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现代阐释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 民族 有 着 上 下 五 千 年 的 文 明 史 , 着 近 两 千 年 的 翻 有
译 史 。其 间 。 乏有 真知 灼见 的 翻 译 家 , 古 代 的 支 谦 , 奘 , 不 如 玄
近 代 的严 复 , 建 忠 , 马 当代 的傅 雷 , 羡林 等 等 。 然 而 , 季 由于 种 种 原 因 , 国传 统 译 论 在 国 际 译 坛 却 一 度 “ 语 ” 中 失 。与 此 形 成
的 , 中国 传统 译 的论 始终 如 一 的 理 论基 础 。( 引 自杜 莉 莉 , 是 ”转 2 0) 07 。最 常 用 的 例 子莫 过 于严 复 的 “ 、 、 ” 。 信 达 雅 了
家 的理 论 , 如诠 释 学 派 , 目的 学 派 , 文化 学派 , 构 主 义 学 派 等 解 等 , 方 唱 罢我 登 场 , 不 热 闹 。而 发 韧 于 中 国古 典 文 论 的 传 你 好
建 构 中 国的 翻 译 体 系 简 直 是 “ 方 夜 谭 ” 因而 中 国传 统 译 论 天 ,
特 点
自古 至 今 , 国 翻译 家 和 翻 译 理 论 家 更 倾 向 于 把 翻 译 看 中 作 一 种 艺术 活 动 而 非科 学 研究 的对 象 。 这种 观点 对 中 国传 统
译 论 影 响 深 刻 , 至 直 接 影 响 了 其 表 述 方 式 和 理 论 形 态 。 因 甚 而 大 都 是基 于 主 观 体 悟 的 直 觉 诗 性 思 维 , 重 整 体 把 握 认 识 偏 对 象 而 缺 乏 抽 象 的 理 论 思 辨 , 就 无 法 形 成 自成 一 体 的理 论 。 也 我 国传 统 译 论 的另 一个 显 著 特 征 , “ 乎 所 有 的译 论 命 是 几 题都 有 其 哲 学— — 美学 渊 源 ”“ ,历史 定 势 和 文 化整 体 形 态 的 发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1.引言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
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
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
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
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
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者:杨可伊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1期摘 ; ;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础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础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 ; ;四个时期 ; ;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续了长达千年之久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理论。
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当令易晓,勿失厥易。
”他首次提出译事不易,也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东晋时期的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有五种情况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种情况决定了翻译之不易。
后秦僧人鸠摩罗什最先提出如何表现原文文体与语趣的问题。
东晋高僧慧远提出“厥中”的翻译见解,即介于文质之间的一种适中方法。
隋代名僧彦琮所著《辨证论》是今存我國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翻译论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八备说”的论述,即作为一名合格的佛经翻译者应该具备八条。
唐代名僧玄奘提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提出了五种不翻的情况。
宋初高僧赞宁总结了译字译音,胡语梵言,重译直译,粗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
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了第二次翻译高潮,其中传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传教士在华译著的第一本书。
现代阐释学视角下中国文论外译研究--以《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为例
现代阐释学视角下中国文论外译研究—以《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为例—戴文静摘要:作为中华文论龙祖的《文心雕龙》被公认为最宜优先成为重新诠释、现代应用、向外输出的文学理论。
本文通过梳理《文心雕龙》的译介谱系,考察《文心雕龙》三个代表性译本,发现施友忠采取的“译释并举”和宇文所安采取的“译评相融”的翻译策略侧重于译本的学术性阐释,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学术价值,更易引起海外学界及汉学家的关注和探讨,有助于推进《文心雕龙》海外传译的经典化进程,为中西文论的平等对话铺设道路;而偏向于大众读者优先的黄兆杰倾向于采用文化性阐释策略,更侧重于译本的现代审美价值及文化取向,他的译本优雅可读,通俗易懂,对《文心雕龙》海外传译的普及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文心雕龙》译声复调,针对不同读者对象的各译本互为补充,不同层次译本的复调调和可以满足不同审美层次受众的需求,有利于中国古代经典文论在异域的传播与接受,为海外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词:文心雕龙;中国文论;译介;阐释;龙学[中图分类号]H315.9DOI:10.12002/j.bisu.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20)06-0068-14引言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潮流之下,中国文论的译介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界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论摆脱了经学和文化研究的附庸地位,逐渐受到诸多海外学者的青睐。
西方传统对系统诗学一直评价甚高,《文心雕龙》因其体系详备引起众多西方学者的关注。
海外凡涉及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理论的论著,几乎都会提及并引用《文心雕[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019)和2020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百年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M670955)阶段性研究成果。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知识讲稿
02 03
阐释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了“理解即翻译”的 观点,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阐释;安托瓦纳·贝尔曼 (Antoine Berman)则提出了“异化”翻译策略,主张在 翻译中保留原文的异质性。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 ,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 视角和方法。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不同,从而对翻译产生重要 影响。阐释学派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翻译策略的选择
