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系统设备培训说明

合集下载

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培训课件(DOC 45页)

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培训课件(DOC 45页)

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培训课件(DOC 45页)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低氮燃烧技术原理low NOX combustion technologyMAJTD NO.100.2目录1低氮燃烧技术 (1)1.1NOX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 (1)1.2影响NOX生成量的因素 (6)2.低氮燃烧技术 (13)2.1基本原理 (13)3.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14)3.1空气分级燃烧的基本原理 (15)3.2空气分级燃烧的主要形式 (15)3.3轴向空气分级燃烧的影响因素 (16)3.4径向空气分级燃烧的影响因素 (16)3.5燃尽风的种类 (16)3.6燃尽风布置方式的选择 (22)3.7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应用前景 (23)4.燃料分级燃烧 (24)4.1燃料再燃的原理 (24)4.2再燃燃料的选择 (25)4.3再燃燃料的选取 (25)4.4影响再燃效果的主要因素 (27)4.5燃料再燃技术的发展前景 (27)5.烟气再循环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27)5.1烟气再循环机理 (28)5.2烟气再循环率的选择 (28)5.3利用烟气再循环实现HTAC (29)6.低NOX燃烧器技术原理及型式 (29)6.1低NOX燃烧器的原理 (29)6.2直流煤粉燃烧器 (30)6.3旋流煤粉燃烧器 (32)6.4双调风燃烧器 (33)7.低NOX燃烧器的发展前景 (39)8题库 (41)1低氮燃烧技术1.1 NOX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锅炉燃烧过程中成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因此,抑制NOX NO和NO2的生成已成为大容量锅炉的燃烧器设计及运行时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热力型NOX(Thermaol NOX)、燃料型NOX(Feul NOX)、和快速型NOX(Prompt NOX)。

上述3种氮氧化物的组成随燃料含氮量不同有差别。

低氮燃烧介绍

低氮燃烧介绍

低氮燃烧介绍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火焰温度越高,氮氧化物的生成越多,反之亦然,这也是流化床炉得以环保的原因之一。

低氮燃烧器一般把一次风分成浓淡两股,浓相在内,更靠近火焰中心;淡相在外,贴近水冷壁。

浓相在内着火时,火焰温度相对较高,但是氧气比相对较少,故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几率相对减少;淡相在外,氧气比相对较大,但由于距火焰高温区域较远,温度相对较低,故氮氧化物的生成也不会很多。

根据氮氧化合物生成机理,影响氮氧化合物生成量的因素主要有火焰温度、燃烧器区段氧浓度、燃烧产物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和煤的特性,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生成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降低火焰温度,防止局部高温;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氧浓度,使煤粉在缺氧的条件下燃烧。

简介:用改变燃烧条件的方法来降低NOx的排放,统称为低NOx燃烧技术。

在各种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中,低NOx燃烧技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经济并且有效。

关键字:燃烧条件NOx NOx燃烧技术低NOx燃烧器用改变燃烧条件的方法来降低NOx的排放,统称为低NOx燃烧技术。

在各种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中,低NOx燃烧技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经济并且有效。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低过量空气燃烧使燃烧过程尽可能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抑制NOx的生成。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降低NOx 排放的方法。

一般可降低NOx排放15-20%。

但如炉内氧浓度过低(3%以下),会造成浓度急剧增加,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引起飞灰含碳量增加,燃烧效率下降。

因此在锅炉设计和运行时,应选取最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

2.空气分级燃烧基本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

在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

此时第一级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α<1,因而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

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原理及方案学习教案

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原理及方案学习教案

第30页/共81页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磨 煤 机 停 运 时, 提高并 投入 三次风 冷却风 ,相 当于增 加了燃 烬风 ,则对 降低NOx是 有 利的; • 某 300MW机 组 锅 炉 的 三 次风 冷却风 管从Ф 154× 4.5改造 为Ф273× 5, NOx排 放下降 100mg/m3, 但 效 率 略 有降 低。
第26页/共81页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三十六分。
2.3 分级配风技术
周 界 风 调 整 试 验 结 果
结 论 : 适 当 关小 周界风
第27页/共81页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三十六分。
2.3 分级配风技术
300MW 贫 煤 锅 炉 配 风试验 结果
第28页/共81页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三十六分。
3.2 空气分级的燃烧器布置
3.3 烟煤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实例 3.4 无烟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要点
第1页/共81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三十六分。
1.1 NOx生成类型
• 氮 氧 化 物 是 化石燃 料与空 气在高 温燃烧 时产生 的,包 括NOx( 一氧 化氮(NO)、 二氧化 氮(NO2) )、 氧 化二 氮(N2O)等 。在氮 氧化物 中, NO占有 90%以 上, 二氧化 氮占 5%-10%。 • NOX按 生 成 机 理 的 不同分 为三类 :热力 型 、 快速型 和燃料 型,其 中燃料 型占60% ~ 95% 。 • 研 究 表 明 , 煤中 氮几乎 全部 以有机 物的形 式存 在。形 态主要 是吡 咯型、 吡啶型 和季 氮,其 中吡咯 型氮 和吡啶 型氮是 煤中 氮的主 要存在 形式 。
2.3 分级配风技术

