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 • •
1.增长极理论 2.核心-边缘理论 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4.圈层结构理论
• 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经济要素 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 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 经济空间结构受经济发展制约,必须与经济发展 的要求相适应。 • 经济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相比,明显具有滞后性。 空间结构的调整和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 此,对一个区域来说,要规划好适合的产业结构, 同时也要规划好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 合,使经济布局同当地的条件相适应,使地区与 地区之间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根据佩鲁克思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产业,就可 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 的直接贡献。 • 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 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 • 这种贡献主要是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 旁侧联系产生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 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 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应
• 二、推动型产业的特征 • 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 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 • 推动型产业通常具备如下特征: •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 展的速度快。 • >1表明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将扩大,可大规模生产。 • <1表明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该产品的需求量将相 对减少 ,控制发展。需求收入弹性越高的产品, 其产业发展的前景越好。
•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 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例子。 P227)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 宽广。 •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使用劳动力多、利税大、带 动性强
• ③边缘区域的人力、资金、物资向核心区域流动,核心地 区也不断地向边缘区域扩展,也就是城市化过程。 • ④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增大,必然导致政治力量集中,使核 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 3、工业化成熟阶段 • ①核心区域发展很快,它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 关系,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起着支配与控制作用。 • ②边缘区内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出现规模较小的核心区 域把原来的边缘区域分开。 • ③由于次一级核心区域的形成,就会使大范围的边缘区域 缩小,而且使边缘区域逐渐分开,并入一个或几个核心区 域中去
• 2.概念 •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 • (1)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 (2)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 增长中心。 •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沿两条主线: • ①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②空间增长中心 (集聚空间/城镇)
• • • • •
四、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 既是城镇,又要有推动型的工业体系。 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社会经济基础, 根据市场变动趋势,选择推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 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 3.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 • 通常不是在原有城镇的建成区,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 边缘。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 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 4.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 • 主要功能:启动型工业,同时也要是:创新中心,社会交 往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参见P310图) • 1、前工业化阶段 • ①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商品生产不活 跃,各地方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小,经济 联系少,彼此孤立 • ②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多数城 镇规模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
• 2、工业化初期阶段 • ①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在 某些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或交通方便的地方,成 为物资集散交换的中心,加工业和制造业得到发 展,出现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成为核心 即——城市。相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其他地区就 是它的边缘。 • ②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差异 扩大。这种关系一旦形成,核心区域就可依靠它 的支配地位,不断吸引边缘区域的劳动力,资金 和资源,从而具有更好的发展优势,产生回流 (极化)效应
• 5. 增长极的体系,考虑各级增长极的分工 • 6. 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 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区域发展 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Friedmann)于1966年在研究 委内瑞拉时提出的。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 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 平衡变为相互关联发展的平衡状况的区域系统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一、概念 • 1.由来 •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克斯提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 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 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切的地理位置。增 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 • • • •Baidu Nhomakorabea• •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 1.极化效应 (1)原因 ①规模经济效应 ②聚集经济效应 (2)作用 经济效益提高
• • • • • • • • •
2.扩散效应 (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①对原材料的需求促进区域农业和初级加工工业的发展 ②为区域提供技术支持 (2)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污染企业 (3)政府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