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分类及编码

合集下载

中医疾病分类编码

中医疾病分类编码

外科癌病
BWA

BWA010 石瘿
BWA020 茧唇
BWA030 失荣
BWA040 乳癌
BWA050 肾癌翻花
BWA060 锁肛痔
外科其他
BWV
病类
BWV010 疝气
BWV011 水疝
BWV012 狐疝
BWV020 肠痈
水火烫伤/冻疮/破伤风/毒虫咬伤/毒蛇咬伤/蜈蚣螫伤/蜂螫伤/水
BWV000 蝎螫伤/水狗咬伤
BFY140 经行眩晕
BFY150 经行身痛
BFY160 经行口糜
BFY170 经行风疹块
BFY180 经行吐衄
BFY190 经行泄泻
BFY200 经行浮肿
BFY210 经行情志异常
BFY220 绝经前后诸
BFD
带下病类
BFD010 带下病
BFR
妊娠病类
BFR010 妊娠恶阻
BFR020 妊娠腹痛
BFR030 胎漏
BNW130 烂喉痧
BNW140 疫毒痢
BNW150 太阳
BNW160 少阳
BNW170 阳明
BNW180 太阴
BNW190 少阴
BNW200 厥阳
BNW000 痢疾/疟疾/霍乱
BNC
虫病类
BNC000 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囊虫
内科瘤病
BNL

BNL000 内科瘤
BYB080 胞虚如球
BYB090 上胞下垂
BYB100 胞轮振跳
BYB110 目剳
BYB120 睑内结石
BYB130 眼丹
BYB140 胞睑外翻
BYB150 胞肉粘轮

中医症候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候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候分类与代码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
中医病证分类编码简介
中医病证分类编码是一套符合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中医疾病分类和代码系统,以满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病案管理、卫生统计、出版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并有利于提高中医
医疗质量,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加强与国际医学的交流、接轨,使中医学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表3续
中医证候分类与代码表
证候标识符、证候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表4 证候标识符、证候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证候类目名称、证候属性名称和代码表
表5 证候类目名称、证候属性名称和代码表
表 5完
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表6 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表6 续。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新版摘要:I.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背景与意义A.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定义和作用B.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发布背景II.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特点A.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修订过程B.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相较于旧版的变化C.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优势和应用价值III.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重要意义A.对中医诊疗规范化的重要作用B.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C.促进中医国际化进程IV.实施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挑战与应对策略A.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B.患者对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C.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正文: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中医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修订了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医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需要,借鉴了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经验,遵循了国家卫生行业编码标准的规定。

与旧版相比,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病证分类、编码体系、编码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一是推动中医诊疗规范化,通过统一病证分类和编码,有助于规范中医病历书写、提高中医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二是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为中医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三是促进中医国际化进程,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符合国际编码标准,有利于中医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传播与发展。