制氮系统操作规程培训(3篇)

制氮系统操作规程培训(3篇)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确保制氮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操作规程培训。

二、培训对象制氮系统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制氮系统概述(1)制氮系统的作用及重要性(2)制氮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制氮系统操作规程(1)设备启动前的准备1)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漏油、漏气等现象。

2)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缆、线路是否完好。

3)检查设备油位、液位、压力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检查吸附剂、干燥剂等消耗品是否充足。

(2)设备启动1)启动空气压缩机,调整出口压力至0.7-0.75MPa。

2)开启冷干机,确保干燥效果。

3)打开电磁阀气源进口球阀,调整压力至4-6bar。

4)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制氮机启动停止按钮,进入开机程序。

5)根据控制面板上的触摸屏流程图或吸附塔压力变化,判断吸附塔是否正常切换。

(3)设备运行1)接通控氧仪,打开取样阀,检测氮气纯度。

2)调整氮气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氮气的纯度和流量。

3)将氮纯化旋钮打到自动,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和阀门。

4)调节纯化进气阀、出气阀、再生流量调接阀,当氧含量报警时,放空阀自动打开。

5)气体正常放空后,关闭放空阀,打开纯气出口阀。

(4)设备停机1)关闭纯化开关,关闭出气阀。

2)关闭微氧分析仪,将氮纯化旋钮打到关闭位置。

3)按下制氮机启动停止按钮,进入关机程序。

3. 制氮系统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设备外观,及时处理漏油、漏气等问题。

(2)定期检查电源电压、电缆、线路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定期检查油位、液位、压力等参数,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4)定期检查吸附剂、干燥剂等消耗品,及时补充。

4. 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3)设备运行时,严禁触碰高温、高压部件。

(4)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张家口3炉低氮燃烧器培训教程

张家口3炉低氮燃烧器培训教程
风箱风道内导流板
为了防止太大的涡流,减少二次风流动阻力损失,改善由于气流转向引起的气流 偏斜,在一次风风室、二次风风室分别设置了导向板,使喷嘴出口处的风量分配均匀。
三、运行注意事项
• 启动 高位燃尽风风门关闭,按原来启动步骤操作
2. 正常运行 龙源公司提供配风卡,氧量控制与配风卡在热态试验完毕后给出。 Nox控制与锅炉效率 反比关系
口平行于水冷壁。
连杆
喷口
轴承
三、检修注意事项
SOFA风室
SOFA风室分为4层布置,每层有两个喷口,共同通过水平轴连接在一垂直轴上, 通过水平摆动连杆,实现喷嘴绕垂直轴左右同时摆动和绕水平轴上下摆动。水平与垂直 摆动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运行时水平摆动装置为手动,调整至一理想位置。每角所 有SOFA喷嘴可整体做上下摆动,由气缸驱动。
• 热力型: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生成的NOx,占总量的10~20%,其最为 敏感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当温度高于1500℃时随着温度的提高,热力型NOx会急 剧增加;
• 快速型: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原子团反应而形成的NOx,其所 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予考虑。
本次改造采取的相关措施主要为控制燃料型及热力型NOx的生成,基 于NOx的生成特点,主要就是控制炉内局部区域的空燃比(过剩空气系数) 和炉内燃烧的最高温度
支撑
摆杆
喷口
喷嘴体
二次风室
二次风室主要由喷口及风箱风道隔仓组成,二次风喷口布置在风箱风道出口处, 通过喷嘴轴承与风箱风道两侧的大角钢相连,喷嘴可绕轴摆动。喷嘴通过内连杆与摆动 装置连接,实现喷嘴上下摆动。拆卸或更换喷嘴时,先将风箱风道侧屏板打开,解裂内
连杆。卸去喷嘴轴承后,可将喷嘴向炉内拆离。贴壁风由中间二次风风箱两侧引出,出

低氮燃烧器课程设计

低氮燃烧器课程设计

低氮燃烧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低氮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关键参数。

2. 学习低氮燃烧器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其与环保政策的关系。

3. 掌握低氮燃烧器的结构特点,能够分析不同类型低氮燃烧器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低氮燃烧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低氮燃烧器的操作与调试。

3. 能够设计简单的低氮燃烧器实验方案,验证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低氮燃烧技术的研究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低氮燃烧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价值。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低氮燃烧器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低氮燃烧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环保政策中的地位。

- 环保政策背景介绍- 低氮燃烧原理讲解- 低氮燃烧器的分类及特点2. 低氮燃烧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流程。

- 各组成部分功能与作用- 工作流程及关键参数解析- 低氮燃烧器性能指标3. 低氮燃烧器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 节能减排案例分析- 低氮燃烧器的操作与调试方法- 低氮燃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4. 实践操作与实验。

