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108张)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只有可逆反应才有可能存在化学 平衡状态。 (2)“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微观本质的条件,其含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对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物质而言,其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是v(正)=v(逆)的必然结果。 (3)平衡状态直接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也是可逆反应进 行到最大限度的结果。 (4)从化学平衡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时,要特别注意外界条件 的限制及反应本身的特点,如“恒温、恒容”、“体积可变”、“体积不变”、 “全是气体参加”等。
(2)若将2 molN2和4 molH2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在与(1)相同的温 度下达到平衡,试比较平衡时NH3的浓度:(1)________(2)(填“>”、“<”或 “=”)。
解析:①由反应:N2(g)+3H2(g) 起始物质的量
2NH3(g)
(mol)
2
4
0
转化物质的量
(mol)
x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高 。
3.平衡常数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同一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大 ,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高 。
(2)平衡常数只与 温度 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固体 和纯液体 的浓度通常看作常数“1”,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思考:
反应:①3H2+N2
1.应用 (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 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K值越小,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2)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浓度商Q=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共18张PPT)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共18张PPT)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O2(g)+c(s)
2COV2O(5g) △S>高0温、、高△压 H<0 浓硫酸

催化剂
Δ
180℃ 催化剂
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讨论: 反应X(g)+Y(g)
2Z(g);△H<0,达到平衡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专题 化学平衡的移动
考纲解读: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
Y(g),反应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若n<2,则a<b
B.若n>若n>2,则a<b
讨论5: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
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 N2O4(g);ΔH=-57.20 kJ·mol-1。一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练习: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2SO2 (g)+ O2 (g)
2SO3(g)
起始时, SO2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10 mol,达平 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89%。若从SO3开始反应,相同条件 下,欲使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则起始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考点三类化学平衡图像-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考点三类化学平衡图像-课件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左上方(E 点),A%大于此压强或温度时平衡体系中的 A%,E 点必须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 点 v 正>v 逆;则右下方(F 点)v 正<v 逆。
[对点训练]
2.[双选]用 CO 和 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 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在体积一定的 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 CO 和 H2,测得 平衡混合物中 CH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氢碳比:X________2.0(填“>”“<”或“=”)。 (4)在氢碳比为 2.0 时,Q 点 v(逆)________P 点的 v(逆)(填“>”“<”或 “=”)。
[解析] (2)随温度升高,α(CO2)减小,说明为放热反应,ΔH<0;(3)在相 同温度下,X 越大,n(H2)相对越多,α(CO2)越大,故 X>2.0;(4)Q 点为非平 衡点,该温度下,Q 点到 P 点时 α(CO2)增大,反应正向进行,Q 点的 v 正>v 逆,Q 点到 P 点的过程中 v 正减小,v 逆增大,故 Q 点的 v 逆<P 点的 v 逆。
2
c V 寄志言不燕 立雀,莫如相无唣舵,这自舟有,云无霄衔万之里马高,。漂荡2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鹰鸭爱仔高 无飞娘,也鸦长栖大一,枝几。多白手也成家。
项,恒容充氩气,不影响平衡状态和速率,错误;D 项,b 曲线先平衡,说明 远志大坚的 者希,望功造名就之伟柱大也的。人登物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设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了 1 mol CO 和 2 mol H2,CO 的转化率为 x,则
CO(g) + 2H2(g)
CH3OH(g)
起始/mol 1

【人教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讲)

【人教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3化学平衡移动(讲)

专题7.3 化学平衡移动1、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认识其一般规律。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正确分析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 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会伴随着哪些变化(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但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v正、v逆同时改变相同倍数,则平衡不移动。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变化,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

(7)转化率的变化。

(8)温度变化5、影响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特别提醒】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5)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七章课时2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七章课时2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

________。
(2)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单位 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③用 NO2、NO、 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2∶1 的状 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
考素点养深优度化
⑥中,由⑤中的分析可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⑦中,消耗A的量与生成B的量之比与 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相等,也就是反应正向进 行和逆向进行的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⑧中,A、 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只是反应进程中的某一时刻的 状态,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答案 A
考素点养深优度化
解析 (1)由图可知 10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所以 v(CO)=0.03 mol·L-1/10 min=0.003 mol·L-1·min-1,方程式的化 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时物质转化的浓度之比,所以反应达平衡 时,c(H2)=c(CO2)=0.03 mol·L-1。(2)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反应 体系组成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CO 减少的化学 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O2 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逆反应速率。 所以选①③。 答案 (1)0.003 mol·L-1·min-1 0.03 mol·L-1 (2)①③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 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 正 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逆 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考素点养深优度化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 小于 (填 “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 ”表示。

