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财税处理及风险准备金如何计提
财务对小额贷款如何处理坏账

财务对⼩额贷款如何处理坏账
对于我们在进⾏⼩额贷款的时候,有的贷款⼈可能不会进⾏偿还。
这对于贷款机构就容易形成⼀种坏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进⾏处理坏账呢?这是⽐较重要的⼀点。
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财务对⼩额贷款如何处理坏账
做⼀个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应计⼊“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应做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科⽬,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
企业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计⼊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科⽬的贷⽅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额,借⽅登记实际发⽣的坏账损失冲减的坏账准备⾦额,期末余额⼀般在贷⽅,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或+)“坏账准备”科⽬的贷⽅(或借⽅)余额。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按应减记的⾦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贷记“坏账准备”科⽬。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借记“坏账准备”科⽬,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
⼤家看完本⽂的内容之后,对于坏账的处理⽅式都清楚了吧,这也是⼀些贷款机构需要进⾏了解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进⾏处理,维护好⾃⾝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可以使⽤法律⼿段进⾏。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店铺专业律师。
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

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积极稳妥地操作担保业务,严防风险,提高效益,合理提取、缴纳和使用担保业务风险准备金,特制定本办法。
本规定适用所有实行绩效考核的分公司及业务部门。
第二章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与交纳总公司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根据财政部财金2001年77号文精神,总公司按照担保收入的50%计提总公司风险准备金。
个人岗位风险金的交纳额度:根据业务人员从事工作岗位不同,交纳一定数量的岗位风险金:分公司经理万元/人,副经理10000元/人,客户经理(调查及市场推进人员)6000元/人,其他业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交纳。
第三章风险准备金的使用保后资产管理费用:对总公司提取的风险准备金,按年度担保责任解除情况和资产质量情况,经考核后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作为保后资产管理费用使用。
资产质量好,资产管理费用有结余的,由分公司自主支配。
资产管理费返还比例为3%。
计算公式:次年资产管理费=上年度担保业务收入×3%资产管理费用的返还,经考核后按季兑现。
对资产管理费的考核,主要是与存量资产质量挂钩,由风险管理部认定考核。
代偿垫付:按规定需垫付的担保项目支付垫付资金。
对逾期垫付,按照总部与分公司及相关人员共同承担责任的原则,实施风险准备金分担。
对个人担保业务的垫付,总公司风险准备金与分公司个人岗位风险金按照8:2的比例代客户垫付资金。
分公司申请垫付资金时,应提供项目责任人个人风险金垫付的详细名单与金额,个人风险金垫付不足者,由个人向公司借支。
对公司担保业务的垫付,分公司先提报申请和认定项目的相关责任人,总公司根据项目情况和责任情况,在个人岗位风险金范围内决定个人代垫付金额,其余有公司承担。
收回代偿款后,总公司风险准备金与分公司个人风险金的返还,按原垫付比例返还公司与个人账户。
核销:确定不能收回的代偿款,在满足损失确认条件并报总部审批同意后,可以确认代偿损失。
小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管理办法(附件十二)

兰州市城关区金时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小额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防范经营风险,增强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准确核算损益,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贷款损失准备指公司按照小额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后,按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贷款坏帐的准备金。
第三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范围为公司发放的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待处理抵债资产等。
第四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由公司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
参照比例如下:逾期1—30天为1%,逾期31—60天为5%,61—90天为10%,90—120天为30%,120——180天为50%,180天以上为100%。
(需进行财务核算)第五条公司应当按季度对各项贷款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收回的可能性(如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财务状况,担保抵押充分性进行评估),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贷款可能产生的损失,提取贷款损失准备。
第六条公司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已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质量提高时,应在已计提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增加当期损益。
第七条对符合条件的损失贷款经批准核销后,冲减已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对经批准核销的表内应收利息,已纳入损益核算的,无论其本金或利息是否已逾期,均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
第八条已核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超过本金的部分,包括收回的表内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计入利息收入。
转回的贷款损失准备做增加当期损益处理。
第九条公司应于半年度和年度向兰州市国税局和兰州市小额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情况(包括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分类情况,风险评估办法、计提比例及变动情况),并按类别提供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变动情况(期初、本期计提、本期转回、本期核销、期末数)。
第十条本办法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报兰州市市国税局批准后执行。
兰州市城关区金时代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企业风险防备金计提制度

