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饱和溶液 溶解度学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饱和溶液 溶解度学案

第6课时饱和溶液溶解度【复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转化2、了解溶解性、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的定义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晶的方法【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转化2、了解溶解性、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的定义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晶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饱和溶液溶解度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考点二、溶解度溶解性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初三化学讲学案-溶解度

初三化学讲学案-溶解度

溶解度【知识梳理】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高锰酸钾能溶解于水中,而不能溶于汽油,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酒精能溶于水,而植物油不溶于水,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2.在一定,向一定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还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4.为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溶液。

二、溶解度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到达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为难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微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可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易溶。

3.溶解度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时的溶解度;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4.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

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和一定时,气体溶解在里到达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往往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三、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1)蒸发溶剂: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的物质。

9.2.1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三化学校本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9单元溶液_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

9.2.1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三化学校本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9单元溶液_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节要点】 1.根据氯化钠、硝酸钾溶解实验,知道大多数溶质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溶剂中。

能说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知道条件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换,并了解两者互变的途径。

2.能准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对常见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能说出温度、压强对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结晶现象:能够说出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第34页,在__________________下,向_________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才有确定的意义。

3.“结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结晶析出晶体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阅读课本第35页,简述海水晒盐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度(1)

溶解度(1)

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

讨论 2:在以上两个实验每步操作后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操作 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 15mL 水,搅拌
溶液是
否饱和
结论
的改变导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
操作 加入 5g 硝酸钾,搅拌 再加 5 克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 5 克硝酸钾,搅拌
4
A
B
C
D
5
加热 再加 5 克硝酸钾,搅拌
冷却
1、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 在一定量的水中 无 限溶解。 2、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 溶解的最大量与 有关。
讨论 1:根据上面的两个实验与探究,同学们试着总结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 是不饱和溶液呢?

下,向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还能
(三)结晶 自学课本 35 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3、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四、达标练习(8 分):
1.把 6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至室温,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剂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溶液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操作 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 1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1、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 无限溶解。
2、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解的最大量与
1
有关。
活动与探究 2:实验 9—6.。学生观察现象并将现象和结论填入下列表格中。
操作
现象
结论

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3

3.4.1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学案3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习目的1.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那么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知识梳理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1)溶解度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解的程度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有的溶解度很大,像NaCl、KCl、NaOH等,我们称其为或是易溶物。

有的溶解度较小,如CaSO4、Ca(OH)2等,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在0.01 g到1 g之间,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作物质,有的溶解度很小,像CaCO3、AgCl、AgS等,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小于0.01 g,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作物质。

这几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 的外表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离子受AgCl外表正、负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外表析出形成沉淀。

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时,即到达溶解平衡状态。

如AgCl 沉淀体系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gCl Ag++Cl-。

由于沉淀、溶解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响不能完全进展到底。

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习惯上将称为难溶电解质。

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响来说,0.1 g是很小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响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响完全了。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沉淀就达完全。

(3)溶解平衡特征①“动〞——。

②“等〞——。

③“定〞——。

④“变〞——。

(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内因:难溶物质本身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②外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方向挪动,但不变。

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挪动。

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参加一样的离子,使平衡向方向挪动。

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参加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响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方向挪动,但不变。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课题:溶解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能够运用溶解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溶解度的概念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3. 溶解度规律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发学生对溶解度的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溶解度的概念、单位及表示方法。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讲解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溶解度的影响。

(4)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

(5) 溶解度规律的应用:讲解溶解度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6)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溶解度规律的理解。

(7) 小结与讨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提出问题。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溶解度实验装置、溶液、试管、烧杯等。

2. PPT演示:用于辅助讲解,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反馈:1. 阶段性测验:对所学内容进行测验,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与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学生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来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整体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选修四溶解度教案的范本,希朥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学案