(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课件PPT

(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课件PPT

4.将 0.2 mol·L-1 的 KI 溶液和 0.1 mol·L-1 Fe2(SO4)3 溶液等体 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 在化学平衡“2Fe3++2I- 2Fe2++I2”的是 ( )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滴入 KSCN 溶液

滴入 AgNO3 溶液

滴入 K3[Fe(CN)6]溶液
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无论该
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有 3v 正(N2)=v 正(H2),A 错误;反 应达到平衡状态时,2v 正(N2)=v 逆(NH3),B 错误;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时,v 正(H2)∶v 逆(NH3)=3∶2,C 正确;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时,v 正(N2)∶v 逆(H2)=1∶3,D 错误。 答案:C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8O 只存在于 O2 中 B.18O 只存在于 O2 和 SO3 中
C.某个二氧化硫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 66
D.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82 解析:由于 2SO2+O2 2SO3 为可逆反应,故 18O 存在
于 O2、SO3、SO2 中,故 A、B 项错误;SO2 的相对分子
5.可逆反应 N2+3H2 2NH3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 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 正(N2)=v 正(H2)
B.v 正(N2)=v 逆(NH3)
C.2v 正(H2)=3v 逆(NH3) D.v 正(N2)=3v 逆(H2) 解析: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 为 0.3 mol·L-1
B.Y2 为 0.4 mol·L-1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2)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2)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9 mol·L-1
答案 C
解析 N2、H2平衡浓度之比为1∶2,转化浓度之比为1∶3,故c1∶c2≠1∶3,N2、
H2的转化率不相等,A错误,C正确;v生成(H2)表示逆反应,v生成(NH3)表示正反
应,平衡时,v生成(H2)∶v生成(NH3)=3∶2,B不正确;当0.08 mol·
(3)可逆反应的“三同一小”
”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
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但不一定相等
(2)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反应温度会增大,则当容器中温度不再改变时,说明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D正确。
针对训练
1.一定条件下:2NO2(g)
N2O4(g)
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D.断裂1 mol Cl—CD
解析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
2HCl(g)+I2(s),反应过
程中压强为变量,压强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为变量,
2SO3(g),当SO3的生成
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3。( × )

第48讲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平衡转化率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48讲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平衡转化率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回归课本]——选修1第二章(P34-35)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1
【实验现象】 a试管中溶液呈红色,b试管溶液红色变浅,c试管中溶液红色变深
解析:
Fe3+ + 3SCN黄色 无色
Fe(SCN)3 血红色
(2)试管c加4滴1mol/LKSCN溶液: 红色加深
增大c(SCN-) 红色加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不同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如下表:
温度/OC
25
压强/Pa
1X105
C平衡浓度/mol/L
1.0
25
2X105
1.8
25
4X105
3.2
25
5X105
6.0
(1)可逆反应中,化学计量数n取值范围为n_>_1 ,理由是
.
压强增大到原来得两倍,而浓度只增加到原来得倍,说
明增大压强反应逆反应方向进行。
速率不变 平衡不移动
注意:压强的改变必须引起混合物浓度的变化才能使平衡移动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 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变为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解析:体积压缩到原来一半的瞬间, C(X)实质是降低,即平衡正向移动。
0.19mol/L,
而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A正确
归纳提醒: 气体体积改变的瞬间,首先考虑物质浓度的瞬间改变,
其次再考虑平衡的移动
3.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气态。A与B可发生可逆反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
空气和水蒸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请回答:
(1)水煤气反应:C(s)+H2O(g) ===CO(g)+H2(g)
ΔH=+131 kJ·mol-1。工业生产水煤气时,通常交替通入合适量的空气和水
蒸气与煤炭反应,其理由是

