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提名意见该项目面向国家林业信息化
3s技术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

3s技术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作者:张利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数字化技术被逐步应用到了林业建设中,所谓的数字林业是将和林业系统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为林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实现林业系统内部以及各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
通过3S技术,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更新,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提高林业数字化的水平。
关键词:数字林业;3S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数字林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在3S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次是对利用3S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以及应用;其三林业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
本文将作相关论述。
一、3S 技术概述3S 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RS 在林业中主要用于实时地获取树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差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及时对 GIS进行数据更新。
同时可通过卫星图像等获得森林全貌与分布状况信息, 如树种组成、树高、树冠信息等。
GPS 技术在林业应用中主要实现对采集的林间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实时、快速地提供包括各类传感器(如 CCD 摄像头)和运载平台(如作业车辆、飞机等)目标的空间位置,辅助作业机械完成处方实施。
目前,在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权改革,森林资源清查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数字化林业建设的现状1、计算机普及率及技术应用都影响了数字林业的基础性建设。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数字化林业的建设中存在着计算机普及率与应用水平都亟待提高的问题,我国的林业系统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然而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相对较低,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不够高。
全国林业信息化技术指南

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2008—2020年)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内容广,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从技术层面详细阐明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核心内容、关键技术等,确保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论(一)总体框架基本构成依据《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确定的“四横两纵”的总体框架,结合林业实际需要,提出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基本构成和实现方法(见图1)。
内外网均按“四横两纵”的总体框架建设。
内网基于内网基础设施搭建。
外网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搭建,同时根据建设需要也可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
国家林业局和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建设本级“一站式”门户。
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种服务的关键,分为应用服务和业务应用两个部分。
应用服务系统包括资源共享、政务协同、辅助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服务模式;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业务类、综合类和公用类应用—1 —系统。
图1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基本构成应用支撑是实现应用系统各种服务功能的技术关键,为应用系统之间无缝集成提供信息交换服务和业务协同支持。
—2 —数据库是实现各种服务的数据依据和来源。
林业数据库包括专业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和信息产品库等。
基础设施是实现资源共享、政务协同、辅助决策和公共服务的物理平台。
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是顺利实现各类服务的保障。
两者贯穿于应用系统、数据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层面。
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是为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政务协同等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授权管理、数据保密等功能提供安全服务,以及通过信息化组织机构、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建设等提供组织保障。
总体框架运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思想,选择主流、开放的架构体系,采用J2EE或DOT NET技术架构,来实现林业信息系统的横向和纵向集成,保障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8-18T02:18:42.902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7期作者:刘昊[导读] 在林业资源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极为关键,不仅是林业资源的监测手段,也是确保林业管理高效开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也取得了创新发展,3S+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领域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受到了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S+无人机技术整合了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无人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方式,促进了其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刘昊荆州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北省荆州市 434000摘要:在林业资源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极为关键,不仅是林业资源的监测手段,也是确保林业管理高效开展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也取得了创新发展,3S+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领域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受到了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S+无人机技术整合了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无人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方式,促进了其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3S技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用引言为适应林业建设的总体节奏,应针对森林资源的现有及未来规划设计实行调查分析,并落实由数据至技术层面的转化升级。
运用3S技术能切实适应设计调查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管理行为的自动化程度。
一、3S技术的基本介绍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3S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空间星座+用户设备+地面控制,从而能够在陆地、海洋和空间进行全面监测和观测,满足现代军事、工业、建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突出其效用。
全球定位系统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从点、线和表面等多个方面观察受监测人员。
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维青1 吴顺福2(1.勐腊县国有林场,云南勐腊 666300;2.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尚勇管护所,云南勐腊 666300)[摘 要]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大幅度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效率十分必要。