沉淀溶解平衡的学案一、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例 1 已知Ksp,AgCI= 1.56 10-10, Ksp,Ag2CrO= 9.0 10-12,试求AgCI 和A@CrC4的溶解度(用g/L表示)例2、把足量的AgCI放入1L 1 .0 mol /L的盐酸溶液中溶解度是多少?( g/L )二、溶度积规则例1、下列情况下,有无CaCO沉淀生成?( KspCaCO=2.8 10-9)(1)往盛有1.0 L纯水中加入0.1 mL浓度为0.01 mol /L 的CaCb和NaCO;(2)改变CaCl2和NaCO的浓度为1.0 mol /L 呢?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 x 10-5 mol/L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1、沉淀的生成例1、向1.0 x 10-3 mol L-1的&CrC4溶液中滴加AgNG溶液,求开始有Ag^CrQ沉淀生成时的[Ag+] =? CrQ f沉淀完全时,[Ag +]= ?例2、向0.1 mol L-1的ZnCL溶液HS气体至饱和时(H2S的浓度为0.1 mol L-1),溶液中刚有ZnS沉淀生成,求此时溶液的[H+] = ?2、沉淀的溶解例1:如果溶液中Fe3+和Mg+的浓度均为0.10 mol /L, 使Fe3+完全沉淀而使Mg+不沉淀的pH条件是什么?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B. 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I(s)Ag +(aq) + Cl _(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I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 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 K Sp(AgI)D.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 C2+> HCO、SO「,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2+ 2+Ca 、Mg2. 下列说确的是()A. 向N Q SQ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则SCf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Na +和C「,不含S Q「B. 心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 sp大的物质的小C. 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fSQ代替来洗涤BaSQ沉淀D. 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3 .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溶解度教学案

溶解度教学案

溶解度【重点难点解析】重点、难点: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基础知识精讲】1.溶解度(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水平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①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S =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100g 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a.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b.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的几种关系:a.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多少)b.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d.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强为101KPa 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2)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 ,溶剂质量为B ,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100S =B A 即:S =BA ×100g演变公式有:①C A =S S +100 ②C B =S +100100(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能够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绝大部分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溶解性与溶解度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水平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不溶)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而溶解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两者的关系为:【难题巧解点拨】例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准确的有( )A.t℃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B.t℃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C.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D.t℃时,把31.6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g分析对溶解度的定义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100g溶剂里;③达到饱和状态.以上三点缺一不可.A选项没提是否达到饱和状态;B选项没提在100g水里;C选项没有指出一定的温度.准确的说法是D.答案 D例2如果用S表示某物质20℃时的溶解度,那么下列式子表示微溶的是( )A.S>10gB.S>0.01gC.1g<S<10gD.0.01g<S<1g分析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通常把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大于0.01g小于1g的,叫做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答案 D例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2)当B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①,②,③,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解析曲线交点处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降温方法.答:(1)t1;大.(2)①增加溶质B;②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说明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应用如下:(1)给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2)给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给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5)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6)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任何一点都是不饱和溶液.例4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图中P点表示KNO3的溶液.(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解析理解溶解度曲线要掌握点的含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横坐标)的溶解度(纵坐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横坐标所示的温度下,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纵坐值);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答 (1)等于25℃; (2)小于25℃; (3)不饱和; (4)20g.。

课题9.2 溶解度(学案)(解析版)——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课题9.2 溶解度(学案)(解析版)——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课题9.2 溶解度(学案)1.(2020•百色)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食盐C.面粉D.泥沙【答案】B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D.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答案】D3.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氯化钠【答案】D4.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或溶剂名称.(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3)碘酒中的溶质是,溶剂是;(4)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是;(5)医用酒精的溶质是。

【答案】(1)氯化钠;(2)氢氧化钙;(3)碘;酒精;(4)硫酸铜;(5)酒精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判断方法和转化方法,了解结晶现象;2.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转化方法。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一、饱和溶液【实验9-5】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 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9-6】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进行如下操作: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一定溶剂”。

(若改变这两个前提条件,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

2.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思考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复习学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复习学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复习学案【考点透视】一、考点要求1.记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了解溶解度的含义,知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

3.认识溶解度曲线,能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4.认识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二、命题落点1.以选择、填空等形式考查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和方法,如例1。

2.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程度的考查,对影响溶解度因素的分析和认识的考查,如例2。

3.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认识与利用能力以及看图、识图能力的考查,如例3。

4.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分析及以此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例4。

例1.下列有关固态物质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将热饱和溶液降温时,一定会析出晶体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溶质为固态)如下几个关键: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②同种溶质溶解的量不能继续增加(但其它溶质可以继续溶解)。

比较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浓稀,一定要在同温下进行比较。

如A中未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也未指明是不是同种溶质,故不正确。

B中未指明“相同温度”,也不正确。

C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有些溶质的溶解度(如氢氧化钙)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故C不正确。

