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千古奇文,值得深思!
人教部编版历史江苏省南京市2023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初三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1.2020年7月,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受持续暴雨和洪峰影响,江水暴涨,引起沿江地区洪灾。
以下各个选项当中,也会受到长江洪水影响的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这则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创立皇帝制度 D.开创君主专制制度3.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冯媛坚决不说汉语,不穿汉服,劝说多次无果,孝文帝一怒之下废掉其皇后之位,贬为庶人,送至寺院养老。
孝文帝这样做()A.消除了外戚专权 B.杜绝了后宫争宠C.有利于民族交融 D.实现了长治久安4.有史家认为,隋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王朝,这主要是因为唐继承了隋的()A.疆域 B.经济 C.制度 D.宗教5.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金灭北宋 B.澶渊之盟 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6.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7.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和台湾实行管辖,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台湾府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8.与前代相比,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展到欧洲诸国,与周边亚洲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则逐渐削弱,但政府依然用朝贡外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家。
这表明清政府()A.清醒认识国际关系格局 B.审时度势、维护国家版图完整C.沿用朝贡外交笼络列国 D.不识时务、拒绝顺应世界潮流9.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10.“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附答案)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
【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的原因是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78-1992年广东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较早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使广东经济快速发展。
(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从图中你能概括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吗?
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
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两个海军司令和一封劝降书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7月正式开打。
日本悍然向GDP远超自己的大清发动战争,日军捷报频传,清军连战连败。
在此情形下,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接到了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的劝降书。
劝降书这封劝降书很有意思,它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封“哀的美敦书”。
正常的“哀的美敦书”一般都是一国或一方面就某个问题书面通知对方,限定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其条件,否则就采取武力强制措施。
现代著名的例子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言词犀利,居高临下,除了服从,绝无余地,名副其实的最后通牒。
而伊司令写给丁司令的这封劝降书,却完全没有以居高临下的气势和挟胜利之威胁迫丁司令的一丝意味——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是时局的突变,使我与阁下骤然相逢于疆场,这真是何其不幸的事啊!然而今日之战事,乃是两国间的战事,不是我与阁下二人间的私仇。
我与阁下的温暖友谊,今天犹如昨日。
我今天写这封信给阁下,绝非是为了劝降清国的海军提督。
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今天有一位先生,在他的进退之间虽然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但由于公私许多事情的遮蔽和阻挡,迷惑于眼前所见,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朋友,哪能不以忠言直告,以引起他对时局的三思呢?而我如此直言劝告阁下,完全是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仔细思考。
贵国的海陆两军,在与我们日本的军事冲突中连战连北,这是什么原因呢?假如能够平心静气的研究,很容易立刻就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以阁下的英明,肯定早就知道了。
贵国的接连失败,不是败在君主或谋个官员身上,而是败在贵国政府的制度上。
是贵国政府墨守成规、不思改革所致。
贵国选取公务员必须经过考试,而考试的内容都是儒学,诗赋、经义也是为了检测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
无非是天尊地卑,贵贱有序。
执政的官员和大吏都能写一手好八股,然而有治理国家的实际功效吗?时代已经变了,假如贵国非要活在古代,虽然也不是不美,但能够适应当下的世界吗?其实在前三十年里,我们日本的境遇是何等的辛酸。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 试卷(含解析)
【历史】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试卷(含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
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
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
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请回答:(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答案】(1)甲午战争。
