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环境的影响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 3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 3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e78f8f65ce0508763213d3.png)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人对环境的影响 3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2.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3.能预测认为覆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
4.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反省自己平时那些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2.能坚持做长期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造成那些影响。
2.能提出恢复人类对动植物影响的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自制的动植物头饰、若干种自然环境景观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应的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对环境的需求,大家回忆一下,人对环境有哪些需求呀?学生回答。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呀?学生回答。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2.语言过渡引入下文。
教师:人类的生存依赖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大家谁能举一些人对环境影响的例子呀?学生举例。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但也不全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对环境的影响吧。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教师:首先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呀?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观看这几张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森林、草原、湖泊被破环的图片)教师:大家看完这些图片后又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人对环境的需求丨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人对环境的需求丨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2b9113fe4733687e21aa94.png)
《人对环境的需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实例说明人与动植物的关系。
2.能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人类饮食、学习、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确含义。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
2.能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
2.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出在人类生活中利用仿生产品的实例。
2.能举例说明自己应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活动切实让学生感悟人对生物环境的依赖。
难点: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三、材料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家庭调查表:有哪些来自动植物的产品。
3、搜集资料:生活中的仿生产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是让学生们做头脑风暴的游戏,这是为了考量学生们已有的知识。
这时孩子们会积极的说出,他们知道的生活当中和动植物有关的衣食住行。
学生们说完后,老师提出开放性问题:通过这些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有的说我们吃的是动植物,有的说穿的是动物的皮毛之后老师说出过度引导语:为什么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呢?这时学生们进一步探究。
二:合作交流——科学探究1.让学生展示课前做的家庭小调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老师适时出示房屋、食品等图片2.师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的结果,你是否认为动植物非常重要,并能说一说它们的重要性。
学生总结:说出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都离不开动植物,离开动植物我们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3.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含义。
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这时老师不用给学生一个统一答案。
老师出示山上种树、水中捕鱼的图三:科学在线—仿生学1.学生自学:先读科学在线,并说一说:“从法国工程师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说出感悟:只要在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思考并进行深入研究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1人对环境的影响 |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1人对环境的影响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3a58b6d5bbfd0a78567377.png)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2.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3.能预测认为覆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
4.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反省自己平时那些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2.能坚持做长期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造成那些影响。
2.能提出恢复人类对动植物影响的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家:动植的诉说活动目标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能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3.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
向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4.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5.能反省自己平时哪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
活动过程: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本活动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收集不同自然环境中有关动植物生存的资料,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一些视频资料(包括环境被破坏前后的)制作成课件。
2.活动开始前,可以紧密结合本课的引言,向学生出示一组被人为破坏前后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的图片或教学课件,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3.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情况及本地的自然状况,选取3—4种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供每组学生选择。
为便于组间的交流,每一种环境最好都有两个以上的小组选择。
4.根据各组的选择情况,发给相应的自然环境的介绍及头饰。
在所给资料中,不必刻意避免出现那些学生尚不理解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
5.待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
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358f415fbfc77da369b167.png)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能尽可能多地想出人类的生活与某种动植物有什么关系。
2.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
3.能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人类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1:我需要它们1.本活动是一个发挥群体智慧的游戏,可说可写,重在让每个人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只能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暂时不要评价别人的想法。
2.教材中列举的5个项目可以增减,也可以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实际重新进行分类,只要能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动植物即可。
3.为了保障学生思维活动的顺畅,允许学生用拼音、简笔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4.进行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时,可让各组分别展示各项目的内容。
此时,可鼓励学生就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6.活动最后,可让学生谈谈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希望学生能表达出类似“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想法。
活动2:家庭调查活动目标1.能自己设计表格,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2.能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能概括地描述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4.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5.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有所发现。
6.能举出在人类生活中利用仿生产品的实例。
教学过程:1.学生生活的地区不同,每个家庭的生活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通过家庭调查活动收集上来的资料会进一步强化学生“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意识。
2.小鼠标的建议不能忽视,这既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重家长意见。
3.本活动的组织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请学生就本活动提出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预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使活动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明确。
4.学生完成实际的调查记录任务后,可组织学生的交流及讨论活动。
活动前注意提醒学生,从杂志上剪图片时要征得杂志主人的同意。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表格对找到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的数量。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053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1.png)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如何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人类对环境的需求;
2.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进一步了解如何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白板、黑板、彩笔、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
1. 环境和人类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样子,让学生思考人们与地球的关系。
提醒学生:所以
我们要好好地保护环境,因为环境会直接影响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2. 人类的环境需求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人类和环境的需求,并围绕着这些需求组成小组。
学生根据需求列出清单,并讲述这些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学生通过看视频,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思考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污染。
4. 如何保护环境
学生根据知识点和经验,列出一些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来保护环境。
然后讲述这些方法,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并对学生进行复习。
六、达成效果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明白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如何保护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一课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91c95c47f1922791688e820.png)