针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阐释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异化、归化、杂合等。异化策略强 调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归化策略则强调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杂 合策略则主张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归化处理。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进一步探讨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理论渊源、实践应用等方面,完善和发展该
理论。
拓展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应用领域:将阐释 学派翻译理论应用于文学、商务、科技等不 同领域的翻译实践中,检验其适用性和有效
性,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探讨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的关 联与差异: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与语言学派 、文化学派等其他翻译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促进翻译理论 的多元化发展。
翻译的本质与目的
翻译的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其本质是将一种语 言中的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同时保持原文的意 义、风格和文化内涵。
试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构建
试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构建发布时间:2021-03-22T09:11:53.187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上作者:张艳[导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翻译实践活动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翻译观点,推动着现代翻译理论朝着多元化方向前进,建立中国现代翻译理论显得极为重要。
而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化,是中国翻译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构建至关重要。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张艳 150000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翻译实践活动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翻译观点,推动着现代翻译理论朝着多元化方向前进,建立中国现代翻译理论显得极为重要。
而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化,是中国翻译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构建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化;中国现代翻译理论1.前言翻译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桥梁,促使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其重要性得到了全方位的凸显。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的构建与发展不可或缺,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翻译实践历史悠久,传统翻译理论都是在这长期的翻译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翻译理论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是建设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宝贵资源,也是现代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立足点。
然而要想真正促进现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建设,在继承传统翻译理论的同时,还需对其进行现代转化赋予现代意义。
2.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中国的翻译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
而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本文按翻译实践的高潮将翻译理论史划分为四个时期。
其一为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发生在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产生了一大批佛经翻译理论家,如:三国的支谦、唐代的玄奘等,他们留下了许多精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
重识马建忠“善译”理论之现代价值
重识马建忠“善译”理论之现代价值摘要:甲午海战之后,马建忠提出设立翻译书院的建议,写成《拟设翻译书院议》,并提出了“善译”理论。
“善译”理论基于现代语言学,开创了中国译论的语言学研究模式,同时提出了将“读者反应”作为衡量翻译标准的好坏。
马建忠“善译”理论超越了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水平,拉开了中国传统译论向现代译论嬗变的序幕。
关键词:马建忠;“善译”理论;读者反应;语言学模式引言:纵观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其论述虽然已涉及到原文的语言、句式结构与文章体裁等问题,但论述主要还是基于个人经验。
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为主线的传统译论,其语言观指向人文主义,其理论关注点自然而然也就局限在语言和文本之间的转换(王洪涛, 2005)。
直到1894年,马建忠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提出了“善译”理论。
一、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
自此,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危机之中。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必然走向失败,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同年冬,马建忠向清廷上书《拟设翻译书院议》,明确指出翻译事业对中国抵御外敌及自身繁荣自强的重大作用。
针对这一目的,马建忠在其文中还分析了当时译事之失,提出了创建翻译书院、培养译才等建议。
