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章遗传和进化教师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下册 1.5 遗传与进化课件1浙教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九年级科学下册 1.5 遗传与进化课件1浙教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22对常染色体+XX [女人]
22对常染色体+XY [男人]
22对常染色体+XY [男人]
12/11/2021
1.染色体的组成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 物质呢?
染色体主要组成: 蛋白质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11/202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方案:
DNA、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2000年4月底,中国科学家完成1%人类基因组的工 作框架图。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 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二十一 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首次公布。 12/11/2021
比数
一一
比数
男我
女们
染有
色多
体少
一染
样色
XY
吗体
XX
? ?
12/11/2021 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母细胞
子细胞
[女人] 22对常 染色体
+XX
22条常染色体+X 22条常染色体+X
[男人] 22对常 染色体
+XY
22条常染色体+X 22条常染色体+Y
12/11/2021
受精卵
22对常染色体+XX [女人]
12/11/2021
噬菌体细菌的实验(动画演示)
12/11/2021
(2) DNA: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遗传 物质。
沃森 美国生物学家
克里克 英国生物学家
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因提出了

浙教版九级科学下册进化与遗传教学ppt

浙教版九级科学下册进化与遗传教学ppt
人类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
1、遗传物质: (1)染色体:
染色体主要由两种物质组成:蛋白质和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对生物 性状起着决定作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分裂 过程中,最明显现象是出现了染色 体的复制。
染色体模型
外面是蛋白质 内部是DNA分子
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遗传中起重要作用
1、A、B、C羊各提供了什么?
C、
C、
外面是蛋白质 内部是DNA分子
2、多莉像谁?说明了什么?
同卵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3、细胞的遗传信息在哪里?
根据上述观察结果进行推理,为什么
1、A、B、C羊各提供了什么?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基因 DNA 染色体
C、
C、
染色体 DNA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2、各种生物的性状是由( C )
A、染色体决定 B、蛋白质决定 C、基因决定 D、细胞决定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小调查: 与身边的同学互相观察,比较: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遗传物质:
染色体、DNA、基因与生物的遗传和变 异现象有关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
细 染 蛋白质
胞色 核 体 DNA
基因
控制生物 的性状

九年级科学下册 1.5 遗传与进化(1)课件1浙教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九年级科学下册 1.5 遗传与进化(1)课件1浙教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12/10/2021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12/10/2021
为什么不同的人所有性状 都相同的可能性很小 (xìngzhuàng)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变异(biànyì)
子代与亲代(qīndài)及子代不同个体
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variation)
细胞核里有什么样的遗传物质?
1.染色体:
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 (jiǎn xìnɡ)染料染成深色,
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
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 (zǔ chénɡ)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从这幅图表里你能发现(fāxiàn)什么问题?
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遗传和变异 12/10/2021 都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一.遗传(yíchuán)和变异的现象:
1.遗传(yíchuán)现象:
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 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 就是遗传。 2.变异的现象: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 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
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12/10/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chuándì):
问题1:
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 些性状是如何(rúhé)传给后代的?
通过生殖细胞
问题2:
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担负起这么复杂 12/10/2021
的遗传功能呢?
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最新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第6节 进化与遗传教案两课时教案 浙教版

