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报告《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1. 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最近发生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报告包括疫情背景、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建议等内容。
2. 疫情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近期,某地区报告了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疫情的暴发可能与季节性流行、传染源扩散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3. 病例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病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次疫情中,共有XXX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其中,婴幼儿占XX%,幼儿园儿童占XX%,其他年龄段占XX%。
病例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 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
病例之间存在密切接触史,如共同生活、共用餐具等。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疫情的扩散。
5. 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控制措施:- 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聚集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
6. 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的建设,提高疫情应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挑战;-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7. 结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疫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该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人群中。
为了及时控制和防范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本次调查报告旨在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报告、医院就诊数据和相关机构的监测数据等,收集手足口病疫情数据。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疫情暴发地区的家长和学校进行调查,了解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3. 现场调查: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疫情暴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疫情暴发的具体情况和防控工作措施。
三、调查结果1. 疫情暴发情况: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手足口病在调查期间在某地区出现了明显的暴发情况。
疫情暴发的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暴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
2. 疫情暴发原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发现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 病毒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疫情暴发可能与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
b. 不良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饮食卫生不达标等因素也是疫情暴发的原因之一。
c. 缺乏防控措施:在疫情暴发地区,防控措施的宣传和实施不到位,导致疫情的快速传播。
3. 疫情暴发的影响:a. 健康影响:疫情暴发导致大量儿童感染手足口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b. 社会影响:疫情暴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c. 家庭影响:疫情暴发给家庭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皮肤等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近期,某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了全面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发展情况,包括病例数量、年龄分布、症状表现等,以及探究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疫情报告、医院的病例登记表、患者就诊记录等途径,收集手足口病疫情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病例数量、年龄分布、症状表现等。
3. 环境调查:对疫情暴发地区的幼儿园、学校、托儿所等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和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4. 个案调查:对疫情暴发地区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其接触史、症状表现、就诊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1. 病例数量:根据数据统计,疫情暴发期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00例,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2. 年龄分布:病例中0-5岁儿童占比最高,占总病例数的80%;6-10岁儿童占比15%;11岁及以上占比5%。
3. 症状表现:病例中典型症状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发热病例占比80%,口腔溃疡占比70%,皮疹占比60%。
4. 传播途径:通过个案调查发现,病例中约70%的患者在家庭中感染,20%在幼儿园或学校感染,10%在社区或公共场所感染。
5. 环境调查:在幼儿园、学校、托儿所等场所的环境调查中发现,卫生状况整体较好,但个别场所存在卫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6. 防控措施:根据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和现场调查,疫情暴发地区已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提高个人卫生意识、隔离患者等。
五、讨论1. 疫情特点:本次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0-5岁儿童中,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个人卫生意识较差等因素有关。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近期,在某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公众健康,我们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疫情报告、医院就诊记录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2. 调查对象:疫情发生地区的儿童、家长、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工作人员。
3. 调查内容: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病例数量、病情严重程度、传播途径等。
三、调查结果1. 疫情发生情况: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起始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
截至某年某月某日,已报告病例总数为XXX例,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2. 病例分布情况:疫情主要集中在某地区的A幼儿园和B小学,占总病例数的XX%。
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病例报告。
3. 病情严重程度:大部分病例为轻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少数病例为重型,出现呼吸困难、心脏病变等严重症状。
4.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个别病例通过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四、疫情分析1. 疫情原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季节因素、人群密集、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可能导致疫情的暴发。