他主张建立的翻译书院作为专门培养译书人才的高等学府,比“同文馆”还高一级;其具体建议涉及翻译学员选拔、翻译教学法、师资、词典编写、译书、购书、出书等,强调“翻译书院”必须教、学、译、出书相结合(陈福康, 2011:72-73)。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与启示——《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述评
作者: 朱利平[1]
作者机构: [1]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530006
出版物刊名: 民族翻译
页码: 90-9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国传统译论;《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翻译规范
摘要:由朱志瑜、张旭和黄立波等主编的《中国传统译论文献汇编》,从贯通古今、化合中西的文化视角,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阐释中国传统译论的生成演进之道,颇具研究特色.这部文集共辑录1950年以前发表的文献资料891篇,对于梳理中国1700多年的翻译史,颇具借鉴意义.借助这部力作,学界可以厘清参与者如何在论争和妥协中解决特定的翻译问题,形成独特的翻译规范,继而重新解读中国传统译论及其对现代中国翻译的启示.鉴于此,该书将成为中国翻译和中国翻译史研究的工具书、中国现代译论构建的垫脚石.。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作者:华满元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佛经翻译家,支谦在佛经翻译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求信”、“求雅”的翻译理念究其本质就是清末学者严复所归纳出来的“信达雅”翻译观。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之起源,它植根于中华文化之沃土,成长于佛典翻译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
挖掘支谦的翻译思想,并以现代视域加以阐释,旨在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同时也修正我国译界某些学人对其片面的解读,更正其滥用西方翻译话语理论予以随意裁剪之行为。
关键词:支谦的翻译思想;“求信”;“求雅”;现代阐释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3-6822(2015)02-0041-081. 引言支谦是我国古代汉魏时期的伟大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
他秉承中华古代诗学传统,将自己的翻译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其翻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代翻译新风,为中国古代佛典翻译思想的发展和“译道”知识谱系的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他对翻译活动思考之结晶,既能显见于他亲手撰写的《法句经序》,也能领略于史书中对他的评价,还能体味于其佛典汉译作品之手笔。
然而,我国译界常有学人误读其翻译思想,将支谦冠以“文派”之代表;有的认为支谦的翻译观就是“意译”(曹明伦,2006:122-125);还有的认为,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故其翻译评价标准就是“辞达而已矣”(王福美,2011:77-80)。
对此,我们要正本清源,还之以历史的、客观的解读。
本文认为,支谦的翻译思想可简述为“求信”、“求雅”,这一思想既是其个人对翻译佛典的精细体悟之反馈,又是时代诗学影响之使然。
换言之,支谦的翻译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内涵就是“信达雅”。
正确解读这一点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支谦翻译思想的价值,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浅析功能翻译理论 引⾔:功能翻译理论建⽴在现代语⾔学和逻辑思维学的基础上。
⼩编来论析功能翻译理论,欢迎⼤家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法论,操作性不强。
本⽂简述了功能翻译理论,详细地探讨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并⽤关联理论予以论证,丰富了它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基础理论;阐释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consists onl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without concrete methodology and it can not be applied to practical translat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to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probes into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kes convincing exposition of it by using relevance theory so that it enriches its content. Key words: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basic theory; exposition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涉及三种⽂本:原语⽂本、译者的图式⽂本和译语⽂本。
对于原语⽂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修辞功能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是产⽣理想的图式⽂本的关键。
⽽正确把握原⽂的认知图式⼜是正确理解原⽂修辞功能的基础。
理想的图式⽂本来⾃原⽂的认知图式,来⾃对原⽂作者的修辞意图的准确把握。
在这个图式⽂本的基础上,产⽣怎样的译语⽂本,除了修辞功能等值之外,还应该考虑翻译的⽬的和读者对象。
⼀、功能翻译理论简述 (⼀)、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简述如下: 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个或多个⾃然段)和句⼦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
翻译的阐释学派
阐释学理解观 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
一、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任务海德格尔和伽达 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1、翻译是对原文本的阐释与理解,阐释的过程极 富主观性。 2、翻译研究必须寻回译者这一主体,赋予译者对 理解和阐释文本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二、海德格尔从哲学和阐释学的角度阐述的翻 译思想
1、他这种注意翻译的普遍性与将理解视为人的存 在的本质特点的观点联系起来,体现了阐释学的 广泛适用性。
2、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译法,认为翻译的 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是 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
3、区分了“翻译”和“转渡” 1)认为“转渡”一词与“翻译”一词是“同一 者”,但不是“相同者”; 2)他推崇“意义转渡”代替“字面翻译”; 3)明确指出了翻译的困难——时间的迁移,语言 的畸变,理解的误差以及原意的消隐; 4)语言的本质不是“在场”,在于“缺席”。
