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ebe9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班级:12经贸英语2班学号:12090316 姓名:王婷【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是一种伦理范畴,而是在伦理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
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状况令人忧心。
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提出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原因对策一:当前社会诚信的现状及其导致的问题(一):现状为了解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于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
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反思。
诚信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主要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
这三类主体在当前社会的诚信指数均不乐观。
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的单位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的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的院校学术造假者,等等。
有研究者对政府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或有的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成绩等。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b45293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d.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1. 引言1.1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重要性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就业诚信则是确保大学生能够获得合法合理就业的基础。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诚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业诚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不仅会损害其个人声誉和利益,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就业秩序和经济发展。
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水平是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必然要求。
就业诚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品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
一个具有高度诚信的大学生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水平不仅符合社会需要,也符合个人成长所需。
2. 正文2.1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是值得关注的。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大学生对于求职中的诚信意识不足,存在着以假充真、虚报个人信息等现象。
在招聘过程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可能会通过夸大个人能力和经验来欺骗用人单位,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受损。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不守时、不尊重他人等不端行为。
他们可能会迟到、擅自更改面试时间等,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些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形象,也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声誉。
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和信息,缺乏相互支持和帮助的意识。
这种竞争意识过强、缺乏合作精神的现象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2024年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
![2024年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af2db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13.png)
2024年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反思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信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信用缺失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对我国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的现象进行深入反思,并探讨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信用缺失现象概述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信用缺失现象表现为多方面。
在商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合同违约、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在金融领域,逃废债务、信用卡透支不还等问题日益严重。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失信行为如拖欠工资、逃票等也频繁发生。
这些信用缺失现象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诚信氛围。
二、信用缺失原因分析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制度不完善是导致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导致失信行为成本较低,而守信行为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淡化也是信用缺失的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诚信意识逐渐淡化。
再次,市场监管不到位也为失信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些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格、不公正等问题,导致失信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三、信用缺失的社会影响信用缺失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消费者和守信企业的利益。
其次,信用缺失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社会凝聚力减弱。
此外,信用缺失还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四、反思与启示面对信用缺失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反思。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只有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才能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加强信用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提高失信行为的成本。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0424c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b.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过程中,就业诚信的缺失也逐渐凸显出来。
市场竞争激烈、社会风气不纯等因素导致了一些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诚信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水平,以推动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而市场需求又不断变化,这使得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诚信问题。
比如虚报简历、不如实表现自己的能力、盲目追求高薪而忽视职业素养等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一些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诚实、不守信的情况,比如承诺但不兑现、签订合同后毁约等。
这些都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我们需要理性思考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
就业竞争的激烈让一些毕业生感到压力山大,为了获得心仪的工作,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
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一些行业、企业中,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了一些年轻人误以为不诚信才能在职场立足的错误观念。
一些高校教育也未对学生进行相关诚信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讲没有从教育端抑制这一倾向。
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他们的就业诚信水平。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就业辅导,并且对学生进行诚信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道德、就业伦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监管,对于有违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强有力震慑。
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诚信意识,让他们懂得诚信的重要性。
企业与高校应该加强沟通,共同创造一种职场环境,让诚信成为职场的基本准则,鼓励诚实守信的员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原因与对策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212651d6c85ec3a87c2c531.png)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原因与对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制度得以确立的前提和载体。