(2)第一层:能从某一方面简述认识;第二层:能从某一方面围绕论点进行一定议论;第三层:既能围绕论点充分论述,又能联系现实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行文流畅,逻辑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解析】【分析】【详解】(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2)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对以上材料的感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我们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拥有国际地位,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度大,才能让中国人有尊严,爱国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017部编_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
人教版(2016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一、选择题:1.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其诗很多反映了近代中国备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如诗歌《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台湾行》.请问这几首诗反映的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如图形势图中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B.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C.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时局图》所述局面的出现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中日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C.中日《马关条约》签订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A.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运7.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A.反荷兰侵略者B.反割台斗争C.革命派起义D.反清政府的斗争8.下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9.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A.魏源B.李鸿章C.严复D.邓世昌10.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下面表格内.)1.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想研究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那么你应该去()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2.穿越时空隧道,小王通过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小王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最有可能主要因为小王是()A.商人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A.君权B.兵权C.财权D.神权4.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盛大节日,这一节日源自哪一宗教()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5.如图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她因为反抗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永垂青史()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6.为但丁赢得“中世纪最后一位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美誉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B.《神曲》C.《最后的晚餐》D.《蒙娜丽莎》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发表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成立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8.下列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历史事件是()①法国大革命②日本明治维新③美国南北战争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9.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
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和1783年4月两次响起,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A.美国诞生;美国获得真正独立B.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C.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D.美国诞生: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10.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人贸易,黑奴贩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非洲﹣﹣欧洲B.非洲﹣﹣美洲C.美洲﹣﹣欧洲D.欧洲﹣﹣美洲11.喜欢足球运动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与这一球赛的冠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华盛顿B.圣马丁C.玻利瓦尔D.克伦威尔12.1861年改革前,处在俄国社会最底层的是()A.农奴B.地主C.奴隶D.资本家13.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缺乏创新型人才B.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C.企业设备陈旧D.资金不足14.美国国旗最初是13星条旗,后来逐步演变为今天的13条50星,这种变化反映了()A.美国政党政治的变化B.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C.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D.美国民族关系的复杂15.观察图,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决定因素是()A.新航路地开辟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6.许多人称他是个“天才”,他本人却回答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北洋水师始末