第十一课人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环境扮演者所扮演的动物或植物动植物的诉说森林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草原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湖泊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实验内容:1.在学校周围选择生长着动植物的一小块地(大约1平方米左右),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将所选的地方拍摄或画下来。
2.用木板或厚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3~4天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拍摄或画下来。
4.如果盖住一星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讨论:学完这一课,请大家描述一下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动物和植物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2.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首先以一小段综述的形式提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问题,然后通过活动1、活动2、活动3及拓展活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的探究成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切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归纳出辩论双方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收集论据。
2.能和其它同学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宣传方案,并想办法表现出来。
3.能根据自己的想像,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环保型的小城镇。
4.能客观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加辩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愿意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3.在畅想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4.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举例说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或相关图片。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0人对环境的需求_》教案【精品】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0人对环境的需求_》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9e98545a26925c52cc5bf8b.png)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人对环境的需求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
2.能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人与动植物的关系。
2.能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人类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确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
2.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活动切实让学生感悟人对生物环境的依赖。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家中自动植物的各类产品的资料,如产品说明书、相关杂志等,调查表、剪刀。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需要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这些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么的?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空气和水,需要衣食住行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十课——人对环境的需求。
(二)新课教学◆活动1:我们需要它们1.布置任务教师:我们是怎样利用动植物的?让我们做个头脑风暴游戏吧!活动内容:①准备5张白纸,分别写有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5个不同的项目。
②全班同学分为5组,每组领取一张写有一个项目的白纸,将自己知道的此项目中人类利用动植物的方式填写在白纸上。
③把本组填写的纸片传给另一个组,并接收其他小组填写的关于另一项目的纸片。
在这张纸上添加尽可能多的内容。
④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每个组都阅读了其他小组的卡片,并添加了本组想到的内容。
⑤仔细阅读本组最后拿到的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上面的内容。
2.学生提出对活动的想法。
教师:对于活动内容哪位同学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对活动需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说明。
学生活动。
3.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分别展示各项目的内容。
汇报活动情况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11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1)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11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ada4385952ea551811a68714.png)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11 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能预测人为遮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哪些影响。
3、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2、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2、能反省自己平时哪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
3、能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感受。
4、能提出恢复人类对动植物影响的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知道人类活动会对某种生物造成影响。
(二)难点: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响自身生存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进行新课: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本活动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收集不同自然环境中有关动植物生存的资料,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一些视频资料(包括环境被破坏前后的)制作成课件。
2、活动开始前,可以紧密结合本课的引言,向学生出示一组被人为破坏前后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的图片或教学课件,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3、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情况及本地的自然状况,选取3—4种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供每组学生选择。
为便于组间的交流,每一种环境最好都有两个以上的小组选择。
4、根据各组的选择情况,发给相应的自然环境的介绍及头饰。
在所给资料中,不必刻意避免出现那些学生尚不理解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
5、待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
(冀人版)小学科学教与学·五年级上 (11)人对环境的影响
![(冀人版)小学科学教与学·五年级上 (11)人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6f29f31e2bd960590c6773e.png)
11·人对环境的影响精彩点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随着人类驾驭自然的本领极大地增强,向自然环境摄取的物质和抛弃的废物就明显增多。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越大。
当自然环境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地破坏。
目标认定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
2能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能举实例说明人与动植物的关系名师伴你行1开展动物诉说活动(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湖泊等(2)各组列出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组内的每位同学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分析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
(3)老师向各组提供一些反映人类活动的卡片,各组从中得知本组所选择的环境将会受到破坏。
(4)各小组的同学以自己所扮的角色,说说“自己”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动空间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自己”对未来的畏惧及对人类祈求。
(5)完成下列表格2人类的活动是怎样影响环境的?让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1)在学校周围选择生长着动植物的一小块地(大约1平方米左右),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将所选的地方拍摄下来。
(2)用木板或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 3天以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得出结论;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动植物,使它们生活的特性和规律受到破坏,造成动物植物减少和灭绝。
随堂检测一.仔细填一填1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的变化()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
2随着人口数量的(),人类向()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的影响越来越大。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自身的生存。
4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自己的家园5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你的,既有(),又有().二认真选一选1人类为了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注意()A改造大自然B利用大自然C保护大自然2自然界中如果某一方面遭到破坏,其它方面会()A不受影响B受到破坏C受到保护3人与环境的关系是()A彼此独立,互不相关B人类环境有制约因素,环境对人毫无影响C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 2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人对环境的影响 2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a3989fc8d376eeaeaa31fd.png)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人对环境的影响 2教案冀教版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活动目标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能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3.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
向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4.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5.能反省自己平时哪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
活动过程: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本活动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收集不同自然环境中有关动植物生存的资料,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一些视频资料(包括环境被破坏前后的)制作成课件。
2.活动开始前,可以紧密结合本课的引言,向学生出示一组被人为破坏前后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的图片或教学课件,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3.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情况及本地的自然状况,选取3—4种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供每组学生选择。
为便于小组间的交流,每一种环境最好都有两个以上的小组选择。
4.根据各组的选择情况,发给相应的自然环境的介绍及头饰。
在所给资料中,不必刻意避免出现那些学生尚不理解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