然而,尽管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已取得显著进展,却一直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使信用主体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造成信用市场中普遍存在信用风险和违约行为,大大增加了信用主体的交易成本,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我国当前社会信用状况及信用缺失的表现据报道,在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信用体系的缺失,使得无效成本占GDP 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一)商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是一种既利于销货方扩大销售规模,又利于缓解购货方资金不足矛盾的企业间直接信用方式。
商业信用缺失表现为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企业相互拖欠货款的数额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
2003年的中国信用论坛上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
从企业信用来看,一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间“三角债”及屡见不鲜的逃、废债现象;三是不少广告肆意夸大产品功效,欺骗消费者;四是有些企业为骗取上市资格,虚增利润、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五是一些上市公司在财报中,编造假账,不如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二)金融信用缺失的表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近年来,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我国目前银行信用在金融信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银行放款的信用状况令人担忧。
几乎所有的银行和信用社都有数额不小的呆账、不良资产,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db1165769eae009581beccb.png)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班级:12经贸英语2班学号:12090316 姓名:王婷【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是一种伦理范畴,而是在伦理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
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状况令人忧心。
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提出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原因对策一:当前社会诚信的现状及其导致的问题(一):现状为了解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于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
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反思。
诚信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主要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
这三类主体在当前社会的诚信指数均不乐观。
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的单位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的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的院校学术造假者,等等。
有研究者对政府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或有的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成绩等。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
分析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分析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277b947bb68a98271fefadc.png)
分析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分析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诚信;缺失;治理措施[论文摘要]诚信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基本范畴,而且也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之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应从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同时采取积极治理措施,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
诚信在现代社会,既是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重要范畴。
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正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即从分析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现代社会的性质、特点出发,这是认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艰辛的探索,已经明确地提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这个论断,也是科学地、正确地认识我国现代社会各种问题的依据。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九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涵盖了社会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社会中不诚信的现状及原因
![社会中不诚信的现状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99c6a40336c1eb91a375df4.png)
社会诚信问题的再思考1、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表现社会诚信主要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
社会诚信缺失大量地表现为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等。
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说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虚假广告、假球黑哨、假医假药等等,不一而足。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绝,在人们购买的书刊音像制品当中,盗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对北京、沈阳等地古玩文物市场调查,有些摊点摆放的全部为假货。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一是企业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二是企业不讲信誉,相互之间拖欠货款。
三是企业合同违约严重,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四是企业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五是假冒伪劣盛行,制假贩假猖獗。
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
还有一些干部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不久前,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发表文章,认为“现在的危险是滋生腐败和不讲真话”,提出要把“不讲真话”当作一个严重问题来解决。
2、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首先,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交往活动少、活动地域窄、生产规模小,基本是“熟人关系”,一般不会担心相互失信。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往层次和交换频率的迅速扩大与增加,信用作为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必然要求被人们认同和遵守。
因为只有交易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承诺和践诺,才能使得双方无须付现即可获得商品、服务和货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诚信的缺失,一方面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使得经济活动萎缩,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破产。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267fd810661ed9ad51f3f2.png)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相比,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造假失信现象屡屡发生,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毒化了社会风气,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党的十八大众明确提出:要倡导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是在新时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提出的战略号召。
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对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诚信缺失是当前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难强。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古人那种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豪气现在已是缈若晨星了。
假农药、假种子让农民绝收,假奶粉造就了一批大头娃娃。
路边跌倒了无人敢扶,扶不起的是那高额的赔偿费。
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主动帮你的人有可能是骗子。
杨白劳比黄世仁还要牛气,农民工为了拿到工钱不得不爬上高压电线塔。
