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结晶与凝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同素异晶转变
纯铁在固态冷却 过程中发生两次晶 体结构的转变。 由于纯铁能够发 生同素异晶转变, 生产中才有可能使 用热处理等方法, 来改变钢的组织和 性能。所以它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2.2 同素异晶转变
-Fe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Fe为高温体心 立方晶体结构,-Fe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都 是铁的同素异晶体。
2.5 合金元素存在形式
形成铁基间隙固溶体 ①对α-Fe,间隙原子优先占据的位置是八面体 间隙。 ②对γ-Fe,间隙原子优先占据的位置是八面体 或四面体间隙。 ③间隙原子的溶解度,随间隙原子尺寸的减小而 增加,即按B、C、N、O、H的顺序而增加。 形成合金渗碳体 ①合金渗碳体(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 间隙化合物相,是钢中的基本强化相。
2.4 合金元素
铬Cr
提高淬透性,也增加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 在钢中主要存在于M23C6中,也溶于M6C和MC型碳化 物中。淬火加热时,Cr几乎全部溶于奥氏体中,主 要提高淬透性。
钒V
细化晶粒,提高回火稳定性和热硬性。 在钢中主要以VC存在,也溶于其他类型碳化物。 淬火加热时,VC部分溶于奥氏体中,未溶部分阻碍 奥氏体晶粒长大,溶解部分使马氏体回火稳定性提 高;回火时析出弥散VC产生二次硬化,提高热硬性 和耐磨性。因此高速钢耐磨钢中含V量较多。
2.1 结晶过程
晶核长大是具有方向性的渐进过程。一般沿过 冷度大的方向生长,直到液相消耗完毕。 在正温度梯度下,晶核长大以平面状态推进, 称为均匀长大。在负温度梯度下,由于晶核棱角 处的散热条件好,生长快,先形成一次轴,一次 轴又会产生二次轴…,称为树枝状长大。
2.1 结晶过程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2.4 碳钢中杂质
磷P
是有害杂质元素。一般控制在0.045%以下。 可全部固溶入α- 铁素体中,使钢在常温下硬度 提高,但剧烈地降低钢 的韧性和塑性,特别是 低温韧性,称冷脆性。 可提高钢在大气中的 抗腐蚀性能。 可改善钢的切削加工 性能。
Fra Baidu bibliotek
2.4 碳钢中杂质
氮N
是有害杂质气体元素。 室温下N在α-铁素体中溶解度很低。钢中的过 饱和N,在常温放置过程中以FeN、Fe4N氮化物的 形式析出,使钢变脆, 称时效脆化。 可以与V、Ti、Nb等元素 形成稳定的氮化物,使N固 定,消除时效倾向。 有细化晶粒和提高表面硬 度、疲劳强度的作用。
2 凝固与结晶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的过程称为凝固。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晶态 的过程称为结晶。 金属材料的固态一般均 为多晶体,所以金属自液 态的凝固过程也称为结晶 过程。 物质由一个相转变为另 一个相的过程称为相变。 因此,结晶过程也是相变 过程。
2.1 结晶过程
纯金属在结晶时的转变温度, 称为熔点。当温度高于它时,金 属以液体状态存在。低于它时以 固体状态存在。 在熔点温度时,液体与固体同 时存在,这时液体的结晶速度与 固体的熔化速度相同,是动 态平衡状态。 液态金属冷却到熔点时是 不能结晶成晶体的,只有冷 到低于熔点的温度时,有一 定的过冷度时才能结晶。
2.4 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 为了保证获得所要 求的组织结构、物 理、化学和机械性 能的化学元素。 Mn、Si、Cr、V、 Ti、W等。
2.4 合金元素
2.4 合金元素
碳C
主要强化元素,随着碳含量的增高,淬火回火后 的硬度和热硬性都增高。 若碳和碳化物形成元素满足碳化物分子式中的定 比关系,可以获得最大的二次硬化效应。 C%=0.033%W+0.063%Mo+0.20%V+0.060%Cr 若碳含量很高,碳化物总量增多,碳化物不均匀 性增加;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需多次回火; 使固相线温度降低,淬火温度下降。 对W-Mo系,增加碳含量将使钢的抗弯强度和韧性 明显下降。
2.4 碳钢中杂质
硫S
是有害杂质元素。应控制 在0.045%以下。 S常以和Fe形成的FeS形式 存在,并易于Fe在晶界上形 成低熔点共晶(985℃)。 当在1150~1200℃热加工 时,FeS的熔化导致开裂, 称为热脆性。 Mn可消除S的有害作用: FeS+Mn→Fe+MnS MnS熔点高(1600℃)。
2.1 结晶过程
中心粗等轴晶区: 由于结晶潜热的不断 放出,散热速度不断减 慢,导致柱状晶停止生 长。当芯部液体全部冷 却到实际结晶温度以下 时,在杂质作用下以异 质形核方式形成许多尺 寸较大的等轴晶粒。 铸造缺陷: 常见的有缩孔、气孔、疏松、偏析、夹渣、白点 等,它们对性能是有害的.