北洋水师降服始末:丁汝昌接好友日军司令劝降信,表示绝不降敌1894年1月,陆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严在出兵威海卫前,与联合舰队伊东司令官商议,联名给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写一封劝降信。
大山认为伊东司令官和丁汝昌有多年友情,对丁汝昌的性情比较了解,期待劝降能动摇丁提督抵抗的决心。
劝降信由第二军司令部随军法学科顾问文学士有贺长雄,按照大山司令官提出的要点用英文起草,劝降信写好后却不知如何送交给丁汝昌。
22日,恰巧英国远东海军舰队旗舰和三艘战舰出现在荣城湾。
英舰司令官斐利曼特中将请求在湾内停泊三日,观察日军登陆作战,请求得到伊东司令官的许可。
23日,大山司令官抵达荣城湾,伊东和大山商议,劝降信可以委托英国斐利曼特司令官,转交给丁汝昌提督。
劝降信《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函原文用英文书写,后译成日文上报大本营备案,现馆藏国立公文书馆,全文如下:仅呈一书致丁汝昌提督阁下。
时局变迁,吾等不幸成为敌国,然今日之战乃国与国之战,非吾等个人间之反目,吾与阁下之情谊依然如昔日之良友。
今此一书非催促阁下归降,吾深知阁下之苦衷及败局之深刻。
从国家与个人利益衡量,取中庸之道从长计议乃为上策,故诚以言表。
凡天下大事,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也,吾等焉能沉默不与友言乎?熟虑之下渎告阁下深思。
开战以来,贵国陆海军连战连败,其原因乃平心静气、审时度势为难事,凭阁下之英明,定知其中之奥理。
贵国败至今日,非君臣一两人之罪过,实为从来墨守成规之制度所累。
有史以来,贵国奉行学而优则仕之吏治,千年历史证明此制度并非完美。
贵国如此一来孤立独往于世界,自然会永远失去完美之物。
今日变化中之大千世界,夜郎自大、孤陋寡闻之国,焉能不败乎?如同阁下所知那样,三十年前日本帝国亦曾历经辛酸的过去,国家几乎到了洋夷入侵的危难边缘。
此后帝国废弃旧制推行维新治国之方略,辟得国家图强之路。
今贵国若也能图维新、思改革,乃将国家之幸,否则早晚不能逃脱灭亡之命运。
此理数必致气数,这一奥理在本次战争中得以窥见,否定其理必至其厄运也。
一篇堪称千古奇文的劝降书
一篇堪称千古奇文的劝降书---纪念甲午战争死国难者 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北洋舰队残部被围困于威海卫面临覆灭之时,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
此书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杀,因此寻找不到有关他看完这封劝降书之后的表情和言论的记载。
这份日本人写的劝降书可谓一篇千古奇文,虽写于百年之前,但是值得百年后的所有中国人细读深思: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能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因。
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因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比由文艺以相生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
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无法得知这位日本军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与自己的战争对手讨论主题如此重大的国家政治问题。
这不是一封通常意义上的劝降书,从内容上看,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对手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
这个日本军人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
奇特的是,这些关于国家变革的理论竟然出自日本的一介武夫之口,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崛起有着多么深刻感受和认识,它确实需要中国人“虚心平气”的深思,思“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痼疾。
此人宁死不降自尽殉国,没想到却被皇帝误会是叛国贼
此人宁死不降自尽殉国,没想到却被皇帝误会是叛国
贼
本文导读:
之后残存的北洋水师舰艇退往威海卫军港,而日军大部在辽东半岛登陆,并相继攻陷旅顺、大连,直逼威海卫。
1895年正月,威海陆路南北炮台相继失守,北洋水师所在的刘公岛遭到了海路合围,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岛。
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给丁汝昌,劝其投降。
信中分析了北洋水师为何会战败,日本购买新的军舰,清朝依然使用旧式的军舰。
日本军舰的吨位很大,在海上进行战斗有巨大的优势。
甲午战争,清朝的战败是必然的。
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为日本效力。
据说,看到这封劝降信后,丁汝昌立即将其撕毁,并将日本使者赶出。
苦战十七天之后,已弹尽粮绝,又无援军前来,北洋水师选择了投降,作为反对投降的丁汝昌等3人选择了自尽殉国。
丁汝昌的遗书中他这样写道:“忆第一战虽丧吾爱将邓公世昌,林公永升,然主力尚存,仍可与倭寇一决雌雄。
统帅李大人不知何意,令我等全数撤入威海卫港并不许出战。
偏居一隅坐等倭寇形成海陆夹攻之势,实乃兵家之大忌也!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有一死.......然百年后若有人懂我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昌死不朽矣!"
在丁汝昌死后,那些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官兵却借其名义向日本投降。
不知内情的光绪帝下诏籍没丁汝昌家产,并将其棺木加上三条铁链以示其罪,不许下葬。
一位英雄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乃国家之悲哀。
直到十五年后的宣统二年(1910年),经载洵及萨镇冰等人力争,清廷才为丁汝昌平反昭雪。
网友评论:何为军铁骨铮铮
网友评论:看今日之华夏,这盛世如你所愿,为祖国而战的英烈万古流芳。
一篇堪称千古奇文的劝降书
一篇堪称千古奇文的劝降书---纪念甲午战争死国难者 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北洋舰队残部被围困于威海卫面临覆灭之时,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
此书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杀,因此寻找不到有关他看完这封劝降书之后的表情和言论的记载。
这份日本人写的劝降书可谓一篇千古奇文,虽写于百年之前,但是值得百年后的所有中国人细读深思: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能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因。
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因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比由文艺以相生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
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无法得知这位日本军人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与自己的战争对手讨论主题如此重大的国家政治问题。
这不是一封通常意义上的劝降书,从内容上看,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对手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