新之处); 最后一章讨论有关文化的各种类型学。
2、主要目的:
阐明翻译乃是语言的基本因素,翻译和语言理 解不可分割的观点。
3、主要观点:
1)理解即是翻译
①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②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③在传统框架中,语言文学或话语行为造成的理解 困难有三个:作品的“节奏”,词汇,“个人语 汇”;
3)“完美”的翻译就是与原文完全平衡的译作, 即既无不及,又不超越,这应是译者自始自至终追 求的目标。
4)斯坦纳的四个翻译步骤,具有深奥的哲理性, 贯穿着这样的观点: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 避免地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了 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造。
4、斯坦纳的贡献:
斯坦纳对翻译与理解的关系,造成理解的困难, 译者应追求的目标以及四个翻译模式的论述不乏新 意,对于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
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
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作为文学批评和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对于翻译研究的影响日益显著。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然后分析它们在我国的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最后探讨这些理论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推动翻译研究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阐释学强调文本意义的动态生成和理解者的主观参与,而接受美学则关注读者的接受过程和审美体验。
在翻译研究中,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把握译文的接受效果。
通过深入剖析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些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以及推动翻译研究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历程,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这些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以期为我国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现代阐释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现代阐释学,源自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理论主张文本的多元解读和读者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我国翻译研究的初期,现代阐释学主要被用于解决翻译中的理解和解释问题。
翻译被视为一种阐释活动,译者作为读者和解释者,通过自身的理解和诠释,将原文的意义转化为译文。
这一阶段,阐释学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译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开放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阐释学开始关注翻译中的接受问题。
接受美学,作为阐释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读者的接受和反应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在这一阶段,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关注译者的主体性,而是将读者的接受和反应纳入考虑范围。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和意义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和意义摘要中国传统译论源于翻译实践,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翻译界更多强调翻译实践,而非翻译理论。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传统译论不断得到改进,给予译者越来越多的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也趋于成熟,从而推动中国现代翻译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前行。
关键词传统译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译者 1绪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建设有两种理论资源:一种是西方翻译理论,另一种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在过去二十多年建设中国现代译论的进程中,西方现代译论和各种现代哲学思潮、批评理论,成为滋养中国翻译理论的资源。
而关于中国传统译论作为理论资源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说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中国传统译论评述2.1中国传统译论的内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指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诗学、经学乃至书画等国学思想为其理论根基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又有机结合的翻译研究命题。
它上溯两汉佛经翻译评鉴,下迄明清西学翻译感言,且延揽其后在学理上与国学思想一致、在学缘上与国学一脉相承的翻译理论。
2.2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范围纵观中国一千多年的翻译历史,我们取得的大多数理论都集中在“怎么译”上,即实用翻译上。
而对其它因素则是鲜有涉及。
另一方面就是翻译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可否认,西方译论的发展是离不开语言学的。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也已经意识到语言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引进西方有关语言学的理论。
而且在此理论指导下翻译问题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
3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与承继中国传统译论是指在翻译论题上、研究方法上、表述方式上以及理论特质和精神旨趣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传统国学味道的译论。
纵观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中国的翻译理论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甄别清理和现代诠释。
第一,甄别清理。
在我国,对于传统译论的清理总结主要始于20个世纪90年代。
目前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价值挖掘型;二是缺陷分析型。