2.2 同素异晶转变
物质在固态下,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 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它属于固态相变。 多数金属结晶后的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但有些 金属如铁、锰、钴、钛、锡等,在固态下就会随 温度变化,而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 同素异晶转变的特点: ①形核一般在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如晶界、晶 内缺陷、特定晶面等)。 ②由于固态下扩散困难,因而过冷倾向大。 ③伴随着体积的变化,易造成很大内应力。
2.5 合金元素存在形式
形成合金渗碳体 ②过渡族金属与碳、氮的亲和力、碳化物和氮化 物的强度(或稳定性)按下列规律递减: Hf、Zr、Ti、Ta、Nb、V、W、Mo、Cr、Mn、Fe ③Ⅳ、Ⅴ族金属的碳化物与氮化物具有简单的点 阵结构,如TiC、VC、TiN、TaC等。 ④Ⅵ、Ⅶ、Ⅷ金属的碳化物与氮化物具有复杂的 点阵结构,如Cr7C3、Cr23C6、W2C、Mo2C、(W、Mo、 Fe)6C等。 ⑤在钢中,铁的碳化物与合金碳化物相比,是最 不稳定的。渗碳体中Fe的原子可以被若干合金元素 的原子所取代。如(Fe,Mn)3C、(Fe,Cr)23C等。
溶化 结晶
T1
T0
2.1 结晶过程
自发形核:液态金属中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但 也存在着一些原子排列规则的极小原子团,时聚 时散,称为晶坯。在实际结晶温度下,经孕育期 时间后,有些晶坯开始稳定并长大,形成晶核。 异质形核:更为普遍的是液体中存在的高熔点 固态杂质形成的晶核。 晶核形成后便向各个方 向生长,同时又有新的晶 核生成。直到液体完全消 失。每个晶核最终长成一 个晶粒,晶粒相接触后形 成晶界。
-Fe
-Fe
2.3 碳钢中杂质
2.3 碳钢中杂质
2.3 碳钢中杂质
杂质:碳钢在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由原材料、 冶炼方法、工艺操作等原因,而残留或带入钢中 的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化合物等。
锰Mn
在碳钢中的含量一般小于0.8%, 是有益元素。 可固溶,也可形成高熔点MnS(1600℃)夹杂物。 主要作用: ①溶于铁素体, 起固溶强化作用; ②使硫的有害作用减弱; ③MnS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塑性,不会使钢发 生热脆,加工后硫化锰呈条状沿轧向分布。
2.4 碳钢中杂质
氧O
是有害杂质气体元素。 在钢中以氧化物的形 式存在,形成硅酸盐 2MnO•SiO2、MnO•SiO2或 复合氧化物MgO•Al2O3、 MnO•Al2O3,它们与基体 结合力弱,不易变形, 易成为疲劳裂纹源。
2.4 碳钢中杂质
氢H
是有害杂质气体元素。 常温下氢在钢中的溶解 度也很低。当氢在钢中以 原子态溶解时,与应力共 同作用将降低韧性,引起 氢脆。 当氢在缺陷处以分子态 析出时,会产生很高的内 压,形成微裂纹,其内壁 为白色,称白点。
2.4 碳钢中杂质
硅Si
在碳钢中的含量一般小于0.5%,是有益元素。 可固溶,也可形成SiO2夹杂物。主要作用为: ①溶于铁素体, 起固溶强化作用; ②增加钢液的流动性; ③对强度、硬度提高显著; ④夹杂物SiO2将使钢的疲劳强度、塑性下降。 ⑤能升高扩散激活能,降低扩散系数。原因是 由于Si虽提高C的活度,但同时降低了Fe原子的 活动性,即增加了Fe在固溶体中的结合能。
金 属 的 树 枝 晶
冰 的 树 枝 晶
2.1 结晶过程
铸锭(件)的组织: 液态金属被浇注到锭模中 便得到铸锭,而注入到铸型 模具中成型则得到铸件。 铸锭(件)的宏观组织通 常由三个区域组成。
