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策略1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表达等。

3.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写作的基本要素。

3. 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让学生回答:你们知道什么是写作吗?为什么学写作很重要?2. 引导学生探讨写作的定义和重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讲解写作的基本概念与要素1. 导入新知:写作是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2. 介绍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写作的中心思想或内容。

b. 结构:文章组织的方式,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c. 表达: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思想和情感。

步骤三: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与技巧1. 给出写作的方法与技巧:a. 阅读:多读书籍、文章来积累知识和表达方式。

b. 练习:写作需要不断的练习,多写多练才能进步。

c. 借鉴:学习他人优秀的写作作品,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技巧。

d. 编辑:写作后要进行修改和润色,提升文章的质量。

步骤四:练习写作1. 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如“我的暑假计划”。

2. 提醒学生注意写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完成作文。

四、课堂总结1. 简要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基本要素。

2. 鼓励学生多练习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完成一篇短文。

2. 学生完成后可以相互交流和修改,提升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培养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练习写作,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写作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表达能力。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生动地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增强学生的生活幸福感。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例如亲情、友情、自然风光、人间真情等。

2. 教授学生写作技巧,例如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描绘细节等。

3.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美好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描绘细节等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生动地描绘出来。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范文为例,示范如何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4. 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描绘出来。

5.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程度。

2. 学生习作质量:评价学生的习作内容是否丰富、描绘是否生动、情感是否真挚。

3. 学生写作技巧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习作,了解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引导学生关注和珍惜生活。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习作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5.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实情感,增强生活幸福感。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通过写作,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小学生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写作技巧。

(1)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2)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如何展开想象,如何进行逻辑思维;(3)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写作,包括构思、写作、修改等步骤。

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1)教师提供几个写作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3)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文。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5.评价和修改。

(1)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2)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作业布置。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和要素,完成一篇作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和要素,培养了写作习惯和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写作技巧、引导写作、展示作文、评价修改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作文教学教案模板小学

作文教学教案模板小学

作文教学教案模板小学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重点。

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进行作文创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授课。

(1)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师向学生介绍作文的概念,即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意见的一种文体。

并向学生介绍作文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感情真挚、形象生动等。

(2)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并讲解每部分的写作要求。

然后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写作方法,如如何构思、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展开内容等。

3. 操练。

教师布置作文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创作。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并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4. 输出。

学生进行作文展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作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作文水平。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业。

七、板书设计。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

同时,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学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3. 日记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能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2. 学具:日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生活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 介绍日记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

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用五官感受生活。

-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会用心灵体验生活。

3. 日记的写作技巧- 讲解日记的写作方法,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写作技巧。

4. 学生实践-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写一篇日记。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交流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互相交流、评价。

- 教师点评学生的日记,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3. 日记的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日记。

2. 收集身边的素材,为下次日记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日记写作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基本要求,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一、明确习作目标目标设定:在习作前,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例如:写一篇人称的故事、描述身边的事物等。

鼓励学生理解习作的意义,通过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来激发写作兴趣。

二、丰富教学素材多样化素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图画、视频、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交流写作灵感,激发彼此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写作过程过程性教学:强调写作的过程,包括预写、写作和修改三个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习作。

在每个阶段给予适当指导,比如构思时要进行头脑风暴,写作时要注意条理清晰,修改时要学会自我检查和互评。

范文示范:提供优秀的习作范文,分析其优点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规矩和技巧。

四、加强写作技巧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定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如词汇、句式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题材多样性:在习作训练中,涉及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等多种文体,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写作形式和风格。

五、鼓励个性化创作尊重创作自由: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创作,少限制其想象力,增强写作的自主性与趣味性。

个性化反馈:针对每位学生的习作给予细致的反馈,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让其感受到进步与成就。

六、营造轻松氛围正向激励:设立小奖项或展示机会,表扬优秀习作,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或合作习作,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七、家校联动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习作过程,在家庭中创造语言环境,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

定期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的习作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他们对写作的热爱与兴趣,进而促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就。

小学语文写作课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课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理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会使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撰写简单的作文。