企业风险防备金计提制度是为了应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800字的企业风险防备金计提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备金计提和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二、计提标准1. 企业应根据各类风险的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防备金计提标准。
例如,对于市场风险,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对于信用风险,可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对于操作风险,可按照运营成本的一定比例计提;对于法律风险,可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
2. 企业应定期对防备金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能够适应企业面临的新风险和挑战。
三、管理流程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防备金账户,用于存储防备金。
账户应由专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 各部门应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交防备金计提的申请和相关资料,财务部门应对申请进行审核和确认。
3. 财务部门在确认后应及时将防备金划入相应的账户,并通知相关部门。
4. 防备金的使用应遵循节约、高效的原则,仅用于应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
5. 防备金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接受监督。
四、监督与考核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防备金计提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监督机构应定期对防备金账户进行审计和评估,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3. 财务部门应定期向考核部门提交防备金计提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报告,作为考核的依据。
4. 对于违反防备金计提和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按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制度实施与调整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
2. 企业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3.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备金意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小额贷款公司可不可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额贷款公司可不可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先,⼩额贷款公司能否从事贷款业务?《关于⼩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第四条⼩额贷款公司的资⾦运⽤:“⼩额贷款公司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主选择贷款对象。
⼩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额、分散”的原则,⿎励⼩额贷款公司⾯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扩⼤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
即⼩额贷款公司从事贷款⾦融业务是经银监会批准的。
其次,⼩额贷款公司为什么没有⾦融许可证?《关于⼩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第⼆条⼩额贷款公司的设⽴:“申请设⽴⼩额贷款公司,应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商⾏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续并领取营业执照。
此外,还应在五个⼯作⽇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民银⾏分⽀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从条⽂可以看出,银监会对⼩额贷款公司的成⽴要求是“营业执照和备案”,并没有要求办理《⾦融许可证》。
第三,银监会对⼩额贷款公司进⾏管理吗?《关于⼩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五条⼩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中国⼈民银⾏对⼩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流向进⾏跟踪监测,并将⼩额贷款公司纳⼊信贷征信系统。
⼩额贷款公司应定期向信贷征信系统提供借款⼈、贷款⾦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
即银监会对⼩额贷款公司是监管的,监管的⽅⾯是“贷款业务”。
第四,⼩额贷款公司没有⾦融许可证,是⾦融企业吗?央⾏2009年12⽉发布的《⾦融机构编码规范》(银发[2009]363号)明确了我国⾦融机构的涵盖范围,⼩额贷款公司属于⾦融机构,编码为:Z-1。
这就是说,没有⾦融许可证并不影响⼩额贷款公司成为⾦融企业。
没有《⾦融许可证》,⼩额贷款公司与⼀般⾦融机构(四⼤银⾏)有什么区别吗?⼀般⾦融机构(四⼤银⾏)是“可存可贷”,⼩额贷款公司是“只贷不存”。
第五,⼩额贷款公司从事贷款业务能否按税法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呢?《关于⾦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企业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第⼀条“⾦融企业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对其涉农贷款和中⼩企业贷款进⾏风险分类后,按照以下⽐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会计实务:小额贷款公司:可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了

小额贷款公司:可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48号)第三条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经省级金融管理部门(金融办、局等)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具体政策口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执行。
该文件简而言之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也能比照金融企业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了。
该文件发出之前,业内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这一问题观点不一。
有观点认为,首先,应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业中的非货币银行服务中其他非货币银行服务。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企业。
其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第一条第四款有如下规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及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
由此可看出,国家税务总局认可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企业。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也能按照财税〔2015〕9号文件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
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并非金融企业。
首先,根据《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规定,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
可见,小额贷款公司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
其次,根据《金融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号)第三条规定,金融许可证适用于银监会监管的、经批准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等。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管理办法

