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优秀课件PPT】共2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41a91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4.png)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不懂就要问》PPT课件 【(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不懂就要问(25张PPT)
![不懂就要问(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6eac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c.png)
孙中山想:这样 地背,有什么用呢?
我来学字词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形容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老师已经解释得这样清楚了,你怎么还糊里糊涂的。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 。
鸦雀无声
我来学字词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私塾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背诵为主,而且气氛严肃,大不同于今天形式多样、氛围活跃的课堂。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对比。
用反问的句式说明孙中山想知道书中意思的愿望十分强烈。
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要像孙中山学习,勤学好问,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桌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第二部分(4-7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们讲解这段话的意思。第三部分(8-9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鹊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 变得鸦雀无声。
霎时
我来学字词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一阵雷声过后,霎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1)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内容说清楚。(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识写,整体感知
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为了 ,大胆地 ,最终先生 的故事,赞扬了他 的学习态度。
我来学字词
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形容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老师已经解释得这样清楚了,你怎么还糊里糊涂的。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 。
鸦雀无声
我来学字词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鸣叫都没有了。形容非常寂静。
私塾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背诵为主,而且气氛严肃,大不同于今天形式多样、氛围活跃的课堂。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对比。
用反问的句式说明孙中山想知道书中意思的愿望十分强烈。
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要像孙中山学习,勤学好问,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桌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第二部分(4-7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们讲解这段话的意思。第三部分(8-9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鹊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 变得鸦雀无声。
霎时
我来学字词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一阵雷声过后,霎时下起了倾盆大雨。
(1)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内容说清楚。(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识写,整体感知
课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为了 ,大胆地 ,最终先生 的故事,赞扬了他 的学习态度。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4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1abb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b.png)
先:拿着戒尺 厉声 后:收起戒尺 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好学上进 认真执着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 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你从这段话中看到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善于思考,敢于提问。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头一次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 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态度诚恳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课堂里为什么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以前从没人敢向先生提问。孙 中山这一问,简直如“开天辟地”一般, 大家不知道先生会怎样做,都认为先生 会惩罚多问的同学,所以大家谁也不敢 出声,怕受到先生责罚。
学贵有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 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的 事例。
重难点
“不懂就要问”,孙中山是怎么问的?
来
流
到
利
学
背
校
诵
有
什
壮
么
起
用
胆
呢
子
?
交流体会 第一次学习略读课文有什么体会?
主题概括
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 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 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 好问的精神。
背得起劲的样子。
多音字
bèi(背诵()背书)
背 bēi(背包()背着)
例:我从背( bēi )包里拿出语文书,然 后开始练习背( bèi )诵今天学习的古诗。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0张PPT).ppt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20585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7.png)
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 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
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要求:
1.自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 意就行。 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 解,也没有关系。
自读课文
词语积累(带有身体器官名称的词语)
摇头晃脑 挤眉弄眼 抓耳挠腮 张牙舞爪 手舞足蹈 心明眼亮
自读提示
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孙中山提
④
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 什么会⑤ 有这样的变化?
⑥
⑦
戒尺
“戒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师 惩戒学生的木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孙中山完成了先生布置 的任务,他渴望进一步理解 所背的文章内容,善于思考、 敢于提问,所以先生改变了 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 中的内容。
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 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多音字
ái:挨饿 挨板子 挨 āi:挨近 挨家挨户
bèi:后背 背井离乡
背
bēi:背包 背黑锅
quān:圈点
圈
juān:圈猪 圈鸡
近义词
照例——(照常) 练习——(训练)
流利——(流畅) 稀里糊涂——(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摇头摆尾) 霎时——(瞬间)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道理——(原理)
一字不漏——(疏而不漏) 详细——(明白)
反义词
流利——(结巴) 稀里糊涂——(明明白白) 详细——(粗略) 摇头晃脑——(正襟危坐) 认真——(草率)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一字不漏——(漏洞百出)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9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c60f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c.png)
如果有个别的字 不认识、个别的词 语不理解,也没有
关系。
观察课本7-8页,找一找:
略读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还有哪些不同呢?