二、教学内容1. 写作的定义和作用;2. 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的要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写作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写作对于语文研究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常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开头结尾要突出,行文连贯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来表达观点、描述事物等;- 讲解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的要点,如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篇简短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写作的具体应用。

4. 练与巩固(15分钟)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自主撰写短文,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研究收获,并展望未来的写作研究方向。

四、教学资源- 教材:语文教材(根据学生年级选用适当教材)- 案例文章:一篇简短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 练题:准备一些简单的写作题目供学生练五、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研究态度和参与程度;2. 练作文评估:评估学生在练中的写作表现,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的研究体验。

六、延伸拓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参加写作比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组织写作讨论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和研究写作经验。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热情。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设计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设计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一、认知目标:1. 理解习作的定义和目的,明确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2. 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情节和结构等;3. 掌握不同的写作形式,如叙事、描写、议论等;4. 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提升习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5. 学会分析、欣赏和评价不同类型的优秀习作,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技能目标:1. 学会写不同形式的习作,如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2.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能够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提升习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4. 能够合理组织材料和思路,写出连贯、条理清晰的习作;5. 能够通过反复修改和改进,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注重细节和感知;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3.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4.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5.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对习作的审美鉴赏水平。

教学策略:1. 提供优秀的范文和示范习作,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优秀习作;2. 组织学生进行习作写作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3. 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题目和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通过分层次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整体教学效果;5. 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引导,重视反馈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质量;6. 推动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和写作素养。

评价方式:1. 通过习作的写作质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审美水平;2.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3. 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写作思路、修改过程等;4. 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展示形式,评价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三四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小学三四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小学三四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

(开学初就进行布置)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时间:
2课时。

关于写作的小学教案

关于写作的小学教案

关于写作的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 生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3. 作文评改与指导。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2. 写作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观察、想象、表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生活素材积累(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4. 作文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和生活素材,现场进行作文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文评改与指导(5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写作技巧和生活素材的运用,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文的质量。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作文素材库。

3. 作文评价标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多观察生活,多思考。

2.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教师应多读优秀作文,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定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写作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目标设计

习作教学目标设计

习作教学目标设计习作教学目标的设计涉及到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方面的目标。

下面是一个关于习作教学目标设计的例子,包括了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包括组织思路、选择适当的语言和词汇,提高书面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能够善于观察、感知和描绘周围的事物和情景。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展示独特的想法和观点。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写作,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知识目标:1. 了解习作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2. 学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如比喻、排比和对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3. 熟悉不同文体和写作风格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

4. 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如构思、写作计划和修改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活动的建议:教学策略:1. 基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2. 提供大量的写作范例和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并提供实践机会来发展他们的写作技能。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同伴互助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活动:1. 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和练习,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

2. 进行写作示范,讲解和演示写作的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路组织和语言表达的练习。

3. 进行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估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自己的写作。

4. 组织写作比赛、讲座和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提升自信心。

评估方法:1.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来评估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 进行写作练习和短文考试,以检测学生对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进行同伴评估和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写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习作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资源。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策略1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策略1

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策略学术委员会刘红艳一、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比较、分析通过对以上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可归纳出各学段教学主要内容和侧重点二、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具体策略鉴于以上的分析,建议各个学段的习作教学既要重系统、兼顾全面,又要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根据各学段的教学侧重点,建议采用以下具体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

1.第一学段习作教学重点以及策略第一学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

如何才能“乐于写”?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话题激趣,这是“乐于写”的源泉;词句训练,这是“乐于写”的助力;欣赏鼓励,是“乐于写”的动力。

(1)话题激趣。

习作话题一般来源于自然、生活和阅读三个方面。

低年段的学生好动、充满好奇心、主要通过感性、形象的方式认知周围事物,所以在选择习作话题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是他们所亲身体验的事物,尽可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进行写话训练。

比如描写景物,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捡落叶、看花朵、摸石头、淌小河,触摸树叶的纹理、观察花瓣的色泽、感受溪水的清冽……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才会有话可写,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形象、生动。

再比如描写人物,就要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为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善于运用绘本阅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对绘本的理解和二次创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以绘本阅读为主,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创作绘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满足表达欲望,驱动习作内需。