- 低氮燃烧器操作规程- 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本章节将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介绍低氮燃烧器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合理,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低氮燃烧器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以讲解低氮燃烧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低氮燃烧系统设备培训说明资料

低氮燃烧系统设备培训说明资料

9.变煤粉细度试验
通过改变煤粉细度,测量R90、R200。在不同煤粉细 度下,磨煤机出力及飞灰的变化规律,得出最优的煤 粉细度运行方,在给煤机入口处采样,每30分钟采样一次,每 次2 kg,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采样结束后,混合缩分为2 份,每份2 kg,一份供电厂进行工业分析,另一份备用。 灰渣取样 利用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上的飞灰取样器采集飞灰 样,在炉渣出口的渣沟上采集大渣样,每工况一次,试验 结束后,送电厂化学分析室进行灰、渣可燃物含量分析。
4. 变氧量燃烧调整试验
锅炉稳定在额定负荷,考核变氧量对锅炉效率及NOx 排放浓度的影响,氧量变化由炉膛出口氧量来控制。 周界风的挡板开度为0~30%之间,在优化后的各二次 风的风门开度和燃尽风风门开度条件下,维持过热器 出口氧量分别为:1.5%、1.8%、2.0%、2.2%、2.5%、 3.0%、3.4%条件下,测定各工况的锅炉各项热损失及 NOx排放浓度。
高浓缩比、低阻力新一代煤粉浓缩技术
水平浓缩燃烧技术的关键设备—煤粉百叶窗浓缩器,采 用了新一代的煤粉浓缩技术,具有非常优异气固流动和煤粉 浓缩特性,其具体表现为: (1)浓缩器具有优异的低流动阻力特性,局部阻力系数 小于2,并具有高的煤粉浓缩比,浓缩率可达1.6~2.0以上;
(2)浓淡喷口出口气流流量分配更为均匀,浓淡一次风 风量比在1.0~1.2以内;
根据燃用煤质特性,采用第三代高效煤粉浓缩器优 化设计。煤粉浓缩器总长较短,能够满足现场安装 布置在二次风角部风箱内的要求。
煤粉浓缩器结构示意图
百叶窗式煤粉燃烧器设计参数表 浓缩器叶 片数 浓缩器空截面风速 m/s 浓缩器浓缩率 浓缩器阻力 mmH2O
4 1.0~1.2 2.0
22 1.6~2.0 40~50

低氮燃烧系统运行维护资料

低氮燃烧系统运行维护资料

各角喷口速度(m/s)
#2
#3
18.13
20
17.5
18.7
15.6
13
17.5
18
7
10
20
19
10
10.75
14
12
12
9.3
8.7
9.25
20.38
19.08
13.52
11.8
18.71
17.25
6.91
5.8
18.71
17.25
21
20.11
24.7
25.17
24.2
23.8
7
5.15
18.71
区的停留时间;
3、提供足够的NOx还原空间——保证还原反应所需的化学反应 时间;
4、 燃尽区补氧——保证燃料的燃尽, 过量空气系数远大于1, 燃烧温度低,仅生成少量NOx
低氮燃烧热态调试(运行)基本原则
1)、炉膛出口氧量控制在原锅炉设计值范围之内,省煤器后出口氧 量设定值2.0~3.0,波动最大值小于3.5,对应空气过剩系数为1.15~1.2; 2)、保证主燃区总体为欠氧燃烧状态,可通过SOFA风量来确定,该 炉设计值为SOFA风量占总风量的24%左右。 3)、一般风门在全关的情况下,漏风量足够冷却喷嘴用,因此在热 态运行时可对某些风门的开度置为零位;
当C磨投运时,本层风门开度20%;当C磨停运时,开度在5%~10%。
当C磨投运时,开度为10%,当C磨停运时,开度为30% 当A/B磨都停运而C磨投运时,本层风门开度60%;当B磨停运A磨投运时,开度在
5~10%,当B磨投运时,开度在20%~30%; 当B磨投运时,开度为10%,当B磨停运时,开度为30% 当A磨停运B磨投运时,本层风门开度60%;当A磨投运时,风门开度维持在

生技科1月份培训资料-锅炉低氮燃烧原理及调整方法 (1)

生技科1月份培训资料-锅炉低氮燃烧原理及调整方法 (1)

培训资料1、低NOx燃烧技术的机理1.1煤燃烧产生的NOx,在电站燃煤锅炉中生成的几乎全是NO和NO2,我们通常把这两种氮氧化物总称为NOx,其中NO占90%以上,其余为NO2。

按照NOx生成的机理可分为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在煤燃烧时约75%-90%的NOx属燃料型NOx,热力型NOx与快速型NOx所占份额都很少。

1.2热力型NOx是煤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

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1.3快速型NOx是在富燃料的情况下,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烃类(CHi)等撞击N2分子生成CN、HCN等进一步被氧化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在燃煤锅炉中,快速型NOx极少,一般不超过5%。