在实施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克服操作习惯、信息化系统改造等方面的挑战,提高对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新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最新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表ZBF060 风邪热毒证ZBFP10 风盛脾虚证ZBFD 风、毒证类ZBFR 风、热证类ZBFD00 风毒证ZBFROO 风热证ZBFD10 风毒入里证ZBFR01 风热偏盛证ZBFD20 风毒在表证ZBFR02 风重于热证ZBFH 风、寒证类ZBFR03 热重于风证ZBFH00 风寒证ZBFR04 风热俱盛证ZBFH10 风寒袭表证ZBFR10 风热壅盛证ZBFH11 风寒外袭证ZBFR20 风热袭表证ZBFH20 风寒束表证ZBFR21 风热外袭证ZBFH30 风寒化热证ZBFR22 风热外袭,肺经有热证ZBFH40 风寒闭肺证ZBFR23 风热外侵证ZBFH41 风寒束肺证ZBFR24 风热外犯证ZBFH50 风寒犯肺证ZBFR30 风热在表证ZBFH51 风寒袭肺证ZBFR40 风热化火证ZBFH60 风寒犯目证ZBFR50 风热犯肺证ZBFH70 风寒阻络证ZBFR60 风热闭肺证ZBFH80 风寒痹阻证ZBFR61 风热闭肺,心气虚衰证ZBFH90 风寒湿阻证ZBFR70 风热客睑证ZBFH 91 风寒湿痹证ZBFR80 风热上犯证ZBFH92 风寒湿邪证ZBFR81 风热上扰证ZBFM 风、湿证类ZBFR82 风热上攻证ZBHM20 寒湿阻滞证ZBS010 暑厥证ZBHM30 寒湿瘀滞证ZBSF 暑、肺证类ZBHM40 寒湿瘀郁证ZBSF10 暑伤肺胃证ZBHM50 寒湿蕴肤证ZBSF20 暑伤肺络证ZBHM60 寒湿困脾证ZBSF30 暑犯肺卫证ZBHM70 寒湿入络证ZBXM 暑、湿证类ZBHM80 寒湿阻络证ZBXM00 暑湿证ZBHJ 寒、经络证类ZBXM10 暑湿袭表证ZBHJ10 寒滞经络证ZBXM20 暑湿在表证ZBHP 寒、脾证类ZBXM30 暑湿内蕴证ZBHP10 寒邪犯胃证ZBXM31 暑湿内蕴,寒邪束表证ZBHP11 寒邪客胃证ZBXM40 暑湿热蕴证ZBHV 寒、气证类ZBXM50 暑湿蕴结证ZBHV10 寒凝气滞证ZBXM60 暑湿交阻证ZBHV20 寒凝气聚证ZBXM70 暑湿困脾证ZBHR 寒、热证类ZBXM71 暑湿伤脾证ZBHR10 寒热错杂证ZBXM80 暑湿困阻中焦证ZBHR20 表寒里热证ZBXM90 暑湿困伤心脾证ZBHR21 外寒内热证ZBXMA0 暑湿弥漫三焦证ZBHT 寒、痰证类ZBSJ 暑、津液证类ZBHT10 寒饮停肺证ZBSJ10 暑伤津气证ZBHT20 寒饮伏肺证ZBSR 暑、热证类ZBM010 湿困中焦证ZBMR70 湿热动血证ZBM020 湿郁三焦证ZBMR80 湿热酿痰证ZBM030 湿邪外感证ZBMR81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ZBM040 湿邪蕴积证ZBMR90 湿热浸淫证ZBM050 湿邪浸渍证ZBMR91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证ZBMD 湿、毒证类ZBMRA0 湿热伤胃证ZBMD00 湿毒证ZBMRB0 湿热伤阴证ZBMD10 湿毒侵淫证ZBMRC0 湿热上蒸证ZBMD20 湿毒蕴结证ZBMRD0 湿热下注证ZBMD30 湿毒蕴肤证ZBMRD1 湿热下注,膀胱滞涩证ZBMD40 湿毒中阻证ZBMRD2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证ZBMF 湿、肺证类ZBMRD3 湿热下注,肝胆湿热证ZBMF10 湿阻肠道证ZBMRE0 湿热蕴结证ZBMF11 湿阻肠道,传导ZBMRE1 湿热蕴阻证失司证ZBMJ 湿、经络证类ZBMRF0 湿热蕴蒸证ZBMJ10 湿阻盘络证ZBMRF1 湿热薰蒸证ZBMJ20 湿邪阻络证ZBMRG0 湿热蕴毒证ZBMP 湿、脾证类ZBMRG0 湿热蕴伏证ZBMP10 湿脾胃证ZBMRM0 湿热蕴肠证ZBMRJ0 湿热壅盛证ZBMRK0 湿热壅结证ZBUDB0 火毒外泄证ZBR180 热盛动风证ZBUDC0 胎火蕴毒证ZBR181 热极生风证ZBUJ 火、经络证类ZBR190 热邪内郁证ZBUJ10 虚火灼络证ZBR200 热结血室证ZBUR 火、热证类ZBR210 邪热炽盛证ZBUR10 火热炽盛证ZBR220 邪热留恋证ZBUR20 火热伤阴证ZBR230 邪热郁蒸证ZBUR21 火热伤津证ZBR240 邪热壅结证ZBUR30 火热扰心证ZBR250 邪热内扰证ZBUR40 火热邪毒壅盛证ZBR251 邪热内陷证ZBUY 火、阴证类ZBR252 邪热内闭证ZBUY10 火盛伤阴证ZBR260 邪热传里证ZBUY20 郁火伤阴证ZBR261 邪热传里,肺胃热盛证ZBR 热证类ZBR270 邪热未清证ZBR000 热证ZBR271 邪热未清,阴液亏损证ZBR001 热邪偏盛证ZBR280 邪郁化热证ZBR010 热盛酿脓证ABRD 热、毒证类ZBR020 热盛肉腐证ABRD00 热毒证ZBR030 热炽腑实证ABRD01 邪毒热证ZBR040 腑实热结证ABRD10 热毒炽盛证ZBR050 热入胞宫证ABRD11 热毒炽盛,邪入营血证ZBRDF0 热毒酿脓证ZBRSA0 热伏少阳证ZBRDG0 热毒伤阴证ZBRSB0 热郁少阳证ZBRDG1 热毒伤津证ZBRX 热、心证类ZBRDH0 热毒火盛证ZBRX10 热陷心包证ZBRDM0 胎毒蕴热证ZBRX20 热闭心包证ZBRF 热、肺证类ZBRX21 热闭心包,血络瘀滞证ZBRF10 热伤肺津证ZBRX30 热入心包证ZBRF20 热伤肺络证ZBRX31 热入心包,阳明腑实证ZBRF30 热客肺经证ZBRX40 热在心营证ZBRF40 热犯肺胃证ZBRX41 热在心营,下移小肠证ZBRF50 热壅肺窍证ZBRX 热、血证类ZBRF60 热入肺卫证ZBRXA0 热盛血瘀证ZBRF61 热在肺卫证ZBRXB0 热盛动血证ZBRF70 热蕴大肠证ZBRXC0 热迫血证ZBRF80 热结肠燥证ZBRXD0 热结血瘀证ZBRF90 热邪犯肺证ZBRXE0 热与血结证ZBRFA0 热邪壅肺证ZBRXF0 热入血结证ZBRG 热、肝证类ZBRX 热、血分证类ZBRG10 热郁胆腑证ZBRXL0 热入血分证ZBRJ 热、经络证类ZBRXL1 热在血分证ZBRJ10 热盛伤络证ZBRY 热、阴证类ZBRJ20 热蕴络瘀证ZBRY10 热盛伤阴证ZBX030 邪阻膜原证ZBXJ30 邪窜经络证ZBX031 邪伏膜原证ZBXJ 邪、厥阴证类ZBX040 外邪侵入证ZBXJA0 邪犯厥阴证ZBXP 邪、脾证类ZBX041 外邪侵入,热毒炽盛证ZBX050 温邪内陷证ZBXP10 外邪犯胃证ZBX060 余邪未尽证ZBXV 邪、气分证类ZBX061 余邪未尽,痰瘀ZBXV10 邪入气营证滞络证ZBX070 余邪留恋证ZBXV11 邪在气营证ZBX071 余邪留恋,气阴ZBXV12 邪入气营,热毒内陷证两伤证ZBX080 余邪扰目证ZBXV13 邪入气营,热毒内蕴证ZBX090 正盛邪实证ZBXV20 邪入气分证ZBX100 正虚邪恋证ZBXV21 邪在气分证ZBX101 正虚邪恋,肺脾ZBXS 邪、少阳证类气虚证ZBXS10 邪郁少阳证ZBX102 正虚邪恋,风内扰动证ZBXS10 邪入少阳证ZBX103 正虚邪恋,痰蒙清窍证ZBX104 正虚邪恋,阴虚ZBXS21 邪在少阳证肺热证ZBXU 邪、火证类ZBX105 正虚邪恋,余热未清证ZBX110 正虚邪留证ZBXU10 邪郁化火证ZBXYA1 邪在营血证ZBYP10 宿食伤脾证ZBXYB0 邪入营分证ZBYP20 食滞胃肠证ZBXYB1 邪在营分证ZBYP30 乳食伤胃证ZBV 情志证类ZBYP40 积滞伤胃证ZBV010 情志郁结证ZBYT 饮食、痰证类ZBV011 