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系膜缺血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术
为诊断的和手术前准备的规范标准,也是治疗的重要 组成部分。
诊断AMI的敏感性为88%。 NOMI的特点是多条SMA分支开口处狭窄,在肠道动 脉分枝处扩张和狭窄交错(“腊肠串”征)。 血管造影对MVT诊断的假阴性较高。
影像学检查
血管造影术
79岁男性 动脉造影 大动脉粥样硬 化严重
介入治疗
通过血管造影术灌注溶栓剂
通过血管造影灌注溶栓剂的方法是某些栓子型 AMI 患 者的救命措施。出血是主要的并发症。 溶栓剂应慎用,不可在有腹膜炎或肠道坏死时使用, 用药时间必须在发病8小时内。 如果症状在用药后 4 小时内得不到改善或出现腹膜炎, 则应停止灌药并行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历史
15世纪Antonio Beniviene首次描述肠系膜缺血;
19世纪,在Virchow和其他人报道多个病例;
1895年,Elliot首次用外科手术对AMI成功进行修复; 20世纪初,肝素被用于MVT的诊治;
20世纪50年代,血管修复可恢复缺血肠道的血运;
1957年成功进行了第一例栓子切除术。
急性肠系膜缺血 (acute mesenteric schemia,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 缺血性结肠炎 (ischemic colitis,IC)
概述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系指因肠系膜供血障碍导 致缺血进而引起肠壁坏死的一种综合征。 一般分为动脉性和静脉性,前者又可分为非阻 塞性肠系膜缺血( NOMI )和阻塞性肠系膜动脉 缺血(OMAI)。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异性高(92%~100%),但敏感性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讲义课件
诊断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腹部CT血管成像、核磁共 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病因。同时,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也有 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02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理生 理
肠壁缺血性损伤
01
02
03
肠壁血液灌注不足
肠系膜血管血流减少或中 断,导致肠壁组织缺血、 缺氧。
细胞代谢紊乱
肠壁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 代谢活动,影响营养物质 吸收和废物排出。
肠黏膜屏障受损
肠壁细胞受损后,肠道通 透性增加,细菌和内毒素 易穿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
肠道微循环障碍
血管痉挛
肠系膜血管收缩,血流阻 力增加,血流减少。
血液淤滞
血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 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 流。
04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降低血管病变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 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 等。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02
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SIRS,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
应激反应
03
肠道缺血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
03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腹部CT血管成像、核磁共 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病因。同时,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也有 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02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理生 理
肠壁缺血性损伤
01
02
03
肠壁血液灌注不足
肠系膜血管血流减少或中 断,导致肠壁组织缺血、 缺氧。
细胞代谢紊乱
肠壁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 代谢活动,影响营养物质 吸收和废物排出。
肠黏膜屏障受损
肠壁细胞受损后,肠道通 透性增加,细菌和内毒素 易穿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
肠道微循环障碍
血管痉挛
肠系膜血管收缩,血流阻 力增加,血流减少。
血液淤滞
血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 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 流。
04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 护理
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降低血管病变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 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 等。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THANKS
感谢观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02
肠道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SIRS,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
应激反应
03
肠道缺血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
03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共30张PPT】
肠壁呈薄纸样改变 SMA栓塞
3.肠系膜血管造影
概念
• 肠系膜血管造影指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 管,在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注入造影 剂(常用60~76%泛影葡胺)快速连续摄 片。如发现血管瘤或出血等病变,在造影 后随即可行栓塞治疗。适用于胃肠道出血 患者,经内窥镜检查和钡餐造影后无阳性 发现者,疑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做选择性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疑有下消化道出血时 则做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本病主要手段。
脉栓塞症状。
• 无特殊情况饮食照旧。
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治疗
• 一般治疗:对怀疑肠系膜缺血的病人应禁 食、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密切监测血 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 脉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以便合理应用血 管活性药物。对原有疾病积极治疗的同时 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肠缺血和肠坏死的 血管收缩剂、洋地黄类药物。
放实射验性室核检素查检 :查 血能 、显 尿示 常缺 规血 ,肠 生段 化、 检部 查位 ,及 凝范 血围 功能检查
• 评估足背动脉振动情况,注意有无下肢动 其肠腹中系腔肠膜穿系膜上刺静动可脉脉 以梗塞供抽引应出起肠十血缺二性血指液的肠肠体壁横增段厚比和较升明段显,、这空是由肠于、肠回系膜肠静、脉结梗塞肠发脾病比区较前慢的,且结肠肠壁。重复感染所致。
起病急骤,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伴有呕吐、腹泻、腹胀及休克等表现 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
肠系膜静脉有大量的侧支循环,主要是和体静脉循环的吻合。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已经可以与(DSA)相媲美
平卧,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 1、CT平扫: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CT值较正常血管密度为高 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符(早期特点)
缺血性肠病学习课件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缺血性肠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临 床表现,为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果分享
