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土木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研究方向及人数

合集下载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第一部分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考研真题2011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考研真题(部分)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821土力学(A)考研真题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821土力学(A)考研真题参考答案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823土力学考研真题2014年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考研真题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蛔科H亲称:上力学适台专业t肖土1斑也81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2萸第]页注意:考生须使担报考点提供的答鹿纸,所有试题答案必须标观题瑚接序打任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或草稿纸上者•常不给分.一、名诃解释(每蹶5分,共跆分)1、可塑性2、流砂现蒙3、临塑荷载4、土的辟纳5、先期固结压力二、单选题(每阍3分,共30分)1、简华土坡当坡伯等「土的内摩擦仰时,土坡处F哪种状态?CA>主动极限状态(B)极限平锚戕态(C)滑动状态(D)蝉性状态2、有E个土样,测得液性指数L均为0.25.-JI:天然含水缺,•和塑限w「如下,问哪个土样属「粘土?(A)w■35%■w■30%'0*=36-S%(C)w=25%i w r «22%:(D)w=24%>w p=2I_S3、在时闾因数爰达式T,Cj/lf:中打公示什么意思?(A)最大排水邮高(B)土层的厚度CO土层厚度的一半(DJ以上说法都不IE确4、某场地自".而下的上瓜分布为,第一层粉土,厚抽,y=lSkN/m J;第二房粘土,厚5ni,币J质Y=l&4kNAri',施祁前慎丫2=l9kNTm\地下水位』H地曩5m,试求地表F6m处土的恪向自整应力为?(A)99.8kPa<B)IO9.RkPa(C)11IkPa(D)IO9.2kPa5、侧购I渝试验所得的打潍曲线仁-p伽携诲平缓,发示核试样土的氏缩拌为:(A)愈大;(B)愈小;(C)愈均切(D)愈不均匀.6、砂土和碎石土的主!堤结构畛式是?科目代码:_8即考试剧打:上力学(081枸)熊2页笫2成(A)单粒结构__(B)峰窝结构(C)繁状第拘~WD)以上都不虫7、计算地F水位以下土的门重应力时,对F不透水竖处自重应力的分布有何曳化?3有转折(B)有突变<C>无变化CD)分情况讨论&、能控制排水条件或量割孔隙水压力的独切试烛仗器是?(A)山前世⑻三轴坂切惊(C)无侧限隅度试验仗(D)三者都可以9,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代接通过室内试验测定的是().(AKJ s>Vi,et(B]d it W.p;(CM,c.ps(D)p,w,e10、il!筑物基础作用「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A)基底压力:(B)基成附加压力;{C)基脂净反力:附加应力三、简笞题《每题&分,共其分)1,说明达西定伴的:意义及健应用范围*2,说叫饷和土悴的有效隔力螟理。

低交通量公路柔性路面典型结构探讨

低交通量公路柔性路面典型结构探讨

第9卷 第18期 2009年9月167121819(2009)1825589204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Science Technol 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9 No 118 Sep.2009Ζ 2009 Sci 1Tech 1Engng 1交通运输低交通量公路柔性路面典型结构探讨贾 亮 朱彦鹏3(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730050)摘 要 提出低交通量公路的概念及编制低交通量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的必要性。

结合低交通量公路交通状况,划分了交通等级;在低交通量公路土基回弹模量已有实测资料基础上,划分了土基等级。

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得到不同交通等级、不同路面材料与土基模量组合下的柔性路面典型结构,供设计参考使用。

关键词 低交通量公路 柔性路面 典型结构中图法分类号 U416101; 文献标志码 A2009年3月26日收到第一作者简介:贾 亮(1978—),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路基路面E 2mail:jialiang1949@ 。

3通信作者简介:朱彦鹏(196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支档结构和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E 2mail:zhuyp@lut .cn 。

国外低交通量公路指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年平均日交通量小于500辆的公路[1]。

国内低交通量公路称地方公路、县乡公路或农村公路[2]。

在我国低交通量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路面设计规范的指导下,根据一个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和材料来源合理设计路面结构,使路面结构设计规范化、图表化,避免路面结构设计不经济或不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低交通量公路设计主要由地方部门完成,大部分采用当地千篇一律的结构形式,这样一方面交通量比较大时路面的厚度不满足;另一方面交通量很小时,势必造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编制低交通量公路典型结构有其必要性。