情志抑郁证ZBYT10 食滞痰阻证ZBV020 情志内伤证ZBYT20 食浊阻滞证ZBV030 情志失调证ZBW 外伤证类ZBV040 忧郁伤神证ZBW000 外伤证ZBV050 惊恐证ZBW010 跌仆伤胎证ZBV060 惊恐伤神证ZBW020 皮肉破损证ZBV070 惊恐惊厥证ZBW030 眼珠破损证ZBV080 惊恐痉厥证ZBW031 眼珠破损,风邪乘袭证ZBV090 暴受惊恐证ZBWJ 外伤、经络证类ZBV100 惊恐惊风证ZBWJ10 外伤损络证ZBVP 情志、脾证类ZBWJ20 外伤目络证ZBVP10 思虚伤脾证ZBWX 外伤、血证类ZBVV 情志、气证类ZBWX10 外伤血瘀证ZBVV10 惊恐气逆证ZBWX11 外伤瘀滞证ZBVS 情志、肾证类ZBWX20 鼻伤衄血证ZBVS10 惊恐伤肾证ZBC 虫证类ZBVS11 恐惧伤肾证ZBC010 虫积证ZBCF 虫、肺证类ZYYD 阴、毒证类ZBCF10 虫邪犯肺证ZYYD10 阴毒外发证ZBCF20 虫扰于肠证ZYYD20 阴虚毒恋证ZBCF30 虫积肠道证ZYYF 阴、肺证类ZBCP 虫、脾证类ZYYF10 阴虚肺热证ZBCP10 虫积伤脾证ZYYF20 阴虚肺燥证ZBCM 虫、湿证类ZYYF30 阴虚肠燥证ZBCM10 虫湿壅络证ZYYG 阴、肝证类ZBCT 虫、痰证类ZYYG10 阴虚肝旺证ZBCT10 虫痰互结证ZYYG20 阴虚风动证ZYYH 阴、寒证类ZY 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ZYY 阴证类ZYYH00 阴寒证ZYY010 亡阴证ZYYH10 阴寒凝聚证ZYY020 阴闭证ZYYH11 阴寒凝滞证ZYY030 伤阴证ZYYH20 阴寒内闭证ZYY040 腑实阴伤证ZYYH21 阴寒内结证ZYY050 久病伤阴证ZYYM 阴、湿证类ZYYM10 阴虚湿热证ZYY051 久病伤阴,虚火上炎证ZYY060 疹后阴伤证ZYYP 阴、脾证类ZYY070 真阴衰竭证ZYYP10 阴伤胃败证ZYYA 阴、阳证类ZYYV 阴、气证类ZYV140 气郁证ZYVT11 气滞痰郁证ZYV150 气滞证ZYVT12 气痰阻证ZYV160 气脱证ZYVT20 气滞痰瘀证ZYV170 清气不升证ZYVT30 气滞水停证ZYV180 上气不足证ZYVT40 气虚水停证ZYV190 元气衰败证ZYVT50 气虚痰结证ZYV200 元气败脱证ZYVT51 气虚痰滞证ZYV201 元气败脱,心神ZYVT60 气郁痰凝证散乱证ZYV210 元气不足证ZYVT61 气郁痰结证ZYV211 元气不足,阴血ZYVT70 气郁痰阻证亏损证ZYV220 元气亏虚证ZYVU 气、火证类ZYV230 中气不中证ZYVU10 气火郁结证ZYVU20 气郁化火证ZYV231 中气不足,膀胱失约证ZYV240 中气亏虚证ZYVX 气、血证类ZYV250 中气下陷证ZYVX10 气血不足证ZYVX11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ZYV251 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证ZYV252 中气下陷,膀胱ZYVX20 气血亏虚证失约证ZYV260 腑气不通证ZYVX21 气血亏虚,毒滞难化证ZYV270 痹气郁结证ZYVX22 气血亏虚,邪毒久证ZYVXM1 气虚瘀滞证ZYX170 瘀血证ZYVXJ0 气衰血脱证ZYX180 瘀血痹闭证ZYVXK0 气滞血瘀证ZYX181 瘀血痹阻证ZYVXK1 气滞血郁证ZYX190 瘀血内滞证ZYVXK2 气滞血阻证ZYX191 瘀血内结证ZYVXK3 气滞瘀血证ZYX192 瘀血内停证ZYVXK4 气结血瘀证ZYX193 瘀血内停,清窍受阻证ZYVY 气、阴证类ZYX194 瘀血内阻证ZYVY10 气阴不足证ZYX195 瘀结证ZYVY20 气阴亏虚证ZYX200 瘀血阻滞证ZYX201 瘀血凝滞证ZYVY21 气阴亏虚,湿热内蕴证ZYVY30 气阴两虚证ZYX202 瘀血停滞证ZYVY40 气阴两伤证ZYX203 瘀血停着证ZYX204 瘀血留滞证ZYVY41 气阴两伤,余热不尽证ZYVY50 气阴耗伤证ZYX210 瘀血阻膈证ZYVY51 气阴耗竭证ZYX220 瘀肿疼痛证ZYVY52 气液耗伤证ZYX230 瘀滞证ZYX 血证类ZYX240 瘀滞胞宫证ZYX010 血滞证ZYX250 瘀滞肌肤证ZYX020 血枯证ZYX260 下焦瘀滞证ZYX030 血虚证ZYX270 瘀积发黄证ZYXT21 血瘀痰滞证ZYJZ10 津伤化燥证ZYXT30 瘀痰化火证ZYT 痰证类ZYXU 血、火证类ZYT010 痰饮内停证ZYXU10 血瘀化火证ZYT011 痰饮内阻证ZYXU20 瘀滞化火证ZYT020 痰饮内盛证ZYXX 血、心证类ZYT030 痰饮上逆证ZYXX10 败血冲心证ZYT040 痰饮留腹证ZYXX20 瘀血凌心证ZYT050 痰饮留膈证ZYXX30 血不养心证ZYT060 饮停胸胁证ZYXY 血、阴证类ZYT070 饮溢四肢证ZYXY10 血虚阴亏证ZYT080 饮阻胸膈证ZYXZ 血、燥证类ZYT090 水饮内停证ZYXZ10 血燥生风证ZYT091 水饮内扰证ZYXZ20 血燥失养证ZYT100 浊痰上逆证ZYJ 津液证类ZYT110 痰闭证ZYJ010 津液干枯证ZYT120 浊闭证ZYJ020 津液亏耗证ZYT130 痰核留结证ZYJ021 津液亏损证ZYT140 痰蒙清窍证ZYJ030 阴液不足证ZYT141 痰浊上蒙证ZYJ031 阴液不足,火毒ZYT142 痰浊蒙窍证炽盛证ZYJ032 阴津不足证ZYT143 痰蒙神窍证ZYTF10 痰浊阻肺证ZYTV30 痰气阻膈证ZYTF20 痰浊壅肺证ZYTV40 痰郁结证ZYTF30 痰浊蕴肺证ZYTV41 痰气凝结证ZYTF40 水饮留肠证ZYTV50 痰气壅实证ZYTM 痰、湿证类ZYTV60 水气上凌证ZYTM00 痰湿证ZYTV61 水气凌心证ZYTM10 痰湿痹阻证ZYTV62 水气凌心犯肺证ZYTM20 痰湿蒙蔽证ZYTR 痰、热证类ZYTM21 痰湿蒙窍证ZYTR00 痰热证ZYTM22 痰湿蒙蔽心神证ZYTR10 痰热动风证ZYTM23 痰湿蒙塞清窍证ZYTR20 痰热腑实证ZYTM30 痰湿内阻证ZYTR21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ZYTM40 痰湿上阻证ZYTR30 痰热结胸证ZYTM50 痰湿中阻证ZYTR40 痰热内闭证ZYTM60 痰湿阻滞证ZYTR41 痰热内闭心窍证ZYTM61 痰湿结滞证ZYTR42 痰热闭肺证ZYTM70 痰湿阻结证ZYTR43 痰热闭窍证ZYTM71 痰湿结聚ZYTR44 痰热内闭清窍证ZYTM72 痰湿凝结证ZYTR45 痰热蔽窍证ZYTM80 痰湿蕴结证ZYTR50 痰热内扰证ZYTM90 痰湿蕴肺证ZYTR60 痰热上蒙证ZYTM91 痰湿侵肺证ZYTR61 痰热上壅证ZZXP61 心脾两虚,虚风ZZF010 肺脏亏虚证动越证ZZXP70 心脾气虚证ZZF020 肺失治节,水道不利证ZZXP80 心脾血虚证ZZF030 肺虚不固证ZZXP90 心脾湿热证ZZF040 肺卫不固证ZZXPA0 心脾受损证ZZF041 肺卫气虚证ZZXPB0 心脾郁热证ZZFG 肺、肝证类ZZXPC0 劳伤心脾证ZZFG10 肺肝风热证ZZXPC1 劳伤心脾,气不ZZFG11 肺肝风热,血热壅滞证摄精证ZZXV 主、气证类ZZFG20 肝肺热盛证ZZXV10 心气不足证ZZFH 肺、寒证类ZZXV20 心气亏虚证ZZFH10 肺虚寒证ZZXS 心、肾证类ZZFH20 肺虚感寒证ZZXS10 心肾不交证ZZFM 肺、湿证类ZZXS20 心肾亏虚证ZZFM10 肠道湿热证ZZXS30 心肾气虚证ZZFM11 大肠湿热证ZZXS40 心肾阳虚证ZZFJ 肺、经络证类ZZXS50 心肾阴虚证ZZFJ10 肺经风热证ZZXU 心、火证类ZZFJ20 肺经热盛证ZZXU10 心火炽盛证ZZFJ30 肺经受热证ZZXU11 心火偏亢证ZZFJ31 肺经受热,痰湿凝滞证ZZXU20 心火上炎证ZZFJ40 肺经湿热证。