在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案。例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死 亡率;针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肠病,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正在不 断涌现。
发病机制
主要与肠道血流减少有关,可因 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等原因导致。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01
缺血性肠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
渐升高。
性别差异
02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03
无明显地域差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肠坏死、肠 穿孔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01
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 料,减轻肠道负担。
02
加强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治疗。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 建设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和实施途径探讨
设计针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教育 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方
面。
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如讲座 、手册、视频等,以满足不同患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缺血性肠病的研究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基因测序、 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肠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缺血性肠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以及临 床表现,为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果分享
在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案。例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死 亡率;针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肠病,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正在不 断涌现。
发病机制
主要与肠道血流减少有关,可因 血栓形成、栓塞、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等原因导致。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01
缺血性肠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
渐升高。
性别差异
02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03
无明显地域差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肠坏死、肠 穿孔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01
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 料,减轻肠道负担。
02
加强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治疗。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 建设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和实施途径探讨
设计针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教育 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方
面。
制定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如讲座 、手册、视频等,以满足不同患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缺血性肠病的研究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基因测序、 生物标志物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肠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适当的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虑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饮 食规律、睡眠
充足等
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体检, 保持心情舒畅 及时发现并治
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如勤 洗手、保持室
内通风等
避免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如 吸烟、饮酒等
狭窄
溶栓药物:如 尿激酶、组织 纤溶酶原激活 剂等,用于溶
解血栓
手术目的:恢复肠系膜血 管的血供,改善缺血症状
手术方式:血管重建、血 管内支架植入、血管旁路 手术等
手术适应症:血管狭窄、 闭塞、血栓形成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血管损伤等
术后护理:抗感染、止血、 营养支持等
药物治疗:使用 抗凝血药物、抗 血小板药物等
预防措施:更加全面、有效的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汇报人:
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标准, 提高诊断准确性
预后评估:加强预后评估,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进展:关注最新研究进 展,及时更新治疗策略
诊断技术:更加精准、快速、 无创的诊断方法
治疗手段:更加微创、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研发:更加针对性、高效 性的药物研发
血管损伤:外伤、手 术等导致血管损伤, 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 窄或闭塞
血栓形成:血液凝固异常,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血流受阻
血管痉挛: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血管损伤:外伤、手术、感染等因素导致血管损伤,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
汇报人:
(医学课件)缺血性肠病PPT幻灯片
临床分型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临床上按照病程及进展分类
急性肠系膜缺血 (acute mensenteric ischemia,AMI)
慢性肠系膜缺血 (chronic mensenteric ischemia,CMI)
缺血性结肠炎 (ischemic colitis,IC)
b: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内低密 度充盈缺损
c: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远端 未成像
18
2.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可见多发钙化,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钙化,管腔显著狭窄。 3.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a :图示肠系膜上动脉上段夹层动脉瘤;b:肠系膜上动脉上段夹层动脉瘤形成
19
5.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管扩张,肠壁薄纸样改变
10
病因
etiology
梗塞性 非梗塞性
11
病理生理特点
pathophysiologic features
肠系膜上动脉更易发生栓塞 与小肠相比,结肠因相对血流缓慢、微循环系统欠发达更易出现缺血 部分区域容易出现缺血:脾曲、直乙交界 直肠缺血罕见 ( 双血供,IMA 和髂内动脉)
12
因小肠、结肠血供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局 部组织坏死,以及一系列症状的病变,以急腹症 或血便而就诊,严重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局部组 织坏死。
8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本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尤其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