这个日本军人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
奇特的是,这些关于国家变革的理论竟然出自日本的一介武夫之口,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崛起有着多么深刻感受和认识,它确实需要中国人“虚心平气”的深思,思“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痼疾。
再思考甲午海战中的国运大对赌
2013-09百花园地向、身体症状等指标低于栖风渡中学。
但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孤独倾向高于农村中学。
农村学生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增加恐惧心理。
有孤独倾向的人,他们经常独来独往,不合群。
调查中发现,有孤独倾向的学生多由自卑引起,自卑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成绩不好、家庭经济困难、身体原因。
4.我校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表5一中城市学生心理健康量化表平均分>7的人数>7的比例学习焦虑 6.308630.94%对人焦虑 3.9512 4.32%孤独倾向 2.024 1.44%自责倾向 4.3416 5.76%过敏倾向 5.024215.11%身体症状 4.752810.07%恐怖倾向 2.318 2.88%冲动倾向 4.124 1.44%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我校农村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都稍高于城市学生,其中以恐怖倾向超出最多。
除学习焦虑外其他几项指标都与人际交往有关。
这说明农村孩子到城市之后,还是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四、结论就我校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比较健康的。
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
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其总分大于或等于65分的极少数学生,也包括总焦虑分<65分,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某一方面心理问题的学生。
学校既要对总焦虑分过高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注意对某一项目分偏高、该方面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指导。
我校农村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表现良好,但存在人际交往压力较大的情况。
需要学校和全体教职工在生活中更多地关心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别需要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在8个单项测试项目中,学习焦虑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2.26%。
说明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相当突出。
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有关部门要改革考试方式,变教育效果评价观。
其次,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要看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许多优点。
伊东祐亨致丁汝昌劝降书
<史海钩沉>伊东祐亨致丁汝昌劝降书作者:杨修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祐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
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
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
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
甲午海战日将写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白话译文)
甲午海战日将写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白话译文)甲午海战日将写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白话译文)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当前政治局势的变化,(使)我和您投身到战场(成为对手),又是多么不幸到极点(的事)啊!不过现在(成为敌人)的情形,(是因为)国事,不是(因为)私人仇怨,那么我对您友谊的程度,现在仍像当初。
我的这封信,难道只是为了劝降清国提督而写的吗?大概世界上的事情,当事人执迷不悟,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现在有个人啊,在他进退选择之间,虽然有使国家筹划(和)个人家庭两全的办法,但是(他)为了目前公、私许多事情所蒙蔽,迷惑于所见到的,那么做朋友的人怎么能不用忠言径直劝告他,以引发他的深思呢?我如此劝告您的原因,只是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希望您仔细考虑。
清国海、陆两军,接连作战接连失败的原因,如果用平心静气(的态度)来分析它,不难立刻看到那致使战败的原因,凭借您的英明,本来就已经知道分析的结果。
导致清国有现在失败的原因,实在不是国君和官员某一个人的过失,是清国政府的墨守常规,不采取适合现实需要的措施的原因(才)导致失败。
(清国)选取官员一定用考试(的方法途径),考试内容一定考核文学技艺,所以呀执政的官员,当官的名人,一定凭借文学技艺来帮助升迁。
文学技艺于是成为(官员)显达荣耀的梯阶,(但它)难道有足够治理国家的现实功效吗?现在的时代,(清国)仍然像古代的样子,虽然也不是不好,然而假如清国果真想强大,不改变以前的规矩能够适应于现在的形势吗?以前三十年,我日本的国事,遭遇那样何等的辛酸,像昏倒却能免于垂危病人的情况,猜想被您深深了解。
在这样的时代,我国务实地用急风暴雨的作风去除以前的制度、规矩,因为现实需要制定适合的办法,更新发布政策,以此做为国家可以存在独立的一大重要方法。
现在贵国也不可不以去除旧的制度谋求新的制度为当务之急,赶快从此更新,如果你们遵从这原则,那么国家可以相安无事;不然的话,难道能免于败亡的必然吗?(你们)与我日本相战,那一定至于战败的结果,恐怕不等推算就已经确定很久了。
江西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左宗棠2.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A.割让香港岛B.赔款二亿两C.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3.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
当时买卖东西一般用铜钱,而农民交税却要求用白银,农民不得不把铜钱换成白银。