ICD-10+及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1

ICD-10+及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1

第 3 页,
制作人: 刘向前 2011-8-17
共 8 页
小寨坝镇中心卫生院
R49.101 R49.251 R49.851 R49.852 R49.853 R61.951 R62.051 R62.052 R62.851 R62.852 R62.853 R62.951 S44.051 S44.151 S44.251 S44.301 S44.451 S44.551 S44.751 S44.851 S44.951 S45.351 S46.051 S46.151 S46.201 S46.302 S46.303 S46.751 S46.851 S47.X01 S48.951 S49.751 S49.851 S49.951 S53.001 S53.051 S53.101 S53.151 S53.152 S53.251 S53.301 S53.401 S53.451 S54.001 S54.002 S54.101 S54.102 S54.151 S54.201 S54.351 S54.751 S54.851 S54.951 S55.001 S55.102 S55.151
先天性仰趾足 先天性足畸形 先天性(足)拇外翻 先天性母(足)外翻 先天性足变形 NOS 面不对称 面受压[扁脸] 先天性斜颈 先天性胸骨乳突肌性斜颈 先天性胸骨乳突肌挛缩 先天性手畸形 先天性手爪形 先天性指畸形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 先天性膝关节脱位 先天性膝屈曲挛缩 先天性股骨弓形 先天性胫骨和腓骨弓形 腿弓形 先天性踝关节畸形 先天性上肢畸形 先天性下肢畸形 先天性肘关节脱位 先天性肘外翻 先天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先天性高位肩胛症 先天性锁骨畸形 先天性关节畸形 先天性肘关节畸形 先天性胫腓骨畸形 先天性肩胛骨异常 副指 副拇指 副趾 多指[趾] 并指[指融合] 完全并指伴有骨性结合 蹼指 简单并指不伴有骨性结合 趾融合 完全并趾伴有骨性结合 蹼趾 多指[趾]和并指[趾] 并指(并趾) NOS 先天性上肢完全缺如 先天性上臂和前臂缺如,伴有手的存在 先天性前臂和手的缺如 先天性指缺失 先天性手缺如 桡骨纵形短缺缺陷 尺骨纵形短缺缺陷 虾爪状手 先天性短上肢 上肢短缺缺陷 NOS 先天性下肢完全缺如 先天性大腿和小腿缺如伴有足的存在

2021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编码规则

2021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编码规则

附件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编码规则一、编码原则以“A”代表疾病名术语的标识符,以“B”代表证候名术语的标识符,以“C”代表治法名术语的标识符,用“.”表示疾病或证候的分类层级,每层用2位数字作为分类的标识符,代码末尾的“.”表示该疾病具有类目属性,一般不适合用于临床诊断;如果分类的最后一层也带点(阴证和阳证除外),则该术语可以用于诊断。

二、编码结构类目按学术体系分类排列,其下位术语按概念等级关系排列;同级术语按数字顺序排列。

示例1:暑脱中暑暑病外感时令类病外感病类术语疾病标识符图1编码结构分层示例暑脱“暑脱”的编码是“A01.01.02.03.01”,其中“A”表示它是中医疾病概念属性,4个“.”表示它是该疾病术语范畴内疾病分类四个层级下的疾病名术语,4个分类层级从大到小(即从左至右)依次是:外感病类术语(A01.)、外感时令类病(A01.01.)、暑病(A01.01.02.)、中暑(A01.01.02.03),它是在“中暑”疾病分类中序号为01的疾病名术语。

示例2:余湿未尽证余邪未尽证正虚邪衰证正邪相搏证邪证类病因证候类术语证候标识符图2编码结构分层示例余湿未尽证“余湿未尽证”的编码是“B02.01.01.03.01.02”,其中“B”表示它是中医证候概念属性,5个“.”表示它是该证候术语范畴内证候分类五个层级下的证候名术语,5个分类层级从大到小(即从左至右)依次是:病因证候类术语(B02.)、邪证类(B02.01.)、正邪相搏证(B02.01.01.)、正虚邪衰证(B02.01.01.03.)、余邪未尽证(B02.01.01.03.01.),它是在“余邪未尽证”证候分类中序号为02的证候名术语。

三、编码长度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中,编码的长度与其所代表术语所在的分类层级相关,疾病、证候、治法的最长编码分别如下:疾病最长18个字符:如“慢性附骨疽”的代码为A08.02.05.02.01.02,由13个字母和数字组成,再加上5个点,共占位18个字符。

ICD-10 及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ICD-10 及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第 3 页,
制作人: 刘向前 2013-1Fra bibliotek-30共 560 页
小寨坝镇中心卫生院
A08.001 A08.101 A08.151 A08.152 A08.153 A08.154 A08.155 A08.201 A08.351 A08.401 A08.402 A08.451 A08.452 A15.001 A15.051 A15.052 A15.053 A15.054 A15.101 A15.151 A15.152 A15.153 A15.154 A15.201 A15.251 A15.252 A15.253 A15.254 A15.351 A15.352 A15.353 A15.354 A15.355 A15.451 A15.452 A15.453 A15.501 A15.551 A15.552 A15.553 A15.554 A15.601 A15.651 A15.751 A15.851 A15.852 A15.853 A15.854 A15.951
性别限制 疗效限制
第 1 页,
制作人: 刘向前 2013-12-30
共 560 页
小寨坝镇中心卫生院
A03.301 A03.801 A03.802 A03.851 A03.901 A03.902 A03.903 A03.904 A03.905 A03.951 A03.952+ A04.001 A04.002 A04.051 A04.101 A04.102 A04.151 A04.201 A04.202 A04.301 A04.302 A04.401 A04.402 A04.403 A04.404 A04.501 A04.601 A04.701 A04.751 A04.801 A04.802 A04.803 A04.804 A04.805 A04.806 A04.807 A04.808 A04.809 A04.810 A04.851 A04.901 A04.902 A04.903 A05.001 A05.101 A05.151 A05.201 A05.202 A05.203 A05.251 A05.252 A05.253 A05.301 A05.451