也有所增加; 研究表明急诊监护病房每1000例患者中就有l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 本病可发生于小肠及结肠的任何肠段,多见于左半结肠,尤其是脾
临床分型
急性肠系膜缺血PPT课件
复供,肠上皮再生
肠系膜静脉血栓 VAMI
静脉血流减缓
黏膜层出血、溃疡
超过3小时 黏膜脱落
血栓逐渐形成
闭塞
NOMI
肠壁淤血肿胀
超过15分钟 小肠绒毛结构破坏
全层,血 性肠坏死
2 病理生理
EAMI TAMI VAMI
降低灌注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肠系膜外周动脉收缩 •心力衰竭 •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 •休克、心律失常、长期透析等 反复间歇性缺血再灌注,肠道损伤严重,加之缺乏临床特异性,患者 预后较差
1.抗凝剂、溶栓剂、血管扩 张剂等
关键 1.充分复苏 2.尽早开通肠系膜血管 3.早期血运重建 4.去除不可逆性坏死的肠袢 5.阻断毒素吸收并减少毒素被吸 收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1. 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2. 选用的抗生素应该同时覆
盖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
6 治疗
EAMI
TAMI
VAMI
N0MI
Hale Waihona Puke ➢ 快速去除栓子,使循 环系统复苏与稳定, 减小肠道切除范围, 避免短肠综合征
非阻塞性 肠系膜缺血
NOMI
1 解剖
2 病理生理
3 临床特点 AMI
4 实验室检查
5 影像学检查
6 治疗
3 临床特点
症状重 体征轻
EAMI
TA M I
VA M I
NOMI
Bergan 三联征 ➢突发剧烈腹痛 ➢强烈的胃肠道排空 症状(频繁呕吐和腹 泻) ➢既往器质性全身血 管阻塞病史(冠心病、 肢体血管闭塞、脑 梗死等)
5 影像学检查
肠系膜水肿 肠系膜静脉扩张
5 影像学检查
漩涡征
5 影像学检查
肠壁血肿
肠系膜静脉血栓 VAMI
静脉血流减缓
黏膜层出血、溃疡
超过3小时 黏膜脱落
血栓逐渐形成
闭塞
NOMI
肠壁淤血肿胀
超过15分钟 小肠绒毛结构破坏
全层,血 性肠坏死
2 病理生理
EAMI TAMI VAMI
降低灌注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肠系膜外周动脉收缩 •心力衰竭 •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 •休克、心律失常、长期透析等 反复间歇性缺血再灌注,肠道损伤严重,加之缺乏临床特异性,患者 预后较差
1.抗凝剂、溶栓剂、血管扩 张剂等
关键 1.充分复苏 2.尽早开通肠系膜血管 3.早期血运重建 4.去除不可逆性坏死的肠袢 5.阻断毒素吸收并减少毒素被吸 收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1. 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2. 选用的抗生素应该同时覆
盖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
6 治疗
EAMI
TAMI
VAMI
N0MI
Hale Waihona Puke ➢ 快速去除栓子,使循 环系统复苏与稳定, 减小肠道切除范围, 避免短肠综合征
非阻塞性 肠系膜缺血
NOMI
1 解剖
2 病理生理
3 临床特点 AMI
4 实验室检查
5 影像学检查
6 治疗
3 临床特点
症状重 体征轻
EAMI
TA M I
VA M I
NOMI
Bergan 三联征 ➢突发剧烈腹痛 ➢强烈的胃肠道排空 症状(频繁呕吐和腹 泻) ➢既往器质性全身血 管阻塞病史(冠心病、 肢体血管闭塞、脑 梗死等)
5 影像学检查
肠系膜水肿 肠系膜静脉扩张
5 影像学检查
漩涡征
5 影像学检查
肠壁血肿
缺血性肠病.ppt
各动脉之间有吻合支相连形成边缘动脉, 使肠系膜上动脉、下动脉的各结肠支之间 在肠内缘相互吻合,从回盲肠至乙状结肠 形成一完整的动脉弓
肠壁血供
由边缘动脉发出很多小动脉支垂直进入肠壁 在浆膜下形成血管网,再发出小动脉支供血 于肌层,并在黏膜下形成血管网,向黏膜及 黏膜下层供血
约50%~75%的肠壁供血至黏膜层,所以 一旦发生缺血,病变首先累及黏膜层
治疗偏头疼的药物纳拉曲坦(Naratriptan) Cox-2抑制剂导致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
------------------------------------------------------------------------------
类
别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
-------------------------------------------------------------------------------
多见于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常表现为急腹症,有腹痛、 腹泻、血便,出血量一般较少
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由缺血产生,疼痛常为急性发作, 特别是栓子脱落的患者有明确的腹痛发作时间,疼痛性质 剧烈、绞痛样,疼痛持续伴阵发加重,患者表情痛苦、呻 吟,伴随腹痛常有排便紧迫感
病初往往没有明确的腹部压痛点,当出现肠坏死,发生 继发性不可逆性肠麻痹,患者可有缺氧、恶心、呕吐、发 热、菌血症和休克
缺血性肠病
Intestinal ischemia
缺血性肠病
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供不足,导致不同 程度的局部组织坏死,以及一系列症状的 病变
以急腹症或血便而就诊
小肠、结肠血供来自: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分支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
全部小肠、升结肠、近端横结肠
肠壁血供
由边缘动脉发出很多小动脉支垂直进入肠壁 在浆膜下形成血管网,再发出小动脉支供血 于肌层,并在黏膜下形成血管网,向黏膜及 黏膜下层供血
约50%~75%的肠壁供血至黏膜层,所以 一旦发生缺血,病变首先累及黏膜层
治疗偏头疼的药物纳拉曲坦(Naratriptan) Cox-2抑制剂导致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
------------------------------------------------------------------------------
类
别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
-------------------------------------------------------------------------------
多见于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常表现为急腹症,有腹痛、 腹泻、血便,出血量一般较少
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由缺血产生,疼痛常为急性发作, 特别是栓子脱落的患者有明确的腹痛发作时间,疼痛性质 剧烈、绞痛样,疼痛持续伴阵发加重,患者表情痛苦、呻 吟,伴随腹痛常有排便紧迫感
病初往往没有明确的腹部压痛点,当出现肠坏死,发生 继发性不可逆性肠麻痹,患者可有缺氧、恶心、呕吐、发 热、菌血症和休克
缺血性肠病
Intestinal ischemia
缺血性肠病
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供不足,导致不同 程度的局部组织坏死,以及一系列症状的 病变
以急腹症或血便而就诊
小肠、结肠血供来自:
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髂内动脉分支 肠系膜上动脉供血:
全部小肠、升结肠、近端横结肠
缺血性肠病PPT通用课件
➢ 一般不作为急诊检查方法; ➢ 可显示肠系膜动、静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的解剖,
但对判断狭窄程度有一定假阳性率。 ➢ MRI对判断血栓的新旧、鉴别可逆性和不可逆性肠
缺血有很高价值。
缺血性肠病——血管造影检查
➢ 是AMI诊断的金标准,并可在诊断的同时直接进行 血管内药物灌注治疗和介入治疗。
➢ DSA的阳性征象包括动脉血管的弥漫性或其分支节 段性痉挛,并可见肠系膜血管的栓子或血栓形成等。
穿孔可能。
缺血性肠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 AMI需与其他急腹症鉴别: CMI、IC需与以下疾病检查:
胆石症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穿孔
憩室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细菌性肠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结肠癌
肠型白塞氏病
肠结核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
➢ 一般治疗原则 ➢ 内科药物治疗 ➢ 介入治疗 ➢ 手术治疗
缺血性肠病——一般治疗原则
1. 对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应立即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 静脉营养支持。
2. 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 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
3. 积极治疗原发病。 4.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5.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菌血症。 6. 抗凝、溶栓、扩血管 7. 介入、外科治疗
AMI的药物治疗
血管痉挛,肠壁缺血,甚至坏死、穿孔。 • 实验研究也证明在血管阻塞性缺血后,同时加用抗生素管
理,动物可不产生休克或避免不可逆的休克。
缺血性肠病好发部位?