1、课文前面多了学习提示。阅读学习提示,就能 明确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2、没有要求写的字,没有课后题。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 词语和句子。
《大青树下的小学》 初步尝试寻找有新鲜感的词句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 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 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为了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这个道
理,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小物)时候在
为了
(事件)
(地点读)书, 的故事。
这个例子有 什么特别之处?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
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
为“中华民国国父”。 有人做过统计:在中国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道路约三百多条, 其中叫中山路的道路占了一半 以上,这种现象在世界上非常 罕见。
古代家庭和教师个人开办的教学场所。
私塾
私塾
戒尺
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 博学而严厉,在三味书屋里, 不但有戒尺,还有罚跪。
郭沫若小时候也受到过 老师“戒尺”的惩戒。
旧时私塾先生 对学生施行体罚 所用的木板。
戒尺
学认字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在词语里 读轻声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孙中山提问晃是脑冒高着声风念险书的的,同浏学览吓课文,
找句子。
呆了,课堂里霎时变
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
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
来,问:“先生,您刚才让 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1张PPT)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1503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9.png)
说得快而清楚。
形容对事情一点儿也不明白。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我感觉很有乐趣的样子。
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声音严厉。
明白 Hale Waihona Puke 稀里糊涂 万籁俱寂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划分段落。
练习
糊涂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锦囊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先生:相当于现在的老师。
“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样的读书方式很特别。
讲授新课
私塾
我会读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涂 呆 戒 厉 挨 楚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我会认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背诵
例子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 bèi )诵。
晶晶从背( bēi )包里拿出课本,朗读了一遍,便开始大声背( bèi )诵起来。
本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整体感知
“私塾、先生、戒尺”这几个词很陌生。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不懂就要问》,一起去看看孙中山先生幼年时有什么了不起的品质吧……
字词乐园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quān)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他在那块空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 quān ),准备在那儿盖一个羊圈( juàn ),把羊圈( juān )起来。
形容对事情一点儿也不明白。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我感觉很有乐趣的样子。
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声音严厉。
明白 Hale Waihona Puke 稀里糊涂 万籁俱寂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划分段落。
练习
糊涂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锦囊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先生:相当于现在的老师。
“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样的读书方式很特别。
讲授新课
私塾
我会读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涂 呆 戒 厉 挨 楚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我会认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背诵
例子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 bèi )诵。
晶晶从背( bēi )包里拿出课本,朗读了一遍,便开始大声背( bèi )诵起来。
本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整体感知
“私塾、先生、戒尺”这几个词很陌生。
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不懂就要问》,一起去看看孙中山先生幼年时有什么了不起的品质吧……
字词乐园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quān)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他在那块空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 quān ),准备在那儿盖一个羊圈( juàn ),把羊圈( juān )起来。
《不懂就要问 》课件 (共24张PPT)
![《不懂就要问 》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a14c2fb52acfc789ebc993.png)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糊里糊涂
鸦雀无声
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什 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划出相关的词句,也可以简单 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我找到的句子是______,我 从______体会到了_________。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 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 地背出昨天学过的课文。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 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 地背出昨天学过的课文。
•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
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5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eb79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8.png)
词语扩展。
AABB式拟声词:咿咿呀呀 叮叮当当、乒乒乓乓、滴滴答答、叽叽喳喳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摇头晃脑 摇头摆尾、察言观色、聚精会神
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阅读图书中《一束红色的报春花》《背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小组交流。 2.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著作《物种 的起源》是生物学史上的转折点,你能说说达尔文取得杰出成 就的原因吗?
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对先生和同学的反应 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老师和同学的反应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 作用是: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 著的态度。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 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感谢各位聆听
学问学问, ( 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
得。
走近人物
孙中山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心理描写:他乐于思考,令人佩服。
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 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 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 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 我讲讲吧!”
不懂 发展:大胆提问 得到肯定 就要问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7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fcc31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7.png)
课文结构
不 私塾读书 从来不讲
懂
糊里糊涂背 没用
勤
就 要
敢于 提问
壮着胆子
讲讲——同学们 吓呆
先生 讲的认真
学 好 问
问
不懂就问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流利地背书 不求甚解
* 不懂就要问
死板地背书 有什么用呢? 勤于思考 敢于提问
勇敢地提问 先生讲解
随堂小测 巩固提升
一、会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_妹__妹__糊__里__糊__涂__地__忘__记__了__考__试__的__时__间__。
圆圈
jiè
戒尺
duàn
一段
lì
厉声
背
bèi(背诵) bēi(背包)
我背(bèi)诵完课文, 把书都放到了背(bēi)包 里。
挨打
词语理解
咿咿呀呀:形容声音,课文中指学生们的读书声。 照例:按照以前的惯例。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_向__先__生__提__问__ 的故事。
4 课文的主题句是:
_学__问__,__学__问__,__不__懂__就__要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问题
三品:品味描写孙中山语言和心理活动 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孙中山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我们体 会到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 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不懂就要问
练习
课文赏析
Happy Time
学习中你遇到过不会的问题吗?你 敢大声提问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 孙中山小时候“刨根问底”的小故事。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2张PPT)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ee43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2.png)
认读生字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i
jiè
lì
ái
chǔ
糊涂呆戒厉挨楚
多音字
bèi ①脊背,躯干后部从肩膀到
_b_è_i_背影 后腰的部分;②物体的反面或后
背
面;③背对着。
_b_ē_i_背负 bēi 只表动作义,着重指人用背
驮东西以及负担、承受。
文章结构
不 懂
起因 → 私塾读书,只背不讲
勤 奋
就 经过 → 勇敢提问,先生讲解 、
要 问
结果 →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好 学
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孙中山小时候学习勤奋,不懂就问。 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只 要我们勤思考、敢于问,也会成为有学问 的小“老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 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吧。
•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 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 有的同学( 有的同学(
有的想:(
), ), )
• 有的小声嘀咕 :(
)
。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 道:“你会背了吗?”