中医病名分类及编码

中医病名分类及编码

BNG121气瘿病BNW070暑秽病BNG122肉瘿病BNW080中暑病BNG123瘿痈病BNW090湿温病BNG130胆胀病BNW091湿阻病BNS肾系病类BNW100伏暑病BNS010水肿病BNW110秋燥病BNS011阳水病BNW111温燥病BNS012阴水病BNW112凉燥病BNS013淋证BNS020热淋病BNW120大头瘟病BNS030石淋病BNW130烂喉痧病BNS040气淋病BNW140疫毒痢病BNS050血淋病BNW150太阳病BNS060膏淋病BNW160少阳病BNS070劳淋病BNW170阳明病BNS080乳糜尿病BNW180太阴病BNS090尿浊病BNW190少阴病BNS100尿血病BNW200厥阴病BNS110遗尿病BNW000外感热病(痢疾病)BNS120癃闭病BNW000外感热病(疟疾病)BNS130关格病BNW000外感热病(霍乱病)BNS140肾衰病BNC虫病类BNS150腰痛病BNC000虫病(蛔虫病)BNS160遗精病BNC000虫病(绦虫病)BNS161梦遗病BNC000虫病(钩虫病)BNS162滑精病BNC000虫病(蛲虫病)BNS170早泄病BNC000虫病(姜片虫病)BWR050乳癖病BWR074脐疮病BWR060乳疬病BWR075乳头风病BWR070乳漏病BWR076肾囊风病BWR080乳衄病BWR077四弯风病BWR090乳核病BWR080火赤疮病BWR100乳疽病BWR090顽湿聚结病BWR110粉刺性乳痈病BWR100药毒病BWN男性前阴病类BWR110瘾疹病BWN010子痈病BWR120土风疮病BWN020子痰病BWR130摄颂疮病BWN030囊痈病BWR140风瘙痒病BWN040脱囊病BWR150风热疮病BWN050阴茎痰核病BWR160紫癜风病BWN060血精病BWR170白 病BWN070精浊病BWR180天疱疮病BWN080精癃病BWR190面游风病BWP皮肤病类BWR200粉刺病BWP010热疮病BWR210酒齄鼻病BWP020蛇串疮病BWR220油风病BWP030疣病BWR230猫眼疮病BWP031扁瘊病BWR240瓜藤缠病BWP032疣目病BWR250红蝴蝶疮病BWP033鼠乳病BWR260皮痹病BWP040黄水疮病BWR270狐惑病BWP050登豆疮病BWR280流皮漏病BFR110子晕病BGZ030脏躁病BFR120子痫病BGZ040不孕病BFR130子悬病BGZ050阴痒病BFR140子 病BGZ060阴疮病BFR150子嗽病BGZ070阴吹病BFR160子淋病BGZ080热入血室病BFR170转胞病BE儿科病BFR180难产病BEX新生儿病类BFR190胞衣不下病BEX010胎黄病BFR200孕痈病BEX020赤游丹病BFC产后病类BEX030脐风病BFC010产后血晕病BEX040脐湿病BFC011产后血崩病BEX050脐血病BFC020产后痉病BEX060脐突病BFC030产后腹痛病BES儿科时行病类BFC040产后恶露不绝病BES010小儿感冒病BFC050产后恶露不下病BES020奶麻病BFC060产后大便难病BES030风痧病BFC070产后遗粪病BES040丹痧病BFC080产后发热病BES050痄肋病BFC081产后感染发热病BES060顿咳病BFC090产后汗病BES070软脚瘟病BFC091产后自汗、盗汗病BES080小儿疫毒痢病BFC100产后身痛病BES090夏病BFC110产后缺乳病BFC120产后乳汁自出病BRE100异物入耳病BRK010牙痛病BRE110耵耳病BRK020牙痈病BRE120聋哑病BRK030牙 痈病BRE130耳根毒病BRK040牙宣病BRE140脓耳口眼吩 斜病BRK050飞扬喉病BRE150黄耳伤寒病BRK060口疮病BRB鼻病类BRK070口糜病BRB010鼻疔病BRK080唇风病BRB020鼻疳病BRK090骨槽风病BRB030鼻寒病BRK000口齿病(龋齿病)BRB031伤风鼻寒病BRL耳鼻喉瘤病类BRB032鼻窒病BRL010口舌痰包病BRB040鼻槁病BRL020喉瘤病BRB050鼻鼽病BRL030耳 病BRB060鼻渊病BRA耳鼻喉癌病类BRB070鼻息肉病BRA010咽喉菌病BRB080鼻损伤病BRA011咽菌病BRB090异物入鼻病BRA012喉菌病BRY咽喉病类BRA000耳鼻喉癌病(舌癌病)BRY010乳蛾病BG骨伤科病BRY011急乳蛾病BGG骨折病类BRY012慢乳蛾病BGG000骨折病BRY020喉痹病BGT脱位病类BRY021急喉痹病BGT000脱位病BRY022慢喉痹病BGS伤筋病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andcodesofdiseasesandZHE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范围本标准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治理、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术语、符号3.1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病证分类是将中医的各种病、证按照某些既定的原那么回进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3.2符号圆括号“〔〕〞圆括号中的词与圆括号前的词属于同一属性类不,采纳同一属性类不代码。

破折号“――〞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破折号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4编制原那么4.1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

因此,中医的病、证是中医诊疗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成局部。

据此,本标准对病名和证候分不予以分类。

病名分类原那么本标准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不和专科系统进行类目和分类目分类。

.1科不类目本标准病名的科属类不为内科、外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共计七个类目〔参见表1〕。

.2专科系统分类目本标准病名的专科系统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二级专科划分为据分类〔参见表2〕。

证候分类原那么本标准证候分类以中医学辨证系统回划类目;以各类目中的证候属性为分类目、细类目进行候分类。

.1证侯类目本标准将证侯类目分为病因、阴阳气血津液痰、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等六大类〔参见表4〕,并将某些属性不明确而暂无法回类的证候均回进“其他证侯类〞中。

.2证候分类目本标准证候的分类目以该证候的第一个内涵属性〔参见表5〕为据分类。

.3证候细类目本标准证候的细类目以该证候的第二个内涵属性〔参见表5〕为据分类。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本标 准 规 定证候的分类目以该证候的第一个内涵属性(参见表 5)为据分类。 4.1.2.3 证候细类目
本标 准 规 定证候的细类目以该证候的第二个内涵属性(参见表 5)为据分类。 4.2 中医病证分类编码 4.2.1 病名分类编码方法
本标 准 规 定病名分类编码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符混合编码方式 ,其编码结构如下:
华、沈绍武 。 本标 准 委 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 准
中医病 证 分 类 与代 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of diseases and ZHENG
of t ra d it io n al C h in ese m edicine
证候分类 目位 : 以该 证 候 的第一个内涵属性名称(参见表 5)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作为该证候分类 目标识
符。
证候细类 目位: 以该 证 候 的第二个内涵属性名称(参见表 5)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作为该证候的细类目标识
符。若该证候中仅内涵一个证候属性 ,则以所有仅含该属性的证候在本码位和证候序号位所构成的双码
破 折 号后 的内容是对破折号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
4 编制原则
4.1 中医病证分类 中医 的 临 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 ,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 ,中医的病、证是中
医诊疗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本标准规定对病名和证候分别予以分类。 4.,.1 病名分类原则
本标 准 规 定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别和专科系统进行类 目和分类 目分类。 4.1.1.1 科别类 目
Ga/T 15657-1995