➢ 缺血性结肠炎发病部位(Marcuson报道)
• 降结肠、乙状结肠 45.2%
• 结肠脾区
43.8%
• 横结肠
31.5%
• 升结肠
16.4%
但对判断狭窄程度有一定假阳性率。 ➢ MRI对判断血栓的新旧、鉴别可逆性和不可逆性肠
缺血有很高价值。
缺血性肠病——血管造影检查
➢ 是AMI诊断的金标准,并可在诊断的同时直接进行 血管内药物灌注治疗和介入治疗。
➢ DSA的阳性征象包括动脉血管的弥漫性或其分支节 段性痉挛,并可见肠系膜血管的栓子或血栓形成等。
穿孔可能。
缺血性肠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 AMI需与其他急腹症鉴别: CMI、IC需与以下疾病检查:
胆石症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穿孔
憩室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细菌性肠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结肠癌
肠型白塞氏病
肠结核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
➢ 一般治疗原则 ➢ 内科药物治疗 ➢ 介入治疗 ➢ 手术治疗
缺血性肠病——一般治疗原则
1. 对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应立即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 静脉营养支持。
2. 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必要时测中心静脉 压或肺毛细血管楔压。
3. 积极治疗原发病。 4.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5. 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菌血症。 6. 抗凝、溶栓、扩血管 7. 介入、外科治疗
AMI的药物治疗
血管痉挛,肠壁缺血,甚至坏死、穿孔。 • 实验研究也证明在血管阻塞性缺血后,同时加用抗生素管
理,动物可不产生休克或避免不可逆的休克。
缺血性肠病好发部位?
➢ 缺血性结肠炎发病部位(Marcuson报道)
• 降结肠、乙状结肠 45.2%
• 结肠脾区
43.8%
• 横结肠
31.5%
• 升结肠
16.4%
(推荐课件)肠系膜缺血PPT学习幻灯片
肠系膜循环改变的原因通常是梗阻或减少血流量 (表1)的结果,随着氧输送水平降低不能满足内 脏器官代谢需求。血管舒张是初始反应,但长时 间缺血会导致血管收缩,这能持续到肠管血运恢 复正常后存在。这种早期损伤主要影响肠黏膜和 黏膜下层,同时损害防止细菌从肠腔易位的机制。
循环改变 原因和损 伤机制
表1肠系膜循环改变的原因
肠系膜缺血
mesenteric ischemia,MI
MI
概述 01
初步的护理和治疗
05 总结 05
02 AMI的类型 03 病理生理 04 介绍和初步评估
概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系膜血管血流减少,造成的肠壁营养 障碍或运动障碍,其主要并发症为肠管节段性坏死。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 可能性最大。 该疾病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又称肠卒中,可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迅速发展,常导致急性 肠坏死,需行肠切除。 虽然肠系膜缺血是一种腹痛的罕见病因,每1000例住院患者少于1例是该病引起的,但 是不准确或延误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肠系膜缺血患者的死亡率是急性的,约60~ 80%.。(回顾性分析了近20年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13例,只有9例手术治疗,而且因 手术时机的选择导致1例开腹后放弃手术,4例术后死亡。)
(2)早期的药物 肝素治疗应该在急性缺血或慢性缺血急性发作患者中尽早启动。
血管扩张剂,血管重建后防治持续性脑血管痉挛。
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期间,上皮通透性会增加,细菌移位和脓毒症风险增加。广谱抗生素 应在治疗过程中尽早给药。
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中,应该避免经口给药,因为这会加剧肠系膜缺血。 在慢性肠系膜缺血患者中,相反。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2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应当在进行胃肠减 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适当的准备后,
早期施行手术。
右侧结肠癌,可作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 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则先作盲肠造口解除梗阻,二期手术 行根治性切除。 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一般应在梗阻部位的 近侧作横结肠造口,在肠道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再二期手 术行根治性切除。
诊 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腹部X线平片:受累小肠、结肠轻度或中度扩张胀气,晚期平 片显示腹部普遍密度增高。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可有助于鉴别血管栓 塞、血栓形成或痉挛,并可同时 给予血管扩张剂等治疗。
治
疗
早诊断,早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行取栓术。 血栓形成则可行血栓内膜切除或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搭 桥”手术。 肠坏死,应作肠切除术。术后并应继续行抗凝治疗。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一旦 发生广泛的肠梗塞坏死,预后凶险,死亡率很高。
①5—FU与左旋眯唑连用1年。
②CF/FU方案:CF(亚叶酸钙) 。
③口服FT—207(呋氟尿嘧啶)。
结肠癌的预后较好,经根治手术治疗后, Dukes A、B及C期的5年生存率约分别可达80%、 65%及30%。
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3 .腹部肿块。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 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如为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可有 一定活动度。如癌肿穿透并发感染时,肿块固定,且有明 显压痛。
4 .肠梗阻症状一般属结肠癌的晚期症状。左侧结肠 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先出现的症状。
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1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它的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 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 的癌肿。 (图38—10)。 (2)横结肠切除术(图38—11):适用于横结肠癌。 (3)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结肠脾曲和降结肠癌。图 38—12)。 (4)乙状结肠癌的根治切除术: (图38—13)。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ppt课件
2
1.病因及致病因素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常因肠系膜血管出现
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 可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常见于下列原因:
①肠系膜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h) • ②肠系膜动脉血栓(mesenteric arterial thrombosis) • ③肠系膜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MVT) • ④非阻塞性的肠系膜血管缺血(nonocclusive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10
•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Bergan等在1975年提出的症状与体征不符的剧烈 上腹或脐周绞痛,并发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胃 肠排空异常亢进的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三联症仍 是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我们所遇到的4例肠系膜动脉栓塞的病例中1例有 明显的三联症表现并伴有便血及呕吐咖啡样物, 这是由于肠系膜动脉栓塞早期肠黏膜发生坏死出 血所致
什么是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AMI)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系膜血 管闭塞或血流量锐减引起的肠壁缺血坏死 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 特点 临床发病率低,病情发展迅速,病情
严重,死亡率高达60%-90% 。
1
讨论
1.病因及致病因素 2.病理生理 3.诊断 4.治疗
13
• 非阻塞性的肠系膜血管缺血