从“厉声”可以看出先生很愤怒。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 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主题归纳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 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责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 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_认__真__读__书_、__勤__学__好__问的精神。
不懂就要问
第3课 不懂就要问课件(21张PPT)
![第3课 不懂就要问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da9a4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9.png)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了孙中山告知同学不懂 就要问的道理。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 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认 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私·塾(s√hú
shóu)先生手里总拿着一把戒 ·
(j√iè
xiè)尺,要学生背诵(sòn ·
五、快乐阅读。
列宁不懂就问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就聪颖过人,他 5岁开始读书识字,9岁考入中学。列宁爱好文学、 历史和外语,能够熟练地掌握几国语言,在校学习 期间一直是优等生,中学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 列宁能获得优秀成绩,除了努力之外,不懂就问的 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 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 “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学习这件事情的呢?和同学们 进行讨论,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孙中山读私塾,上课时 先生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孙中山背出书中的内容 后,要求先生讲授这段书的意思,先生经过对孙中山的一 番考验后满足了他的要求。
sò√ng)课
文,当孩子们欺侮他糊·涂(t√ú tù)想偷懒时,
就会挨 (āi ·
√ái)他的打,可见他对孩子们的
学习情况是很清楚· (c√hǔ chù)的。
二、给形近字组词。
例 ( 惯例 ) 列 ( 列队 ) 厉 ( 严厉 ) 历 ( 历史 )
练 ( 练习 ) 炼 ( 锻炼 )
即 ( 立即 ) 既 ( 既然 )
语段分析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 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认 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私·塾(s√hú
shóu)先生手里总拿着一把戒 ·
(j√iè
xiè)尺,要学生背诵(sòn ·
五、快乐阅读。
列宁不懂就问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就聪颖过人,他 5岁开始读书识字,9岁考入中学。列宁爱好文学、 历史和外语,能够熟练地掌握几国语言,在校学习 期间一直是优等生,中学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 列宁能获得优秀成绩,除了努力之外,不懂就问的 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壳郎 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 “屎壳郎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学习这件事情的呢?和同学们 进行讨论,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孙中山读私塾,上课时 先生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孙中山背出书中的内容 后,要求先生讲授这段书的意思,先生经过对孙中山的一 番考验后满足了他的要求。
sò√ng)课
文,当孩子们欺侮他糊·涂(t√ú tù)想偷懒时,
就会挨 (āi ·
√ái)他的打,可见他对孩子们的
学习情况是很清楚· (c√hǔ chù)的。
二、给形近字组词。
例 ( 惯例 ) 列 ( 列队 ) 厉 ( 严厉 ) 历 ( 历史 )
练 ( 练习 ) 炼 ( 锻炼 )
即 ( 立即 ) 既 ( 既然 )
语段分析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4张PPT)
![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b08ce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3.png)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 地方。
会认字
背诵 照例 圈出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糊里糊涂
易读错字
duàn
段 段落 不择手段
liàn
练 练笔 军事训练
易读错字
dāi
呆 发呆 目瞪口呆
jiè
戒 戒备 戒骄戒躁
“不懂就要问”,孙中山是怎么问的?
先
来 到 学 校
流 利 背 诵
生
有
念
什
一
么பைடு நூலகம்
句
用
学
呢
生
?
壮 起 胆 子
念
一
句
孙中山小时候是怎么上课的?
私塾
不求甚解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 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 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 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知 道书里的意思,而是不敢向 先生提问,孙中山能主动提 出要求实在难能可贵。
➢ 默读第8~9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想 象画面读一读,并交流。
⑨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要学习就要学懂,不懂就该问个明白!
文章中心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当时教育环境的反思。在传统 教育环境中,老师通常被视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权威的象征, 学生很少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然而,这种教育方 式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不利于他们的全面 发展。
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为什么和前 面不一样?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 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a827a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6.png)
学问学问, ( 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 也值得。
课后作业
➢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家
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 一读。
拓展延伸
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不懂就问”的故事吗?