(2)词句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能够写好一句或几句话。

词语、句式这是所有习作教学必须打好的基础。

尤其是一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最简单的二素句训练(谁、干什么)。

比如“我们在玩耍”,其中的二要素是“谁”、“干什么”。

再比如“我们是好朋友”,二要素就是“谁”、“是什么”。

要通过不断的口头、书面练习强化二素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写好一句完整的话。

三素句的训练(谁、在哪里、干什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较为准确地运用词汇等。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创作。

3.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思路清晰、表达简单明了、文字流畅等。

二、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广泛拓展。

2. 学生对题目的透彻分析与创造性思考。

3. 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的熟悉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2. 如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 师生互动。

2. 小组合作。

3. 学生自主探究。

4. 案例分析。

5. 模拟批改。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扩展性词汇的运用教学方法:词汇卡片游戏/造句比赛2.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标点符号游戏3. 教学内容:小学作文互批改教学方法:小组互批课后作业六、教学过程1. 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冬天里的家和学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描述场景的方法和思路。

2. 运用词汇卡片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3. 运用标点符号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规则。

4. 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5. 课后完成作文,并进行小组互批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的要点和正确性。

七、教学总结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小组互动学习和互相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意识,更好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小学生作文教案设计

小学生作文教案设计

小学生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

2. 能够通过模仿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

2. 学会通过模仿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范文、黑板、彩色笔。

2. 学生准备,笔、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话题或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 讲解作文结构和写作要素(15分钟)。

教师通过范文分析,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如开头、承接、结尾等,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

3. 模仿范文写作(20分钟)。

教师让学生阅读范文,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范文的结构和写作要素,写一篇类似的作文。

4. 学生互相交流(10分钟)。

学生在完成作文后,互相交流,互相修改,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5. 教师点评(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6.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模仿范文写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了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更加清楚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案)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缤纷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使学生学会用语言描绘眼中的缤纷世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2. 课内外阅读:与缤纷世界相关的文章、诗歌等。

3. 口语交际:分享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生活中的缤纷世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眼中的缤纷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写作指导: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眼中的缤纷世界。

4. 写作实践: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感受、表达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2. 习作要求:观察、感受、表达3. 写作技巧:生动、具体、有序七、作业设计1. 完成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 阅读与缤纷世界相关的文章、诗歌,做好笔记。

3. 口语交际: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生活中的缤纷世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写作;3.培养写作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作文的结构和要素;2.如何选择适合的写作话题。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文、黑板、彩笔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通过简单的问答方式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作文的认识和他们喜欢写作吗。

2.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并分别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讲解如何选择写作话题: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的写作话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话题,并让学生思考并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

4.范文示范: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范文进行示范。

示范时要注意讲解范文的结构和要素,并解释为什么这篇作文写得好。

5.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写作话题,进行作文练习。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展示与分享: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作品。

鼓励学生表扬和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7.作业布置:布置每个学生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六年级习作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习作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习作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习作的各个环节,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习作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2. 复习习作的各个环节:选题、构思、写作、修改、交流。

3. 分析优秀习作的特点:立意新颖、情节生动、描写细腻、表达准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做到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回顾习作过程,分享心得体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动手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3. 分析优秀习作:通过分析优秀习作,让学生了解优秀习作的特点。

4. 修改习作:引导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动手写一篇习作。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其写作能力。

2. 同伴互助:组织学生相互评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激励机制:设置写作竞赛,对优秀习作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构思、表达、修改等。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最终的习作成果,如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提高。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习作选材:收集各类优秀习作,用于分析和借鉴。

2. 写作指导书籍:提供相关写作指导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素材和优秀习作。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回顾习作基本要求,分析优秀习作特点。

2. 第二周:讨论习作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动手修改习作。

3. 第三周: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4. 第四周:检查课后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展开论述、如何提出观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作文是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的。

开头要引出话题,引起读者兴趣;中间要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事例或论据加以支持;结尾要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建议,或者引起共鸣。

2. 作文的写作技巧。

(1)如何展开论述。

在中间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不同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如何提出观点。