2.1 结晶过程
表层细晶区: 浇注时,由于冷模壁产 生很大的过冷度及异质形 核作用,使表面形成一层 很细的等轴晶粒区。 柱状晶区: 由于模壁温度升高,结晶放出潜热,使细晶区 前沿液体的过冷度减小,形核困难。加上模壁的 定向散热,使已有的晶体沿着与散热相反的方向 生长而形成柱状晶区。
雾 松
2.1 结晶过程
冷却曲线:金属结晶时温 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T0--理论结晶温度 T1--实际结晶温度 T--过冷度 曲线上水平阶段是由于结 晶时放出结晶潜热引起的。 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 有关,冷却速度越快,过冷 度越大。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
2.1 结晶过程
液态和固态金属,在不 同温度下自由能的变化, 总是朝着能量降低的方向 进行。低于熔点时液态能 比固态高,因而结晶。 结晶过程是金属原子重 新排列的过程,包括晶核 的形成和长大。
2.4 合金元素
钨W
提高热硬性、回火稳定性、改善韧性。 共晶碳化物M6C在淬火加热时大量未溶,阻碍奥氏 体晶粒长大,改善韧性。固溶在奥氏体中的7~8%W ,淬火后提高回火稳定性;回火时析出W2C,产生弥 散硬化,提高热硬性。
钼Mo
作用与钨相同,1%Mo可取代1.5%W。 钼使共晶碳化物由鱼骨状变成细鸟巢状,减小碳 化物的不均匀性;热硬性略低;脱碳倾向大;钼系 钢的抗弯强度和韧性远高于钨系。
2.5 合金元素存在形式
形成铁基置换固溶体 ①Ni、Co、Mn、Cr、V等元素可与Fe形成无限固 溶体。其中Ni、Co和Mn形成以γ -Fe为基的无限固 溶体,Cr和V形成以α-Fe为基的无限固溶体。 ②Mo和W只能形成较宽溶解度的有限固溶体。如 α-Fe(Mo)和α-Fe(W)等。 ③Ti、Nb、Ta只能形成具有较窄溶解度的有限固 溶体;Zr、Hf、Pb在Fe具有很小的溶解度。
2.5 合金元素存在形式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①金属化合物的类型通常分为正常价化合物、电 子化合物及间隙化合物三类。金属间化合物通常仅 指电子化合物。 ②在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时效钢及许多高温合 金中较为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是: σ(Cr46Fe54)、η(TiFe2)、χ(Cr21Mo17Fe62)、 μ(Co7Mo6)、 P(Cr18Ni40Mo42)、R(Cr18Co51Mo31)、 Ni3(Al,Ti)、Ni3(Al,Nb)、δ(TiAl3)、γ(TiAl)、 NiAl、NiTi、FeAl、α2(Ti3Al)等。
2.4 合金元素
钴Co
提高回火稳定性和热硬性。降低韧性、增大脱碳 倾向。 淬火加热时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马氏体的回火稳 定性。Co与W和Mo原子间结合力强,可减轻W和Mo原 子扩散速率,减慢合金碳化物析出和聚集长大,增 加热硬性。
稀土元素
提高钢在900-1150℃间的热塑性。 加入稀土元素降低硫在晶界的偏聚,从而提高热 塑性。
2.5 合金元素存在形式
形成非金属相(非碳化合物)及非晶体相 ①钢中的非金属相有:FeO、MnO、TiO2、SiO2、 Al2O3、Cr2O3、MgO〃Al2O3、MnO〃Al2O3、MnS、 FeS、2MnO〃SiO2、CaO〃SiO2等。 非金属夹杂物一般都是有害的。 ②AlN和一些稀土氧化物弥散质点,可用来强化 钢或其它有色金属合金。 ③在特殊条件下(如快速冷却凝固),可使某些 金属或合金形成非晶体相结构。钢中非晶体相的作 用目前仍缺乏较详细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