最新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第6节 进化与遗传教案两课时教案 浙教版

第六节进化与遗传(一)学习目标1.识别遗传和变异现象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学重点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教学难点理解DNA、基因、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㈠遗传和变异现象一、遗传1.对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些例子学生较为熟悉,引入遗传概念----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2.可以通过举例那你与父母有哪些性状相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二、变异1.活动先可以进行书本上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站起来,每说出一个性状特点,让不同类型的同学坐下去,讲到第八个性状时,看还有几个同学站着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㈡遗传物质的传递1.介绍科学家探究遗传物质的主要历程,充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验有关遗传物质传递的各种假说的提出和不断被推翻、修正、改造的科学发展过程2.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同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和种类几乎完全相同,发送也很相似,不同生物个体间的染色体数量和种类有差异,性状也有较大差异(如果蝇有4对8条染色体;17世纪先成论者画的人的精子蜜蜂中蜂王与工蜂有16对32条染色体;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指出男女染色体的异同如图)结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可能与遗传有关3.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科学家进一步证明,其中的DNA是遗传物质可以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来证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5.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6.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断一个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控制性状,蛋白质表现性状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小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遗传物质(DNA)→基因7.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先天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课堂总结教学反思第六节进化与遗传(二)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2、知道基因工程、遗传与在育种方面的作用3、举例说明优生的重要性,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4、知道基因在生物亲子代间传递过程中也存在自然选择,了解进化理论的发展教学重点基因工程、近亲等概念教学难点了解进化理论的发展教学过程㈢进化理论的发展1.回忆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过度繁殖(基础)遗传变异(内因)生存斗争(外因)适者生存(结果)2.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认为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选择如含有体格强壮、反应敏捷的基因的动物往往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因此这些基因遗传给子代的机会较大,相反,含有某些遗传病基因的动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过早死亡使这些不利基因传给子代的机会减小1、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2、亲代传递到子代的基因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也发生某些变异3、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则这些基因会在后代中越来越多4、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则这些基因会在后代中越来越少小结亲代的基因在传递到子代的过程中也发生自然选择3.达尔文是从个体水平来解释生物进化的,而综合进化论则从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角度来解释物种进化过程,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在不断地修正和补充阅读人类基因组计划思考“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它会带来什么问题?㈣育种和优生1.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如马和驴杂交得到的骡,杂交玉米等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见书本29页2.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用优良的基因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运用基因工程设计制造的“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遗传缺陷,不但准确而且迅速通过基因工程给患有遗传病的人体内导入正常基因可“一次性”解除病人的疾苦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介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如转基因鼠(见书本30页图1-42)、抗菜青虫的青菜3.遗传病与优生1)遗传病遗传物质发生不正常变化而引起的疾病问题:“遗传物质不正常”包括什么不正常? 如DNA、基因或染色体如先天愚型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性别畸形23对染色体多或少1条色盲、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病2)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多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高举例达尔文与表妹爱玛结婚生育六个子女,三个中途夭折,三个终生不育资料统计表明,我国人口中有1/5到1/4的人患有危害轻重不同的遗传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约3%-5%,多基因遗传病约15%-20%,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约0.5%-1%每年新出生的儿童中,有先天性缺陷的约1.3%,其中70%以上是遗传因素所致在自然流产儿中,约50%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理解近亲读图1-43哪些亲戚属于近亲?布置作业作业本A本第六节(二)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1.5《遗传和进化(一)》课件(共26张PPT)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1.5《遗传和进化(一)》课件(共26张PPT)
陈佩斯
谁是房祖他名们的 爹?
谢庭锋
陈强
成龙
谢贤
1、遗传:
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子代,生物的子代与亲 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很相似的现象。
如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与身边的同学互相观察,比较: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性状 耳垂的位置
能否卷舌 食指长短 双手自然交叉 上眼睑特征
酒窝 颧骨 发丝
具体表现
与面颊分离
与面颊紧贴
舌能向上卷曲 舌不能向上卷曲
较无名指长
较无名指短
左手拇指在上 右手拇指在上
双眼皮
单眼皮


突出
不突出
粗而硬
细而柔软
那是否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 间的这些性状完全一样呢?
变异 ——是生物发展进化的内动力。
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开始从基因角度 上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使达尔文的进 化论不断被修正、被改造。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正确的是( B )
A、
B、
DNA 基因 染色体
基因 DNA 染色体
C、
C、
染色体 DNA 基因
DNA 染
1953年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
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的结构模型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脱氧核苷 酸(DNA分子 的基本单位)
磷酸
碱基
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磷酸
碱基
碱基
脱氧核糖
DNA的双螺旋结构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遗传与进化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遗传与进化课件



Review
• 生命的诞生米勒 甲烷 氨气 氢气 水 • 1953 ) 氨基酸 年美国生物学家( 有机酸 尿素 在实验室用充有( )、 ( )、( )和( ) 的密闭装置。合成了一些 ( )、( )和( ) 等。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 请观察右图,请问人类属于生物历 程的的哪一个环节? • 显然我们在最后一个环节。 • 那么我们同时可以看见我们之前还 有着许许多多的生物。 • 好吧,他们有些早就见上帝了,有 的还活着。 • 那么灭绝了的生物我们又如何知道 呢? • 事实上大自然已经给他们树立了最 完美的墓碑——化石。 •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 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 壳等。
• 科学家们明白了生物是进化的。但是,生 物为什么会进化呢?他们为什么不很懒地 睡着,依旧是那一堆蛋白质和氨基酸。 • 于是有了三个先行者,他们首先提出了生 物进化的三个假设。
• 至于我为什么一个打得比一个大,那是因 为这三个人在生物学家一个比一个走得远。
进化论的演变
• 乔治〃布丰(1717-1788),法国博物学家,是第一个 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布丰收集了不 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 • 在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现在 活着的物种是由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例如 现代的鳄鱼是古代的鳄鱼的子孙,他们之所以会发生变 化,是因为物种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 食物的变化,引起了生物体的改变。 • 可是由于这个进化论点和教义明显不一致,布丰经不起 宗教势力的压迫而公开发表了放弃进化观点的声明。 • 让〃巴布提斯〃拉马克 (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 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 物演变而来的。 • 他的观点主要有“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用进废退: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 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进化的原 因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量。 • 获得性遗传:拉马克认为,具有神经的高等动物,后天 获得性性格可以传到下一代。即只要获得的性状为双亲 所共有,就能通过繁殖保存在它们的后代中。