(2)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
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易错辨析
(1)反应 2H2+O2
2H2O 和 2H2O
2H2↑+O2↑是可逆反应。(
× )
(2)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生
成2 mol SO3。(
×
)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保持不变且相等。
(2)由“减弱”可知,只能减弱改变,而不能消除改变。
6.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
①熵(S)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②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熵值不同,
一般规律:S(g)>S(l)>S(s)。
)
答案 D
解析 由于X、Y的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也为1∶3,故
c1∶c2=1∶3,A、C均错误;平衡时Y的生成速率表示v(逆),Z的生成速率表示
v(正),且v逆(Y)∶v正(Z)应为3∶2,B错误;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c1的取值范
围为0<c1<0.14 mol·L-1,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dD,
①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
③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
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
物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3.(2017·石家庄高三模拟)对于CO2+3H2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H3OH+H2O,下列说法能判断
A.v(CO2)=13v(H2)
B.3v逆(H2)=v正(H2O)
√C.v正(H2)=3v逆(CO2)
D.断裂3 mol H—H键的同时,形成2 mol O—H键
4.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 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体的分解反应。
(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
①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如2HI(g) H2(g)+I2(g)。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如2HI(g) H2(g)+I2(g)。 ④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3)升高温度,平衡 正向 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A)将 减小 ,c(B)将 减小 , c(C)将 增大 ,c(D)将 增大 ,A的转化率将 增大 。
解题探究 JIETITANJIU
题组一 选取措施使化学平衡定向移动
1.(2019·桂林高三质检)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 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C.X2为0.2 mol·L-1
B.Y2为0.4 mol·L-1 D.Z为0.4 mol·L-1
2.(2018·长沙一中月考)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
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 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解题探究 JIETITANJIU
题组一 “极端转化”确定各物质的量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 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
放出的热量_<___ Q kJ。
2.总压强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答案 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总压强 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一切反应,总压强不 变均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 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答案 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 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6.若上述题目中的(1)~(4)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 答案 (1)②③④⑦ (2)⑤⑦ (3)②③④⑤⑦ (4)②③④⑦
练后反思
规避“2”个易失分点
(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
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容器;关注反应特点,是
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
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c1<0.14 mol·L-1。
练后归纳
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
上述题目1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2Z(g) 0.2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纲要求
KAOGANGYAOQIU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 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 ΔH是恒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该反应是充入1 mol N2O4, 正反应速率应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③曲线趋势不正确。
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
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解析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
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
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CO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2.工业上利用Ga与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半导体材料氮化稼(GaN)固体同时有氢 气生成。反应中,每生成3 mol H2时放出30.8 kJ的热量。恒温恒容密闭体系内 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
(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 × ) (2)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v正一定大于v逆( × ) (3)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当SO3的生成速 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3
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 正反应 方向移动 向 逆反应 方向移动
压强(对有
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 减小 的方向移动
气体参加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 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 增大 的方向移动
的反应)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改变压强
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A和b mol B,发生反应aA(g)+bB(g) cC(g)+
dD(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各物质的浓度。 (1)若体积不变,仅增加c(A),A的转化率将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下同),B的转化率将 增大 ,达到新平衡时,c(A)将 增大 ,c(B)将 减小 , c(C)将 增大 ,c(D)将 增大 。 (2)体积不变,再充入a mol A和b mol B,则平衡 正向 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A)将 增大 ,c(B)将 增大 ,c(C)将 增大 ,c(D)将 增大 。 ①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不变 ; ②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增大 ; ③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减小 。
0
考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
2
知识梳理 ZHISHISHULI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不发生 平衡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 移动。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考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 考点三 应用“等效平衡”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0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1
知识梳理 ZHISHISHULI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 同一条件 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 化学反应。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 小于 (填“大于”或 “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 ”表示。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2Z(g)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0,0.2),Y2∈(0.2,0.4),Z∈(0,0.4)。
(× )
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
1.向含有2
mol
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O2发生2SO2(g)+O2(g)
催化剂 △
2SO3(g)
ΔH=-Q kJ·mol-1 (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填“<”“>”
或“=”,下同)2 mol,SO2的物质的量__>__0 mol,转化率_<___100%,反应
平衡 不 移动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向 吸热 反应方向移动 向 放热 反应方向移动
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
(2)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平衡将向着能够 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 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