1845年,1两银子能兑换2000多文,而几十年前,1两银子只能兑换1000文铜钱。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中国的数量急剧上升②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③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④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银贵钱贱的情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5.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有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这句台词的错误主要在于()A.李鸿章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B.李鸿章没有经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圆明园是被日军烧毁的D.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7.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A.美俄联军B.英美联军C.英法联军D.美法联军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日本海军至丁汝昌劝降书读后感
日本海军至丁汝昌劝降书读后感------- 发展才是硬道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距今已经整整120年了,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也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也让人们渐渐淡忘了120年前的国仇家恨,再一次给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敲响了警钟,落后就要挨打道理永远不会变。
往事不堪回首,当时,清政府只是进行了被动的变革,搞洋务运动,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统治者被迫掀起了一场所谓的师以长技以制夷的变革,留学海外学习先进海军技术,花巨资购买坚船利炮,在军事上北洋舰队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
正如丁汝昌所讲中国其实就是一颗被掏空了的大树,只要一阵大风就能把它吹倒。
中国落后的封建科举制度和腐败的政府,自认为是泱泱大国,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而墨守常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内忧外患。
政府的堕落、国人的浑噩、涣散的军队,清朝政府当权者的骄奢淫逸,不关注民生,不体恤民情,不注重海防建设,不思变通之理,没有掌握周边国家军事动态信息,及时加大快海军舰船的更新换代,弹药补给,擅自挪用军费造成有炮无弹、有弹无药的笑柄。
地方政府的割据混战,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浑浑噩噩。
外国列强的肆意侵略,已经注定了北洋舰队的灭亡,使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成了唯一选择,也证明了一个道理,腐败的政府、落后的国防必定挨打。
我们要不犯同一个错误的方法,只有牢记教训。
牢记教训的方法就是不要忘记历史。
反之,再看当时的日本,前三十年风雨萧条国家岌岌可危,苦难历程何等艰辛,日本政府隔岸观火懂得只有不遗余力地发展壮大自己,才能避免外强的入侵。
因时制宜、大胆改革,君主立宪,实施新政“明治维新”,深谋远虑“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扩张思路和奉行冒险、积极进取的侵略精神,可谓野心勃勃。
其战略思想非常明确用战胜、未决胜负、战败三种策略分析当前形势,对发动战争的计划、准备、举措等等处心积虑,直至完胜。
《至丁汝昌劝降书》读后感
漫谈《至丁汝昌劝降书》后感10财管2班何琴宝我可以很确定的说学了这么久的历史我从没有读过有关劝降的书信,要不是在这次的作业要求我想我是不会去接触这封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影响的信。
在读完这封劝降书后,我却没有从中看到一点劝降的意思,反而是用第三者的眼光去剖析问题。
这封劝降信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信中说:“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真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我们学历史对晚清常常这样说:腐朽无能的晚清政府,还真是那么回事,连日本人都看出来了。
信中还说“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意思是你若不效仿我国,维新变法,战败是必然的。
不能不说,当时的一部分日本人很有真知灼见。
无法得知伊东为什么会在这样的时刻与自己的战争对手谈论主题如此重大的国家政治问题。
这不是一封通常意义上的劝降书,从内容上看,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敌人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
这个日本军人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
奇特的是,这些关于国家变革的理论竟然出自日本的一介武夫之口,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崛起有着多么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它确实需要中国人"虚心平气"地深思。
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的时代,对于封闭的中华帝国来说,"更张新政"已是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否则,这个巨大的帝国即使再买多少军舰也难逃覆没的厄运。
伊东在此信中,一针见血地提出,清国连战连北之原因,即在于墨守常经,不通变所由致也。
而日本所以能以弱胜强,即在于“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据世界海军年鉴的统计,当年大清海军世界排名为第八位,而日本海军的世界的排名却位在世界第十六位,两者实力悬殊之大,可见一般,但清军却屡战屡败,最后竟致李鸿章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主帅丁汝昌等人自杀,国家割地赔款。
读丁汝昌后有感
读丁汝昌后有感
读丁汝昌后有感
最近,英语实习老师送我一本《100个令人崇拜的英雄故事》。
怀着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和老师亲切关怀的感激之情,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书本中每一个古今中外英雄的故事,他们有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国家干了一番大业;有的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土的完整、祖国的尊严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其中最使我难忘的就是《丁汝昌》的故事。
丁汝昌是我国清朝末期北洋舰队提督。
在1895年的威海卫大战中,日军出动了40多艘舰艇对北洋水师发动强攻,身处靖远号巡洋舰的丁汝昌,奋力指挥抵抗,但在援军断绝,突围难成的情况下,毅然拒绝多方的劝降,最终怀抱“海军如败,惟有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的.信念,服毒殉国。
多么令人崇拜的事迹啊!丁汝昌誓死不降的爱国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在提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今天,我发现有的同学有不爱国的行为表现,就拿升旗仪式来说吧,在每周的升旗仪式过程中,有个别的同学不注视国旗、不敬队礼,虽然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经常说:“我要向爱国伟人学习。
