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的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的古诗句
虚实结合的古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3.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 《含山店梦觉作》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以上诗句中,既有实写眼前景的句子,也有虚写想象、情感的句子,形成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这种手法能够丰富诗歌的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融远近、虚实、喜忧于一体的佳构--柳永《雨霖铃》的情景设置赏析
融远近、虚实、喜忧于一体的佳构--柳永《雨霖铃》的情景设置赏析
柳永的《雨霖铃》这一宋词作品,世人普遍认为是宋代词歌史上的代表性佳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上乘的情景设置。
《雨霖铃》这首词经常以描写夜空星辰、杨柳风声、绿竹搭配纱帘等作为设置,把表达的主体从虚无的抽象主题落实到真实的人间环境,真切的以自然的景物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令人真正当下把握穿越了这个充满寒冷与暖意及忧乐变换的夜晚。
更重要的是,《雨霖铃》展示了很多“融远近、虚实、喜忧于一体”的情景描写:久长的月夜,孤独的星辰,清冷的西风,渺远的山柳,偶尔细透的细雨,像铃一般打动心灵;再加上“花褪残红青杏小”,“桃李满天下”和“千家情愁月明中”等意境的描写,令人心醉。
可以说,《雨霖铃》的情景设置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它是一首叙
事最纯粹、抒情最优美的宋词作品,也是宋朝文学发展当中用以示范诗歌情思融合之最好的集大成者。
《雨霖铃》虚实结合的美丽
《雨霖铃》虚实结合的美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虚实结合难点突破一、教材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者往往通过意象的叠加,反常超常的情景组合,由此及彼,由实入虚,虚中含实,以产生出纷呈叠出的“象外之象”,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
正是由于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这些审美特性,因此,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诗词传递出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进行整体接收。
所谓直接信息指文体的表层信息,它以一种显的形态存在;所谓潜在信息,是一种在文本中没有明白说出而以隐的形态存在的信息。
鉴赏主体的审美感受源于对作品审美信息的接收,虽然作品的审美信息包含有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两部分,但人们往往忽视潜在信息。
其实,潜在信息对诗词的鉴赏更重要。
1.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和托物言志是诗歌表达技巧中常用的三种。
其中,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往往是学生不易把握的。
有的学生一听这个术语就有云遮雾绕之感。
因此,单独作为一个考点来讲,十分必要。
2.我设想通过课堂专题对点讲解,让学生在具体的品悟与练习中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并理解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师生合作,品、讲、练三结合。
②发现学习法和归纳梳理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审美想象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虚实相生”的诗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虚写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诵读柳永的《雨霖铃》,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魅力。
①男女生先分角色诵读(女生:从“寒蝉凄切”至“竟无语凝噎”;男生:从“念去去千里烟波”至词尾)思考:如果女生读了之后,男生部分不读了,大家会有什么感觉?②全班齐读。
③这首词写的是离伤。
上片已经写了离别。
下片是写别后,去掉下片内容行不行?(学生思考交流)如果去掉,在“伤离别”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会显得苍白平庸,词味大减。
从《雨霖铃》探究虚实结合的妙处及解题技巧
小结
“”
虚 天上神仙等虚幻世界和梦境
的 表
曾经发生过的事或历史事件
现 形
未来之境
式 借助想象,从对方起笔生情
虚写的精妙之处 “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虚实结合 的
解题技巧
1.写出表现手法
2. 指出虚景与实景并描绘,能说 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更好
3.进行概括总结
作业
• 邯郸冬至夜思家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 还酹江月。
B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 设想相逢是实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时的悲凉, 属虚写,后写梦醒时的感慨属实写。
这样由实入虚,由虚转实,充分表达苏轼对 亡妻的思念之苦。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请鉴赏诗中三、四两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①山花为实,山春为虚;②眼见花漂流入溪
眼眉儿
左誉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 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 春山。
分析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上片实写眼前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早春黄昏图,渲染 出凄凉的氛围,为下片作了充分的铺垫。下片是想象联想 的虚景。“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 想象此刻在家
虚实结合《雨霖铃》说课稿
回忆之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题都城南庄》崔护 《如梦令》李清照
未来之境: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 山孤。(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虚) 另外还有: 《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六、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
雨霖铃 景物——借景抒情 离别 想象——虚实 神鬼梦境 过去之境
结合 未来之境 他人之思
八、教学反思
1.在课前让学生对作者,词牌,背景以及字词解释 等问题进行解决,熟读成诵,较好的锻炼了学生 的自学能力。 2.整体感知前的诵读非常必要,诗词教学,诵读先 行,而且应贯穿始终。 3.教学目标能够完成,但用一堂课使学生切身感受 虚实结合在词的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显然时间是 仓促的。有待课下练习巩固。
从念去去开始直到词的结束从念去去开始直到词的结束为虚写想象离别后惨不成欢的情景通过烟波楚天杨柳岸晓风和残月等意象的创造形成孤寂冷寞的氛围使相见时难别亦难心理状态感情表达得更充沛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雨 霖 铃
柳 永