史玉柱还债这种理所当然的行为被视为不寻常的义举。
竞技场上的黑哨、股票市场上的黑嘴、白衣天使的回扣、政府官员的红包,更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社会道德底线一退再退,人们惊呼:诚信怎么了?诚信的缺失,同时给市场经济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市场交易成本增多,生产经营效益下滑,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影响投资环境。
诚信是企业的命脉。
没有信用,企业就会走向消亡。
诸多问题,都向我们敲着警钟:我们正逐渐远离诚信。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我国社会的诚信维系主要是依靠道德约束,但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f4b21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1.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诚信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利益。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分析1.1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表现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历造假、证书伪造现象普遍,这种行为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核评价。
二是违约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后毁约悔约,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三是虚报个人信息,包括学历、工作经验等,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很多大学生不惜虚报个人信息。
四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大学生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表现出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加班等现象。
1.2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体系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是社会风气的问题。
现实社会中,一些成功人士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成功,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是就业市场的问题。
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庞大,但实际就业岗位有限,这就导致了竞争激烈,一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就业机会不惜使用不正当手段。
1.3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恶劣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度降低,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也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竞争环境,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利益,一旦被发现欺骗用人单位,不仅会失去工作机会,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对策与建议2.1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首先要从教育入手。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815c2f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d.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就业竞争激烈,一些学生出现了偷懒敷衍、虚假宣传等不端行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就业市场认知不足、缺乏职业道德意识等。
为提升就业诚信,可以通过加强职业伦理教育、建立就业诚信激励机制等途径。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家庭也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加强就业诚信教育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实现就业诚信的提升。
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立足,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提升、就业现状、原因分析、提升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加强教育、重要性、共同努力、实现提升1. 引言1.1 社会转型时期背景社会转型时期是指当今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等方面发生较大变革的时期。
随着中国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产业逐渐没落,新兴行业崛起,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求职竞争激烈。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凸显。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欺诈、虚假宣传、推卸责任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自身形象和社会信任,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诚信的重视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道德观念,提高就业诚信意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业诚信的提升,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804ea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4.png)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诚信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思。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诚信缺失的成因,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的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概述,揭示诚信缺失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接着,从制度、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角度,深入剖析诚信缺失的根源,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诚信评价体系、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等,以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
社会风气日趋浮躁,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淡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采取欺诈、造假等不诚信手段,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诚信环境的营造。
从文化层面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诚信、道德等价值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些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过分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缺失。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502483faef8941ea76e05cf.png)
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摘要:要做到取信于民,就需要政府及其领导干部们严格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自己的职权,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尽快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效能型政府转变,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避免行政垄断和行政工作的暗箱操作,做到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建立诚信政府,做好诚信的表率,并将诚信纳入干部考核之中。
关键词:诚信;国家声誉;根源;建议一、诚信的意义及缺失诚信的危害“诚信”通俗点来说便是:说话算话,不欺骗别人,“心”、“言”、“行”三者统一。
它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发展。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讲社会诚信,而所谓社会诚信既是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及政府诚信。
个人诚信缺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说谎、假文凭、盗版、虚假个人信息等等。
企业不讲诚信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逃避债务;拖欠职工工资及其他企业的货款;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制假贩假。
政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多变、暗箱操作、对政务公开信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一)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罗彩霞被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便是典型的个人行为造假。
当然这种现象绝非个案,继罗彩霞事件之后又被媒体陆陆续续曝光了不少冒名顶替入学者。
对此事件,起先有很多人愤怒的指责冒名顶替的王佳俊和那些暗箱操作的幕后黑手,但事件进展了一段时间后,网络上冒出了个别不同的声音,开始同情王佳俊,认为她是被父母安排作出这些事情的,也是受害者。
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试想王佳俊若是在起初坚决不同意父母的这种安排,又怎会出现后来的结果?!造假的人可恶,同流合污者亦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对子女未来的考虑作出这些造假行为的人比比皆是,小到为了加分替子女更换民族,大到修改年龄参加奥运会等等。