但是,在当前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中,存在信息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人才缺乏等问题,今后需通过采取强化林业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助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信息化;森林资源管理[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7-101-40 引言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极大。
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对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作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
1 林业信息化建设与森林资源管理概述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促进林业发展,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相关部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对某一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及相关要素进行筹划和控制,达到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等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如采伐限额管理、二类调查、三类调查、范围管理、造林管理和征地管理等。
在森林资源管理的众多手段中,信息技术手段是其中极为重要的 一种[1]。
信息化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产物,指培养和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智能化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者,提高社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过程。
林业信息化,是在一定的林业信息技术、信息产业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及一定的信息基础环境约束下, 林业信息活动不断丰富、信息活动量不断增加、信息活动效果不断提高的过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佚名
【期刊名称】《温带林业研究》
【年(卷),期】2024(7)1
【摘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简称:国有林监测中心)于2021年8月由中编办批准成立,是由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勘察设计院合并组成。
属国家林草局直属京外司局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服务林业发展大局——在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国家林业局中南生态监测评估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2.国家林业局关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意见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5.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林科发[2013]42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林科发[2013]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402e4e2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8.png)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意见(林科发〔2013〕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科学指导全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和林农增收致富的科技水平,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增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重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1.明确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任务。
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科技需求,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推动种苗培育、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经济林、花卉、林下经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湿地保护、荒漠化石漠化防治、林产品加工利用、林业机械、林业信息化、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评估等技术和成果的转化。
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工作,把先进林业技术推广应用于林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2.构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积极构建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社会推广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鼓励、引导和支持林业科研院校、林业生产单位、林业专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充实和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量。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与林业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林农应用先进技术的组织化程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19.11.08•【文号】林信发〔2019〕105号•【施行日期】2019.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林信发〔2019〕1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应用突破,全球加速进入智慧化新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和思想行为带来颠覆性变革。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深化智慧化引领,既是全面建成智慧林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林草业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智慧化跃进的良好机遇。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精神,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林草业核心业务中的应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林草业现代化需求为导向,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林草业融合创新为动力,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智慧化引领,实行全行业共建,强化全周期应用,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智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管理。
建设智慧林草业,注重信息与林草业各个环节、各种资源、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集约共享和协同推进。
从组织管理、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以及应用示范工程等多维度切入,实现重点突破。
坚持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
智慧林业项目建议书 pdf

智慧林业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林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实施智慧林业项目,以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效益,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智慧林业体系,实现林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优化森林资源利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建设林业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2.推广智能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状况,提高资源利用效益;3.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林业决策分析和预测;4.提升林业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林业服务。