非阻塞性的肠系膜血管缺血其临床表现与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相似,唯过程较慢。
14
• 辅助检查
• 一般可行实验室常规检查,腹平片,腹部B超,腹CT,
腹穿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造影及检查血 D-Dimer的变化,而其中对可疑病例及时作肠系膜 上动脉或腹主动脉造影以及检测血D-Dimer含量 的变化是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方法.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PPT课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 病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概述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CHAPTER 01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肠系膜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肠道血流 灌注不足,引起肠道缺血、缺氧,进 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血便等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的常见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肠坏死、休克等危及生命 的并发症。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如腹部CT血管成像、核磁共 振血管成像和肠系膜血管造影等,可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 病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
CHAPTER 03
肠系膜血管缺栓形成,常用的药物 有肝素和华法林。肝素可静脉给 药,而华法林需口服,需定期监
测凝血功能以调整剂量。
溶栓治疗
适用于发病早期,通过药物如尿激 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但溶栓治疗有引起出血的风险, 需谨慎使用。
抗炎治疗
体素质。
戒烟限酒
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血管 的损害。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严密监测病情
定期记录患者情况,观察病情 变化。
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采取适 当的止痛措施。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
定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概述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CHAPTER 01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肠系膜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肠道血流 灌注不足,引起肠道缺血、缺氧,进 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血便等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的常见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肠坏死、休克等危及生命 的并发症。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如腹部CT血管成像、核磁共 振血管成像和肠系膜血管造影等,可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 病进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
CHAPTER 03
肠系膜血管缺栓形成,常用的药物 有肝素和华法林。肝素可静脉给 药,而华法林需口服,需定期监
测凝血功能以调整剂量。
溶栓治疗
适用于发病早期,通过药物如尿激 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但溶栓治疗有引起出血的风险, 需谨慎使用。
抗炎治疗
体素质。
戒烟限酒
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血管 的损害。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严密监测病情
定期记录患者情况,观察病情 变化。
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采取适 当的止痛措施。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
定义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讲课PPT课件
并发症处理:针对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康复过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 逐渐缓解,恢复健康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康 复速度快
预后情况: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 量得到明显改善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复发
PART SIX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和健 康管理
汇报人:
症状:腹痛、恶心、呕吐、 腹泻等
体征:腹部压痛、肠鸣音 减弱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 化、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CT、MRI、 超声等
鉴别诊断:肠梗阻、肠炎、 肠套叠等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
PART THREE
腹痛: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便 发热:体温升高,可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 腹部压痛:腹部压痛,可伴有反跳痛、肌紧张等症状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伴有腹胀等症状 血便:大便中带有血液,可伴有黑便等症状
肠系膜血管缺血 性疾病的研究现 状
科研成果:诊断 和治疗方法的进 展
科研成果:药物 研发和临床试验 的进展
科研成果:预防 和康复方法的进 展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后和康复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研究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 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 防血栓形成
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 油、硝苯地平等,用于改 善血管狭窄和缺血
抗凝血酶药物:如凝血酶 抑制剂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组 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用 于溶解血栓
康复过程: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 逐渐缓解,恢复健康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康 复速度快
预后情况: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 量得到明显改善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 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复发
PART SIX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和健 康管理
汇报人:
症状:腹痛、恶心、呕吐、 腹泻等
体征:腹部压痛、肠鸣音 减弱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 化、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CT、MRI、 超声等
鉴别诊断:肠梗阻、肠炎、 肠套叠等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等
PART THREE
腹痛: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便 发热:体温升高,可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 腹部压痛:腹部压痛,可伴有反跳痛、肌紧张等症状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伴有腹胀等症状 血便:大便中带有血液,可伴有黑便等症状
肠系膜血管缺血 性疾病的研究现 状
科研成果:诊断 和治疗方法的进 展
科研成果:药物 研发和临床试验 的进展
科研成果:预防 和康复方法的进 展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后和康复研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研究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 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 防血栓形成