2. 传播途径:疫情主要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密集人群接触传播,尤其是在课堂、操场等集中活动场所。
3. 防控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等;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五、应对措施1. 卫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家长和学校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学校管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提供洗手设施,及时隔离病例,减少传播风险。
3. 医疗支持:加强医院的诊疗能力,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最近,某地区出现了一起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该疫情进行调查,并详细阐述疫情的原因、传播途径、症状、防控措施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一、疫情原因:1.1 病原体: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
1.2 季节因素:手足口病疫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这是因为高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1.3 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差、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等因素也是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之一。
二、传播途径:2.1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的口水、粪便等。
2.2 环境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玩具等间接传播,感染者接触这些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易被感染。
2.3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手足口病后,通过胎盘感染、分娩过程或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症状:3.1 发热: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高热,一般持续2-3天。
3.2 口腔症状:患者常出现口腔溃疡、咽峡炎、口腔疼痛等症状。
3.3 皮疹:手足口病患者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红斑、水疱、疱疹等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疼痛。
四、防控措施:4.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后、使用卫生间后、饭前饭后等时刻。
4.2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积水、蚊虫滋生等。
4.3 隔离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5.1 社会影响: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的关闭、人员流动的限制等。
5.2 经济影响:疫情的暴发可能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减少。
5.3 心理影响:疫情的暴发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因此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支持。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近期,某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了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掌握病例分布情况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情况,包括病例数量、年龄分布、症状特点、传播途径等,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疫情的扩散和影响。
三、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报告和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现场调查:赴疫情暴发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病例家庭的访谈和环境观察。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病例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就诊情况和防控意识等。
四、调查结果1. 病例数量:截至调查结束日,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0例。
2. 年龄分布:病例年龄范围从6个月至10岁不等,其中以3-5岁儿童居多,占总病例数的60%。
3. 症状特点: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占总病例数的80%。
4. 传播途径:病例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途径感染,家庭成员和幼儿园是主要传播源。
五、调查分析1. 病例分布:手足口病病例主要分布在某市区域内,其中某幼儿园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0%。
2. 病例年龄特点:3-5岁儿童手足口病感染率高,可能与他们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以及卫生习惯较差有关。
3. 传播途径分析: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途径感染,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接触和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主要传播源。
六、防控措施1.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环境清洁:加强幼儿园、家庭等场所的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 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等。
4. 早期发现和隔离:加强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对疑似病例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措施,减少病毒传播。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
近期,我所进行了一项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调查,旨在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传播途径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相关医疗机构的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以及患者家庭的基本信息。
2.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相关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
3. 调查内容:我们了解了患者的病程、症状、就诊情况以及与其他患者的接触史。
三、疫情概述1. 病例分布:我们共收集了X个病例,其中X%为婴幼儿,X%为儿童。
2. 疫情时间:疫情发生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已有X个病例报告。
3. 传播途径:通过调查了解到,本次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途径传播。
四、疫情分析1. 病例特征:根据病例报告,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
2. 疫情扩散:疫情呈现出逐渐扩散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儿童集中场所。
3. 高发地区:我们发现疫情在某某地区发生较为集中,可能与该地区的卫生环境和人口密度有关。
五、控制措施1. 医疗救治:患者在发病初期及时就医,接受了相应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2. 隔离措施:针对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取了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3. 卫生宣传:卫生部门开展了针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活动,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环境清洁。