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管理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小额贷款公司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业务,就会面临各种风险,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因此,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科学合理的业务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管理办法。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模式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通过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小额借贷业务来获取收益。
这种业务模式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小额贷款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快速审批,快速放款。
从业务角度来看,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押金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收取借款人的押金作为贷款的抵押品,一般情况下,押金金额将贷款金额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
押金贷款的优点在于贷款公司可以通过押金规避贷款风险,同时押金也可以用来多次借贷。
2. 担保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要求借款人提供不动产或者其他有价物品作为贷款的担保。
担保贷款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贷款公司有足够的资产用来偿还贷款。
3. 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是小额贷款公司最常见的贷款方式。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来决定放款,这种方式需要借款人提供信用证明。
以上三种方式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小额贷款公司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相应的业务模式。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条件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金额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要小得多,但申请条件也随之更加灵活。
借款人在申请小额贷款的时候,一般填写完相应的贷款申请信后,贷款公司会进行相应的草根调查和审核。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检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状况、资金用途等方面,通过审核后再决定是否给予贷款。
小额贷款公司允许自雇人员、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等群体进行申请,这也增加了小额贷款的普及性。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是很关键的,贷款风险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审核流程: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建立完整的审核流程,通过申请表、企业资料、财务情况等方面进一步深入了解借款人。
小额贷款公司一般风险准备金政策

小额贷款公司一般风险准备金政策小额贷款公司是一种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
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和准备金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和准备金政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
1. 风险评估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贷款前,必须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借款用途等。
通过评估,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对借款人的风险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贷款的额度和利率。
2. 风险监控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贷款后,需要对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进行监控。
监控的内容包括还款时间、还款金额、还款方式等。
通过监控,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及时发现借款人的还款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风险的扩大。
3. 风险应对小额贷款公司在发现借款人存在还款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包括提醒借款人还款、催收、诉讼等。
通过应对措施,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损失。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政策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政策是指为应对风险而设立的准备金。
准备金是小额贷款公司为应对风险而提前储备的资金,用于弥补可能出现的损失。
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备金的计提标准,二是准备金的使用。
1. 准备金的计提标准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计提标准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监管要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计提比例在5%~20%之间。
计提比例越高,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
2. 准备金的使用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备金主要用于弥补可能出现的损失。
当小额贷款公司发现借款人存在还款问题时,可以通过准备金来弥补损失。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还可以将准备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
总之,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控制和准备金政策是保障其稳健运营的重要保障。
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合理计提准备金,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小额贷款公司的节税筹划思路

小额贷款公司的节税筹划思路摘要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一般是按照贷款利息收入的6%征收增值税,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划定为金融服务的税目范畴。
但在税收政策方面,其与银行等传统的金融机构所实行的利差征税又存在较大差别,也无法享受金融行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等,显然,对于同样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额贷款企业来说是不公允的。
由于股权结构复杂、企业性质认定模糊,在缴纳税款时存在重复纳税的情况,而且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小额贷款公司所能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极其有限,导致其税负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小额贷款;企业;节税筹划小额贷款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小额贷款企业的身份认定不清,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各地对小额贷款企业的认定标准也有所不同,使不同区域内经营同类型业务的小额贷款企业税负差别较大[1]。
如江苏、湖北、深圳等地都将小额贷款企业划定为金融企业,实行的是金融行业的税收政策。
但有些地区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相关规定,认为小额贷款企业未获得金融许可证,因此只能将其认定为居民服务、修理以及其他服务业。
这就意味着除去对贷款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外,小额贷款企业的其他税额都应按照一般企业的税率标准进行缴纳。
又如金融行业可以在税前扣除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利息收入按照利息的差额进行增值税的缴纳,并且需要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水平。
因此,在行业的认定结果不同,对小额贷款企业的税负产生较大影响。
自2008年《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我国还未通过一部正式的法律明确小额贷款企业的法律身份,从《指导意见》中看,小额贷款企业被认定为一种“只贷不存”的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法人,因此也受《公司法》的约束,但是《公司法》中却未对其具体的业务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
根据《金融编码规范》,小额贷款企业也赫然在列,但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企业却仍未获得金融牌照。
融资担保公司一般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标准