说课步骤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重难点 5.说教法学法 6.说教学过程 7.说板书 8.教学反思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 以读促理解, 体会词中体现感情的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艺术特色。
五、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1)诵读法,(2)评论法, (3)问答法,(4)拓展法。 2、学法:(1)自学法,(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词牌、背景、作者 (三)指导阅读 (四)整体感知
《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
《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柳永的《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雨霖铃》教案|教案【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导入新课篇一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放松下。
(幻灯1:“音乐”)邓丽君甜美、深情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柳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可歌柳词”。
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
《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幻灯2:“课题、作者”)这节课我们主要目标“品鉴艺术手法、体味作者情感”。
(幻灯3:【学习目标】)柳永《雨霖铃》优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
2、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鉴赏词,体味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位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悼念亡妻王弗时所作;………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我们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
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
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雨霖铃——的虚实结合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5日 星期二 6时16 分40秒1 8:16:40 15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下午 6时16 分40秒 下午6时 16分18 :16:402 0.12.15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5/
2020 6:16:40 PM18:16:402020/12/15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5/
谢 谢 大 家 2020 6:16 PM12/15/2020 6:16 PM20.12.1520.12.15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5-Dec-2015 December 202020.12.15
高照愁思情长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悬想和牵
挂。
12
训练2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前两 句概括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场面:战死 的将士成了无定河边累累白骨,是实写。 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 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是虚写。虚实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15-Dec-2020.12.15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518:16:4015 December 202018:16
《雨霖铃》讲解及虚实结合表达技巧(同课异构比赛)
1、文中两处提到了 “饮酒”,分别在哪两句中? 请在词中画出来。 2、两处“饮酒”的情 境一样吗?前后是否矛盾? 请简要回答。
何 谓 2 .回忆已逝之境 虚 “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虚 4.联想揣测对方活动和心情 实 相 生 ” 实 是指客观存在的实 像、实事、实境 呢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课后巩固:
1.背诵《雨霖铃》这一首词;
2.试以今天所学 ——“虚实相生” 的表达技巧解读下面一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归纳
•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辩明虚实性 质。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哪些是 虚?哪些是实?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分析作用效果(形象、意境、 情感、主旨)。
• •
课文回顾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相关链接
•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虚写 • 实写
梦境:“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自己的现状:“尘满面,鬓如霜” 等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虚实相合话离别——柳永《雨霖铃》赏析
虚实相合话离别——柳永《雨霖铃》赏析摘要: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想象和联想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诗歌主题的烘托和升华起到必要的推动作用。
纵观古人诗歌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虚实交融、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只有运用巧妙技巧将虚实相生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在诗歌中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
关键词:虚实结合;离别;《雨霖铃》一、虚实相和的定义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对虚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其中,“虚”,指的是一种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景象,它是一种心灵上的存在,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描述,能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空灵境界的感觉。
这种“虚”包括了梦境、想象和回忆、设想之境等三种类型。
从梦境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从想象和回忆中升华出来的特别情感,以及从设想之境中发掘出来的未来设想,都是通过虚的表达来呈现的。
而“实”,则指的是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景象。
它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摸索、感知的存在,通过对实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具有可观性、可感性的直观感受。