在中间部分,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对比、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来提出观点,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3)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在整篇文章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以及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3. 操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个人写作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相点评和改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策略学术委员会刘红艳一、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比较、分析通过对以上各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可归纳出各学段教学主要内容和侧重点二、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具体策略鉴于以上的分析,建议各个学段的习作教学既要重系统、兼顾全面,又要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根据各学段的教学侧重点,建议采用以下具体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

1.第一学段习作教学重点以及策略第一学段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

如何才能“乐于写”?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话题激趣,这是“乐于写”的源泉;词句训练,这是“乐于写”的助力;欣赏鼓励,是“乐于写”的动力。

(1)话题激趣。

习作话题一般来源于自然、生活和阅读三个方面。

低年段的学生好动、充满好奇心、主要通过感性、形象的方式认知周围事物,所以在选择习作话题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是他们所亲身体验的事物,尽可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进行写话训练。

比如描写景物,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捡落叶、看花朵、摸石头、淌小河,触摸树叶的纹理、观察花瓣的色泽、感受溪水的清冽……只有学生亲身体验了才会有话可写,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形象、生动。

再比如描写人物,就要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为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善于运用绘本阅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对绘本的理解和二次创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以绘本阅读为主,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创作绘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满足表达欲望,驱动习作内需。

(2)词句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能够写好一句或几句话。

词语、句式这是所有习作教学必须打好的基础。

尤其是一年级,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写好一句话”的训练。

最简单的二素句训练(谁、干什么)。

比如“我们在玩耍”,其中的二要素是“谁”、“干什么”。

再比如“我们是好朋友”,二要素就是“谁”、“是什么”。

要通过不断的口头、书面练习强化二素句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写好一句完整的话。

三素句的训练(谁、在哪里、干什么)。

比如“小猫在屋里睡大觉”。

四素句的训练(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比如“星期天我们去植物园春游”等。

(3)欣赏鼓励。

要让学生乐于写,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肯定性评价不能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加强对学生写话的训练。

多方欣赏和评价。

多维度评价和多角色评价结合。

多维度评价,可以从习作内容、习作情感、习作态度、习作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多角色评价,可以从学生、教师、家长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班级活动。

成立班级文学社团,鼓励学生积极投稿;举办故事大王比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周末安排亲子活动,让学生出去体验生活;开发“作业超市”,让学生在写话、阅读的超市中自由选择“作业商品”;鼓励学生阅读,让每天坚持阅读成为一种习惯……2.第二学段习作教学重点以及策略第二学段的习作重点一个是学会观察,一个是清楚表达,还有一个是抓重点,突出亮点。

(1)学会观察。

首先是学会观察的方法,树立有序观察的意识,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时间、空间、事件发展的顺序。

其次注重观察能力的梯度训练,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何进行观察能力的梯度训练?建议以“观察”为主要训练点,对教材的单元习作打乱、重组,成为一套新的习作体系,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服务。

如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三篇习作,分别是《好吃的水果》,《观察日记》,《一次特别的活动》。

这三篇习作可以在“观察”这一训练点的基础上统一为一个系列,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好吃的水果》属于静物观察,可以最先训练;《观察日记》需要全程观察,而且是动态的,观察的难度加大,可以紧随其后;《一次特别的活动》要求多角度、多方面的动静结合的观察,难度更大,应该放在最后训练。

这种以提炼习作训练点为基础,对教材进行重组的做法,是对国家教材的二次开发,值得提倡。

(2)抓重点,显亮点。

此年段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领悟围绕习作主题,抓重要信息,做重点表达。

比如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习作,就可以以“写人”为主线,把其中的《我自己》、《我的好朋友》、《我尊敬的人》三篇习作排序组合,成一个训练系列。

《我自己》的训练重点在于描写人物外貌和自己的个性特点;《我的好朋友》的难度有所偏大,训练的重点在于描绘具体事例,在事例中凸显人物特点;《我尊敬的人》不仅要求有具体的事例,还要在事例中突出“我”的内心感受、体验等,即心理描写。