从国内已经发表的相关文字来看,多数属于后者。
总的来说,学界对传统译论的主要缺陷现已基本达成共识:一是缺乏统一的范畴和术语体系,理论形态欠缺系统性;二是侧重主观经验阐发和直观推论,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
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及其特色分析比较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理论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研究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对我们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与此同时,中西理论发展脉络却有其各自的特色,本文对中西方翻译理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西翻译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然后继续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
最后对中西翻译理论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特色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我们就能对中西翻译理论有一个较全面的掌握,从而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脉络;特色;分析比较On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theory has a centuries-old history whether in China or in west.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profou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our translation practice. Although a long history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 respectivel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enable u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n, it continues to present the histor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t last, through the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of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grasping o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so as to acquir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Key wor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history; characteristic; analyze and comparison引言翻译作为不同语言及其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的工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十分悠久辉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会涌现出许多研究翻译理论的学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同时期都有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化。
近现代中国阐释学
近现代中国阐释学
近现代中国阐释学的发展主要受到西方诠释学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传统阐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近现代中国,阐释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西方诠释学的传入: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诠释学开始传入中国。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西方诠释学理论,并将其与中国传统阐释学进行比较研究。
2.中国自主的文论知识体系建构:在中西文论互鉴的视域中,中国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建构自主的文论知识体系。
他们意识到,中国传统阐释学与西方诠释学存在异质性,因此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学理论。
3.清理中国古代阐释传统:为了构建中国阐释学,学者们开始清理中国古代的阐释传统。
他们认为,中国古代阐释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掘。
4.跨学科性质和跨文化意义:阐释学不仅在人文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学者们认为,阐释学的跨学科性质和跨文化意义使得它能够成为一种具有
普遍意义的理论方法。
5.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阐释学被认为是进行这种建构的方法论根基之一,因为它关注主体间性的问题,强调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总之,近现代中国阐释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涉及到中国传统和西方理论的交织与碰撞。
在这个过程中,阐释学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严复三善论中翻译主体的现代阐释
果严 复不察 时局 、 不顾读者 、 不观照 目 标语言及其 文化语 境 ,
盲 目地 求“ 信”, 把一部《 天演论》 译成一 部生物学专业论 文 , 如何 能取“ ” 信 于读 者?读者看 不懂 , 爱看 , 虽 译犹 未译 不 “
也 ”3 』 。可见 , 坚持“ ” 信 的标 准也 是对译文读 者的负责 。严 复的“ ” 信 超越 了“ 字栉句 比” 种表 面的僵硬 的“ ” 是对 那 信 , 更 高境界的“ 的追求 , 信” 是形 神兼 备的 “ ” 信 。严复不 为译 文表面的“ 所束缚 , 信” 所追求的是宏观而整体的“ J 信” 。
会通。
关键词 : 复; ; ; ; 严 信 达 雅 主体性 ; 现代 阐释 中图分类号 : 0 9 H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1 2 1 0 0 0 0 10 4 8 (0 1 6— 17— 2 J
严复是具有划 时代意义 的杰 出翻译家 和具有完 整 翻译 思想 的近代 翻译理论 家 。他首 次提 出比较完整 的翻译 标 准“ 、 、 ” 这是他在 翻译 理论上 最大 的贡献 , 中国译 信 达 雅 , 对 坛产生深远影 响并 且具有 旺盛 的生命 力 。长期 以来 译届 对 其翻译标准从不 同层 面和视角进行 阐释 , 褒贬不一 。在二 十 世纪三 十年代关 于翻译 原则 的论 战中就 出现 过针 锋相对 的 两派 。“ 顺译 ” 派主张 “ 宁顺 而不 信”, 当时 的代表人 物是 赵 景深 ; 另一派主张 “ 宁信 而不 顺 ” 当时 的代 表人 物是 鲁迅 , , 他主张翻译 “ 以信 为主 , 以顺 为辅 ” 反对 顺而不 信 。双方 各 , 持一辞 , 各有侧重 , 他们 看似相争 相异 , 实也有 共通 之处 , 其 即都承认 “ ” 信 的重要 。要“ ” 信 原作 者 、 原著和原语 文化 ,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现代阐释[摘要]继承古代译论不是对古代译论原样照搬,而是要首先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使其真正融入到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中。