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甘 油、硝苯地平等,用于改 善血管狭窄和缺血
抗凝血酶药物:如凝血酶 抑制剂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组 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用 于溶解血栓
缺血性肠病ppt课件
肠系膜上动 脉 分三支: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肠系膜上动脉未端右侧--回结肠动脉
是右半结肠供血的主要动脉
它分成5支血管,盲肠动脉前支、后支, 阑尾支,回肠支和升结肠支
动脉血供减低也可由小支动脉疾患引起, 如糖尿病、放射性动脉炎或免疫性动脉炎 等造成的血供减低,致使缺血肠病发生 结肠供血不足的外因有肠粘连和扭转引起 继发性缺血性结肠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J clin gastroenterol 38:790 2004 Ischemic colitis and sumatriptan use
Arch intern Med 1998;158:1946 Sumatriptan-associated mesenteric ischmia
Ann intern Med 2000,132:597 Ischemic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naratriptan administration
大血管阻塞 ①外伤
②肠系膜动脉栓塞:血栓或动脉栓子、胆固醇栓子,主动脉造
影术、 结肠切除并肠系膜下动脉结扎、腹主动脉重建术;
③肠系膜静脉血栓:高凝状态、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炎
小血管疾病
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淀粉样变、放射性损伤、系统性血 管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肉芽肿、 硬皮病、白塞综合征、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肠系膜上动脉未端右侧--回结肠动脉
是右半结肠供血的主要动脉
它分成5支血管,盲肠动脉前支、后支, 阑尾支,回肠支和升结肠支
动脉血供减低也可由小支动脉疾患引起, 如糖尿病、放射性动脉炎或免疫性动脉炎 等造成的血供减低,致使缺血肠病发生 结肠供血不足的外因有肠粘连和扭转引起 继发性缺血性结肠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J clin gastroenterol 38:790 2004 Ischemic colitis and sumatriptan use
Arch intern Med 1998;158:1946 Sumatriptan-associated mesenteric ischmia
Ann intern Med 2000,132:597 Ischemic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naratriptan administration
大血管阻塞 ①外伤
②肠系膜动脉栓塞:血栓或动脉栓子、胆固醇栓子,主动脉造
影术、 结肠切除并肠系膜下动脉结扎、腹主动脉重建术;
③肠系膜静脉血栓:高凝状态、门静脉高压症、胰腺炎
小血管疾病
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淀粉样变、放射性损伤、系统性血 管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肉芽肿、 硬皮病、白塞综合征、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护理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100%
影像学检查
腹部CT、血管造影等,了解肠系 膜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血流情况。
80%
症状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 等,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与肠系膜 血管缺血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
预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评估患者的预后和可能的治 疗效果。
发病机制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流变 学异常、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腹 痛、恶心、呕吐、腹泻、血便等,严重时可出现肠坏死、休 克等危重症状。
诊断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 检查,如腹部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 ,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03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根据病情轻 重适当安排活动量,避免剧烈 运动。
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低脂、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进食生 、冷、硬、刺激性食物。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腹痛 、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特殊护理措施
疾病监测与早期发现
症状观察
留意患者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肠系膜血管缺血 性疾病的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定期复查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密切观察病情
对于疑似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讲课PPT课件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 的症状和体征
章节副标题
常见症状
腹痛:突然发生的剧烈腹部绞痛,疼痛多在脐周或全腹 呕吐:早期呕吐物为食物或胆汁,晚期可为血性 腹泻:大便稀薄,可带血 便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体征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发作时常 伴有恶心、呕吐
腹痛:突然发生的剧烈腹部 绞痛,疼痛多在脐周或全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熬夜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有助于血液循环
康复锻炼
适度运动:如散 步、慢跑、瑜伽 等,有助于促进 血液循环和恢复 体力
诊断标准
腹痛: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可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肠梗阻: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腔积液 等
肠壁穿孔:肠壁破裂、肠内容物外溢等
肠系膜血管缺血: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 等
肠壁缺血:肠壁颜色改变、肠壁坏死等
肠管坏死:肠管颜色改变、肠壁坏死等
疾病危害
腹痛: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泻:可能伴有血便或黏液便,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 休克: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
饮食调理:多吃 富含纤维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等, 有助于改善肠道 功能
心理调适: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缓解压 力和焦虑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进行复查 ,了解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 的案例分析
章节副标题
肠道缺血性疾病的CT诊断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23
其中肠系膜静脉梗塞引起肠缺血的
肠壁增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肠系膜静 脉梗塞发病比较慢,且肠壁重复感染所 致。而肠系膜动脉梗塞的肠壁增厚不明 显,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引起肠 缺血较急及缺乏重复感染,所以典型 SMA梗塞小肠坏死显示肠腔扩张并充满 液体和气体,充满液体的肠壁呈“薄纸 样肠壁”
•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已经可以与(DSA)相媲美 • 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优于DSA •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可先行CTA或MRA检
查
完整版课件
12
12
直接征象—肠系膜血管内血栓
1、CT平扫: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CT值较正 常血管密度为高,其密度约为50—57Hu, 正常动静脉血管CT值约为37Hu。
完整版课件
10