在诗词中,实可以是山水、花鸟、人物等客观存在,也可以是季节变换、社会风尚、民间传统等人类文化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虚实的交错组合,诗人们创作出了无数精美的诗篇,呈现出深邃的思索和感悟。
诗人们通过对虚实的表达,把自己内心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诗意。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诗人们通过虚实的运用,让读者在心灵上得到了丰富的启迪和感悟。
虚与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存在,但是二者之间的结合却可以产生出一种全新的境界。
诗人们通过将虚与实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创造出了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虚实相生的运用不仅有助于丰富意象、提升意境,还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
将虚境与实景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虚实结合的境界,营造出了独特的诗意。
对于读者来说,通过欣赏和感受诗词中虚实相生的魅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诗人们表达的情感和思考。
高中语文虚实结合的诗句
高中语文虚实结合的诗句以《雨霖铃》为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
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又如《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两句,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这是化实为虚。
三、虚实结合在古诗中的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前两联写实。
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是悲极而喜而又喜极而悲!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后两联写虚。
我们“放歌”、“纵酒”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返老还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
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
雨霖铃虚实技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 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哪几句是写眼前的景象,哪几句是作者 想象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还没有发生,它表现的情将一 直延续到未来,故写愁将倍增其愁,故 写乐则倍增其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题:这首诗哪几句是写眼前的景象,哪几 句是作者想象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赏析:前两句作者读妻子问归期的信及自己 所处的环境,是实写;三、四句“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 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 有寄托在将来。表达作者想家思归之情。
•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请赏析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艺 术效果。
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 写亲人的思念。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的 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 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 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审题
表达技巧题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4分)
答:虚写、想象 (从对方着笔)。(2分) 回忆曾经和妻子的十年间的喁喁私语; 想象年迈的双亲在家担心我(1分), 从侧面烘托出词人念亲思乡的深沉的愁 绪,意蕴深远(1分)
浅析柳永《雨霖铃》艺术特色
河南永城 高级 中学 胡爱敬
【 关键词】 雨霖铃》 《 借景抒情 诗 中有 画 虚 实相济
典型意象
写, 着意描绘词 人别 后孤单寂 寞的心情 , 虚实 相映 , 人深刻 使 地理解到“ 都门帐饮 无绪 ” “ , 无语 凝噎 ” 等词 句的丰 富内涵 。 再如《 虞美人 》 一词 , 开头 自问“ 花秋 月何时 了? 写的是 眼 春 ” 前景物 , 接着 自叹“ 往事知多少” 表 明作 者进入 回忆 之中 , , 这 是虚写。忽然又转 到眼前 景物 上来 : 小楼 昨夜又 东风 ” 于 “ , 是登楼 眺望 , 而“ 国不 堪 回首 ” 由此过 渡到下 片。想像 然 故 , “ 故国” 图景 , 一开始又是虚写 。这样 虚实结合 , 起伏跌 宕 , 把 切都集 中到一个“ 字上来 。 愁”
Hale Waihona Puke 一融情人景 。 景 交融。 情
王国维说 :一 切景语 皆情语 . 诗人 常通过写 景来 寄托 “ ” 或暗示感情 , 即做到借 景抒情 , 情景交融 。北宋婉 约排 词人 柳 永遭遇坎坷 , 饱受世态炎凉 , 倒终生 , 多地 同中下层市 民 潦 较 接触 。在写景抒情方面 , 即通过萧索凄冷 的景物描 写体现 市 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 抒发离愁别恨 的痛苦 , 以及表现妇 女不幸 的遭遇和 自身沉沦 的哀怨 , 但也曲折地流露 出对社会 现实的 不满. 从而形成了柳永诗词独特 的艺术特 色……“ 蝉凄切 ” 寒 点染送别 气氛 。宋 代 都 门外 的 汴河 两 岸植 柳 , 高 柳 乱蝉 “ 嘶” 而柳又有“ 水飘绵送 行色” , 拂 的作用 , 自然会触 动 离情 。 “ 对长亭晚” 意思更加 明确 , , 因为“ 长亭 ” 已作离别地 点通称 。 分别之时, 骤雨初歇 ” 眼前景物更加 清新。听着蝉声 , 到 “ , 看 柳树和小舟 , 分别在即 , 离情 自然更 浓。以冷落凄凉的秋景 为 衬托 , 抒发了词人 因仕途失意 和情场伤神 以至飘零 四海 的感 伤, 基调格外低沉.江淹在 《 别赋》 说过 :“ 里 黯然 销魂者 , 唯 别而已. 生离死别本 来就会 让人悲 痛伤感 , 君 向潇湘 我 向 ” “ 秦” 时想到分别后 飞蓬各 自远 , 总会黯然神伤 、 凄凉悲切. 而这 种分别如果是恋人或者夫 妻 , 问离 情更苦 , 其 眷顾更 深. 平时 耳 鬓厮 磨 、 情 蜜 意 的两 个 人 从 此 天 隔一 方 … … 浓
《雨霖铃》抒写离愁之法浅析
《雨霖铃》抒写离愁之法浅析词从诞生以来,经唐末五代,到柳永以前,其形式均以小令为主。
柳永以新的艺术方式,大量创制慢词,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
柳永词的出现,才标志着具有宋代特色的宋词时代的到来。
柳永是婉约词的一大宗主,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所选的其代表作《雨霖铃》就能体现柳永词和宋词的特点,尤其是抒写离愁之笔,让人叹为观止。
一、以赋为词,铺陈离愁的凝重柳永以前的小令,基本都是以特定的意象来表现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而柳永的这首词除了运用一些传统意象之外,是以叙事铺陈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即以赋的手法来作词,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且有开拓性的贡献。
“宋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说,唐五代词,‘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
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
”“《古今词话》还特称柳永词法为‘屯田蹊径’。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这里的“屯田蹊径”即指的是柳词的“铺叙展衍”。