1.4燃料型NOx分为挥发份NOx和焦炭NOx两部分,挥发份热解中间产物为HCN(氰酸),挥发份中N全部转化为HCN,HCN可以被O2氧化成NO,也可以把NO还原生成N2,焦炭中的N直接转化为NO。

燃料再燃还原NOx是通过NO和煤粉热解析出的碳氢基团(CH、CH2和CH3)以及焦炭本身的还原反应而导致NO减少。

2、减排方式根据新的国家排放政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要求,烟囱出口的烟气中的氮化物含量要低于100mg/Nm3。

对锅炉低进行氮燃烧器改造,可以在炉内进行降低NOx 生成,然后烟气在进入SCR脱硝装置,进行化学处理。

炉内的低氮燃烧器改造成功后,可大幅度减少SCR的运行的成本。

锅炉在低氧燃烧的工况下,NO X生成量会大幅度降低。

目前国内对锅炉低氮燃烧器的改造均采用分级送风、分级燃烧的设计理念。

分级送风是将主燃烧区约25%左右的风量移至主燃烧区的上部的SOFA风口再进入炉膛,这就是分级送风。

由于主燃烧区的风量减少后,燃烧中心区域因欠氧,煤粉不能充分燃烧,为了使煤粉充分燃烧,故需调整SOFA风风量,合理的补充煤粉燃烧所需的氧量,形成煤粉再燃烧,这就是分级燃烧。

低氮改造技术培训

低氮改造技术培训
5
1.3飞灰可燃物升高 飞灰可燃物升高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1、选择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对固定碳含量较高的煤粉,在燃尽阶段保证充足的氧 量。尽量增大煤粉在炉膛内燃烧时间,增大燃尽空间。 2、煤种的变化,使球磨机出力不足,被迫增大通风量,造成煤粉变粗,可通过燃烧 调整试验,选择最佳煤粉细度。 3、在保证球磨机出力前提下,尽量关小三次风,以减弱三次风对燃烧的影响。 4、保证合适的一次风速,并且一次风速调平,保证各粉管下粉均匀。 5 、 二次风配风合理,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确定最佳配风方式,总结出燃烧卡片,燃 尽风量和主燃烧区风量分配合理,一、二、三次风率符合设计值。
13
三、改造方案介绍
1.纵向三区分布:
通过对主燃烧器改造,重新布置,增加了燃尽高度,同时在主燃烧器上方合 适位置引入适量的燃尽风,建立较大的还原区,燃尽风采用多喷口多角度 射入。总体布置上沿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形成三大区域,分别为氧化还原区 (总风量的70-80%)、主还原区、燃尽区(总风量的20-30%) 。
HCN.CO ……
主燃区
主反应 附反应
主反应 附反应 主反应 附反应
强化C燃尽 抑制焦炭氮氧化
强化HCN生成……还原NO 兼顾C燃尽 强化着火、挥发份热解、C燃烧 抑制NO生成、加强焰内NO还原
10
二、双尺度燃烧技术简介
l双尺度实现低NOx燃烧优势之一 ---强防渣、防腐技术 炉膛中心形成了“中心区”有较高煤粉浓度、较高温度、适宜氧浓度、较高燃烧强度,炉膛
支撑
摆杆
喷口
喷嘴体
内容简介: 一、NOx排放的环保要求 二、双尺度燃烧技术简介 三、改造方案介绍 四、运行调节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四、运行调节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启动 高位燃尽风风门关闭,按原来启动步骤操作 2. 正常运行 龙源公司提供配风卡作为参考

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培训课件

低氮燃烧技术原理培训课件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低氮燃烧技术原理low NOX combustion technologyMAJTD NO.100.2目录1低氮燃烧技术 (1)1.1NOX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 (1)1.2影响NOX生成量的因素 (6)2.低氮燃烧技术 (13)2.1基本原理 (13)3.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14)3.1.......................... 空气分级燃烧的基本原理153.2.......................... 空气分级燃烧的主要形式153.3....................... 轴向空气分级燃烧的影响因素163.4....................... 径向空气分级燃烧的影响因素163.5.................................... 燃尽风的种类163.6............................ 燃尽风布置方式的选择223.7.......................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应用前景234.燃料分级燃烧 (24)4.1.................................. 燃料再燃的原理244.2.................................. 再燃燃料的选择254.3.................................. 再燃燃料的选取254.4.......................... 影响再燃效果的主要因素274.5.......................... 燃料再燃技术的发展前景275.烟气再循环低NOX燃烧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27)5.1.................................. 烟气再循环机理285.2.............................. 烟气再循环率的选择285.3.......................... 利用烟气再循环实现HTAC296.低NOX燃烧器技术原理及型式 (29)6.1.............................. 低NOX燃烧器的原理296.2.................................. 直流煤粉燃烧器306.3.................................. 旋流煤粉燃烧器326.4.................................... 双调风燃烧器337.低NOX燃烧器的发展前景 (39)8题库 (41)1低氮燃烧技术1.1 NOX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锅炉燃烧过程中成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一、管道连接燃烧机管道连接可按右图所示连接1.减压及测量控制器2.截止球阀3.燃气过滤器4.减压器5.流量器6.应急截止球阀7.球阀8.燃气过滤器9.压力调节器/稳压器(特殊情况适用)10.防震联轴器11.法兰式接头D.压力调节器与燃气阀间的距离(约 1.5~2 米)二、电气连接三相电源线必须配备带保险丝的开关。