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 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 他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 要问?”孔子回答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呢?”
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初步感知
课文可以分成几山小时候如何上学。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孙中山在课堂上问老师背的书是 什么意思。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孙中山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精读课文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
学贵有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 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的 事例。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 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课堂小结
在过去,老师只教学生背诵课文,从不讲授课 文里面的意思,也不提倡学生发言,因此很多时候, 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的想法是否全面、正确并不清楚。 而现在,我们的课堂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积极思考, 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希望大家在平时 的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做到不懂就要问。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孙中山 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
自主识字
hú
tú
dāi
jiè
糊涂呆戒
课后作业
➢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家
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 一读。
拓展延伸
你能给大家讲一个“不懂就问”的故事吗?
孔子学问渊博,被人们尊为“圣人”,可是仍虚心向别 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 他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 要问?”孔子回答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呢?”
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初步感知
课文可以分成几山小时候如何上学。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孙中山在课堂上问老师背的书是 什么意思。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孙中山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精读课文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
学贵有疑。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 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的 事例。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 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课堂小结
在过去,老师只教学生背诵课文,从不讲授课 文里面的意思,也不提倡学生发言,因此很多时候, 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的想法是否全面、正确并不清楚。 而现在,我们的课堂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积极思考, 与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希望大家在平时 的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做到不懂就要问。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孙中山 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
自主识字
hú
tú
dāi
jiè
糊涂呆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 在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
会背了吗?”
十分生气:以为孙中山是不想背书。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 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 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个人简历:/jianli/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私塾先生教学的特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从不讲解。 这也是孙中山勇敢提问的故事发生的原因。
默读2自然段: 找出具体语句说说孙中山为什么要提问?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hú)里糊涂(tú)地背,有什么用呢?
反问句
因为不懂才提问
描写孙中山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孙中山不满足于只流利 地背诵,还要进一步理解所背的内容。
3 不懂就要问
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都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 吧?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 小时候遇到不懂的事情,很爱问“为什 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他小时候上 学的故事吧!
人物简介
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民主革命先 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 港西医书院,后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言 推翻清朝。1905年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 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1 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根据其生前遗 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状元成才路
第三部分( 8-9 ):_学__问__学__问__,__不__懂__就__问_____。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名读第1自然段,回答: 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校教学有什么不同?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 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 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刘开
课后作业
➢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家
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 一读。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是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人生若是执于一念,那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也就会自在于心间。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我从来没有招惹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为什么半途而废?
手抄报:/shouchaobao/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i/
被其感动:孙中山背诵熟练,对待学习认真、执著。
朗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话的作用?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 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 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用孙中山的回答结尾,既照应了题 目,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 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读书刻苦 勤学好问
层次梳理 发生:私塾里上课 只背不讲
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学生读书吟诵的姿态。
【霎时】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这里形容同学们都被孙中 山 【厉声】(说话问)问声题音的严行厉为地震。住、吓住了。
【道理】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
【详细】以有大量的细节为特征的。
【认真】严肃对待,不马虎。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记叙的是 孙中山 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 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 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 的故事。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 1 ):_私__塾__读__书__,__熟__读__背__诵_____。
第二部分( 2-7 ):_大_状元成_才胆路 __提__问__,__得__到__讲__解_____。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
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词语对对碰
照例——照常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厉声——大声 糊里糊涂——稀里糊涂
流利——结巴 照例——破例 糊里糊涂——明明白白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详细——粗略 认真——马虎
妙解课文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朗读课 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 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 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不懂 发展:大胆提问 得到肯定 就要问
乐于思考 敢于提问 追求真理
结果:敢于打破惯例的动力
主旨归纳
课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不懂 就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于思考、敢于提 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个故 事启发我们,在学习上不能不懂装懂,要做到 不懂就要问。
拓展延伸
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我会认
bèi sòng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背诵例圈段练糊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涂呆戒厉挨楚
bèi sòn呆
lì
照例
liàn
练习
jiè
戒尺
quān
圈出
hú
tú
糊里糊涂
lì
严厉
ái
chǔ
挨打 弄清楚道理
多音字
bèi(背诵()背书)
背 bēi(背包()背着)
例:我从背( bēi)包里拿出语文书,然 后开始练习背( bèi )诵今天学习的古诗。
juǎn(圈在)
圈 juàn(圈养) quān(圈子)
例:农村里养土鸡大都是在郊外圈(quān) 一块地,把鸡圈(juǎn)起来,实行圈 (juàn)养。
词语解释
【咿咿呀呀】指小孩子学话的声音。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 【糊里糊涂】形容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