首先,这首词有故事梗概与过程。
词中人物形象及其情感的展现都有故事性、情节性,而且相当完整。
从故事的发生,离愁的产生,到难舍难分再到想象离别后的冷落,这样完整的叙事性写法是以往的小令所没有的。
其次,在全景式的叙写之时,还有细节上的刻画。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把人物在分别之时的难舍难分、悲痛欲绝、难以言表的情感与心理状刻画地淋漓尽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
还有,词中把现实的离别场景与想象离别后的虚拟场景相结合来写,突出了主题。
总之,这些方面都是柳永运用铺叙展衍的赋法,这首词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及其神态、感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叙写。
柳永词的铺叙之法,拓展了词的容量,使人物的离别感情表现得更为充分;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小令词中人物相对模糊、平面化的形象,使人物形象走向了清晰、富有立体感,更为生动、形象、感人。
二、融情入景,渲染了离愁的氛围柳永以前用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小令词,一般是不用渲染之法的,情感是包含在意象之中的,但柳永的这首词却有不同之处,离愁的氛围是通过渲染来获得的。
雨霖铃(虚实结合)
《雨霖铃》-虚实相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品味这首词,描述词中情节,描绘离别前后的画面。
2.探讨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把握本词大意,初味词人的离别之情。
2.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本词造成了字面上的矛盾,此矛盾结合词人的仕途人生,更能深化词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之情和离别后的客情冷落与孤清之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词人的离别之情,强化情感体验,初步了解人生的抉择、痛苦与升华,培养阅读诗词兴趣,形成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体验;学习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在阅读鉴赏中强化情感体验。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正课:1.自由朗读,扫除字音、字义障碍。
2.请一名同学美读,老师点评。
3.阐释概念:虚实4.请同学找出这首诗的实写和虚写(先讨论探究,再点名回答)三、布置作业1.背诵《雨霖铃》这一首词;2.试以今天所学——“虚实相生”的表达技巧解读下面一诗。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学板书】离别时:难舍难分(实写)雨霖铃柳永离别后:眷恋思念(虚写)【教学后记】这一篇课文《雨霖铃》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
《雨霖铃》是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是表达绵绵离愁别绪的杰出代表作品,由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场景构成,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突出。
在教学设计中,体会词人的离别情绪、掌握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成了本课的重难点。
这一篇课文《雨霖铃》是高一下学期的教学内容,面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阅历的高一学生。
高一的学生对“离别”之类的情感已有所体验,具备了体会词人离愁别绪的情感基础。
况且,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有丰富的情感需要表达。
他们对课文中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再陌生,对虚实结合的手法却未曾熟悉。
本科的重点即是借助柳永的离情和一些他们熟悉的诗词,引导他们掌握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
《雨霖铃》诗词鉴赏
《雨霖铃》诗词鉴赏《雨霖铃》诗词鉴赏《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鉴赏《雨霖铃》。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是一个浪漫词人,一个江湖词人,也是一个与词共着生命的专业词人。
他一生混迹于乐工歌妓间,这些人都跟当时主要供歌唱的词有着血缘关系,这种生活决定了他以毕生精力来写词。
郑振铎先生生说他除词外没有著作,除词外没有爱好,除词外没有学问(《中国插图本文学史》)。
这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确能概括初他作为一个专注于词的创作的词人的基本特点。
柳永的词大都是在偎红倚翠生活中浅斟低唱的产物。
前人说他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上不同于前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离乡背井,长期浪迹江湖,体尝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况;又因此常常不得不与所恋的人离别,故所作多怨苦凄悲之辞。
《雨霖铃》(寒蝉凄切)便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送别词。
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
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三句说,在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阵雨刚停,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
这里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
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
柳永雨霖铃表现手法
柳永雨霖铃表现手法柳永雨霖铃表现手法《雨霖铃》以秋景写离情,情景交融;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语言自然明畅,不尚雕琢,以白描取胜,确实表现了一种“清和朗畅”,“意致绵密”(黄蓼园语)和“秀淡幽绝”(周济语)的风格特色。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柳永《雨霖铃》表现手法。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柳永雨霖铃表现手法【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简析】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
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
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
“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
“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从争噪的鸣声之中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
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清晨,而孟浩然写的是“春晓”。
“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
作者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即睁开眼帘朝窗外望去,富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映着晚色,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叫个不停。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