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表现
• 血管病变期:肠系膜静脉还没有完全闭塞 ,肠 管处于淤血期 ,患者多表现为数日腹部不适 ,阵 发性腹痛 ,排便习惯改变 ,常规化验和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变化。
• 肠管病变期(肠梗阻表现):肠系膜上静脉管 腔完全闭塞后 ,肠壁淤血、缺血、渗出进一步 加重 ,继发腹膜炎、腹腔积液 ,出现频繁呕吐 , 血压下降 ,少数因胃肠黏膜淤血坏死脱落出现 呕血或血便。腹部立卧位平片有改变。
• 误诊率高(90~95%)
完整版课件
8
最常见的是急性SMA栓塞
起病急骤,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伴有呕吐、腹 泻、腹胀及休克等表现 • 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 符(早期特点) • 病程晚期出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膜 刺激征 • 可有血性呕吐物或血便 • 腹腔穿刺可以抽出血性液体
多数患者有冠心病或风心病史,栓子来源心梗、 房颤等心源疾病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5~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Mesenteric ischemia disease
编辑版ppt
1
概述
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 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
编辑版ppt
2
概述
是常见的血管性急症 因肠管动脉血供/静脉血流障碍引起 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 主要见于血栓、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夹层、特发或术后胆固 醇梗塞、血管炎、肿瘤等 发展迅速,发病凶险,死亡率高 预后与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关 误诊率高(90-95%)
病因
90-95%栓子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或心房血栓脱落
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起源处与腹主动脉成锐角,管 腔较粗,体循环的栓子极易在此进入而引起栓塞;而肠系膜下 动脉的管腔较细,栓子不易进入,栓塞少见
编辑版ppt
8
临床表现
• 起病急骤,有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有呕吐、腹泻、腹胀及休克
等表现 • 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符 • 病程晚期出现腹膜刺激征 • 可有血性呕吐物或血便 • 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编辑版ppt
19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凝血,DD 影像学检查
腹部平片显示小肠及结肠扩张、充气、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 放射性核素检查能显示缺血肠段、部位及范围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金标 准 CTA及MRA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已经可以与DSA相媲美 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优于DSA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可先行CTA或MRA检查
常在心功能不全、脑外伤、败血症、应用血管加压素、麦角碱 等情况下发生
当心脏排出量减少时可引起反射性肠系膜血管痉挛,使血流量 减少,小肠黏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
编辑版ppt
14
肠系膜因
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6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流缓慢,
故易发生血栓形成
腹腔脏器的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小肠炎症性病变、脏
器穿孔、腹部手术后败血症、腹腔脓肿或盆腔脓肿等,这些炎症性病 变可直接影响肠系膜静脉血流或者系细菌毒素及其释放的凝血因子的 作用而引起MVT
肠系膜静脉血流变化或血管损伤:包括腹部手术、腹部外伤和放射性
• 肠系膜静脉有大量的侧支
循环,主要是和体静脉循 环吻合
编辑版ppt
5
病因
• 动脉缺血(最常见)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0%) ✓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0-30%)
• 静脉缺血(较少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5-10%)
编辑版ppt
6
肠系膜动脉栓塞
编辑版ppt
7
多数患者有冠心病或风心病病史,栓子来源心梗、房颤等心源 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临床表现
肠系膜动脉栓塞三联征是临床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 剧烈的上腹或脐周疼痛而无相应的腹部体征 • 心律不齐,伴有心脏病或房颤 • 起初肠鸣音可亢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发病6-12小时后,
患者即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明显出现腹 膜炎和其他全身性反应症状
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偶可损伤肠系膜静脉
血液高凝状态:有认为腹部恶性肿瘤如少数胰腺癌、结肠癌患者可伴
有血液高凝状态;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引起MVT
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肌梗死、糖尿病等
编辑版ppt
17
临床表现
由于MVT的病变范围及血栓形成的快慢不一,故MVT的临床表现 的轻重因人而异 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
编辑版ppt
23
肠系膜血管造影
指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在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腹腔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注入造影剂,快速连续 摄片
如发现血管瘤或出血等病变,在造影后随即可行栓塞治疗
适用于胃肠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检查和钡餐造影后无阳性发 现者,疑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做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疑 有下消化道出血时则做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编辑版ppt
20
肠系膜血管内血栓-直接征象
CT平扫: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CT值较正常血管密度为高 CT增强/CTA:肠系膜血管内的栓子呈充盈缺损表现
编辑版ppt
21
肠腔扩张积液 肠壁增厚或变薄
间接征象
编辑版ppt
22
其中肠系膜静脉栓塞引起肠缺血的肠壁增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肠系 膜静脉梗塞发病比较慢,且肠壁重复感染所致,而肠系膜动脉梗塞的 肠壁增厚不明显,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引起肠缺血较急及缺乏 重复感染,所以典型SMA梗塞小肠坏死显示肠腔扩张并充满液体和气体, 充满液体的肠壁呈“薄纸样肠壁”
编辑版ppt
18
• 腹痛 • 多数病例先有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继而发生腹痛,并逐渐加
剧,多为阵发性绞痛,少数病例以剧烈腹痛起病
• 恶心与呕吐 • 腹泻或血便 • 发热 一般不超过38℃
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但程度均较轻且肌紧张不明显; 肠鸣音早期正常,后期常减弱或消失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性液体,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症状与体征的不相符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编辑版ppt
10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1
病因: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
发作前数周或数月内常有反复发作腹痛史,起病较隐匿,发生 肠梗塞时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仿
编辑版ppt
12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编辑版ppt
13
指经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无闭塞
编辑版ppt
3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十二 指肠横段和升段、空肠、 回肠、结肠脾区前的结 肠 •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降结 肠、乙状结肠、直肠上 部 •肠系膜上、下动脉有些 吻合支