三、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1.第一阶段:建设林业信息化平台。
通过整合现有的林业信息化资源,建立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林业数据的共享和业务协同。
同时,建立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第二阶段:推广智能监测技术。
在森林资源分布区域,建设智能监测站点,运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森林资源状况。
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林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第三阶段:提升林业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林业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林业服务。
例如,提供林产品信息查询、森林旅游导览、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林业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项目效益预测本项目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1.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通过推广智能监测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精准管理和利用,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优化森林资源利用。
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3.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建设智慧林业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农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我国于2010年设置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参考答案:错第一章测试1.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是3S技术与林业的交叉学科。
()参考答案:错2.通过林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促进传统经验型林业向现代精准型林业转变。
()参考答案:对3.动物项圈技术属于林业信息传输技术。
()参考答案:错4.数据 ( )参考答案: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5.以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凡是能用于林业生产活动中的信息技术统称为林业信息技术。
第二章测试1.GPS系统包括几个部分()参考答案:地面段;空间段;用户部分2.GPS卫星信号主要包括()参考答案:载波;导航电文;测距码3.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GNSS定位的误差来源()参考答案:网络延迟4.常见的差分数据格式不包括()参考答案:NMEA5.用户接收机主要包括()参考答案:主机;天线;手薄第三章测试1.选择遥感数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参考答案: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2.要运用NDVI植被指数取植被信息,需要选用的遥感数据必须有()参考答案:近红外与红光波段3.一般情况下,绿色健康植被的NDVI值要比其他地物大,因而可以用NDVI阈值发提取植被分布。
()参考答案:对4.森林覆盖度的遥感监测不需要地面调查。
()参考答案:错5.森林覆盖度的估算可以借助于公认公开的土地覆盖遥感监测产品。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流域分析的结果受DEM分辨率、流向及流向累计临界值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对2.DEM和DTM主要用于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可以用于提取.计算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表面积.粗糙度等。
()参考答案:对3.ArcGIS中地图标注与地图注记的区别在于()。
参考答案:标注是整体管理的4.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9.02•【文号】林资发[2005]131号•【施行日期】2005.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林资发[2005]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林业《决定》),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进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生态建设状况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特点和要求,现对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建立了以行政管理为主体、监督检查和综合监测为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强化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理念。
特别是近五年来,认真贯彻“严管林”方针,全面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森林资源呈现出面积和蓄积持续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的可喜局面。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上升为18.21%,活立木总蓄积达136.18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改善,是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状况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因素。
2.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地方过度依赖森林资源、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林地非法流失、超限额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机构队伍不稳定,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当前林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目录一、智慧林业发展现状概述 (2)1.1 智慧林业概念及定义 (3)1.2 智慧林业发展背景与趋势 (4)二、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1 技术方面问题 (7)2.1.1 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不足 (8)2.1.2 算法精度及模型应用局限性 (9)2.1.3 智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0)2.2 应用方面问题 (11)2.2.1 应用场景和模式缺失 (12)2.2.2 应用价值转化率低 (13)2.2.3 应用推广难以及普及慢 (15)2.3 管理方面问题 (16)2.3.1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17)2.3.2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19)2.3.3 资金投入不平衡 (20)2.4 其他问题 (21)2.4.1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22)2.4.2 伦理道德及社会影响问题 (23)三、智慧林业发展对策建议 (25)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6)3.1.1 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28 3.1.2 建设完善的智慧林业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30)3.2 推进应用场景创新 (31)3.2.1 深化对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保护等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32 3.2.2 积极探索智慧林业应用新模式,提升应用效益 (34)3.3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36)3.3.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智慧林业产业发展 (37)3.3.2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智慧林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38)3.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40)3.4.1 加大对林业智慧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引进力度 (41)3.4.2 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人才共享和培养机制创新423.5 加强风险管理 (43)3.5.1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 (44)3.5.2 深化伦理道德及社会影响的研判和风险规避 (46)一、智慧林业发展现状概述智慧林业作为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技术考核试卷