路面典型结构编制[3,4],以不同交通量和土基强度(土基回弹模量)作为控制变量,划分不同的交通等级;面层一般是根据交通量大小推荐几种类型与厚度;基层厚度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确定。

李萍教授

李萍教授
站 出站 。2 0 0 3年 l 1月定 职剐 教授 , 2 0 1 1年 7月晋 升教 授 。国家

级注册岩土工程师 , 现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剐院长 。
主要 承担 的本科 生教学任务有《 路基路 而工程 》 、 《 桥涵水文 》 和道桥方 向毕业 实习与设t t ‘ ; 承担研究生 课程有《 高等土力学 》 、 《 道路路基工程 》 、 《 现代道路设计方法与理论 》 、 《 新 型路面材
料及施 工评价 》 等 。截至 目前共指 导道桥 方 向毕业 生 1 5 0余人 , 指导硕 士研 究生 4 3 人 。2 0 0 L 1
年获兰州理 _ 1 : 大学 “ 三育人 ” 奖; 2 0 0 7 年获 兰州理 工大 学“ 优秀毕业 设训‘ 指导教 师” 称号; 2 0 1 1 年获兰州理 l 二 大学多媒 体课 件大赛二等奖 ; 2 0 1 4 年获校级 规划教材和校级教 学研究重点 项 日 资助 ; 2 0 1 5 年获校级 重点课程 资助 , 主持 2 项 同家大学生 创新基金 。发表教学研究 论文 1 0 余
篇, 先后 主编和参编《 路基路 面工程 》 、 《 交 通土 建课程设计 指南 》 、 《 土 力学 》 以及道 桥工程 方 向 的毕业设计 丛书与教材 6 部, 累计字数达 4 1 万字 。 l 9 9 5年 ̄2 0 0 0年 7月 以来 , 主要参与 的科研项 目有 : 困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正冻土 中冻 结缘成 因干 ¨ 特征的实验研究” 、 新疆 水利厅 科技攻关 项 H“ 新疆 玛纳斯河灌 区水] 挡 土墙 的冻 害及 防治研究 ” 、 冻土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 挞金项 “ 未冻水 动力 学研究 ” 和“ 南 水北调 I t : l 线工程总十 渠防冻胀试 验研 究 ” 。2 0 0 0年 9厂 ] 进 入 兰州} ! t L J L 大学 工作 以来 , 主持的科研 项 H 有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錾于能量法沥青层加 铺 旧水泥混凝 土路 面黏弹性 断裂 力学分析 与 试验 研究” 和“ 西北 山区长大 纵坡 沥青路面层问抗剪切疲劳衰减与失效机制研究 ” 、 甘肃省科 技攻关 项 目“ 季节性冻土 区城镇道路 洒水刈 沥青路 面耐 久性 的影响研究 ” 、 甘肃 省 自然科学基金 “ 沥青 路面在动荷载和温度共 同作用 下的疲 劳特性 以及层 问剪 切破坏” 和“ 沥青路 面J J H f i - 层 黏弹性 断 裂力学研究” 、 浙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 “ 黏 弹性 断裂 力学 在 沥青加 铺层抗裂研 究 中的应用 ” 、 兰 州

(完整word)东南大学部分导师介绍

(完整word)东南大学部分导师介绍

今天先说说外校同学很喜欢报的范圣刚老师范老师本科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安徽庐江人,博士师从舒赣平老师(后面会介绍),主要研究钢结构,去年升为正教授,最近和舒老师合编我国第一部不锈钢规范。

上过范老师课的一定印象深刻。

范老师课前数人数,缺人了就点名,想逃课是不可能的,连旁听的同学都不能缺课,作业也要按时交。

不过范老师记性有时不大好,楼主找同学代上课没被发现范老师在本科生这主讲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和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如果想报他的研究生,这两门课一定要多做准备,他很重视。

范老师最近两年在本校招的保研党都是女生,前年那个综排前五,去年那个绩点不算很靠前,但是旁听了范老师的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并且之前跟着他做项目。

范老师对研究生很严格哦,一个星期不见就会想念你们哦。

另外范老师和我们说过他招生的事情.前年南京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两个考研同学找他,两人初试分数差不多,但南京工业大学的同学建设工设学得更好,最后范老师选择了南工业的那个同学。