此外,根据规定,燃烧器的主电源开关,应位于锅炉外部容易触及之处。

电气接线(线路及恒温器)请参阅电路图三、检查·检查锅炉(热能设备)是否具备运行?·热能设备及加热系统中是否已有足够的介质?·烟气排放通道是否通畅?·是否有防爆门?·如烟气排放通道上有翻板是否完全打开?·现场空气通道是否通畅?·缺水(油)报警装置是否调节正确和能正常工作?(蒸汽锅炉)·热能设备的运行规定是否都已满足?·燃料输送管道应已吹扫清洁且空气已排清。

·检查连接燃烧器供电线路的电压是否与燃烧器的规格相符,以及供电线路和电机的电源连接是否与供电电压相匹配。

检查现场的所有电气连接是否按照电路图中的说明来正确执行·核实所有供气压力与燃气阀上的铭牌要求一致,检查燃气供应管路已正确联接且无泄漏。

·核实燃烧器本身具备运行条件。

四、运行程序概述合上总电源开关后,打开燃烧器外部所有球阀,如恒温器已闭合,则电源经燃气压力开关送到控制器。

运行条件具备则开始运行。

之后风机电机接通并进行燃烧室前吹扫,此时助燃空气风门、燃气管道气门回流风风门回到小火火焰位置准备点火,接着燃气阀(主阀及安全阀)打开,燃烧器进行点火。

点着后,进入手动操作模式可以调节控制大小火。

说明:小火即为助燃风、燃气、回流风最小设定值。

大火即为最大设定值五、点火调试手动操作:打开电源通上燃气后进入手动操作模式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启动风机,调试正反转(顺时针)。

2024年燃烧机培训课件

2024年燃烧机培训课件

燃烧机培训课件一、引言燃烧机是一种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中的加热、烘干、熔炼、动力等领域。

为了提高燃烧机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燃烧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二、燃烧机的基本原理1.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燃烧机通过供油系统和供风系统将燃料和空气分别输送到燃烧室内,并在燃烧室内进行混合。

2.燃烧过程:混合后的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3.燃气的排放: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通过排烟系统排放到大气中,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三、燃烧机的操作流程1.开机前的检查:检查燃烧机的外观、供油系统、供风系统、排烟系统等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启动燃烧机:接通电源,按下启动按钮,燃烧机开始工作。

3.燃烧过程监控: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或指示灯,监控燃烧机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火焰等参数。

4.停止燃烧机:当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间或温度后,按下停止按钮,燃烧机停止工作。

5.关闭电源:在确认燃烧机完全停止工作后,关闭电源开关。

四、燃烧机的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燃烧机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知识。

2.在操作燃烧机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3.定期对燃烧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在燃烧机运行过程中,严禁触摸燃烧机的热表面,避免烫伤。

5.燃烧机附近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

五、燃烧机的维护保养1.定期清洗燃烧机的燃烧室、供油系统、供风系统和排烟系统,保持设备清洁。

2.检查燃烧机的各个部件,如电机、泵、阀门、传感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定期更换燃烧机的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和油泵油封,保证燃油和空气的清洁。

4.检查燃烧机的电气线路,确保其绝缘良好,无漏电现象。

5.定期对燃烧机进行调试,确保其燃烧效果和热效率。

六、总结通过本课件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燃烧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

三相电源线必须配备带保险丝的开关。

低氮燃烧机操作规程 一、管道连接 燃烧机管道连接可按右图所示连接1•减压及测量控制器 2•截止球阀 3.燃气过滤器 4•减压器 .流量器 6. 应急截止球阀 7. 球阀 8. 燃气过滤器9. 压力调节器/稳压器(特殊情况 10. 防震联轴器 11. 法兰式接头D 压力调节器与燃气阀间的距离(约、电气连接此外,根据规定,燃烧器的主电源开关, 应位于锅炉外部容易触及之处。

电检查锅炉(热能设备)是否具备运行? 热能设备及加热系统中是否已有足够的介质? 烟气排放通道是否通畅? 是否有防爆门?如烟气排放通道上有翻板是否完全打开? 现场空气通道是否通畅?缺水(油)报警装置是否调节正确和能正常工作?(蒸汽锅炉) 热能设备的运行规定是否都已满足? 燃料输送管道应已吹扫清洁且空气已排清。

检查连接燃烧器供电线路的电压是否与燃烧器的规格相符,以及供电线路和电机的电源连接是否与 供电电压相匹配。

检查现场的所有电气连接是否按照电路图中的说明来正确执行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核实所有供气压力与燃气阀上的铭牌要求一致 ,检查燃气供应管路已正确联接且无泄漏。