浙教版九级科学下册《进化与遗传》教学PPT

浙教版九级科学下册《进化与遗传》教学PPT
较无名指短
控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控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细菌内有放射性DNA
如 数学老师 物理老师 音乐老师等
控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科学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 因 基 因
如 数学老师 物理老师 音乐老师等 猜一猜:这是谁的眼睛? 梵高的孩子一定会成为画家吗? 染色体与遗传现象有关吗? 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性状,班内与该同学性状表现不同的同学立刻坐下,看看能否找到与该同学性状相似的同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脚底有弧度 如 数学老师 物理老师 音乐老师等 多数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猜一猜:这是谁的嘴巴? 多数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数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中会出现染色体。 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猜一猜:这是谁的鼻子? 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猜一猜:这是谁的鼻子? 双眼皮 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染色体: 细胞核内存在着 一些容易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的 物质。
XY
XX
正常的染色体
不正常的染色体
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蛋白质
噬菌体
头部 尾部
DNA 蛋白质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释放
吸附
注入
组装
利用细菌成分合成噬菌体 DNA和蛋白质
克里克 英国生物学家
沃森 美国生物学家
1953年——双螺旋结构模型
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脚底有弧度
老师们在你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各自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各位老师其中的一个特征。
多数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遗传与进化》说课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遗传与进化》说课教学课件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XX XY 体细胞
生殖细胞
22对+XX 22对+XY
22条+X 22条+X或Y
生物体的基因可以改变吗?白化病患者为什么不能合 成黑色素呢?
生物体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
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 是由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 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患白化病的儿童和 不患此病的儿童
三、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5节 遗传与进化
第1课时
一、遗传和变异现象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性状
小小的树叶所具有的属性是多
样的:长短、宽窄、厚薄、色
彩的浓淡、边缘的锯齿形状、
中间的脉络走向……
这幅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狗的一家
狗的后代是狗 遗传现象
幼崽与母体,以及幼崽之间 毛色不同
变异现象
遗传
生物的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性状相似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
精子或卵子中有父母性状 的缩影
17世纪先成论者 画的人的精子
染色体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 组成
推测: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现象有关
DNA是决定生物体遗传 性状的遗传物质
DNA
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 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是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 酸组成的。
DNA 基因
进化理论的发展
及时巩固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发生变异现象的是( C ) A.大豆和小麦的叶片形状不一样 B.不同品种的两头母牛产下的小牛毛色不同 C.一只黑兔产下的小兔中有白兔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第六节进化与遗传(第1课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第六节进化与遗传(第1课时)

育种与优生
杂种优势
杂种的生命力比双亲
强的现象,叫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袁隆平(1930- ) 农学家、杂交 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 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 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 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 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 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被同行们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 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二十一 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首 次公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 有助于揭开人类进化之迷;揭开人类 生物学之迷;疾病、遗传病诊断、治疗; 药物开发等 人类基因组计划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进化理论的发展 具有
基因
存在 基因变异
稳定性 变 异
生物性状变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命科学的巨大工程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人类基 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 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 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 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 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 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 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 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 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索教育个性化辅导讲义教案编号:002年级:课时数:2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吴老师课题生物的进化、进化与遗传授课类型T (同步知识主题) C (专题方法主题)T (学法与能力主题)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运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现象。

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知道基因工程、遗传与在育种方面的作用4知道基因在生物亲子代间传递过程中也存在自然选择,了解进化理论的发展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2010.浙江台州)28.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2010.浙江杭州) 22.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122米~130米。

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2010.浙江衢州)11.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

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C.“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2010.浙江湖州)16.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

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二、知识点梳理第5节生物的进化1.神创论和进化论的斗争。

神创论的基本观点:(1)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2)生物是一成不变的,都由神一次创造。

(3)生物之间无血缘关系。

2.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动植物 化石 。

3.化石的形成P16。

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

支持生物进化的其它证据:自然选择学说、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动物化石的形成:动物死后落入水中→尸体上的肌肉腐烂→水中泥沙掩埋骨骼→水进入无机盐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将化石保存在外围泥沙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岩石中→某些化石随地壳的运动露出水面回到地面,在风雨作用下露出化石。