5.待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
卡片的内容可根据教材中的图片,创设一些特定情境。
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
森林中的公民们:我们美好的家园要遭殃了!他们人类要在这里建一个什么“大型旅游度假区”!听说要砍掉很多树,建起很多房子……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找他们评理去!待各组明确任务后,留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诉说的内容和扮演方式,在小组内预演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
活动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评选最佳扮演者。
改变一个小环境。
活动目标1.能预测人为遮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哪些影响。
2.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3.能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感受。
冀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人与环境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冀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人与环境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07499678762caaedc33d4d8.png)
冀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人与环境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冀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人与环境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人与环境”和前两个单元构成“环境”部分,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对环境有需求,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影响,人与自然要和协相处。
2、“环境与保护”单元是本册的综合,是对前几个单元的概括和总结,突出了本册的“环境”主题,教育学生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
专题研究“做个环保小卫士”教育学生要将保护环境的行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因为所学内容比较直观,贴近生活,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应该感兴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学习《科学》这门功课已有三年,学生要自己学习并拓宽知识面不会很难。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息息相关,可是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教学目标1.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2.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3.能预测认为覆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
4.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
那我们人类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2、出示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谈感受。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动植物的“诉说”1、学生以小组观看有关自然环境的图片和资料,自主选择自然环境,并说出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
2、小组活动:选择角色,并讨论分析“他”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
3、课件出示反映人类活动的图片,学生观察,谈感想。
4、角色扮演,小组内表演,并推选代表。
说说各自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动空间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谈自己对人类的’呼吁。
5、全班展示,表演,评价,谈收获。
活动二:改变一个小环境1、小品展示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主题为:日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对环境的影响-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对环境的影响-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7f7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6.png)
人对环境的影响-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基本情况概述本次教案主要针对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人对环境的影响”这个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掌握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保护环境的方法。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能够感受并认识到自己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破坏和浪费等。
3)介绍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包括减少污染、防止破坏和节约资源等。
3.2 教学方法1)通过搜集和观察实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环境的重要性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讲解、演示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学步骤4.1 导入环节通过观察环境、讲述环境的重要性等方式,导入本堂课的话题。
4.2 教学内容的讲解1)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2)通过实例感受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介绍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
4)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爱护环境体验,并展开小组讨论。
4.3 课堂测验设计一些测验题目,检查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程度。
4.4 作业布置设计作业题目,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5.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感受环境、搜集和观察实例、问答等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在今后的环保活动中,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行动。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2 (1)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对环境的影响》教案2 (1)](https://img.taocdn.com/s3/m/a80551755901020206409c18.png)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人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活动目标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能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3.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
向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4.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5.能反省自己平时哪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
活动过程: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本活动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收集不同自然环境中有关动植物生存的资料,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一些视频资料(包括环境被破坏前后的)制作成课件。
2.活动开始前,可以紧密结合本课的引言,向学生出示一组被人为破坏前后对比明显的自然环境的图片或教学课件,通过强烈的视觉反差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3.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情况及本地的自然状况,选取3—4种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供每组学生选择。
为便于小组间的交流,每一种环境最好都有两个以上的小组选择。
4.根据各组的选择情况,发给相应的自然环境的介绍及头饰。
在所给资料中,不必刻意避免出现那些学生尚不理解的概念,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
5.待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
卡片的内容可根据教材中的图片,创设一些特定情境。
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
森林中的公民们:我们美好的家园要遭殃了!他们人类要在这里建一个什么“大型旅游度假区”!听说要砍掉很多树,建起很多房子……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找他们评理去!待各组明确任务后,留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诉说的内容和扮演方式,在小组内预演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
活动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评选最佳扮演者。
改变一个小环境。
活动目标1.能预测人为遮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哪些影响。
2.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3.能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感受。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5bd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b.png)
人对环境的需求-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2.能够描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3.能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人类对环境的需求;2.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2.能够描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描述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并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人类对环境有哪些需求?–为什么人类需要水、空气、食物等?2. 学习新知识•教师授课,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并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保护环境很重要?•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3. 巩固与延伸•教师出示关于环境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环境的好处有哪些?–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环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讨论,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延伸学习内容。
五、课堂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小作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并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保护环境,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展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活跃,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对环境的影响》学案——第一课时 (1)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人对环境的影响》学案——第一课时 (1)](https://img.taocdn.com/s3/m/fc816e3f7e21af45b207a818.png)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人对环境的影响》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2.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3.能提出恢复人类对动植物影响的措施。
4.能亲自动手做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模拟实验。
5.能反省自己平时哪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
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三、学习难点
能从具体事例中总结规律,明白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的这句话很熟悉吧?在公园的草坪上,在公路边的绿化带里,你有没有发现人为闯出来的路?