所以呢,非985非211的同学,找范老师可能劣势没那么明显.范老师手上活挺多,打工费不会少吕令毅老师,本科南京工学院,研究生中科大,博士香港理工,老婆南大外语系,目前在国外陪女儿上学,好了,隐私就不过多暴露了。

..吕大神么,东大土木的应该都知道吧.多年来教本科生结构力学,之前还是结力命题人(去年好像是缪志伟,清华男神)。

东大结力课本是主要是吕大神和单建(已退休)合编,但是吕大神上课从来不用课本也不用ppt,纯黑板板书,下面听课的同学一直抄啊抄,吕老师说过了,记笔记很重要,楼主懒,没记过,不过从学霸前辈那里搞了一套,每次上课坐后面,怕被吕老师发现.吕老师有力学背景,研究震动比较多,偏学术,所以可能很多想早点毕业搬砖的同学保研考研时不会首选吕老师在此表示严肃批评。

吕老师招研究生不看出身,三本他也招,他和研究生每周会有个沙龙,什么都可以谈,不限于学术。

吕老师网球很厉害,而且曾经自己开车带着老婆女儿环游美国,这个他会对每一届说吧,哈哈.哦,对了,吕老师说,土木未来比较好的方向之一是抗震。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硕)士导师研究方向、成果与招生人数简介-2017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硕)士导师研究方向、成果与招生人数简介-2017
5
2
杜永峰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结构减震隔震、结构健康监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5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6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厅局级奖20余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担任国际振动控制与监测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国家级技术荣誉奖和甘肃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荣誉奖。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成果与招生人数简介
序号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科研工作及近年研究成果
招生数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朱彦鹏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2项。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160余篇被SCI、EI检索,专著4本,教材12本。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结构设计课程”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培养博士毕业生18名,毕业硕士研究生156名。
6
9
周凤玺
教授/博导
岩土工程(非饱和土和特殊土力学及其工程特性、土动力学分析、岩土及地下工程抗震)
结构工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结构非线性振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 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2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 考研真题
2011年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860土力学考研 真题(部分)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土力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821土力学 (A)考研真题
姓名: 报考专 业: 准考证号 码:
201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821土力学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A B C D B 6~10 A B C D C 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1.固.液 2.差.良好 3.自重应力.附加应力.附加应力 4.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欠固结土 5.高(大).低(小)
三、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粒径级配
2.触变性 3.先期固结压力 4.缩限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用直剪仪测定黏性土抗剪强度指标的三种标准试验及其 过程。 2.流砂与管涌现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五、计算题(共5小题,共75分) 1.(10分)从某土层取原状土做试验,测得土样体积为50cm3, 湿土样质量为98 g,烘干后质量为77.5 g,土粒相对密度为2.65。计算 土的含水量ω.干重度γd.孔隙比e.孔隙率n及饱和度Sr。
(提示:重塑饱和黏土试样的ccu=c’=0)
5.(20分)某挡土墙高度5m,填土分两层,各层土的物理性质 指标如图所示。试用朗肯公式计算该挡土墙墙背总侧压力E(包括主 动土压力和静水压力)及其作用点位置,指出其作用方向,并绘出侧 压力分布图。
附表:
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821土力学 (A)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陈志华教授

陈志华教授

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欍氥氥氥氥博导简介 陈志华教授陈志华,男,汉族,1966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先后获得天津大学的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5年)学位,1990~1992年在中国兵器工业第六设计院工作。

博士毕业后在日本HOSEI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和天津大学完成三站的博士后工作,1998年任天津大学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05年任天津大学教授、2006年任博士生导师,2020年任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志华教授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荣誉还有: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章获得者,2018年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2017年中国钢结构行业突出贡献专家和董石麟院士基金会空间结构科技创新奖获得者,2015年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4年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第五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百年百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天津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和中国钢结构三十周年杰出贡献人物等。

陈志华教授为天津大学中原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建工学院钢结构研究所所长,现任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天津市政协委员和科协常委,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天津代表团秘书长)。

兼任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金协)铝结构分会会长、中国钢结构协会(中钢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钢结构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委会委员、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理事长、中金协集成房屋分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钢协房屋钢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钢结构协会会长、中钢协质量安全检测鉴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房屋建筑钢结构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陈志华教授主要从事钢结构、空间结构和组合结构等领域的土木工程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已培养23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喇培清见微知著 持续探索纳米世界的进阶者