4.生物进化的顺序和意义。

越是古老的地层(深层)里化石生物越简单 、越原始,越是晚近的地层(浅层)里化石生物越复杂 、越 高级 。

意义:化石在地层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说明了生物是经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顺序是: 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 和蛋白质的差异。

4.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世界是运动的,地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星球,生物也是在变化的……。

5.进化论的演变。

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如何进化的是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布丰 认为 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的。

1809年,法国博物学家让· 拉马克 提出“ 用进废退 ”观点,认为 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种进化的原因是自身存在着一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力量 。

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击的是 达尔文 于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 》,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 自然选择 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

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一切适于都起源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的内因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 ,外因是 环境的选择 ,结果是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③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是积累微小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积累加强,于是性状渐渐和原先的祖先的物种不同,主编演变成新生物。

第6节 进化与遗传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变异: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⑼2.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 片断。

一个DNA 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蛋白质表现性状。

人类基因组计划,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

变异实质上是遗传物质(基因、DNA 、染色体)发生改变而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

例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学说 祖先 进化原因 核心思想 布丰进化学说 相同 环境的改变(气候) 物种可变 拉马克学说 不同 用进废退 物种可变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 相同 自然选择 物种可变(过度繁殖.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生存斗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3.育种和优生。

杂交优势:杂交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

如骡。

基因工程: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等。

遗传病与优生。

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新达尔文主义(综合进化论)认为:亲代的基因在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选择。

如含有体格强壮、反应敏捷的基因的动物往往能在择偶竞争中获胜,因此这些基因遗传给子代的机会较大,相反,含有某些遗传病基因的动物往往得不到配偶或过早死亡使这些不利基因传给子代的机会减小。

三、重难点突破例一、青蛙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后代活下来的却很少,这种现象可以用自然选择学说的那一项来解释()A.过度繁殖B.遗传变异 C。

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和保证,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外因是环境的选择即生存斗争,结果是适者生存,所以选C例二、某小岛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开发为工业区。

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比:请分析说明原因()A.工业烟煤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B.灰尺蛾迁出,黑尺蛾迁入C.自然选择的作用 D.变异的作用解析:在森林时期,树木未被污染而呈浅色,浅色的尺蛾的体色与环境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机会大,所以数量多,黑色的尺蛾则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机会小,所以数量少。

建城工业区50年后,由于工厂烟囱派发的浓烟染黑了树干,反而使黑色的尺蛾容易生存,浅色尺蛾不容易生存,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所以选D例三、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A.染色体B.基因C.DNAD.蛋白质解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是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故本题选B四、课堂小结1.生物的进化顺序及意义2.遗传与变异的定义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本次课的重点,其核心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和适者生存五、课内练习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进化现象 D. 变异现象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A.遗传现象B.生殖现象C.变异现象D.进化现象3、达尔文在北大西洋东部的马德拉群岛上发现有550种昆虫,其中有200种昆虫的翅已退化,不会飞翔。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B、食物中缺乏翅生长的物质C、定向变异的逐代遗传D、用进废退的结果4、抗流感的疫苗过几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对原疫苗所产生的抵抗性。

这种抵抗性是由于()A.人工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种内斗争的结果5、.(04深圳市中考题)某对色觉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色盲的男孩,这种现象及决定男孩性别的染色体分别是()A、遗传, xxB、变异, xxC、遗传, xyD、变异, xy6、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质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的各个部分7、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是()A.DNAB.蛋白质C.脂肪D.葡萄糖8、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类型②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形成的基因,所以男人的一对性染色体是YY ③性染色体上不但具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而且还有许多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9.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都有DNA,DNA上都有基因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C.每个染色体上都有许多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的基因D.在生物的传种和接代的过程中,基因是随染色体而传递的10、决定生物某个具体性状的是()A. 细胞核B. 基因C.染色体D.遗传物质11、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的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A.生活环境越相同B.染色体数目越相同C.生活习性越相同D.遗传基因也越相似12、下列属于直系血亲的是()A.兄弟姐妹B.叔、伯、舅C.表兄弟姐妹D.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13、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机会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六、课后作业1、染色体和基因的正确关系是()A、很多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B、很多染色体排列在基因上C、基因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D、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时叫基因2、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有六个国家参与这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除美、英、法、德、日外还有()A、中国B、韩国C、俄罗斯D、意大利3、2002年以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