核实燃烧器本身具备运行条件。

四、 运行程序概述合上总电源开关后, 打开燃烧器外部所有球阀,如恒温器已闭合,则电源经燃气压力开关送到控制器。

运行条件具备则开始运行。

之后风机电机接通并进行燃烧室前吹扫,此时助燃空气风门、燃气管道气门回流风风门回到小火火焰 位置准备点火,接着燃气阀(主阀及安全阀)打开,燃烧器进行点火。

点着后,进入手动操作模式可以调节控制大 小火。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说明:小火即为助燃风、燃气、回流风最小设定值。

大火即为最大设定值 五、 点火调试 手动操作:打开电源通上燃气后进入手动操作模式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启动风机,调试正反转(顺时针)。

点火线圈,按下后前边产生电离火花 。

小火电磁阀。

按下后电磁阀吸合,通气。

磴口低氮燃烧器说明书

磴口低氮燃烧器说明书

一、燃料(燃煤特性略)二、制粉系统本机组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系统。

每台锅炉配备五台MPS200B中速磨。

三、低NOx燃烧技术(一)概述燃煤锅炉排放的NOx主要由NO和NO2及微量N2O组成,其中NO含量超过90%,NO2约占5-10%,N2O量只有1%左右。

煤粉燃烧过程中,理论上NOx的生成有三条途径,即:热力型、燃料型与瞬态型。

其中,燃料型NOx产生于煤粉燃烧初期,所占NOx比例超过80-90%,是通过燃烧控制NOx减排的主要对象。

炉内低NOx燃烧控制技术通过控制炉膛局部区域的燃烧气氛、燃烧温度与停留时间,生成中间产物HCN与NH3,来抑制与还原已经生成的NOx。

适用于切圆与墙式燃烧锅炉的低氮燃烧技术主要有低NOx燃烧器、空气分级、燃料再燃及燃烧优化等。

本次低氮燃烧系统改造遵循的核心技术理念:煤粉直流低氮燃烧技术(水平浓淡分离+强化燃烧喷嘴)+空气分级技术(偏执风?+高位SOFA+低位SOFA)本次低氮燃烧器改造维持燃烧角不变,主燃烧器风箱不变。

一次风煤粉管道位置不做改动。

喷嘴形式从下至上为:AA-A-AB-B-BC-C-CD1-CD2-D-DE-E-EE-EF?(AB、BC、DE为点火助燃油枪二次风喷口);上部增加低位SOFA和高位SOFA,每层SOFA燃烧器包括3层喷口。

(二)直流直流低氮燃烧技术在燃烧器喷嘴上游,采用特定机构将煤粉浓缩分离,在煤粉喷嘴处形成局部的煤粉浓淡偏差燃烧,提高浓相煤粉的加热速率与挥发分(尤其是挥发分氮)的析出量,来控制燃烧初期的NOx生成。

本次改造采用的直流型浓淡低NOx燃烧器是利用强制转向机构的水平浓淡型(百叶窗?)。

为充分发挥直流燃烧器的NOx控制能力,并防止炉膛水冷壁结渣,可组织二次风射流偏离一次风,使每角燃烧器处于火焰、浓相煤粉、淡相煤粉、二次风的燃烧次序,形成水平浓淡分级“风包粉”燃烧。