上四句是第一层。
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
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柳永的《雨霖铃》经久不衰,传送至今。
探究其中缘由,固然与作者坎坷的身世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成功还在于独到的虚实结合抒写别情的表现手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雨霖铃》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这首词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起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时地景物,意为: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显然,这是写未别之情景。
一对或将是永诀的恋人,心情本已悲摧到极点,又值凄凉的.清秋,雨初停,天欲暮,即使望一眼十里长亭,也会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何况面对送别的长亭;此际,即使不闻蝉鸣,已然心碎,况蝉鸣凄切,真是凄然欲绝。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写饯别时之心情。
设宴帐中,无奈食无味,饮无绪。
正难分难舍之际,舟子催发,欲留不得。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写临别时之情事,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面对将别的恋人,手拉着手,泪眼对着泪眼,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
真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啊!以上属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推想别后所历之境,转入虚写。
浩瀚长江,一泻千里。
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
就此一别,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伴随情人左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是虚写。
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的杨柳,耳畔的清风,天边的残月!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同样是虚写。
词人由今夕推及经年,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更深一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例四: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这是至德元载(756)8月,杜甫为安史叛军所 俘获,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时所作。
——从对面抒写离情,这类虚境能突破 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 中,增强诗歌的情趣,扩大诗歌的意境,将 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
13
相生,荣枯迥异,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小结 镜花水月别样情,镜中之花,水 中之月,虽是虚设的景象,但表 达的情感却是真挚的,虚实结合 的手法使情感的表达更含蓄,隽 永,深沉。
14
课后检测 收集整理古代具有虚实结合艺术 手法的诗词,并从虚实结合的角 度对诗词进行赏析。
15
10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训练1、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赏析此诗的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诗的前两句写橘柚香中醉别江楼,满江风
雨孤舟凉,是叙事写景,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
推己及人,借助想象,为友人悬想出别后情景,是虚
写。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营构了一幅云散雨收孤月
虚实相生:是指现实的景、事、物与想象 的景、事、物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 达丰富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 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4
离别前—勾勒环境: 寒蝉、长亭、骤雨 实写
离别时—描写情态: 执手、泪眼、凝噎 实写
烟波、暮霭、楚天
因情设景
离别后
杨柳、晓风、残月
刻画心理: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虚写 虚写
小结:实写的是面临分别时心里的依依不舍与苦楚, 虚写的是想到分别后千里的行程将一个人度过,年复 一年不能再见面的悲凉。虚实结合更加突出分别时的
5
不舍和难过。
•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
• 1、设想的未来之境 • 2、已逝之景之境 • 3、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4、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生情
6
例一: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 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
高照愁思情长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悬想和牵
挂。
12
训练2 请对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本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前两 句概括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场面:战死 的将士成了无定河边累累白骨,是实写。 后两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 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是虚写。虚实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3
阐释概念:虚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 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
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诗人通过 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 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 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 将倍增其乐。
7
例二: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 却不在眼前。
8
例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 列如麻”。
——《雨霖铃》 的虚实相生
1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雨霖铃》, 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 合”的表现手法 。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 阅读兴趣。
2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