融资担保公司一般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标准融资担保公司是一种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融资担保公司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具体如下: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准备金计提标准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融资担保公司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风险准备金的计提。
这一比例一般是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的一定百分比。
二、内部风险评估结果融资担保公司应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和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内部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涉及的借款人或担保业务进行风险分类,并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风险评估模型可包括客户信用评级、业务类型等因素。
三、外部指导性标准监管部门会发布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进行指导。
这些指导性标准可能根据市场环境和行业风险的变化而调整,融资担保公司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计提。
四、风险补偿协议融资担保公司在与借款人签订担保合同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签署风险补偿协议。
协议中约定了借款人在违约时需要向融资担保公司支付的违约金。
融资担保公司可以将这部分违约金计入风险准备金。
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的具体操作如下:一、确定计提比例融资担保公司根据监管规定和自身情况,确定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一般情况下,这个比例是根据公司的资本金比例来确定的。
二、计提风险准备金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外部指导性标准和风险补偿协议等因素,融资担保公司按照规定的计提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
计提的风险准备金通常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
三、核实和调整融资担保公司在计提风险准备金后,需要进行核实和调整。
核实主要是确保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准确无误。
如有需要,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进行调整。
四、报告监管部门融资担保公司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计提的风险准备金情况报告给相关监管部门。
这样监管部门可以对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进行监督和检查。
总之,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是根据法律法规、内部风险评估、外部指导性标准和风险补偿协议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探讨

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探讨作者:张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6期摘要:针对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历年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规定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计提方法。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损失准备;一般准备;计提方法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10多年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其与一般企业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性质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在其会计核算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如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进行探讨,旨在能在合理保证小额贷款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会计核算的效率。
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基本规定(一)基本定义根据相关规定: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统称为准备金,又称拨备。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主要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一般准备,是指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二)《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根据《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云南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小额贷款公司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

小额贷款公司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提示:本材料仅作为小贷公司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辅导材料,不作为税收执法依据。
企业应依据税收相关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
一、行业企业所得税政策要点(一)应税收入的确认鉴于行业特点,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从事贷款业务、融资性担保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
⒈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应付利息日期之前提前支付利息的,企业应在实际收到利息之日确认利息收入。
金融企业按规定发放的贷款,属于未逾期贷款(含展期,下同),应根据先收利息后收本金的原则,按贷款合同确认的利率和结算利息的期限计算利息,并于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逾期贷款,其逾期后发生的应收利息,应于实际收到的日期,或者虽未实际收到,但会计上确认为利息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金融企业已确认为利息收入的应收利息,逾期90天仍未收回,且会计上已冲减了当期利息收入的,准予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金融企业已冲减了利息收入的应收未收利息,以后年度收回时,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
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根据小额贷款公司核算管理规定,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收取的服务性收费,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核算。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⒊股权转让收入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的余额,为股权转让所得。
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二)税前扣除政策小额贷款公司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除了要遵循一般企业有关工资薪金支出及三项经费、业务招待费等税前扣除规定外,对行业特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等项目的扣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⒈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规定⑴基本规定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允许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两种计提方法,分别为:第一种方法:金融企业可按照当年年末贷款资产余额的1%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探讨

《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探讨》摘要:要:针对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历年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關的《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规定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计提方法,根据《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云南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鉴于小额贷款公司每年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及一般准备时存在上述的诸多共性问题和难点,结合《企业会计准则》、《云南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实施办法》、《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的规定张宇摘要:针对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历年来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關的《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规定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计提方法。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损失准备;一般准备;计提方法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10多年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为云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其与一般企业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性质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在其会计核算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如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实务进行探讨,旨在能在合理保证小额贷款公司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会计核算的效率。
一、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和一般准备的基本规定(一)基本定义根据相关规定: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统称为准备金,又称拨备。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主要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小额贷款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小额贷款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参考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本公司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公司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三、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五、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编制- 1 -和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二章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序号科目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3 1012 其他货币资金4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5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6 1122 应收账款7 1131 应收股利8 1132 应收利息9 1221 其他应收款10 1231 坏账准备11 1301 贴现资产12 1303 贷款1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14 1321 代理业务资产15 1441 抵债资产16 1442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7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18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9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 150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21 1511 长期股权投资22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3 1601 固定资产24 1602 累计折旧25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6 1604 在建工程- 2 -27 1605 工程物资28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29 1607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30 1701 无形资产31 1702 累计摊销32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3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34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35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36 2001 短期借款37 2021 贴现负债38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39 2202 应付账款40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41 2221 应交税费42 2231 应付利息43 2232 应付股利44 2241 其他应付款 45 2311 代理业务负债 46 2501 长期借款47 2801 预计负债48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三、所有者权益类49 4001 实收资本(股本) 50 4002 资本公积51 4101 盈余公积5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54 4103 本年利润55 4104 利润分配四、损益类56 6011 利息收入57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58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59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6111 投资收益61 6301 营业外收入 62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63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64 6411 利息支出65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66 6601 业务及管理费67 6701 资产减值损失68 6711 营业外支出69 6801 所得税费用70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三章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001 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公司的库存现金。
《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