现代阐释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古代译论的创造性继承。
[关键词]古代译论;现代阐释;创造性继承中国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以下简称古代译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然而,古代译论丰富的理论资源却长期处于尘封状态,湮没在故纸堆中。
如何使古代译论走出博物馆,参与到中国译学建设的现实中来,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代译论的话语表述方式与理论内涵和当代译学已经严重脱节,要实现对古代译论的继承与创新,就必须对它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
笔者将对古代译论现代阐释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希望可以对中国译学建设有所启发。
一、中国古代译论的定位在对古代译论现代阐释进行正式探讨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古代译论”这一概念作出简明的界定。
古代译论是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以前所出现的有关翻译理论与方法的论述的总称。
古代译论与近代译论和现代译论相比,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基本未受西方译学传统的浸染,始终保持着浓厚而纯粹的国学味道。
古代译论深受中国古代文学、哲学的影响,其主要的理论范畴多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范畴转化而来,因而,古代译论有着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有上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佛经翻译理论构成了古代译论的主体。
为了使佛学教义在中国尽快地得到传播和接受,佛经译者在佛经翻译中融入了大量中国本土的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和术语,在客观上促进了儒、道、释思想的融合,而这又反过来对佛经的翻译方法与佛经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在古代译论中反映出来。
要建设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顺应世界潮流的中国当代译学体系,就必须首先增强中国译学的文化底蕴,而在这方面,古代译论的参与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翻译家由于缺乏理论体系的建构意识,所发表的译论都是基于直接经验的随感式、评点式和内省式的学术散文和序跋小品,而不是以体系建构为己任,以分析论证和抽象思辨为方法的学术论文和理论著作。
然而,这些散见于“序”、“跋”、“例言”甚至“注疏”中的“片段思想”中却充满真知灼见,是值得不断挖掘的理论宝藏。
钱钟书就非常重视对不成体系的“片段思想”的发掘研究。
“正是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的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也非常关注那些以分散形态呈现的事件话语,在某种分散的话语空间展开研究。
怎样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活力?怎样在翻译研究中既继承优良传统,又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这些都是中国译学界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现代阐释是创造性继承古代译论的前提对古代译论的继承过程实际上也是古代译论与当代译论的对话与交流过程。
共同的话题,不同的声音,对话与交流才可以达到互通有无、相生互补的目的。
由于语言文化环境的巨大变迁,古代译论与当代译论在话语表述方式和理论内涵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古代译论的继承与创新才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差异也成为横亘在古代译论与当代语境之间的一道鸿沟,要实现古代译论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必须首先跨越这道鸿沟。
对古代译论进行现代阐释就是跨越这道鸿沟的一条有效途径。
现代阐释在古代译论与当代译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尘封已久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在当代语境中开始新的生命历程。
换言之,现代阐释的意义就在于激活古代译论的内在生命力,为其找到现实的生长点,实现其当代价值。
阐释学是兴起于德、法两国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研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的理论,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传播。
时空差距所导致的文本意义与理解者所理解意义的差异是阐释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当代阐释学认为,理解具有历史性、创造性、主体性、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它永远不可能硬结成一个客观尺度,而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和更新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创造之中。
古代译论凝结在历史文本中,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只有用当代的视点对其加以创造性的阐释,才能使其不断获取新的生命意义。
钱钟书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一文中指出:“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的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的现实意义。
”钱先生这句话正好为古代译论现代阐释这一命题提供了学理依据。
阐释学首先是一种研究理解和阐释“文本”的哲学,是一种“关于与文本相联系的理解过程的理论”。
对古代译论加以现代阐释,也就是以现代学理来解读古代译论文本,消除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当代理解者与古代译论文本之间的陌生性和疏远性,将古代译论纳入到当代译学理论的话语系统中。
德里达认为,文本是一个永远超出自身的意义索取过程,文本的意义是流动的、无穷的。
文本意义是在文本和解读的双向运动中产生的,文本被投放到不同的背景中,由不同的读者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就会生成不同的意义,所以文本意义随着阅读背景和阅读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变异,处在一种播撒状态中。
现代阐释不是简单地将古代译论所用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也不是仅仅赋予古代译论以现代内涵,而是深挖古代译论的内在生命力,结合社会现实明确其当代价值,进而推陈出新,达到对古代译论的突破和发展。