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喇培清见微知著 持续探索纳米世界的进阶者

INNOVATING TALENT|创新达人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喇培清:见微知著持续探索纳米世界的进阶者■文/杜浩钧他出生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小就积淀了大西北人的粗犷性格,却在经历了20多年的实验室生活后,变得极为细致谨慎、严谨有序;他曾远赴英伦,利用牛津大学先进设备,夜以继日地研究,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实验数据,并且在国内将研究成果发表,使得祖国拥有了纳米晶合金材料的知识产权;他有幸代表兰州人民,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从内心感谢祖国的培养,也感慨和平崛起的祖国凸显岀的强大力量和蓬勃发展后劲;他是一名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大学教授,却在其平凡的岗位上,从小处着眼,逐步破解纳米材料的奥秘,一点一点地将其成果转化应用到相关行业,成绩斐然。

他叫喇培清,一名回族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已经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丰富的知识培养了70余名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后。

他还担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甘青宁三省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高嫡合金实现低成本制备2020年6月,两项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由喇培清带领的团队将此荣誉献给了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两项发明均涉及到一种叫做高爛合金的新型材料,高爛合金一般是指由5种或5种以上等原子比或接近等原子比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

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结构,表现出高硬度、耐腐蚀、耐高温氧化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以在多个领域应用。

传统的高爛合金制备方法对原料纯度要求高,设备复杂,同时需要反复熔炼来保证合金成分的均匀性,且沸点较低的金属在熔炼过程中易挥发,使得成分控制比较困难,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喇培清带领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釆用“铝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高爛合金。

该方法生产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可调,产品种类多,且能耗小、周期短、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兰理工导师

兰理工导师
科技奖励:
(1)“裂纹技术及应力断料机”项目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2)“20kg铝锭连续铸造生产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断裂逆问题的若干理论与应用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4)“应力法剪切技术的开发研究”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5)“20kg铝锭连续铸造机组”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男人21岁 + 3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威望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liyao7
一般战友
Rank: 2
[未绑定人人网]
[未绑定新浪微博]
威望
589
K币
362 元
注册时间
2008-4-1
积分
1、 黄建龙
男,教授,1951年2月出生,1989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多门专业课程的讲授;科学研究方面曾承担“裂纹技术及其原理”等多项科研工作,设计完成了多种机型的“应力断料机”,荣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经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已经形成两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成套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开发;(2)机械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目前主持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动力学》、《计算机数控技术》、《数控原理与数控编程》、《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等10余门课程,编写了课程教学讲义2部。
主要研究方向:成套自动化装备、数控加工技术、网络化制造

兰州理工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课表

兰州理工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课表

M092002 土动力学
M092007 M092008 M092009 M092010 M092011 M092018 M092023 M092024
高强高性能 混凝土
钢结构稳定 理论
高等桥梁结 构理论
桥梁振动与 抗震
给排水管网 设计与调度
室内环境检 测控制技术
结构随机振 动
实验结构动 力学
2 限选课 2 限选课 2 限选课 2 限选课 2 限选课 2 限选课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土木学院 期)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土木学院 期)
M101020 数值分析
3 学位课
适合学生类 全日制工程 型: 硕士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类型
选择
春季
外语学院 公共课
秋季
马克思主义 公共课 学院
学年
外语学院 公共课
学年
外语学院 公共课
秋季 (第1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春季 (第2学 图书馆 期)
专业课 实践环节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秋季 (第3学 土木学院 期)

土木工程考研调剂与复试经验

土木工程考研调剂与复试经验

对于报考土木相关的同学近期也要准备复试或者调剂了,由于我一志愿也不是兰州理工大学,关于初试复习想必很多人都要比我有方法,因此只能给大家说说复试和院校的情况,但是由于当时复试成绩也是名列前茅、首屈一指,所以我还是大概说一下12年个人的调剂、复试经历吧,希望能给迷途的学弟学妹们照亮一寸前方。

笔者本科就读于安徽某二线工科大学,建工学院土木专业,08年高考录取接近一本线。

本科出身不高,学习也只是中上水平。

2012年考研分数是在二月中旬出来的,对比往年分数线感觉不高,恐怕难以过一区分数线,又有上研究生的迫切愿望,因此首先考虑了几个距离安徽比较近的二区城市和高校(根据本专业选择二区里稍微强势一点的学校)。