《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村镇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等经营金融业务的企业(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准备金,又称拨备,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
本办法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不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
本办法所称一般准备,是指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动态拨备是金融企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的逆周期计提拨备的方法,即在宏观经济上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低时多计提拨备,增强财务缓冲能力;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高时少计提拨备,并动用积累的拨备吸收资产损失的做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模型法,是指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使用内部开发的模型对风险资产计算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的方法。
本办法所称标准法,是指金融企业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确定的标准对风险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后,按财政部制定的标准风险系数计算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的方法。
本办法所称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指金融企业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
本办法所称贷款拨备率,是指金融企业计提的与贷款损失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也称拨贷比。
本办法所称贷款总拨备率,是指金融企业计提的与贷款损失相关的各项准备(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小额贷款公司会计处理流程

小额贷款公司会计核算流程为加强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管理,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小额贷款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和税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会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方法流程,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会计账务处理、登记账薄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第一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1.1公司会计科目的设置是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四大类。
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设置会计科目如下表所示。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1.2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1.3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1.4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1.5账户的内容具体包括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1.6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1.6.1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1.6.2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第二章会计凭证2.1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引言金融产品是企业运营中常见的一种资产,它们可以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应对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的计提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的相关内容。
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的定义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是企业为了应对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而提前计提的准备金。
它是企业根据风险暴露程度和风险性质的不同而计算的,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以保障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偿付能力。
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的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属性匹配原则根据金融产品的属性和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根据类别的不同确定相应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
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敞口,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计提比例来应对风险。
2. 风险评估原则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风险评估模型,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应考虑到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流动性、违约概率等因素,以准确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并据此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3. 协同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是企业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果,需要建立健全的协同管理机制。
部门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确保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风险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金融产品风险准备金计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单项计提法单项计提法是针对某一具体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计提。
企业根据该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结果,按照一定比例计提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产品的风险相对稳定且易于评估的情况。
2. 综合计提法综合计提法是对整个金融产品组合的风险进行计提。
企业根据金融产品组合的风险特征,综合考虑各个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出相应的风险准备金。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融产品组合的风险较为复杂且难以单独评估的情况。
我公司为小额贷款公司,2020年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扣除

我公司为小额贷款公司,2021年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扣除【问题】我公司为小额公司,2021年贷款损失准备金如何资本金扣除?【答案】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在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按年末贷款总金额1%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均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放款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86号):一、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包括:(一)贷款(含抵押、质押、担保等贷款);(二)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含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同业拆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各项具有银行贷款特征的股权风险资产;(三)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和贷款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
二、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算公式如下: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按该些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关于小额贷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21〕48号):三、自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经省级金融管理部门(金融办、局等)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具体政策口径按照《财政部损失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国家税务总局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21〕9号)执行。
(注: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2号于已将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重新加入实务畅学卡会员,足不出户在线提问,智囊团多名财税领域专家免费极速答疑,马上享权益>>。
小额贷款公司会计业务处理