也正是这股歪风邪气助长了造假者的胆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使得许多诚实守信的人利益受到损害,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具有巨大的负面效应, 毒害了人们的心灵, 使人们内心道德观念丧失。
本科毕业设计-_论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和重塑策略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_论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和重塑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7556c750e2524de5187e8c.png)
毕业生论文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学校:焦作电大博爱分校类别:中国电大开放专科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时间:指导教师:目录引言一、文献综述 (5)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 (6)三、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 (8)四、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9)1、“强政府”模式下的缺陷引发诚信缺失 (9)2、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主体动因 (10)3、学校、家庭对孩子个人诚信的教育的失误 (10)4、社会制度的监管缺失或不健全纵容诚信缺失 (10)(1)制度供给不足 (10)(2)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 (11)(3)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健全 (12)(4)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完善 (12)五、社会诚信问题的重塑策略思考 (12)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13)2、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13)3、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14)4、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姓名:完成时间:【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制约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政府失信存在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原因,政府失信有着严重危害,现代政府诚信的要义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诚实不欺,信守诺言,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对公众的忠诚,并得到公众的认可。
最后,转型期政府诚信重塑的途径是:对公务人员加强以道德为支撑的诚信施政理念教育;规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和追究论文下载。
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中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有关。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016d7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a.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挑战,一些不良就业行为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这个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分析、原因剖析和提升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资料造假现象普遍。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伪造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甚至篡改证书和成绩单,以求得心仪的工作岗位。
2. 恶意就业拖欠工资。
一些企业会利用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法律意识的情况,恶意拖欠他们的工资,甚至采取不发放工资的手段。
3. 不履约行为频发。
在签订就业合同后,一些大学生会随意违约或者不履行合同中的承诺,导致企业蒙受损失。
这些现象的存在,已经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就业资料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社会的诚信风气。
恶意拖欠工资和不履约行为严重伤害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利益,也损害了大学生个人的声誉和前途。
1. 教育体制问题。
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追求升学率和升学率,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就业诚信的认识模糊和重视不够。
2. 社会竞争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一些学生会采取不正当手段。
3. 道德风气不健康。
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他们对就业诚信的认知出现偏差,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容忍程度较高。
4. 用人单位管理不善。
一些用人单位对招聘的程序和审核不严谨,导致了大学生资料造假现象的存在。
一些用人单位也存在恶意拖欠工资和不履约行为,导致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降低。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9e885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e.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作为社会主体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展现的诚信和素质问题备受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同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
一、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1. 就业压力和心态问题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就业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发激烈。
这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变得很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心态和做事风格。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为了求得一份工作,可能会采用不太正当的手段,比如说虚假简历、刻意炒作自己的能力等,这就是就业诚信的严重缺失。
2. 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一些大学生中,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也是导致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些大学生只注重短期的利益,缺乏对职业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可能会不择手段,甚至失去信用,这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 对社会规则的不尊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一些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会采用违法甚至犯罪的手段,这种不尊重社会规则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也给就业市场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诚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的措施1. 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诚信,首先要从根源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诚信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和案例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诚信的意义,从内心树立起对诚信的坚守。
2. 健全诚信体系建设为了规范大学生的就业行为,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诚信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将其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也可以设立诚信奖励和惩罚制度,对有诚信问题的学生进行处罚,并对诚信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行为规范。
3.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可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缺失的体制原因及其改革路径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缺失的体制原因及其改革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2fadd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f.png)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缺失的体制原因及其改革路径【摘要】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缺失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从体制原因分析入手,探讨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包括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在解决途径探讨中,提出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必要性。
改革路径建议中强调了政府责任意识的提升和公开透明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政府信用缺失的解决对于社会转型期至关重要,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善现状。