调剂无异于再次选择学校、再次考研,当机立断真的很重要,因为争取时间就是争取上学的机会。

当时联系了广西一所高校和甘肃的几所高校。

因为兰州地处西部偏东,距离华东华北华中均只有一天的路程,相比云南广西新疆西藏青海还是很方便的了。

近年来学院成绩可说明,兰州理工的土木相关专业在二区学校里的专业实力算是名列前茅了,也是非常值得调剂的攻读的一所学校。

然后就积极联系,打电话总是占线说明研招办还是非常繁忙的,导致当时压力也很大,但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联系。

电话联系里老师都很难能给我确定答案,最常见问题:我这个分数这个背景能否上贵校?最常见回答:等国家线下来、等调剂系统打开。

后来想想也可以理解,学校分数出来时候老师们也不清楚国家线情况,所以没有得到许诺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我决定提前很多天来到兰州争取机会(这也是冒险的行为,我就告诉自己,能上最好,上不了权当出去透透气了),2012年是3月底出的国家线,我在出国家线的当天抵达兰州,庆幸过线,没有辜负21小时的站票。

所幸的是兰州这边同学都很朴实,也遇到了一些好人的帮助。

提前来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去土木院研招办咨询是否有名额,和当年各个专业生源情况,研招办王老师很热情心,也很细心的为我答疑解惑:结构几乎是满了,剩的十几个名额理论上只招收本校的调剂(可以理解,每个学校都要保证就业率和升学率),外校的调剂结构估计也要320以上的吧。

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培养计划

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培养计划

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402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对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我院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并考虑我校地处西部和本学科的地域特点,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1、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3、能在结构工程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4、具有从事结构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可保证精力充沛的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

二、学习年限1、国家任务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两年到四年。

2、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

资料收集和论文选题应在前三学期完成。

开题后的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工作时间,学制两年半者不得少于一年,学制三年者不得少于一年半。

3、研究生必须在一年半内学完所设课程,通过考核,取得至少32学分,以及通过开题报告后,方能进入课题阶段。

三、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课程设置”附页)二、培养方式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结合集体培养。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注意在研究生的培养的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中培养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在学校进行,学位论文一般在学校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研究机构、工厂或企业进行。

三、中期考核为营造良好和学习和学术氛围,促进多数,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实行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品德,学位课程学习、科研能力三个方面。

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1999.09授予包头钢铁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99.07被评为年度系处级先进个人
2000.03被评为包头钢铁学院99年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0.12荣获包头钢铁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12被评为包头钢铁学院优秀学生工作者
2002.09被评为包头钢铁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002.03获包头钢铁学院女教师科研论文二等奖
完成以下资源的上网工作:
2003~2004:课程描述:资格和目标、教学大纲、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
2004~2005: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课件(9章,80学时)上网;
2005~2006: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上网,进行授课录像的制作;
(2)先进性:既保留了结构力学的学科体系,又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发展,顺应并符合新世纪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把其它院校的先进方法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课程体系。
(3)针对性: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安排、教材选取、课件制作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做到了能力差的同学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力强的同学向深和广的方面发展,达到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2)贯彻培养计划整体优化的原则,妥善处理德智体诸方面、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关系。
(3)强化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的培养思路。在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了专业基础课学时和专业选修课门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更多的选择余地。
讲师
参加工作时间
2000.07
最终学历(学位)
学士
专 业
结构工程
高校教龄
7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周勇
副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朱彦鹏教授
李慧莉
副教授、博士
市政工程(水污染生物治理、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复、饮用水的供水安全及微污染治理)
杨鹏源
副教授
防灾减灾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防灾、结构健康监测)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备注
朱彦鹏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学科责任教授,结构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李慧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工程结构抗震、基础工程)
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前兰州理工大学校长
杜永峰
教授、博导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防火与防腐分会理事网站
党星海
教授
防灾减灾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防灾、结构健康监测)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甘肃省测绘学会理事,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周茗如
教授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
殷占忠
副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轻钢结构)
李绍勇
副教授、博士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设备节能技术)
罗维刚
副教授
结构工程(工程结构抗震与抗连续倒塌、结构试验技术、结构监测检测与鉴定、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室副主任
滕文川
教授级高工(兼职)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桩基础检测与加固)

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毕业生专业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毕业生专业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毕业生专业介绍《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毕业生专业介绍》学校简介兰州理工大学(原甘肃工业大学)坐落在黄河之滨、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兰州工艺学校。