三、现代阐释的三大环节古代译论现代阐释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梳理清楚古代译论的本来面目,对其“过去怎样”加以还原;第二,立足当代人文现实,明确其当代价值,对其“现在怎样”作出准确定位;第三,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完善发展古代译论,对其“未来怎样”加以探索。
这就要求古代译论现代阐释要有历史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和世界意识,要站在当代社会历史的高度,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将古代译论真正融入到当代译学体系中,使古代译论获得新生,也为当代译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与这三个层面相对应,古代译论的现代阐释大体上应包括“还原一重新语境化—创新”三大环节。
1.古代译论的还原所谓“还原”,即是恢复古代译论的本来面目,使其内在意蕴显现出来。
当然,这种“还原”并不是对古代译论文本“绝对本真意义”的追求,而是紧紧围绕文本的原结构,借助丰富的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古代译论文本与其共时文本的互文关系以及文本产生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也就是“再现”古代译论文本的意义网络,在此基础上对文本中语言符号的“踪迹”进行积极的追溯。
对于古代译论文本而言,“作者已死”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客观事实,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随意使用作者的“签名”,将自己的理论见解植入到古人的概念形式中。
“还原”既是现代阐释的必要基础,也是对古人研究成果的尊重,离开了必要的“还原”,现代阐释也就成了假借古人之名而对今人的欺骗。
传统阐释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借助于阐释者的语言知识和历史知识,尽可能客观地恢复文本的原意。
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有很大的理论局限性,但对于古代译论的“还原”解读却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事实上,中国学术界一直都非常重视这种研究方法,传统的训诂和考据之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代译论的术语范畴大多是从古代哲学和古代文论演变而来,而且一直处于流变之中,其理论内涵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
通过训诂与考据,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古代译论文本的误读,还有助于梳理清楚古代译论范畴的发展脉络以及与相关学科的渊源关系。
“还原”需要对浩繁的史料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合,需要阐释者对相关文献资料融会贯通,因而,它不是对古代译论文本单纯的语言解读,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2.古代译论的重新语境化所谓“重新语境化”,即是将古代译论的合理内核提取出来,根据当今的社会文化语境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其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还原”所关注的主要是古代译论中共通性、普遍性的东西,目的在于彰显其合理内核;而“重新语境化”则旨在重新赋予古代译论以具体性和特殊性,为其在当代译学建设中的角色作出准确定位。
文化研究的历史表明,大多数产生重要理论成果的研究,恰恰在于抓住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发现新的理论话语,或拓展、修正原有的理论话语。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其研究对象、价值取向和适用范围必然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当它被移植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时,就必须被重新语境化,否则就会因与社会现实脱节而出现种种不适,甚至被彻底淘汰。
翻译研究是一种高度语境化的实践活动,这就意味着其话语与实践必须根据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适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
“重新语境化”意味着古代译论对现实语境的主动适应。
古代译论要想参与到现实语境的理论言说中,成为“活”的话语,就必须适应现实语境的要求,在与现实语境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超越自身。
这就要求现代阐释对古代译论与现实语境都要保持审视批判和理性反思的态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找出古代译论的生存要求与现实语境所提供的生存条件之间的契合点和最佳结合方式。
3.古代译论的创新如前所述,现代阐释是对古代译论的创造性继承,其最终目的在于突破古代译论的积淀,在现实的运用和理性的批判中达到对古代译论的扬弃和发展。
阐释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或推翻过去的理解的过程。
德里达认为,对于传统既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全盘替换,唯一可行的只能是既继承又革新。
真正的继承是发展中的继承,现代阐释不是一劳永逸地完成古代译论的“现代化”,也不是对古代译论的单纯汲取利用,而是对古代泽论持续地“语境化”,使其不仅成为中国译学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其自身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最终成为一股生生不息、浩浩荡荡的“活水”。
批判是古代译论创新的有力武器。
事物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古代译论的现代阐释本身就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还原”、“重新语境化”与“创新”都包含着对古代译论的扬弃。
要实现古代译论在更高层次上的“肯定”,也就是创新,就必须首先对古代译论加以“否定”。
“否定”意味着对古代译论的批判,批判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哲学层面上的批判和实践层面上的批判。
前者强调对古代译论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保持审视批判和理性反思的姿态;后者强调以现实问题来暴露古代译论的局限。
“肯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创新也是古代译论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因而批判始终是古代译论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现代阐释的误区、难点与主体条件准备古代译论的现代阐释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现代阐释的认识目前还存在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现代阐释就是将古代译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现代阐释旨在完成古代译论向当代译论的话语系统的转换,而这种“翻译”只是文言文向现代汉语的纯粹语言形式的转换。
2.认为现代阐释就是“全盘西化”:这种阐释观将西方译论预设为普适的理论典范,而所谓的“现代阐释”也只能是以古代译论来比附和论证西方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