答案:D。

例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大家对于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6.2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及应用》复习学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6.2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及应用》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六章溶解现象复习第2课时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及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2.了解结晶现象以及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3.认识溶解度曲线及会应用溶解度曲线【学习重点】认识溶解度曲线及会应用溶解度曲线【学习难点】认识溶解度曲线及会应用溶解度曲线【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一)、物质的溶解性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2.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里,___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里,____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饱和溶液。

注意:将C a(O H)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不能通过降温方法,因为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2_______。

4.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1)饱和溶液__________是浓溶液,如________饱和溶液却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_________是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______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二)、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溶解度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含义: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4.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三个趋势,三种代表性物质)(2)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3)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4)同一温度,不同物质不同溶解度比较;(5)溶解度曲线上交点的含义;(6)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曲线外点的含义。

溶解度教学案第二课时

溶解度教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2《溶解度》教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

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____,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____。

2.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室温下,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____新课学习: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一、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仔细阅读溶解度的概念,找找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中的溶解能力。

(2)溶解性的强弱用_____表示。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质是没有的。

习惯上把难溶物质叫做“不溶”物质。

练习:将下列物质的溶解性填在表中3.固体溶解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1)决定因素:____和____本身的性质(2)外界因素:____。

一般固体物质的____越高,溶解度越大。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溶解度表:由实验测出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制成表格得到溶解度表。

练习:阅读p36溶解度表9-1,完成下列内容。

①NaCl在20℃的溶解度是____,在100℃时的溶解度是____;KNO3 在20℃的溶解度是____,在100℃时的溶解度是____。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九单元溶解度教案
教案一:认识溶解度
目标: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重点: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关系。

教学步骤:
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前几个单元学习的知识,了解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溶解的现象。

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它与溶解有什么关系?
2.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溶解
的溶质的质量或容积。

并与溶解的概念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计算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观察溶解
度曲线的走向。

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4.讨论交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溶解度与化学反应速度、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关系,开展小组讨论。

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溶解度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
主动探究溶解度的应用。

7.课后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查找相关资料并撰写小结;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记录。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概念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通过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度与其他化学知识的
关联,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溶解度学案

溶解度学案

《溶解度》学案一、复习回顾1、饱和溶液是指在______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_____________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叫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____________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稀溶液。

对于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_____________。

3、对于多数固体来说,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变成不饱和溶液。

4、一杯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

1、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叫______________。

2、物质溶解能力大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三、物质的溶解度1、度的定义:在___________下,某物质在_________溶剂(通常指水)中达到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_。

溶解度条件:___________ 标准:____________ 状态: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度的作用是定量表示物质___________的强弱,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

4四、练习1、判断:(1)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2)20℃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9.2《溶解度》学案

9.2《溶解度》学案

课题2 溶解度出题人:韩俊峰审核人:崔鹏课型:新授课出题时间:2012-12-10一、饱和溶液:1.[实验]教材p33-34“活动与探究”。

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gNaCl,搅拌再加5gNaCl,搅拌加热升温至50℃再加10 mL水,搅拌现象结论用KNO3代替NaCl再进行上述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 KNO3,搅拌再加入5g KNO3,搅拌加热升温至50℃再加入5g KNO3,搅拌,并继续加热升温至50℃冷却[小结]1.在一定_______下,在一定量的_______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般有如下转化规律:2.讨论:教材p35“讨论”。

[小结]在室温时,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与氯化钠的质量____ ___,但在温度升高时,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_____ __。

3.[视频] 海水晒盐的过程。

[小结]1.改变条件使原来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

2.在以上实验中,使硝酸钾结晶采用的方法是;在海水晒盐中,使氯化钠结晶采用的方法是。

4.[实验]在室温的条件下,将2g食盐和0.2g熟石灰分别放在10mL水中。

[小结]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5.[实验]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

[小结]饱和溶液是相对于某种溶质而言的,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其他溶质(选填“能”或“不能”)。

二、溶解度(一)固体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多少?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小结]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学生活动]教材p37“活动与探究”。

初中溶解度优秀教案

初中溶解度优秀教案

初中溶解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四要素(溶解度、温度、溶剂、溶质)。

2. 让学生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能够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解度的概念及四要素。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解度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强调溶解度的四要素:溶解度、温度、溶剂、溶质。