六、建议1. 加强监测:建议卫生部门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提高意识:建议家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集中场所的管理者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
3. 接种疫苗:建议广大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展情况、传播途径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
针对疫情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减少疫情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一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
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2010年5月17日上午8:30分,我们接到区疾控中心打来电话:永阳镇红太阳幼儿园老师保健老师晨检时发现3例手足口病患者,经区疾控中心和区人民医院传染科的专业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及实验室诊断,该3例患者确为手足口病患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1该幼儿园首发病例:张渝宁,男,2岁,永阳镇红太阳幼儿园小小班幼托儿童,汉族,家庭住址:东山村,邱家庄。
该患者5月14日在家发病,5月15日老师通过晨检发现患者发热、手上有疱疹,体温38.3℃,口腔、手掌、脚掌出现大量疱疹,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
经个案调查,该患者家长自述:该患儿无外出史,无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经过溧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化验,检验结果为EV71阳性。
5月16日,晨检时发现第二和第三例病例:蒋裕皓,男,4岁,该园小小班儿童,汉族,家庭住址:水岸康城25幢3单元301室;施雨,女,3岁,该园小小班儿童,汉族,家庭住址:水岸康城30幢2单元301室。
便通知其父母带其到妇婴医院就诊,蒋裕皓:体温38.6℃,手掌出现大量疱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
经调查,该园老师自述:该患儿有和手足口病患者(张渝宁)接触史,经过溧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化验,检验结果为EV71阳性。
手足口病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调查报告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手足口病的疫情和防控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手足口病调查。
调查目的:1. 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2. 探究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3. 分析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和效果。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家庭。
问卷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信息、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
调查结果:1. 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受访者中,有60%的家庭至少有一个孩子患过手足口病,其中80%的患者年龄在3岁以下。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调查显示,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70%的患者在发病前曾接触过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
此外,接触污染的物体、空气传播等也是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3. 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季节是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夏季和秋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占总发病人数的70%。
此外,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家庭环境卫生状况等也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
4. 防控措施的效果调查发现,家庭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措施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定期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患者接触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风险。
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季节、个人卫生习惯和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
家庭的卫生习惯和个人防护措施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控意识;2. 加强卫生监管,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3. 增加医疗资源,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4. 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机制,为防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手足口病 (HFMD)易感于孩子,1981年由国外传入国内沿海地区。
1986年4月后西宁地区呈现暴发流行状态,疫情很快波及四区、效县。
92年及96年西宁有散在发病和局部暴发点。
XX年9月西宁市某机关幼儿园发生一起手足口病暴发,调查结果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中容易互相感染,引起广泛传播。
XX 年4月3日至6月4日,中国矿业大学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对象该大学幼儿园日托儿,年龄2~6 岁。
病例收集根据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记录, 病儿经市级医院确诊。
干预措施加强晨检和全日观察, 病儿即时隔离,2 周后方可回园;病儿所在班定为隔离班,隔离至最后 1 名病儿发病后 3 周;凡与首发病儿乘坐同一辆接送专车的幼儿,隔离3 周无发病方可回园。
在隔离期内,活动室和卧室每天开紫外线灯30 分钟,桌面玩具玩后及时用“84 消毒液”消毒,加强餐具、餐巾、茶杯的消毒及管理工作。
2 结果流行经过4 月3 日晨检时发现第1 例患病孩子,两天后患病孩子所在班以及与患病孩子乘坐同一接送专车的幼儿相继发病,6月4日最后一例患病孩子发病。
流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大一、大二、小二班发病(4月3日~20 日) , 然后是托班发病(4月18 日~4月30 日) ,最后是中二班发病(5 月16 日~6 月4 日) 。
流行特征全园分为4个年龄组8个班,共262名孩子,发病34 名,发病率为 %。
男童发病19名,女童发病15 名。
其中大班(>5岁) 发病率 %(6/86),中班(>4岁) 发病率 % (6/72),小班(>3岁) 发病率%(12/61),托班(>2岁) 发病率 %(10/43)。
临床表现在流行初期,患病孩子症状较典型,可见双手掌、足底外侧和臀部有几个至几十个疱疹,疹圆,比水痘疹小,边缘充血,中央无凹陷,2~3 天后开始吸收,不留痂。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标题: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近期,某地区发生了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疫情爆发情况调查1.1 疫情爆发时间:我们调查发现,疫情爆发时间为某月某日,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1.2 疫情蔓延范围:疫情主要蔓延在幼儿园和小学中,部份家庭也浮现感染病例。
1.3 患病人数:截至目前,已有多人确诊感染手足口病,其中包括儿童和成人。
二、病因分析2.1 病毒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特别是在密集的人群中更易传播。
2.2 病毒潜伏期:病毒潜伏期较长,患者在潜伏期内可能并不浮现明显症状,增加了传播风险。
2.3 预防措施不足:部份学校和家庭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存在疏漏,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三、疫情防控措施3.1 加强卫生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3.2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的蔓延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3 隔离治疗:对确诊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四、社会影响分析4.1 家庭影响:疫情导致部份家庭浮现患病人员,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4.2 学校影响:疫情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为了一定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受到威胁。