在总结了文章内容并展望未来,呼吁政府加强信用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本文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政府信用缺失、社会转型、体制原因、改革路径、改革重要性、可行措施、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信用缺失的体制原因及其改革路径引言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政府信用缺失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行政效能。
政府信用缺失不仅会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还会影响政府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作用。
研究政府信用缺失的体制原因及改革路径,对于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信、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对政府信用缺失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本质,探索解决之道,为政府信用建设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加强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政府改革和提升治理水平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政府机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1.22. 研究意义政府信用在社会转型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府信用是政府执政的基础和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府信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如果政府信用缺失,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整个政治体系可能陷入混乱。
政府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政府信用可以影响国家的信用等级和国际形象,直接影响国家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政府信用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石。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27313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5.png)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就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就包括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出现了缺失的情况。
本文将从现象、原因和提升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与提升。
一、现象1. 随意辞职跳槽在现今社会,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没有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设定长远目标,轻易辞去工作跳槽。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用人单位的资源,也是对自己人生规划的一种损害。
2. 不诚实的简历和面试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竞争力,可能会在简历上夸大或者虚构自己的经历和能力。
在面试中,也会出现不实言辞、敷衍搪塞等诚信问题。
3. 恶意弃职一些大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突然不辞而别,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转。
这种行为直接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也会给自己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二、原因1. 规范意识不足大学生在学校里很少接触到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所以对于自己的职业行为往往缺乏规范意识,不够重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 生存压力大随着社会的转型,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一些大学生为了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收入,可能会采取不诚实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3. 教育缺失高校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还有待加强,很多学校没有将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去,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强烈。
三、提升措施2. 实行激励机制用人单位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机制来鼓励那些真正具备诚信品质的大学生。
只有让那些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才能让其他人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3. 严格管理用人单位应该严格要求大学生在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诚信规范,对于违规者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处罚。
4.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最早期环境,要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诚信意识,首先要从家庭入手,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与对策(一)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与对策(一)](https://img.taocdn.com/s3/m/7e99e055a26925c52cc5bf4b.png)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与对策(一)【摘要】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
因此,研究大学生诚信状况,注重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议题。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德育的内容,势必能够推进我国现代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转型;诚信;教育1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1.1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其主要表现有:在学习方面,抄袭作业司空见惯,伪造实验数据小菜一碟,窃论文信手拈来,考试作弊更是屡禁不止。
在日常生活方面,为追求高消费、满足虚荣心,欺骗家长;为骗取学校贷款,编造家庭困难等谎言欺骗老师;为入党、评优、评奖拉票作假;为逃课、逃避晨练,在假条上模仿辅导员笔迹;而不守时、不守信、坐车逃票、借东西不还更是家常便饭。
在就业求职方面,篡改成绩单、虚报在校任职情况、伪造各种证书等履历掺水现象时有发生,脚踏多只船,随意签约又随意毁约的也屡见不鲜。
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在享受完助学贷款后,不仅不按照协议按时归还,毕业后却不翼而飞,使学校、银行和国家蒙受损失……这种种失信败德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声誉,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1.2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分析1.2.1社会背景分析-社会转型对大学生诚信行为选择的影响: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
在擅变震荡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态势以及制度建设的不同步性,导致了大学生诚信价值的失落和失信行为的增多。
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客观上纵容了人们的失信行为传统社会是人治社会,由于受儒家重德轻法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上,以“良心”来维系诚信,而讲不讲“良心”纯粹出于个人自觉行为,因此,“良心”难以有效维系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生论文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学校:焦作电大博爱分校类别:中国电大开放专科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时间:指导教师:目录引言一、文献综述 (5)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 (6)三、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 (8)四、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9)1、“强政府”模式下的缺陷引发诚信缺失 (9)2、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主体动因 (10)3、学校、家庭对孩子个人诚信的教育的失误 (10)4、社会制度的监管缺失或不健全纵容诚信缺失 (10)(1)制度供给不足 (10)(2)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 (11)(3)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健全 (12)(4)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完善 (12)五、社会诚信问题的重塑策略思考 (12)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13)2、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13)3、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14)4、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姓名:完成时间:【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制约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政府失信存在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原因,政府失信有着严重危害,现代政府诚信的要义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诚实不欺,信守诺言,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对公众的忠诚,并得到公众的认可。
最后,转型期政府诚信重塑的途径是:对公务人员加强以道德为支撑的诚信施政理念教育;规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和追究论文下载。