C. RS
D. DOM
8.在林业资源管理中,以下哪个环节不涉及3S技术()
A.资源调查
B.数据处理
C.成果输出
D.政策制定
9.下列哪种数据库不适合存储林业资源数据()
A.关系型数据库
B.非关系型数据库
C.空间数据库
D.文本数据库
10.以下哪种软件主要用于林业资源数据处理()
A. Photoshop
A. LiDAR
B. GIS
C. RS
D. GPS
12.在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中,以下哪些环节可以应用云计算技术?()
A.数据存储
B.数据处理
C.数据分析
D.成果共享
13.以下哪些部门可能参与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项目?()
A.林业部门
B.国土资源部门
C.环保部门
D.财政部门
14.以下哪些是林业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挑战?()
11.()12.()13.()14.()15.()
16.()17.()18.()19.()20.()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数据采集
B.数据处理
C.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D.林业政策法规执行
7.任何类型的数据库都适合存储林业资源数据。()
8.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9.智慧林业的发展仅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10.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降低林业管理的成本。()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林业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智慧林业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智能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技术手 段,提高森林防火和应急管理能力,减少森 林火灾损失。
02
智慧林业的技术架构
感知层
01
02
03
感知设备
包括各类传感器、摄像头 等设备,用于采集林业资 源信息,如温度、湿度、 光照、风速等。
数据采集
通过感知设备实时采集林 业资源信息,将数据传输 至数据处理中心。
技术服务
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林业产 业的发展。
03
智慧林业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
1 2 3
设备连接与数据采集
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林业领域的各种设备、传感 器等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环境监测
通过物联网设备对森林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如 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为林业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林业的应用场景
森林资源监测和管理
生态保护和修复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实 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精细化管理,提 高森林保护和管理水平。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 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生态保 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林下经济开发
森林防火和应急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林下经济开发模式 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
数据丢失或损坏
林业数据的重要性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环境损失,因此数据安 全和备份至关重要。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滞后
现有的法律法规可能无法满足智慧林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需要更 新和完善。
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智慧林业涉及国际合作,需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
符合国内政策导向
智慧林业的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关注政策变化并做出相 应调整。
智慧林业整体解决方案

加强部门协同和区域合作,促进林业与相 关产业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培养和公众参与,实现智慧林业 的共建共享。
绿色发展
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慧林业建设的步骤
01
02
03
04
05
政策引导与资 金支持
制定优惠政策和加大资金 投入,为智慧林业建设提 供保障。
建设智慧监测 系统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 术手段,建设森林资源监 测系统,实现对气象、土 壤、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实 时监测。
推广智能装备 应用
引进和推广智能化的林业 机械设备,提高林业生产 效率和作业质量。
实施数字化管 理
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实 现林业政务、业务管理和 公共服务的高效协同。
加强人才培训 与技术交流
主要功能
实时监测气象和森林火险等级、远 程监控林区火情、快速定位火灾地 点、预测火灾发展趋势、辅助决策 扑灭火源等。
案例二:智慧森林生态修复解决方案
背景
过度采伐、污染等导致森林生 态系统受损,需要进行科学修
复。
解决方案
运用3S技术、无人机、大数据 等手段,实现森林生态的科学
规划、设计和监测。
主要功能
实时监测森林资源分布、 面积、生长量、消耗量等 情况,为政府和企业提供 数据支持。
案例四:智慧森林旅游开发解决方案
背景
森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存 在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 旅游区管理混乱等问题。
解决方案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提 升旅游体验和服务水平, 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 。
主要功能
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高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细则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已经公布,这标志着林业领域在引进和推广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示范项目的细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关注林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1. 项目背景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是中央政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而设立的资金项目。
其目的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2. 项目内容这些示范项目涵盖了林木改良、灾害预警、采伐技术、林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
各项目都结合了当前林业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科技手段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以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和生态效益。
3. 示范效果评估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示范项目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方案,为更多的地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4. 个人观点我认为,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是对林业领域的一次重要支持和引导。
这些项目集中体现了科技创新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们林业科技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不断开拓创新,为林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总结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细则对于推动林业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和关注这些项目的细则,对于我们理解林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些示范项目能够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细则的深度评估和文章撰写,希望能够为您的理解和学习提供帮助。