3. 探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内在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外部因素(温度、压力)。

4.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溶解度的变化。

例如,在不同温度下,观察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

5.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和应用:讲解溶解度曲线的基本含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溶解度曲线,并能够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解度的四要素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采用溶解度曲线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通过这份优秀教案,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解度这一概念,培养他们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9.2.2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三化学校本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9单元溶液_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

9.2.2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三化学校本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9单元溶液_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节要点】 1.能看懂溶解度曲线,能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 【课前预习】 1.将课本第36页表9-1中的数据绘制在下图中。

要求每种物质画一条曲线,先描点,点的横坐标是温度,2.查阅上表,说出85℃时,上述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课本第37页图9-12、图9-13,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等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也有像氢氧化钙这样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

硝酸钾的溶解度在10℃时是_________,在90℃时是___________,温度升高了80℃,溶解度变化了_______; 氯化钠的溶解度在10℃时是________,在90℃时是_______,温度升高了80℃,溶解度变化了_______; 硝酸钾溶解度变化的幅度远远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氯化钠溶解度变化的幅度,反应在溶解度曲线上,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平缓,斜率小。

4.阅读课本第38页,简述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如何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时氨气溶解度700,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500,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压强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对气体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溶解度
课前预习学案
知识回顾:
1、浓溶液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填“一定”或“不一定”)
2、现有一瓶饱和的石灰水,若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

若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又可采取的方法是,
因此只有指明和时,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夏天人们喜欢喝的碳酸饮料、啤酒等,打开瓶盖后,它内部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自主学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单位是。

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xK b1. C o m
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

应用溶解度
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

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

4、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5、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和一定时,
气体溶解在里,达到时的。

课中实施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会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会查阅溶解度曲线。

3、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态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其溶解度曲线
教学难点:固态物质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w W w . x K b 1.c o M
在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为什么硝酸钾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而石灰水却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呢?
[新知探究]: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在理解溶解度时要紧紧抓住下列其四要素,这四要素间缺一不可。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2)标准:在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或形成饱和溶液)(4)单位:克
2、意义: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或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最多所能溶解溶质的克数。

如20℃NaCl的溶解度是36 g。

它的意义是:。

3、影响因素:只与温度这一外在因素有关
基础练习: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

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现将20gKCl溶于20℃的50g水中,
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液的质量为
二、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绘制
根据课本表9-1,请同学们任选一种物质,绘制它的溶解度曲线。

曲线上的点表示:线表示:
讨论与思考:从图9—12和图9—13的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如_;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______;
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 __,如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通过不同物质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
法。

;(4)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5)根据溶解度
曲线进行有关的计算等。

基础练习: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
①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③a点表示的含义是
④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由t3℃降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X| k |B| 1 . c| O |m
三、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交流与讨论:1、夏天打开汽水盖时,为什么有大量气泡冒出?
2、喝汽水后,为什么会打嗝?
结论: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大小,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检测反馈]:1、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⑤压强,其中影响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A.①⑤B.①②⑤C.①②D.③④⑤
2、t℃时,18g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g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
钾的解度是
3、左图时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的升高而
课后拓展学案
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5
B、溶液:溶剂=5:6 w W w . x K b 1.c o M
C、溶剂:溶质=6:5
D、溶液:溶质=6:1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 、增大压强 B、加入溶液 C、升高温度 D、加入溶质
3、25 ℃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A物质,6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
A 、A>
B B 、 A=B
C 、A<B D、无法确定
4.(2012山东聊城)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30g
C.t 2℃时,甲溶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答案:B
5.(2012年广东广州)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
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20℃时向lOOg 水中加入30g 氯化钠,所得溶

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
述溶液蒸发掉50g 水后恢复到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_____g
(2)向A 、B 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g 水,分别配成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10℃,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答案】(1)饱和;12; (2)B ;
6.(2012年江苏连云港)右图为NaCl 、KNO 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 3)。

⑴20℃时,KNO 3的溶解度是 ▲ g ,以下
实验中:
加2.5g KNO 3
搅拌(20℃) 10mL x 再加2.5g KNO 3 搅拌(20℃) y 升温 至50℃ 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⑵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
是▲ 或▲ 。

⑶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1)31.6 Y (2)蒸发溶剂至饱和加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X k B 1 . c o m
全品中考网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