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_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A.农耕文明出现
B.分封制的衰落
D
● C.早期国家产生
D.思想百家争鸣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引用 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
● A.老子
B.孔子
● C.墨子
D.韩非
C
● 战国时代是我国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亚圣”孟子思想的是( )
B.墨家
● C.法家 C 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 __无_为_而__治__”

其学说集中在《 _老__子_》一书中
老子像
为孔子设计名片
姓名: 孔子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鲁国 相关著作:《论语》、《春秋》 身份: 儒家学派创始人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走近孔子、了解主张 探究: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 土断垣(yuán),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爱人(仁)
走近孔子、了解主张 探究: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 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百家争第鸣8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和道家
百家争鸣
二 孔子和儒家
三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 的深远影响。
春秋争霸形势图

《百家争鸣》ppt课件(62张PPT)

《百家争鸣》ppt课件(62张PPT)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如: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 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 战国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
孙膑
兵家 孙膑 战国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 矣” 。
孙武名片
孙膑名片
兵圣 孙武
兵家 孙膑
• 春秋晚期
杰出的军
事家,兵
家创始人
孙武
著有《孙 子兵法》
继承发展了 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 孙武 仁义,提出
孙膑 “战胜而强立,
故天下服 矣” 。

百家争鸣ppt课件

百家争鸣ppt课件
3. 学习古代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 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探寻“鸣”之源
材料一 《盐铁论·水旱》中
说:“农,天下之大业也;
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
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史记·周本纪》
由上 可知:
铁器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
因材施教
教学孔对子象告诉我学们而时在习学之习,不上亦要说:乎?
学习方法
踏实求学,敏虚而好心学求,温故教不而知耻;新下,可问以为师矣。
教学向方能法者学习三 学,人而行不不,厌耻必,下有诲我人问师不;焉倦
学习态度
要经常复习知,之为探知求之新,不知知,为学不知习,和是思知也考结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Q: 从学习的角度,孔子的教育名言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 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 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 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 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古代学校官定 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Q: 根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感悟“鸣”之续
材料 吕思勉认为“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
所谓1.‘社拨会乱转世型,推反动之着正学’术,思实不想仅的儒繁家荣,发而展为(各春家秋通战有国的时思期想的”。 本特社利会的大《变新革全促球使史百》家中争也鸣认局为面“的正出是现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 那色”些2.。思学“想术一者思致不想而断的百反发虑思展”社为,会社社的会会本的转质重型以重提及矛供人盾方们,案在即(社一百会致家所,争应引鸣该发为承了社担士会的人角阶 层的变百革虑或,转他型们提从供不方同案角,度反出过发来对也新促社进会应了该社是会如转何型运) 转进行了自

《百家争鸣》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百家争鸣》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曳尾涂中”
政治思想 (1)无为而治 (2)批判世俗的礼法权势,蔑视功名利禄 “大仁不仁” “至仁无亲”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
(三)刻苦简朴的墨家与墨子(战国)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 生于战国初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 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 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 须向团体奉献。
b. 但是孔子主张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 度,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百 姓,以免引起社会动荡,孔子的仁爱是有等 级差别的爱,并非普遍意义上的爱。
(一)仁义担当的儒家
1、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春秋时期)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2)思想核心:礼 含义:指西周时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 的等级名分制度(周礼);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内容:尊尊(等级君主);亲亲(宗法) ——上 下有别、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进一步提出:正名(名正言顺)按周礼把已经混 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孔子重“礼”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礼”的含义是什么呢?
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材料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 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

《百家争鸣》ppt课件(17张PPT)

《百家争鸣》ppt课件(17张PPT)

宋应星对只知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蔑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见卓识(《天工开物》书名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徐光启利用外国传教士采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笼络统治者以换取传教有利条件的做法,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有教无类”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万圣先师、万世师表 《论语》
孟子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
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 忧伤。孔子派子路去问讯那个妇 人。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 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 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子路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呢?”妇人回答说:“(这里) 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 “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 虎还要凶猛可怕。”
而诸葛亮的形象,则成为民族智慧的象征。

明朝中期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不仅着意于战争场景的描写,更精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曹操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统治阶级自私、贪婪、奸诈、残暴的种种表现,
• 赞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观点的, 最有可能是谁?为什么?
主要观点:
1、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部编)《百家争鸣》ppt优秀课件