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十月一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

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至甘肃工业大学。

1998年,学校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技术工程学院、现代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有42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科点,6个博士学科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13个校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近400人。

学校在读各类学生24000余人,全日制学生1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余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建校。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使我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目前,兰州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实力比较雄厚,理科实力不断提高,文科具有明显特色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面向新世纪,学校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为把兰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我校发展的关心和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的很多支持和帮助,我们将更加努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共计289人)材料学院(54人)陈剑虹陈学定李鹤歧许广济王智平樊丁康龙郝远夏天东李春旭杨瑞成王政王希靖马勤王国珍丁雨田路文江马跃洲朱亮寇生中罗永春闫峰云兰烨峰周琦王玉棉马颖袁子洲陈克选路阳刘天佐阎汝煦何忠茂王宏陈秀娟李旭东戴剑锋李定陈体军苏义祥侯新刚熊玉卿吴有智徐建林孔令斌朱福良杨宝林杜雪岩黄晓锋李元东刘洪军石玗张瑞华喇培清刘国汉(兼)李工农(兼)韩根亮(兼)赵明忠(兼)石化学院(28人)刘振全俞树荣杜兆年李超王青宁尹建军史高峰何世权徐惠李贵贤冯辉霞王瑛赵旭涛(兼)陈叔平孔秀琴丁雪兴梁瑞张希恒范宗良杨保平崔锦峰苏策杨云裳张应鹏张继义马建军(兼)毛志红(兼)姜梅(兼)电信学院(23人)陈希平李战明郝晓弘王晓兰郭戈李炜张爱华王兴贵党存禄曹洁李晓斌王树东陈若珠潘峥嵘杨新华强明辉缑新科王慧中张明光万维汉(兼)包广清陈天翔(兼)崔作龙(兼)计通学院(17人)洪毅袁占亭於时才李明王继曾张秋余余冬梅张永丁政建宋健高风格冯涛王益民张远平陈旭辉谢福鼎姬五胜(兼)土木学院(31人)李慧朱彦鹏杜永峰王秀丽米海珍宋天齐李萍宋彧孙玉萍周茗如狄生奎李亚娥蒋红英王万祯韩建平吴永诚党星海王文达张贵文赵洪涛(兼)吴玮江(兼)李永进(兼)王得楷(兼)洪嘉祥(兼)周自强(兼)白晓华(兼)李保雄(兼)曹万智(兼)王洪镇(兼)邵继新(兼)任增茂(兼)机电学院(31人)欧阳林子胡赤兵芮执元阎树田李有堂韩致信黄建龙龚俊李丙才高文元杨萍谢黎明蔡善乐韦尧兵李南吴卓姚运萍任宗义罗生梅陈惠贤侯运丰辛舟靳伍银安宗文刘涛赵荣珍张洪生李鄂民刘军张力赵学流体学院(18人)卢坤齐学义李仁年李文广杨逢瑜杨军虎马希金杨国来郜立焕刘在伦敏政赵万勇张远深刘宜冀宏杨从新李金平赵克中(兼)理学院(28人)李世荣李万同马连生邢静忠赵永刚吴滢宋曦李延龙戴剑锋田振际黎锁平夏亚峰张民悦刘树群邱平何天虎蒲忠胜李维学霍海峰孙建平黄灿云杨胜良王永铎冯旺军王青陈玉红张莉侯尚林经管学院(21人)王平换严复海王富华王琳申风平周述实(兼)张世新王宗光张巧良何伟平牛成喆安世民王正军王建华李晓红(兼)刘进军(兼)朱智文(兼)蔺全录王翠琳蒙立元牛向东(兼)人文社科学院(13人)杨莉辛万鹏贾军王海霞卫东苟颖萍刘尚洪张有亮吕志祥高云黎志强陈彪叶进体育部(3人)李金梅刘克俭路志峻外国语学院(3人)史顺良孙乃玲高巍生命学院(19人)赵萍李志忠王鸣刚金汝城刘左军李雪雁杨爱梅马建忠蒋少军吴红玲龚伟中(兼)武天云(兼)李晓明(兼)赵秋玲(兼)周剑平(兼)杨晖(兼)张云涛(兼)廖世奇(兼)陈克明(兼)。