采用这种燃烧方式,可使炉膛中央浓相煤粉缺氧燃烧、四周淡相煤粉富氧燃烧,将NOx排放浓度降低约20-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内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技术特点
1.浓淡燃烧保证低NOx的排放量
浓淡燃烧把煤粉气流分成浓度差异较大的两股煤粉 气流,使得浓淡煤粉气流分别在远离煤粉燃烧化学 当量比条件下燃烧。
2.空气垂直立体分级技术与浓淡燃烧相结合 进一步深度降低NOx排放量
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成两级送入炉膛,使主燃烧 区内过量空气系数在0.84~0.9,燃料先在富燃料条 件下燃烧,使得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延长了燃烧 过程 。
在最下层四只周界风风门开度分别为0、15%、 30%、50%和100%时,采用热式风速仪对其出口风速进 行测量。
7.额定负荷下炉内空气动力场测定
在实炉上进行冷态等温模化试验,除了保证煤粉 燃烧器出口气流的雷诺数达到自模区,即Re≥105,还 要在保证冷、热态时煤粉燃烧器一、二次风动量比相 等的原则下进行。 在炉内的下数第二层一次风喷口中心线的平面上, 拉 “十字”网格线,每300 mm绑一小飘带,小飘带 流动的方向即为气流运动方向。完成了一、二次风喷 口速度调平之后,用热式风速仪对每一飘带的速度进 行测定,连接最大速度点,即为额定负荷下的煤粉燃 烧器出口气流在炉内形成的强风环。
5.燃尽风喷口水平摆动对炉膛出口烟温偏 差影响试验
额定负荷下,过热器出口氧量、燃尽风风量按最佳值 选取,各二次风的风门开度最佳工况选取,调整投运 的燃尽风喷口分别反切3º 、5º 、8º 和10º ,观察其对炉 膛出口烟温偏差的影响,观察其对过热器和再热器出 口蒸汽温度影响,同时监测尾部NOx排放浓度变化。
淡一次风含粉量较小,有效控制了水冷壁附近煤 粉颗粒的浓度,流到炉膛水冷壁附近的煤粉处于氧化 性气氛燃烧,可有效提高燃烧器防高温腐蚀和防结渣 的能力。
4.灵活地调整汽温和保证安全受热面壁温
燃尽风喷口可以水平和垂直方向摆动一定角度, 使燃尽风出口气流在炉内形成与主燃烧器出口气流 呈一定的反切角度。起到有效削旋气流的作用,减 少炉膛出口的气流残余旋转,减少炉膛左右侧出口 烟温偏差。
一次风燃烧器结构图
一、二次风炉内切圆布置图
主燃烧器区二次风喷口的设计
主燃烧器区二次风喷口面积根据主燃烧器区 有组织二次风减少程度进行相应缩小,保证出 口二次风风速达到较高风速(46 m/s),相应 增加了一、二次风喷口之间间距,推迟一、二 次风之间混合。保证最下层二次风具有较大的 出口二次风动量,起到在最下层托粉的作用, 减少炉膛底部的掉渣量。
2.变燃尽风燃烧调整试验
维持磨煤机的投运方式不变,在额定负荷下,过热器 出口氧量为3%,改变三层燃尽风的开度,考核燃尽风 风量对锅炉效率及NOx排放浓度的影响。最终得到优 化各层OFA开度。
3.变周界风试验
额定负荷下,四台磨运行,过热器出口氧量3.0%条件 下,燃尽风风门在优化开度下,各二次风的风门在优 化开度下,改变周界风的挡板开度分别为:15%、30%、 50%、100%条件下。测定各工况的锅炉各项热损失和 NOx排放浓度。
6.燃尽风喷口垂直摆动对过热器和再热器 出口蒸汽温度影响试验
额定负荷下,过热器出口氧量、燃尽风风量按最佳值 选取,各二次风的风门开度最佳工况选取,将可以调 整的投运层燃尽风喷口分别垂直摆动-15º 、-10º 、-5º 、 0和5º 、10º、15º ,观察其对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蒸 汽温度影响,同时监测尾部NOx排放浓度的变化。
9.变煤粉细度试验
通过改变煤粉细度,测量R90、R200。在不同煤粉细 度下,磨煤机出力及飞灰的变化规律,得出最优的煤 粉细度运行方式。