2024年度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的细则对于林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科技创新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这些项目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林木改良、灾害预警、采伐技术、林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林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智慧林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林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前言 (1)1.1智慧林业概念 (1)1.2智慧林业八大核心 (1)1.2.1林业信息资源数字化 (2)1.2.2林业资源相互感知化 (2)1.2.3林业信息传输互联化 (2)1.2.4林业系统管控智能化 (2)1.2.5林业体系运转一体化 (3)1.2.6林业管理服务协同化 (3)1.2.7林业创新发展生态化 (3)1.2.8林业综合效益最优化 (3)1.3智慧林业建设任务 (4)1.4建设效果 (7)1.4.1林业资源可视化监管 (7)1.4.2林业生态工程可视化监管 (7)1.4.3灾害预防可视化监管 (8)1.4.4林业产业服务可视化监管 (9)1.4.5林业大数据可视化管理 (10)2.需求分析 (11)2.1.森林资源防火需求分析 (14)2.2.森林资源防盗需求分析 (46)2.3.森林资源防病虫害需求分析 (55)2.4.野生动物监测需求分析 (56)2.5.无人机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58)2.6.森林环境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60)2.7.护林巡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61)2.8.传输网络需求分析 (62)2.9.业务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64)3.建设目标 (66)3.1建设成智慧林业森林资源立体监测网 (66)3.2林业立体化感知体系全覆盖 (66)3.3林业智能化管理体系协同高效 (67)3.4建设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 (67)3.5建设成开放式的系统平台 (67)4.建设原则及标准 (68)4.1.建设原则 (68)4.2.建设依据及标准 (69)5.智慧林业总体构成 (71)6.智慧林业系统详细设计 (73)6.1.森林资源感知网系统详细设计 (74)6.1.1.森林防火预警感知系统 (74)6.1.1.1.视频采集系统 (77)6.1.1.3.供电系统 (89)6.1.1.4.防盗报警及对讲系统 (92)6.1.1.5.基站控制系统 (94)6.1.1.6.防雷接地系统 (98)6.1.1.7.铁塔基建系统 (100)6.1.2.森林资源防盗感知系统 (105)6.1.2.1.森林资源防盗车辆抓拍感知子系统 (106)6.1.2.2.森林资源防盗人员抓拍感知子系统 (115)6.1.2.3.检查站安防监控感知子系统 (120)6.1.3.森林资源防病虫害感知系统 (124)6.1.4.野生动物保护监测感知系统 (131)6.1.5.无人机动态监测感知系统 (142)6.1.6.森林环境监测感知系统 (147)6.1.7.护林巡护动态感知系统 (149)6.2.传输网详细设计 (157)6.2.1.传输网络选型 (157)6.2.2.传输网络配置 (160)6.2.3.传输网络路由 (163)6.3.业务网管理平台系统详细设计 (168)6.3.1.综合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169)6.3.2.GIS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176)6.3.2.2.系统总体结构 (178)6.3.2.3.软件功能描述 (180)6.3.3.监控指挥中心系统 (210)6.3.3.1.市级监控指挥中心系统 (210)6.3.4.2.县级/总场监控指挥中心系统 (249)6.3.4.3.林场监控中心系统 (275)7.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278)7.1 区块链的数据安全 (278)7.1.1区块链描述 (278)7.1.2区块链数据保障 (279)7.2 互联网接入安全 (279)7.3 集群系统安全 (280)7.3.1主机安全 (280)7.3.2操作系统安全 (281)7.4 数据备份方案 (281)7.4.1备份策略 (281)7.4.2分布式系统备份 (282)7.4.3负载均衡 (282)8.项目招标方案 (283)8.1招标范围 (283)8.2评审办法建议 (283)8.2.1评审过程 (283)8.2.2评审办法 (287)9.项目实施进度 (296)9.1项目建设周期 (296)9.2 实施进度计划 (296)9.3进度保障 (297)10.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298)10.1领导和管理机构 (298)10.2项目实施机构 (298)10.3人员培训方案 (300)10.3.1概述 (300)10.3.2培训目标 (300)10.3.3培训方式 (301)11. 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303)11.1风险识别和分析 (303)11.2风险对策和管理 (303)11.2.1项目风险识别 (304)11.2.2项目风险估测 (304)11.2.3项目风险评价 (304)11.2.4项目风险应付措施 (305)1.前言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信息化在林业中的应用已经从零散的点的应用发展到融合的全面的创新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能实现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更透彻地感知摸清生态环境状况、遏制生态危机,更深入地监测预警事件、支撑生态行动、预防生态灾害。
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智慧林业发展现状 (5)2.1 智慧林业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6)2.2 智慧林业的应用领域 (7)2.3 智慧林业的发展趋势 (9)三、智慧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3.1 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 (12)3.1.1 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不足 (13)3.1.2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不广泛 (14)3.1.3 物联网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尚需深入 (15)3.2 管理与应用方面的问题 (16)3.2.1 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17)3.2.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18)3.2.3 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20)3.3 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 (21)3.3.1 数据安全风险增加 (22)3.3.2 隐私泄露问题突出 (23)3.3.3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滞后 (24)四、智慧林业发展对策分析 (25)4.1 技术应用层面的对策 (27)4.1.1 加强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建设 (28)4.1.2 普及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应用 (29)4.1.3 深化物联网技术在林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30)4.2 管理与应用层面的对策 (32)4.2.1 提升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33)4.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5)4.2.3 优化信息化服务流程 (36)4.3 安全与隐私保护层面的对策 (37)4.3.1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39)4.3.2 强化隐私保护意识与措施 (40)4.3.3 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1)五、结论与展望 (42)5.1 研究总结 (43)5.2 发展前景展望 (44)一、内容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林业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林业的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智慧林业智慧森林项目解决方案

森林生态修复: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和 生物多样性。
森林保护: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管,防止非法砍伐、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保护森林生态系 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智慧林业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效率和保护水平。
应对措施
项目效益评估: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持续改进:针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经验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未来展望:对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 享