疾 病分 类已成为用于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统计分类的工具 ,采用统 一的疾病分类和代码是医疗质

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手术编码(ICD-9-CM-3)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

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手术编码(ICD-9-CM-3)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

2 1 1 1 3 2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2 1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3 1 2 1 1 1 2 1 1 1 1 1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内翻性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病 NOS 鳞状细胞原位癌 表皮样癌 棘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角化的鳞状细胞癌 非角化的大细胞鳞状细胞癌 非角化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 假腺性鳞状细胞癌 腺样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原位癌伴有可疑间质侵袭 (D06.-) 显微镜下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C53.-) 宫颈、外阴和阴道的上皮内肿瘤(重度发育不良Ⅲ级) 凯拉氏增殖性红斑(龟头原位癌) (D07.4) 鲍恩病(癌前皮炎、搏温氏病) (D04.9) 表皮内鳞状细胞原位癌 淋巴上皮癌 施明克氏癌(鼻咽癌) 基底细胞瘤 (D48.5) 基底细胞癌 NOS (C44.-)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多中心基底细胞癌 (C44.-) 硬斑性基底细胞癌 (C44.-) 纤维上皮性基底细胞癌 (C44.-) 混合型基底鳞状细胞癌 基底鳞状细胞癌 (C44.-) 异型癌 (C44.-) 雅达逊表皮内上皮瘤 (D23.-) 毛发上皮瘤 (D23.-) 毛发毛囊瘤 (D23.-) 毛发神经膜瘤 (D23.-) 钙化[马勒布]上皮瘤 毛发基质瘤 NOS (D23.-) 毛基(母)质瘤 毛基质癌 (C44.-) 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NOS 膀胱上皮乳头状瘤(软性乳头状瘤) 膀胱息肉 (D41.4) 移行细胞原位癌 移行细胞癌 NOS 施奈德乳头状瘤 内翻性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施奈德氏癌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
序号 28001 28002 28003 28004 28005 28006 28007 28008 28009 28010 28011 28012 28013 28014 28015 28016 28017 28018 28019 28020 28021 28022 28023 28024 28025 28026 28027 28028 28029 28030 28031 28032 28033 28034 28035 28036 28037 28038 28039 28040 28041 28042 28043 28044 28045 国际ICD编码 XH M80000/0 M80000/1 M80000/1 M80000/3 M80000/3 M80000/3 M80000/6 M80010/0 M80010/1 M80010/3 M80020/3 M80030/3 M80040/3 M80100/0 M80100/2 M80100/3 M80100/3 M80100/3 M80100/6 M80100/6 M80110/0 M80110/3 M80120/3 M80200/3 M80210/3 M80220/3 M80300/3 M80310/3 M80320/3 M80330/3 M80340/3 M80400/1 M80410/3 M80420/3 M80430/3 M80440/3 M80450/3 M80500/0 M80500/2 M80500/3 M80500/6 M80510/0 M80510/3 M80520/0 M80520/3 FM 1 2 1 2 1 3 1 1 1 1 1 1 1 1 1 2 1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疾病名称 良性肿瘤 多房囊肿 (D39.1) 良性或恶性未肯定肿瘤 恶性肿瘤 溃疡癌变 息肉恶性变 转移性肿瘤 良性瘤细胞 良性或恶性未肯定瘤细胞 恶性瘤细胞 恶性小细胞型肿瘤 恶性巨细胞型肿瘤 (D48.0) 恶性梭形细胞型肿瘤 良性上皮肿瘤 原位癌 NOS 癌 NOS 恶性上皮细胞瘤 球形细胞癌 癌病 (C80) 转移性癌 NOS 良性上皮瘤 恶性上皮瘤 大细胞癌 NOS 未分化型癌 NOS 间变的癌(间变型癌) NOS 多形性癌 巨细胞和梭形细胞癌 巨细胞癌 棱形细胞癌 假肉瘤性癌 多角细胞癌 微小瘤 小细胞癌 NOS 燕麦细胞癌 (C34.-) 梭形细胞型小细胞癌 (C34.-) 中间细胞型小细胞癌 (C34.-) 大细胞癌-小细胞 (C34.-) 乳头状瘤 (除外膀胱乳头状瘤 M8120/1) NOS 乳头状原位癌 乳头状癌 NOS 转移性乳头状癌 疣状乳头状瘤 疣状癌 NOS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表皮样乳头状癌

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BNX060 健忘病 BNX070 癫狂病 BNX071 癫病 BNX072 狂病 BNX080 痫病 BNX090 昏迷病 BNX091 神昏病 BNX100 痴呆病 BNX110 抽搐病 BNX120 薄厥病 BNX130 卒死病 BNP 脾系病类 BNP010 胃脘痛病
BNG070 眩晕病 BNG080 中风病 BNG090 痉病 BNG100 厥病 BNG101 气厥病 BNG102 血厥病 BNG103 痰厥病 BNG104 食厥病 BNG105 寒厥病 BNG106 热厥病 BNG110 郁病 BNG120 瘿病
BGZ030 脏躁病
BGZ040 不孕病
BGZ050 阴痒病
BGZ060 阴疮病
BNF110 肺衰病
BNX 心系病类
BNX010 心悸病
BNX0 11 惊悸病
BNX012 怔忡病
BNX020 胸痹心痛病
BNX021 卒心痛病
BNX030 心衰病
BNX040 不寐病
BNX050 多寐病
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BNP020 胃痞病 BNP030 吐酸病 BNP040 反胃病 BNP050 呕吐病 BNP051 暴吐病 BNP060 呃逆病 BNP070 嘈杂病 BNP080 噎膈病 BNP090 腹痛病 BNP091 卒腹痛病 BNP100 腹胀满病 BNP110 泄泻病 BNP111 暴泻病 BNP120 吐血病 BNP130 便血病 BNP140 齿衄病 BNP150 紫癜病 BNP160 痰饮病 BNP170 悬饮病 BNP180 溢饮病 BNP190 支饮病 BNP000 脾系病(便秘病) BNG 肝系病类 BNG010 胁痛病 BNG020 黄疸病
BNG021 阴黄病 BNG022 阳黄病 BNG023 急黄病 BNG030 萎黄病 BNG040 积聚病 BNG041 积病 BNG042 聚病 BNG050 臌胀病 BNG051 水臌病 BNG052 气臌病 BNG053 血臌病 BNG054 虫臌病 BNG060 头痛病 BNG061 头风病 BNS190 耳鸣、耳聋病 BNS191 耳鸣病 BNS192 耳聋病 BNW 外感热病类 BNW010 感冒病 BNW011 时行感冒病 BNW020 外感高热病 BNW030 风温病 BNW031 风温肺热病 BNW040 春温病 BNW050 暑温病 BNW060 冒暑病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管理、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领域。