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中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有关。
文章认为,通过塑造政府诚信和大型国企诚信、转变国民的思想基础、推动社会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及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可以重塑优良的“社会诚信”环境。
]一方面,要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建立全国通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成本、完善法律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
【关键词】诚信缺失转型期对策改善绪论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启了诚信问题的研究,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①,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齐美尔去世后,信任的研究几乎被遗忘,直到20世纪70年代,信任问题重新得到国内外各学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经济、文化、人际、制度等多个领域出现了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不同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分析。
一、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对信任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诚信”问题引发了的国内学者对信任问题的普遍关注。
总体看来,学者们充分肯定了信任维系社会的稳定的功能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在经济学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方面,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就有研究信任和人类经济行为的关系,他认为,经济活动是建基于社会习惯和道德基础之上的,如果离开了这些习惯和道德,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就会受到重大的影响,交易的基础就会动摇。
文化价值观取向方面,日裔美藉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中,提出了信任是来自道德传统的伦理习惯,是本社会共享的伦理道德的产物,信任由文化决定,它产生于宗教、伦理、习俗等文化资源。
福山认为中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是低信任度国家,日本、德国、美国是高信任度国家,并且他通过大量数据指出信任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力。
从人际关系层面来讲,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册)》一书中,把人际信任关系化约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关系,信任的存在与个人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假定密切相关,并认为理性和情感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
制度对社会诚信的影响在于,制度作为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行动机制,使人与人之间能产生合理的相互预期与认同[1]。
可以说,制度信任的关键是组织成员对制度或规则所达成的共识,依赖于成员对制度和规则认同和内化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信任的内涵是对社会制度的信任,也就是“制度规范行为”,因而人之所以讲究信任,就在于受到法规制度的制约不敢做出违背信任的行为,或者是因为某些制度环境比其他制度环境更有利于信任的产生[1]。
在对信任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信任从传统文化、习俗、宗教中产生,有学者认为信任可以通过理性的利益算计来获得,有学者认为可以从法律和制度方面来规范。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这一根本视角,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对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结合近期社会调查数据指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缩面临的诚信问题,提出了转型期社会诚信重塑的思考及策略。
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二千多年前,《易经》中就有“忠信所以进德也”,《礼记》中的“不宝金玉,而以忠信为宝”,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较早将“诚”与“信”连用,在《管子·枢言》中,他说:“先王贵诚信。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认为君王能得人心,贵在诚信;正因为有了诚信,才能集结人心、团结天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诸侯割据,战乱连年。
刚刚建立的封建社会,面临着意识形态的破旧立新问题。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②,尧舜禹时期的原始社会,人们都以道德为准绳;夏商周奴隶社会,君主们靠智谋来竞争;而春秋乱世,诸侯都凭军事实力来比拼。
在这样一个政治上割据、军事上纷争、文化上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些思想家认为,重新树立道德准绳有着迫切的重要性,于是,他们大力呼吁诚信。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则说:“言必信,行必果。
”那么,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诚信有些什么含义呢?可以参考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诚信的解释。
他说,“诚,信也;信,诚也。
”二者互训,互相释义。
诚实,就是守信用;守信用,就是诚实。
总的说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了个人、社会的道德诚信。
此后的数千年里,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次革命浪潮推动了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创新。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之后,道德诚信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主题,经济诚信取而代之。
在西方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诚信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
诚信在拉丁文中是Bona Fides, 法文中是Bonne Foi, 英文中是 Good Faith, 直译都是“善意”;在德文中是Treu und Glaude,意为“忠诚和相信”;在日文中是“信义诚实”。
《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对诚信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确立了最大诚信原则:“海上保险合同是一份建立在最大诚信基础上的合同,如果合同一方没有这种诚意,另一方可宣布合同无效”。
所谓最大诚信,是指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恪守合同的认定与承诺,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诚信,尤其是最大诚信,以保险业为力量辐射的核心,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是一种道德范畴,而是在道德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
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状况令人忧心,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导致的社会问题、原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出当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策略建议。
二、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其实,中国自古不缺诚信,在这个问题上留下了丰富的道德遗产。
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一个民族不讲“诚信”是站不住脚的。
在《论语·颜回》中就有一段说明孔子对“信”特别重视的话: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事。
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三者而已。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总是难免一死,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在以上故事中,我们看到,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把信任看得高于粮食、军备,高于一切。
我认为,孔子的话很有道理的,已说到了极致。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讲“诚信”的民族,自古以来有所谓“五常”,把“信”与“仁”、“义”、“礼”、“智”平列,称作做人的五种常道或常规。
可见古人把“诚信”看得非常重要。
三、当前社会诚信现状据专业调查研究机构③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的“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
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反思。
诚信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主要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
这三类主体在当前社会的诚信指数均不乐观。
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的单位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的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的院校学术造假者,等等。
有研究者对政府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或有的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成绩等。
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
政府和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作为个体的人在这些组织或系统中扮演着他们的社会角色,个人诚信现状也由此可想而知。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诚信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