(1)是一两个人就能走出来的吗?
(2)这说明了什么?
2.我们周围有哪些工厂?他们是生产什么的?去那儿周围看看吧。
(1)你看到滚滚浓烟了吗?你闻到刺鼻的味道了吗?
(2)工厂周围的农作物和远处的农作物生长的一样吗?(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如果你是那些农作物,你会说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改变一个小环境
(1)你选择的地点在哪儿?有几种生物?都是什么?
(2)你使用了哪些工具?
(3)遮盖前和遮盖后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册《人对环境的需求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册《人对环境的需求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0ba6b126fff705cc170a8c.png)
教案样本/年度:第三单元人与环境10.人对环境的需求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
2.能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人与动植物的关系。
2.能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人类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等与动植物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正确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怕出错。
2.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活动切实让学生感悟人对生物环境的依赖。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家中来自动植物的各类产品的资料,如产品说明书、相关杂志等,调查表、剪刀。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需要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这些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空气和水,需要衣食住行来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人对环境的需求。
(二)新课教学◆活动1:我们需要它们1.布置任务教师:我们是怎样利用动植物的?让我们做个头脑风暴游戏吧!活动内容:①准备5张白纸,分别写有饮食、学习、保健、休闲、居住5个不同的项目。
②全班同学分为5组,每组领取一张写有一个项目的白纸,将自己知道的此项目中人类利用动植物的方式填写在白纸上。
③把本组填写的纸片传给另一个组,并接收其他小组填写的关于另一项目的纸片。
在这张纸上添加尽可能多的内容。
④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每个组都阅读了其他小组的卡片,并添加了本组想到的内容。
⑤仔细阅读本组最后拿到的卡片,向全班同学介绍上面的内容。
2.学生提出对活动的想法。
教师:对于活动内容哪位同学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对活动需注意的地方进行详细说明。
学生活动。
3.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分别展示各项目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对环境的影响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三单元人与环境
11.人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分析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2.能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扮演的水平。
3.能预测认为覆盖某块地时给生物造成那些影响。
4.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结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反省自己平时那些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2.能坚持做长期观察。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通过推理得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影响人类自身生存的结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能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造成那些影响。
2.能提出恢复人类对动植物影响的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环境,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自制的动植物头饰、若干种自然环境景观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应的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顾上节课内容。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对环境的需求,大家回忆一下,人对环境有哪些需求呀
学生回答。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呀
学生回答。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
2.语言过渡引入下文。
教师:人类的生存依赖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大家谁能举一些人对环境影响的例子呀
学生举例。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但也不全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对环境的影响吧。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教师:首先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呀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观看这几张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森林、草原、湖泊被破环的图片)
教师:大家看完这些图片后又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游戏内容:
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湖泊等。
2.各组列出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组内的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分析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
3.老师向各组提供一些反映人类活动的卡片,各组从中得知本组所选择的环境将会受到的破坏。
4.各小组的同学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说“自己”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动空间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自己”对未来的畏惧及对人类的祈求等。
学生活动。
教师等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且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
例如,给“森林环境”组的卡片上可以这样写:
森林中的公民们:
我们的美好家园要遭殃了!他们人类要在这里建一个什么“大型旅游度假区”!听说要砍掉很多树,建起很多房子……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找他们评理去!
活动结束,请同学们根据扮演着表演的好坏评选出最佳扮演者。
◆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
教师:在上个活动中,我们用改换角色的方式了解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下面让我们共同做个模拟实验来看看认识如何影响环境的
实验内容:
1.在学校周围选择生长着动植物的一小块地(大约1平方米左右),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将所选的地方拍摄或画下来。
2.用木板或厚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3~4天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拍摄或画下来。
4.如果盖住一星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说明:这个实验我们只在课上做第1、2两步,观察部分留在课下进行,并将结果记录在P44表格中。
学生活动。
讨论:学完这一课,请大家描述一下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动物和植物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人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
实验内容:
1.在学校周围选择生长着动植物的一小块地(大约1平方米左右),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将所选的地方拍摄或画下来。
2.用木板或厚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3~4天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拍摄或画下来。
4.如果盖住一星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讨论:学完这一课,请大家描述一下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动物和植物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