• •
入炉原煤 试验期间,在给煤机入口处采样,每30分钟采样一次,每 次2 kg,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采样结束后,混合缩分为2 份,每份2 kg,一份供电厂进行工业分析,另一份备用。 灰渣取样 利用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上的飞灰取样器采集飞灰 样,在炉渣出口的渣沟上采集大渣样,每工况一次,试验 结束后,送电厂化学分析室进行灰、渣可燃物含量分析。
锅炉低氮燃烧器培训
内容简介
一 二 低NOx燃烧系统组成说明 立体分级水平浓淡风低NOx煤粉燃烧技 术介绍 三 燃烧器冷态空气动力场实验项目和内容 四 热态燃烧调整试验项目主要内容 五 燃烧运行优化和调整
一、低NOx燃烧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成
垂直分级燃烧
Upper SOFA Lower SOFA
燃尽区 λ>1 主燃区 λ<1
高浓缩比、低阻力新一代煤粉浓缩技术
水平浓缩燃烧技术的关键设备—煤粉百叶窗浓缩器,采 用了新一代的煤粉浓缩技术,具有非常优异气固流动和煤粉 浓缩特性,其具体表现为: (1)浓缩器具有优异的低流动阻力特性,局部阻力系数 小于2,并具有高的煤粉浓缩比,浓缩率可达1.6~2.0以上;
(2)浓淡喷口出口气流流量分配更为均匀,浓淡一次风 风量比在1.0~1.2以内;
浓缩器浓 淡风比
浓缩器阻 力系数
采用延迟混合型一、二次风 以及带侧二次风的周界风喷口设计
一次风水平浓淡风喷口设计 二次风喷口采用收缩型结构,一次风浓淡喷口之间采用垂 直V型隔板,一次风喷口出口四周设计有偏置型周界风喷口, 对运行或停运的一次风喷口起到冷却保护作用,一次风在向 火侧和上下两侧设有小扳边,在一次风喷口背火侧设计较大 出口动量的侧二次风,对炉膛水冷壁面起到防止结渣、防止 高温腐蚀保护作用。
7.磨煤机投运方式调整试验
在调整的最优配风条件下,常规投用4台磨煤机的运 行方式,对5台磨煤机中投用4台磨煤机的不同组合方 式进行调整试验,组合方式分别为A-B-C-D、A-B-CE、A-B-D-E、B-C-D-E等4种组合方式进行燃烧调整 试验,观察其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
8.变锅炉负荷试验
在调整的最优配风条件下,变负荷分别为额定负荷、 80%、60%等,测定各工况的锅炉各项热损失和NOx 排放浓度。
六 热态燃烧调整试验 项目主要内容
试验内容
1.二次风配风方式调整试验
维持磨煤机的投运方式不变,在额定负荷下,过热器 出口氧量控制在3.0%左右,周界风的挡板开度为15%~ 30%,一次风的挡板开度按一次风冷态调平的结果,一次 风喷口速度控制在26±1.5m/s,燃尽风开度下层80%、上 两层50%,进行试验,工况安排采用正塔、倒塔、缩腰、 均等。
5.着火好、稳燃能力强和煤种适应性广
针对燃用烟煤设计燃烧器适用煤种范围可达: 可燃基挥发份Vdaf 在15 %~40 %范围内,收到基低 位热值Qnet,ar在3800 kcal/kg~6000 kcal/kg范围内。
6.寿命长,布置、安装、运行和维护方便
燃烧器结构成熟、浓缩器尺寸小、布置方便,设 备已集成化且维护方便,采用高耐磨性金属材料,抗 磨损能力强,设备使用寿命长,运行操作简便。
Main Burner Zone
采用高位燃尽风
将有组织燃烧风量沿炉膛垂直方向分级供 入,主燃区有组织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 值由原来λp=1.2变为λp=0.84~0.9。 在标高30310mm和31452mm处,布置16只四 层燃尽风喷口,燃尽风量占总空气量约为25 %~32 %,风速46 m/s,喷口均可以垂直摆动 ± 15°和水平摆动±10°,根据锅炉运行状 况对喷口角度适当调整。 运行中燃尽风喷口风量均由独立的风门挡 板及电动执行器进行调整,达到同层可调。
燃尽风水平截面布置图
采用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
采用高浓缩比水平浓缩低NOx煤粉燃烧器来改造4层16 只锅炉一次风主燃烧器,喷口周围保留适当喷口面积的 周界风,采用扳边方式推迟周界风向一次风内的混入。 在一次风喷嘴后二次风大风箱内安装高浓缩比百叶窗 式煤粉浓缩器,一次风煤粉气流在流经优化过百叶窗浓 缩叶片后被分离,形成两股煤粉浓度不同的煤粉气流, 强化出口气流着火和燃烧,并利用燃料水平分级燃烧原 理有效降低着火初期的NOx生成量。 改造方案一次风口标高维持不变,因此不涉及煤粉 输粉管道的改造。这种布置方式不仅起到了稳燃和降低 NOx生成的作用,而且同时还避免形成还原性气氛,防止 了水冷壁高温腐蚀发生。
2.二次风总风量测量装置的标定
在环形风管道内采用等截面法用皮托管对二次风动 压进行测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两侧环形风道上测 速装置的动压系数进行标定。
3.二次风风门挡板的特性试验
维持空气预热器出口的二次风箱总风压,炉膛压力 维持在-30 Pa至-50 Pa,一次风全部关闭,周界风挡板 开度30%,进行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1、#3二次风风 门开度按0%、25%、50%、75%、100% 五个开度变化 , 对应#2、#4二次风风门开度按100%、75%、50%、25%、 0% 五个开度变化。
二、立体分级水平浓淡风低NOx 煤粉燃烧技术介绍
低氮燃烧系统技术改造路线
针对灞桥电厂#1、#2锅炉特点和燃料燃烧特性, 确定采用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与炉内空气垂直 分级燃烧相结合形成的立体分级低NOx排放燃烧技 术,即自主开发炉内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 达到高效降低NOx排放,同时保证煤粉高效燃 烧、炉内不结渣、无高温腐蚀,并具有宽广煤质 适应性。能够使得四角切圆锅炉的运行性能得到 有效改善,保证优良的锅炉综合运行性能。
3.水平浓淡燃烧方式克服了垂直浓淡燃烧方 式飞灰含碳量高、易结渣的问题
一次风风粉在高煤粉浓缩比煤粉浓缩器内被浓缩, 使煤粉着火提前,相对延长了煤粉在高温区的燃烧时 间,浓煤粉着火后与淡煤粉气流混合均匀,淡煤粉气 流及时混入保证了浓煤粉形成的焦炭燃烧所需氧量, 可实现炉内高效燃尽,较垂直浓淡燃烧方式燃尽率高。
蒸气及给水参数 利用主控室表盘记录以下参数,每15分钟一次 过热蒸气流量、压力、温度 再热蒸气流量、压力、温度 给水流量、压力、温度 减温水流量 尾部烟气温度、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烟温 空气参数 送风机、引风机、磨煤机的各主要参数
• 烟气温度及成分 排烟成分测点设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的水平烟道上。 按多点等截面网格法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 分析O2、CO2、CO、NO,每30分钟测试一次。 空气预热器出口排烟温度测量按多点等截面网格 法测量。 • 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 送风机入口冷风温度由巡检测数采集系统30分钟 测一次环境温度,大气压力使用标准大气压力表 每小时测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