”但在行动上常常忘记了做出爱国的行为,从小处着手,逐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长大后更好地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爱国是每个国民应尽的本份。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吧!。
烟台市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材料分析题历史试题
烟台市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材料分析题历史试题一、材料分析题1.中国近代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表达了赤诚的爱国之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工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 l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个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最美……”是当今社会一个热词,如果为途中汽车选拔一位“最美司机”,你认为谁最会当选?(社会生活)(2)图1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变革?图2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称呼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音乐先驱)(3)2018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
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
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___________ 。
(以史为鉴)(4)近代的民族企业家、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答案:(1)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张謇。
(2)辛亥革命图2: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答出“剪发辫”也可)图3:称呼由“老爷”“大人”变成“先生”,(答出“改称呼“也可)(3)《义勇军进行曲解析:(1)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张謇。
(2)辛亥革命图2: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答出“剪发辫”也可)图3:称呼由“老爷”“大人”变成“先生”,(答出“改称呼“也可)(3)《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4)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辛亥革命冲击和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
《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非选择综合题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非选择综合题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一、材料分析题1.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材料二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
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材料三(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材料中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4)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主权:领土主权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历史事件:公车上书发起者:康有为、梁启超(3)战役:百团大战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海军致丁汝昌的劝降书|千古奇文,值得深思!
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
此书收到19天后,丁汝昌自杀。
这份日本人写的劝降书可谓一篇千古奇文,它根本不是一份劝说敌人放弃抵抗立即投降的战场文件,而是从中华帝国的科举制度开始说起,比照日本曾经经历过的辛酸历史,解剖中华帝国衰败的原因。
即使在百年之后,仍值得所有中国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灯下细读。
甲午海战日将写给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
伯爵大山巌顿首
伊东佑亨顿首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
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
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
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之局,殆不待龟卜而已定之久矣。
既际此国运穷迫之时,臣子之为家邦致诚者,岂可徒向滔滔颓波委以一身,而即足云报国也耶?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史册疆域,炳然庞然,宇内最旧之国,使其中兴隆治,皇图永安,抑亦何难?夫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
苟见势不可为,时不云利,即以全军船舰权降与敌,而以国家兴废之端观之,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仆于是乎指誓天日,敢请阁下暂游日本。
切原阁下蓄余力,以待他日贵国中兴之候,宣劳政绩,以报国恩。
阁下幸垂听纳焉。
贵国史册所载,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例甚多,固不待言。
法国前总统末古末哑恒曾降敌国,以待时机;厥后归助本国政府,更革前政,而法国未尝加以丑辱,且仍推为总统。
土耳其之哑司末恒拔香,夫加那利一败,城陷而身为囚虏。
一朝归国,即跻大司马之高位,以成改革军制之伟勋,迄未闻有挠其大谋者也。
阁下苟来日本,仆能保我天皇陛下大度优容。
盖我陛下于其臣民之谋逆者,岂仅赦免其罪而已哉?如榎本海军中将,大鸟枢密顾问等,量其才艺,授职封官,类例殊众。
今者,非其本国之臣民,而显有威名赫赫之人,其优待之隆,自必更胜数倍耳。
第今日阁下之所宜决者,厥有二端:任夫贵国依然不悟,墨守常经,以跻于至否之极,而同归于尽乎?亦或蓄留余力,以为他日之计乎?从来贵国军人与敌军往返书翰,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或炫其强或蔽其弱,以为能事。
仆之斯书,洵发于友谊之至诚,决非草草,请阁下垂察焉。
倘幸容纳鄙衷,则待复书赉临。
于实行方法,再为详陈。
谨布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