4.3 社会影响:疫情的蔓延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和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五、建议和展望5.1 完善预防措施: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减少疫情的发生。
5.2 健全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5.3 加强协作合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结语: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手足口病疫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希翼相关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防控,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近期,某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扩散,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疫情的发展趋势、感染人群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应对措施,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二、疫情发展趋势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手足口病疫情在过去两个月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截至调查结束日期,共有X例确诊病例,其中包括X例重症病例。
疫情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占总病例数的X%。
疫情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与肠道病毒传播的季节性特点相吻合。
三、感染人群特征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手足口病主要感染儿童群体,其中以3-6岁儿童为主。
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为4岁,占总感染人数的X%。
男性儿童的感染率略高于女性儿童,男女比例约为1.2:1。
疫情中还出现了少数成人感染的案例,但占总感染人数的比例较低。
四、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根据调查结果,感染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内部,主要原因是儿童之间的密切接触和共同生活环境。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也较为常见,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传播。
在疫情暴发初期,一些感染源未能及时发现和隔离,导致疫情的扩散。
五、应对措施为了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向公众普及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疫情进行准确的报告和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管理:加强对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加强儿童个人卫生教育,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感染源的隔离:对已确诊的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观察和隔离,避免感染源的扩散。
5.加强医疗救治:提高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对重症病例的救治,降低病亡率。
手足口病调查报告
关于对马头镇炼沙村那马屯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的调查报告2013年9月27日监测发现:马头镇炼沙村那马屯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院于28日派员与乡村医生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炼沙村距离县城区2.5公里,那马屯135户,共542人,生活饮用水主要来源那马水库,那马屯环境卫生良好,个别留守儿童卫生状况相对差。
2、发病情况凌启铧(男,1岁)2013年9月19日手心、足心出现疱疹、发热38.5℃于2013年9月19日住进平果县人民医院治疗,2013年9月26日治愈出院。
潘芯瑜(女,10月)足心手心出现疱疹后食欲差,先在23日到平果县妇幼保健院治疗,25日到平果县人民医院治疗,26日百色市人民医院治疗。
黄荣科(男,1岁)发热39.5℃、手心口腔出现疱疹、食欲差于2013年9月24日,到平果县妇幼保健院治疗,2013年9月26日确诊为手足口病。
3、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儿童中均否认10天前有外出、外来史和接触病儿史,个别儿童存在不良饮食卫生行为。
4、防控措施(一)对周围居民和患儿家长面对面讲解防病知识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 接触婴幼儿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用巴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按要求进行消毒;4.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居家治疗,不与其他儿童接触,避免接触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卧具清洗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消毒处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果出现病情变化,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
(二)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防治知识300张(三)对病儿家庭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相关物品全面消毒,向周围邻居发放含氯消毒剂,指导其进行预防性消毒。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近期,某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为了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我们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1.了解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和规模;2.掌握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情况;3.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4.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调查方法1.收集病例数据:通过卫生部门提供的病例报告,收集疫情暴发期间的病例数据;2.现场调查:赴疫情暴发地点进行调查,了解疫情发展情况、防控措施等;3.访谈调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了解病情、就诊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1.疫情暴发时间和地点:手足口病疫情暴发于2021年5月份,在某市的幼儿园和学校中出现。
2.疫情规模:共有500例手足口病患者报告,其中大部分为儿童。
3.患者基本情况:疫情暴发的患者以3-5岁儿童为主,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4.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5.暴发原因:疫情暴发的原因可能与季节变化、幼儿园和学校的密集人群接触有关。
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不良也可能是疫情暴发的原因之一。
五、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向公众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和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早期发现和隔离:对于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并进行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5.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六、结论通过调查发现,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某市的幼儿园和学校,主要感染人群为3-5岁的儿童。