编辑版ppt
4
肠道静脉
• 肠系膜上、下静脉平行于
相应的动脉,同脾静脉一 起汇合成门静脉,收集来 自腹腔内胃肠道(直肠下 端除外)、脾、胰腺及胆 道系统的静脉血
编辑版ppt
24
鉴别诊断
炎症性腹痛:急性阑尾炎(转移性腹痛),急性胆囊炎(右上 腹剧痛、向右肩部放散),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束带样剧痛)
急性穿孔性腹痛: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上腹 胃区刀割样剧痛,继而全腹痛),外伤性肠穿孔,伤寒穿孔, 蛔虫穿孔等。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全腹痛、肌紧张、反跳痛)
Mesenteric ischemia disease
编辑版ppt
1
概述
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 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
编辑版ppt
2
概述
是常见的血管性急症 因肠管动脉血供/静脉血流障碍引起 约1%的急性腹痛患者源于肠道血管病变 主要见于血栓、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夹层、特发或术后胆固 醇梗塞、血管炎、肿瘤等 发展迅速,发病凶险,死亡率高 预后与早期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关 误诊率高(90-95%)
病因
90-95%栓子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或心房血栓脱落
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起源处与腹主动脉成锐角,管 腔较粗,体循环的栓子极易在此进入而引起栓塞;而肠系膜下 动脉的管腔较细,栓子不易进入,栓塞少见
编辑版ppt
8
临床表现
• 起病急骤,有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有呕吐、腹泻、腹胀及休克
等表现 • 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轻微,症状和体征不相符 • 病程晚期出现腹膜刺激征 • 可有血性呕吐物或血便 • 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编辑版ppt
19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凝血,DD 影像学检查
腹部平片显示小肠及结肠扩张、充气、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 放射性核素检查能显示缺血肠段、部位及范围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金标 准 CTA及MRA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 对于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已经可以与DSA相媲美 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优于DSA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可先行CTA或MRA检查
常在心功能不全、脑外伤、败血症、应用血管加压素、麦角碱 等情况下发生
当心脏排出量减少时可引起反射性肠系膜血管痉挛,使血流量 减少,小肠黏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
编辑版ppt
14
肠系膜因
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6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流缓慢,
故易发生血栓形成
腹腔脏器的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小肠炎症性病变、脏
器穿孔、腹部手术后败血症、腹腔脓肿或盆腔脓肿等,这些炎症性病 变可直接影响肠系膜静脉血流或者系细菌毒素及其释放的凝血因子的 作用而引起MVT
肠系膜静脉血流变化或血管损伤:包括腹部手术、腹部外伤和放射性
• 肠系膜静脉有大量的侧支
循环,主要是和体静脉循 环吻合
编辑版ppt
5
病因
• 动脉缺血(最常见)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0%) ✓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0-30%)
• 静脉缺血(较少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5-10%)
编辑版ppt
6
肠系膜动脉栓塞
编辑版ppt
7
多数患者有冠心病或风心病病史,栓子来源心梗、房颤等心源 性疾病
编辑版ppt
9
临床表现
肠系膜动脉栓塞三联征是临床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 剧烈的上腹或脐周疼痛而无相应的腹部体征 • 心律不齐,伴有心脏病或房颤 • 起初肠鸣音可亢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发病6-12小时后,
患者即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明显出现腹 膜炎和其他全身性反应症状
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偶可损伤肠系膜静脉
血液高凝状态:有认为腹部恶性肿瘤如少数胰腺癌、结肠癌患者可伴
有血液高凝状态;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引起MVT
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心肌梗死、糖尿病等
编辑版ppt
17
临床表现
由于MVT的病变范围及血栓形成的快慢不一,故MVT的临床表现 的轻重因人而异 症状与体征严重不符
编辑版ppt
23
肠系膜血管造影
指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在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腹腔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注入造影剂,快速连续 摄片
如发现血管瘤或出血等病变,在造影后随即可行栓塞治疗
适用于胃肠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检查和钡餐造影后无阳性发 现者,疑有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做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疑 有下消化道出血时则做选择性肠系膜下动脉造影
编辑版ppt
20
肠系膜血管内血栓-直接征象
CT平扫:肠系膜血管内的血栓CT值较正常血管密度为高 CT增强/CTA:肠系膜血管内的栓子呈充盈缺损表现
编辑版ppt
21
肠腔扩张积液 肠壁增厚或变薄
间接征象
编辑版ppt
22
其中肠系膜静脉栓塞引起肠缺血的肠壁增厚比较明显,这是由于肠系 膜静脉梗塞发病比较慢,且肠壁重复感染所致,而肠系膜动脉梗塞的 肠壁增厚不明显,这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引起肠缺血较急及缺乏 重复感染,所以典型SMA梗塞小肠坏死显示肠腔扩张并充满液体和气体, 充满液体的肠壁呈“薄纸样肠壁”
编辑版ppt
18
• 腹痛 • 多数病例先有腹部不适的前驱症状,继而发生腹痛,并逐渐加
剧,多为阵发性绞痛,少数病例以剧烈腹痛起病
• 恶心与呕吐 • 腹泻或血便 • 发热 一般不超过38℃
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但程度均较轻且肌紧张不明显; 肠鸣音早期正常,后期常减弱或消失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性液体,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症状与体征的不相符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编辑版ppt
10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编辑版ppt
11
病因: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
发作前数周或数月内常有反复发作腹痛史,起病较隐匿,发生 肠梗塞时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仿
编辑版ppt
12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编辑版ppt
13
指经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无闭塞
编辑版ppt
3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十二 指肠横段和升段、空肠、 回肠、结肠脾区前的结 肠 •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降结 肠、乙状结肠、直肠上 部 •肠系膜上、下动脉有些 吻合支
编辑版ppt
4
肠道静脉
• 肠系膜上、下静脉平行于
相应的动脉,同脾静脉一 起汇合成门静脉,收集来 自腹腔内胃肠道(直肠下 端除外)、脾、胰腺及胆 道系统的静脉血
编辑版ppt
24
鉴别诊断
炎症性腹痛:急性阑尾炎(转移性腹痛),急性胆囊炎(右上 腹剧痛、向右肩部放散),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束带样剧痛)
急性穿孔性腹痛: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上腹 胃区刀割样剧痛,继而全腹痛),外伤性肠穿孔,伤寒穿孔, 蛔虫穿孔等。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全腹痛、肌紧张、反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