一、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发放贷款时,财务部门依据贷款合同和《贷款发放审核表》等相关原始凭证,做以下会计分录:借:贷款;贷:银行存款。
如果贷款属于抵押贷款,则要对抵押内容在备查账中予以登记。
贷款收回时,做以上相反的处理。
如果收回的款项中含有以前预提的利息,应同时给予冲销;属于本期的利息,计入本期的营业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贷款(本金),应收利息(预提利息),营业收入(本期利息)。
二、贷款计息贷款利息可以采用分次结息和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
分次结息又分为按月结息和按季结息。
在实际操作中,为降低贷款风险,无论采取何种结息方式,小额贷款公司都应该按月计息,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计息时:借:应收利息;贷:营业收入。
收回利息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
三、贷款的期末计价小额贷款公司至少应当在每年年末对尚未收回的各项贷款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有证据表明存在回收风险的贷款,根据其可能的回收金额与贷款额之间的差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一定要按照当地对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的要求计提,其账务处理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
对已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以后其可能回收额得以增加的,在原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金额范围内,按增加的金额对“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
转回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和计提相反。
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给予转销。
转销贷款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
四、银行借款当小额贷款公司的自有资金不足时,可以在各地规定的范围内向银行拆借。
借入资金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拆入资金。
归还银行借款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向银行拆借的借款利息,不是计入“财务费用”,而是计入“利息支出”,会计分录如下:借:利息支出;贷:应付利息。
应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在银行的存款利息也不冲减“财务费用”,而是计入“营业收入”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额贷款公司财税处理及风险准备
金如何计提?
2016年02月23日来源:作者:查看:857次
小额贷款公司属于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以《企业会计准则》金融部分的规定为依据,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小额贷款公司属于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以《企业会计准则》金融部分的规定为依据,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科目大体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及损益类四类。
另外,根据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的通知》财金[2008]185号)文件:小额贷款公司执行《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2号)。
、发放及收回贷款的会计核算。
发放及收回贷款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业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贷款,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抵债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抵债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对抵债资产计提跌价准备。
抵债资产处置时,取得的处置收入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支出。
注: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 。
利率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 倍
二、支付、计提和摊销费用的会计核算。
主要包括正常性费用支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租赁费和装修费等。
三、各项税费
小额贷款公司在每月月末,要根据收入额和适用税率计提应交税金,在次月初交纳税金。
1、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二条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
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收入额。
计提应纳税额的依
据和税率为:营业税按收入额x 5%
2、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税率分
别为7%、5%、1%.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营业税税额x 税率。
不同地区的纳税人实行不同档次的税率。
3、教育费附加:
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营业税的税额,附加率
为3%.计算公式:应交教育费附加额=应纳营业税税额X 费率。
4、企业所得税:
新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5、个人所得税:
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扣缴义务人的法定义务。
6、其他税费:
如果企业拥有房产产权的,需缴纳房产税,如果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的,需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如果单位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城市房地产税、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
如果拥有汽车、自行车等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工具,还需缴纳相应的车船使用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车船使用牌照税。
印花税。
如果企业承受房地产时还需及时缴纳契税。
四、风险准备金及坏账损失准备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 以上,全面覆盖风险。
依据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 号),金融企业应当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
1、资产减值准备:
金融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分析判断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并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对发放贷款和垫款,至少应当按季进行分析,采取单项或组合的方式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2、一般风险准备:
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
金融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对风险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定量分析,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
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
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
当潜在风险估计值低于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不计提一般准备。
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 1.5% 。
a)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可采用内部模型法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
运用内部模型法时应当使用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历史数据,综合考虑风险资产存量及其变化、风险资产长期平均损失率、潜在损失平均覆盖率、较长时期平均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建立内部模型,并通过对银行自身风险资产损失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或其他合理方法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
b)金融企业不采用内部模型法的,应当根据标准法计算潜在风险估计值,按潜在风险估计值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对风险资产计提一般准备。
其中,信贷资产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风险分类,标准风险系数暂定为:正常类1.5% ,关注
类3%,次级类30% ,可疑类60% ,损失类100%; 对于其他风险资产可参照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采用的标准风险系数不得低于上述信贷资产标准风险系数。
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季度终了后60 天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其准备金计提情况(包括计提准备金的资产分项、分类情况、资产风险评估方法),并按类别提供相关准备金余额变动情况(期初、本期计提、本期转回、本期核销、期末数),以及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情况。
3、准备金会计处理:
金融企业按规定计提的一般准备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一般准备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金融企业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质量提高时,应在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范围内转回,增加当期损益。
对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经批准核销后,冲减已计提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对经批准核销的表内应收利息,已纳入损益核算的,无论其本金或利息是否已逾期,均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
已核销的资产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
已核销的资产收回金额超过本金的部分,计入利
息收入等。
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作增加当期损益处理。
资产减值准备以原币计提,按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后确认。
注:小额贷款公司没有金融许可证,虽然从事贷款业务,但国家有关部门未按金融企业对其进行管理。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不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资金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5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 年第23 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104 号)三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