疫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疫情的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疫情的调查报告》摘要:1 1 3 0 5 13,合计,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七日(疫情调查处置人员:***、***、***、***)**中心学校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调查报告2012年11月6日上午9︰30,**中心接到**乡中心卫生院报告,**乡中心小学幼儿园有多名儿童手、口出现疱疹。
为核实并查明流行原因,尽快控制疫情,在县卫生局领导的组织下,县疾控中心流调、检验人员和县医院感染科医师于10时前往**乡中心小学进行调查和处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乡中心小学现有261名学生,其中幼儿园分三个班级,共65名学生,小班15人、中班25人、大班25人。
二、流行过程首发患儿***,女,4岁,小班学生,10月29日因发热(体温39℃)、咽痛,到**村卫生室对症治疗,无外出史。
小班幼儿***11月1日发病,5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手足口病。
11月6日,***中心卫生院通过晨检,发现小班和中班有数名儿童手、足及口腔出现皮疹,至11月6日县医院感染科**医师临床诊断,共发病学生13例,其中小班9例,中班3例。
(一)发病时间分布病例主要发生在11月1~ 6日。
日期10.29 10.30 10.3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合计发病数 1 0 0 2 1 1 3 0 5 13(二)班级和年龄分布13例病例集中分布在小班和中班,小班共15人,发病9人,发病率达60%。
发病学生多为4周岁,其中3周岁2人,4周岁7人;中班共25人,发病4人,发病率16%,发病学生5周岁3人,4周岁1人。
男女比例2.25︰1。
具体年龄性别分布如下:年龄(岁) 3 4 5 合计男 1 5 3 9女 1 3 0 4合计 2 8 3 13三、临床表现患者以手、足部丘疹、水疱疹和疱疹性咽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咽痛,均为门诊留观病例,无重症病例患者。
四、调查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基本判断是一起手足口病暴发。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一、引言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皮肤和粪口途径传播,多发生在儿童群体中。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疫情概况1. 疫情发生时间:根据调查数据,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在2021年6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
2. 疫情地点:本次疫情发生在某市的ABC幼儿园和XYZ小学。
3. 疫情范围:共有120名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其中80名来自ABC幼儿园,40名来自XYZ小学。
4. 疫情严重程度:根据病例统计数据,本次疫情属于中度暴发,尚未造成重大伤亡。
三、疫情传播途径1. 病毒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播。
2. 疫情传播源头:初步调查显示,本次疫情的传播源头可能是ABC幼儿园一名患病儿童,该儿童在疫情暴发前出现了手足口病症状。
3. 传播途径分析: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接触传播途径,病毒迅速传播给其他儿童,导致疫情扩散。
四、疫情防控措施1. 个人防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宣传,包括经常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2. 学校防控: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教室、公共场所,并提供洗手液等防护用品。
3. 家庭防控:家长应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洁家居环境,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
4. 医疗救治: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疫情应对措施评估1.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畅通。
2. 快速响应:针对疫情暴发地区,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3. 信息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4. 医疗资源调配: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六、疫情预防建议1. 加强卫生宣传: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小学生调查报告《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手足口病传播渠道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历史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命名。
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
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 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
英国1994年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
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其它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 次流行均为EV 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
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均有分离,EV 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标题: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和接触传播。
最近,某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并撰写了这份报告。
一、疫情爆发情况1.1 疫情爆发时间:调查显示,手足口病疫情在过去一个月内开始暴发,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1.2 疫情爆发地点:疫情主要爆发在幼儿园和学校,部分社区也有病例报告。
1.3 疫情高发人群:主要以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二、病例分布情况2.1 病例数量:据统计,疫情暴发期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为XXX例。
2.2 病例严重程度:大部分病例为轻度病例,少数病例出现并发症或病情加重。
2.3 病例治疗情况:大部分病例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好转,部分病例需要住院治疗。
三、病因分析3.1 病毒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幼儿园和学校是传播的重要场所。
3.2 预防措施不足: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在预防手足口病方面措施不够完善,加重了疫情的传播。
3.3 个人卫生意识不强:部分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个人卫生意识不强,未能及时洗手等预防措施。
四、防控措施4.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4.2 提高学校卫生标准:学校和幼儿园应提高卫生标准,加强环境消毒和通风。
4.3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控制措施。
五、总结与建议5.1 总结:通过调查发现,手足口病疫情暴发与个人卫生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足等因素有关。
5.2 建议:建议加强对幼儿园和学校的卫生管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5.3 展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保障人民健康。
学校手足口病疫情调查报告
XX学校手足口病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15时许,XX卫生院电话报告,XX乡XX 小学中一班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派2名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工作:一、基本情况XX乡中心小学位于XX县XX乡XX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