博导简介 刘洪军教授

博导简介 刘洪军教授

博导简介刘洪军教授
佚名
【期刊名称】《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43)4
【摘要】刘洪军,男,1974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兰州理工大学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公派博士后研究,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北京交通大学“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现任兰州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主任。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刘洪;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科研工作;北京交通大学;控制工程;材料成型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访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导王耀华教授 [J], 周娜;胡恩燕
2.辽宁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博导、教授张爱军2011年官员思想新变化新特点 [J],
3.专访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钱立军安徽新能源汽车其势已成 [J], 马园园;
4.《浙江临床医学》副主编——我国知名中青年外科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蔡秀军博导、教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党星海
教授
防灾减灾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防灾、结构健康监测)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EI、ISTP收录5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奖6项。
1
丑亚玲
教授/博士
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冻土工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后基金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
4
李慧莉
副教授/博士
市政工程(水污染生物治理、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复、饮用水的供水安全及微污染治理)
主持校博士基金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收录6篇。
3
王刚
副教授/博士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传热传质及其强化、流动换热数值模拟及先进数值模拟方法)
结构工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结构非线性振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扬州大学)
0
何忠茂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诊断与治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结构工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轻钢结构)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38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多项。国家授权专利3项。
6
韩建平
教授/博导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15篇。
3
李亚娥
高级工程师
结构工程(特殊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
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论文被SCI收录6篇,EI收录3篇,ISTP收录1篇,权威期刊1篇。
3
周茗如
教授/硕士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0
周勇
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校红柳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1项(已结题);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已结题),参与重大横向课题4项,每年主持一般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被EI收录15篇,ISTP收录6篇,权威期刊4篇;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2和第3),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大连民族学院)校内合作导师王文达
0
张鑫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土钉支护技术、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
(山东建筑大学)
0
陈正汉
教授/博导(兼职)
岩土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饱和土力学)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1
施刚
副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钢结构)
(清华大学)
1
米海珍
教授/博士
防灾减灾工程(结构的振动分析和抗减震技术、工程结构的液固耦合动力灾变机理)、结构工程(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岩土工程(桩基检测、地下结构的动力稳定和灾变机理)、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和灾变机理、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厅项目各1项,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4项,北京市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兰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校红柳青年教师基金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和录用论文80余篇(SCI-8篇、EI-29篇、ISTP收录10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厅局级二等奖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
1
张贵文
副教授
结构工程(结构实验分析、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局级奖多项。
3
党育
副教授/博士
结构工程(建筑结构抗震理论),防灾减灾工程(结构减震控制)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隧工程(减震隔振、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EI收录13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6
程选生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隧工程(减震隔振、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
主持或参与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EI、ISTP收录10篇;研究成果获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厅局级奖多项。(酒泉市政府)
0
李世荣
教授/博导(兼职)
6
董建华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动力分析、地下结构抗震、边坡稳定、滑坡泥石流防治)
甘肃省杰青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入选者,第十九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1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创新科研基金项目1项(青藏线盐湖路基病害及治理研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主持横向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ISTP收录2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多项。主持鉴定课题2项。申请发明专利20件,已经授权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2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计划”项目、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项,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省部级基金项目7项,建设厅及教育厅项目3项,校基金项目3项;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SCI收录4篇,EI收录5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网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兰州市科技厅及教育厅项目2项,校博士和博士后基金项目2项,横向课题二十余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50余篇,被EI、ISTP收录15篇。
5
乔宏霞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材料、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寿命预测、新型结构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墙体材料)
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土的动力特性、地基处理工程、桩基检测与加固工程)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ISTP收录7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0
孙玉萍
教授
结构工程(钢结构与空间结构、轻钢结构)
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奖多项。
0
李慧
教授/博导(兼职)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工程结构抗震、基础工程)
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被EI、ISTP收录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2项,厅局级奖多项。(甘肃省人大)
0
狄生奎
教授/博导(兼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级项目2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参与973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
6
马连生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新型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结构非线性振动)
6
周凤玺
教授/博导
岩土工程(黄土力学及工程、土动力学分析)、结构工程(复合材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1项,并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被SCI、EI收录15篇。
6
李萍
教授/博导
道路建筑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旧路面改建工程)岩土工程(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
土木工程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和成果简介(2015年)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目前承担科研工作及近年研究成果
招生人数
朱彦鹏
教授/博导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厅局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56篇;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厅局级奖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