三篇习作,由易到难,根据习作主题的需要,各有训练的侧重点,都统一于“写人”这条主线上。

(3)清楚表达。

要达到此目标,可以采用“分解目标,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通过对这些小目标的学习、掌握,逐步达成大目标,实现清楚表达。

比如“人物描写”可以分解为表情、动作、对话、心理等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有可以往下再细分:人物各种表情中的代表性表情;关键性动作可以分解成几个小动作,这几个小动作要都能最终指向人物性格;人物对话中的语调、神态、提示语的作用……都可以进行一一分解,分步指导学生从各个细小的方面去描写人物,不断强化,就能实现重点表达、清楚表达。

(4)中年段的习作教学还要有“联系生活,聚零成整”的智慧,要能把其他学科、课外生活、学校活动和习作课堂进行整合、归纳,实现习作教学的最大化效益。

比如要写一种小动物,老师可以把科学课中小动物观察日记、家庭生活中的小宠物、阅读书籍中的小动物等全面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描写系列。

再比如把班会活动、学校活动、亲子活动以及课堂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也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记一次活动”的习作训练系列。

3.第三学段习作教学重点以及策略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主要达标项目一是内容具体,二是感情真实,三是谋篇布局。

(1)谋篇布局。

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段落意识,所以高年段在谋篇布局的教学上应该重点放在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主题段落和次要段落之间的详略布局等方面,是一种基于对习作题目、习作重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整体布局。

因此,教师应该在素材的选择、行文结构、描写策略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在需要重点描写处学生能“泼墨如水”,需要一笔代过时又能“惜墨如金”,如庖丁解牛,游刃于牛骨之间,运用自如。

(2)内容具体。

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解决细节描写是否“细”的问题。

首先习作的题目或选材都应该“细”,即“小而精”,切入角度要小,这样便于深挖掘、细描绘。

其次,指导学生的语言描写要“细”,表情、动作、事件、环境等需要大手笔“泼墨”时,都应该入骨入里,不厌其详。

在如何指导细节描写上,还有一些可行的做法。

一是借助教材范本进行针对性教学。

比如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是《祝你生日快乐》,可以从中提炼出“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心理细节描写”、“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等习作训练点,这些训练点又与本册教材中的单元习作《我眼中的同学》相呼应。

这样一来,教材范文、习作训练点、和习作篇目就实现了统一,把教材的示范性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益。

二是课堂小练笔。

这是另一种利用教材示范性特征进行的习作教学。

课堂练笔要及时、灵活、短小,可以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片段的练习。

练习的策略很多,比如仿写,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就可以让学生在仿写中领悟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再比如补白,教材范本中的很多省略号,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补充;再比如改编,许多意境俱佳的古诗都可以拿来改编成优美的散文;还比如续写,许多情节生动的童话、寓言都可以进行二次创作。

总之,课堂练笔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灵活机变,采用何种形式,达到什么要求,都是源于教材范本自身固有特点。

另外,练笔的次数也很关键,一个星期至少是两篇,字数几十、几百可以不限,一定要在课堂上练,课堂上现场评价,不一定要兼顾到每个学生,能达到整体性评价,点评优秀片段,治疗“典型症状”的目的即可。

(3)感情真实。

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世界,一个是内在世界,内在世界的独特可以让外在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所以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激活学生的内在心灵。

要激活学生的内在世界,首先要给他们充分的捕捉、表达内心世界的时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认真倾听。

教师还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针对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建议1.自由表达很重要。

习作要求尽量少提,不为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框。

建议教师通过具体的习作评价(口头、书面等)潜移默化地灌输习作要求,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灌输习作要求于无形,一举两得。

2.习作意识要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

阅读教学不是单纯为了理解,要把理解和习作当作课堂教学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要把每一篇教材范文都当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只有时刻怀揣这样的意识,习作教学才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激发学生习作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学生从对习作前期的各项活动感兴趣,到对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本身感兴趣,这两者之间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这样说呢?常见的情况是学生对参加学校的某项活动很感兴趣,可是一旦要这项活动见诸于笔端顿时就如泄了气的皮球。

可见,教师真正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激发学生对习作本身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游戏中找到持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习作的根本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