全校共有9个年级(9个班级),各自一个班;共有学生人,教职工人,住校学生人,走读生人;共有教室间,寝室1栋,寝室有4层,男女生各一半(两边各自楼梯分开通行),每间住宿4-6人不等。
二、发病情况(一)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具有发热、头痛、咽喉痛、瘙痒之一者;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中出现丘疹或水泡者。
(二)首发病例:XX,女,4岁,中一班学生,XX月XX 日出现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疱疹为主要症状。
XX月XX日到XX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
XX 月XX日11时XX卫生院陆续发现该校手足口病2例。
(三)年龄分布:XX月XX日16时,共发现临床诊断病例3例,发病年龄具体分布情况:4岁发病2例;3岁发病1例。
(四)时间分布:发病时间具体分布情况:XX月XX日上午发病1例,XX月XX日下午发病2例,(五)性别分布:3例病例男生1例,女生2例,男女性别比为1:2。
三、调查情况XX月XX日16时许,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赶赴XX卫生院对此次疫情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校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之处:1、学校对因病请假后复课证明把控不严;2、学校学生发病后未在卫生院就诊,自行在诊所购买药物,出现防控漏洞;3、学校消毒人员消毒剂配比浓度偏低,消毒效果不佳;综合以上三点原因,造成此次短时间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
四、处置情况1、患病学生及时隔离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隔离治疗期间,班主任每天对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进行访查,如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卫生院住院治疗。
3、根据《XX省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警工作方案》的要求,经县疾控中心、县教育局会商同意后,建议中一班所有学生进行居家隔离观察一周。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暴发疫情的情况有所增加。
本篇调查报告旨在详细分析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供有关部门和公众更好的了解和防控手足口病的指导。
一、疫情背景1.1 疫情爆发时间和地点根据调查结果,本次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在某市的幼儿园,起始时间为X年X 月X日,暴发地点主要集中在该市的ABC幼儿园。
1.2 疫情暴发规模据统计,疫情暴发后,该幼儿园共有X名幼儿感染手足口病,其中包括X名确诊病例和X名疑似病例。
暴发规模较大,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1.3 疫情传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我们发现本次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种途径传播。
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粪便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二、疫情原因分析2.1 病毒感染源头经过病原学检测,我们确认该疫情的病毒感染源头为某患者,该患者在疫情暴发前曾经有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的情况。
这表明病毒在患者间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对幼儿园的环境卫生条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例如,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不够,这些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3 人群免疫力差异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彻底发育,免疫力相对较弱。
因此,幼儿园中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播更为容易,也是本次疫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措施3.1 及时隔离患者在疫情暴发后,幼儿园即将采取了隔离措施,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3.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加大了对卫生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同时加强了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措施,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3.3 提高公众防控意识针对本次疫情,相关部门通过媒体和社区宣传,提高了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同时,加强了幼儿园和家庭间的沟通,提供有效的防控指导,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调查报告《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手足口病传播渠道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
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历史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命名。
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
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
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 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
英国1994年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
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其它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 次流行均为EV 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
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均有分离,EV 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
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
死者平均年龄1.5 岁,病程仅2天,100%发热,62%手足皮疹,66%口腔溃疡,28%病症发展迅速,17%肢软瘫,17例胸片显示肺水肿。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 71病毒。
1998年EV 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
中,共监测到129 106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
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控制。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
累。
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关于手足口病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这几年里,许多病毒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手足口病也是其中一种。
我们小组决定对手足口病进行研究。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游览,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
2、走访医院等部门,了解手足口病应怎样预防。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手足口病是怎样转播的。
1、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
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
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2、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3、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4、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
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5、预防手足口病,有“五句诀窍”: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