2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本钱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列示版本均为有效。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同时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局部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局部3术语、符号3.1术语3.1.1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病证分类是将中医各种病、证按照某些既定原那么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3.2符号3.2.1圆括号“〔〕〞圆括号中的词与圆括号前的词属于同一类别,采用同一类别代码。

3.2.2破折号“――〞破折号后内容是对破折号前内容的进一步解释。

3.2.3方括号“[]〞方括号中的词可以代替局部前面的词,采用同一类别代码。

44编制原那么4.1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

因此,中医的病、证是中医诊断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成局部。

据此,本标准规定对病名和证候分别予以分类。

4.1.1病名分类原那么本标准规定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别和专科系统进行类目和分类目分类。

4.1.1.1科别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科属类别为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口齿科、骨伤科,共计八个类目〔参见表1〕。

4.1.1.2专科系统分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专科系统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二级专科划分为依据进行分类〔参见表2〕。

24.1.1.3专科系统细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专科系统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三级专科划分为依据进行分类〔参见表3〕。

4.1.2证候分类原那么本标准规定证候分类以中医学辨证系统归划类目;以各类目中的证候属性为依据对分类目、细类目进行分类。

4.1.2.1证候类目本标准将证候类目分为风寒暑湿燥热火毒邪证候、情志饮食虫外伤证候、阴阳气血精髓津液证候、瘀痰饮浊水石证候、脏腑经络证候、肌肤筋骨证候、六经病证候、卫气营血证候、其他证候、期度型十大类〔参见表5〕,并规定将某些属性不明确而暂无法归类的证候均归入“其他证候类〞中。

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工作

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工作

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编码工作摘要:《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我国中医疾病分类国家标准,它的应用促进了中医临床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

要搞好中医编码工作,必须了解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配备必要的专业书籍,工作人员要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要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

关键词:中医病证;编制原则;分类代码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在日常的编码工作中需要对西医诊断、中医病名和证候进行编码。

我国在卫生信息管理的教学中没有相关的中医编码内容,后期的继续教育也少有对中医编码的培训,为此许多中医医院的同仁对于中医编码的工作都比较茫然。

本文就如何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进行了总结。

1 配备必要的工具书及中医专业书籍,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目前在中医医院从事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中医基础薄弱。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科室必须配备相应的中医专业书籍和工具书。

我们医院病案科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证病名大辞典》和《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等多种专业书籍,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学习。

同时聘请医院高年资的老中医为我科工作人员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了中医病、证的基础知识。

2 了解开展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的意义那么为什么要进行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呢?我们只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好这项工作。

中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辩证论治规律,它完全不同于西医不能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分类方法。

1996年1月起在全国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下文中简称TCD)对中医病证进行分类。

实行中医病证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

3 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要做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TCD是一个怎样的分类系统并熟悉掌握它的操作方法。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新版摘要:I.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概念与作用A.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定义B.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作用II.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发布与实施A.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发布时间B.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实施意义III.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主要内容A.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编码体系B.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主要修订内容IV.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应用领域A.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B.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卫生统计领域的应用C.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领域的应用正文: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是中医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它对中医临床诊断、卫生统计、病历书写、病案首页填报、医保结算、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修订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于2021 年10 月11 日正式发布,这是对原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1995)的首次修订。

新版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中医药标准化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在编码体系上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中医药临床实际。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增加病证分类,优化代码结构,调整代码范围,明确代码使用规则等。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医疗领域,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有助于提高中医诊断的标准化水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依据。

在卫生统计领域,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的准确性,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在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领域,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有助于规范中医病证的表述,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

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

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
中药热奄包治疗
含药物调配
每个 部位
19
17
E
410000005
中药封包治疗
含药物调配
E
410000005-1
特大

封包面积〉
15cmiX 15cm
36
33
E
410000005-2


10cmix 10cm
v封包面积
w
15cmx15cm
26
24
E
410000005-3


5cmx 5cmv
封包面积w
10cmX10cm
药物
每个
穴位
24
22
E
430000012
耳针
包括耳穴压豆、耳穴 埋针、磁珠压耳穴
单耳
17
16
E
430000013
芒针
每个
穴位
17
16
E
430000014
针刺运动疗法
包括辅助运动、石氏 醒脑开窍法、大接经 法
五个 穴位
每增加一个 穴位加收7元
32
29
E
430000015
针刺麻醉

120
110
E
430000016
调整后价格
(元)
分类
单位
三级 医院
二级 医院
E
420000005
12
下颌关节脱位
96
88
E
420000006
骨折外固定架固
定术
含整复固定。
外固定材料

528
485
E
420000007
骨折夹板外固定

中医病证代码分类及编码(95版)

中医病证代码分类及编码(95版)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B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Y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 ZZZZ ZZ ZZ ZZ ZZ ZZ ZZ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 ZLZL ZL ZL ZL ZL ZL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W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ZV。

中医疾病编码

中医疾病编码

感冒病 时行感冒病 外感高热病 风温病 风温肺热病 春温病 暑温病 冒暑病 暑秽病 中暑病 湿温病 湿阻病 伏暑病 秋燥病 温燥病 凉燥病 大头瘟病 烂喉痧病 疫毒痢病 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病 太阴病 少阴病
BNS100 BNS110
尿血病 遗尿病
BNS120
癃闭病
BNS130
关格病
BNS140 BNS150 BNS160 BNS161 BNS162 BNS170 BNS180
产后发热病
BES050
产后感染发热病 BES060
产后汗病
BES070
产后自汗、盗汗病 BES080
产后身痛病
BES090
产后缺乳病
产后乳汁自出病
不寐病 多寐病 健忘病 癫狂病 癫病 狂病 痫病 昏迷病 神昏病 痴呆病 抽搐病 薄厥病 卒死病
BNP BNP010
脾系病类 胃脘痛病
BNG010 BNG020 BNG021 BNG022 BNG023 BNG030 BNG040 BNG041 BNG042 BNG050 BNG051 BNG052 BNG053 BNG054 BNG060 BNG061
BGZ040
BFR130
子悬病
BGZ050
BFR140
子病
BGZ060
中医疾病分类名称 产后小便淋沥病 产后尿血病 产后遗尿病 交肠病 妇科瘤病类 妇科瘤病 妇科癌 病类 妇科癌病 妇科其他病类 癥瘕病 阴挺病 脏躁病 不孕病 阴痒病 阴疮病
BFR150 BFR160 BFR170 BFR180 BFR190 BFR200 BFC BFC010 BFC011 BFC020 BFC030 BFC040 BFC050 BFC060 BFC070 BFC080 BFC081 BFC090 BFC091 BFC100 BFC110 BFC120 BFC130 BFC140