项目验收与交付:组织专 家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 项目质量符合要求,并交 付给客户使用
运营管理策略: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 中心,注重产品创新和 服务质量提升
运营管理模式:采用先进 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 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 高运营效率和质量
运营管理团队:组建专业 的运营管理团队,具备丰 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 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运营 支持
监测数据应用:将监测数据应用于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
管理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包括森林砍伐、火源控制、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森林 资源可持续发展
森林防火: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火情,提高预警和响应能力
应急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森林安全
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森林防火和应急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08.12•【文号】林信发[2013]130号•【施行日期】2013.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林信发〔2013〕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局(厅),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握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林业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
林业信息化是破解林业发展难题、创新林业发展平台、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林业质量效益的关键抓手。
在林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林业信息化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的作用,没有林业信息化,就没有林业现代化。
将信息化融入林业建设全局,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是顺应世界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等中央决策部署,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实现林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准确把握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统一思想为前提,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启动智慧林业建设,为提高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二、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三)优化林业信息化顶层设计。
以国家信息化宏观规划为指导,加快编制或完善区域性、专题性林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同级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一、提名意见:该项目面向国家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行业重大需求,从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可视化模拟技术与经营管理技术出发,突破了森林资源信息获取时间长、精度低,可视化程度低、预测模拟困难等技术难点,实现了森林资源高时效、高精度监测,直观模拟与预测,为林业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模拟平台,便于森林经营管理者从宏观、全局和空间角度了解和掌握森林生长与变化动态。
该项目成果解决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低精度、低效率、单一尺度、不能直接应用于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其中,基于多尺度嵌套抽样方法的大区域森林生物量/ 碳密度反演、多源数据协同信息提取、树木形态结构与生长耦合模拟、基于工作流的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模拟等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基于多源多维遥感的多尺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成果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其中SCI/EI收录37篇(SCI收录12篇,EI 收录25篇);申请专利42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授权专利26项(发明专利 1 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60项;编制行业标准 2 项;出版专著 2 部;成果在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科学技术水平。
该项目提供的材料经审查,符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和申报要求,公示无异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项目简介:1. 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面向现代森林资源监测业务需求,突破了森林资源信息获取时间长、精度低、可视化程度低、预测模拟困难等技术难点,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精准监测、直观模拟与高效管理,提高了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与业务应用水平。
1.1 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大尺度森林覆盖信息快速提取技术研究,实现了区域尺度的森林分布和覆盖信息的准确提取;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开展了森林类型识别与提取技术研究,研发了大尺度森林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开发了相应软件模块,分析了全国与区域性大尺度森林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状况。
1.2 数字化森林模型与可视化模拟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森林可视化模拟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树木数字化模型与可视化模拟技术、林分数字化模型与可视化模拟技术、森林景观数字化模型与可视化模拟技术、森林经营可视化模拟技术,为林业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提供了直观、形象、全新的三维森林可视化模拟平台。
1.3 数字化森林经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森林生境因子精准获取与评价、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发了数字化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森林生境因子快速精准获取与经营管理决策。
2. 授权专利情况授权专利26 项(发明专利17 项,实用新型专利9 项)。
3. 技术经济指标大区域森林资源信息监测周期<0.5 年,总体精度达85%,森林类型分类精度>90%,区域森林生物量/ 碳密度反演精度>80%,有效提升了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水平;研发了21 个树种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森林可视化模拟提供了基础模型,提出了交互式经营可视化模拟技术,具备经营单位级/ 林场级森林可视化经营管理能力;基于云的森林生境因子数字化智能采集系统,实现了 1 年中林分生境因子的实时连续监测;森林多维形式决策支持模型为国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直接服务于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了决策水平。
4.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该项目研发的技术方法、软件系统等已在北京市、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福建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等地开展了应用推广。
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的突破提高了森林资源信息获取效率和水平,减少了野外地面调查工作,减少了损失,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提高现代林业信息化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提升我国林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三、客观评价:1. 该项目验收结论(其他附件[114] )科技部863 现代农业领域办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通过质询与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1)以实现森林资源高效精准监测为研究目标,重点围绕森林资源信息快速获取、精准识别、参数反演和森林防火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构建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发的森林资源信息遥感快速提取系统模块,能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更新周期小于0.5 年。
