生:将金属球上粘一层东西,它的个儿大了就不能通过金属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拓展: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1)解释教材出示的三种现象。
(2)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
提问
导入
知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知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练习及检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 题
2 热胀冷缩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三课时




科学研究
1.经历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2.观察认识多种物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合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教具准备
小气球、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踩瘪的乒乓球等。
教学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对比法 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意 图
(1)老师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热不易炸裂)可以顺利地进入管内到达底部,用酒精灯加热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内,你们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内,你们又推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2)组织学生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看到的现象。
(3)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导 学
提 示
1.阅读指南车信箱。
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
3.让我们一同来研究研究吧!
提问
导入
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知道一些液体、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达标
自学指导
阅读指南车信箱。
自主
学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阅读指南车信箱。
2.液体、空气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固体会不会也热胀冷缩呢?
3.让我们一同来研究研究吧!
二.活动 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
1.实验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1)教师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步骤:
①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②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
③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④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⑤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熄
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2)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交待注意事项。)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
(4)描述实验过程和看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2.补充实验:玻璃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堂小结
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热胀冷缩
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作业布置
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