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中医病证分类及编码

BFY010 月经先期病 BFY020 月经后期病 BFY030 月经先后无定期病 BFY040 月经过多病 BFY050 月经过少病 BFY060 经期延长病 BFY70 痛经病
BWL010 气瘤病 BWL020 血瘤病 BWL030 肉瘤病 BWL040 筋瘤病
BFY080 经间期出血病 BFY090 闭经病 BFY100 崩漏病 BFY110 经行乳房胀痛病
BWP060 癣病
BWR290 白驳风病 BWR300 黧黑斑病 BWR310 蟹足肿病
BWR000 皮肤病(疥疮病) BWR000 皮肤病(鸡眼病) BWR000 皮肤病(胼胝病) BWR000 皮肤病(淋病) BWR000 皮肤病(梅毒病) BWG 肛肠病类
BWR000 皮肤病(麻风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水火烫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冻疮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破伤风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毒虫咬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毒蛇咬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蜈蚣螫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蜂螫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蝎螫伤病) BWV000 外科其他病(狗咬伤病) BF BFY 妇科病 月经病类
BWG010 悬珠痔病 BWG020 息肉痔病 BWG030 肛裂病 BWG040 肛痈病 BWG050 肛漏病 BWG060 脱肛病 BWG070 肛门湿疡病 BWG000 肛肠病(痔病) BWG000 肛肠病(内痔病) BWG000 肛肠病(外痔病) BWG000 肛肠病(混合痔病) BWL 0 耳鸣、耳聋病 BNS191 耳鸣病 BNS192 耳聋病 BNW 外感热病类
BNW010 感冒病 BNW011 时行感冒病 BNW020 外感高热病 BNW030 风温病 BNW031 风温肺热病 BNW040 春温病 BNW050 暑温病 BNW060 冒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NG121气瘿病BNW070暑秽病
BNG122肉瘿病BNW080中暑病
BNG123瘿痈病BNW090湿温病
BNG130胆胀病BNW091湿阻病
BNS肾系病类BNW100伏暑病
BNS010水肿病BNW110秋燥病
BNS011阳水病BNW111温燥病
BNS012阴水病BNW112凉燥病
BNS013淋证
BNS020热淋病BNW120大头瘟病
BNS030石淋病BNW130烂喉痧病
BNS040气淋病BNW140疫毒痢病
BNS050血淋病BNW150太阳病
BNS060膏淋病BNW160少阳病
BNS070劳淋病BNW170阳明病
BNS080乳糜尿病BNW180太阴病
BNS090尿浊病BNW190少阴病
BNS100尿血病BNW200厥阴病
BNS110遗尿病BNW000外感热病(痢疾病)BNS120癃闭病BNW000外感热病(疟疾病)BNS130关格病BNW000外感热病(霍乱病)BNS140肾衰病BNC虫病类
BNS150腰痛病BNC000虫病(蛔虫病)BNS160遗精病BNC000虫病(绦虫病)BNS161梦遗病BNC000虫病(钩虫病)BNS162滑精病BNC000虫病(蛲虫病)BNS170早泄病BNC000虫病(姜片虫病)
BWR050乳癖病BWR074脐疮病BWR060乳疬病BWR075乳头风病BWR070乳漏病BWR076肾囊风病BWR080乳衄病BWR077四弯风病BWR090乳核病BWR080火赤疮病BWR100乳疽病BWR090顽湿聚结病BWR110粉刺性乳痈病BWR100药毒病BWN男性前阴病类BWR110瘾疹病BWN010子痈病BWR120土风疮病BWN020子痰病BWR130摄颂疮病BWN030囊痈病BWR140风瘙痒病BWN040脱囊病BWR150风热疮病BWN050阴茎痰核病BWR160紫癜风病BWN060血精病BWR170白 病BWN070精浊病BWR180天疱疮病BWN080精癃病BWR190面游风病BWP皮肤病类BWR200粉刺病BWP010热疮病BWR210酒齄鼻病BWP020蛇串疮病BWR220油风病BWP030疣病BWR230猫眼疮病BWP031扁瘊病BWR240瓜藤缠病BWP032疣目病BWR250红蝴蝶疮病BWP033鼠乳病BWR260皮痹病BWP040黄水疮病BWR270狐惑病BWP050登豆疮病BWR280流皮漏病
BFR110子晕病BGZ030脏躁病
BFR120子痫病BGZ040不孕病
BFR130子悬病BGZ050阴痒病
BFR140子 病BGZ060阴疮病
BFR150子嗽病BGZ070阴吹病
BFR160子淋病BGZ080热入血室病BFR170转胞病BE儿科病
BFR180难产病BEX新生儿病类BFR190胞衣不下病BEX010胎黄病
BFR200孕痈病BEX020赤游丹病BFC产后病类BEX030脐风病
BFC010产后血晕病BEX040脐湿病
BFC011产后血崩病BEX050脐血病
BFC020产后痉病BEX060脐突病
BFC030产后腹痛病BES儿科时行病类BFC040产后恶露不绝病BES010小儿感冒病BFC050产后恶露不下病BES020奶麻病
BFC060产后大便难病BES030风痧病
BFC070产后遗粪病BES040丹痧病
BFC080产后发热病BES050痄肋病
BFC081产后感染发热病BES060顿咳病
BFC090产后汗病BES070软脚瘟病BFC091产后自汗、盗汗病BES080小儿疫毒痢病BFC100产后身痛病BES090夏病
BFC110产后缺乳病
BFC120产后乳汁自出病
BRE100异物入耳病BRK010牙痛病
BRE110耵耳病BRK020牙痈病
BRE120聋哑病BRK030牙 痈病
BRE130耳根毒病BRK040牙宣病
BRE140脓耳口眼吩 斜病BRK050飞扬喉病
BRE150黄耳伤寒病BRK060口疮病
BRB鼻病类BRK070口糜病
BRB010鼻疔病BRK080唇风病
BRB020鼻疳病BRK090骨槽风病
BRB030鼻寒病BRK000口齿病(龋齿病)BRB031伤风鼻寒病BRL耳鼻喉瘤病类
BRB032鼻窒病BRL010口舌痰包病
BRB040鼻槁病BRL020喉瘤病
BRB050鼻鼽病BRL030耳 病
BRB060鼻渊病BRA耳鼻喉癌病类
BRB070鼻息肉病BRA010咽喉菌病
BRB080鼻损伤病BRA011咽菌病
BRB090异物入鼻病BRA012喉菌病
BRY咽喉病类BRA000耳鼻喉癌病(舌癌病)BRY010乳蛾病BG骨伤科病
BRY011急乳蛾病BGG骨折病类
BRY012慢乳蛾病BGG000骨折病
BRY020喉痹病BGT脱位病类
BRY021急喉痹病BGT000脱位病
BRY022慢喉痹病BGS伤筋病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