(2)以树木、林分、森林景观、森林经营为主要研究对象,成果为研究和揭示森林结构与生长变化规律,开展高效森林经营、规划、调控和决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成果应用将促进森林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经营管理,提升森林生长与经营模拟预测水平。
(3)以实现数字化森林信息快速精准获取与构建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研究目标,重点围绕野外生境因子精准获取、数字化森林立地评价、经营决策模型研究与森林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与应用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尤其在野外生境因子实时采集与森林经营决策模型的耦合方面具有明显创新。
2. 该项目查新结论(其他附件[115] )结论指出:国内已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方面的研究,和嵌套抽样方法在森林更新调查中的应用,但未见嵌套抽样方法在大区域森林生物量/ 碳密度反演中的应用。
国内文献虽有关于工作流技术和可视化模型在森林遥感领域应用的报道,但未见“实现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过程可视化模拟” 的描述。
该委托项目在以下 3 方面具有新颖性:(1)提出一种多尺度嵌套抽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实现大区域森林生物量/ 碳密度反演。
(2)构建幂函数形式的树木冠形模型及冠形参数动态生长模型,提出冠形控制下树木结构可视化模拟方法,形成树木形态、结构与生长耦合方法。
(3)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自定义活动图形化可视化模型,交互式建立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过程可视化模型,实现林分生长与经营交互过程可视化模拟。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上述方面具有文献新颖性。
3. 该项目成果综合报道(其他附件[116] )《科技日报》2016年3月13日聚焦版面以“鞠洪波: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守护丛林”为题,综合报道了该项目研究与应用成果。
报道指出:(1)在高精度森林类型识别技术方面,科研人员研究出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森林类型自动提取算法,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0%以上。
(2)研究人员完成了区域性森林时空变化与特征分析技术研究,全面开展了树木、林分、经营、森林景观模型与可视化模拟方法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森林生境因子精准获取与评价技术、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等。
(3)项目团队开展了试验示范区的野外调查和示范应用,完成了相关试验示范区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和建库等工作,完成了相关应用示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
4. 该项目获奖情况(其他附件[117] 、[118] )(1)2017 年 4 月,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名称: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2)2017 年12 月,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项目名称: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5. 国内外相关技术比较(1)国内外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均以五年左右为周期,大区域森林覆盖信息快速提取技术实现了全国大区域森林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数据获取更新周期小于0.5 年,总体精度达到85%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提出了顾及多尺度嵌套抽样方法,解决了固定样地大小和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匹配的问题,将混合像元分解与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相结合,解决了中低分辨率混合像元分解与区域估计的问题,区域森林生物量/ 碳密度反演精度达80%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结合高分影像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林分类型自动识别技术,获得林场尺度的森林类型分类精度均达到90%以上,过去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数据进行温带森林树种分类,整体分类精度大都在72%-88%之间。
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4)多源数据森林参数提取技术弥补了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解决了目前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不确定性、低精度、低效率、单一尺度、不能直接应用于森林经营管理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外应用多源多维遥感进行多尺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技术空白。
(5)树木形态结构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较国内外同类树木建模方法,具有更逼真的树木可视化模拟效果,突破了交互式树木模型耦合方法,实现了冠形控制下树木参数化动态建模。
该方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6)利用工作流技术,构建了量化经营措施的森林经营可视化模型,与国内外同类方法相比,具有经营方案可视化设计、调整、辅助决策分析、结果可视化表达等突出优点,实现了森林经营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可视化模拟与分析。
该方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7)森林生境因子采集技术可对一年中林分二氧化碳、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与太阳照度的变化进行精准测量,并用以评价经营效果。
该方法处于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自动更新算法与技术保证了建模数据变化后,不必手动建模也无需重新编程,即可完成决策支持模型的重新拟合与更新。
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四、推广应用情况:1 •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成果先后在多个试验区进行了应用推广,包括: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国有平江县芦头林场、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黑龙江省第三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内蒙古绰源林业局、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普洱市国家公园管理局、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等。
具体应用情况如下: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六、主要完成人情况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其贡献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数字化森林资源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与项目9 个主要合作人面向现代森林资源监测业务需求,从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可视化模拟技术与经营管理技术出发,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合作时间从2012 年1月开始至2015年12月止,具体合作工作如下:张怀清研究员是“数字化森林模型与可视化模拟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负责人,共同研发内容为: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树木枝干参数提取方法;研建了树木形态、结构与生长耦合技术,实现了树木形态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拟;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林分结构自适应可视化模拟技术;突破了基于综合生长模型的林分生长可视化模拟技术。
共同组织和开展了云南、湖南、海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数字化森林模型与可视化模拟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