(部编)《百家争鸣》ppt优秀课件
“百家”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论语·雍也》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3.以“礼”治理国家 ——《论语·颜渊》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后一点。” 13(1)儒家,“仁”。
7、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 遵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
5、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 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 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

中文名:孔丘 别名:孔子、仲尼、圣人 国籍:春秋·鲁国 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代表作:《论语》
政治方面: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①“仁者爱人”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克己复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随。
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耻且格。

《百家争鸣》课件PPT

《百家争鸣》课件PPT

富贵不能淫……… 政治思想:发挥孔子德治,提倡仁政 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意义,影响深远。
15
3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阅读下列材料: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 用之 ——《荀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无为、逍遥
仁 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 兼爱、非攻
懂得战争的规律
孙膑
严刑峻法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 的等级,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并加强 中央集权
阅读下列材料: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韩非子》
34
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
3 韩非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19
(二)老庄之学
1、道家学派思想的基本特征
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 世的方法
20
2.老子的思想 《老子》
(1)“道”是世界根本。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材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反对奢靡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著作 备注
孔子
儒 家
孟子
荀子
道 老子 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春秋 后期
“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 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
《春秋》 “圣人”
刑主杀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战国 反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 “亚圣”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 维系社会秩序。
《荀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 《道德 后期 能够相互转化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经》
“道圣”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庄子》
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 主能张 提“倡兼节爱俭”、“非攻”选贤任《墨子》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 子》
春秋 孙武 末期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 8 课教学课件
百家争鸣
春秋 由统一走向分裂
西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 公

战国 由分裂走向统一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770 1046 —— 771
年 )
一、老子
简介
老子是春秋后期 楚国人,道家学派的 创始人。姓李名耳, 做过周朝的史官,管 理王室的藏书。他学 识渊博,据说孔子曾 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
徒,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2、在教
主 教育 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
成就 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

列教学原则和方法。3、晚年精心整理古 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
化精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讲授新课
三、百家争鸣
什么是百家争 鸣?百家争鸣的局 面是怎样形成的?
2.小组内交流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 刻的人 和事。 选出交 流的好 的同学 参加全 班交流 。
3.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在综合性活动中,有不少同学在查阅 资料或 调查访 问的过 程中遇 到了不 少麻烦 ,可他 们发挥 自己的 聪明才 智,克 服了一 个个困 难,你 想了解 他们解 决问题 的锦囊 妙计吗 ?想知 道他们 辛苦后 的收获 吗?那 就请你 们听听 他们的 精彩发 言吧!
讲授新课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 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 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 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 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 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讲授新课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哪家思想在当时会得到重视?
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 的“法治”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 益,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法家提 出的建立中央集权专治统治和以法治国的 思想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受到 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
4.抽生交流
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被你们刻苦好学 的精神 所感动 ,为你 们的聪 明而赞 叹,为 你们的 收获而 高兴, 那所有 的同学 在综合 性学习 活动中 都那么 令人骄 傲吗? 我们组 内的同 学互相 评价一 下活动 中的表 现吧!
讲授新课
“百家”主要 指哪些学派?各派 代表人物的主张有 哪些?
墨家学派 代表人物: 墨子 生活时期: 战国 主要思想: 主张“兼爱”、“非 攻”、他还提出要选贤 任能提倡节俭
历史地位: 墨家学派创始人
道家学派
代表人物: 庄子 生活时期: 战国 主要思想: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 心,人生应追求精神 自由,要保持独立的 人格
生活时期
春秋后期
籍贯 姓名
楚国人 李耳,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
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事物

主张 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
互转化;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
思考问题。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人们与世无争就能天下太平
著作
《道德经》
讲授新课
动脑筋: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 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 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 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 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 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 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在当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 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 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 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 事,2.综 合性学 习开展 的活动 、活动 中遇到 的困难 、问题 和解决 办法, 活动的 收获。 3.同学 互评活 动中的 表现。 )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 儿女的 爱国情 深深地 打动, 莎士比 亚曾说 :“一 千个读 者眼中 有一千 个哈姆 雷特。 ”那么 ,本组 课文哪 个人或 哪件事 让你铭 记在心 呢?说 的时候 注意说 出印象 深刻的 理由。 请同学 们先在 组内交 流。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武圣”
孙膑 战国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兵孙法》膑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 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 和人性。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直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再者,百 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 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 的发展。总之,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发 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生平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 想家,大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
孔 子
政治 主张
பைடு நூலகம்
“仁者爱人”;政治上推崇西周 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 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1、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